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泡泡玛特(开曼)(09992)
icon
搜索文档
11月12日南向资金净买入42.86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1-13 08:39
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于11月12日上涨0.85%,报收26922.73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当日合计净买入42.86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总额为1054.05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成交664.56亿港元,深市港股通成交389.49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交易概况 - 沪市港股通成交净买入33.97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额最高,达70.00亿港元,但净卖出23.26亿港元,股价下跌2.24% [1] - 小米集团-W成交额36.36亿港元,净买入额居首,达9.41亿港元,股价上涨1.68% [1] - 腾讯控股成交额27.24亿港元,净买入6.62亿港元,股价上涨1.08% [2] - 中国海洋石油净买入5.17亿港元,股价上涨2.50% [2] - 小鹏汽车-W净买入3.71亿港元,但股价下跌3.04% [2] 深市港股通交易概况 - 深市港股通成交净买入8.89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额最高,达42.72亿港元,但净卖出11.07亿港元,股价下跌2.24% [2] - 小米集团-W成交额17.68亿港元,净买入额最高,达6.50亿港元,股价上涨1.68% [2] - 中芯国际成交额16.61亿港元,但净卖出6.54亿港元,股价上涨0.83% [2] - 华虹半导体净卖出10.56亿港元,股价下跌1.06% [2] - 腾讯控股净卖出5.04亿港元,尽管股价上涨1.08% [2]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11月12日)
证券时报网· 2025-11-13 08:32
市场整体表现 - 11月12日恒生指数上涨0.85% [1] -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054.05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548.46亿港元,卖出成交505.60亿港元,合计净买入金额42.86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成交金额664.56亿港元,净买入33.97亿港元,港股通(深)成交金额389.49亿港元,净买入8.89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交额最高,达112.72亿港元,其次为小米集团-W成交54.04亿港元,中芯国际成交43.22亿港元 [1] - 南向资金成交金额居前的个股包括腾讯控股(40.08亿港元)和中国海洋石油(28.55亿港元) [2] 南向资金净买入个股 - 净买入的个股共有7只,小米集团-W净买入额居首,达15.92亿港元,该股收盘股价上涨1.68% [1] - 小鹏汽车-W净买入额为7.18亿港元,泡泡玛特净买入额为6.31亿港元 [1] - 其他净买入个股包括中国海洋石油(净买入4.11亿港元)、协鑫科技(净买入3.16亿港元)、中国人寿(净买入3.04亿港元)和腾讯控股(净买入1.58亿港元) [2] 南向资金净卖出个股 - 净卖出金额最多的是阿里巴巴-W,净卖出34.34亿港元,该股收盘股价下跌2.24% [1] - 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9.85亿港元,中芯国际遭净卖出4.28亿港元 [1] - 中国移动遭净卖出1.34亿港元 [2] 南向资金连续交易动向 - 有3只股获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小米集团-W连续净买入11天,合计净买入81.36亿港元 [2] - 中国海洋石油连续净买入4天,合计净买入28.21亿港元,泡泡玛特连续净买入3天,合计净买入14.55亿港元 [2] - 有3只股获连续净卖出,阿里巴巴-W合计净卖出67.81亿港元,华虹半导体合计净卖出15.26亿港元,中芯国际合计净卖出10.83亿港元 [2]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11月1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1-13 08:21
沽空比率排行 - 恒生银行-R(80011)和比亚迪股份-R(81211)的沽空比率均达到100%的最高水平 [1][2] - 快手-WR(81024)以90.79%的沽空比率位列第三 [1][2] - 商汤-WR(80020)和盛京银行(02066)的沽空比率分别为85.69%和83.46% [2] - 美团-WR(83690)、百度集团-SWR(89888)、京东集团-SWR(89618)的沽空比率分别为77.62%、66.21%和65.73% [2] 沽空金额排行 - 小米集团-W(01810)沽空金额最高,达20.38亿元,沽空比率为21.12% [1][2] - 腾讯控股(00700)和泡泡玛特(09992)的沽空金额紧随其后,分别为17.05亿元和16.89亿元 [1][2] - 阿里巴巴-SW(09988)沽空金额为14.51亿元,但沽空比率相对较低,为9.58% [2] - 中国平安(02318)和小鹏汽车-W(09868)的沽空金额分别为13.68亿元和10.67亿元 [2] 沽空偏离值排行 - 盛京银行(02066)偏离值最高,达71.47%,其沽空比率为83.46% [1][2] - 恒生银行-R(80011)和比亚迪股份-R(81211)偏离值分别为60.71%和49.79%,沽空比率均为100% [1][2] - 快手-WR(81024)和美团-WR(83690)偏离值分别为40.46%和35.01% [2] - 商汤-WR(80020)和百度集团-SWR(89888)偏离值分别为31.26%和30.98% [2]
