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航(600115)

搜索文档
中国东航(600115)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8-22 18:53
会议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14:00[10] - 现场会议地点在上海市长宁区空港三路99号东航大酒店[10] - 会议方式是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10] 规则修订 - 修订《公司章程》,删除监事会相关规定,由审计和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12] - 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按《公司章程》修订内容相应配套修订[15] - 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规定董事会决定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等[18] - 撤销公司监事会并废止《监事会议事规则》,由董事会审计和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21] 关联交易 - 调整公司2025年飞机及发动机日常关联交易事项[10] - 审议公司2026 - 2028年日常关联交易事项,含金融服务等多项交易[10] - 2023 - 2025年与东航租赁飞发租赁日常关联交易设置50%约束比例[24] - 2025年度飞发出售日常关联交易金额上限为18亿元,飞机及发动机租赁总金额上限为46亿美元,使用权资产总值上限为36.50亿美元[24] - 2026 - 2028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项目有9项[29] 股份相关 - 1997年2月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以1.38港币/股发行156,695万H股,发行后股份总数增加为456,695万股[35] - 1997年10月公司在上交所上市,以2.45元/股发行30,000万A股,发行后股份总数为486,695万股[35] - 公司注册资本为22,291,296,570元[38] - 公司设立时发行股份总数为300,000万股,由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全额认购[43] - 公司现时股份总数为22,291,296,570股,均为普通股[43] - A股共17,114,518,79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6.78%[43] - H股共5,176,777,77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22%[43] - 公司为他人取得股份提供财务资助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44] - 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特定情形下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46]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所持同一种类股份总数的25%[48]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自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48]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本公司股份[48] 股东会相关 - 年度股东会每年召开一次,需在上一会计年度完结后六个月内举行[64]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会[65][69][70] - 董事会收到提议、请求后,应在10日内反馈是否同意召开临时股东会[68][69][70] - 董事会同意召开临时股东会,需在作出决议后5日内发出通知[68][69][70] -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在股东会召开10日前提出临时提案[73] - 召集人收到临时提案后,应在2日内发出补充通知[73] - 公司召开年度股东会,应至少提前20日发书面通知;召开临时股东会,应至少提前15日发书面通知[73] - 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会股东(含代理人)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86] - 特别决议需出席股东会股东(含代理人)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86] - 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担保金额超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事项需特别决议通过[88] - 股东买入超规定比例部分的股份,买入后36个月内不得行使表决权且不计入出席股东会有表决权股份总数[88] - 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持有1%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或投资者保护机构可公开征集股东投票权[89] 董事会相关 - 董事会由7至13名董事组成,外部董事人数应超过全体成员半数,含不少于总人数三分之一的独立董事,至少1名会计专业人士[106] - 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全体董事会成员过半数选举和罢免,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105] - 董事会审议批准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下的关联交易[108][109]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四次,大致每季度一次,由董事长召集[113] - 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半数以上董事等提议或证券监管部门要求时,应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113] - 定期会议通知应至少提前14日发出,临时会议至少提前5日发出[113] - 董事会会议应由过半数的董事(包括受委托出席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117] - 董事会作出决议,除特定事项须全体董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同意外,其余由全体董事过半数表决同意[109] - 董事会决议表决实行一人一票,有关联关系的董事不得行使表决权[116] - 签字同意的董事人数达到规定人数,可形成有效决议而无须召集董事会会议[116] 其他 - 公司在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披露年度报告,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披露中期报告[148] -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提取利润的10%列入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注册资本的50%以上可不再提取[149] - 中期股利数额不应超过公司中期利润表可分配利润额的50%[150] - 公司拟现金分红需满足当年盈利等3个条件[154] - 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年均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30%[156] - 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聘期一年,可续聘,聘用、解聘由股东会决定[164] - 公司合并支付价款不超过本公司净资产10%的,可不经股东会决议,但需董事会决议[169]
中加航线再增班!
