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开曼)(09992)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传播路径不同米老鼠、宝可梦,对话浙江大学王一苇:它符合当下短平快的数字消费环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18:17
泡泡玛特全球热度分析 - 泡泡玛特旗下玩偶LABUBU走红,市值一度突破3600亿港元,引发全球消费市场抢购潮 [1] - 泡泡玛特被类比为Z世代的"塑料茅台",其成功代表中国潮玩IP的首次大规模出海 [1] 泡泡玛特成功原因 - 长期品牌建设与IP运营积累,如Molly、LABUBU等特色鲜明的IP持续吸引Z世代消费者 [4] - 盲盒产业爆发契合Z世代对情绪价值的需求,消费者愿为自我表达和"小确幸"买单 [4] - 采用快闪店、直播联名款、达人种草等新兴零售方式抢占注意力 [4] 潮玩行业本土化与全球化 - 泡泡玛特实现潮玩行业的本土化再创造,将小众圈子文化转化为大众化产品 [8] - 国内原创IP具备跨文化审美共鸣能力,如《西游记》、葫芦娃等经典角色可借鉴 [9] - 通过原创IP实现全球溢价,推动中国品牌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端跃升 [9] IP运营与传播策略 - IP设计具有强烈视觉张力,符合Z世代喜好,能跨语种传播 [10] - 短视频和社交网络加速潮玩IP全球化,如LABUBU在泰国、印尼等地受追捧 [12][14][11] - 线下本土化布局(如海外门店)结合国际化IP设计,兼顾区域偏好 [12] 与传统IP的差异化路径 - 传统IP依赖长期内容孵化(如迪士尼动画),泡泡玛特从具象化产品(盲盒)切入,通过稀缺性和社交媒体快速建立共鸣 [13] - 全渠道运营(线上+线下)强化粉丝归属感,商业模式更适配短平快的数字消费环境 [13] 多IP矩阵的核心竞争力 - 潮玩行业需多IP矩阵运营,单一爆款难以支撑长期发展,需满足多样化个性表达需求 [15] - 盲盒研究显示消费者审美差异显著,持续运营新IP可提升复购率和品牌黏性 [15] - 泡泡玛特本质是潮玩平台,其买手店模式和平台价值具备长期经营潜力 [16]
泡泡玛特:不止有Labubu
华尔街见闻· 2025-06-26 14:39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汇丰银行大幅上调泡泡玛特目标价从215 50港元至331 50港元,上调幅度达53 8%,意味着较当前股价有32%的上涨空间 [1] - 评级调整基于Labubu 3 0在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和2025年盈利预测的大幅上调 [1] - 新目标价基于DCF模型,使用8 3%的WACC假设和3 0%的终端增长率假设,意味着2026年/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9 8倍/31 4倍 [5] 海外市场表现 - Labubu 3 0系列在2025年4月推出后,6月份国际名人和KOL的社交媒体推广引发前所未有的关注热潮 [2] - 汇丰将2025年海外收入预测上调34%至143 25亿元人民币,预计同比增长183% [2] - 美国市场收入预测从35 47亿元人民币大幅上调至55 09亿元人民币 [2] - 泰国市场和其他亚洲市场分别占海外收入的40%和30%以上 [3] 多IP战略成效 - 泡泡玛特的成功并非仅依赖Labubu单一IP,新系列发布和其他IP能够持续激发消费者兴趣 [1][3] - Crybaby(公司2024年第四大IP)的谷歌搜索指数在Labubu搜索峰值后的一到两个季度内出现激增 [3] - 香港和台湾地区在2025年6月经历了对Labubu的第二波搜索兴趣高潮 [3] Labubu价格调整与盈利预测 - Labubu 3 0的转售价格趋于正常化(零售价格为99元人民币),汇丰认为这种正常化有助于维护IP形象 [1][5] - 汇丰将2025年至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22-24%,2025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31%至78 56亿元人民币,比此前预测高出23% [5] - 公司目前2025年净利润预测比市场一致预期高17%,收入预测高18% [5] 财务指标与估值 - 股票以2026年市盈率30 0倍交易,PEG比率为1倍,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为29% [5]
麦格里升泡泡玛特目标价至360港元 评级跑赢大市
快讯· 2025-06-26 13:01
