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威股份(600438)
icon
搜索文档
通威股份(600438)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外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5-07 18:46
重要内容提示: 被担保人名称: 2025 年 4 月 1 日—2025 年 4 月 30 日期间(以下简称"本次期间")公司担保事 项被担保人均为非上市公司关联人。被担保人如下:公司下属 8 家全资子公司:内蒙 古通威硅能源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高唐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海阳通威有限责任公司、和平通威有限责任公司、同塔通威有限责任公司、前江通威 有限责任公司、越南通威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下属 2 家控股子公司:越南天邦饲料有 限公司、通威(海南)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公司 2 家联营公司:贵港史记生物技术有 限公司、湖北史记种猪畜牧有限公司;公司部分客户。 本次期间担保金额及已实际为其提供的担保余额: 本次期间,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相互提供担保金额为 7.98 亿元;公司及子公司为联 营公司提供担保金额为 0.12 亿元;公司子公司通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提供担 保为主营业务的持有金融牌照的公司子公司,以下简称"农业担保公司")为客户提 供担保的担保责任金额为 1.29 亿元。 股票代码:600438 股票简称:通威股份 公告编号:2025-052 债券代码:110085 债券简称:通 22 转债 ...
光伏裁员,先拿哪些岗位“开刀”?
钛媒体APP· 2025-05-07 16:50
行业整体状况 - 2024年光伏行业面临严重困境,四大主材主流产品价格跌幅均超过29%,叠加美国关税壁垒冲击,近半数A股光伏上市公司陷入亏损[2] - 行业出现大规模裁员现象,员工变动与经营业绩高度相关,ST聆达裁员幅度达86.67%,ST泉为裁员51.99%,多家公司裁员比例超过40%[2] - 光伏主材企业员工普遍下降,而逆变器企业员工普遍增长,辅材和设备企业存在分化[4] 龙头企业表现 - 晶科能源和隆基绿能裁员比例分别为41.07%和49.57%,二者分别为全球光伏组件出货榜头两名,但2024年营收均下降超20%[3] - 隆基绿能归母净利润从2023年盈利107.51亿转为2024年亏损86.18亿,晶科能源净利润暴跌98.67%至9893万[3] - 通威股份裁员比例仅1.21%,员工总数超5.5万人,反超隆基和晶科[3] - 阳光电源是TOP10中唯一营收、净利双增的企业,员工总数同比增长26.3%[3] 人员结构调整 - 隆基绿能生产人员减少53.33%,职能人员减少53.6%,技术人员减少42.8%,销售人员增加22.56%[5] - 隆基人员结构变化明显,生产人员占比降至60%以下,技术人员占比增至25.86%,高学历员工占比提升[5] - 裁员带来成本节约,隆基直接人工成本减少7.16%,薪酬支出下降33.53%,管理费用下降30.22%[6] - 研发费用同比降低20.48%,与2023年研发费用飙升78.08%形成鲜明对比[6] 经营与成本压力 - 隆基2024年营收下降36.23%,高于成本降幅27.79%,毛利率降至7.44%,硅片业务毛利率为-14.31%[6] - 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减产停产,前期大幅扩产导致产能远超实际需求[4] - 2025年一季度部分企业业绩环比回暖,但行业仍高度承压[9] 国际化与境外员工 -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东南亚四国产能,部分工厂关闭或转战他国[9] - 阳光电源海外员工1774人,同比增长16.86%,但增速较2023年的58.1%有所下降[10] - 企业可能转向中东或其他东南亚国家布局,境外员工变化有待观察[10] - 天合光能等公司在美国进行股权置换等操作以应对政策风险[10]
净利连亏六个季度,通威股份负债激增资金压力显现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07 10:02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9.33亿元,同比下降18.58% [2] - 一季度净利润亏损25.92亿元,同比减少229.56% [2] - 扣非净利润亏损26.07亿元,同比减少230.01% [2] - 连续六个季度净亏损,从2023年四季度开始 [2] - 一季度亏损环比减亏4.7亿元,但仍是主产业链企业中最高 [2] 债务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底总负债1510.37亿元,资产负债率72.25% [1][4] - 短期借款35.31亿元,同比激增17.87倍 [1][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25.22亿元,同比增长89.4亿元 [2] - 短期债务合计160.5亿元 [2] - 长期借款558.02亿元,同比增长141.8亿元 [3] - 应付债券规模未披露,但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合计超700亿元 [1][3]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一季度末货币资金余额294亿元,同比增长77.2% [5] - 一季度经营性现金净流出14.56亿元 [5]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入仅11.43亿元,较2023年306.8亿元大幅下降 [5] - 子公司永祥股份2024年营收196.69亿元,净利润亏损28亿元 [6] 行业对比 - 短期借款增速1786.65%,远超隆基绿能183.7%、钧达股份350.6%等同行 [3] - 资产负债率72.25%显著高于隆基绿能59.8% [4] - 隆基绿能货币资金514.8亿元覆盖债务能力更强 [5] - 光伏主产业链普遍面临成本现金倒挂和去产能压力 [1] 业务模式影响 - 垂直一体化模式对现金流要求更高 [1] - 进军组件行业导致长期借款快速增长 [3] - 子公司永祥股份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百亿增资扩股 [5]
