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光(600673)
搜索文档
东阳光集团领投秦淮数据制造业龙头布局算力基建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04:17
交易概述 - 东阳光集团联合东阳光及其他投资人组成买方团 拟以280亿元现金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 [1] - 收购主体为东阳光与东阳光集团共同增资的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增资金额分别为35亿元和40亿元 [1] - 东数一号将通过全资孙公司实施收购 并引入其他投资方筹措资金 [2]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秦淮数据中国2024年营收60.48亿元 净利润13.09亿元 [2] - 2025年前5个月营收26.08亿元 净利润7.45亿元 [2] 行业地位 - 秦淮数据中国在集约发展、国际布局和绿色低碳三项分指数位居行业第一 [2] - 总体规模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二 [2] - 为第三方超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运营商 [1] 战略意义 - 收购是公司主动融入"东数西算"工程、服务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关键举措 [1] - 推动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重要一步 [3] - 提升数据资产自主可控能力 [6] 产业协同规划 - 区域布局协同:依托广东韶关、内蒙古乌兰察布、湖北宜昌基地的清洁能源储备 提供低成本绿电供应 [4] - 共建"南中北三核"算力布局 与环首都经济圈数据中心形成互补 [4] - 技术协同:将氟化冷却液、冷板组件等液冷材料技术与数据中心业务深度融合 [4] - 打造行业首个液冷和下游需求大规模深度捆绑体系 [4] - 产品协同:电子元器件技术与高功率AI服务器技术路线形成互补 [5] - 联合研发高密度电源管理方案 [5] - 需求协同: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提供定制化数据中心服务 [5] - 满足机器人算法训练对高密度算力的弹性需求 [5] 生态建设目标 - 打造"绿电-硬件-算力-AI-运营"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生态 [1] - 建设服务人工智能的超大规模绿色智慧算力中心 [1] - 构建"液冷材料—设备—智算中心"全栈解决方案 [4] 公司背景 - 东阳光集团成立于1997年 产业涵盖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养生三大领域 [2] - 拥有东阳光和东阳光药两家百亿级上市公司 [2] - 位列民营企业500强和2024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第34位 [2] 近期战略布局 - 2025年2月联合智元机器人成立光谷东智公司 进军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3] - 2025年3月与中际旭创携手布局液冷科技 [3]
秦淮数据总裁汪冬宁:打造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算力基础设施
证券时报· 2025-09-12 01:55
行业并购交易 - 中国数据中心行业迎来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 由深圳市东阳光实业牵头的银团以280亿元现金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全部业务 [1] - 收购方涵盖保险投资机构与地方政府基金 交易于9月10日晚间通过东阳光(600673)公告正式披露 [1] - 秦淮数据总裁表示交易将推动双方在设备 能源 解决方案与运维等领域形成互补 共同打造高效低碳的新一代AIDC基础设施 [1] 公司业务规模 - 秦淮数据在国内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梯队 总体规模指数全国排名第二 [2] - 截至2024年末在中国区域已运营和建设中IT总容量超900MW 拥有超30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3] - 已形成覆盖环首都 长三角 粤港澳 中卫及庆阳等西北地区的超大规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基地集群 [3]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9.97亿元同比增长53% 调整后EBITDA为16.30亿元同比增长56.9% 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60.5% [2]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0.48亿元 净利润13.09亿元 今年前5个月实现营业收入26.07亿元 净利润7.45亿元 [3] - 截至2024年5月末总资产218.71亿元 净资产95.04亿元 [3] 运营指标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球已运营及在建数据中心共35座 IT总容量945MW 其中投运容量达730MW [2] - 中国区运营中数据中心上架率达到93% 已签约容量中合同期10年及以上客户占比超过90% [3] - 在集约发展 国际布局和绿色低碳三项分指数上均位居行业第一 [2] 战略发展 - 公司致力于提升电力向算力高效转化 已成为"东数西算"节点投运规模最大的AIDC集群之一 [1] - 未来将围绕"东数西算"枢纽节点深度布局 从电算结合 模块化 AI运维等多维度突破创新 [1] - 通过与东阳光整合 将向以AIDC为核心的AI全产业链拓展业务 释放协同价值 [1] 市场反应 - 交易公告后东阳光股价盘中大涨超过8% 截至收盘涨幅4.66%报25.17元/股 总市值涨至758亿元 [4]
东阳光集团斥资280亿元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
证券日报· 2025-09-12 00:08