麦格里对泡泡玛特的评级及目标价调整 - 麦格里将泡泡玛特目标价由223港元上调至360港元,并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 目标价调整基于2024至2028年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6%的预期 [1] 泡泡玛特海外业务表现 - 预计公司2023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45%至175亿元人民币 [1] - 海外收入占比将达总收入的57% [1] -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以The Monsters为首的IP产品强劲需求 [1] IP产品市场表现 - Labubu系列二手市场价格较官方发售价溢价260% [1] - 与Sanrio的合作经验显示公司具备延长IP生命周期能力 [1] - IP内容强化有望进一步扩大粉丝基础并提升变现能力 [1] 盈利预测调整 - 麦格里将泡泡玛特2023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60% [1] - 2024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61% [1] - 上调原因包括需求超预期和支出比例降低 [1]
泡泡玛特黄牛“浮沉录”:99元LABUBU炒至上千元,现暴跌五成,商家限购炒作游戏“崩盘”
搜狐财经· 2025-06-26 11:40
全球抢购热潮 - LABUBU新款玩偶盲盒在全球二十余个国家引发抢购热潮,芝加哥密歇根大道门店前消费者凌晨排队场景堪比iPhone首发 [2][10] - 韩国女团BLACKPINK成员Lisa等国际名人带动LABUBU从潮玩圈层破圈,迅速走向全球时尚舞台 [8] - 首尔明洞、伦敦等地因抢购爆发冲突,杭州新店因黄牛扫货引发抗议被迫提前闭店 [12] 黄牛与二级市场 - 黄牛利用12.88元抢单脚本以0.02秒响应速度垄断线上库存,普通消费者难以抢购 [6] - 原价99元的LABUBU隐藏款在二手市场炒至2548元,利润率超20倍 [5] - 黄牛从单只售卖转向成盒销售,原价594元的整盒售价达1480元 [5] 价格泡沫与补货影响 - 6月18日公司宣布补货400-500万件,LABUBU日均成交量从66件飙升至2531件,增幅近40倍 [13] - 补货后二手市场价格普遍下跌约50%,隐藏款从4607元跌至2851元 [14] - 补货次日公司股价暴跌6%,市值蒸发223亿港元 [16] 财务表现与市场前景 - 2025年Q1公司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65%-170%,海外收益同比增475%-480%,美洲市场暴增895%-900% [18][19] - 中国盲盒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580亿元,占全球份额65%,年复合增长率28% [17] - LABUBU所属系列2024年贡献营收30.4亿元,占总收入23.3%,同比激增726.6% [19] IP战略与产能布局 - 公司被指对LABUBU火爆预料不足,未将IP与中国制造产能充分结合 [3][12] - 加速培育Crybaby等新IP,该系列2024年收入增速达1537.2% [20] - 计划2025年新增越南、印尼工厂产能,缓解LABUBU毛绒产品缺货困境 [20] 行业分析师观点 - 电商分析师认为补货有助于避免IP早衰崩坏,是延长生命周期的市场选择 [16] - 食品产业分析师指出泡泡玛特契合"口红效应",低成本提供情绪价值 [4][20] - 瑞银研报显示LABUBU补货后二手市场仍有50%溢价,重申公司为零售业首选 [16]
亚马逊首次联合泡泡玛特打假,执法机构查获假冒LABUBU玩具
新浪科技· 2025-06-26 11:00
亚马逊全球打假团队五年成果 - 全球打假团队已从最初2个国家扩展至12个国家,包括美国、中国、法国、印度和英国等 [1] - 五年内对不良行为者发起超过200起民事诉讼 [1] - 打假工作促成超过1.8亿美元的相关赔偿和执法处罚金额 [1] - 推动执法机构对制售假者的诉讼和刑事处罚,已有超过65人被判入狱 [1] - 与数百个品牌合作,包括Prada、Salvatore Ferragamo、BMW、Phillips、Lego、Canon、Cisco等 [1] 亚马逊与中国品牌合作打假案例 - 首次联合中国潮流文化品牌POP MART泡泡玛特打击售假供应商 [2] - 售假供应商通过国内电商批发网站向亚马逊卖家销售假冒的THE MONSTERS LABUBU潮流玩具 [2] - 经过数月追踪和调查锁定售假供应商,案件线索移交当地执法部门 [2] - 执法部门现场查获假冒LABUBU钥匙挂件超700件、包装材料上千件 [2] - 合作成功保护泡泡玛特品牌声誉和知识产权,助力其开拓国际市场 [2]
港股通净买入95.74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21:50