A股光伏高管薪酬大盘点:超六成个股降本,知名高管年薪骤降
北京商报· 2025-05-06 21:51
光伏行业高管薪酬变动 - 2024年A股光伏行业超六成企业管理层薪酬总额同比下降,占比达64.18% [1][3] - 隆基绿能管理层薪酬总额降幅最大,从2023年4154.94万元降至2024年1585.24万元,降幅达61.85% [3][4] - 通威股份、晶澳科技、阿特斯管理层薪酬总额降幅均超千万元,分别下降2404.44万元、1449.29万元、1273.72万元 [3] - 21家光伏企业管理层薪酬总额降幅超百万元,18家降幅在100万元以内 [3] 知名高管薪酬变化 -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年薪从1153.95万元降至89.55万元,降幅超90% [5] - 隆基绿能总经理李振国年薪从816.12万元降至84.65万元,降幅近90% [5] - 通威股份高管李斌年薪从2628万元降至643.33万元,降幅75.52% [6][7] -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年薪从646.61万元降至401.05万元 [7] 部分高管薪酬上涨情况 - 晶科能源副总经理金浩年薪从487.59万元上涨至599.12万元 [8] - 晶科能源总经理陈康平年薪从431.64万元小幅上涨至439.29万元 [8] -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年薪从351万元增至388万元 [10] - 阳光电源副董事长顾亦磊年薪从1440万元增至1750万元 [10] 行业背景与企业表现 - 2024年光伏行业经历"最冷寒冬",企业业绩普遍承压 [1] - 晶科能源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2.08%至924.7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98.67%至9892.76万元 [8] - 阳光电源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7.76%至778.5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6.92%至110.36亿元 [10] - 光伏行业主产业链价格整体处于低位,海外贸易政策变化扰动需求 [9]
通威股份(600438):持续推动降本和技术研发以应对行业低谷
平安证券· 2025-05-06 15: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品价格下降致光伏制造业务收入和盈利下滑拖累公司业绩,考虑多晶硅供需宽松等因素调整盈利预测,当前光伏行业下行公司盈利承压,但规模、技术和成本优势突出,后续光伏需求回暖、产业链供需格局优化时有望回升盈利并巩固优势 [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行业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网址为www.tongwei.cn,大股东是通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5.24%,实际控制人是刘汉元,总股本45.02亿股,流通A股45.02亿股,总市值734亿元,流通A股市值734亿元,每股净资产9.85元,资产负债率72.3%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919.94亿元,同比减少33.87%,归母净利润 -70.39亿元,同比减少151.86%,扣非后净利润 -70.57亿元,同比减少151.84%;2025年一季度营收159.33亿元,同比减少18.58%,归母净利润 -25.93亿元,同比减少229.56% [4]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946.38亿元、1035.52亿元、1127.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9.4%、8.9%;净利润分别为 -50.72亿元、 -8.99亿元、13.1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9%、82.3%、246.8% [6] 业务情况 - 光伏制造业务:2024年高纯晶硅销量46.76万吨,同比增长20.76%,收入约199亿元,同比下降55.29%,毛利率2%,同比降51.26个百分点;电池销量87.68GW(含自用),同比增长8.70%,组件销量45.71GW,同比增长46.93%,电池组件业务收入414.2亿元,同比减少40.29%,毛利率1.22%,同比降11.55个百分点 [7] - 产能建设:2024年底高纯晶硅产能超90万吨,单万吨投资成本降至5亿元左右,内蒙基地生产现金成本降至2.7万元/吨(不含税)以内;达茂旗一期和广元一期合计超30万吨绿色基材项目投产;2024年底TNC电池产能达150GW [7] - 技术研发:规划TPE边缘钝化等电池、组件一体化提效方案,有望2025年推动TNC组件量产主流功率档位提升25W以上;1GW - HJT中试线2024年6月下线,HJT 210 - 66版型组件功率多次破世界纪录,最高达790.8W(组件效率25.46%),明确铜互连2.0技术路线 [7] - 农牧和光伏电站业务:2024年饲料总销量686.86万吨,饲料、食品及相关业务收入317.4亿元,同比减少10.56%,毛利率9.38%,同比提升1.57个百分点;新增并网“渔光一体”项目596.81MW,2024年底累计装机并网规模达4.67GW,光伏电力及相关业务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3.74%,毛利率50.26%,同比减少3.69个百分点 [8] 投资建议 - 调整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50.72亿元、 -8.99亿元(原预测值12.11亿元、37.82亿元),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13.1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 -14.5、 -81.7、55.7倍,维持“推荐”评级 [8]
通威股份(600438):计提减值业绩承压 海外拓展顺利
新浪财经· 2025-05-06 12:29
公司业绩表现 - 24年实现收入919.9亿元,同比-33.9%,归母净利-70.4亿元,同比-151.9%,处于业绩预告下限 [1] - 24Q4收入237.2亿元,同/环比-14.3%/-3.1%,归母净利-30.7亿元,同/环比-12.4%/-263.3%,主要系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1] - 25Q1收入159.3亿元,同/环比-18.6%/-32.8%,归母净利-25.9亿元,同/环比-229.6%/+15.4%,不及预期(-10.5亿元),推测因开工率较低导致单位盈利承压 [1] 硅料业务 - 24年硅料销量46.76万吨,同比+20.76%,市占率约30%,全球第一 [3] - 24年硅料及相关业务营收198.97亿元,同比-55.59%,毛利率2%,同比-51.26pct,因行业供需错配价格下降 [3] - 25Q1硅料出货7-8万吨,受益于行业自律控产限价与下游抢装价格恢复 [3] - 综合电耗降至46度、硅耗1.04Kg以内,内蒙基地现金成本降至2.7万元/吨(不含税)以内,行业领先 [3] 电池组件业务 - 24年电池销量87.68GW(含自用),同比+8.70%,全球市占率约14% [4] - 24年组件销量45.71GW,同比+46.93%,新增16个区域认证,覆盖70余国,海外销量同比+98.76% [4] - 24年电池组件及相关业务营收414.23亿元,同比-40.29%,毛利率1.22%,同比-11.55pct,因行业竞争加剧 [4] - 25Q1电池出货17-18GW,开工率低位致盈利承压;组件出货10GW,海外占比提升至25%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35.19/+50.71/+70.45亿元(25-26年较前值降174.2%/28.8%) [6] - 切换至26年估值,可比公司26年PE为17.11倍,给予公司26年17.11x PE,目标价19.33元(前值33.6元) [6] 行业与公司前景 - 硅料、电池龙头地位稳固,组件海外渠道拓展顺利 [2] - 26年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恢复,公司回归正常盈利区间 [6]
通威股份: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内蒙基地吨现金成本已降至2.7万元以内,组件海外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20250506
光大证券· 2025-05-06 11: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持续承压,下调公司盈利,预计25 - 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 30.34/19.30/49.42亿元(下调252%/下调43%/新增) [3] - 公司作为硅料绝对龙头扩产节奏行业领先,未来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且在电池新技术/组件环节的布局有望给公司盈利带来额外增量 [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19.94亿元,同比 - 33.87%,实现归母净利润 - 70.39亿元,同比 - 151.86%;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59.33亿元,同比 - 18.58%,实现归母净利润 - 25.93亿元,环比减亏 [1] - 2025Q1毛利率环比减少5.33个pct至 - 2.88% [2] 公司业务优势 - 硅料、电池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组件海外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高纯晶硅销量同比增长20.76%至46.76万吨,产销量约占全国30%;太阳能电池销量同比增长8.70%至87.68GW(含自用),全球市占率约14%;组件销量同比增长46.93%至45.71GW,海外销量同比增长98.76% [1] 公司产能建设 - 截至2024年底,已形成超90万吨高纯晶硅产能、超150GW太阳能电池产能以及90GW组件产能,截至2025Q1达茂旗一期和广元一期合计超30万吨绿色基材(工业硅)项目已顺利投产 [2] - 截至2024年底,“渔光一体”光伏电站累计达56座,累计装机并网规模4.67GW,全年结算电量同比增长12.97%至50.07亿度,实现碳减排268万吨 [2] 