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601336)

搜索文档
内险股尾盘跌幅扩大 新华保险跌超5% 中国太保现跌近4%
智通财经· 2025-08-27 15:33
内险股股价表现 - 新华保险股价下跌5.29%至46.54港元 [1] - 中国人保股价下跌3.55%至6.52港元 [1] - 中国太保股价下跌3.82%至35.24港元 [1] - 中国人寿股价下跌3.4%至23.84港元 [1] 中国平安财务表现 -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但营运利润同比增长 [1] - 净利润下滑受三大因素影响:一季度会计并表一次性处理、发行可转债、600亿股票浮盈未计入利润表 [1] - 公司建议市场更多关注营运利润指标 [1] 保险行业投资环境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78%附近 [1] - 保险板块受公募新规及红利风格影响出现高位波动 [1] - 保险资产管理协会调查显示股票为保险机构下半年首选投资资产 其次为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 [1] - 行业对保险板块配置价值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1]
港股异动 | 内险股尾盘跌幅扩大 新华保险(01336)跌超5% 中国太保(02601)现跌近4%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5:29
股价表现 - 内险股尾盘跌幅扩大 新华保险跌5.29%至46.54港元 中国人保跌3.55%至6.52港元 中国太保跌3.82%至35.24港元 中国人寿跌3.4%至23.84港元 [1] 财务表现解读 - 中国平安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但营运利润同比增长 受一季度会计并表一次性处理 发行可转债及600亿浮盈未体现在利润表三大因素影响 [1] - 公司建议市场更多关注营运利润指标 [1] 行业环境与配置偏好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78%附近 受去产能政策及公募新规 红利风格影响导致保险板块高位波动 [1] - 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者信心调查显示股票是2025年下半年保险机构首选投资资产 其次为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 [1] - 机构继续谨慎乐观看好保险板块配置价值 [1]
保险板块8月26日跌0.82%,新华保险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0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6 16:36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下跌0.82%,领跌个股为新华保险(跌幅1.77%)[1] - 上证指数下跌0.39%至3868.38点,深证成指上涨0.26%至12473.17点[1] - 板块内个股普跌:中国人保跌1.13%、中国太保跌1.56%、中国平安跌0.79%、中国人寿跌0.35%[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国平安成交额最高达29.85亿元,成交量49.20万手[1] - 中国人保成交量最大为64.80万手,成交额5.69亿元[1] - 中国太保成交额8.347亿元,新华保险成交额12.56亿元(注:原文"Z"单位存疑)[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08亿元,游资净流入1.33亿元,散户净流入3.75亿元[1] - 中国平安主力资金净流出4.15亿元(占比-13.9%),游资净流入1.58亿元[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出4078.24万元(占比-7.17%),散户净流出5053.67万元[2] - 中国太保获游资净流入2781.86万元(占比3.34%),散户净流入2840.88万元[2]
2024年上市公司独董观察:上海电力、建元信托、新华保险独董郭永清总薪酬78.03万元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
新浪财经· 2025-08-26 15:35
独立董事履职情况 - 郭永清2024年担任上海电力独立董事、建元信托独立董事、新华保险独立董事 [1] - 上海电力2024年召开13次董事会和3次股东大会 郭永清亲自出席全部董事会及2次股东大会 对所有议案均投同意票且无异议 [1] - 建元信托2024年召开9次董事会和2次股东大会 郭永清出席全部会议 对所有议案均投同意票且无反对或弃权 [1] - 新华保险2024年召开14次董事会和3次股东大会 郭永清出席全部会议 对所有议案均投同意票且无异议 [1] 专业背景与任职情况 - 郭永清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 2002年获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理论博士学位 [1] - 现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 同时担任上海电力、建元信托、新华保险、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独立董事及嘉兴银行董事 [1]
唐山金融监管分局同意新华保险唐山中心支公司迁安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8-26 13:21
公司运营动态 - 新华人寿保险河北分公司迁安支公司获准变更营业场所至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城区街道钢城大街2769号和2779号 [1] - 公司需按规定办理变更手续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1]
