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核电(601985)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核电: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回购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5-13 16:21
回购方案核心内容 - 回购金额不低于3亿元且不超过5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1] - 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价格上限为13.98元/股(董事会决议前30日均价的150%)[1]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1] - 按上限测算可回购约35,765,379股(占总股本0.17%),下限测算约21,459,227股(占总股本0.10%)[2] 资金安排与股权结构 - 已获得中国银行北京海淀支行4.5亿元专项贷款支持,期限不超过36个月[2] - 回购后有限售条件股份比例将从8.19%升至8.30%-8.36%[2] - 回购资金上限占公司总资产0.08%、净资产0.45%、货币资金2.53%[2] 实施程序与授权 - 议案经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1] - 管理层获授权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回购时机/价格/数量等[3] - 已开立专用证券账户(B887298433 / B887301309)[4] 相关主体承诺 - 董事/监事/高管/控股股东等未来6个月暂无明确减持计划[1] - 董事会决议前6个月内相关主体未买卖公司股份[2] 绿电ETF数据 - 跟踪中证绿色电力指数的绿电ETF(562550)近五日上涨0.85%[6] - 当前市盈率17.3倍,估值处于45.05%分位[6][7] - 最新份额1.6亿份(减少75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418.1万元[6]
中国核电(601985) -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回购报告书
2025-05-13 15:47
股份回购 - 拟回购资金3 - 5亿元[3][15] - 回购价格上限13.98元/股[3][17] - 按3亿测算回购约21459227股,占比0.10%[16] - 按5亿测算回购约35765379股,占比0.17%[16] - 回购期限12个月内[3][11] - 资金来源为自有和自筹,贷款不超4亿5000万,期限不超36个月[19] - 回购用于股权激励[3][16] - 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3][10] 股权结构 - 预计回购后限售股下限升至8.30%,上限升至8.36%[20] - 预计回购后无限售股下限降至91.70%,上限降至91.64%[20]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总资产659.74亿元,净资产110.22亿元,货币资金19.74亿元[21] - 回购资金上限占资产0.08%、净资产0.45%、货币资金2.53%[21] 其他 - 2025年1月向控股股东定向发行2.41亿股[22] - 董监高未来3、6个月暂无减持计划[3][23] - 相关主体前6个月无买卖股份,无利益冲突等[22] - 若未实施激励,未用股份36个月内注销[24] - 注销股份将履行法定程序[25]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办理回购事宜[26][27] - 回购可能因因素无法实施或调整终止[28][29] - 已开立回购专用证券账户[30]
中国石化资本等超1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 | 04.27-05.11
创业邦· 2025-05-13 08:07
政府引导基金 - 光谷人才二期基金成功设立,聚焦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光谷金控集团、长江产业集团等共同发起,武汉光谷人才私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 [5] - 石景山区现代创新产业基金拟出资北京璞和同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元禾璞华同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公示期为2025年4月30日至5月9日 [5][6] - 江苏南通高端装备产业专项母基金启动第一批子基金管理机构公开遴选,总规模20亿元,重点投资机器人、工业母机、商业航天等领域,要求子基金规模不低于5亿元,省内返投1.5倍 [6] - 苏州首支农业科创基金落户昆山,总规模20亿元,首期6亿元,聚焦高端农业机械、数字农业、生物农业等六大领域 [6] - 武汉黄陂区产业发展基金启动子基金管理机构公开征集,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2大产业,对单只基金出资比例不超过20% [7] - 十堰武当产业引导基金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由十堰市茅箭区国有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十堰市财政局等共同持股 [7][8] - 衢州市首支产业发展并购母基金落地,规模20亿元,围绕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布局 [8] - 浙江绿实新材料基金启动子基金管理机构公开征集,首期40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四大领域 [9] - 贵阳市生态城市发展基金启动第一批子基金管理人公开遴选,支持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等领域项目 [9] - 洛阳工业控股集团发起设立洛阳市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0] - 黑龙江公开征集千亿级产业引导基金托管机构,重点支持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0] - 南京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基金招GP,总规模1亿元,重点投向生物制药、基因治疗、医疗器械等领域 [11] - 