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石油(601857)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吉林销售长春分公司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新浪财经· 2025-06-04 10:46
公司荣誉与精神文明建设 - 公司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体现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投入和成果 [2] - 公司将精神文明创建融入诚信经营、客户服务、安全生产等具体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 连续7年开展"中国石油开放日"活动,搭建企业与客户沟通桥梁 [6] - 近百名员工受到省部级、地市级表彰,展现爱岗敬业的石油精神 [6] 质量管理与合规经营 - 依托中国石油驻吉地区产业链优势,成品油品质可靠,油品质量、计量监督检查合格率保持100% [2] - 油库投入尖端质检仪器,严格管理加油机设备,实施"一机一档"台账和双铅封管控 [2] - 定期举办全员普法培训、合规培训及"法治在我心中"演讲比赛,营造依法合规氛围 [2] 多元化服务与绿色转型 - 构建21座"咔咔"汽服店、12座农资保供站、8座旅游沿线补给站及加油站内肯德基店中店,打造"人·车·生活"生态圈 [4] - 加快绿色转型,建成一批充电站、换电站、LNG站,形成多能互补格局 [4] - 开展"客户在我心、服务见我行"竞赛,累计涌现近百名技术能手,提升服务品质 [4] 安全生产与员工发展 - 连续14年保持安全生产无事故,创新员工培训方式并组织应急演练 [4] - "爱满宝石花"志愿服务和"员工风采"短视频活动展现企业文化活力 [6]
云南石化完成IPC智能控制优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6-04 09:58
技术升级 - 云南石化完成全厂装置Robust—IPC全流程智能控制技术的优化安装并稳定运行半个月[1] - 项目实施前使用PID控制和APC系统存在控制问题多、工况复杂、需定期维护等局限性[1] - 关键参数长期依赖人工操作导致响应速度慢、安全应急能力不足[1] 技术特点 - IPC项目融合智能建模、多变量智能控制等10余项先进技术[1] - 项目投用后基础控制回路抗干扰能力增强、关键参数波动减少、操作效率提升[1] - 工艺报警次数大幅降低、装置综合能耗持续下降[1] 实施过程 - 催化裂化、蜡油加氢裂化等20套装置去年底启动优化安装[2] - 技术团队耗时3个月采集数据并定制参数优化方案[2] - 实现从单变量控制到多变量协同控制的跨越[2] 项目成果 - 累计优化1913个基础控制回路、制定139个优化控制方案[2] - 开发6套加热炉多变量智能控制方案[2] - 新增18项IPC区域控制模块、144项故障诊断模块、57项智能函数模块[2]
2025年中国乙烯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龙头地位稳固[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4 09:43
乙烯行业概述 -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是衡量国家石化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2] - 按纯度可分为高纯度乙烯和工业级乙烯,按来源可分为石油裂解乙烯和生物乙烯[2] - 广泛应用于包装、农业、建筑、纺织、电子电器、汽车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2] 乙烯生产工艺 - 主要生产工艺包括蒸汽裂解、催化裂解、乙烷裂解及煤制烯烃(MTO/MTP)[4] - 蒸汽裂解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乙烯生产方法,催化裂解具有选择性好、产品收率高等优点[4] - 乙烷裂解因成本低、乙烯收率高、产品纯度高在中国快速发展,煤制烯烃是中国特色技术[4] - 中国乙烯生产以石脑油等混合裂解为主,煤/甲醇制烯烃路线为辅,乙烷裂解装置占比较少[4] 乙烯产业链 - 主要原料包括石脑油、乙烷、丙烷、煤等[8] - 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PE)、乙二醇(EG)、苯乙烯(SM)、环氧乙烷(EO)、聚氯乙烯(PVC)等基础化学品[8] - 聚乙烯是乙烯下游消费主力,占比超60%,2024年中国聚乙烯产能达3571万吨,产量达2752.15万吨[10] 乙烯市场供需 - 2023年中国乙烯表观消费量达3610.4万吨,同比增长16.88%,2024年消费量达3708.0万吨,同比增长2.70%[1][12] - 2024年中国乙烯产量为3493.4万吨,需求缺口主要来源于进口[1][12] - 2024年中国乙烯进口数量达222.3万吨,进口金额达198060.4万美元,进口均价为0.09万美元/吨[14] - 主要进口来源地为韩国、日本、阿曼、美国等,2024年从韩国进口额达138392.67万美元[14] 乙烯产能扩张 - 