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力(600761)

搜索文档
安徽合力: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的公告
2024-12-23 17:56
现金管理 - 公司现金管理总额不超13亿元[2] - 2024年8月20日认购9800万元中国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3] - 12月23日赎回9800万元本金,获收益95.55万元[3] 近12个月情况 - 现金管理投入金额合计50亿元[6] - 实际收回本金43.08亿元[6] - 实际收益3822.08万元[6] - 尚未收回本金6.92亿元[6] - 单日最高投入金额13.1亿元[6] - 单日最高投入金额占最近一年净资产16.89%[6] - 委托理财累计收益占最近一年净利润2.99%[6]
安徽合力: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4-12-16 16:41
会议信息 - 股东大会于2024年12月16日在合肥召开[3] - 473人出席,持有表决权股份376,676,992股,占比42.2903%[3] - 9名董事、5名监事及部分高管出席[3] 议案表决 - 多项议案同意票数占比超99%[5][6][7] - 终止可转债部分募投项目议案整体同意占比99.8749%[7] 合规情况 - 律师认为股东大会程序及结果合法有效[9]
安徽合力:安徽王良其律师事务所关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4-12-16 16:41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11月29日公告召开时间、地点和审议事项[1] - 2024年12月16日股东大会如期举行[1] - 出席现场股东及代表股份312,936,650股,占总股本35.13%[2] - 所有议案均获审议通过[7] - 会议召集、召开等均合法有效[8]
安徽合力20241215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 2024-12-16 15:14
行业或公司 * 安徽合力[1]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安徽合力面临的主要估值压力因素是美国加强关税的预期[1]。 * 安徽合力面临的有利因素包括电信化趋势、人民币贬值预期以及钢材价格稳定[2]。 * 通过三种假设分析,美国关税对安徽合力业绩的影响: * 极端保守情况下,美国市场收入增幅下降30%,利润增幅下降80%,净利率从12.5%下降到3%[3]。 * 中性情况下,美国市场收入增幅持平,利润率下降0.5%,其他市场盈利能力保持稳定[5]。 * 乐观情况下,美国市场收入增幅10%,盈利能力保持不变,其他市场收入增速保持不变,利润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7]。 * 安徽合力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极端保守情况下PE为11倍,中性情况下PE为10倍,乐观情况下PE为7.5倍[5][7]。 * 安徽合力在智能化时代具有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 * 市场对智能化时代的预期不足[8]。 * 市场对安徽合力智能化能力的预期不足[8]。 * 安徽合力在智能物流领域已有布局,并有望与华为合作[10][11]。 * 智能物流系统业务发展迅速,2023年业务增幅42%,2024年业务增幅预计超过57%[13]。 其他重要内容 * 安徽合力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美国加强关税[1]。 * 安徽合力在海外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俄罗斯、东南亚、南美洲、中东、非洲等市场均给予较高评分[4]。 * 智能物流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14]。
安徽合力:公司公告点评:加强零部件与高端铸件能力,助力业务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
海通国际· 2024-12-03 10:23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安徽合力(600761)"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23.86元/股,合理市值为213亿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安徽合力通过变更可转债募集资金用途和并购整机生产基地及货叉零部件供应商,加强零部件与高端铸件能力,助力业务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 [2] - 公司调配可转债募投资金用途,有利于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助力业务多元化发展,加快满足公司"十四五"、"十五五"期间产能扩张的需求 [3] - 并购控股股东孙公司,巩固提升核心竞争力,减少日常关联交易金额,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事件1:变更可转债募集资金用途,终止"新能源车辆建设项目"和"智能工厂二期项目",将剩余募集资金投向"高端铸件基地项目" [2] - 事件2:并购整机生产基地和货叉零部件供应商,收购"好运机械"65.15%股权和"安鑫货叉"51%股权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5/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78.50/201.84/226.25亿元,同比+2.17%/+13.08%/+12.09% [4] - 预计2024/2025/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7/16.62/19.32亿元,同比增长10.85%/17.33%/16.21% [4]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主要财务指标: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850/20184/22625百万元,同比+2.2%/+13.1%/+12.1% [5] - 净利润分别为1417/1662/1932百万元,同比增长10.8%/17.3%/16.2% [5] - 毛利率分别为22.3%/22.3%/22.3% [5] -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5%/14.5%/15.3% [5] 行业情况 - 短期来看,叉车行业销量或将维持内销承压、外销保持较快增长的格局 [8] - 中长期来看,制造业从人工走向自动化是长期趋势,全球叉车市场将保持4%-6%的稳定增幅,国内市场增速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9] 公司情况 - 叉车及配件业务:2021-2023年销量分别为27.48/26.10/29.34万台,市占率分别为25.00%/24.91%/25.00% [13] - 其他业务: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1.50/1.26/1.6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2.86%/52.44%/47.37% [14] 估值 - 给予公司2024年15倍PE估值,目标价23.86元/股,合理市值213亿元 [16] - 参考PB估值,公司2024年PB为2.03倍,可比公司PB为2.23倍,估值具备合理性 [16]
安徽合力点评:拟收购好运机械及安鑫货叉股权,专业化重组整合提速
浙商证券· 2024-11-30 08:23
