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芯微(603893)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芯片打通超高清“最后一公里” 东方卫视4K超高清开播成最新注脚
第一财经· 2025-09-28 19:59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开播事件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于9月28日正式开播 成为国内第9家上星4K省级卫视 技术升级包括4K/8K分辨率 高帧率和HDR动态范围 显著提升新闻画面细节和现场感[1] - 频道特色为"全天覆盖 全品呈现 全维视听 全域体验" 重点打造4条日播精品节目带 包括新闻新看点 国传新视野 海派新纪实和经典新看法[2] - 看东方APP同步开启4K超高清投屏功能 支持"小屏选内容 大屏享体验"的大小屏联动模式[2] 超高清产业政策与发展规划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2025年为"超高清发展年" 超高清全链条升级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实施阶段[1] - 东方卫视4K升级响应中国(上海)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 贯彻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6] - 《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核心芯片技术攻关 强化显示产品技术水平 提升传输网络承载能力和加大终端产品供给等主要任务[7] 国产芯片企业技术贡献与业绩 - 晶晨股份提供机顶盒芯片S905L/S928X-B和电视机芯片T982 S系列包含全高清/4K/8K超高清芯片 应用于三大运营商设备[3] - 晶晨股份6nm芯片具备智能端侧算力 8K芯片S928X获海外订单 第二季度营收18.01亿元(同比增长9.94%) 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31.46%)[3] - 瑞芯微展示视频解码芯片RK3588S-D和RK3528 以AIoT通用芯片平台为核心 上半年营收20.46亿元(同比增长64%) 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1%)[4] - 全志科技参与提供从解码 传输到终端接收的关键技术支持[2] 超高清产业链结构与应用领域 - 产业链分为核心元器件与软件 网络传输与运营 内容制作与分发 终端设备与应用四大板块[6] - SoC主控芯片是终端设备"大脑" 负责音视频解码和处理 网络传输主要由三大运营商承担[6] - 超高清技术融合5G/AI/大数据 应用于工业检测 医疗远程诊断 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等领域[7] - 超高清视频流量消耗是高清的3-5倍 对5G和千兆光网传输质量要求更高[7] 产业生态协同与未来机遇 - 国产芯片 软件 运营商与终端厂商共同构建生态协同 打通超高清信号入户"最后一公里"[8] - 超高清产业链日益成熟 有望赋能千行百业 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新发展机遇[8]
国产芯片打通超高清“最后一公里”,东方卫视4K超高清开播成最新注脚
第一财经· 2025-09-28 19:41
文章核心观点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正式开播 标志着超高清产业进入规模化实施阶段 国产芯片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和生态协同发展 [1][2][8] 超高清技术升级与产业政策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采用4K/8K分辨率、高帧率、HDR动态范围技术 提升新闻画面细节和现场感 实现时效性、真实性和沉浸感全面提升 [1]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2025年为"超高清发展年" 超高清全链条升级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实施 [1] - 频道开播响应中国(上海)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 贯彻《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政策推动技术迭代和产业链自主可控 [6][7] 国产芯片企业技术支撑与业绩表现 - 晶晨股份提供机顶盒芯片S905L、S928X-B和电视机芯片T982 S系列芯片包括全高清、4K和8K超高清系列 应用于IPTV/OTT机顶盒及智能终端 产品覆盖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 [2][3] - 晶晨股份6nm芯片具备智能端侧算力 8K芯片S928X取得海外订单 T系列芯片支持8K视频解码 第二季度营收18.01亿元同比增长9.94% 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31.46% [3] - 瑞芯微展示视频解码芯片RK3588S-D和RK3528 以高性能AIoT通用芯片平台为核心 应用于汽车、机器人、教育等领域 上半年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64% 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1% [4] - 