国内在建乙烯产能达2575万吨/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相关项目产能合计达1010万吨/年[16] - 外资参与项目产能合计达735万吨/年,民营项目新增产能包括宝丰内蒙项目150万吨/年和卫星α-烯烃项目250万吨/年[16] - 新产能集中在2025-2026年投放,2027年后增速逐步放缓[16] - 具体项目包括埃克森美孚惠州160万吨/年(2025)、万华化学烟台二期120万吨/年(2025)、巴斯夫湛江100万吨/年(2025)等[17] 乙烯竞争格局 - 中国乙烯工业由央企一家独大演变为国企、民营资本和外资三足鼎立格局[18] - 2024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乙烯产量总和占全国63.32%,中国石化产量1347万吨(占38.5%),中国石油产量865.2万吨(占24.8%)[18][20][22] - 民营企业如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凭借炼化一体化能力占据重要席位[18] - 外资企业如巴斯夫、埃克森美孚通过独资项目进入中国市场,壳牌、沙特阿美等采取合作策略[18] 乙烯发展趋势 - 乙烯产能将继续增加,但扩张速度将逐渐放缓[24] - 行业将加强环保技术应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24] - 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24]
研判2025!中国二甲苯行业分类、发展现状及市场趋势分析:供需宽松与自给率提升施压二甲苯价格,下游需求放缓行业面临挑战[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4 09:36
行业价格动态 - 2024年底中国含量≥96%二甲苯生产资料价格为6965.37元/吨 环比下降0.57% 同比下降7.13% [1][9] - 价格下降主因新增产能未能被下游平稳需求完全消化 导致市场供需关系趋于宽松 [1][9] - 2025年一季度进口量225万吨 同比下降4.66% 进口金额19.46亿美元 同比下降19.29% 反映国际市场价格下行压力传导至国内 [11]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50-80年代初通过引进苏联技术建立生产装置 以煤焦油副产品回收为主 镇海炼化1980年代初建成首套连续重整装置 [4][6] - 1997年扬子石化引进UOP吸附分离技术建成首套45万吨/年大型PX装置 PX收率提升至70%以上 [4][6] - 2003年中石化研发RAX-2000吸附剂打破国外垄断 国产装置运行成本降低30% "十一五"期间新增产能598万吨 [4][6] - 2015年取消PX项目核准限制后民营资本大举进入 恒力石化等企业启动千万吨级项目 PX收率突破80% [5][6] - 2021年至今头部企业布局碳捕集和氢能利用 荣盛石化投资18亿元碳捕集装置降低碳排放强度40% [5][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料包括石油基(原油、石脑油)和煤基(煤炭、甲醇) 生产设备含催化重整装置、芳烃联合装置等 [7] - 中游为二甲苯生产制造环节 [7] - 下游应用覆盖纺织、食品包装、汽车制造、溶剂、医药中间体等多元领域 [7]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寡头主导格局 中石化与中石油凭借炼化一体化布局占据领先地位 [13] - 恒力石化通过200万吨级超大规模装置将生产成本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85% [13][15] - 荣盛石化建成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 形成880万吨/年PX产能 [16] - 外资企业如埃克森美孚通过技术合作切入中国高端溶剂市场 重点布局电子级二甲苯 [15] 企业运营表现 - 中石化2025年一季度营收7353.56亿元同比下降6.91% 归母净利润132.64亿元同比下降27.58% [15] - 荣盛石化2025年一季度营收749.75亿元同比下降7.54% 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6.53% [16] - 恒力石化建成全球首套10万吨/年生物质PX装置 原料替代率达30% [5][6][15] 未来发展趋势 - 产能扩张与结构优化并行 头部企业通过纵向整合降低单吨综合成本300-500元 [18] - 催化重整技术突破使二甲苯收率提升至47% 较传统工艺提高8个百分点 [18] - 绿色转型加速 政策要求2025年行业能耗下降15% VOCs排放限值收紧至50mg/m³ [18] - 下游需求向高端化发展 电子级二甲苯在半导体领域应用扩大 [19][20]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使出口成本增加8-12美元/吨 倒逼企业低碳转型 [21] - 中国在东北亚地区成本竞争力超越日韩 [21]
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上涨0.44%,前十大权重包含农业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6-03 16:02