陕西金融监管局同意新华保险西安市长安路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8-26 13:17
公司运营动态 - 新华人寿保险陕西分公司长安路支公司获准将营业场所变更至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40号西安艾美艺术广场(英发金融中心)20层 [1] - 公司需按规定及时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1] 监管审批进展 - 陕西金融监管局于2025年8月19日正式批复同意营业场所变更申请 [1] - 批复依据为公司提交的《新保陕字〔2025〕91号》请示文件 [1]
买保险不如买保险股
虎嗅· 2025-08-26 10:32
保险股市场表现 - 中国平安8月12日买入中国人寿H股950万股 持股数量达3.75亿股 占中国人寿H股比例5.04% [1] - 中国平安8月11日耗资5583.87万港元买入中国太保H股 持股比例从4.98%升至5.04% [1] - 挪威央行8月7日增持众安在线至5.07%H股股本 成为第五大股东 [1] - 万得保险指数年内上涨18.67% 保险精选指数上涨20.97% 均高于银行板块16.52%的涨幅 [2] - 华证陆港保险产业主题指数年内上涨35.95% 因港股中小盘保险股涨幅显著 [4] - 众安在线年内上涨61% 阳光保险上涨65% 中国再保险上涨114% [4] 保险股投资逻辑 - 行业具顺周期属性 资负两端受益资本市场复苏 [5] - 险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增至6家 加大股市配置 [5] - 华证保险指数股息率2.86% 头部公司分红水平突出 [5] - 新华保险A股/H股股息率3.76%/5.29% 中国太保A股/H股股息率2.72%/3.22% [5] - 中国平安A股/H股股息率4.24%/4.83% 阳光保险股息率4.9% [5] - 保险精选指数市盈率TTM为9.17倍 处于10年历史分位点8.82% [6] - 前6个月保险业原保费收入3.74万亿元 同比增长5.04% [6] - 寿险业务6月单月同比增长21.0% 人身险公司保费同比增长5.4% [6] - 财产险公司保费同比增长5.1% 市场格局稳定 [6] 行业基本面改善 - 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合计分红907.89亿元 同比增长超20% [8] - 新华保险分红金额同比增近200% 中国人寿分红同比增长51.1% [8] - 中国人保分红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5.4% 中国太保同比增长5.9% [8] - 利差损风险缓解 受益股市上涨及分红险转型 [9] - 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从2.5%下调至2.0% 分红险保证利率上限从2%降至1.75% [9] - 万能险保证利率从1.5%降至1.0% 负债端成本下降 [9] - 分红险下调幅度最小 体现政策呵护 [9] - 预定利率多次下调但保费维持稳定增长 显示刚性需求 [10] - 代理人渠道初现止跌企稳 平安太保代理人数量小幅增长 [12] - 银保渠道恢复增长 报行合一政策逐渐消化 [13] - 险资举牌高股息领域 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加大股市投资 [13] 政策与行业格局 - 保险业面临最积极政策环境 国务院出台国十条支持高质量发展 [13] - 保险央企集体更换一把手 国家寄望在养老医疗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13] - 行业格局稳定 头部公司份额突出 少有颠覆性变化 [13] 业绩与风险提示 - 新华保险2024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3.6% 净利润110.83亿元同比增长11.1% [16] - 2023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85.3% 净利润同比增长201.1% [16] - 三季度起业绩基数变高 增速可能下降 [16] - 盈利弹性可能减弱 因基数隐含股票收益率已较高 [16]
杠杆率之变重构健康险一张保单如何从“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04:08
核心观点 - 重疾险价格因预定利率下调和产品复杂化而上涨 杠杆率下降 同时医疗险规模超越重疾险成为健康险第一大险种 行业正向"保人健康"转型 创新药械支付成为新增长动力 [1][2][3][6][7] 健康险市场结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超6200亿元 同比增长2.3% 赔款与给付1871亿元 同比微降 [3] - 医疗险2024年规模首次超过重疾险 成为健康险第一大险种 [3] - 健康险主要由重疾险和医疗险主导 护理险和失能险占比尚小 [2] 重疾险市场动态 - 重疾险价格普遍上涨 核保门槛提高 客户常因甲状腺结节等病症被拒保 [1][2] - 重疾险保费持续萎缩 限制健康险整体增速 [3] - 产品增加中症 轻症 多次赔等责任 推高件均费用 销售渠道费用也导致价格上涨 [2] 医疗险发展动能 - DRG/DIP医保改革推动产品创新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成为重要发展动力 [3][4] - 一年期健康险主要发展方向是中高端医疗险 关键需要医疗信息共享和医保数据支持 [4] - 2024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 较2023年增长16% 但商业健康保险赔付仅占7.7% [7] 产品创新与转型 - 行业从"保健康人"向"保人健康"转型 保单涵盖专属保障 医疗服务 特色权益等多方面 [1] - 多家险企推出创新药械支付产品 如新华保险"医药无忧医疗保险"覆盖院外药品器械 蚂蚁保"好医保"覆盖1500多种先进药械 [8] - 鼓励分红型健康险创新 放宽长期医疗险调费机制 提供转保选择权 [6] 政策支持方向 - 国家医保局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 临床价值大的创新药 [8] - 金融监管总局研究制定指导意见 推动健康险供需适配 提升行业经营能力 优化发展环境 [9] - 政策推动保险连接医疗 医药 养老等多方 形成产业联动 [9]