行业并购交易 - 东阳光集团牵头银团以280亿元现金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经营主体 标志着中国数据中心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 [2][5] - 交易为秦淮数据注入产业端稀缺资源 在AI革命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阶段获得强劲发展新动能 [2] - 收购是东阳光集团主动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 服务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关键一步 [2] 战略协同与业务整合 - 双方在绿色低碳领域形成资源互补与战略协同 驱动"算电协同"新模式构建 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定义新范式 [2] - 秦淮数据冷却技术与东阳光液冷材料、精密制造积淀结合 显著提升算力基础设施能效水平 [2] - 整合双方液冷材料、AIDC领域及清洁能源资源 构建"绿电-硬件-技术-算力-人工智能-运营"协同的数字基础设施生态 [3] - 依托上下游优势资源向以AIDC为核心的AI全产业链拓展业务 释放多元协同价值 [2] 行业发展趋势 - 数据中心行业进入资本整合深化期 未来并购逻辑转向"区位价值+客户黏性+能效水平"综合评估 [1] - 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中小厂商生存空间压缩 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特征显著 [1] -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核心算力基础设施 市场需求持续快速扩容 行业增长前景广阔 [4] - 液冷、AI芯片等细分领域成为增长主力 液冷已成为高功率数据中心散热核心解决方案 [4][6] 政策与技术方向 - 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鼓励液冷等高效制冷散热技术应用 [4] - 需严控无序扩张 新建项目必须满足严格能耗标准 避免只追求高功率密度而忽略散热 [6] - 秦淮数据联合生态伙伴启动冷板液冷系统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规范行业标准立项 加速标准化进程 [6]
280亿!金发科技供应商,化工新材料龙头跨界液冷最大并购
DT新材料· 2025-09-12 00:04
战略转型背景 - 公司与关联方共同增资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75亿元 其中公司出资35亿元 关联方出资40亿元 [2] - 东数一号拟以280亿元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主体100%股权 创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并购纪录 [2]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电子元器件 高端铝箔 化工新材料 能源材料 液冷科技 具身智能六大板块 [5] - 2024年营收121.99亿元 同比增长12.40%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48% 净利润增幅达170.57% [7] - 公司是国内氟化工与制冷剂 铝箔与电子材料 电容器等领域龙头企业 并掌握多种电池材料量产技术 [5] 液冷技术协同优势 - 收购核心逻辑围绕液冷技术与材料展开战略布局 构建从材料到算力的"全栈液冷生态" [4] - 公司在浸没式冷却液领域涵盖氢氟醚 全氟聚醚 氢氟烯烃等材料体系 具备研发与规模化生产能力 [7] - 氟化冷却液具有高绝缘性 不燃性与优良热稳定性 是液冷数据中心关键环节 [7] - 全球氟化冷却液主要份额由3M 索尔维 旭硝子和科慕等国际巨头掌握 3M因环保法规退出生产 [8] - 国内新宙邦 巨化股份 永和股份 永太科技等企业已有氟化液产能布局 [8] 算力需求与业务协同 - 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对高密度算力有强需求 湖北工厂具备年产300台机器人能力 [8] - 智能机器人业务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锚定客户" 收购可满足内部算力需求并支撑技术迭代 [8][14] - 公司在韶关 乌兰察布和宜昌等地拥有清洁能源资产 可直接支撑数据中心低碳运行 [8] - 液冷技术可将数据中心PUE值降低至1.2以下 优于风冷模式 符合国家PUE不高于1.3要求 [13] 液冷市场前景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12.6亿美元 同比增长98.3% [14] - 预计至2029年复合增速达46.8% 市场规模超过160亿美元 [14] - 冷板液冷占据超过95%市场份额 浸没式液冷和喷淋液冷正在探索突破 [14] - 英伟达GB200超级芯片机架热设计功耗达130至140kW 传统风冷已难以支撑 [9] - 液冷板组件主要由AVC 双鸿 Cooler Master Boyd等主导 大陆厂商参与代工 [10] 产业链整合价值 - 公司氟化冷却液 冷板组件材料工艺与秦淮数据运营结合 提供完整液冷解决方案 [9] - 从材料到系统纵向整合形成"液冷材料—部件—系统—应用"闭环生态 [9][14] - 此次并购树立液冷赛道新范式 揭示材料企业向数字经济转型路径 [14]
东阳光20250911
2025-09-11 22:33