指数表现 - 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当日上涨0.44%至3766.89点 成交额4682.93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2.23% 近三个月上涨1.03% 年初至今上涨0.42% [1] - 指数基日为2020年7月21日 基点3320.89点 包含分红收益再投资 [1] 成分股权重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7.08% 贵州茅台(3.67%)和工商银行(3.66%)为最高权重成分 [1] - 金融板块权重占比26.27% 为最大行业板块 [2] - 工业(18.53%)和信息技术(10.43%)分别为第二和第三大行业板块 [2] 指数构成规则 - 成分股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覆盖100%沪市上市公司 [1] - 市值前10证券上市满三个月后纳入 其他证券需上市满一年 [2] - 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证券将于次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剔除 [2] 行业分布特征 - 原材料(8.07%)、主要消费(7.48%)和能源(7.02%)构成中坚力量 [2] - 可选消费(6.32%)、医药卫生(5.94%)和公用事业(4.94%)占比相对均衡 [2] - 通信服务(3.76%)和房地产(1.24%)为占比最小的两个行业 [2]
港股“三桶油”尾盘集体走强,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涨超3%,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均涨超1%。
快讯· 2025-06-03 15:33
港股"三桶油"股价表现 - 中国石油股份(00857 HK)尾盘涨幅超过3% [1] -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HK)尾盘涨幅超过1% [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 HK)尾盘涨幅超过1% [1] 行业整体走势 - 港股能源板块"三桶油"集体走强 [1]
中国石油煤岩气年产能力达30亿方
经济日报· 2025-06-03 14:05
行业突破 - 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煤岩气日产气量创新高达到822万方,相当于年产能30亿方 [1] - 大吉气田近三年来产量迅速提升,较去年同期产量增长显著 [1] - 深层煤层气理论探索实现从煤炭工程治理到资源革命的认知跃迁 [1] - 行业突破"1500米以浅经济开采深度"传统观念限制 [1] 技术创新 - 煤层气行业攻关形成"一趟钻"和"黑金靶体织密缝网压裂"等关键技术 [1] - 创新实施全生命周期一体化采气工艺 [1] - 高质量完成大吉区块两期煤岩气开发先导试验 [1] 产能建设 - 中石油煤层气公司临汾采气管理区累计产气超90亿方 [1] - 大吉气田煤岩气日产量突破650万方,再创历史新高 [1] - 区块累产量超过1亿立方米 [1]
中国石油学会连续管工程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中国能源网· 2025-06-03 13:43
连续管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 - 中国石油学会连续管工程专业委员会在武汉正式成立 标志着我国连续管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 [1] - 专业委员会由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牵头 联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及高校等共同组建 [1] - 专委会是构建新时代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1] 连续管技术发展现状 - 我国连续管技术通过攻关和推广已取得长足进步 自主研制出系列作业装备 [1] - 开发了涵盖储层改造、试油完井等5大类60余种作业工艺及配套工具 [1] - 建成整装油田和集成应用示范区 形成百亿规模新兴产业 [1] - 创造单机年作业542井次的世界纪录 推动我国成为全球连续管技术发展最快国家 [1] 专委会发展目标与规划 - 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指出 我国连续管技术已基本实现"技术全系列、应用全覆盖" [3] - 专委会将推动技术高质量发展 加快原始创新和技术迭代升级 [3] - 专委会主任刘绪全表示 将锚定世界一流目标 深化顶层设计和国际交流合作 [5] - 专委会将健全运行机制 汇聚建设合力 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5]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03日(周二)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收盘行情一览:银行股全面走高,煤炭、电力股飘绿