南通宝月湖科创母基金招GP,总规模50亿元,首期10亿元,重点投向集成电路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1][12] - 南京市航空航天母基金子基金遴选结果公示,南京置柏航空航天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目标规模1亿元,主要投资低轨卫星、低空经济赛道 [12] - 鑫时代鄂州基金招GP,实缴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等领域 [13] - 武汉数字产业基金招GP,总规模30亿元,首期10亿元,重点投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领域 [13] - 杭州科创基金公开征集2025年度子基金管理机构,支持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 [14] - 郑州航空港新兴产业基金招GP,总规模100亿元,首期50亿元,重点投向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14] - 杭州地铁产业基金获批,聚焦轨道交通产业链,重点投资轨交零部件、轨交信息化系统、绿色城轨、轨交智能维保 [15] -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股权投资基金招GP,重点投向粮食、茶叶、花卉、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领域 [16] - 大同新能源装备制造转型发展基金招GP,重点投向新能源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装备、智能装备与控制系统等领域 [16] - 烟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母基金拟出资华神现代中药产业基金,基金认缴规模5亿元,母基金拟认缴出资7350万元 [17] - 前海数据产业基金设立,总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数据资源、数据技术、数据服务、数据应用等领域 [17] - 湖南高创低空产业基金落地株洲,总规模10亿元,主要投资低空产业上下游产业链 [18] 市场化基金 - 维梧资本完成超7.4亿美元公开市场基金募集,投资于临床前及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公司 [20] - 国联民生证券发行首期1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募集资金重点投向医疗健康及新材料领域 [20] - 博世集团新设2.5亿欧元创投基金,重点投资能源效率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科技初创企业 [21][22] - 中信建投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总额不超过200亿元,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22] - 招商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总额不超过200亿元,本期发行规模不超过50亿元,重点布局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3] - 国泰君安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总额不超过600亿元,本期发行规模不超过20亿元,重点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方向 [23] - 中信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总额不超过200亿元,本期规模不超过20亿元,重点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24] - 中国银河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总额不超过200亿元,首期发行规模不超过20亿元,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24] - 东方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本期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硬科技领域 [25] - 平安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本期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25] - 华福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本期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26] - 长城证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本期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 [26] - 东南大学无锡校友科创转化基金成立,总规模5亿元,首期1亿元,重点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无锡市重点产业方向 [27] - 贵州省黔磷壹号私募基金成立,出资额40.02亿元,由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黔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 [27] - 泰州20亿战新母基金成功备案,重点投向新材料、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28][29] - 中国石化资本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募集资金9亿元,全部用于置换前期对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股权投资 [29] - 安徽猎投水木基金成功备案,由猎投基金、安徽省新研母基金、安徽当涂国资平台及社会资本共同设立,投资领域包括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 [30] - 金华启真科创种子基金推介,总规模10亿元,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投资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30][31] - 