**东阳光收购秦淮数据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收购交易与整合架构** * 东阳光通过三层架构整合秦淮数据 架构为东阳光集团->东数一号->东创未来->东数三号->100%控股秦淮中国[2] * 该模式旨在简化监管审核 并可能引入战略投资者和银行并购贷款以加速交付和业务扩展[2][4] **二 秦淮数据的市场地位与业务** * 秦淮数据是中国前三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之一 其客户结构以字节跳动为主[3] * 秦淮数据在纯IDC规模上达到润泽的1.5至2倍 其单一区域的数据中心储备超过吉瓦级[2][6] * 公司2024年利润为13亿人民币 2025年预计利润达18至20亿人民币[7] **三 算力服务转型潜力** * 秦淮数据目前算力服务营收为零 但向算力服务转型具有极大的利润弹性[2][7] * 一旦转向算力服务 其利润可能迅速增长至30亿或40亿人民币[2][7] **四 液冷技术的作用与发展** * 液冷技术是此次收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阳光与中际旭创合作成立了液冷合资公司[2][8] * 液冷方案已逐步取代传统风冷、水冷方案 并与顶尖海外客户保持顺畅沟通[8] * 强大的IDC基础设施与先进液冷技术结合 将带来显著突破[8] **五 收购对东阳光整体业务的影响与估值** * 收购有助于盘活东阳光主业 通过氟化工向下游延伸提供解决方案 并布局液冷解决方案[4][13] * 公司传统主业估值应在400-500亿之间 其中氟化工业务(拥有约5.9万吨配额)合理估值约400亿 铝电容器加工业务(底部利润约4亿人民币)估值约60亿[4][12] * 收购后公司2025年全年收入预计接近14亿元人民币 2026年预计达到18亿元[2][9] * 公司有望成为智算云服、算力云服务、AIDC及液冷方案的核心企业[4][9] **六 行业趋势与投资观点** * 全球算力投资已形成闭环 核心算力将逐步扩散到云服务和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11] * 云服务、算力服务和AIDC等行业被认为具有非常高的增长潜力[10]
沪股通现身11只个股龙虎榜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21:33
沪股通席位龙虎榜交易概况 - 9月11日沪股通专用席位现身11只个股龙虎榜 占当日上榜55只个股的20% [1] - 沪股通席位净买入个股7只 净卖出个股4只 [1] 个股净买入详情 - 上海电力获沪股通净买入2.49亿元 当日股价上涨5.87% 换手率10.4% [1][2] - 东阳光获净买入6648.53万元 股价上涨4.66% 换手率7.69% [1][2] - 东方通信获净买入5842.67万元 涨停10.02% 换手率11.07% [1][2] - 晶科科技获净买入4928.99万元 涨停10.05% 换手率8.29% [2] - 新相微获净买入3651.68万元 涨停20% 换手率9.86% [2] - 炬光科技获净买入2758.71万元 涨停20% 换手率10.77% [2] - 三江购物获净买入878.46万元 涨停10.03% 换手率10.18% [2] 个股净卖出详情 - 青山纸业遭沪股通净卖出1811.89万元 股价上涨10.14% 换手率11.5% [1][2] - 华光环能遭净卖出1807.44万元 跌停-10.01% 换手率0.75% [1][2] - 海光信息遭净卖出1034.11万元 涨停20% 换手率3.34% [1][2] - 腾景科技遭净卖出31.18万元 涨停20% 换手率15.04% [2]
东阳光9月11日大宗交易成交1117.3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21:22
大宗交易情况 - 成交量44.39万股 成交金额1117.30万元 成交价25.17元/股 与当日收盘价持平[2] - 买方为摩根大通证券(中国)上海银城中路营业部 卖方为国泰海通证券总部[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25.17元 单日上涨4.66% 日换手率7.69% 成交额57.17亿元[2]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4.26亿元 近5日累计净流出8.22亿元[2] - 近5日股价累计上涨7.02%[2] 融资余额变动 - 最新融资余额22.02亿元 近5日减少1.41亿元 降幅达6.00%[2]
东阳光拟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280亿布局算力基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20:33
交易概述 - 东阳光联合控股股东以280亿元现金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 涉及8家标的公司 [1][4]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完成后公司将间接持有秦淮数据中国参股股权 [1][5] - 收购主体为东数一号全资孙公司 公司及控股股东分别增资35亿元和40亿元至东数一号 [4] 公司战略与协同 - 收购基于对数据中心行业前景的战略研判 是拓展业务边界和培育新增长曲线的关键举措 [6] - 通过产业协同推动液冷技术、电子元器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6] - 电子元器件技术与秦淮数据高功率AI服务器技术形成互补 可联合研发高密度电源管理方案 [6] - 秦淮数据可为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提供定制化数据中心服务 满足算力弹性需求 [6] - 整合内蒙古和湖北生产基地的绿电资源与算力设施 降低数据中心成本并提升盈利空间 [7] 标的公司情况 - 秦淮数据是中国领先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 在集约发展、国际布局和绿色低碳三项分指数上均居行业第一 总体规模指数全国排名第二 [4] - 2024年秦淮数据中国实现营业收入60.48亿元 净利润13.09亿元 [4] - 2025年前5月实现营业收入26.07亿元 净利润7.45亿元 [4] 行业背景 - 数据中心及配套产业作为数字经济核心算力基础设施 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快速扩容态势 [2] - 公司主动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 服务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 [7] 公司财务与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24亿元 同比增长18.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3亿元 同比增长170.57% [3] - 公司已打造电子元器件、化工新材料、高端铝箔、能源材料、液冷科技五大事业部 [2] - 2025年与中际旭创布局液冷科技 联合成立光谷东智公司进军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3]
280亿收购秦淮数据东阳光意欲“算电协同”?
