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601238)

搜索文档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4月21日)
乘联分会· 2025-04-21 16:34
国内汽车产业动态 - 一季度北京地区汽车产业出口128.1亿元,同比增长56%,拉动地区出口增速3.2个百分点,表现优于医药健康产业(31.6亿元,+5.8%)和绿色低碳产业(19亿元,+119.1%)[3] - 中国新车智能化座舱渗透率达73%,全球为58% 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从2021年23.5%增至2024年57.3%,预计2025年突破70%[4] - 蔚来新品牌firefly萤火虫上市,售价11.98万-12.58万元,车身材料高强度钢铝占比83.4%,共享蔚来2.6万根充电桩及123万根第三方充电桩[5] - 阿维塔计划2025年进入50个国家,布局161个渠道,海外销量目标1.5万辆 2027年全球销量目标40万辆,年收入千亿元 2030年产品线将扩展至17款[6] - 宝马与字节跳动深化AI合作,聚焦汽车营销场景匹配与购车建议,提升用户购车体验[7] - 上汽集团定位智己为"一号工程"和唯一高端品牌,2025年将推出纯电+增程双能矩阵,包括LS6增程版及旗舰增程SUV[8] - 比亚迪计划2025年在日本门店扩至100家,当前覆盖36个都道府县超60家门店[9] - Stellantis与零跑汽车投资500万欧元启动马来西亚C10车型本地化组装,2025年底投产[10] 国际汽车市场动向 - 印尼拟修订国内组件率政策,降低电动汽车本地化率门槛以吸引特斯拉、比亚迪等外资车企[11] - 泰国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预计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40% 72%泰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好感度高[12] - 日本考虑放宽汽车碰撞测试标准以应对美国贸易谈判压力[13] - 大众集团计划重返美国混动市场,因经销商需求强烈且部分车型混动销量占比超50%[14][15] 商用车领域进展 - 广汽日野更名广汽领程,转型新能源商用车,采用"全品系+全生态"战略[15] - 苇渡纯电重卡R700完成4983公里载货测试,综合能耗1.05kWh/km,充电9次[16] - RELY威麟发布全球化皮卡品牌,定位技术普惠型路线[17] - 东风商用车与中汽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商用车技术升级[19]
广汽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发布 开启高端MPV市场新纪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4-18 06:37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广汽传祺发布全新高端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设计理念为"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融合" [2] - 自2017年推出首款国产豪华MPV以来,公司累计售出超过75万辆MPV车型,连续73个月蝉联中国豪华MPV市场销量冠军 [2] - 新车系定位全品类旗舰级产品,涵盖轿车、SUV、MPV三大主流品类,标配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年内将实现L3级自动驾驶技术落地 [6] 技术升级与安全性能 - 智能驾驶系统搭载华为乾崑ADS高阶系统,采用192线激光雷达与4D毫米波雷达组合,配合CAS 3.0全向主动防碰撞系统,累计规避约200万次潜在碰撞风险 [3] - 车载智能座舱基于鸿蒙操作系统,支持7块屏幕互联联动,适配50余款定制应用 [3] - 车身结构采用"八纵十九横"设计,85.6%为高强度钢材,电池系统通过145项测试,电芯单体失效率控制在PPB级 [3][4] 战略规划与销量目标 - 广汽集团推进"三年'番禺行动'"战略,目标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60%,年销量突破200万辆 [5] - 传祺向往车系将与埃安、昊铂品牌形成差异化定位,构建协同效应,覆盖广泛消费人群 [5] - 全系车型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服务体系覆盖全国272个城市,服务响应时间压缩至2分钟内 [6] 服务体系与资源整合 - 构建覆盖全国的免费上门取送车网络,地级市覆盖率100% [6] - 共享广汽集团1200多个售后服务网点,接入超120万个充电桩资源 [6]
给智能驾驶上保险 广汽升级安全体系
经济观察报· 2025-04-15 18:37