恒生指数表现 - 6月25日恒生指数上涨1 23%,报收24474 67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95 74亿港元 [1] 港股通成交数据 - 港股通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416 41亿港元,成交净买入95 74亿港元 [1]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907 68亿港元,成交净买入47 54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508 73亿港元,成交净买入48 20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活跃股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额134 25亿港元,居首,净买入13 69亿港元,收盘股价上涨198 39% [1] - 中芯国际成交金额41 45亿港元,净买入7 39亿港元,收盘上涨5 64% [1][2] - 小米集团-W成交金额30 79亿港元,净卖出4 16亿港元,收盘下跌0 44% [1] - 弘业期货成交金额25 64亿港元,净买入7029 85万港元,收盘上涨33 25% [2] - 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22 53亿港元,净买入8892 90万港元,收盘上涨2 48% [2] 深市港股通活跃股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额44 47亿港元,居首,净买入2 92亿港元,收盘上涨198 39% [2] - 中芯国际成交金额30 02亿港元,净买入6 86亿港元,收盘上涨5 64% [2] - 小米集团-W成交金额19 42亿港元,净买入1 10亿港元,收盘下跌0 44% [2] - 中国平安净买入7 38亿港元,收盘上涨3 00% [2] - 阿里巴巴-W净卖出5 49亿港元,收盘上涨2 48% [2]
LABUBU掀起抢购热潮,年轻人为何还在买单“饥饿营销”?潮玩行业合规发展路径探索
36氪· 2025-06-25 17:43
LABUBU爆火现象分析 - LABUBU系列盲盒在2024年实现营收30亿元 同比增长726.6% 占泡泡玛特总营收130.4亿元的23% [5] - 海外市场价格溢价明显 美国英国市场发售价比国内高出一倍以上 隐藏款在StockX平台炒至上千美元 [7] - 限量款毛绒玩具二级市场溢价达38倍 原价99元炒至3762元 同期黄金年化收益率仅5% [7] - 泡泡玛特市值达3288亿港元(3012亿人民币) 创始人王宁持股市值1467亿元 登顶河南首富 [7] 商业成功因素 - 明星效应推动破圈 Lisa自拍和蕾哈娜带货使LABUBU从兴趣圈层跃升为全民话题 [8] - 情绪价值设计巧妙 幼态特征激发保护欲 叛逆外形契合"丧文化" 形成情感共鸣 [9] - 饥饿营销策略奏效 限量发售搭配证书编号 属性向奢侈品靠拢 刺激炫耀性消费 [10] - 二级市场反哺效应 换装、鉴定、跨境代购等衍生业态形成商业闭环 [11] 市场乱象与挑战 - 高仿品泛滥 仿真度超90% 45%能通过正版验证 破坏IP价值和信用体系 [13] - 黄牛囤货严重 利用脚本抢购和雇人排队 隐藏款被批量"端箱"高价转售 [13] - 品控问题突出 用户投诉达16543件 涉及歪头、掉漆等制造缺陷 [15] - 国际销售受阻 英国因斗殴事件暂停实体店销售 印尼新店开业两天爆发争抢 [14] 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 IP内涵升级 建议参考迪士尼模式 通过多元内容构建文化叙事体系 [18] - 技术规则双管齐下 升级防伪技术 实行实名限购 打击高仿产业链 [19] - 引导理性消费 通过社区运营强化情感联结 避免过度投机 [20] - 完善监管体系 需明确盲盒销售规则 建立产品质量和售后标准 [21] 历史经验警示 - Bearbrick案例警示 IP热度可能骤降 联名款从22万元跌至千元难出手 [16][17] - 当前市场秩序已遭破坏 黄牛炒作和高仿泛滥威胁LABUBU长期价值 [17]
超越牧原、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兄弟晋升河南新首富
观察者网· 2025-06-25 14:59
