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阳智能(601615)
icon
搜索文档
乘“风”破浪! 明阳智能二十年向海逐梦深蓝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07:56
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树根科技) - 公司使命为“赋万物智能,助工业进步,创社会富足”,致力于以数据驱动中国制造业升级 [1] - 公司连续6年入选Gartner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魔力象限,成为亚太地区为数不多的代表企业 [1] - 业务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注于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并优化工业设备运营 [1] - 公司最初以三一重工的制造场景为试验田,专注于大型工程机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 [2] - 业务范围从“后市场服务”拓展至智能生产及企业智能决策,旨在打造开放通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2] - 根云平台可兼容超1100种工业协议,连接超250万台高价值工业设备,协议类型超5000种 [3] - 在三一重工18号工厂应用根云平台,实现8大工艺、32个典型场景的智能化,日产生数据超30TB [4][5] - 平台帮助某汽车厂批量级质量缺陷减少超50%,全年减少加班工时7800小时 [5] - 公司服务领域从重工业拓展至物流、养殖等行业,实现跨行业数据应用 [5] - 2024年9月发布售后维修Agent和柔性智能产线生态平台,致力于解决制造业全球化服务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6] - 公司通过“企业大脑”与“机器人大脑”提升组织管理效率并降低成本 [6]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纳思达)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自主的打印机品牌,2010年发布中国首台自主核心技术激光打印机“奔图” [4][10] - 2024年发布首台自主A3激光复印机,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4] - 公司为全球第四大激光打印机厂商,其通用耗材芯片产销量位居全球前列 [4] - 从耗材生产转向整机研发,累计研发投入超20亿元,打印机业务于2018年实现盈亏平衡 [10][11] - 芯片子公司极海微电子2024年利润达363亿元,同比增长108.97% [11] - 极海微电子拥有600余人研发团队,累计获1333项集成电路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100项 [11] - 芯片业务从打印机耗材延伸至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11] 明阳智能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明阳智能) - 公司用20年时间参与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13][17] - 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位列第二,产品远销欧洲、日本等地 [13][19] - 2025年上半年新增海外订单1.68GW,稳居全球风电企业前列 [19] - 自主研发的16.6MW“明阳天成号”为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年发电量约5400万度 [15][20] - 平台叶轮扫风面积相当于50个足球场,采用抗压能力115兆帕以上的混凝土浮式基础 [15][20] - 陆上风机装机价格从2022年的6200-6800元/千瓦降至2000-2500元/千瓦,海上风机降至3000元/千瓦 [14][18] - 攻克离岸100公里、水深100米的深水区作业难题,参与国内5台漂浮式示范工程中3台的研发 [8][20] - 公司从风机制造商向智慧能源服务商转型,打造覆盖发电、储能、用电的能源生态链 [9][21] - 在海南文昌推进百万吨级深远海绿色电氢氨醇项目,包括风电、制氢及甲醇装置 [9][21] - 与阿里巴巴在河北张家口合作绿电与算力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4亿元,规划年发电7.97亿千瓦时 [21]
根的力量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01:46
树根科技 - 公司连续6年入选Gartner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魔力象限,是亚太地区为数不多达成此成就的企业 [3] - 公司使命为“赋万物智能,助工业进步,创社会富足”,致力于为中国参与全球工业竞争提供底层能力支撑 [3] - 根云平台已连接全球超250万台高价值工业设备,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兼容超1100种工业协议,协议类型超5000种 [3][4] - 业务发展从设备远程监控起步,逐步拓展至智能制造及企业智能管理,目标打造开放通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4] - 在三一重工18号工厂的应用中,平台连接1540个传感器和200台机器人,每日产生超30TB数据,实现9大工艺、32个场景的智能化 [5] - 公司服务已拓展至天津港、奶牛养殖、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在汽车厂应用后实现批量报废减少超50%,全年减少加班工时超7800小时 [6] - 近期发布售后服务智能体和柔性智能焊接生态平台,旨在解决制造业全球化服务难题和突破国外焊接系统技术封锁 [6] - 公司正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构建“企业大脑”与“机器人大脑”,以提升管理效率并降低成本 [7] 纳思达 - 公司已成长为全球第四大激光打印机厂商,其通用耗材芯片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 [7] - 2010年发布中国第一台自主核心技术激光打印机,2024年发布首台自主可控A3激光复印机,填补国内空白 [7][12] - 公司发展历经从耗材生产到整机制造的战略转变,打印机业务直至2018年才实现盈亏平衡,累计研发投入超20亿元 [9][11] - 芯片子公司极海微2024年芯片销量达6.15亿颗,同比增长26.01%,其中非打印耗材芯片销量同比大幅增长42% [12] - 极海微已成功研发量产多款高端32位通用MCU芯片,2024年净利润达3.63亿元,同比增长109.97% [13] - 极海微拥有600余人研发团队,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累计获1331项集成电路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50项 [13] - 公司将芯片业务视为“第二个长征”,正将其技术拓展至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更广阔赛道 [12][13] 明阳智能 - 公司2024年有超1300台海上风机成功抵御超强台风“桦加沙”考验,未出现设备受损 [15] - 在全球前5大风电整机厂中,中国企业占据3席,全球新增风电装机超50%来自中国 [16] - 公司稳居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第二,2025年上半年新增海外订单1.68GW,产品远销欧洲、日本等地 [17] - 国内陆上风机装机价格从2022年的6200元–6500元/千瓦降至2000元–2500元/千瓦,海上风机价格降至3000元/千瓦 [16] - 公司投运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16.6MW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叶轮扫风面积相当于50个足球场,年发电量约5400万度 [15][18] - 公司深度参与国内已建成5台漂浮式风电示范工程中的3台,攻克离岸100公里、水深100米的深水区作业难题 [18] - 公司正从风机制造商向智慧能源服务商转型,布局包括绿电制氢、绿色甲醇在内的能源生态 [19] - 与阿里巴巴在河北张家口联合打造绿电与算力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4亿元,规划200MW风电装机和储能系统,预计年发电7.97亿千瓦时 [19]
广东沿海数台风电机组被台风吹倒,行业人士:风力远超当年设计标准极限,实属天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23:37
事件概述 - 第18号台风“桦加沙”登陆广东阳江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3级(40米/秒)[1] - 台风导致华能雷平风电场数台风力发电机组倒塌 受损风机设备制造商为明阳智能[3] 事故原因分析 - 风电场实录最大风速达到75米/秒 强度远超风机设计标准极限[3][6] - 涉事风机为陆上风电1.5MW机型 单机容量较小 叶片长度及塔筒高度低于当前主流水平[4] - 风电场于2012年投运 已持续运行13年 制造商质保期于2017年结束[4] - 台风期间风机发生线路掉电 可能影响机组采取抗风动作[6] - 行业人士认为此次倒塌属于极端天气中的偶发事件 实属天灾[3][4][6] 风电场项目详情 - 华能雷平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7.85万千瓦 项目分四期建设 共有109台机组[4] - 项目首台风机于2012年3月并网 至2022年底累计上网电量约30亿千瓦时[4] 海上风电表现 - 在台风“桦加沙”冲击下 至少上千台海上风电机组顺利通过考验 基本未受影响[7] - 台风过境期间 海上风电场区域最高平均风速39.89米/秒 瞬时最高风速达56.8米/秒[7] - 中国南海海域在运的1345台明阳智能海上风电机组均平稳通过台风考验 没有设备受损[7] 风机抗台风技术 - 新型海上风电机组设计抗台风等级为17级 最高设计风速77米/秒[7] - 采用单点系泊系统可使风机随台风方向进行360°自适应偏航 使支撑结构极限载荷降低40%[8] - 配备可远程启停的备用电源 确保异常失电后机组仍能有效执行抗台风指令[8]
何瑞修任职欧洲明阳CEO!曾任巴斯夫全球能源业务负责人
新浪财经· 2025-09-29 22:11
