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的集团(000333)
icon
搜索文档
A+H板块添丁添财 AH股溢价结构分化
证券时报· 2025-11-08 02:14
AH股溢价指数近期走势 - 恒生AH股溢价指数从10月2日的年内低点115.44点小幅回升至11月7日的118.42点 [1] - 新经济企业的加入为A+H板块注入新活力,维持了整体溢价水平 [1] - 部分优质蓝筹股出现价格倒挂,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核心资产的价值认可 [1] 新上市H股表现分化 - 近期多家知名A股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市场,例如均胜电子于11月6日登陆港交所,上市以来H股累计下跌15.91%,其A股相对H股的溢价率为71.63% [2] - 赛力斯于11月5日登陆港股,上市以来H股累计下跌13.31%,A股相对H股的溢价率为33.41%,其H股上市吸引了22家基石投资者共同认购约8.265亿美元 [2] - 今年以来共有16家A股赴港上市,其中14只呈现A股溢价,钧达股份A股相对H股的溢价率最高,达到149.33%,三一重工的溢价率最低,仅为3.09%,多数公司溢价率在25%至72%之间 [3] AH股价格倒挂现象 - 截至11月7日收盘,有5只A+H股出现价格倒挂,包括宁德时代、招商银行、恒瑞医药、美的集团和潍柴动力 [4] - 宁德时代价格倒挂幅度最大,溢价率为-22.303%,其H股自5月20日上市以来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12.92%,同期A股上涨52.66% [4] - 潍柴动力价格倒挂幅度最小,为-1.42%,其H股今年累计上涨近80%,A股今年累计上涨40.54% [4] - 出现价格倒挂的股票主要集中在金融、消费和医药板块,这些行业现金流稳定、股息率较高,更符合海外机构投资者偏好 [4] AH股溢价结构变化 - 以往A股相对H股超过300%溢价的现象已经消失,目前166只A+H股中,溢价率超过100%的仅有30家,其中6家溢价率在200%以上 [5] - 弘业期货、中石化油服、浙江世宝的溢价率居于前三位,分别为230.18%、229.26%和220.87% [5] - 药明康德、紫金矿业、福耀玻璃、亿华通的溢价率均在5%以下,AH股价格相差不大 [5] - 有观点认为AH股溢价指数不能有效反映A股与港股之间的价格差异,因其成份股覆盖率低且行业结构与主要指数存在较大差异 [5] A+H板块扩容加速 - A+H板块扩容节奏加快,百利天恒已启动H股招股,计划发行863.43万股,发售价介乎347.5港元至389港元,集资最多33.58亿港元,计划于11月17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6] - 百利天恒H股发行吸引了包括百时美施贵宝、奥博资本、德福资本等在内的基石投资者,并有望在上市当日即纳入港股通 [6] - 科兴制药、视觉中国、南华期货等公司近期也公布了冲刺港股上市的进展 [6] - A+H板块扩容已进入“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行业多元”的加速阶段,成为连接两地市场的重要纽带 [7] AH股溢价成因与展望 - 两地不同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不同估值是价格差异的基础,投资者结构和交易制度差异是溢价产生的底层因素 [7] - 港股相对A股有更高的外资占比,且无涨跌停板、有做空机制和相对更高的红利税 [7] - 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是建立在投资者结构和交易制度之上的作用因子 [7] - 有分析认为AH股溢价未来可能维持低位,下行空间已经收窄,行业和赛道选择或更为重要 [7]
家用电器行业投资策略报告:内销承压增速回落,外销改善自主品牌更优-20251107
财通证券· 2025-11-07 20:24
核心观点 - 2025年家电行业三季度整体表现稳健,行业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双增,但内销增速普遍回落,外销呈现分化态势 [5][6][11] - 投资策略上建议聚焦于经营韧性强的白电、受政策影响较小的两轮车以及外销潜力大的清洁电器等子板块 [6][101] - 具备内外均衡布局、海外产能建设较快、以自主品牌为主的公司,如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科沃斯等,业绩表现相对更优 [6][101] 行业概览 - 2025年前三季度家用电器行业整体营收达12,678亿元,同比增长6.4%;归母净利润达955亿元,同比增长10.2% [11][12] - 行业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为24.3%和7.5% [11][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显著改善,同比大幅增长29.2%至1,518亿元 [11][15] 白电板块 - 三季度白电内销增速放缓,空调/冰箱/洗衣机内销量同比增幅分别为+6%/-4%/-4%,较二季度(+12%/+8%/+8%)明显下滑 [5][16] - 外销表现疲软,空调/冰箱/洗衣机外销量同比变化分别为-13%/-5%/-1% [5][16][20][21][24][25] - 核心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增速放缓,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0%/2.7%,低于二季度的13.8%/5.9% [26] - 