第一财经· 2025-08-22 17:54
航线恢复与增班情况 - 中国东航自9月25日起恢复上海至温哥华直飞航线 每周一、四执飞 采用A350-900机型[2] - 南航自9月16日起新增每周2班广州-温哥华航班 国航自8月27日起将北京-温哥华从每周1班增至2班 北京-多伦多从每周2班增至3班[3] - 三大航共获批新增每周6班中加航班 内地航司执飞的中加航班总量增至每周24班[3] 航班量历史对比与恢复率 - 当前中加每周航班量24班 较疫情前每周70班水平仍有显著差距[4] - 7月中国大陆至加拿大往返航班量254班次 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26.1%[6] - 加航7月执飞中国内地往返温哥华航班97班次 同比2019年下降68.5% 恢复率31.5%[6] 票价与市场供需 - 中加航线因供不应求导致票价长期高企 去年上海-温哥华直飞经济舱票价超2万元[5] - 9月后出现2万元以内经济舱机票 与加航8月因空乘停工导致全面停飞事件相关[6] - 绕飞俄罗斯领空增加成本 加航更倾向执飞收益更高的大西洋航线[6] 国际航线竞争格局变化 - 中美航线7月恢复率仅26.3% 与中加航线恢复缓慢情况类似[8] - 国内航司上半年国际航班量同比2019年增长3.7%(恢复率103.7%) 国外航司恢复率仅65.4%[10] - 国内航司国际航线份额从2019年59.1%提升至69.6% 增长10.5个百分点[10] - 新航季"一带一路"国家航线占比达53.48% 涉及57个国家每周10326班[10]
中加航线再增班!
第一财经· 2025-08-22 16:54
中加航线恢复情况 - 中国东航自9月25日起恢复上海至温哥华直飞往返航线 每周一、四执飞 采用A350-900宽体机型[3] - 南航自9月16日起新增一周2班广州-温哥华航班 国航自8月27日起将北京-温哥华从每周1班增至2班 北京-多伦多从每周2班增至3班[4] - 三大航此次共获批新增一周6班中加航班 中国内地航司执飞的中加航班量增至每周24班[4] - 疫情前中加每周航班量超过70班 当前每周24班仍远低于疫情前水平[4][5] 航班恢复数据对比 - 7月加航执飞中国内地往返温哥华航班量97班次 同比2019年下降68.5% 恢复率仅31.5%[7] - 7月中国大陆到加拿大往返航班量254班次 恢复至2019年的26.1%[7] - 中美航线7月恢复率26.3% 与中加航线恢复情况类似[9] - 国内航司上半年国际航班同比2019年增长3.7%(恢复率103.7%) 国外航司恢复率仅65.4%[10] 市场供需与票价表现 - 中加航线供不应求导致票价长期高企 去年上海-温哥华直飞经济舱售价超2万元[6] - 9月后上海-温哥华出现两万元以内经济舱机票 可能与加航停飞事件有关[6] - 加航因空乘集体停工于8月16日全面停飞 8月20日开始逐步恢复运营[7] - 绕飞俄罗斯领空增加成本 加航更倾向执飞收益更好的大西洋航线[7] 国际航线格局变化 - 绕飞俄罗斯领空影响欧洲航司中欧航线恢复 部分航司甚至暂时退出[10] - 新航季批复涉及57个"一带一路"国家每周10326班 占比达53.48%[10] - 国内航司国际航班份额从2019年59.1%提升至69.6% 增长10.5个百分点[10] - 国外航司份额下降10.5个百分点至30.4%[10]
航空机场板块8月22日跌0.92%,中国东航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7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2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机场板块当日下跌0.92%,跑输大盘,上证指数上涨1.45%,深证成指上涨2.07% [1] - 板块内12只个股中仅3只上涨,9只下跌,下跌个股占比75% [1][2] - 中国东航领跌板块,跌幅达1.69% [2] 个股价格表现 - 中信海直涨幅最高达1.71%,收盘价23.85元,成交额7.43亿元 [1] - 白云机场上涨0.81%至9.93元,上海机场微涨0.09%至32.50元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中国东航(-1.69%)、中国国航(-1.60%)、春秋航空(-1.42%)和南方航空(-1.34%) [2] - 