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石化(60002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石化流化床双氧水技术迭代升级
中国化工报· 2025-06-30 10:35
技术突破与创新 - 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流化床双氧水生产成套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支撑国内双氧水生产技术迭代升级,并已许可给国外公司,由欧洲最大工程公司代理在欧美的技术许可 [1] - 该技术由石科院牵头、湖南石化等单位参与研发,历时15年,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2件和PCT国际专利1项 [1] - 技术集成3种催化剂、3项过程强化和2个新反应,实现全流程生产技术创新,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且流化床工艺易于实现装置大型化 [1] 行业现状与需求 - 双氧水是生产过程最复杂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基础化学品之一,2022年中国双氧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50%,年产能达2400万吨 [1] - 国内生产工艺主要采用落后的固定床技术,单装置产能和生产效率不足国外流化床技术的1/4 [1] - 该技术可满足己内酰胺、环氧丙烷等生产项目的需求 [1] 应用成果与效益 - 湖南石化2018年采用该技术建成国内首套7.2万吨/年工业装置,运行指标远优于国内技术水平 [2] - 2021年湖南石化6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采用该技术建设两套大型双氧水装置,2024年累计生产58.5万吨双氧水,2024年1-5月累计生产34.5万吨 [2] - 2024年装置综合能耗114.09千克标油/吨,同比下降2.43千克标油/吨;氢气消耗231.37标准立方米/吨,同比下降2.647标准立方米/吨 [2] 技术认可与推广 - 工信部专家认为该技术能有效解决双氧水生产本质安全问题,具有行业推广价值 [2] - 湖南石化持续优化装置运行,提升经济技术水平,标定结果显示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值 [2]
把能源饭碗端得更稳
中国化工报· 2025-06-30 10:22
资源勘探与开发 - 2021至2023年累计新增探明储量2.64亿吨、控制储量6.66亿吨,生产原油7025.67万吨、天然气22.9亿立方米 [2] - 页岩油资源量达105亿吨,累计产油超百万吨,建成我国首个亿吨级页岩油田 [2] - 东部济阳深层发现新含油气系统(资源量3.85亿吨),西部准噶尔盆地超深层评价油气资源当量超28亿吨 [2] - 建成国内首座水淹气藏型储气库(永21储气库,库容4.96亿立方米),东营原油商储库将增加320万立方米储备能力 [3] 科技创新与成果 - 科技年增油超300万吨,形成十项重大标志性成果和十大创新技术,断陷盆地精细勘探等技术取得突破 [4] - 页岩油领域突破国外成熟度0.9%下限,使90%不可动资源变为可动资源 [4] - 化学驱技术覆盖地质储量1.2亿吨,提高采收率13.7%,应用领域扩展至海上及稠油开发 [4] - CCUS技术实现全产业链装备突破,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超190万吨,区块日产油量翻番 [5][7] 绿色低碳转型 - 年绿电使用能力达12亿千瓦时,油气生产绿电占比超23%,光伏装机规模445兆瓦,清洁供热能力260万吉焦 [2][7] - 建成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及首条百千米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形成全国最大CCUS全产业链基地 [7] - 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3%和14%,建成国内首座碳中和油库 [7]
重磅!中石化,换帅
DT新材料· 2025-06-27 22:46
中国石化高层人事变动 - 侯启军接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同时卸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相关职务 [2] - 马永生被免去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 [2] 侯启军职业背景 - 1966年11月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理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3] - 长期深耕能源系统,2017年起历任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总经理等职,2019年兼任国家管网公司筹备组副组长 [3] 中国石化业务转型与业绩 - 持续从传统能源化工向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转型 [3] - 2024年位列全球化工50强第二(仅次于巴斯夫),国内第一,业务覆盖油气全产业链及化工全流程 [3] - 2024年总营收达3.07万亿元,化工事业部收入5239亿元(同比+1.7%) [3] 新材料行业技术研讨会内容 - **高温尼龙树脂**:涵盖分类定义、特性表征、改性工艺及双螺杆挤出机应用 [6][9] -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探讨助剂(润滑剂/增韧剂/成核剂)影响及高性能玻璃纤维应用 [6][7] - **阻燃与抗老化技术**:包括无卤阻燃剂使用建议、热/光老化机理及解决方案 [7][8] - **创新应用开发**:涉及激光焊接尼龙材料、汽车水室料研发及创新场景拓展 [9][11] - **检测技术**:引入低场核磁技术用于高分子材料质控 [7] 行业活动形式 - 采用主题研修+案例分析+互动交流模式,每讲预留0.5-1小时技术问题讨论 [11]
中国石化董事长调整:马永生卸任,中国石油集团原总经理侯启军接棒
第一财经· 2025-06-27 20:26