快讯· 2025-06-03 11:36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行情 - 银行股全面走高,煤炭、电力股飘绿 [1] - 农业银行市值19494.05亿,成交额12.97亿,股价上涨0.72% [3] - 中国银行市值16250.21亿,成交额13.11亿,股价持平 [3] - 建设银行市值22701.00亿,成交额4.48亿,股价上涨0.55% [3] - 招商银行市值11162.30亿,成交额13.70亿,股价上涨1.91% [3] - 工商银行市值25376.13亿,成交额12.75亿,股价上涨0.71% [3] - 兴业银行市值4962.98亿,成交额26.91亿,股价上涨5.52% [3] - 平安银行市值2299.60亿,成交额19.84亿,股价上涨2.51% [3] - 浦发银行市值3671.96亿,成交额6.39亿,股价上涨1.46% [3] - 邮储银行市值5364.61亿,成交额7.51亿,股价上涨1.50% [3] - 中信银行市值4568.47亿,成交额5.48亿,股价上涨3.14% [3] - 光大银行市值2392.96亿,成交额4.46亿,股价上涨2.02% [3] 保险行业 - 中国人保市值3688.28亿,成交额5.39亿,股价上涨1.02% [4] - 中国太保市值3345.95亿,成交额17.08亿,股价上涨1.18% [4] - 中国平安市值9817.14亿,成交额4.43亿,股价上涨0.85% [4] 白酒行业 - 贵州茅台市值18993.71亿,成交额25.77亿,股价下跌1.70% [4] - 山西汾酒市值2210.09亿,成交额7.29亿,股价下跌0.66% [4] - 五粮液市值4849.68亿,成交额18.59亿,股价下跌1.19% [4]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市值2294.18亿,成交额9.04亿,股价上涨2.61% [4] - 寒武纪-U市值2516.93亿,成交额13.41亿,股价下跌0.12% [4] 汽车整车行业 - 比亚迪市值10850.38亿,成交额40.33亿,股价上涨1.34% [4] - 长城汽车市值1924.18亿,成交额1.68亿,股价下跌0.22% [4] 铁路公路行业 - 京沪高铁市值2867.04亿,成交额2.02亿,股价持平 [4] 航运港口行业 - 中远海控市值15172.44亿,成交额3.78亿,股价下跌0.35% [4] 石油行业 - 中国石化市值6985.82亿,成交额3.06亿,股价下跌0.37% [4] - 中国白油市值2544.45亿,成交额8.13亿,股价持平 [4] 煤炭行业 - 陕西煤业市值1990.38亿,成交额24.68亿,股价下跌0.86% [4] - 中国神华市值7792.43亿,成交额6.74亿,股价下跌1.63% [4] 电池行业 - 宁德时代市值11507.24亿,成交额5.06亿,股价上涨0.96% [4] 电力行业 - 长江电力市值1951.90亿,成交额15.40亿,股价下跌0.79% [5] - 中国核电市值3284.08亿,成交额23.58亿,股价上涨0.78% [5] 互联网服务行业 - 东方财富市值7330.68亿,成交额4.28亿,股价下跌0.94% [5] 食品饮料行业 - 海天味业市值2455.01亿,成交额3.88亿,股价下跌0.61% [5] 证券行业 - 中信证券市值3808.88亿,成交额9.24亿,股价上涨0.71% [5] - 国泰海通市值3169.82亿,成交额19.31亿,股价上涨4.66% [5] 消费电子行业 - 立讯精密市值2201.05亿,成交额11.33亿,股价下跌0.10% [5] - 工业富联市值3663.63亿,成交额15.91亿,股价上涨1.35% [5] 化学制药行业 - 恒瑞医药市值3747.37亿,成交额5.37亿,股价下跌0.32% [5] 家电行业 - 格力电器市值2326.02亿,成交额5.79亿,股价下跌1.00% [5] - 海尔智家市值2241.92亿,成交额14.15亿,股价上涨1.48% [5] 农牧饲渔行业 - 牧原股份市值2525.11亿,成交额23.68亿,股价下跌2.89% [5] 医疗器械行业 - 迈瑞医疗市值1699.23亿,成交额10.29亿,股价上涨3.53% [5] 物流行业 - 顺丰控股市值2383.31亿,成交额9.38亿,股价上涨2.87% [5] 化学制品行业 - 万华化学市值2817.23亿,成交额4.40亿,股价下跌0.04% [5] 有色金属行业 - 紫金矿业市值4818.51亿,成交额18.00亿,股价上涨2.26% [5] 通信服务行业 - 中国联通市值1663.27亿,成交额6.17亿,股价下跌0.75% [5] 工程建设行业 - 中国建筑市值2363.53亿,成交额4.77亿,股价上涨0.70% [5] 交运设备行业 - 中国中车市值2077.80亿,成交额2.12亿,股价下跌1.35% [6] 电网设备行业 - 国电南瑞市值1758.22亿,成交额4.50亿,股价上涨0.56% [6]