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广汽集团发布旗舰SUV昊铂HL,配备全系激光雷达及Orin-X芯片,高阶智驾系统支持高速场景预判和城区动态路径规划 [1] - 公司推出"智驾安心险",首年免费赠送最高300万元保额,覆盖智驾系统责任事故全额赔付 [1] - 首次公开12款车规级芯片矩阵,包括自主设计的C01多域融合中央计算芯片和G-T01电源管理芯片 [1][2]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智能驾驶行业面临安全性与责任归属问题,缺乏制度设计导致"车企推诿-用户担责"僵局 [1] - "智驾安心险"将算法责任转化为金融保障,绑定车企与用户风险共担关系 [1] - 30万元级市场中家庭用户对安全需求高于性价比,保险机制比硬件参数更具说服力 [1] 芯片战略与供应链自主化 - 电动智能汽车需搭载1000+芯片,L4级自动驾驶需3000+芯片,高算力SoC等核心部件被英伟达、高通垄断 [2] - 2023年中国车规级芯片进口依赖度达95%,美国出口管制已覆盖自动驾驶芯片 [2] - 启动"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联合华为、地平线等国产芯片企业构建替代方案,国产芯片价格比进口低30%-50% [2][3] 商业模式与行业影响 - "技术+保险"模式可能催生智驾商业化新路径,保险赔付数据或反向优化算法模型形成正向循环 [2] - 国产芯片生态构建目标从"国产替代"升级为"生态主导",广汽或成为国产芯片认证平台 [3] - 芯片生态面临规模化与成熟度循环困境,需平衡与华为、地平线等企业的竞合关系 [3] 市场竞争与品牌定位 - 对比蔚来NOP、小鹏XNGP的功能迭代和理想汽车"家庭安全"营销,广汽以"智驾安心险"强化安全标签 [1] - 通过技术保障(硬件冗余+算法升级)与责任兜底(保险)双向切入智驾信任困局 [1]
为国产汽车芯片行业注入新动力,极海与广汽集团共筑智能安全防线
新浪财经· 2025-04-15 12:07
文章核心观点 极海与广汽集团联合发布国产首款量产车规级芯片,对国产汽车芯片行业意义重大,推动了国产汽车芯片迈向高端化、安全化,为行业创新发展及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奠定基础 [1][2] 合作成果 - 极海与广汽合作研发国产首款AK2超声波传感器芯片与双通道DSI3网络收发器芯片,G32A217(G - S01)与GAIF2042(G - T03)系列芯片已完成验证并进入批量量产阶段 [1] - 芯片以“安全驾驶”为核心设计理念,融合自动泊车、环境感知与冗余安全技术,为智能汽车提供底层支持 [1] - 芯片在广汽灵星电子电气架构中展示,赋能自动泊车与智能安全场景 [1] 合作意义 - 双方在汽车芯片领域技术协同迈入新阶段,突破国外技术封锁,采用全国产供应链,为国产汽车智能化技术自主化发展注入动力 [1] - 合作是技术融合与“安全为先”理念的实践,AK2超声波传感器芯片助力智行安全发展与突破,推动国产汽车芯片安全自主可控 [2] - 战略联盟联合推进设计、制造、应用生态、测试认证体系等方面,推动汽车芯片全产业链生态共建 [2] - 芯片发布填补车用超声波传感器芯片领域国内市场空白,实现从设计到量产全链条自主可控及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双向贯通 [2] - 合作标志国产超声波雷达向高精度、高安全性技术演进,为智行系统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及成本更优的感知方案 [2] 未来展望 - 极海与广汽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将引导行业关注消费者安全和便捷出行需求,推动国产汽车芯片行业创新发展 [2]
广汽:确定了,首款L3级别车型年内开售!这个体系首次公开
南方都市报· 2025-04-14 08:54
L3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公司宣布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销售首款L3自动驾驶车型 成为全国首批获得L3上路通行试点资格的七家车企之一[2][3] - L3自动驾驶系统故障触发率控制在10亿小时以内 比航空级安全水平高1000倍 配备制动/转向/通讯等八大双系统冗余[4] 安全技术体系创新 - 首次公开"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 涵盖全链路安全研发体系/全域安全技术/全时安全保障三大维度[3] - 碰撞安全标准工况达60多种 是行业标准工况数量的3-4倍 在欧标/美标/国标基础上追加更严格标准[3] - 鹰爪系统2.0能在30毫秒内修正车身姿态 达到人类反应速度10倍 扭矩矢量控制技术使冰雪路面安全驾驶速度极限提高21%[4] - 电池安全实现电芯5针穿刺不起火 电芯超180°扭转不起火不冒烟 配备首创电池包速冷技术和弹匣电池被动防护技术[4] 芯片与供应链布局 - 发布12款车规级高安全芯片 与中兴通讯/裕太微电子等企业联合开发 覆盖电源管理/底盘/集成安全等应用场景[5] - 发起"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 