人事变动 - 中国石化集团宣布免去马永生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 由侯启军接任 同时免去侯启军中国石油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 [1] - 马永生在卸任前一天仍在参与公司活动 包括会见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贾春曲一行 以及出席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 [1] 马永生职业背景 - 马永生是中国石化集团上游勘探开发业务早期最主要的管理人员之一 开拓了国内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研究 [1][3] - 马永生指导发现了中国石化普光气田和元坝气田 并任"川气东送"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 [3] - 马永生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起任中国石化总地质师 2015年12月任集团副总经理 2017年进入集团党组 2021年11月由总经理升任董事长 [3] - 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210292的小行星命名为"马永生星" 以表彰其在油气勘探领域的贡献 [3] 侯启军职业背景 - 侯启军长期在中国石油集团系统供职 曾任大庆油田副总地质师、总经理助理 吉林油田总经理等职 [4] - 2011年进入中国石油集团总部 任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副总经理 2013年转任规划计划部总经理 2017年升任集团副总经理 [4][5] - 2019年短暂调任国家管网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 不到两年后回归中国石油任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5]
可燃冰概念涨1.49%,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7:11
可燃冰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26日收盘,可燃冰概念上涨1.49%,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8 [1] - 板块内9股上涨,神开股份、新锦动力、海默科技涨幅居前,分别上涨5.15%、4.91%、3.38% [1] - 跌幅居前的有中海油服、南钢股份、广州发展等,分别下跌1.02%、0.97%、0.45%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兵装重组概念以8.73%涨幅位居榜首,光刻机以-1.48%跌幅居末位 [2] - 可燃冰概念1.49%的涨幅在当日概念板块中排名第8 [2] 资金流动情况 - 可燃冰概念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0.25亿元 [2] - 5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神开股份以2039.85万元净流入居首 [2] - 南钢股份、石化机械、石化油服分别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636.64万元、1275.66万元、1167.94万元 [2] 主力资金流入比率 - 南钢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达11.44% [3] - 石化机械和石化油服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6.38%和3.91% [3] - 神开股份虽然资金流入量最大,但净流入率仅为2.42% [3]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新锦动力和泰山石油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分别达2245.71万元和2487.42万元 [4] - 海默科技和中国石化分别净流出1184.44万元和1313.78万元 [4]
3.74亿元主力资金今日撤离石油石化板块
搜狐财经· 2025-06-25 18:24
市场表现 - 沪指6月25日上涨1.04%,申万28个行业上涨,非银金融、国防军工涨幅居前,分别为4.46%、3.36% [1] - 煤炭、石油石化、交通运输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00%、0.57%、0.21%,石油石化行业位居跌幅榜第二 [1] 石油石化行业资金流向 - 行业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3.74亿元,48只个股中19只上涨,28只下跌,2只跌停 [1] - 资金净流入个股20只,其中7只净流入超千万元,洲际油气、上海石化、石化油服净流入居前,分别为4093.79万元、1894.97万元、1770.33万元 [1]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7只超3000万元,中国石油、茂化实华、贝肯能源净流出居前,分别为6916.72万元、6371.74万元、5266.28万元 [1] 个股表现 - 茂化实华、贝肯能源跌幅最大,分别下跌9.96%、9.69%,主力资金净流出6371.74万元、5266.28万元 [1] - 中国石油微跌0.23%,主力资金净流出6916.72万元 [1] - 中国海油、中国石化分别上涨0.31%、0.18%,主力资金净流出4219.14万元、净流入1366.85万元 [1][2] - 洲际油气虽下跌1.67%,但主力资金净流入最高达4093.79万元 [1]
中国石化(600028):业绩环比显著改善,高分红彰显长期价值
德邦证券· 2025-06-25 17: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3][7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油气化工龙头企业,具备一体化优势,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511.03、572.76、629.66亿元,同比+1.6%、+12.1%、+9.9%,对应EPS分别为0.42、0.47、0.5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7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石化:国资控股的石化一体化龙头企业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公司之一,1998年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发起设立股份制公司,同年H股上市,2001年A股上市,是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有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是国内第一大炼油公司和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 [8] - 截至2025Q1,石化集团直接持有公司68.52%股份,为控股股东,国务院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与受益人,公司下设超100家分支机构,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 [9] - 公司设有勘探及开发、炼油、营销及分销、化工四大事业部,各事业部紧密联系、协同发展,具备一体化优势 [13] 炼化板块景气偏弱,短期盈利有所承压 勘探及开发:增储上产稳步推进,上游盈利同比提升 - 2024年公司资本支出1750亿元,同比-1.0%,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823亿元,同比+4.7%,油气当量产量515百万桶,同比+2.2%,其中原油产量282百万桶,同比+0.3%,天然气产量14004亿立方英尺,同比+4.7%,2025年计划资本支出1643亿元,勘探及开发板块767亿元 [19][21] - 2021年来油气现金操作成本持续下降,2024年为745.4元/吨,同比-1.3% [32] - 2024年勘探与开发业务经营收入2972亿元,同比-0.9%,经营收益564亿元,同比+25.4% [33] 炼油:需求低迷价差收窄,炼油板块盈利承压 - 2024年全国成品油消费3.6亿吨,同比-2.8%,汽油、柴油、煤油消费量同比分别-1.9%、-6.1%、+11.4%,汽油、柴油、煤油裂解价差同比分别-1.8%、-7.7%、-14.6% [35] - 2024年公司加工原油2.52亿吨,生产成品油1.53亿吨,汽油/柴油/煤油产量同比分别+2.6%、-10.3%、+8.6%,炼油板块经营收入14815亿元,同比-3.2%,经营收益67亿元,同比-67.4% [43] 化工:供需格局趋向宽松,化工板块景气磨底 - 2024年国内乙烯产能5499万吨,同比+8.5%,2025 - 2027年分别规划新增产能1440、670、200万吨 [48] - 2024年公司化工产品经营总量8345万吨,同比+0.5%,化工板块经营收入5239亿元,同比+1.7%,经营收益-100亿元,同比-65.6% [50] 营销与分销:稳步推进结构转型,拓展充换电与非油业务 - 2024年公司推动“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网络建设,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加强易捷服务生态建设,拓展充换电和非油业务,成品油总经销量239.3百万吨,同比+0.1%,营销及分销板块经营收入17144亿元,同比-5.7%,经营收益186亿元,同比-28.1% [55] 市值管理方案落地,长期重视股东回报 - 2024年公司提出“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及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净利润的65%,2025年发布市值管理办法,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投资价值和投资者回报 [62] - 2024年拟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286元,现金分红347亿元,按不同准则计算现金派息率分别约69%和71%,自2014年以来股利支付率始终在50%以上,合并计算后利润分派率分别约73%和75% [6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勘探及开发业务收入分别为2944、2926、2928亿元,同比-1.0%、-0.6%、+0.1%,毛利率分别为31.3%、31.0%、31.1% [68] - 预计2025 - 2027年炼油业务收入分别为14661、14622、14656亿元,同比-1.0%、-0.3%、+0.2%,毛利率分别为17.9%、18.2%、18.5% [68] - 预计2025 - 2027年化工业务收入分别为5142、5118、5118亿元,同比-1.9%、-0.5%、持平,毛利率分别为1.4%、1.9%、2.2% [68] - 预计2025 - 2027年营销及分销业务收入分别为16873、16749、16627亿元,同比-1.6%、-0.7%、-0.7%,毛利率分别为4.8%、4.8%、4.7% [69]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1.03、572.76、629.66亿元,同比+1.6%、+12.1%、+9.9%,对应EPS分别为0.42、0.47、0.52元,以2025/6/20收盘价测算,公司PB为0.83,低于可比公司,具备估值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1]
页岩气概念下跌3.04%,6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7:17
页岩气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24日收盘,页岩气概念板块下跌3.04%,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通源石油20%跌停,贝肯能源、准油股份、山东墨龙等跌停,新锦动力、德石股份、天壕能源等跌幅居前 [1] - 板块内12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有洪田股份(10.01%)、辽宁成大(2.84%)、纽威股份(2.73%)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涨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包括减速器(4.82%)、固态电池(4.45%)、人形机器人(4.30%) [2] - 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包括可燃冰(-5.37%)、页岩气(-3.04%)、俄乌冲突概念(-2.66%) [2] 资金流向分析 - 页岩气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33亿元 [2] - 30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6只个股净流出超5000万元 [2] - 