公司研发与成本控制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10亿元,2024年研发人员同比上年增加1120人至5277人 [3] - 硅料环节成本保持行业领先,单万吨投资成本降至5亿元左右,截至2025Q1内蒙基地生产现金成本降至2.7万元/吨(不含税)以内 [3] - 电池组件环节效率持续提升,通过TNC核心工艺革新有望在2025年推动TNC组件量产主流功率档位继续提升25W以上,HJT 210 - 66版型组件功率连续9次打破世界纪录,最高组件功率达790.8W [3] 公司财务数据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9,104|91,994|91,133|104,345|117,644| |营业收入增长率|-2.33%|-33.87%|-0.94%|14.50%|12.7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574|-7,039|-3,034|1,930|4,94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7.24%|-151.86%|-|-|156.06%| |EPS(元)|3.02|-1.56|-0.67|0.43|1.10|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22.06%|-14.53%|-6.68%|4.08%|9.45%| |P/E|5|-|-|38|15| |P/B|1.2|1.5|1.6|1.6|1.4|[4]
通威股份(600438):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内蒙基地吨现金成本已降至2.7万元以内,组件海外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5-05 23: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持续承压,下调公司盈利,预计25 - 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 30.34/19.30/49.42亿元(下调252%/下调43%/新增) [3] - 公司作为硅料绝对龙头扩产节奏行业领先,未来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且在电池新技术/组件环节的布局有望给公司盈利带来额外增量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19.94亿元,同比 - 33.87%,归母净利润 - 70.39亿元,同比 - 151.86%;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59.33亿元,同比 - 18.58%,归母净利润 - 25.93亿元,环比减亏 [1] - 2025Q1毛利率环比减少5.33个pct至 - 2.88% [2] 业务优势 - 硅料、电池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组件海外业务跨越式增长。2024年高纯晶硅销量同比增长20.76%至46.76万吨,产销量约占全国30%;太阳能电池销量同比增长8.70%至87.68GW(含自用),全球市占率约14%;组件销量同比增长46.93%至45.71GW,海外销量同比增长98.76% [1] 产能建设 - 截至2024年底,形成超90万吨高纯晶硅产能、超150GW太阳能电池产能以及90GW组件产能,2025Q1达茂旗一期和广元一期合计超30万吨绿色基材(工业硅)项目投产 [2] - 2024年底“渔光一体”光伏电站累计达56座,累计装机并网规模4.67GW,全年结算电量同比增长12.97%至50.07亿度,实现碳减排268万吨 [2] 技术研发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10亿元,2024年研发人员同比增加1120人至5277人 [3] - 硅料环节成本保持行业领先,单万吨投资成本降至5亿元左右,2025Q1内蒙基地生产现金成本降至2.7万元/吨(不含税)以内 [3] - 电池组件环节效率持续提升,TNC核心工艺革新有望2025年推动TNC组件量产主流功率档位提升25W以上,HJT 210 - 66版型组件功率9次打破世界纪录,最高达790.8W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9,104|91,994|91,133|104,345|117,644| |营业收入增长率|-2.33%|-33.87%|-0.94%|14.50%|12.7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574|-7,039|-3,034|1,930|4,94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7.24%|-151.86%|-|-|156.06%| |EPS(元)|3.02|-1.56|-0.67|0.43|1.10|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22.06%|-14.53%|-6.68%|4.08%|9.45%| |P/E|5|-|-|38|15| |P/B|1.2|1.5|1.6|1.6|1.4| [4]
通威股份: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多晶硅成本优势显著-20250505