海航控股成交量最大达441.60万手,成交额6.83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7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291.1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91亿元 [2] - 中信海直和深圳机场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达4283.98万元(占比5.77%)和4185.13万元(占比19.85%) [3] - 中国东航主力资金净流出1420.93万元(占比-3.66%),但散户资金净流入2816.90万元(占比7.25%) [3] - 春秋航空主力资金净流出3013.22万元(占比-7.05%),游资净流入1968.34万元(占比4.60%) [3]
主动“制”变——东航云南公司以数字化赋能航班运行安全
中国民航网· 2025-08-22 14:55
核心观点 - 公司自主研发天气分级预警辅助系统 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干预的数字化转型 显著提升航班运行效率与安全性 [1][4][9] 系统创新特点 - 突破传统人工监控模式 通过自动解析气象报文集成航班数据 以红黄蓝三色实时标注天气风险等级 [4] - 红色预警启动紧急措施 黄色预警制定应对方案 蓝色预警提供早期提示 满足分级管控需求 [4] - 构建专家团队解析气象报文 精准提取风速风向降水量等核心数据 转化为直观气象信息 [7] 数据协同机制 - 联动东航运控中心 云南省气象局 昆明机场运管委等机构 实时同步航班计划与气象报文信息 [7] - 每日联合机场气象中心开展多边天气会商 融合数值预报与本地经验形成24小时高置信度预报 [9] 运行成效 - 2025年1-7月执管航班总数同比微降0.03% 但航班正常率大幅提升7.65% [11] - 旺季雷雨季节成效显著:6月正常率同比提高10.64% 7月同比提高11% [11] - 4-7月省内航班出港正常率持续高于机场及民航平均值 其中5-7月超机场1个百分点以上 [11] 管控措施升级 - 实施《省内航班提前六小时管控措施》 提前评估天气并制定预案 [9] - 推出《夜间航班边缘天气专项管控》 精细化梳理天气并提前与机组沟通 [9]
中加航线再增班!但比疫情前的恢复率仍不到三成
第一财经· 2025-08-22 14:54
中加航线恢复情况 - 中国东航自9月25日起恢复上海至温哥华直飞往返航线 每周一、四执飞 采用A350-900宽体机型[1] - 南航自9月16日起新增一周2班广州-温哥华航班 国航自8月27日起将北京-温哥华从每周1班增至2班 北京-多伦多从每周2班增至3班[3] - 国有三大航此次一共获批新增一周6班中加航班 令中国内地航司执飞的中加航班量增加到每周24班[3] 航权限制与政策变化 - 中加航班恢复缓慢主要由于加拿大对中方航司增班数量有限制 要求中方航司航班总数与加方航司对等[3] - 疫情放开后最初要求每周不超过6个往返客运航班 并禁止北京直飞加拿大客运航班[3] - 2024年10月25日加拿大移除北京直飞限制 并允许中国航司和加拿大航司分别增加中加航班至每周24班[4] 当前航班量与历史对比 - 当前中加每周航班量24班 比疫情前每周超过70班的水平相差甚远[5] - 7月中国大陆到加拿大往返航班量254班次 仅恢复至2019年26.1%[7] - 加航7月执飞中国内地往返温哥华航班量97班次 同比2019年下降68.5% 恢复率31.5%[7] 票价与市场供需 - 中加航线供不应求导致票价长期居高不下 去年上海-温哥华直飞经济舱达2万元以上[7] - 加航因空乘集体停工于8月16日全面停飞 包括中日韩方向航班 8月20日开始逐步恢复[7] - 绕飞俄罗斯领空增加成本 加航更倾向于执飞收益更好的大西洋航线[7] 国际航线格局变化 - 中美航线7月恢复率仅26.3% 与中加航线恢复情况类似[9] - 美联航指出飞中国航线客座率不高 基于需求情况不会短期大幅增班[9] - 新航季已批复178家国内外航空公司通航79个境外国家 其中涉及57个"一带一路"国家每周10326班 占比53.48%[10] 国内外航司市场份额变化 - 上半年国内航司承运国际航班同比2019年增长3.7%(恢复率103.7%) 国外航司恢复率仅65.4%[10] - 国内航司市场份额由2019年59.1%提升至69.6% 增长10.5个百分点 国外航司份额下降10.5个百分点至30.4%[10]