全志科技参与提供机顶盒芯片、电视机芯片等旗舰产品 国产芯片企业实现从解码、传输到终端接收的关键技术支持 [2] 超高清产业链结构与发展机遇 - 超高清产业分为核心元器件与软件、网络传输与运营、内容制作与分发、终端设备与应用四大板块 核心元器件决定产业技术高度和发展自主性 [6] - SoC主控芯片是终端设备"大脑" 负责音视频解码和处理 网络传输环节涉及通信设备龙头和三大运营商 内容制作由中央广电总台和省级卫视承担 [6] - 超高清技术融合5G、AI、大数据 应用于工业检测、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 创造行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7] - 超高清视频流量消耗是高清的3-5倍 对5G和千兆光网传输要求更高 内容制作成本高和终端设备性能待提升是当前挑战 [7] - 政策加快核心芯片技术攻关和显示产品技术提升 增强端到端贯通能力 实现国产化设备市场占有率提高和产业链自主可控 [7]
瑞芯微涨2.03%,成交额5.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346.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5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228.57元/股 较前上涨2.03% 总市值961.66亿元 成交额5.59亿元 换手率0.59%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346.22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956.38万元(买入6016.11万元占比10.77% 卖出4059.73万元占比7.26%) 大单净买入1400万元(买入1.50亿元占比26.82% 卖出1.36亿元占比24.33%)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109.39% 近5日涨2.26% 近20日跌3.62% 近60日涨55.61% 年内6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8月28日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46亿元 同比增长63.85% 归母净利润5.3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90.61% [2] - 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贡献90.25%主营业务收入 数模混合芯片占7.39% 其他芯片占2.04% 技术服务及其他占0.32%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49万户 较上期减少14.75% 人均流通股6480股 较上期增加17.8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70.97万股(较上期增持693.73万股)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银河创新混合A持股900万股不变位列第五 [3] - 万家优选持股400万股不变位列第八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持股309.99万股位列第九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持股309.44万股(较上期增持6.31万股)位列第十 [3]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25日 2020年2月7日上市 主营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应用方案的设计开发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概念板块涵盖神经网络、AI芯片、ASIC芯片、NPU及汽车芯片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7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66亿元 [3]
从摩尔上市看国产算力产业机遇!
2025-09-24 17:3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国产算力芯片产业 包括AI算力芯片 通用GPU 端侧算力芯片等细分领域[1] * 涉及公司包括摩尔线程 沐曦 寒武纪 华为 海光 瑞芯微 以及翱捷 星源 灿芯 恒玄 晶晨 兆易创新等[1][2][3][10][11][12][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机遇与空间 * 国产算力芯片产业迎来长期投资机遇 受益于国产替代和市场需求增长[1][2] * 国产算力市场空间巨大 早期预测为2000亿 英伟达预测2027年可达8000亿[3][8] * 寒武纪远期市值空间可达10万亿 假设40%净利润率和30倍市盈率[3][9] * 赛道空间大且国产化率低 投资赔率好[2] 公司财务与融资 * 摩尔线程IPO募资80亿 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0.46亿 1.24亿和4.38亿 复合增速超过200% 同期利润分别为-18.4亿 -16.7亿和-14.9亿[1][4] * 沐曦募资40亿 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0.004亿 