公司人事任命 - 明阳智能正式任命何瑞修为欧洲明阳首席执行官 [1] - 何瑞修在国际能源行业拥有超过二十年经验 加入明阳前曾任巴斯夫全球能源业务负责人 [3] - 何瑞修曾在新加坡 瑞士和德国担任高级管理职务 积累了横跨多个能源细分领域的广泛经验 [3]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认为业务本地化和人才属地化是推进欧洲明阳与全球化业务的重要战略部署 [4] - 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与协作加速绿色转型 驱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4] - 此次任命旨在强化公司的全球影响力 [3] 新任高管表态 - 公司创始人张传卫表示何瑞修在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方面成绩斐然 兼具国际管理背景和对欧洲与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 [3] - 何瑞修表示将在可再生能源行业关键时点加入公司 携手巩固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加速推进欧洲净零计划 [4]
最大风速75米/秒,超强台风“桦加沙”吹倒广东阳江数台风电机组 行业人士:风力远超当年设计标准极限,实属天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9:11
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张海妮 近日,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登陆广东阳江,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疾风骤雨 之后,东平镇村民发现,沿海数台风力发电机组倒塌。 据网络上流传的视频,受损风机上印有"中国华能"字样,所在地为华能雷平风电场,有倒塌风机的设备 制造商为明阳智能(SH601615,股价16.19元,市值367.76亿元)。 多名风电行业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风电场实录最大风速达到75米/秒,强度远超风 机设计标准极限,且风机运营年限较长,倒塌的确属于不可抗力。 行业人士表示实属天灾 据阳江当地媒体报道,华能雷平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7.85万千瓦,为东平、新洲一带的沿海山地风电 场,项目分四期建设,共有109台机组。项目首台风机于2012年3月19日并网,至2022年底累计上网电量 约30亿千瓦时。 针对本次事故,有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涉事风场采用陆上风电1.5MW(兆瓦)机 型,单机容量较小,其叶片长度、塔筒高度等参数均低于当前主流陆上风机水平,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该风场2012年投运后,已持续安全运行13年,制造商质保期于2017年结束,目前由业主 ...
风电设备板块9月29日涨1.35%,吉鑫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5.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9 16:45
板块整体表现 - 风电设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35%,领涨股为吉鑫科技(涨幅10.05%)[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9%报收3862.53点,深证成指上涨2.05%报收13479.43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2%,最高涨幅达10.05%(吉鑫科技)[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三位:吉鑫科技(10.05%至6.24元)、威力传动(8.24%至85.8元)、海力风电(5.92%至98.38元)[1] - 跌幅前三位:天能重工(-3.89%至6.42元)、电气风电(-3%至22.66元)、三一重能(-2.69%至30.03元)[2] - 明阳智能成交额达27.35亿元居首,通裕重工成交量350.31万手居首[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6亿元,游资净流入6251.52万元,散户净流入4.98亿元[2] - 禾望电气获主力净流入7041.49万元(净占比3.98%),振江股份主力净流入5784.33万元(净占比15.06%)[3] - 威力传动获游资净流入2476.58万元(净占比4.14%),吉鑫科技遭游资净流出3769.31万元[3]
明阳智能成交额创2022年11月22日以来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1:18
成交表现 - 明阳智能成交额达16.21亿元 创2022年11月22日以来新高 [2] - 股价上涨4.83% 换手率为4.54% [2] 公司基本信息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2日 [2] - 注册资本为227149.6706万元人民币 [2]
风电设备板块活跃,吉鑫科技3连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9:53