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端到端联动验证平台等四大举措[5] 新产品上市与配置 - 昊铂HL正式上市 官方售价26.98-31.98万元 较预售价下调1万元 定位30万级业界唯一大六座纯电SUV[2][5] - 车身尺寸5126×1990×1750mm 轴距3088mm 对标问界M8/理想L8等车型[5] -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Orin-X芯片 搭载GSD高阶智驾系统 实现无图领航且全场景覆盖率超99%[5] - 纯电版搭载108kWh电池包 CLTC续航750公里 增程版采用60kWh电池+53L油箱组合 综合续航1200公里[6] 市场挑战 - 昊铂品牌2025年前三月月均销量未突破千辆 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面临品牌知名度与高定价策略的双重挑战[6]
国产芯片又有大消息
Wind万得· 2025-04-14 06:30
国产芯片领域利好事件 - 广汽集团发布12款车规级芯片,覆盖智能汽车电源管理、制动、集成安全等领域,与中兴微电子、裕太微电子等公司联合开发 [2] - 多家机构认为广汽发布标志着国产车规级芯片从"替代"向"引领"转变,智能化、安全领域技术突破为行业树立标杆 [2]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业内认为将抑制美资模拟芯片进口,利好国产模拟芯片发展 [2] - A股半导体板块爆发,多个芯片指数涨幅在6%上下,半导体精选指数涨6.66%,汽车芯片指数涨6.49% [3] 对芯片产业的影响 - 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广汽发布的C01芯片和GK01芯片具有"国内首款"或"全球首款"技术突破,预计2025年国产汽车芯片自给率从10%提升至25% [5] - 重构汽车芯片产业链生态:广汽联合8家企业开发芯片并发布"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推动产业链向"车企主导、芯片商协同"转型 [6] - 技术突破与行业标准制定:广汽发布的G-T02芯片和G-K01芯片在数据传输和功能安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能推动国内车规芯片标准升级 [7] 对A股相关个股的影响 - 直接利好广汽集团及产业链合作伙伴:预计2025年芯片自给将贡献营收增量150亿元,对应净利润增长20% [9] - 国产芯片板块市场情绪或将进一步提振:A股半导体板块已启动上涨,模拟芯片公司纳芯微、圣邦股份等涨停 [9] - 2025年国内车规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相关上市公司如北京君正、芯联集成将迎来估值重构 [9]
2025广汽科技日聚焦“安全”主题 芯片产品矩阵首次公开
证券日报· 2025-04-14 00:38
广汽科技日核心发布 - 公司首次公开星灵安全守护体系与芯片产品矩阵 聚焦智能化时代汽车安全新标杆 [2] - 星灵安全守护体系通过功能安全 数据安全 网络安全全域融合 构建全链路安全研发体系 全域安全技术和全时安全保障 [2][4] - 公司董事长强调智能汽车安全核心目标从"伤害减轻"转向"风险预防" 技术体系从"机械硬件"升级为"智能系统" 用户价值从"被动刚需"跃升为"主动价值" [2]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全国首批获得L3自动驾驶上路试点资格 计划2024年Q4上市首款L3自动驾驶车型 [3] - L3自动驾驶系统故障触发率控制在1FIT(10亿小时失效1次) 比航空级安全水平高1000倍 [5] - 对定位 感知 计算等八大关键系统设置双系统冗余 配备多层级芯片监控 [5] - 行业层面 L2智能驾驶新车渗透率接近60% 预计2030年L2以上渗透率达90% [2] 全域安全技术细节 - 智能底盘安全: 融合感知技术 控制算法和动力系统 提升驾驶体验同时保障安全 [5] - 电池安全: 电芯5针穿刺不起火 180°扭转不起火不冒烟 首创电池包速冷技术实现高效热管理 [5] - 弹匣电池被动防护技术: 独立防护舱电池包 全链路电气设计 全天候监控系统 [5] 芯片领域布局 - 联合中兴通讯等10家企业开发12款车规级高安全芯片 覆盖电源管理 底盘 集成安全等场景 [6] - 发起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 实施四大举措包括产学研协同创新 端到端验证平台 "一芯多源"策略 深化芯片投资 [6]
广汽集团首款L3级别汽车计划于2025年内上市,与滴滴合作有新进展