0.53亿和7.43亿 净利润分别为-7.8亿 -8.7亿和-14.1亿[1][4] * 两家公司毛利率较高但净利润为负 主要因半导体设计研发成本前置且成本项占比高 尚未带来经营杠杆效应[1][4] 产品竞争力 * 摩尔线程最新平湖架构芯片IP32算力达到32T 接近英伟达H20 互联带宽从240GB/s提升至800GB/s 显存容量高达80GB 具备对标英伟达高端芯片的能力[1][5] * 华为升腾系列产品未来三年将逐年上市并实现参数翻倍 对标英伟达Blackwell系列[5] * 寒武纪590与690达到非常高参数水平[5] * 瑞芯微3688等产品对标高通8295及英伟达Orin X Nano 性价比更高[12][13] 政策影响与国产替代 * 国家网信办要求停止测试采购英伟达RTX PRO6,000D 推动国内企业使用自主研发处理器[6] * 国产AI处理器性能已达到或超越英伟达出口中国大陆产品水平[1][6] * 主流互联网公司已开始测试导入国产卡 经过两年适配周期 龙头企业适配已成熟[1][7] 量产时间表与供应链 * 预计2026年国产算力芯片厂商将大规模放量 受益于国产供应链问题解决和产能释放[1][7] * 自2023年11月以来 主流互联网公司开始接受并测试国产卡 培育生态[7] * 国内互联网公司自研ASIC产品方案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推出 大规模量产可能要到2026年底或2027年初[10] 技术路径与细分领域 * 3D堆叠技术是未来国产云端芯片放量的重要技术路径 具有稀缺性和竞争优势 兆易创新拥有良好卡位[17] * AI时代端侧部署是趋势 将带动硬件产品量价提升 瑞芯微是高带宽 低功耗 高性价比及高灵活性的核心标的[3][13][14] * 更多1.5B到20B参数模型将应用于主流端侧场景[14] * 三方自研ASIC不会对华为海思等形成冲击 因为市场足够大可以并行发展[10] 其他重要内容 * 摩尔线程和沐曦收入高速增长但净利润为负[1] * 瑞芯微近期市值达千亿 其3588产品过去两年大规模出货提升了端侧硬件使用水平[12][15] * 国产ASIC产业逻辑更顺畅 国内互联网CSP推进意愿强烈[11] * 符合自研ASIC人员团队 历史经验及先进制程供应链条件的国内上市公司大约只有三家 如新元 奥杰等[11]
集成电路ETF(159546)开盘跌0.42%,重仓股中芯国际跌0.99%,海光信息跌0.89%
新浪财经· 2025-09-23 09:41
ETF表现 - 9月23日集成电路ETF(159546)开盘下跌0.42%至1.896元 [1] - 该ETF成立以来回报率达90.00%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为13.00% [1] 成分股表现 - 中芯国际开盘下跌0.99% [1] - 海光信息下跌0.89% [1] - 寒武纪逆势上涨0.14% [1] - 豪威集团下跌0.50% [1] - 澜起科技下跌0.99% [1] - 兆易创新上涨0.51% [1] - 长电科技微涨0.10% [1] - 紫光国微下跌0.14% [1] - 芯原股份大幅下跌1.48% [1] - 瑞芯微下跌0.48% [1] 产品基本信息 - 跟踪标的为中证全指集成电路指数收益率 [1] - 基金管理人为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麻绎文 [1] - 产品成立于2023年10月11日 [1]
27.07亿主力资金净流入,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涨3.11%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8:17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9月22日收盘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上涨3.11% 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四位 [1] - 板块内42只个股上涨 芯原股份、广立微、江波龙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17.34%、11.68%、9.96%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中科飞测、三安光电、中船特气 分别下跌2.33%、2.05%、1.83% [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7.07亿元 其中31只个股获净流入 14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 [2] - 中芯国际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08亿元居首 芯原股份、瑞芯微、南大光电分别净流入4.83亿元、2.68亿元、2.41亿元 [2]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 中电港、广立微、景嘉微位列前三 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12.53%、11.37%、9.52% [3]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中芯国际换手率7.94% 主力资金净流入5.08亿元 流入比率2.56% [3] - 芯原股份换手率8.24% 主力资金净流入4.83亿元 流入比率5.98% [3] - 瑞芯微换手率5.08% 主力资金净流入2.68亿元 流入比率5.52% [3] - 南大光电换手率12.12% 主力资金净流入2.41亿元 流入比率8.15% [3] - 江波龙换手率10.28% 主力资金净流入2.20亿元 流入比率5.59% [3] 资金流出个股情况 - 三安光电流出4.25亿元 主力资金净流出比率达15.86% [5] - 华虹公司流出1.79亿元 净流出比率7.03% [5] - 有研新材流出0.74亿元 净流出比率9.57% [5] - 沪硅产业流出0.68亿元 净流出比率6.15% [5]
