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601628)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 | 中国人寿获净买入6.73亿港元
第一财经· 2025-08-18 17:56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净买入13.86亿港元 [1] 个股净买入情况 - 中国人寿获净买入6.73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6.17亿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3.89亿港元 [1] 指数及ETF净卖出情况 - 盈富基金遭净卖出64.13亿港元 [1] - 恒生中国企业遭净卖出14.45亿港元 [1] - 南方恒生科技遭净卖出5.74亿港元 [1]
图解丨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3.8亿港元,加仓中国人寿、阿里
格隆汇APP· 2025-08-18 17:53
南下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今日净买入港股13.86亿港元,其中净买入中国人寿6.72亿港元、阿里巴巴-W 6.17亿港元、华虹半导体3.89亿港元、腾讯控股2.99亿港元、东方甄选2.99亿港元、中芯国际1.62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净卖出盈富基金64.13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14.45亿港元、南方恒生科技5.73亿港元、小米集团-W 2.1亿港元、快手-W 1.49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已连续5日净买入中芯国际共计10.3549亿港元,连续3日净买入阿里巴巴共计25.2673亿港元 [1] 个股表现 - 东方甄选股价上涨5.2%,成交额17.57亿港元 [3] - 中国人寿股价上涨2.9%,成交额17.31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股价上涨0.4%,成交额33.01亿港元 [3] - 小米集团-W股价上涨0.4%,成交额25亿港元 [3] - 腾讯控股股价下跌0.8%,成交额36.54亿港元 [3]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6.2%,成交额33.65亿港元 [3]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1.8%,成交额28.15亿港元 [3] - 美团-W股价下跌0.2%,成交额15.8亿港元 [3] 市场交易数据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持平,成交额16.27亿港元 [3] - 南方恒生科技ETF成交额28.15亿港元 [3]
加仓!加仓!净买入超64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17:32
保险行业核心指标 - 截至上半年末保险业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9 2% 上半年总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 1% [2] - 上半年保费增长主要由寿险驱动 1月~6月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为5 4% 较1月~5月的3 3%增速明显走扩 [2] -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6 2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 39% 较年初增长8 9% 环比增长3 7% [2] - 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2 60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 9% 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2 3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5 7% [2] 保险资金配置策略 - 保险资金主要配置方向仍是债券 占比超51% 同时大力加仓股票 银行存款和非标继续被减配 [2][4] - 截至二季度末股票余额为3 07万亿元 占比提升至8 8% 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 二季度单季净增加2513亿元 [3] - 较去年二季度末股票余额增长47 57% 高于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总量同比17 39%的增幅 [3] - 债券余额为17 87万亿元 占比提升至51 1% 刷新近年来最高水平 上半年净增加1 94万亿元 二季度单季净增加8961亿元 [4] - 银行存款余额为3 02万亿元 占比降至8 6% 其他投资(以非标类为主)余额为6 58万亿元 上半年净减少1871亿元 占比降至18 8% [4] 市场环境与政策影响 - 低利率环境下市场配置呈现"资产荒" 上调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扩大长期投资试点等政策落地为险资入市松绑 [3] - 监管层对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入市的明确号召及配套利好措施推动形成投资趋势 [3] - 保险资金同时增加债券和股票配置 "哑铃型"配置策略更加突出 [5] 险资举牌动态 - 险资举牌持续升温 举牌对象主要集中在港股的银行 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 [5] -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的H股 反映出对保险板块基本面修复和长期价值的信心 [5]
保险板块8月18日涨0.38%,中国人寿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9101.0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8 16:39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8月18日保险板块整体上涨0.38% 领涨个股为中国人寿(涨跌幅1.42%)[1] - 上证指数上涨0.85%至3728.03点 深证成指上涨1.73%至11835.57点[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新华保险持平(0.00%) 中国平安下跌0.77% 中国人保微跌0.12%[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国人寿成交25.63万手 成交额10.95亿元 收盘价42.92元[1] - 中国太保成交34.64万手 成交额13.86亿元 收盘价39.90元[1] - 新华保险成交23.27万手 成交额15.68亿元 收盘价67.20元[1] - 中国人保成交98.51万手 成交额8.45亿元 收盘价8.58元[1] - 中国平安成交95.73万手 成交额57.32亿元 