新浪财经· 2025-09-11 19:33
交易概述 - 东阳光与母公司深圳东阳光实业共同斥资75亿元 通过复杂交易架构以280亿元总价全资收购秦淮数据中国业务 [1] - 交易刷新中国IDC行业并购金额纪录 是传统制造业向数字新基建领域跨界的重要事件 [1] - 交易采用多层架构设计 涉及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出资35亿元)和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出资40亿元)等主体 [1][2] 交易架构 - 设立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直接获得75亿元增资的平台 [2] - 通过上海东创未来数据有限责任公司(东数一号100%持股)和宜昌东数三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东创未来100%持股)层层控股 [3][4] - 宜昌东数三号作为最终收购执行主体 收购标的由8家公司实体和四个卖家构成 [4] 战略动机 - 响应国务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政策部署 [1] - 利用广东韶关 内蒙古乌兰察布 湖北宜昌等基地的清洁能源储备为数据中心提供低成本绿电 [1] - 整合氟化冷却液 冷板组件等液冷技术资源与数据中心业务形成协同 [1] - 旗下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对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需定制化数据中心支持 [1] 行业影响 - 交易预示IDC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4] - 以算力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成为传统产业巨头争相布局的战略要地 [4] - 传统巨头加入可能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影响智算时代行业技术护城河的稳定性 [4]
数据复盘丨CPO、PCB等概念走强 131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8:2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75.31点 上涨1.65% 成交额10168亿元 [2] - 深证成指收盘12979.89点 上涨3.36% 成交额14209.25亿元 [2] - 创业板指收盘3053.75点 上涨5.15% 成交额7042.61亿元 [2] - 科创50指数收盘1326.03点 上涨5.32% 成交额1060亿元 [2]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24377.25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596.16亿元 [2] 行业板块表现 - 电子 证券 通信 计算机 农林牧渔 保险 电力设备 机械设备 有色金属等行业涨幅靠前 [4] - 贵金属 珠宝首饰 旅游酒店等少数行业下跌 [4]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电子 机械设备 建筑装饰 计算机 电力设备 通信等行业 [4] 概念板块表现 - CPO PCB 铜缆高速连接 光通信模块 激光雷达 英伟达 液冷 存储芯片 算力 同步磁阻电机等概念走势活跃 [4] - 赛马 户外露营 冰雪经济等概念走势较弱 [4] 个股涨跌情况 - 沪深两市4029只个股上涨 968只个股下跌 150只平盘 7只停牌 [4] - 96只个股涨停 6只个股跌停 [4] - *ST威尔5连板 *ST亚太4连板 苏宁环球 青山纸业 三江购物 ST柯利达 淳中科技均3连板 [4] - 工业富联 东山精密 金逸影视 景旺电子 东珠生态 东方通信 新炬网络均2连板 [4] 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103.09亿元 [6] - 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入104.83亿元 [6] - 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入96.73亿元 [6]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39.52亿元 [6] 行业资金流向 - 9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子行业净流入108.17亿元 [6] - 通信行业净流入63.1亿元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53.41亿元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入27.7亿元 [6] - 2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35.68亿元 [6] - 传媒行业净流出29.19亿元 汽车行业净流出16.23亿元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11.2亿元 [6] 个股资金流向 - 1903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131股净流入超1亿元 [8] - 立讯精密净流入24.76亿元 新易盛净流入20.12亿元 中际旭创净流入17.28亿元 [8] - 胜宏科技净流入13.79亿元 天孚通信净流入12.51亿元 沃尔核材净流入11.7亿元 [8] - 3243只个股被主力资金净卖出 85股净卖出超1亿元 [10] - 二六三净流出7.52亿元 利欧股份净流出6.66亿元 三维通信净流出6.19亿元 [10] 机构交易情况 - 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卖出约6.66亿元 [12] - 机构净买入12只个股 东山精密净买入2.38亿元 [12] - 机构净买入北方长龙 三维通信 世嘉科技等股 [12] - 机构净卖出15只个股 海光信息净卖出4.38亿元 [12] - 机构净卖出立讯精密 天际股份 沪电股份等股 [12] ETF产品表现 - 500质量成长ETF(560500)近五日上涨5.55% [14] - 市盈率17.64倍 估值分位74.83% [14][15] - 最新份额4.1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24.0万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