常州市未来产业天使基金完成工商设立,总规模5亿元,重点投资合成生物、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31] - Granite Asia旗下私募信贷基金完成2.5亿美元锚定募资,专注于亚太地区抵押贷款,为中型企业提供非稀释性资金支持 [31] - 芜湖科创基金第一批子基金候选管理机构公示,国信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领信基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入围 [32] - 江金富吉产业投资基金备案,认缴总规模10亿元,重点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2] - 上海科创三期母基金通过中基协产品备案,目标规模80亿元,重点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环保新能源等产业链 [33] - 苏州城投集团首支产业基金落地,总规模5亿元,首期1亿元,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苏州"1030"产业体系核心领域 [33] - 陕西财金交汇航空航天新动能基金通过备案,总规模10亿元,主要围绕国家重大装备产业链及陕西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链投资布局 [34] - 中原医学科学城"星未来基金"设立,总规模25亿元,重点投向创新药、高端仿制药、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诊断检测、医疗器械及高端耗材等领域 [35] - 宁波甬投工融兴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备案,签约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 [35] - 两面针民生大健康产业基金设立,规模5亿元,专注于广西、柳州的中草药等医药产业优势资源 [36] 产业基金 - 复星医药参设25亿元医疗健康产业基金,重点投资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医疗器械诊断、生命科学、创新药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创新型企业 [38][39] - 中国核电出资2.79亿元参设15亿元核能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核能产业发展 [39] - 一汽富维出资1亿元参设1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重点投资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延伸产业 [39] - 华培动力参投创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嘉兴石雀癸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备案编码SAYA42 [40] - 瑞德智能出资1000万元参投5亿元产业基金,重点开展创业投资业务 [40] - 南都物业出资3300万元参投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重点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具身智能等领域 [40][41] - 上港集团参与设立投资基金完成基金备案,目标规模80亿元,首关规模32.01亿元,重点投向未上市企业 [41]
增收不增利、股息率连降两年,中国核电经营待考
凤凰网财经· 2025-05-12 20:3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总营业收入772.72亿元同比增长3.09%但归母净利润87.77亿元同比下滑17.38%主要受所得税费用激增及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下滑影响[1][5][6] - 电力市场化转型导致核电与新能源电价竞争加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至66.43%但综合电价同比下降12.81%拖累整体利润[3][4][6] - 公司激进扩张新能源导致商誉账面余额达61.11亿元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4.99亿元包括商誉减值2.16亿元反映扩张策略风险[7][8] - 资本开支高峰下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扩大至-949亿元同比增32.4%筹资依赖加重2024年筹资现金流净额645亿元同比增188%但短期借款达330亿元存在流动性压力[9][12][14][15] - 2024年股息率1.73%为近七年低点扣非每股收益0.452元/股及ROE 9.22%均为三年最低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下滑[16][17] 分项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核电发电量1831亿千瓦时占比85%但同比下滑1.8%新能源发电量332亿千瓦时占比15%同比增42%[2][3] - 核电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8.13个百分点至50.78%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7.31个百分点至66.43%[4] - 综合电价0.4160元/千瓦时同比降0.8%其中新能源电价0.4203元/千瓦时同比降12.81%[4] - 2025年Q1新能源收入同比增24.64%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1.31%[7] 新能源布局 - 新能源营业成本57.5亿元同比增46.27%西北地区成本同比增31.85%但收入仅增1.98%[6] - 2024年在运新能源装机增长1100万千瓦但"增收不增利"现象显著[6] 资本结构与现金流 - 2024年购建固定资产等现金支出907亿元投资现金流净额-949亿元同比扩大32.4%[9][11] - 2024年借款现金流入1701亿元同比增21.5%偿还债务1140.77亿元同比增38%[12] - 长期借款3043亿元占非流动负债87%资产负债率68.27%[14][15] 股东回报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分红36.69亿元占净利润41.92%创上市新高但股息率1.73%为近七年低点[16][17] - 股价较2024年高点12.27元/股下滑23.6%至9.38元/股[16] - 上市以来累计募资426亿元为分红金额1.75倍同业中国广核募资/分红比仅为0.48倍[17]