上海—温哥华、上海—卡萨布兰卡直飞即将开通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3:20
航线网络扩张 - 东航9月25日起恢复上海至温哥华直飞往返航线 [1] - 复航后东航执飞上海至北美地区直飞航线增至5条 包括旧金山 洛杉矶 纽约 多伦多及温哥华 [1] - 上海航空新增上海至卡萨布兰卡直飞航线 每周四执飞一班往返 [1] 市场拓展战略 - 卡萨布兰卡为摩洛哥第一大城市 该国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 [1] - 东航通过新增非洲航线和恢复北美航线强化国际网络布局 [1]
东航云南行李装卸员熊自伟:从电波守护者到机坪行李护航员
中国民航网· 2025-08-22 12:29
核心观点 - 东航云南公司行李装卸员熊自伟从通信工程兵转业后将军队严谨作风和责任感延续至民航行李保障工作 体现党员和老兵使命必达的职业精神 [1][6][9] 军营经历与职业素养 - 1987年冬季加入解放军某部队通信连 担任通信工程兵四年 负责维护有线线路和短波电台通信系统 [3] - 通过莫尔斯电码发送作战指令和后勤调度信息 确保信息精准穿越苍山洱海地形障碍送达作战单元 [3] - 雨季执行深山抢修任务时背负几十斤设备冒雨接线 用牙齿咬开线缆绝缘层直至信号恢复 [4] 民航岗位工作标准 - 按"轻拿轻放 大不压小 重不压轻 箭头向上 堆码整齐"标准装卸行李 夏季地表温度近50℃时仍保持作业效率 [8] - 发现大提琴包装松动立即用专用绑带加固 类比部队通信线路保护原理确保行李安全 [8] - 暴雨天带头用雨布覆盖待装行李防止受潮 体现党员先锋作用 [9] 职业精神传承 - 2013年7月转业至东航云南公司 十二年机坪工作将行李视为"旅客递向目的地的出行信号" [6] - 坚持"航班不等人"工作原则 类比部队电台呼叫需及时应答的效率要求 [9] - 三十四年党龄老兵身份贯穿军民航双重职业生涯 完成从电波守护者到行李摆渡人的责任传递 [9]
9月25日起 东航重启上海至温哥华航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1:30
航线恢复与运营安排 - 中国东航自9月25日起恢复上海至温哥华直飞往返航线 [1][3] - 复航后公司在北美地区直飞航线增至5条(上海至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多伦多及温哥华) [1] - 航班MU581每周一四执飞 去程飞行时长10小时50分钟(上海13:20起飞-温哥华当地时间9:10抵达) [3] - 返程航班MU582温哥华当地时间12:50起飞 次日16:15抵沪 飞行时长约12小时 [3] 机型配置与服务升级 - 航线采用空客A350-900宽体机型执飞 配备空地互联功能 [3] - 旅客可在飞行中连接机上Wi-Fi实现全程在线 [3] 战略意义与市场影响 - 复航系响应市场需求 促进中加两国经贸及文化领域交流合作 [3] - 北美航线网络扩展至5条直飞航线 强化跨太平洋航空市场布局 [1][3]
东航飞机空调维修工程师:为旅客出行送清凉
中国民航网· 2025-08-22 11:27
飞机空调系统维护工作环境与流程 - 飞机空调系统位于机身下方机腹靠近后轮区域 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舱门 维修时需弯腰进入并半蹲作业[1][2] - 空调散热器重约20公斤 需多人配合拆卸外围组件后小心抬出并安装 整个过程类似挺举深蹲 耗时数小时[2] - 维修环境受机腹高度限制需保持半扎马步姿势 有时需半身钻入布满管路的机舱由下往上拆卸设备[3] 高温环境对维护工作的影响 - 飞机发动机余温形成额外热源 若飞机刚执行完航班 发动机出风口残留热浪加剧作业高温[3] - 机舱闷热环境加重作业负担 维修后工程师面部常沾染油污灰尘与汗水混合痕迹[3] - 上海主基地多次高温预警 傍晚机坪仍被闷热余温笼罩 维护工作在高温体感下展开[1] 公司空调系统维护规模与保障措施 - 公司今年以来已完成330多架飞机空调系统维护工作[3] - 机务班组从5月暑期开始持续忙碌 定期开展系统测温 部件灰尘清理及空调滤芯更换等保障措施[3][4] - 全国多地机务班组参与保障 确保旅客飞行途中享受清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