第一财经网· 2025-04-13 09:12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智能驾驶成新车竞争焦点,广汽集团在自动驾驶领域有系列规划和动作,同时注重智驾安全并发布车规级安全芯片及相关计划 [1][2][3] 分组1:智能驾驶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5年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及以上新车渗透率预计达65%,国内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预计达76% [1] - 随着智驾渗透率加大,车企竞争着眼于L4级别高阶自动驾驶技术 [2] 分组2:广汽集团自动驾驶规划 - 2025年4季度,广汽L3自动驾驶车型将上市销售 [1] - 2025年下线交付L4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车型 [2] - 2026年成为推进L4自动驾驶产品规模化运营的车企 [2] - 2027年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L4自动驾驶车型 [2] 分组3:广汽与滴滴合作情况 - 2023年广汽战略投资滴滴自动驾驶,2024年广汽埃安与滴滴合资成立安滴科技 [2] - 双方合作开发的首款L4自动驾驶车已亮相,计划2025年底量产交付,2026年在广州、北京等局部区域实现AI+量产+运营的市场验证 [2] 分组4:滴滴自动驾驶发展计划 - 第一个5年(2016 - 2021年)从0 - 1构建L4自动驾驶核心技术 [2] - 第二个5年在中国市场完成L4自动驾驶从商业到技术的0 - 1验证 [2] - 第三个5年(2027 - 2032年)在全球寻找适合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土壤进行扩张 [2] 分组5:智能驾驶安全相关 - 智能化转型必须以安全为基石,主机厂有责任让消费者正确理解智能驾驶的潜力和风险 [1] - 广汽发布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加强智驾安全 [1] 分组6:车规级芯片相关 - 广汽集团发布与多家公司联合开发的12款车规级安全芯片,应用于电源管理、底盘、集成安全等领域 [3] - 广汽发起“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实施打造端到端联动验证平台、“一芯多源”策略等举措 [3]
广汽集团(601238) - H股公告-董事会会议日期公告


2025-04-10 18:15
会议安排 - 广州汽车集团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4月25日举行[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及附属公司2025年Q1未经审计业绩[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冯兴亚[3] - 公告日期公司有多名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3]



从“大脑”到“肢体” 广东初步建立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
中国新闻网· 2025-04-10 10:36
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概况 - 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主要布局于珠三角地区,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全产业链 [1] - 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同比增长31.2%,连续五年居中国第一,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 [1] - 粤港澳大湾区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优势,拥有完整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 [1] 产业链与技术优势 - 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拥有整机、关键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应用商等全产业链,产品质量可靠性高 [1] - 产业配套体系对研发创新的响应效率有明显优势 [1] - 深开鸿发布基于开源鸿蒙的多机协同机器人统一操作系统M-Robots OS1.0,可实现多种机器人协同与兼容 [1] 企业动态与产品发布 - 华为、腾讯、深开鸿、美的库卡、广汽等9家企业发布前沿成果 [1] - 深开鸿CEO王成录提出机器人产业将从"单体智能"走向"群体智能",强调共建共享开源生态的重要性 [1] - 广汽发布第三代具身人形机器人GoMate,计划2026年小批量生产,2027年大规模量产 [2] 人形机器人发展现状 - 乐聚机器人完成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 [2] - 目前人形机器人在搬运等作业场景中效率未达人类水平,但核心技术迭代速度快,未来有望实现与人一样的效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