美的集团与海尔智家收入增速领先,毛利率分别为26.4%和27.9% [26][28] 小家电板块 - 清洁电器增长迅猛,三季度营收总体同比增长21.5%;传统小家电增速稳定,为5.6% [6][35] - 科沃斯和石头科技营收增长突出,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9.3%和60.7% [6][35] - 板块毛利率整体稳定,但石头科技净利率承压 [35][37][41][46] 黑电板块 - 板块营收承压,三季度整体营收同比下滑4.5%(不考虑TCL电子);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94.4%,较二季度的-57.3%显著改善 [6][50] - 极米科技表现亮眼,单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9%和79.7% [6][50] - 兆驰股份归母净利率为6.3%,领先行业 [52][53] 厨电板块 - 传统厨电核心个股营收微降0.7%,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较二季度有所好转 [59] - 老板电器表现相对较好,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和0.2% [59][60] - 集成灶企业受地产需求疲软影响显著,核心个股营收同比大幅下滑34.5% [59][66][67] 其他家电 - 民用电工板块(如公牛集团)收入增速环比改善,但仍为负增长;零部件板块(如三花智控)增速上升 [75][78] - 三花智控和盾安环境盈利能力强,销售净利率分别达到15%和8% [82] - 德昌股份存货周转情况改善,公牛集团和三花智控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好转 [93][98][99]
美的集团(00300.HK)11月7日耗资9999.91万元回购130.88万股A股
格隆汇· 2025-11-07 17:46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11月7日执行股份回购操作 [1] - 回购股份数量为130.88万股A股 [1] - 回购总金额为人民币9999.91万元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76.12元至77.13元 [1]
美的集团将于11月18日派发中期股息每10股5.469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1-07 17:33
股息派发方案 - 公司将于2025年11月18日派发中期股息 [1] - 本次股息对应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6个月财务期间 [1] - 股息派发标准为每10股派发5.4692港元 [1]
美的集团(00300)将于11月18日派发中期股息每10股5.469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1-07 17:31
股息派发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11月18日派发中期股息 [1] - 本次股息派发针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6个月期间 [1] - 中期股息标准为每10股派发5.4692港元 [1]
家用电器行业11月7日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11-07 17:2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11月7日下跌0.25% [1] - 申万行业中有14个行业上涨,基础化工和综合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为2.39%和1.45% [1] - 计算机和电子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为1.83%和1.34%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403.96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6个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基础化工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达59.43亿元,该行业上涨2.39% [1]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42.53亿元,日涨幅为1.01% [1] - 2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电子行业净流出规模居首,达102.12亿元 [1]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00.05亿元 [1] 家用电器行业表现 - 家用电器行业下跌1.17%,位居当日跌幅榜第三 [1][2] - 行业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22.90亿元 [2] - 行业94只个股中,31只上涨,61只下跌 [2] - 39只个股资金净流入,7只净流入资金超千万元 [2] 家用电器个股资金流入 - 美的集团资金净流入居首,达6361.82万元,股价下跌1.08% [2][5] - 天银机电资金净流入5821.54万元,股价上涨3.10% [2][5] - 康盛股份资金净流入2888.16万元,股价上涨2.68% [2][5] 家用电器个股资金流出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5只净流出超5000万元 [2] - 三花智控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达15.67亿元,股价下跌3.85% [2] - 汉宇集团资金净流出2.79亿元,股价下跌3.80% [2] - 科沃斯资金净流出9142.60万元,股价下跌4.57% [2]