通源石油主力资金净流出1.64亿元居首,中国海油(1.25亿元)、中国石化(1.06亿元)、新锦动力(6973.20万元)紧随其后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包括洪田股份(7488.13万元)、昊华科技(2321.97万元)、航天智造(1382.53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出明细 - 通源石油(-20.03%)、中国海油(-2.21%)、中国石化(-0.70%)等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 [2][3] - 准油股份(-10.02%)、杰瑞股份(-2.63%)、海默科技(-8.02%)等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显著 [3] - 洪田股份(10.01%)、昊华科技(1.26%)、航天智造(2.64%)等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表现突出 [3]
可燃冰概念下跌5.37%,主力资金净流出10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7:11
可燃冰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24日收盘可燃冰概念板块下跌5.37%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泰山石油跌停新锦动力潜能恒信海默科技等跌幅居前 [1] - 股价上涨的仅有2只广州发展南钢股份分别上涨1.08%0.49%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涨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包括减速器(4.82%)固态电池(4.45%)人形机器人(4.30%) [2] - 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包括可燃冰(-5.37%)页岩气(-3.04%)俄乌冲突概念(-2.66%) [2] 资金流动情况 - 可燃冰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4.34亿元 [2] - 10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6只净流出超3000万元 [2] - 中国石化主力资金净流出1.06亿元居首泰山石油新锦动力中海油服分别净流出7622.25万元6973.20万元5910.51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为广州发展(995.98万元)南钢股份(631.28万元) [2] 个股表现数据 - 新锦动力跌幅达15.12%换手率36.70%主力资金净流出6973.20万元 [2] - 潜能恒信跌幅14.06%换手率16.00%主力资金净流出3230.95万元 [2] - 海默科技跌幅8.02%换手率24.32%主力资金净流出2067.72万元 [2]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24日(周二)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今日收盘行情一览:成分股大面积飘红,保险、证券、汽车整车涨势较大
快讯· 2025-06-24 15:04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行情 - 成分股大面积飘红,保险、证券、汽车整车涨幅较大 [1] 保险行业 - 中国太保市值3980.16亿,成交额14.29亿,股价上涨2.31%至56.79 [3] - 中国平安市值3532.59亿,成交额58.74亿,股价上涨3.07%至36.72 [3] - 中国人保市值10341.59亿,成交额11.14亿,股价上涨4.17%至9.00 [3] 白酒行业 - 贵州茅台市值18054.07亿,成交额52.29亿,股价上涨1.21%至1437.20 [3] - 山西汾酒市值2188.49亿,成交额11.77亿,股价上涨0.95%至179.39 [3] - 五粮液市值4648.23亿,成交额21.39亿,股价上涨1.24%至119.75 [3]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市值2328.04亿,成交额17.03亿,股价下跌0.63%至137.14 [3] - 寒武纪-U市值2535.01亿,成交额53.14亿,股价上涨6.91%至435.82 [3] - 海光信息市值3187.60亿,成交额26.75亿,股价上涨2.67%至607.25 [3] 汽车整车行业 - 比亚迪市值1828.19亿,成交额49.79亿,股价上涨1.53%至5.77 [3] - 长城汽车市值2823.01亿,成交额3.35亿,股价上涨1.57%至343.38 [3] - 京沪高铁市值18867.58亿,成交额8.23亿,股价上涨1.41%至21.36 [3] 石油行业 - 中国石化市值16398.68亿,成交额19.29亿,股价下跌1.43%至8.96 [3] - 中国石油市值2507.79亿,成交额20.47亿,股价下跌0.49%至16.19 [3] 煤炭行业 - 中国神华市值2007.83亿,成交额9.76亿,股价持平20.71 [3] - 陕西煤业市值11212.26亿,成交额57.67亿,股价上涨2.63%至39.85 [3] 电力行业 - 长江电力市值7482.38亿,成交额5.95亿,股价上涨0.43%至30.58 [4] - 中国核电市值3446.86亿,成交额132.15亿,股价上涨4.20%至21.81 [4] 证券行业 - 中信证券市值3988.21亿,成交额36.60亿,股价上涨2.59%至38.98 [4] - 国泰君安市值3279.13亿,成交额15.47亿,股价上涨0.87%至18.60 [4] 消费电子行业 - 工业富联市值4029.36亿,成交额14.47亿,股价上涨0.37%至20.29 [4] - 立讯精密市值2408.81亿,成交额33.37亿,股价上涨0.45%至33.23 [4] 家电行业 - 格力电器市值2515.03亿,成交额13.42亿,股价上涨1.08%至41.82 [4] - 海尔智家市值2284.53亿,成交额6.69亿,股价上涨0.69%至44.90 [4] 医疗器械行业 - 迈瑞医疗市值2531.29亿,成交额9.59亿,股价上涨1.35%至50.70 [4] - 万华化学市值2726.05亿,成交额11.73亿,股价上涨1.60%至53.24 [4] 有色金属行业 - 紫金矿业市值4927.48亿,成交额11.35亿,股价上涨0.16%至18.54 [4] - 中国建筑市值2396.58亿,成交额11.28亿,股价上涨1.58%至5.8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