半导体ETF(159813)涨超4.3%,存储涨价+大厂自研芯片落地推升行情
新浪财经· 2025-09-22 14:01
行业动态 - 存储芯片价格大幅上涨,DDR4/LPDDR4X现货价格较2025年一季度底部翻200%以上,合约价格翻倍,部分型号涨幅超30% [1] - 存储芯片涨价由AI驱动需求增长和原厂减产导致供给紧张共同作用,市场供需紧平衡格局凸显 [1] - 存储产业链相关厂商受益显著 [1] 技术发展 - 阿里将平头哥PPU芯片引入AI模型训练,部分替代英伟达产品,测试新版文心大模型显示训练场景应用潜力 [1] - 腾讯、阿里等云厂商积极适配国产芯片,推动AI应用落地 [1] - C端微信全量推送AI搜索,美团小美实现垂类Agent突破,B端企业提效需求旺盛带动国产算力需求增长 [1] 市场表现 - 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980017)强势上涨4.46% [2] - 成分股海光信息上涨13.02%,龙芯中科上涨8.04%,瑞芯微上涨7.76%,兆易创新和中芯国际等个股跟涨 [2] - 半导体ETF(159813)上涨4.31%,最新价报1.14元 [2] 指数构成 - 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反映沪深北交易所芯片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市场表现 [2] - 截至2025年8月29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北方华创、澜起科技、豪威集团、兆易创新、中微公司、长电科技和紫光国微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0.69% [2] 产品信息 - 半导体ETF(159813)场外联接A代码012969 [3] - 场外联接C代码012970 [3] - 场外联接I代码022863 [3]
看好算力芯片全产业链!芯片ETF(159995)上涨2.06%,瑞芯微涨超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3:07
市场表现 - 9月22日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12%[1] - 电脑硬件 半导体 电子元器件等板块涨幅靠前[1] - 餐饮旅游 海运板块跌幅居前[1] - 芯片科技股大幅走强 芯片ETF(159995)上涨2.06%[1] - 成分股瑞芯微上涨6.72% 兆易创新上涨6.37% 海光信息上涨4.48% 闻泰科技上涨4.06% 澜起科技上涨4.01%[1] 华为技术进展 - 华为正式发布算力超节点和集群[1] - 华为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 2026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50DT[1] - 2027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60 2028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70[1]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华为发布报告指出通用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的技术驱动力[1] - 预测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实现10万倍增长[1] - 看好国产算力芯片全产业链 包括设计 制造 封测及上游设备材料[1] 产品信息 - 芯片ETF(159995)跟踪国证芯片指数 包含30只成分股[2] - 成分股覆盖芯片产业材料 设备 设计 制造 封装和测试龙头企业[2] - 代表企业包括中芯国际 寒武纪 长电科技 北方华创等[2] - 场外联接基金A类008887 C类008888[2]
ISP概念板块强势 瑞芯微涨幅居前
新浪财经· 2025-09-22 11:45
板块表现 - ISP概念板块整体强势 [1] - 瑞芯微等个股涨幅居前 [1] 交易时点 - 截至9月22日11:15出现板块异动 [1]
集成电路ETF(562820)开盘跌1.51%,重仓股中芯国际涨0.70%,海光信息涨1.71%
新浪财经· 2025-09-19 11:27
基金表现 - 集成电路ETF(562820)9月19日开盘下跌1.51%至2.289元 [1] - 该基金自2024年4月12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128.02%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为21.95% [1] 成分股表现 - 中芯国际开盘上涨0.70% 海光信息上涨1.71% 寒武纪下跌2.04% [1] - 澜起科技上涨2.66% 兆易创新上涨1.80% 长电科技上涨0.77% [1] - 豪威集团及紫光国微持平 芯原股份上涨0.57% 瑞芯微下跌0.26% [1] 基金基本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指集成电路指数收益率 [1] - 基金管理人为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田光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