民生证券· 2025-05-05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承压,受光伏产业链市场价格大幅下降、长期资产减值报废影响;25Q1 营收和归母净亏损同比下降、环比有不同表现 [1] - 公司多晶硅市占率位居第一,积极推进 N 型硅料迭代、降本增效;电池蝉联出货榜首,组件出货大幅增长,多技术路线并行研发 [2][3]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相应增速,基于硅料和电池出货量行业第一、组件业务稳步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19.94 亿元,同比 - 33.87%;归母净亏损 70.39 亿元,同比 - 151.86%;扣非净亏损 70.57 亿元,同比 - 151.84% [1] - 25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9.33 亿元,同比 - 18.58%,环比 - 32.83%;归母净亏损 25.93 亿元,同比 - 229.56%,环比 + 15.42%;扣非净亏损 26.08 亿元,同比 - 230.01%,环比 + 13.64% [1] 多晶硅业务 - 2024 年高纯晶硅销量 46.76 万吨,同比 + 20.76%,产销量约占全国 30%,市占率全球第一;业务收入 198.97 亿元,同比 - 55.59%;毛利率 2.00%,同比 - 51.26pct [2] - 2024 年多晶硅业务收入和利润承压因产业链供需失衡、价格与成本倒挂、库存高企 [2] - 2024 年 N 型产出占比超 90%;24 年底综合电耗、硅耗分别降至 46 度、1.04Kg 以内,内蒙基地生产现金成本降至 2.7 万元/吨(不含税)以内 [2] 电池组件业务 - 2024 年电池组件业务收入 414.23 亿元,同比 - 40.29%;毛利率 1.22%,同比 - 11.55pct [3] - 2024 年太阳能电池销量 87.68GW(含自用),同比 + 8.70%,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电池出货量榜首,全球市占率约 14% [3] - 截至 24 年底 TNC 电池产能达 150GW;有望在 25 年推动 TNC 组件量产主流功率档位提升 25W 以上 [3] - 保持多技术路线并行研发,1GW - HJT 中试线 24 年 6 月下线,HJT 210 - 66 版型最高组件功率达 790.8W,TBC 中试线 210R - 66 版型批次功率达成 660W,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 34.17% [3] - 2024 年组件销量 45.71GW,同比 + 46.93%,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覆盖国家扩至 70 余个,海外销量同比增长 98.76%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1,994|90,833|104,862|118,159| |增长率(%)|-33.9|-1.3|15.4|12.7|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7,039|-3,263|1,976|4,447| |增长率(%)|-151.9|53.6|160.5|125.1| |每股收益(元)|-1.56|-0.72|0.44|0.99| |PE|/|/|37|17| |PB|1.5|1.6|1.6|1.6| [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有相应预测数据,如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 1.26%、15.44%、12.68%等 [10]
透视“风光储”财报:风电、储能“回春”,光伏还在“挣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4 16:22
风电行业 - 2024年23家A股风电公司合计营收2251.53亿元(+4.39%),净利润132.39亿元(-12.70%),但2024Q4起单季度盈利明显回升[5] - 2025Q1风电行业加速回暖,23家公司营收475.75亿元,净利润42.21亿元,金风科技表现突出:营收94.71亿元(+35.72%),净利润5.68亿元(+70.84%),在手订单51.09GW(+51.81%)[6] - 风机价格企稳和海外市场拓展驱动修复,电气风电2024年亏损收窄38.27%,2025Q1亏损进一步收窄至1.87亿元,三一重能因库存产品交付和低价订单导致2025Q1亏损1.91亿元[7][8] - 行业呈现"旺季提前"特征,浙商证券预计2025年风电装机将高速增长,叶片、铸件等环节价格持续上涨[8] 光伏行业 - 2024年110家A股光伏公司营收1.38万亿元(-17.96%),净亏损3.63亿元(-100.25%),2025Q1营收2791.36亿元,净利润47.44亿元,规模持续缩水[9] - 行业呈现"主材亏损、设备辅材盈利"格局:隆基绿能(-86.18亿元)、TCL中环(-98.18亿元)等一体化龙头亏损严重,阳光电源(110.36亿元)、阿特斯(22.47亿元)等储能协同企业表现突出[10][11] - 2025Q1组件企业集体亏损83.77亿元,晶科能源由盈转亏13.90亿元,隆基绿能减亏至14亿元,N型组件价格0.75元/W较2024年同期下降21%[12][14] - 2025Q1国内光伏新增装机59.71GW(+30.5%),但产能出清速度决定企业盈亏平衡时点,隆基绿能目标Q3实现盈亏平衡[13][14] 储能行业 - 2024年21家储能企业营收6821亿元(-3.59%),净利润745.41亿元(-21.4%),2025Q1营收1580.73亿元(+12.39%),净利润210.33亿元(+34%)[15] - 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头部企业瓜分大部分订单,亿纬锂能储能电池营收占比已逼近动力电池[16] - 国内抢装潮驱动短期需求,2024年底中国储能累计装机137.9GW(占全球37.1%),但政策变动导致5月31日后并网项目存在不确定性[17][18] - 海外市场仍是利润核心,阳光电源2025Q1预计发货12GWh(环比+10%),海博思创计划3-5年内实现海外业务与国内规模持平[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