非银周观:美联储降息或已在路上,流动性驱动市场走强格局将持续
长城证券· 2025-08-25 18:58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3] 核心观点 - 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流动性驱动市场走强格局有望延续,重点关注券商及金融IT板块[1][8] - 经济数据走弱背景下流动性驱动市场趋势或延续,需聚焦内部问题、居民存款搬家效应及美国经济衰退引发的降息效应[1][8] - 两融波动创新高,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或呈现震荡突破走势[8] - 保险板块受公募新规及红利风格影响高位波动,但配置价值被谨慎乐观看好[2][9] 主要观点 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18日至8月22日,沪深300指数达4378点(周涨幅4.18%),保险指数(申万)达1364.59点(周涨幅1.36%),券商指数达7664.69点(周涨幅3.12%),多元金融指数达1417.97点(周涨幅4.18%)[6]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78%附近[2][9] 政策与事件影响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未来数月可能降息[7] - 中国证监会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自2025年8月22日起实施,侧重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7] - 证监会制定《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管理暂行规定》,自2025年10月9日起实施,加强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活动监管[7] - 人民币汇率波动回升至7.18附近[7] 保险板块 - 股票是2025年下半年保险机构首选投资资产,其次是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9] - 多数保险机构预期下半年资产配置比例与年初基本一致,部分可能适度增加股票和债券投资[9] - 重点推荐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稳健)、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价值高速增长,投资表现突出),建议关注中国财险、中国人寿[11] 券商板块 - 并购线重点关注信达证券、首创证券、浙商证券、国联民生、中国银河等[1][8] - 具有估值扩张空间的公司推荐东方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综合能力强、风险资本指标优化、受益ETF发展)[1][8] - 创新转型及受益行情的中小型证券公司重点关注东方财富(2025H1营业总收入同比+39%至6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37%至56亿元),相关公司包括浙商证券、国金证券[8][12] - 低估值央国企头部券商建议关注中国银河、中金公司、信达证券、首创证券、国联民生、太平洋等[12] 金融IT及互金平台 - 从赔率弹性角度建议逢低布局金融IT板块,重点关注财富趋势、同花顺、九方智投(2025年中报预告净利润中枢8.5亿元,子公司方德证券在港展业,布局AI创新)[1][8] - 互金平台建议关注东方财富、指南针、大智慧、湘财股份[8][12] - 平台型公司推荐同花顺(2025H1业绩明显改善,AI赋能前景)、九方智投、大智慧,建议关注财富趋势、指南针[12] 港股金融 - 受益港股高景气的公司包括国泰海通、国联民生、中金等[8]
保险板块8月25日涨0.47%,中国太保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5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5 16:47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上涨0.47%,领涨个股为中国太保(收盘价41.57元,涨幅1.94%)[1] - 上证指数上涨1.51%至3883.56点,深证成指上涨2.26%至12441.07点[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中国人寿(42.86元,-0.09%)和新华保险(67.30元,-0.21%)下跌,中国平安(61.00元,+0.83%)与中国人保(8.84元,+0.34%)小幅上涨[1] 个股成交情况 - 中国平安成交67.01万手(40.66亿元),为板块最高成交额[1] - 中国人保成交89.48万手(7.88亿元),为板块最高成交量[1] - 中国太保成交33.12万手(13.63亿元),中国人寿成交21.48万手(9.17亿元),新华保险成交25.99万手(17.42亿元)[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57亿元,游资净流入4.32亿元,散户净流入2422.17万元[1] - 中国平安主力净流出1.84亿元(占比-4.53%),游资净流入1.18亿元(占比2.91%)[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出1.82亿元(占比-10.46%),游资净流入1.33亿元(占比7.62%)[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出1.17亿元(占比-8.59%),但获游资大幅净流入1.82亿元(占比13.38%)[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入3886.94万元(占比4.93%),为唯一获主力增持个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