“双十一”购物车,透出国潮消费新趋势
新华网· 2025-11-13 07:26
文章核心观点 - 今年“双十一”购物节国潮消费表现突出,展现出火热的新图景并引领消费新趋势 [1] - 既具文化底蕴又契合当代生活方式的国潮产品正成为市场新宠 [2] - 国潮消费的底层逻辑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其驱动力量来自产业创新与跨界融合 [5][6] -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下,国潮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跨越,并积极开拓全球市场 [9] 国潮消费市场表现 - 天猫平台美妆销售额榜单中国货品牌珀莱雅排名第一,服装品牌前10名里国货品牌占据9席,波司登、雪中飞、鸭鸭、骆驼等国货品牌销售亮眼 [2] - 京东平台原创国风新中式品牌三吉黑花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汉服品牌池夏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 [2] - 抖音电商平台融合非遗技艺的铸铁锅成交额同比增长127.9% [2] - 天猫平台老铺黄金“双十一”成交额达29亿元 [2] - 美团平台非遗类团购订单增长超95% [2] - 朱炳仁·铜公司产品全渠道销售额实现大幅增长 [3] 国潮消费驱动因素 - 国潮消费的底层逻辑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是根植于国家文化与自信的文创潮流 [5] - 消费者对工艺、材质与文化寓意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国潮已成为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 消费者更愿意为“工艺+文化+实用”的三重价值付费 [8] - 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为传统文化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引 [8] - 老字号大品牌焕发新生,新中式品牌崭露头角,文创、非遗、艺术设计、智能制造相互交融 [8] 国潮产业发展与出海 -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节日用品、玩偶、动物造型玩具超过500亿元,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大量潮玩品牌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以独具特色的原创设计积极开拓市场 [9] - 《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国产游戏、影视作品风靡全球,《星甲魂将传》等原创动漫上线海外平台后人气颇高 [9] - 国潮出海不仅是产品输出,更是文化理念的传播与认同构建 [9] - “文化+科技”“文化+生态”等融合发展模式正推动国潮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跨越 [9]
胖东来与泡泡玛特案例,河南为什么出营销奇才?
搜狐财经· 2025-11-13 02:36
核心观点 - 河南企业展现出从地方到全国再到全球的清晰发展路径,在商超、新消费和潮玩赛道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明星矩阵 [1][2][5] - 河南的粮食产量大、产业链齐全,为食品加工等产业提供了成本优势和落地便利,成为企业起步的基础 [2] - 创业者普遍具有长期坚持的特点,很多企业经过约20年的慢热发展才进入爆发阶段,这种韧性使其在震荡中站稳脚跟 [2][5] 企业发展历程与业绩 - 胖东来于1995年由下岗工人于东来在许昌开设第一家店,以退货无忧的服务理念为核心,至2024年13家店实现销售额169.64亿元 [2] - 蜜雪冰城由张氏兄弟于1998年创立,瞄准下沉市场,通过极低价格和广布门店,门店数量近3万家,并于2025年登陆港股,市值短期突破2000亿港元 [2][5] - 泡泡玛特由王宁于2010年创业,切入IP潮玩领域,至2024年公司营收达130.4亿元,海外业务暴涨375.2% [2] - 丹尼斯由王任生将台湾零售经验带回郑州打造,在全国零售百强中名列前茅 [2] - 万德隆创始人王献忠以800元起步,通过接地气的商品和爆款策略,将连锁店发展到40多家 [2] 关键成功因素 - 企业将服务和真诚作为核心,例如胖东来把顾客不满意转化为驱动力,将商品视为"真品"对待 [2] - 供应链和成本控制能力是关键,蜜雪冰城通过规模和下沉网络将成本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 [2][4] - 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如张国贤从20平米烟酒店起家,通过重复和扩张将生意做到几十亿销售额 [2] - 产品与模式创新,泡泡玛特通过盲盒逻辑和IP商业化,打造完整品牌生态并成功进入海外市场如哈罗德百货 [2][4][5] 挑战与应对 - 企业曾遭遇重大挫折,如胖东来店铺被烧,但通过坚持服务和真诚渡过难关 [4] - 发展过程中面临转型压力,张氏兄弟在创业中多次试错,最终将组织和供应链做实 [4] - 外部质疑与文化差异,泡泡玛特的盲盒模式受到质疑,海外拓展遇到文化差异,但通过持续上新和渠道策略成功克服 [4] - 行业竞争压力,蜜雪冰城在扩张中面临价格战和质量监督压力,依靠供应链优势应对 [4] 资本策略与发展路径 - 企业资本路径各异,蜜雪冰城选择在成立约20年后上市并实现估值暴涨 [5] - 胖东来偏重自我造血,通过输出运营理念而非大规模开店扩张 [5] - 泡泡玛特将IP商业化做到极致,形成从盲盒到实体店再到海外门店的完整生态 [5]