收盘价59.34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9101.06万元 游资净流出9862.17万元 散户净流入761.11万元[1] - 中国太保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120.27万元(占比5.14%) 游资净流入27.14万元(占比0.02%)[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入5102.26万元(占比3.25%) 游资净流入2815.04万元(占比1.80%)[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入1723.53万元(占比1.57%) 游资净流出74.29万元(占比-0.07%)[2] - 中国平安主力净流出1153.39万元(占比-0.20%) 游资净流出1.43亿元(占比-2.49%)[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出3691.59万元(占比-4.37%) 游资净流入1504.14万元(占比1.78%)[2]
内险股继续走高 险资举牌范围拓展至险企 有望提升投资收益率并推动保险股价值重估
智通财经· 2025-08-18 14:43
股价表现 - 中国人寿H股上涨3.86%至25.3港元 [1] - 众安在线H股上涨3.67%至19.75港元 [1] - 中国太保H股上涨2.57%至37.58港元 [1] - 中国平安H股上涨1.13%至58.25港元 [1] 同业举牌动态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 持股比例达5.04% [1]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人寿H股2.13亿港元 持股比例达5.04% [1] - 险资举牌时隔六年再现同业举牌案例 [1] 政策环境 - 财政政策呈现积极态势 [1]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1] - 政策鼓励保险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 [1] 行业影响 - 保险行业权益配置范围持续扩大 [1] - 举牌范围延伸至保险股板块 [1] - 人身险预定利率调降有助于降低险企负债成本 [1] - 保险板块基本面呈现修复趋势 [1]
2Q25保险资金运用分析:股票余额环比增长8.9%,基金配置比例持续下降
中泰证券· 2025-08-18 14:10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险资运用余额同比增速连续5个季度改善,2Q25末同比增速达17.4%,总规模达36.23万亿元[5] - 股票配置余额环比增长8.9%,占比连续5个季度提升至8.8%,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0.5%的涨幅[5][12] - 债券配置比例达51.1%(环比+0.7pct),但增速边际放缓;基金配置占比降至4.8%(环比-0.1pct)[5] - 偿付能力持续改善,2Q25末财险/人身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分别达240.6%/196.6%[5][14] 大类资产配置分析 - **银行存款**:占比8.6%(环比-0.2pct),财险公司存款余额4046亿元(同比+1.7%)[5][6] - **债券**:人身险公司配置比例提升3.68pct至51.9%,余额达16.92万亿元(同比+26.6%)[5][6] - **股票**:财险公司配置比例同比+1.84pct至8.3%,人身险公司股票余额2.87万亿元(同比+47.9%)[6] - **非标资产**:广义非标余额6.58万亿元,占比降至18.2%(环比-0.4pct)[5][12] 市场表现对比 - 2Q25险资股票配置涨幅(8.9%)显著高于沪深300指数(0.5%)[5] - 债券配置涨幅5.3%超越中证全债指数(2.0%),基金配置涨幅0.6%落后偏股基金指数(2.4%)[5] 重点公司动态 -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释放行业基本面筑底信号[5] - 挪威央行举牌众安在线,成为第五大股东[5] - 上市险企权益持仓若上涨20%,预计对新华保险内含价值影响达10.07%(最高)[17] 行业基本面数据 - 2Q25原保费/净资产/总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5.3%/23.4%/16.1%[5] - 行业总市值3.26万亿元,流通市值占比99.98%[2] - 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2.6万亿元(同比+17.7%),占行业总量90%[6]
未来已来 中国人寿助力脑机接口技术快速腾飞
中金在线· 2025-08-18 13:34
政策支持与产业目标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到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并建立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 [1] - 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积极响应政策 通过综合金融优势推动科技金融与科创领域深度融合 [1] 技术突破与临床进展 - 全球首个超薄柔性深部电极植入手术成功实施 电极厚度仅为头发丝十分之一 实现微创植入并采集深部脑区单细胞级别神经信号 [2] - 手术由浙大二院神经外科团队完成 使用智冉医疗开发的高通量柔性电极 为脑疾病诊疗和脑科学研究提供新工具 [2] 企业融资与资金支持 - 智冉医疗在2025年8月完成A轮融资 规模超3亿元 由国寿双碳基金参与投资 资金用于新一代侵入式脑机接口研发及大规模临床试验 [3] - 中国人寿通过保险资金长期资本优势 支持科技自立自强领域累计投资规模超400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 [3] - 国寿科创基金和国寿双碳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20个 涵盖新能源、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 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50% [3] 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 通过意念控制外骨骼辅助患者完成动作训练 中国有4.6亿人存在康复需求 [4] - 力之智能拥有100余项发明专利和7项国际专利 专注于脑机接口康复神经调控技术 [4] 银行信贷与金融服务 - 广发银行为力之智能提供1.7亿元授信意向和2500万元贷款支持 优化贷款额度、期限和还款方式 助力其申报国家产业基金 [5] - 广发银行科技信贷在2025年上半年较年初增长7.7% 并针对不同阶段科创企业开发特色金融产品 [5] 投资布局与产业生态 - 中国人寿通过股权投资、债权计划等多元化工具精准支持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国寿大健康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 为国内首支保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投资多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高科技企业 [7] - 强脑科技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实现十万台级量产 产品线包括智能假肢、智能康复及神经电子消费品 [7] - 品驰医疗通过E轮融资成长为中国脑机接口及创新医疗器械企业 自主研发脑起搏器技术 [7] - 国寿大健康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60个(截至2025年6月末) 科技型企业占比超70% 重点布局产业链关键节点 [7] 技术融合与未来展望 - 脑机接口与AI算法结合 逐步融入日常应用场景 金融服务持续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8]