增收不增利、股息率连降两年,中国核电经营待考
凤凰网财经· 2025-05-12 19:34
财务业绩 - 2024年总营业收入772.72亿元 同比增长3.09% [1] - 归母净利润87.77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17.38%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1.31% [10] - 扣非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0.542元/股下降至0.452元/股 [21] - 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11.93%下降至2024年9.22% [21] 发电业务结构 - 2024年累计发电量216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09% [2] - 核电发电量1831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85% 同比下滑1.8% [2] - 新能源发电量33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2% 占总发电量15% [5] - 在运装机容量5334.62万千瓦 同比增长26.22% [3] - 核电装机容量2375万千瓦 与2023年持平 [3] - 新能源装机容量2959.62万千瓦 同比增长59.84% [3] 市场化交易与电价 - 核电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从42.65%上升至50.78% [5] -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从59.12%上升至66.43% [5] - 综合电价0.4160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0.8% [7] - 核电电价0.4151元/千瓦时 同比上涨1% [7] - 新能源电价0.4203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12.81% [7] 成本与盈利能力 - 电力业务毛利率下降1.94个百分点至43.34% [8] - 新能源营业成本57.5亿元 同比大幅上升46.27% [8] - 西北地区新能源收入增长1.98% 但成本增长31.85% [8] - 所得税费用60.11亿元 同比激增68.34% [7] 投资与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949亿元 较2023年-717亿元扩大32.4% [13]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907亿元 [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07亿元 同比下滑5.58% [1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645亿元 同比增长188% [15] - 通过借款收到现金1701亿元 同比增长21.5% [15] 债务结构 - 短期借款290.8亿元 同比增长46% [19] - 长期借款3043亿元 同比增长24% 占非流动负债87% [19] - 资产负债率68.27% 2025年Q1升至68.48% [19] - 现金及等价物224亿元 短期借款330亿元 [19] 资产减值与商誉 - 商誉账面余额61.11亿元 [11] - 资产减值损失4.99亿元 [11] - 存货跌价损失2.73亿元 商誉减值损失2.16亿元 [11] 股东回报 - 2024年现金分红36.69亿元 占净利润41.92% [20] - 每股派现从0.5元提升至1.6元 [20] - 股息率1.73% 为近七年低点 [21]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42.8亿元 平均分红率35.87% [20] - 累计募资426亿元 为分红金额1.75倍 [21] 股价表现 - 当前股价9.38元/股 较2024年7月高点12.27元下跌23.6% [20] - 总市值1927亿元 [1]
电力可靠性管理40年 | 国网上海电力构建起“全景感知、全链管控、全局保障”可靠性管理体系
中国电力报· 2025-05-12 17:36
上海电力主网建设成就 - 全国首条±50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于1990年在上海投运 [1] - 2009年建成超高压城市环网,形成"双环九联络"主网网架及"五交四直"对外联络通道 [1][27] - 以14座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划分电网分区,结合大容量发电厂构建高效电力保障体系 [3][27] 电网结构优化 - 220千伏分层分区供电深入负荷中心,减少电力传输损耗 [3][27] - 中压电缆网采用"钻石型"双环网设计提升负荷转供能力 [8] - 10千伏架空网采取多分段多联络方式,配备故障指示器及自动化装置 [8] 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 - 配电自动化终端全覆盖,分钟级/秒级自愈线路占比大幅提高 [3][28] - "浦睿"机器人实现变电站操作任务精准执行,支持极端情况应急操作 [5][28] - 无人机一体化系统在复杂区域提升配电网运维效率 [5][28] 供电可靠性管理 - 2024年全口径供电可靠率达99.994%,核心区连续5年保持99.999%国际领先水平 [27] - 国内率先实现全域低压供电可靠率统计,纳入低压营配融合考核体系 [3][27] - 建立停电预算管理模式,严控用户重复停电,实现1分钟内精准停电研判 [11] 配电网精准投资 - 将全市配电网细分为366个供电网格实施精细化画像管理 [8] - 推进配电网升级改造3年行动,重点改造高耗能配变及老旧设备 [8] - 采用标准化、智能化配电设备,推进户外设备全绝缘化改造 [9] 华电俄罗斯能源合作 - 捷宁电站总装机容量48.3万千瓦,年发电量302亿千瓦时,年供热量81.4万吉焦 [14][19] - 项目占雅罗斯拉夫尔州用电量48%,累计纳税超60亿卢布,提供近200个就业岗位 [19][20] -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减少25%天然气消耗,降低三成大气污染物排放 [19] 华龙一号核电技术 - 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2015年开工,2021年商运,打破"首堆必拖"魔咒 [16][17] - 采用177堆芯、能动与非能动安全系统、双层安全壳等自主创新技术 [16][22] - 单机组年发电量满足中型城市一年需求,5/6号机组累计发电近650亿千瓦时 [18] 民营资本参与能源建设 - 部分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20% [22] - 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项目中标数量占比超80% [23] - 国家将推出总投资约3万亿元的交通运输、能源等重点领域优质项目 [23] 绿证国际认可进展 - 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简化在华企业绿电消费声明流程 [24][25] - 中国绿证市场成熟为在华企业实现RE100承诺提供新选择 [24] - 水电总院与气候组织签署备忘录,推动中国绿证国际化及绿色电力消费转型 [25]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25WK19):山东机制电价与燃煤标杆一致,深化电力市场改革
民生证券· 2025-05-11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电力板块走势优于大盘,公用事业和电力子板块均上涨,涨幅高于沪深 300,在申万 31 个一级板块中排第 12 位,各电力子板块有不同程度涨幅 [1][7] - 山东明确机制电价与燃煤标杆一致,保障新能源项目投资收益,存量和增量项目有不同政策安排,机制电量和电价有相应特点 [2][24] - 4 月 29 日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推动电力市场改革,规范统一市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27] - 受益煤价下跌,火电一季度业绩增长,二三季度用电旺季业绩有望持续改善,大水电企业业绩稳定,股息率有溢价优势 [3][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每周观点 本周行情回顾 - 行业指数表现:截至 2025 年 05 月 09 日,公用事业板块收于 2377.21 点,涨幅 2.22%;电力子板块收于 3171.91 点,涨幅 2.21%,高于沪深 300 本周涨幅,近 1 年电力板块表现不及沪深 300 及创业板指数,各电力子板块本周有不同涨幅 [7][11][12] - 个股表现:本周电力板块涨幅前五为华电辽能、京运通等,跌幅前五为三峡水利、广安爱众等,各子板块也有相应涨跌幅榜 [15][19] - 投资建议:关注火电企业如福能股份等,大水电企业如长江电力等,还给出风电、核电等不同类型企业的推荐和关注建议,关注行业公司重组并购方向及垃圾焚烧发电企业 [20][21][22] 本周专题 - 山东机制电价与燃煤标杆一致,平稳过渡稳定投资预期:存量项目机制电价 0.3949 元/千瓦时,与燃煤基准价相同,保障入市收益;增量项目通过竞价确定电价,2025 年 6 月组织竞价,纳入机制电量不参与绿电交易,机制电量比例可能下调,增量项目首次竞价上限或在 0.35 元/千瓦时 [24][25][26] -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增添“稳定器”:规则明确原则,优化价格和费用传导机制,设立多元化市场品种,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市场规范统一和资源优化配置 [27] 行业数据跟踪 - 煤炭价格跟踪:05 月 07 日,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 673.00 元/吨,周环比跌幅 0.59%;05 月 09 日,长江口动力煤价格指数(5000K)608.00 元/吨,周环比跌幅 2.72%,煤炭沿海运费及沿海电煤离岸价格指数均有不同程度跌幅 [31] - 石油价格跟踪:05 月 09 日,国内柴油现货价格 6440.67 元/吨,周环比下跌 1.23%;国内 WTI 原油、Brent 原油现货价格分别为 59.91/62.84 美元/桶,周环比分别下跌 0.84%、0.70% [33] - 天然气价格跟踪:05 月 08 日,国内 LNG 出厂价格指数 4515.00 元/吨,周环比涨幅 0.04%;05 月 09 日,中国 LNG 到岸价 11.12 美元/百万英热,周环比涨幅 7.33% [35] - 光伏行业价格跟踪:05 月 07 日,多晶硅致密料均价 39 元/kg,周环比跌幅 2.50%;04 月 30 日,182mm/23.1%+尺寸的单晶 PERC 电池片均价 0.29 元/W,周环比跌幅 1.69%,部分组件和硅片均价周环比无变化 [37] - 长江三峡水情:05 月 09 日,长江三峡入库流量、出库流量分别为 9500.00 立方米/秒、8950.00 立方米/秒,出库流量周环比变化 8.09%,库水位 157.57 米,周环比下跌 0.30% [47] - 风电行业价格跟踪:05 月 07 日,聚氯乙烯现货价 13666.67 元/吨,周环比跌幅 0.49%;05 月 09 日,中厚板参考价 3442.00 元/吨,周环比涨跌幅 0.00%;04 月 30 日,螺纹钢现货价 3141.44 元/吨 [51] - 电力市场:05 月 06 日,广东省燃煤、燃气日前现货成交电均价分别为 414.11、481.12 厘/千瓦时,周环比变化分别为上涨 19.52%、22.34% [55] - 碳市场:05 月 09 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 256011.00 吨,周环比跌幅 45.01%,开盘价、收盘价分别为 71.16、69.86 元/吨,周环比跌幅分别为 2.56%、4.29% [56] 行业动态跟踪 电力公用行业重点事件 - 多地发布多项政策,涉及氢能产业发展补贴、算电融合发展、新型储能推广应用、电力市场秩序监管、碳排放标准化试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等方面 [60]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龙源电力、云南能投、新天绿能发布发电量相关公告,湖南发展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上海电力发布超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公告 [61][62]
本周19家上市公司公告披露回购增持再贷款相关情况 中国核电回购获贷款不超4.5亿元