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拟收购好运机械65.15%股权及安鑫货叉51%股权,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 - 国际化: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0%,占比39%,海外市场持续高景气 [1] - 电动化:公司电动叉车销量占比63%,零部件、后市场等业务发展迅速 [1] - 2024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1.63%,单三季度毛利率继续提升 [2] -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84亿、15.33亿、16.89亿元,同比增长8%、11%、10%,对应PE为11、10、9倍。维持买入评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11月28日晚,公司发布拟收购好运机械及安鑫货叉股权公告 [1] 投资要点 - 拟收购好运机械65.15%股权及安鑫货叉51%股权,交易价分别为1.6亿元、3685.4万元,合计1.97亿元 [1] - 上半年公司实现整机出口量同比增长29.62%,海外营业收入达34.86亿元,同比增长20.52%,占总营业收入38.69% [1] - 2024年10月销售各类叉车98582台,同比增长0.44%,其中国内销量60570台,同比下降5.99%;出口销量38012台,同比增长12.70% [1] - 2024年上半年行业电动化趋势持续,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Ⅰ类车)实现销量9.1万台,同比增长了19.04%;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Ⅱ类车)实现销量1.3台,同比增长了22.62%;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Ⅲ类车)实现销量36.5万台,同比增长了25.58%;内燃平衡重式叉车(Ⅳ+Ⅴ类车)实现销量19.4万台,同比下降了7.02% [1]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4.09亿元,同比增长2.11%;归母净利润11.01亿元,同比增长11.63% [2] - 单三季度实现营收44.00亿元,同比下滑0.30%,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下滑9.18%,毛利率21.42%,同比提升0.26pct,环比下降1.04pct [2] 财务摘要 - 2024E-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17782、18919、20347百万元,同比增长1.78%、6.39%、7.55% [3] - 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4、1533、1689百万元,同比增长8.28%、10.76%、10.20% [3] - 2024E-2026E每股收益分别为1.55、1.72、1.90元 [3] - 2024E-2026E PE分别为11.24、10.15、9.21倍 [3] 同类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对比 - 安徽合力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15.3亿、16.9亿元,PE分别为11.2、10.1、9.2倍 [8] - 三一重工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4亿、79.6亿、100.7亿元,PE分别为24.1、18.6、14.7倍 [8] - 徐工机械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9亿、80.7亿、102.6亿元,PE分别为15.0、11.8、9.3倍 [8] - 恒立液压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亿、31.0亿、37.0亿元,PE分别为27.1、23.0、19.2倍 [8] - 中联重科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0亿、53.2亿、66.5亿元,PE分别为14.8、11.4、9.1倍 [8] - 浙江鼎力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亿、25.6亿、30.3亿元,PE分别为14.5、12.0、10.2倍 [8] - 中铁工业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亿、19.6亿、21.1亿元,PE分别为10.1、9.4、8.7倍 [8] - 柳工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亿、20.6亿、26.6亿元,PE分别为14.4、10.7、8.3倍 [8] - 杭叉集团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亿、22.7亿、25.7亿元,PE分别为11.2、10.0、8.8倍 [8] - 艾迪精密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亿、4.2亿、5.2亿元,PE分别为39.5、32.6、26.7倍 [8] - 华铁应急2024E-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亿、9.3亿、11.5亿元,PE分别为14.2、11.7、9.4倍 [8]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Q1-3营业总收入134.09亿元,同比增长2.11% [10] - 2024年Q1-3归母净利润11.01亿元,同比增长11.63% [10] - 2024Q1-3毛利率为21.53%,同比提升1.29pct [12] - 2024Q1-3净利率为8.82%,同比提升0.47pct [12] 行业销量及制造业PMI情况 - 2024年10月叉车行业销量9.86万台,同比提升0.44% [14] - 2024年10月叉车出口销量3.80万台,同比提升12.7% [17] - 2024年10月叉车国内销量6.06万台,同比下滑5.99% [19] - 2024年10月制造业PMI为50.1,有望逐步改善 [18]
安徽合力: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的公告
2024-11-29 17:02
证券代码:600761 证券简称:安徽合力 公告编号:临 2024-115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 11 月 4 日,公司认购了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企业金融人 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24 天)(编号:CC49****04000-000****0 ),认购金额 10,000 万元,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4 年 11 月 5 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 站(www.sse.com.cn)的《公司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 进展公告》(临 2024-105)。11 月 29 日,公司对上述结构性存款产品进行了到 期赎回,收回本金人民币 10,000 万元,获得收益人民币 14.07 万元,本次赎回 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本金及其收益均已归还至公司募集资金账户。具体情况如下: 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到期赎回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 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1 月 19 日召开第 十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
安徽合力: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2024-11-29 17:02