财信人寿、中国人寿在长沙成立股权投资基金 出资额8.0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27
基金成立信息 - 长沙聚财壹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近日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国寿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8.01亿元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包括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1] - 该基金由财信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旗下国寿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1] 工商注册信息 - 企业名称为长沙聚财壹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登记状态为存续 [2] - 成立日期为2025年8月14日,营业期限至2045年8月13日 [2]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30104MAETJKJY63,工商注册号为430104200215765 [2] - 企业类型为有限合伙企业,行业为资本市场服务 [2] 经营场所与范围 - 主要经营场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观沙岭街道滨江路188号湘江基金小镇2栋2 [2] - 经营范围包括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须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备案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2]
沪指刷新近十年新高!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近4500只个股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02
市场表现 - 沪指涨1.18%报3740.50点,深成指涨2.25%报11896.38点,创业板指涨3.63%报2626.29点,北证50指数创历史新高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75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196亿元 [2] - 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市场近4500只个股上涨 [2] 个股表现 - 工商银行市值2.68万亿元位居A股市值榜首位,农业银行市值2.41万亿元次之 [2] - 贵州茅台、建设银行、宁德时代等10股市值均超万亿元 [2] - 建设银行市值2.39万亿元,中国移动市值2.34万亿元,贵州茅台市值1.80万亿元 [3] - 中国银行市值1.75万亿元,中国石油市值1.57万亿元,宁德时代市值1.30万亿元 [3] 资金动向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股票投资余额和占比持续提升 [4] - 7月A股新开户数196.36万户同比增长71%,个人投资者开户195.4万户 [4] - 今年以来累计新开户数1456.13万户同比增长36.88% [4] - 7月固收类理财产品规模环比减少217亿元,显示资金向股市迁移 [4]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托底下新动能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和增量资金入市 [5] - 市场上涨核心逻辑包括政策底线思维、新动能亮点涌现、增量资金入市 [5]
如何打造一场久久为功的数字金融实践?中国人寿给出价值样本
齐鲁晚报· 2025-08-18 12:09
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 - 保险行业从线下繁琐操作向数字化空间跃迁 科技渗透产品设计 精算定价 渠道转型 核保风控 客户服务等全价值链环节 [1] - 行业面临三重关键命题:数字化转型突破口定位 同质化竞争中差异化路径探索 员工与客户价值共生体系构建 [1] - 头部先行者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科技创新提供价值样本 [1] 中国人寿数字化转型战略 - 公司以战略定力锚定转型方向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核心要义 加快数字国寿建设 [3][4] - 2012年与清华大学合作研究信息化三个层面概念图 前瞻规划"大后台+小前端"科技布局 [4] - 信息处理层面布局"大后台"支持企业上云 以多活数据中心为基础建设国寿混合云 对接华为云 阿里云等公有云降本增效 [4] - 信息传递层面布局"扁平化网络"支持万物互联 改变多层级树状网络为扁平化直连模式 连接上万个网点 数十万台电子设备 数十万销售队伍和数亿客户 [5] - 信息交付层面布局"小前端"支持便捷服务 依托数字化平台落地社交化 线上化应用产品 打通公司与客户 内部职能部门及各级机构间线上连接 [6] 数字化实践与创新成果 -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 线上线下一体的EAC模式 为行业提供新解法 [6] - 通过科技赋能打造简捷 品质 温暖的"国寿好服务"品牌 实现客户精细化 个性化与场景化经营 [7] - 建立线上线下多触点服务格局 寿险APP月活跃用户超1100万 [8] - 后端与医保系统实时对接 理赔赔付时效缩短至0.34天 [8] - 创新"空中客服"O2O服务模式 覆盖28项保全服务项目 解决柜面50%问题 连接2600+柜面网点 2024年累计服务客户180万人 [9] - 获评国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最高等级优化级(5级) 成为全国第四家 保险行业首家获此等级单位 [9] 未来展望 - 随着技术迭代与监管框架完善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11] - 公司将通过更精准客户需求洞察 更敏捷响应机制 更智能服务交付 开辟更具成长性价值空间 释放更大增长潜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