资金动向 | 北水净买入港股近43亿港元,减持阿里巴巴、华虹半导体
新浪财经· 2025-11-12 19:57
南下资金流向 - 11月12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42.86亿港元,其中净买入小米集团-W 15.92亿港元、小鹏汽车-W 7.17亿港元、泡泡玛特6.3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4.11亿港元、协鑫科技3.16亿港元、中国人寿3.03亿港元、腾讯控股1.57亿港元 [1] - 同日南下资金净卖出阿里巴巴-W 34.34亿港元、华虹半导体9.84亿港元、中芯国际4.27亿港元、中国移动1.33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已连续11日净买入小米集团,累计81.3635亿港元;连续4日净买入中国海洋石油,累计28.2105亿港元;连续3日净买入泡泡玛特,累计14.5466亿港元 [3] - 南下资金已连续5日净卖出阿里巴巴,累计67.8084亿港元;连续4日净卖出美团,累计4.6121亿港元;连续3日净卖出中芯国际,累计10.8281亿港元;连续3日净卖出华虹半导体,累计15.2638亿港元 [3] 小米集团 - 公司宣布截至11月11日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突破290亿元 [4] - 高盛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56.5港元,认为其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强大的生态系统整合能力以及在电动车领域的成本优势将提升竞争力 [4] 小鹏汽车 - 摩根士丹利将公司港股目标价上调至131港元,以反映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出租车带来的增长潜力和估值重估机会 [4] - 摩根士丹利预计从2026年中期开始,随着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实体AI产品,市场情绪将显著改善,同时将美股目标价上调至34美元 [4] 中国海洋石油 - 国金证券指出公司油气生产成本优势明显,2024年平均生产成本为29.56美元/桶,低于中石油的33.08美元/桶和中石化的38.41美元/桶,在“三桶油”中最低 [4] - 公司的生产主要成本与美国主要页岩油龙头公司相当,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 阿里巴巴 - 公司首款自研旗舰双显AI眼镜——夸克AI眼镜的2025年新品发布会定于11月27日举行 [5] - 官方数据显示,已开启预售的夸克AI眼镜S1在“双11”预售期间位列天猫智能眼镜品牌、智能眼镜店铺、XR品类榜销量第一 [5] 协鑫科技与光伏行业 - 针对市场传言,晶澳科技回应称并无高管说过“收储平台黄了”一事 [5]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声明,明确表示网络流传的小道消息均为不实信息,并表示不要低估政策决心,光伏行业需走出内卷式恶性竞争 [5]
南向资金追踪|净流入约43亿港元 加仓小米和多家中字头并减持阿里
新浪财经· 2025-11-12 18:33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南向资金当日成交额达1054.05亿港元,较前一日增加约156亿港元,占恒指成交总额的44.59% [1] - 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42.86亿港元,其中沪港股通净流入33.97亿港元,深港股通净流入8.89亿港元 [1] - 南向资金已连续16个交易日保持净流入,期间累计买入1015.25亿港元 [1] 个股资金净流入 - 小米集团-W获大幅净买入15.92亿港元,股价上涨1.68%,近5日加仓7608万股 [1][2][3] - 小鹏汽车-W获净买入7.18亿港元,股价下跌3.04%,近5日加仓1944万股 [1][2][3]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6.31亿港元,股价下跌1.43%,但近5日减持202万股 [1][2][3] - 中国海洋石油获净买入4.11亿港元,股价上涨2.50%,近5日加仓1.33亿股 [1][2][3] - 协鑫科技获净买入3.16亿港元,但股价下跌7.04%,近5日减持1.16亿股 [1][2] - 中国人寿获净买入3.04亿港元,股价上涨4.30%,近5日加仓1692万股 [1][2][3] 个股资金净流出 - 阿里巴巴-W遭大幅净流出34.34亿港元,股价下跌2.24%,近5日减持402万股 [1][2][3] - 华虹半导体遭净流出9.85亿港元,股价下跌1.06%,但近5日加仓1536万股 [1][2][3] - 中芯国际遭净流出4.28亿港元,股价上涨0.83%,近5日减持40万股 [1][2][3] 沪港通与深港通交易明细 - 沪港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中,阿里巴巴-W资金净流出23.26亿元,小米集团-W资金净流入9.41亿元,腾讯控股资金净流入6.62亿元 [3] - 深港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中,阿里巴巴-W资金净流出11.07亿元,中芯国际资金净流出6.54亿元,华虹半导体资金净流出10.56亿元 [3] - 小米集团-W在深港通中亦获资金净流入6.50亿元,小鹏汽车-W获资金净流入3.47亿元 [3]