中国石油数据汇总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中国油气行业 公司:摩根士丹利、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山东地炼企业(鲁清、胜星、鑫海等)、山东裕龙石化、大连石化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需求端 - **整体需求**:4月中国表观石油需求同比下降410 kb/d,环比下降790 kb/d,主要因炼厂季节性检修致产品供应减少及全球贸易紧张影响柴油需求,清明假期未提振汽油和喷气燃料需求 [1][2][5] - **柴油需求**:4月表观柴油需求环比下降110 kb/d,同比下降350 kb/d,因制造业PMI下滑、中美贸易紧张影响出口订单、LNG和新能源汽车替代等因素,预计2Q25同比降幅将扩大 [11][15][16] - **汽油需求**:4月表观汽油需求同比下降13%至3.16 mb/d,环比下降150 kb/d,主要因炼厂检修致产量下降,考虑库存变化后环比情况稍好,预计5月因劳动节假期需求回升,但同比仍将下降 [21][22][24] - **喷气燃料需求**:4月表观喷气燃料需求环比下降145 kb/d,同比下降150 kb/d,虽航班数量同比有增长,但效率提升使需求同比下降,预计5月因劳动节假期需求回升 [30][32][33] - **燃料油需求**:4月表观燃料油需求环比上升45 kb/d,主要因进口增加,但全球贸易减少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预计需求难以持续增长 [37][38] - **LPG需求**:4月表观LPG需求创4月新高至2.8 mb/d,因进口增加,但中美关税影响使市场受扰,PDH装置开工率下降,预计5、6月需求数据受影响,7月美国LPG进口有望回升 [40][42][44] - **石脑油需求**:4月表观石脑油需求环比下降80 kb/d,同比下降2%,预计5、6月因LPG关税影响需求增强,7月后趋于正常 [49][50][51] 供应端 - **原油生产**:4月中国原油产量环比下降170 kb/d,同比仅增长1%,虽中海油新油田投产但未能提升产量,总体因新油田投产同比仍有增长 [56] - **原油进口**:4月中国原油进口环比下降420 kb/d,但同比增加810 kb/d,创4月新高,因炼厂检修需求减少,进口来源上中东减少、巴西和安哥拉增加、伊朗减少、俄罗斯保持强劲,预计5月中东交付量仍低,伊朗进口进一步下降 [58][59][60][62][64] - **炼厂加工量**:4月中国炼厂加工量环比下降730 kb/d,同比下降180 kb/d,因季节性检修,国有炼厂开工率下降,独立炼厂因国内利润提升开工率上升至47.5%,预计5月加工量继续下降,夏季回升,全年或因关税不确定性提升开工率 [65][120][124] - **产品出口**:4月中国油品出口下降20 kb/d,因政府削减退税使出口利润为负、炼厂产量下降和国内需求增加,汽油和柴油出口减少,喷气燃料净出口数据受国际航班加油影响,预计2H25出口量或因大连炼厂关闭下降 [73][75][76] - **产品进口**:4月中国成品油进口环比增加190 kb/d,因LPG和燃料油进口增加,预计5、6月石脑油进口增强 [77][79] 贸易配额 - **清洁产品出口配额**:2025年3月28日发布第二批清洁产品出口配额12.8 Mt,略低于2024年,中石化和中石油获约72%,1 - 4月使用了34% [98][103] - **低硫燃料油出口配额**:2025年第二批低硫燃料油出口配额5.2 Mt,较2024年增加1.2 Mt,使总配额达18 Mt [98] - **原油进口配额**:2025年已发布两批原油进口配额,第一批6.0 Mt(117 kb/d)用于2024年底进口,第二批192.7 Mt(3.85 mb/d),总量较2024年增加8 Mt,新配额部分分配给裕龙和中海油大榭炼厂,政府提高年度配额上限至257 Mt [105][106][107] 炼油利润 - **4月情况**:4月初国内裂解价差因炼厂检修和原油价格下跌而增强,柴油和汽油裂解价差环比分别上升2.2/bbl和4.8/bbl,同比分别上升7.6/bbl和5.6/bbl,独立炼厂因利润提升提高开工率,但月底因中美关税担忧裂解价差回落 [113][114] - **未来展望**:5月汽油裂解价差减弱,柴油裂解价差上升,预计2H25因需求受关税影响和新炼厂投产,裂解价差将减弱 [115] 库存情况 - **4月情况**:4月原油库存增加约3600万桶,因进口强但炼厂需求低;可观测产品库存减少710万桶,柴油和汽油库存分别减少400万桶和310万桶,因炼厂产量低和需求担忧致去库存 [158][159] - **未来展望**:5月原油库存继续增加,产品库存相应减少,因炼厂开工率高和季节性需求增强 [16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报告提及摩根士丹利研究的合规、利益冲突、分析师认证、评级体系等信息,包括研究发布遵循冲突管理政策、分析师薪酬因素、股票评级定义和分布等 [178][181][182][185][188] - 报告对不同地区的研究发布和监管情况进行说明,如巴西、墨西哥、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以及对不同类型客户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211] - 报告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活动需符合制裁规定,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评估投资并咨询财务顾问 [17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