招商证券(06099)

搜索文档
康希通信首季及2024亏损 2023上市即巅峰招商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06 13:5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25.98%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12.74万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为992.14万元)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9619.81万元,同比大幅下滑5210.68%(上年同期为188.23万元)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亿元,同比显著恶化(上年同期为-98.23万元)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64.53% [2][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20.37万元,亏损同比扩大(上年同期为-2406.97万元) [2][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54.64万元,同比改善(上年同期为-3127.36万元) [3] 上市与募资 - 公司于2023年11月17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10.50元/股,发行6368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5% [3] - 上市首日股价盘中最高达29.26元,为历史最高价 [3] - 募集资金总额6.69亿元,净额5.99亿元,较原计划少1.82亿元 [4] - 原计划募资7.82亿元,用于Wi-Fi射频前端芯片、IoT无线射频前端芯片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 [4] - 发行费用总额6896.79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4479.89万元 [4] - 保荐机构招商证券跟投318.4万股,获配金额3343.2万元 [4] 公司治理 - 实际控制人为PINGPENG、彭宇红与赵奂,其中PINGPENG与彭宇红为夫妻关系 [4] - PINGPENG为美国国籍,拥有中国永久居留权 彭宇红为中国国籍,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 赵奂为中国国籍,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 [4]
招商证券:5月重点关注国产算力链及AI Agent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5-06 09:25
4月投资热点板块 - 机器人板块成为4月科技领域表现最佳方向 特斯拉Optimus量产突破及国产商业化案例涌现推动热度[1] - 半导体自主可控板块受政策利好 中国调整集成电路原产地规定或冲击美系IDM厂商 国产模拟芯片及射频芯片迎来机遇[1] - 跨境支付板块重要性提升 成为三大核心投资热点之一[1] 国产算力链发展机遇 - 英伟达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 H20芯片对华出口需许可证 预计计提相关损失达55亿美元[2] - 国产算力链替代需求凸显 行业建议重点关注国产算力及AI Agent领域[1][2] 全球AI基础设施投入 - 谷歌Q1资本支出达172亿美元(同比+43%) 维持2025年750亿美元支出计划 重点投入数据中心及芯片[3] - 微软Q3资本支出214亿美元 预计2025财年总支出超800亿美元 季度支出将持续环比增长[3] 国内AI模型迭代进展 - 阿里开源Qwen3-235B-A22B模型 在代码/数学/通用测试中比肩DeepSeek-R1等顶级模型[4] - 字节跳动发布豆包1.5模型 升级视觉理解与文生图能力[4] - 微信上线"元宝"AI助手 依托生态优势有望实现高频使用并升级为AI Agent[4] - 小米开源MiMo推理模型 7B参数规模超越OpenAI o1-mini及阿里QwQ-32B-Preview[4]
招商证券:5月A股市场或呈现“权重指数回升,科技成长活跃”的格局
智通财经网· 2025-05-05 21:42
市场整体展望 - 5月市场可能呈现权重指数回升和科技成长活跃格局 [1][2] - 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市场向下调整空间有限 [1][2] - 年报及一季报披露结束后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迎来上行拐点 [2] - 经营流量净额大幅改善 资本开支下滑 自由现金流拐点确立 [2] 风格与行业配置 - A股风格有望逐渐向小盘成长风格漂移 [3] - 建议重点关注计算机 汽车 机械设备 有色金属 社会服务 农林牧渔等行业 [3][6] - 推荐围绕关税冲击超跌修复和自主可控领域布局 [3][6] - 5月需重点关注机器人 自主可控 内需 贵金属 创新药五大赛道 [3] 流动性环境 - 假日期间人民币离岸汇率大幅升值 港币触发强方兑换保证水平 [1][2] - 5月资金利率中枢有望维持稳中趋松 [4] - 4月ETF成为主力增量资金 贡献主力增量资金 [4] - 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后融资资金可能再度回流 [4] 中观景气度 - 一季度A股盈利改善 科技和消费领域增速领先 [6] - 消费服务领域家电 家具 文化办公用品等景气度较高 [6] - 新能源车 发电设备 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制造领域保持高景气 [6] - 地产销售端及资金端呈现边际改善 [6] 产业趋势 - 2025上海车展召开 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 [7] - 车展邀请26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家车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参展 [7] - 机器人在汽车导览方面的实际应用成为热点话题 [7]
