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600031)
搜索文档
周蔚文、傅鹏博、谢治宇等“双十”基金经理最新发声
天天基金网· 2025-10-28 16:22
市场整体展望 - 多位“双十”基金经理认为,基本面和流动性的良性互动刚刚开始,将驱动市场长期趋势发生反转 [3] - A股市场有望形成“价值股搭台、成长股唱戏”格局,不同风格轮动表现,驱动市场走出向上行情 [3][15] - A股上涨将从依赖充裕流动性带来的估值修复,转变为盈利和基本面驱动 [8][11] - 在相对宽裕的流动性支持下,市场在板块轮动过程中保持相对强势,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强劲的基本面是重要决定性因素 [18][19] 重点投资方向 - 关注板块包括AI、机器人、创新药、芯片、有色、化工等 [3] - 人工智能产业链是重点布局方向,细分领域包括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AI智能终端、AI基础设施以及AI应用 [4][7] - 未来A股市场科技核心主线可能仍是AI,关注汽车智能驾驶、AI硬件、AI人形机器人以及积极拥抱AI的互联网企业 [12][15] - 增加了对有色金属、工程机械和化工板块的配置力度,因部分细分行业产品的量、价处于底部区间,未来随着海外需求复苏,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6] - 看好半导体、消费电子、医疗服务、有色、光伏等行业,将挖掘相关个股投资机会 [11] 基金经理周蔚文操作与观点 - 周蔚文任职基金经理以来年化回报近15%,其管理的中欧新蓝筹自2008年成立以来业绩达870.53% [5] - 中欧新蓝筹三季度利润为37.43亿元,股票仓位77.55% [5] - 前三大重仓股为新易盛(持仓市值8.87亿元,占比9.52%)、中际旭创(8.68亿元,9.32%)、万华化学(4.83亿元,5.18%)[5] - 显著加仓三一重工(增持418.38万股,幅度38.91%)和万华化学(增持158.08万股,幅度27.87%)[5][6] - 减持牧原股份(减持352.62万股,幅度-43.34%)、三花智控(减持211.42万股,幅度-24.91%)、新易盛(减持56.85万股,幅度-18.99%)和中际旭创(减持9.8万股,幅度-4.36%)[5][6] - 降低了养殖类股票和创新药相关配置,增加了海外算力和服务器相关个股的配置 [6][7] 基金经理傅鹏博操作与观点 - 傅鹏博任职基金经理以来年化回报超15% [9] - 睿远成长价值三季度利润为89.29亿元,股票仓位89.93%,重点配置互联网科技、光模块、PCB、芯片、创新药等板块 [9] - 前三大重仓股为新易盛(持仓市值22.01亿元,占比9.32%)、宁德时代(21.54亿元,9.12%)、腾讯控股(20.75亿元,8.78%)[9][10] - 大幅减持胜宏科技(减持595.67万股,幅度-46.19%)和寒武纪-U(减持71.8万股,幅度-55.20%)[9][10] - 依旧看好人工智能,认为行业尚处前期发展阶段,组合聚焦PCB、光模块以及芯片国产化的个股 [10] - 认为创新药板块估值已处于较高水平,但中国创新药企业全球化趋势未变,偏好拥有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潜力的公司 [11] 基金经理刘元海操作与观点 - 刘元海任职基金经理以来年化回报近19%,其代表作东吴移动互联近三年业绩达254.67%,近五年业绩达318.85% [13] - 东吴移动互联股票仓位为88.93%,积极布局AI,抓住了海外算力主升浪投资机会,并增加端侧AI产业链配置 [13] - 前三大重仓股为豪威集团(持仓市值7.42亿元,占比9.28%)、立讯精密(7.37亿元,9.22%)、新易盛(6.99亿元,8.74%)[13][15] - 显著加仓豪威集团(增持168.97万股,幅度52.48%),减持新易盛(减持137万股,幅度超40%)和中际旭创(减持127.89万股,幅度超40%)[13][14][15] 基金经理谢治宇操作与观点 - 谢治宇任职基金经理以来年化回报近18%,其管理的兴全合润自2010年成立以来业绩达713.88% [17] - 兴全合润三季度利润为72.08亿元,股票仓位90.28% [17] - 前三大重仓股为立讯精密(持仓市值21.01亿元,占比8.41%)、晶晨股份(20.27亿元,8.12%)、巨化股份(19.49亿元,7.80%)[17][18] - 中际旭创、澜起科技、北方华创、东山精密新晋十大重仓股 [17] - 减持分众传媒(减持1593.44万股,幅度-16.37%)和立讯精密(减持590.25万股,幅度-15.38%)[17][18]
三一重工港股今日上市 构建“A+H”双平台加速全球化运营
搜狐财经· 2025-10-28 15:13
上市概况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功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 [1][4] - 本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5] - 此次IPO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 [5]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正全面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大战略 [4][7][8] - 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的累计收入计算,三一重工是全球第三、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7] - 公司产品远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内生发展、战略收购以及合资合作方式成为世界级行业领军企业 [6][7] 全球化运营表现 - 2020年至2024年,公司挖掘机累计销量全球第一,混凝土机械累计收入全球第一 [7]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2% [7] 数智化与低碳化进展 - 公司通过数智化赋能制造、运营、服务全流程,实现质量精进及效率突破 [8] - 2024年,公司有40余款新能源产品上市,来自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的收入约40.25亿元,收入贡献比例大幅超过全球行业平均水平 [8] - 公司电动挖掘机、电动搅拌车、电动自卸车等新能源产品销量均位居我国第一 [8]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实现A+H双平台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0-28 14:00