资金管理 - 公司现金管理总额不超13亿元,使用期限自2024年1月19日起12个月内有效[2] - 2024年11月4日认购兴业银行1亿元结构性存款,11月29日到期赎回,收益14.07万元[3] - 2024年11月28日认购交通银行1.8亿元结构性存款,预计年化收益率1.3%/2.1%[9] 募集资金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20.47505亿元,净额20.4317772811亿元[5] 项目投资 - 新能源电动托盘车等项目投资总额3012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8567.22万元[7] - 工业车辆离散型制造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投资36029万元,拟投入20776.67万元[8] - 衡阳合力工业车辆有限公司扩建等项目投资66510万元,拟投入48000万元[8] - 合力(六安)高端铸件及深加工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投资100066万元,拟投入65000万元[8] - 蚌埠液力机械有限公司扩建及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09830万元,拟投入51973.882811万元[8] 财务数据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1689771.62万元,2024年9月30日为1871775.58万元[15] - 2023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283335.90万元,2024年9月30日为161631.79万元[15] - 2023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863605.54万元,2024年9月30日为789455.18万元[15] - 2023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75782.70万元,2024年9月30日为1022759.94万元[15] - 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5782.48万元,2024年1 - 9月为25784.87万元[15] 理财情况 - 最近12个月现金管理实际投入508000万元,收回本金429000万元,收益3853.70万元,未收回本金79000万元[19] - 最近12个月内单日最高投入金额139000万元,占最近一年净资产17.92%[19] - 最近12个月委托理财累计收益占最近一年净利润3.02%[19] - 目前已使用理财额度79000万元,未使用理财额度51000万元,总理财额度130000万元[19]
安徽合力: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拟终止可转换公司债券部分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投入其他募投项目的公告
2024-11-28 19:58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20.47505亿元,净额20.4317772811亿元[3]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1.288201亿元,投入进度55.25%[4] 项目投入情况 - 新能源车辆建设项目原计划投入1.856722亿元,累计投入0.971954亿元,投入比例52.35%[4][9] - 智能工厂二期项目原计划投入2.077667亿元,累计投入1.251449亿元,投入比例60.23%[4][9] 项目变更情况 - 拟终止新能源车辆建设项目和智能工厂二期项目,预计剩余募集资金1.5亿元[2][5] - 高端铸件基地项目增加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金额1.5亿元,总额由6.5亿元增至8亿元[2][5][6][7] 高端铸件基地项目情况 - 规划产能为年产20万吨[11] - 总投资100,066.0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80,000.00万元[13] - 已购置土地253,147平方米,拟新建厂房129,880.10平方米,购置相关设备[12] - 建成后形成年产20万吨铸件生产能力[12] - 建设周期为2021年至2026年,分三期实施,每期24个月[13] - 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预计为12.58%,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预计为8.58年[13] - 固定资产投资92,066.00万元,占比92.01%;流动资金8,000.00万元,占比7.99%[13] 决策情况 - 2024年11月28日董事会同意终止两项目,将1.5亿元剩余募集资金投向高端铸件基地项目[14] - 2024年11月28日监事会认为变更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损害股东权益[14] - 本次变更募投项目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2][15]
安徽合力: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4年修订版)
2024-11-28 19:5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1996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发行3000万股[6] - 公司注册资本为890,692,761元,股份总数相同,均为A股流通股[7][17] - 公司发起人为安徽叉车集团,1993年9月认购6700万股[16] 股份相关规定 - 公司收购股份用于特定情形合计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0%,并在3年内处理[21] - 公司为维护价值及权益收购股份需满足股价相关条件[20] - 董监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所持总数25%等[23] 股东权益与权限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3%以上股份股东可查阅相关材料[28]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1%以上股份股东特定情形可诉讼[30][31] - 持有5%以上有表决权股份股东质押股份需书面报告公司[34] 股东会相关 - 年度股东会每年1次,应于上一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举行[38] - 特定情形下公司需在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会[39] - 单独或合计持有10%以上股份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会[39][45] 董事会相关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副董事长各1人[100] - 董事会运用资产进行风险投资权限不超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106]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提前10日书面通知[111] 管理层相关 - 公司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3 - 6名,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128] - 总经理每届任期三年,连聘可连任[130] 监事会相关 - 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职工代表比例不低于1/3[143] - 监事会每6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144] 财务与利润分配 - 公司在会计年度结束4个月内披露年报,前6个月结束2个月内披露中期报告[150] -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提取10%列入法定公积金[150] - 公司连续三年现金累计分配利润不少于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30%[157] 其他规定 - 公司党委每届任期一般为5年,纪委相同[77] - 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按不低于职工总数1%配备[85] - 党建工作经费按不低于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1%安排[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