招商证券(600999):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自营环比略有回落
华创证券· 2025-05-02 14: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 10%-20%,目标价 22.37 元 [2][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招商证券 2025 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自营环比略有回落,维持盈利预期并给予 2025 年业绩 1.6 倍 PB 估值预期 [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208.91 亿、249.13 亿、263.16 亿、283.4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19%、6%、8% [5]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3.86 亿、125.67 亿、135.64 亿、145.6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9%、21%、8%、7% [5]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1.13 元、1.45 元、1.56 元、1.67 元,市盈率分别为 14.6 倍、11.4 倍、10.5 倍、9.8 倍,市净率分别为 1.24 倍、1.18 倍、1.10 倍、1.02 倍 [5]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869652.68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742200.53 万股,总市值 1430.58 亿元,流通市值 1220.92 亿元 [6] - 资产负债率 80.09%,每股净资产 13.41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22.84/13.61 元 [6] ROE 情况 - 报告期内 ROE 为 1.8%,同比稳定,环比 - 0.7pct [9] - 报告期末财务杠杆倍数为 3.7 倍,同比 - 0.22 倍,环比 - 0.3 倍 [9] - 报告期内资产周转率为 0.9%,同比 + 0.1pct [9] - 报告期内净利润率为 49.9%,同比 - 0.5pct [9] 资产负债表情况 - 剔除客户资金后公司总资产为 4870 亿元,同比 - 0.2 亿元,净资产 1316 亿元,同比 + 72.8 亿元,杠杆倍数为 3.7 倍,同比 - 0.22 倍 [9] - 公司计息负债余额为 3215 亿元,环比 - 250.5 亿元 [9] 业务情况 - 重资本业务净收入合计为 17.2 亿元,重资本业务净收益率(非年化)为 0.4% [9] - 自营业务收入合计为 15.1 亿元,单季度自营收益率为 0.6%,环比 - 0.3pct,同比 - 0.2pct [9] - 信用业务利息收入为 23.1 亿元,环比 - 3.67 亿元,两融业务规模为 1001 亿元,环比 + 45.6 亿元 [9] - 质押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为 243 亿元,环比 - 75.5 亿元 [9] - 经纪业务收入为 19.7 亿元,环比 - 21.7%,同比 + 49%,对比期间市场日均成交额为 15261 亿元,环比 - 17.7% [9] - 投行业务收入为 1.9 亿元,环比 - 2.5 亿元,同比 + 1 亿元 [9] - 资管业务收入为 2.2 亿元,环比 + 0.1 亿元,同比 + 0.7 亿元 [9] 投资建议 - 维持盈利预期,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为 1.45/1.56/1.67 元,BPS 分别为 13.98/15.02/16.06 元,当前股价对应 PB 分别为 1.18/1.10/1.02 倍,加权平均 ROE 分别为 10.62%/10.76%/10.77% [9] - 给予 2025 年业绩 1.6 倍 PB 估值预期,目标价 22.37 元,维持“推荐”评级 [9]
招商证券:A股盈利转正 自由现金流收益率持续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5-02 08:23
核心观点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业绩基本披露完毕 披露率99 8 整体A股盈利增速转正 受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和科技创新趋势驱动 [1] - 大类行业中信息技术 消费服务增速相对领先 TMT 资源品和中游制造业边际改善 [1] - 推荐关注业绩增速相对较高 自由现金流边际改善的领域 [1] 利润端 - 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边际改善 A股2024Q3 2024Q4 2025Q1单季度净利润增速依次为3 7 -15 7 3 2 非金融石油石化2024Q3 2024Q4 2025Q1单季度净利润增速为-10 5 -50 2 4 5 [2] 收入端 - 全部A股单季度收入增速较24Q4放缓 