上市事件概述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1] - 公司成功构建上海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的A+H双平台上市格局[1] - 上市仪式由公司董事长向文波与总裁俞宏福在香港交易所交易大厅敲响开市锣[1][4] 港股发行细节 - 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4] - 此次IPO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4] - 基石投资者包括淡马锡、贝莱德、盈峰资本、高瓴、瑞银资管等国际知名机构[4] 战略意义与管理层表态 - 港股上市标志着公司全面对接国际资本市场,开启全球化发展新篇章[1] - 管理层表示此举是开辟更广阔国际融资渠道、拥抱更庞大国际市场的历史性机遇[4] - 公司将以上市为契机,持续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的"三化"战略[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内生发展、战略收购及合资合作实现转型升级[5] - 从单一品类、单一国家运营发展为多元化产品、全球化运营的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5]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战略伙伴荣利营造迎来合作深化与行业协同新机遇
智通财经· 2025-10-28 13:32
公司上市与战略合作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实现"A+H"双平台运作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1] - 荣利营造作为三一重工唯一一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与保荐人等中介机构联合发布恭贺海报,打破了由中介机构主导庆功的常规,凸显其核心战略地位 [1] - 荣利营造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集团行政总裁姚宏利受邀出席三一重工的敲钟仪式 [1] 市场预期与协同效应 - 市场预计三一重工港股上市后将进行资源整合与市场拓展,双方将进一步深化互信合作 [1] - 荣利营造的本地化运营经验与三一重工的技术产能将形成互补协同,共同提升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深度、价值空间及行业引领潜力 [1]
三一重工(06031),成功在香港上市 | A股公司香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10-28 13:16
IPO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5年10月2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4] - 全球发售6.315988亿股H股,占发行后总股份的6.94%[4] - 每股定价为21.30港元,为发行价格上限[4] - 募集资金总额约134.53亿港元,募资净额约133.07亿港元[4] 市场认购情况 - 公开发售部分获得52.93倍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得13.96倍认购[4] - IPO引入23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8亿美元(约58.99亿港元)的发售股份[4] - 基石投资者包括淡马锡、盈峰资本、贝莱德、UBS、睿远、上海高毅等知名机构[4] 上市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集团(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31.40%[5][6] - 其中,梁稳根先生个人直接持股2.59%,并通过持股56.74%的三一集团间接持股29.42%[5][6] - 其他A股股东持股61.67%,H股股东持股6.94%[5][6] 首日交易表现 - 截至午间收盘,每股报21.8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54%[7] - 总市值约1977.57亿港元[7] - 当日最高价22.30港元,最低价21.30港元,振幅4.69%[8] - 成交量为1.04亿股,成交额为22.44亿港元,换手率为17.93%[8] 公司基本面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6] - 专注于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全系列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6] - 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的累计收入计,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6] - 在挖掘机及混凝土机械细分领域,公司全球排名第一[6] 财务指标与中介团队 - 动态市盈率为17.30,静态市盈率为31.12,市净率为2.11[8] - 每股收益为0.91元,每股净资产为10.37元[8] - 总股本为90.55亿股,其中港股股本为5.80亿股[8] - IPO中介团队包括独家保荐人中信证券,以及中金公司、中银国际、安永等机构[8][9]
新股消息 |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战略伙伴荣利营造(09639)迎来合作深化与行业协同新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3:13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事件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实现"A+H"双平台运作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1] - 荣利营造作为其唯一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与保荐人等中介机构联合发布恭贺海报 此举打破常规 凸显其在三一集团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1] 战略合作与市场预期 - 市场预计三一重工港股上市后将进行资源整合与市场拓展 与荣利营造深化互信合作 [4] - 双方合作将形成互补协同 荣利营造的本地化运营经验与三一重工的技术产能结合 共同提升全球合作、价值空间及行业引领潜力 [4] 上市仪式重要参与方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上午在香港交易所举行上市鸣锣仪式 [8] - 荣利营造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集团行政总裁姚宏利受邀出席三一重工的敲钟仪式 [8] - 仪式现场有荣利营造姚宏利、三一集团向文波及三一香港周剑奇等重要人物合影 [11]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A+H”双平台锚定全球化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2:34