双十一空调战场观察:美的用“技术普惠”回应市场新周期
新浪财经· 2025-11-07 11:20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双十一空调市场竞争激烈,国产品牌采取多样化策略:格力使用双品牌策略主打年轻化及场景化产品组合[1],小米空调凭借“巨省电”系列发起猛烈价格攻势声量一度超越老牌厂商[1],海信、长虹、美博等厂商则集中火力在健康、智能、新风等差异化细分市场[1] - 海外品牌表现乏力,日系与欧美品牌增长幅度不及国产品牌[1] - 美的空调优势突出,在京东平台开门红52小时斩获中央空调成交榜第一、品牌份额第一、店铺销售第一、单品断层式第一等多项冠军,并稳居淘系全站空调品牌TOP1,在抖音商城以品牌成交额第一领跑行业[2] 市场趋势转变 - 市场风向从“短期价格刺激”转向“长期使用价值”的理性衡量,真正解决用户痛点、实现体验升级、能在节能与舒适之间取得平衡的产品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2] - 消费观念趋于成熟,用户不再仅关注购买折扣,而是全面考量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包括使用体验、能耗电费、维护成本等长期因素[3] - 单纯的低价冲量模式触及瓶颈,持续的价格战挤压企业利润并抑制创新动力,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7] - 市场回归价值,双十一的胜负手不再是价格,而是价值比[8] 美的公司战略与产品分析 - 美的贯彻“技术下放”策略,将过去双十一的关键词“低价”替换为“技术普惠”[4] - 美的通过技术下放在不同价格段构建精准匹配用户需求的产品矩阵,关键爆款包括“酷省电”系列和“无风感”系列[9] - “酷省电”系列定位入门机型,通过技术下放让用户以可接受价格享受高能效产品,其Ultra柜机十年预计可省电费约4500元[5][10] - “无风感”系列代表美的在品质生活市场的技术突破,自2015年推出以来已取得343项相关技术专利,通过出风通道上千个细密微孔和毫米波雷达2.0实现“有凉感,无风感”的体验[12][14] - 美的产品矩阵还包括满足全家送风需求的“全面风”系列和专注新风净化的“空气机”系列,形成从入门到高端的完整布局[14] 研发与制造实力 - 美的拥有1600人科研团队、2.5万项专利授权、全球八大自有工厂和合资工厂,构成其全价位覆盖能力[14] - 美的在全球拥有38个研发中心和16个国家级科创平台,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80亿元,拥有80项“国际领先”科技成果和超180项科技奖励[19] - 在制造端,美的依托灯塔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高度自动化与柔性化生产,确保产品良品率和品质一致性,并为技术普惠提供成本控制前提[19] - 美的积极参与国际能效与制冷标准制定,并构建经SGS认证的净零生产线,将技术普惠理念输出至全球市场[19] 财务表现与战略验证 - 美的集团最新三季报显示营业总收入达3647.2亿元,同比增长13.8%,归母净利润378.8亿元,同比增长19.5%,在不确定市场环境中实现规模与盈利“双增”[16] - 美的空调在双十一的领跑是市场对“技术普惠”战略的积极反馈,表明告别内卷式价格战、回归用户价值本身才能穿越周期[20][21]
沪深300ESGETF南方(560180)开盘跌0.34%
新浪财经· 2025-11-07 09:47
基金表现 - 沪深300ESGETF南方(560180)于11月7日开盘下跌0.34%,报1.182元 [1] - 该基金自2023年4月13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达18.78% [1] - 该基金近一个月回报率为1.07% [1] 重仓股表现 - 重仓股宁德时代开盘下跌0.30%,比亚迪下跌0.53% [1] - 重仓股中际旭创开盘下跌1.18%,恒瑞医药下跌0.67% [1] - 重仓股招商银行开盘上涨0.14%,兴业银行上涨0.57% [1] - 重仓股长江电力开盘上涨0.04%,美的集团上涨0.31% [1] - 重仓股贵州茅台和工商银行开盘价格无变动 [1] 基金基本信息 - 沪深300ESGETF南方(560180)的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ESG基准指数收益率 [1] - 该基金管理人为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为李佳亮 [1]
China Consumer Durables_ White goods 3Q25 wrap_ Tough domestic comps well recognized by market, growth to be increasingly sup...