但仍高于24Q3 延续改善 全部A股2024Q3 2024Q4 2025Q1单季度收入增速依次为-2 0 1 4 -0 3 非金融石油石化板块2024Q3 2024Q4 2025Q1单季度收入增速依次为-2 9 1 2 0 5 [2] - 海外营收增幅扩大 海外营收占收入的比例持续提升 [2] 盈利回暖因素 - 低基数 钢铁 建材 电力设备 计算机等行业去年基数较低 [3] - 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家电 家居 通用 专用设备 轨交设备 医疗器械等盈利明显改善 [3] - 人工智能发展驱动 AI服务器 算力等需求旺盛 TMT板块盈利回暖 IT服务 游戏 通信设备等行业增速快速修复 [3] - 一季度部分新能源和光伏产业链价格修复 推动板块盈利改善 能源金属 电池行业单季度增速转正 光伏设备单季度降幅大幅收窄 [3] 板块对比 - 主板和创业板盈利转正 科创板业绩降幅扩大 主板 创业板 科创板2025Q1单季度增速为3 4 18 5 -69 0 [3] - 主板25Q1单季度收入增速转负 科创板单季度收入降幅收窄 创业板增幅扩大 单季度收入增速为-0 7 8 0 -0 4 [3] 核心指数利润对比 - 2025年一季度中证500 中证1000等指数净利润转正 2025Q1沪深300 中证500 中证1000单季度增速为2 4 8 2 6 4 [3] 大类行业表现 - 25Q1单季度增速 信息技术>消费服务>公用事业>资源品 金融地产>中游制造>医疗保健 除医疗保健单季度降幅较大收窄 其余大类单季度增速均转正 [4] - 细分行业中 钢铁 建材 有色 机械 传媒等单季度增速转正 计算机 农牧 电子增速较高 家电单季度增幅扩大 电力设备 军工 纺服 轻工单季度降幅收窄 煤炭 石化等业绩仍然低迷 [4] 净资产收益率ROE - 非金融及两油ROE小幅提升 主要由于净利率形成支撑 管理 财务费用占收入比例下行 [4] - 总资产周转率持续下行 收入增速低于总资产增速 [4] - 持续去杠杆及盈利修复缓慢背景下资产杠杆率继续下降 [4] 现金流与产能扩张 - 自由现金流占市值比重 自由现金流占收入比重均稳步提升 [5] - 经营现金流整体同比转正 TMT 消费服务贡献主要增量 [5] - 筹资现金流净流入 非金融石油石化偿债增速扩大 [5] - 非金融石油石化投资现金流占收入比重提高 企业产能扩张增速仍然为负 需求端恢复有限 企业资本扩张意愿相对较低 [5] - 整体A股资本开支增速在2023年二季度达到高点后趋势下滑 在建工程增速同样处于收窄趋势 一级行业中资本开支同比多数负增 [5] 分红 - 全部A股股息率下行 股利支付率延续上行 [5] - 主要指数中股息率较高的主要是红利指数5 3 大盘价值5 0 上证504 0 [5] - 股息率提升较多的行业主要有农林牧渔 食品饮料 环保 美容护理 [5] 业绩改善行业 - 消费服务 白电 饮料乳品 调味发酵品 家居用品 [5] - 中高端制造业 军工电子 电网设备 通用设备 轨交设备 自动化设备 [5] - TMT 半导体 IT服务 软件开发 游戏 影视 出版 [5] - 有色等 [5]
买入A股!多家券商已实际开展互换便利
券商中国· 2025-05-01 20:44
互换便利业务参与情况 - 互换便利工具于去年下半年推出,多家券商获得业务资格并实际落地业务 [1] - 部分券商在年报中披露了互换便利业务的参与额度和资金使用情况,例如有券商互换便利质押式回购接近50亿元 [2][7] - 招商证券2024年底互换便利质押式回购达46.6亿元,该科目2023年底为0 [10] 券商参与互换便利的具体操作 - 申万宏源作为首批获得资格的券商,通过互换便利账户开展北交所做市业务,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3] - 财通证券使用互换便利资金持仓股票和股票ETF,并在第一时间完成股票增持的首笔交易 [3] - 东吴证券参与央行第二批互换便利操作并积极配置A股市场 [4] - 东方证券完成首笔国债换入交易及国债质押式回购交易,成为首批落地创新业务的券商 [4] - 银河证券通过互换便利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为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4] - 中信证券首批获得资格并完成沪深交易所互换便利交易 [5] - 方正证券积极开展互换便利业务,加大权益投资规模 [6] 互换便利资金的使用及影响 - 财通证券持有永安期货2.55亿股股票用于互换便利业务质押 [9] - 国信证券通过互换便利取得的债券为卖出回购业务质押,期末公允价值为29.44亿元 [9] - 浙商证券因互换便利业务导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受限金额为5.21亿元 [9] - 东方证券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同比增加16.55%,主要因互换便利借入资金规模增加 [9] - 中泰证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54.33%,主要因新增互换便利投资业务 [11] 券商对互换便利业务的展望 - 财通证券计划加强投资研究及风险控制,平衡互换便利资金的功能性与效益性 [12] - 东吴证券2025年将积极利用互换便利工具,借助综合资金成本降低优势扩大投资范围 [12] - 国信证券将结合互换便利和其他权益工具适度扩大方向性投资敞口 [12] - 中泰证券通过互换便利资格提升资产配置科学性与收益稳定性 [12] 互换便利政策背景 - 央行创设互换便利工具,支持非银机构以债券、股票ETF等资产为抵押换入国债、央票等高流动性资产 [13] - 运用互换便利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13]
4月30日电,利弗莫尔证券显示,活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招商证券国际、民银资本。


快讯· 2025-04-30 22:56