上市事件概览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6031HK,成功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 [1] - 公司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并设有15%超额配股权 [3] - 此次IPO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包括淡马锡、贝莱德、高瓴、瑞银资管等知名机构 [3] 战略核心与公司定位 - 公司正全面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大核心战略 [4] - 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的累计收入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三、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4] - 公司产品远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至2024年挖掘机累计销量全球第一,混凝土机械累计收入全球第一 [5] 全球化运营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2% [5] - 公司致力于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渠道,全面对接国际资本市场,开启全球化发展新篇章 [3] 数智化制造实力 - 公司拥有两座世界经济论坛认证的灯塔工厂,即北京桩机工厂和长沙18号工厂,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唯一 [5] - 通过数智化赋能制造、运营、服务全流程,实现质量精进及效率突破 [5] 低碳化产品进展 - 2024年,公司有40余款新能源产品成功上市,涵盖挖掘机、装载机、泵车等 [5] - 2024年来自于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的收入约为人民币4025亿元,收入贡献比例大幅超过全球行业平均水平 [5] - 公司电动挖掘机、电动搅拌车、电动自卸车等新能源产品销量均位居中国第一 [5]
三一重工首挂上市早盘涨超3%
新浪财经· 2025-10-28 10:32
上市概况 - 三一重工于香港交易所首次挂牌上市,每股定价21.30港元[1] - 公司共发行6.32亿股股份,每手交易单位为200股[1] - 本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3.07亿港元[1] - 截至发稿时,股价上涨3.01%,报21.94港元,成交额为1[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1] - 公司专注于全系列工程机械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包括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及路面机械等[1] 全球化运营与财务表现 - 在往绩记录期间,三一重工的产品已销往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1]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的四个月内,公司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到57.4%[1] - 公司的产品凭借先进技术获得全球客户信赖[1]
三一重工跌2.04%,成交额7.6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784.9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8 10:26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22.07元/股,成交额7.67亿元,换手率0.41%,总市值1870.3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784.94万元,特大单净流出2700.97万元,大单净流出5100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9.56%,近5个交易日下跌3.33%,近20日上涨3.75%,近60日上涨12.25%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挖掘机械(39.29%)、起重机械(17.52%)和混凝土机械(16.71%)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整机,概念板块包括重工装备、一带一路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7.80亿元,同比增长14.64% [2] - 2025年1-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2.16亿元,同比增长46.00% [2] 股东与分红情况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53.29万户,较上期增加0.64%,人均流通股15902股,较上期减少0.5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18.7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8.58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0.00亿股,较上期增加1.30亿股 [3] - 多只主要ETF(如上证50ETF、沪深300ETF)在第二季度均增持公司股份 [3]
资本市场对三一重工的迷思 是科技新贵还是老牌巨头?
BambooWorks· 2025-10-28 10:18
上市概况 - 公司拟于周二登陆港交所,发行约5.8亿股,发行价格区间为每股20.30至21.30港元[3] - 此次IPO预计募资约120亿港元(约合15.4亿美元),有望成为香港今年第三大IPO,仅次于宁德时代和紫金黄金国际[3] - 此次上市为"A+H"两地上市,公司已在上海上市[3] 估值分析 - 港股定价区间对应市盈率达27倍,与A股约25倍的估值基本持平且略高[6] - A股市盈率高于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国内同业,但略低于美股卡特彼勒的27倍[6] - 估值核心在于投资者将其定位为科技企业还是传统经济企业,前者通常有估值溢价[5] - 公司正加速将AI与无线通信等技术融入重型工程机械,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6] 财务业绩 - 今年上半年营收从去年同期的391亿元增至448亿元人民币(约合63亿美元),增幅约15%[5] - 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5%至52.9亿元人民币[8] - 整体毛利率自2022年的22.6%持续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7.6%[7] - 资产负债率稳步下降,从2022年的58.4%降至今年4月的50.6%[8] 国际化战略 - 公司海外销售额已超过总营收半数,今年前四个月海外销售贡献率达57.4%[2][7] - 海外市场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今年上半年分别为31.2%和22.1%[7] - 公司产品覆盖超过150个国家,拥有16个国际制造基地,与国内30个基地规模接近[7] - 公司计划将约三分之二的募集资金用于拓展全球销售及制造网络,以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