泡泡玛特股价承压下挫,伯恩斯坦预警Q4业绩恐不及预期
华尔街见闻· 2025-11-12 14:21
伯恩斯坦业绩预警 - 投行伯恩斯坦发布报告,警告公司第四季度业绩可能不及预期[1] - 报告援引数据显示,10月份在中国及海外市场的需求普遍放缓,疲软态势从6月份峰值水平开始加剧[1] - 交易数据、社交媒体热度及搜索兴趣等独立来源的数据趋弱,共同表明基本面需求减速[1] - 10月份指标下滑的幅度和一致性预示第四季度业绩可能令市场失望[1] - 基于此判断,伯恩斯坦维持对公司225港元的目标价[1] 近期股价表现 - 11月12日公司港股盘中一度下跌3.7%,成为领跌大盘的股票之一[1] - 股价已从8月下旬的创纪录高点下跌近40%,市值蒸发200亿美元[3] - 尽管经历大幅回调,但今年以来该股累计涨幅仍高达约140%[3] 市场观点分歧 - 在覆盖公司的40多家券商中,伯恩斯坦是唯一一家给予"跑输大市"评级的机构[3] - 市场对其热门产品尤其是Labubu玩偶需求狂热的可持续性存疑,尽管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250%[1] 实时交易数据 - 当前股价为215.400港元,下跌7.800港元,跌幅3.49%[4] - 当日最高价为227.200港元,最低价为214.000港元[4] - 开盘价为223.200港元,昨日收盘价为223.200港元[4] - 成交量为1298.52万股,成交额为28.48亿港元[4]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持续活跃,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近1.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11:09
港股新消费板块市场表现 -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持续活跃,港股消费ETF(513230)盘中上涨近1.5% [1] - 持仓股中蜜雪集团领涨超5%,思摩尔国际、申洲国际、美的集团、巨子生物、农夫山泉等均涨超3% [1] - 板块整体情绪较强 [1] 政策支持背景 - 财政部报告提出2025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1] - 后续重点工作包括用好用足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将对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 [1] 新消费行业投资观点 - 新兴消费品发展反映新世代年轻人新兴消费观念,解读新消费叙事是抓住公司成长关键 [2] - 黄金珠宝领域建议关注更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的古法黄金赛道头部品牌,如老铺黄金 [2] - 潮玩领域建议关注具备IP创造及成功运营经验的公司,如泡泡玛特 [2] - 现制茶饮领域建议关注品牌力强且业务覆盖广的头部品牌,如蜜雪集团、古茗 [2] 港股消费ETF概况 - 港股消费ETF(513230)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打包互联网电商龙头与新消费 [2] - 成分股囊括港股消费各领域,包括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名创优品等新消费龙头 [2] - 同时包含腾讯、快手、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联网电商龙头,科技与消费属性突出 [2]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11月1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1-12 08:33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以71.95%的持股比例位居港股通持股比例榜首,持股数量为99.86亿股 [1] - 绿色动力环保和中远海能分别以69.48%和69.03%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和第三名 [1] - 前20名公司的持股比例均超过57%,涵盖电信、能源、环保、金融及科技等多个行业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小米集团-W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获最大金额增持,持股额增加22.91亿元,持股数增加5330.45万股 [1] - 小鹏汽车-W和中国海洋石油分别获增持20.57亿元和18.53亿元,位列增持金额第二和第三位 [1] - 南方恒生科技在增持榜中持股数增加最多,达30390.48万股,同时持股额增加17.63亿元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泡泡玛特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遭最大金额减持,持股额减少5.78亿元,持股数减少258.96万股 [2] - 舜宇光学科技和盈富基金分别遭减持4.95亿元和4.25亿元,位列减持金额第二和第三位 [2] - 协鑫科技在减持榜中持股数减少最多,达15115.72万股,同时持股额减少2.15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