公司上市申请 - 活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 - 联席保荐人为招商证券国际和民银资本 [1]



招商证券(600999)2024年年报点评:财顾管理自营表现亮眼 支撑业绩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30 16:3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08.91亿元(+5.40%),归母净利润103.86亿元(+18.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3.77亿元(+18.84%),基本每股收益1.13元(+20.21%)[1] - 公司2024年ROE为8.82%,较上年同期增加0.91pct [1] 财富管理业务 - 2024年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61.83亿元(+11.79%),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67.79亿元(+18.29%),股基成交额26.71万亿元(+6.08%),市占率4.51% [2] - 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4.43亿元(+4.19%),非货币市场基金、权益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959亿元、699亿元、533亿元,排名证券行业第4、第5、第4 [2] - 财富管理客户数量达62.75万户(+16.66%),高净值客户3.47万户(+9.46%) [2] 投行业务 - 2024年投行业务净收入8.56亿元(-34.25%),股权承销规模91.26亿元(-54.84%),其中IPO主承销规模34.83亿元(-50.60%),再融资承销规模56.43亿元(-57.11%) [3] - 债券主承销规模4265.24亿元(+30.91%),金融债承销规模1661.36亿元(+36.14%),资产支持证券承销规模1449.00亿元(+57.84%) [3] 资管业务 - 2024年资管业务净收入7.17亿元(+0.56%),资产管理规模2673.92亿元(-9.31%),其中集合资管规模1265.62亿元(+9.87%),单一资管规模758.72亿元(-29.16%),专项资管规模648.53亿元(-10.62%) [4] - 博时基金贡献营收22.49亿元(+0.02%),招商基金贡献营收23.89亿元(-7.80%),二者净利润分别为7.42亿元(-0.59%)和7.43亿元(-8.99%) [4] 信用业务 - 2024年信用业务收入11.34亿元(-21.90%),融资融券余额908.79亿元(+9.81%),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待购回余额184.89亿元(-18.82%) [5] 自营业务 - 2024年自营业务收入95.27亿元(+41.56%),金融资产规模3788.22亿元(+1.13%),债券投资占比69.81% [6] - 衍生品规模持续增长,场内衍生品做市业务资格数量104个,基金做市、科创板股票做市、北交所股票做市标的分别达481个、39个、4个 [6]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32元、1.36元、1.45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2.66元、13.64元、14.69元 [7]
上市券商经纪收入整体增49% 中信、国泰海通、广发、招商、华泰居前五
快讯· 2025-04-30 16:31
文章核心观点 42家数据可比上市券商一季度经纪业务净收入合计327.36亿元同比增48.7% 净收入排名前十券商出炉 [1] 经纪业务情况 - 42家数据可比上市券商经纪业务净收入合计327.36亿元 同比增48.7% [1] - 经纪业务净收入排名前十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33.25亿)、国泰海通(26.52亿)、广发证券(20.45亿)、招商证券(19.66亿)、华泰证券(19.36亿)、中国银河(19.22亿)、国信证券(18.61亿)、中信建投(17.36亿)、申万宏源(13.19亿)、中金公司(12.98亿) [1]
2025年1-4月IPO中介机构排名(A股)
梧桐树下V· 2025-04-30 10:21
2025年1-4月A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1-4月A股合计新上市公司37家,其中沪市主板8家、科创板5家、深市主板5家、创业板16家、北交所3家 [2] - 新上市公司数量同比增长5.71%(2024年同期35家)[2] - 募资净额219.58亿元,同比下降7.37%(2024年同期237.06亿元)[2] 保荐机构业绩排名 - 22家保荐机构参与37家IPO项目,国泰海通(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合并计算)以5单排名第一(海通证券3单+国泰君安2单)[3] - 华泰联合与中信证券并列第二,各完成4单 [3][4] - 东兴证券、申万宏源、天风证券各完成2单,其余14家机构各完成1单 [4] 律师事务所业绩排名 - 20家律所参与IPO法律服务,上海锦天城以6单位列榜首 [5] - 北京中伦(4单)和北京海润天睿(3单)分列二、三名 [5] - 安徽天禾、广东华商等7家律所各完成2单,另有12家律所各完成1单 [5][6] 会计师事务所业绩排名 - 14家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审计服务,容诚以8单排名第一 [7] - 中汇(6单)和立信(5单)紧随其后 [7] - 天健完成4单,安永华明、上会各完成2单,毕马威华振等7家机构各完成1单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