风电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风电设备板块反复活跃 [1] - 吉鑫科技实现3连板 [1] - 威力传动涨幅超过10% [1] 相关公司跟涨情况 - 通裕重工跟随上涨 [1] - 金风科技跟随上涨 [1] - 明阳智能跟随上涨 [1] - 新强联跟随上涨 [1] - 泰胜风能跟随上涨 [1]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执行效果低于预期风险;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 2025-09-28 16:24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已按要求进行分组,并排除了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及其他不相关内容。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多个子行业给出积极投资评级,包括氢能与燃料电池、风电、AIDC液冷、光伏&储能、锂电、电网&工控、新能源车等,并列出具体推荐公司[34][35] 核心观点 - 能源革命下半场聚焦非电领域脱碳,风光制绿氢氨醇是核心路径,市场对氢的认知存在巨大预期差[1][5][6] - 绿色甲醇在船舶的应用为绿氢率先环节,商业模式跑通将带动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1][6][7] - 风电出海加速,欧洲漂浮式海风起量,国内整机及基础环节受益[9][10][13] - AIDC液冷技术迭代,微通道等新技术受关注,OpenAI与英伟达合作带来液冷增量规模约1400亿人民币[14][17][18] - 光伏玻璃产能管控趋严,低效产能有望出清,盈利持续修复[19][20][22] - 锂电下游需求强劲,6F价格持续上涨,供应偏紧[2][23][24] - 电网设备出口维持高增长,8月电力设备出口69.0亿美元,同比+18%[3][26] - 工控企业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汇川技术发布相关产品并具备量产能力[3][28][29] - 新能源车市表现强劲,9月第三周电车渗透率达57.4%,新车型上市带动需求[3][30][31] 氢能与燃料电池 - 风光制绿氢氨醇是非电领域脱碳核心路径,绿氢平价近在眼前[5][6] - 绿色甲醇在船舶应用率先落地,带动绿醇需求,2030年全球绿醇需求量将超4000万吨[6][7] - 电解槽设备受益绿氢需求提升,25年下半年起项目加速动工[8] - 燃料电池汽车场景突破,多省市发布氢能高速过路费减免政策[8] - 投资机会关注绿醇生产商、绿氢设备、燃料电池等[1][7][8] 风电 - 明阳智能意大利工厂投资决议通过,2.8GW漂浮式项目有望27-28年启动建设[9][10] - 金风科技签约泰国286MW EPC合同,海外业务扩张[11][12] - 欧洲漂浮式海风起量,单GW净利润提升至18-24亿元[10] - 投资建议关注整机、两海、零部件三条主线[13] AIDC液冷 - 英伟达与OpenAI签署意向书,部署至少10GW英伟达系统,投资1000亿美元[14] - 微软测试微流控冷却系统,散热性能比传统冷板高三倍[14] - 液冷作为芯片功耗伴生需求,渗透确定性高,增量规模约1400亿人民币[17][18] - 投资机会关注多零部件环节、IDC解决方案商及新技术方向[18] 光伏&储能 - 光伏玻璃产能管控趋严,新增审批趋严,低效产能有望出清[19] - 8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7.36GW,同比-55%,但年末或有翘尾[21] - 8月组件出口25GW,同比+22%,欧洲出口同环比显著恢复[21] - 投资建议关注大储龙头、光伏玻璃、低成本硅料等[22] 锂电 - 下游需求强劲,储能和新能源车双轮驱动[2][23] - 6F价格持续上涨,场内货源偏紧,企业挺价情绪强烈[2][23][24] - 利元亨首条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开始交付[25] - 电解液市场供需两旺,价格小幅上涨[24] 电网&工控 - 8月电力设备出口69.0亿美元,同比+18%,变压器出口8.4亿美元,同比+42%[3][26] - 汇川技术发布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28][29] - 投资机会关注AIDC相关、变压器出海、主干网建设等[26][27] 新能源车 - 9月第三周乘用车销量51.9万辆,同比+13.3%,新能源车销量29.8万辆,同比+30.7%,渗透率57.4%[3][30] - 问界M7、尚界H5、理想i6等新车型上市,带动车市活跃[31][32][33] - 投资建议关注新车型表现及产业链机会[34][35] 产业链价格 - 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稳或上涨,硅料持稳,电池片和组件价格上涨[36][42][46] - 锂电产业链中6F价格持续上涨,碳酸锂、三元材料等价格小幅上行[53][55][61] - 景气度指标显示光伏&储能、锂电、氢能等拐点向上[64]
10月十大金股推荐
平安证券· 2025-09-28 10:42
市场观点与配置策略 - 市场中期向上动能仍然可期,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讨论"十五五"规划是重要政策窗口[3] - 配置建议围绕政策博弈和产业景气共振向上的板块布局[3] - 重点关注内外需共振景气的科技成长板块(AI/半导体/消费电子/创新药等)[3] - 关注受益行业需求回暖和技术升级的先进制造板块(新能源等)[3] - 关注受益产品涨价预期的周期板块(有色金属/建材等)[3] 重点公司推荐逻辑 - 甘李药业(总市值476亿元,PE 51.7)主营业务稳中有升,创新出海加速推动[3][4][5] - 海光信息(总市值6227亿元,PE 273.2)国产算力领先企业,25H1业绩持续大幅增长[3][32] - 鹏辉能源2025H1户储电芯出货量全球前三,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20Wh/Kg[3][44] - 明阳智能受益海上风电高景气,出海潜力突出[3][52][53] - 兴业银锡受益白银价格补涨预期,银锡产量增长弹性持续释放[3][55] - 华新水泥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海外业务快速发展[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