2025-11-07 09:28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白色家电行业[1] * 涉及四家主要公司: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海信家电[1] 核心观点与论据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分化 * 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营收和利润均实现约10%的同比增长[1] * 格力电器和海信家电第三季度业绩低于预期,利润出现个位数百分比同比下滑[1] * 国内分体空调市场增长显著分化,格力电器营收同比下滑扩大至十位数百分比,而美的、海尔和海信则实现个位数至十位数百分比的营收增长,且定价改善[1] * 海外销售增长总体健康,以美的集团为首,亚太和欧洲市场相对具有韧性,而拉丁美洲市场面临增长压力[1] 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展望 * 市场普遍预期国内增长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因高基数而减速,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2026年主要白色家电出货量将同比下滑10%/5%[2] * 预计2026年不会延长以旧换新政策[2] * 竞争是关注焦点,尤其是在空调行业,尽管存在需求压力,但由于领先企业关注盈利能力和渠道库存较低,预计即使到2026年也不会出现大幅降价[3] * 海外市场将成为应对国内需求压力的关键增长动力,预计亚太和欧洲将继续成为中国白色家电公司的关键市场[4] * 美国市场需求处于弱复苏状态,拉丁美洲面临高基数下的短期增长压力,但中长期看好中国厂商通过持续投资获得份额[6] * 尽管市场担忧国内增长放缓,但股东回报(平均5%/6%的股息收益率)继续提供下行保护[7] * 预计覆盖的白色家电公司增长将继续分化,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均为买入评级)将继续引领行业,在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实现正营收和利润增长,而格力电器(中性评级)预计将持续面临增长压力[8] 公司具体要点 * **美的集团**:第三季度营收1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净利润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0.3/1.4个百分点至26.7%/10.6%[32] 管理层目标2026-2028年复合年均营收增长率为中高个位数百分比,并保持净利率大体稳定,海外业务目标2026年实现双位数百分比增长,主要受自主品牌业务驱动[33] 上调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1%-3%[34] * **海尔智家**:第三季度营收7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净利润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38] 管理层指引2026年营收/利润增长为中至高个位数百分比/双位数百分比[44] 上调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0-1%[41] * **海信家电**:第三季度营收22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净利润7.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5%)[46] 受中央空调业务拖累和空调出口放缓影响,下调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7%-8%[48] * **格力电器**:第三季度营收40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5%),净利润7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0%),是覆盖的主要暖通空调公司中唯一在第三季度营收下滑的公司[52] 下调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4%-5%[53] 其他重要内容 财务数据与预测调整 * 文档中包含了四家公司详细的季度和年度财务数据表,包括营收、增长率、毛利率、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润率及每股收益等[10] * 展示了对四家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利润及每股收益预测的调整摘要,美的和海尔获上调,格力和海信被下调[14] 市场环境与图表支持 * 国内增长面临高基数压力,白色家电国内出厂 shipment 在第三季度普遍环比放缓,当前生产计划表明第四季度增长将因去年高基数而放缓[16][17] * 家电电子产品零售额增长在第三季度环比放缓[23] * 出口继续面临基数压力,但已环比企稳,第三季度家电出口额/量同比增长为-7%/-4%,空调/冰箱/洗衣机出口增长呈现分化(-13%/+3%/+18%)[24][27]
佛山A股上市公司 总营收超6000亿
搜狐财经· 2025-11-07 08:19
整体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佛山55家A股上市公司总营收达6057.06亿元,同比增长10.1%,总净利润达539.75亿元,同比增长17.1% [3] - 55家企业中有32家实现营收正增长,占比58.2%,较上半年的56.36%略有提升 [4] - 上市公司总营收表现超越区域GDP增长(佛山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6%),展现出经济增长的韧性 [8] 龙头企业贡献 - 美的集团前三季度营收3630.57亿元,同比增长13.8%,其440.82亿元的营收增量贡献了佛山A股上市公司总增量的近八成 [4] - 佛燃能源前三季度营收235.01亿元,同比增长5.38%,海天味业营收216.28亿元,同比增长6.02% [4] - 科达制造前三季度营收126.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19%,增量为40.41亿元 [4] 高增长中小型企业 - 希荻微(模拟芯片设计)前三季度营收7.17亿元,同比增长107.81% [5] - 炬申股份(物流)前三季度营收13.03亿元,同比增长82.46% [5] - 莱尔科技(功能性材料)前三季度营收6.51亿元,同比增长78.02% [5] 行业表现分化 - 机械设备与家用电器行业表现优异,营收正增长企业占比均为75% [6] - 轻工制造行业4家企业中仅有2家实现正增长 [6] - 汽车零部件和建筑材料行业共5家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均为负增长 [6] - 电子行业表现分化,聚焦半导体的企业正增长,而聚焦光学光电子的企业则为负增长 [6] 部分骨干企业承压与应对 - 营收前10强企业中有3家营收增速为负,科顺股份营收下滑8.43% [6] - 海信家电(营收全市第二)前三季度营收增速仅为1.35%,较上半年的1.44%有所下滑 [6] - 箭牌家居通过店效倍增项目及国际化战略应对挑战,其国内零售收入前三季度增长4.54%,第三季度增长7.86% [7] - 文灿股份通过降本、优化布局及与客户进行价格谈判等措施,应对欧洲业务冲击 [7] 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普遍通过技术创新、市场突围和赛道延伸实现转型升级 [8] - 具体路径包括美的集团的"全球化+高端化"战略、海天味业的产品品类创新以及佛燃能源的供应链业务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