快讯· 2025-05-11 19:00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情况 - 本周共有19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及再贷款相关情况 [1] - 涉及公司包括贵州轮胎、梦百合、四川长虹、长虹华意、玲珑轮胎、雪天盐业、中国核电、长飞光纤、百傲化学、三环集团、致远新能、科大国创、德迈仕、中铁工业、永吉股份、银轮股份、华鲁恒升、钒钛股份和富创精密 [1] 专项贷款回购或增持详情 - 贵州轮胎控股股东拟增持0.5亿元至1亿元 贷款不超9000万元 [2] - 梦百合拟回购0.85亿元-1.7亿元 贷款不超1.5亿元 [2] - 四川长虹拟回购2.5亿元-5亿元用于股权激励 [2] - 长虹华意拟回购1.5亿元-3亿元 贷款不超2.7亿元 [2] - 玲珑轮胎控股股东拟增持2亿元-3亿元 贷款不超2.7亿元 [2] - 雪天盐业控股股东拟增持1.5亿元-3亿元 贷款不超2.7亿元 [2] - 中国核电拟回购3亿元-5亿元 贷款不超4.5亿元 [1][2] - 长飞光纤拟回购1.6亿元-3.2亿元 贷款不超2.88亿元 [2] - 百傲化学拟回购2亿元-4亿元 贷款不超3.6亿元 [2] - 三环集团拟回购1.5亿元-2亿元 贷款不超1.8亿元 [2] - 致远新能拟回购150万股-300万股 贷款不超5000万元 [2] - 科大国创拟回购2000万元-4000万元 贷款不超3600万元 [2] - 德迈仕拟回购5000万元-1亿元 贷款不超9000万元 [2] - 中铁工业控股股东拟增持1.6亿元-3亿元 贷款不超3亿元 [2] - 永吉股份拟回购5000万元-1亿元 贷款不超9000万元 [2] - 银轮股份拟回购5000万元-1亿元 贷款不超9000万元 [2] - 华鲁恒升拟回购2亿元-3亿元 贷款不超2.7亿元 [2] - 钒钛股份控股股东拟增持5000万元-1亿元 贷款不超0.9亿元 [2] - 富创精密大股东拟增持1.2亿元-2.4亿元 贷款不超2亿元 [2]
电力24年报及25Q1总结:火电分化增长,水电改善,绿电承压
国盛证券· 2025-05-11 15:20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火电板块呈现分化增长态势,水电板块明显改善,绿电板块承压[1][3] - 电力板块整体业绩持续增长,2025年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3%[3] - 燃料成本持续超预期下跌,2025Q1北港Q5500现货均价同比下跌19.2%[1] 行情回顾 - 2025年1-3月全社会用电量2.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10] - 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同比下降0.3%,其中火电-4.7%,水电+5.9%,核电+12.8%,光伏+19.5%,风电+9.3%[1][10] - 2025年中电联预计全国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10] 市场表现 - 2024年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上涨13.71%,跑输沪深300指数0.97个百分点[1] - 2025年初至5月6日,电力指数下跌1.01%,跑赢沪深300指数3.75个百分点[1] - 个股方面,2025年初至5月6日板块69家公司中35家上涨,34家下跌[1] 基金持仓 - 2025Q1主动型基金对电力板块持仓占比1.37%,较2024Q4减少0.55个百分点[2] - 指数型基金持仓占比2.89%,较2024Q4减少0.24个百分点[2] - 合并计算后基金持仓占比2.02%,持续下降[2][32] 业绩综述 2024年度业绩 - 火电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1.91%[2] - 水电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563亿元,同比增长17.31%[2] - 新能源发电(含核电)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比下降15.6%[2] 2025Q1业绩 - 火电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7.72%,环比增长554.3%[3] - 水电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27.93%,环比增长70.8%[3] - 新能源(含核电)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滑3.86%[3] 投资建议 - 火电板块关注电价风险低、盈利能力强的标的,如华电国际、华能国际等[6] - 水电/核电板块把握高分红、高股息率特性,关注长江电力、国投电力等[6] - 绿电板块建议关注底部拐点机会,推荐龙源电力(H)、中闽能源等[6]
蹚出自主三代核电创新路
科技日报· 2025-05-10 10:21
华龙一号发展历程 - 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在福建福清核电基地开工建设 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正式落地 [1] - 1997年科研人员首次提出177堆芯设计方案 成为华龙一号技术雏形 [2] - 2014年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通用设计审查 2015年正式命名为华龙一号并启动首堆建设 [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首堆建设中27%设备为"三新"设备(新设计/新设备/新厂家) 通过自主攻关解决水泵转速波动等核心技术难题 [3] - 2021年1月30日全球首堆投入商运 建设周期68.7个月 成为全球唯一按计划建成的三代核电机组 [4] - 开发三维数字孪生系统/反应堆在线仿真系统等数字化成果 计划2023年底实现全国首个完整核电站数字孪生 [8] 产业化推广成果 - 截至2023年4月 国内外在运及核准在建华龙一号机组达41台 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三代核电技术 [5] - 示范工程累计输出人才超400人 编制12000份运行规程 形成覆盖全链条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7] - 漳州核电二期4台机组采用模块化施工技术 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远程监控 施工效率显著提升 [7] 行业影响 - 突破"首堆必拖"行业魔咒 创造三代核电建设速度纪录 为后续项目积累经验 [3][4] -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 设备国产化率显著提升 包括关键阀门等核心部件 [3][8] - 技术输出带动全产业链升级 从设计建造到运维形成完整技术标准体系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