公司发展历程 -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1997年用3000元在郑州街头创立"寒流刨冰"摊 [1] - 2005年研发首款标志性产品"1元冰淇淋"后业务逐步走上正轨 [1] - 2007年成立首家新鲜冰淇淋店并开启加盟模式 弟弟张红甫同年加入 [2] - 兄弟分工明确 哥哥负责供应链建设 弟弟主攻品牌扩张 [2] 市场地位与规模 - 2024年全球门店总数达46479家 较2023年新增8914家 [2] - 超越星巴克成为全球现制饮品门店规模第一的品牌 [2] - 2025年3月香港上市首日股价大涨29.38% 市值达987.9亿港元 [2] - 当前市值突破2012亿港元 三个月内创始人身家从850亿港元增至1179.4亿元 [2] 创始人财富变动 - 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显示张氏兄弟以1179.4亿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 [1] - 身家超过牧原股份秦英林夫妇及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536.4亿元) [1] - 三个月内身家增幅达38.75%(从850亿港元到1179.4亿元) [2] 行业对比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因IP Labubu爆火身家达1467亿元 但最新估值仅536.4亿元 [1] - 蜜雪冰城创始人当前身家是泡泡玛特创始人的2.2倍 [1]
泡泡玛特疑进军家电行业;马云现身淘宝闪购周会丨新鲜早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10:00
泡泡玛特进军家电行业 - 泡泡玛特正在招聘家电领域人才 包括小家电采购主管 家电品质专家 研发工程师等岗位 薪资范围12000-45000元 [2] - 部分岗位明确要求冰箱 咖啡机 早餐机 电水壶等相关经验 该项目被标注为A+及以上大投入项目 [2] 阿里巴巴动态 - 马云和吴泳铭现身饿了么工区 据传参与淘宝闪购周会 行业分析认为淘宝闪购业务潜力促使阿里加大投入 [3] 英伟达高管减持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两天内出售10万股公司股票 套现近1440万美元 此次减持属于预先制定的10b5-1规则交易计划 [4] OpenAI硬件布局 - OpenAI收购公司io计划开发硬件交互的语音AI Agent 进军AI硬件领域 最初曾考虑与AI耳机公司iyO合作 [5] xAI开发生产力工具 - xAI为Grok开发支持AI处理电子表格的高级文件编辑器 此举被视为与OpenAI 谷歌 微软在生产力工具领域的竞争 [6] 新财富创富榜 - 2025年张一鸣以4815 7亿元持股估值首登榜首 雷军家族持股市值2010亿元 同比暴涨96% 梁文锋因DeepSeek月活破1 8亿以1846亿元估值进入前十 [7] 腾讯QQ故障 - 腾讯QQ因报错闪退问题向用户致歉 故障持续约1小时后修复 [8] 短剧App违规通报 - 45款App被通报违法收集个人信息 包括12款短剧应用如《鲸娱短剧》《短剧大全》等 存在广告误导欺骗行为 [9] 融资动态 - 易控智驾完成超4亿元D轮融资 由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领投 方广资本等跟投 [10] - 理万电子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投资方为江阴霞客新兴产业发展基金 [11]
谁在为泡泡玛特的溢价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6-25 09:05
泡泡玛特市场表现 - 石家庄代理商在2018-2021年期间通过机器人商店售出约20万个盲盒 [1] - LABUBU系列成为现象级产品 带动衍生品生产形成产业链 [1] - 消费者性别比例为女性60% 男性30% 其余为父母购买 年龄集中在18-35岁 [1] - 前几年闲鱼上5元无人问津的"雷款" 现二级市场价格涨至100元以上 [3] 消费者行为特征 - 玩家存在"以玩养玩"现象 通过转售隐藏款获利 稀有款价格可翻5-10倍 [2] - 资深玩家存在收集强迫症 但达到一定数量后满足感下降 出现"出坑"现象 [2] - 消费者通过二创活动如改娃(涂装价格100-200元)增强互动体验 [1][2] - 部分玩家会自发组织小批量(300个)原创产品生产 单价200元 [2] 市场供需状况 - LABUBU预售采取限量策略 导致黄牛控制二级市场定价权 [3] - 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也出现抢购现象 形成跨国采购需求 [3] - 材质随时间出现脱落/爆皮等问题 影响产品长期价值 [2] 行业生态分析 - 盲盒热被类比为新时代的卡片收藏 但增加了出租/直播拆盒等新玩法 [1] - 大学生群体认为该市场存在性别差异 属于"粉红市场" [3] - 专家指出产品价格缺乏内在价值支撑 完全依赖IP热度和社交传播 [4] - 行业存在将潮玩包装为加密货币标的等金融化操作趋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