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格矿业(000408)
搜索文档
藏格矿业今日大宗交易平价成交36万股,成交额2099.8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6:55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9月30日,藏格矿业发生大宗交易,总成交36万股,总成交金额为2099.88万元,占该股当日总成交额的2.43% [1] - 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58.33元,与当日市场收盘价持平 [1] 交易明细分析 - 当日大宗交易由两笔构成,第一笔成交20万股,成交金额1166.6万元 [2] - 第二笔成交16万股,成交金额933.28万元 [2] - 两笔交易的买卖双方营业部均显示为“机构专用” [2]
机器学习因子选股月报(2025年10月)-20250930
西南证券· 2025-09-30 12:03
根据研报内容,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GAN_GRU模型**[4][13]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是一个深度学习选股模型,其核心思路是利用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对量价时序特征进行增强处理,然后再利用门控循环单元(GRU)网络对处理后的时序特征进行编码,以预测股票的未来收益[4][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基础特征**:模型输入为18个量价特征,包括日频特征(如开盘价、收盘价、成交量等)和月频特征(如月涨跌幅、月换手率等)[17][19]。 * **特征预处理**:每次采样的40天内,每个特征在时序上去极值并标准化;每个特征在个股层面上进行截面标准化[18]。 * **GAN特征生成**: * **生成器(G)**:采用LSTM模型,输入原始量价时序特征(形状为40*18),输出经处理后的量价时序特征(形状仍为40*18)[33][37]。其损失函数为: $$L_{G}\,=\,-\mathbb{E}_{z\sim P_{z}(z)}[\log(D(G(z)))]$$ 其中,\(z\) 是随机噪声,\(G(z)\) 是生成的数据,\(D(G(z))\) 是判别器判断生成数据为真的概率[24]。 * **判别器(D)**:采用CNN模型,用于区分真实量价特征和生成器生成的特征。其损失函数为: $$L_{D}=-\mathbb{E}_{x\sim P_{d a t a}(x)}[\log\!D(x)]-\mathbb{E}_{z\sim P_{z}(z)}[\log(1-D(G(z)))]$$ 其中,\(x\) 是真实数据,\(D(x)\) 是判别器对真实数据的输出概率[27]。 * **训练过程**:生成器和判别器交替训练,直至模型收敛[29][30]。 * **GRU收益预测**:将GAN中生成器输出的增强后特征,输入到一个两层GRU网络(GRU(128, 128))中,后面再接一个多层感知机MLP(MLP(256, 64, 64))。模型最终输出的预测收益(pRet)即作为选股因子[22]。 * **训练与预测设置**: * 使用过去400天内的数据,每5个交易日采样一次,采样形状为40*18,用以预测未来20个交易日的累计收益[18]。 * 训练集与验证集比例为80%:20%[18]。 * 采用半年滚动训练,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进行模型训练,用于未来半年的预测[18]。 * 回测中,因子经过行业和市值中性化以及标准化处理[22]。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GAN_GRU模型**,IC均值0.1136[41][42],ICIR(未年化)0.89[42],换手率0.83[42],年化收益率37.41%[42],年化波动率23.59%[42],信息比率(IR)1.59[42],最大回撤率27.29%[42],年化超额收益率22.58%[41][42]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GAN_GRU因子**[4][13] * **因子构建思路**:该因子是GAN_GRU模型输出的股票未来收益预测值,直接作为选股依据[4][13][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因子构建过程与上述GAN_GRU模型的构建过程完全一致,因子值即为模型的最终输出(pRet)[22]。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GAN_GRU因子**,IC均值0.1136[41][42],近期IC值(2025年9月)0.1053[41][42],近一年IC均值0.0982[41][42]
继续猛攻!化工ETF(516020)盘中上探1.32%!机构:预计行业供需有望持续改善
新浪基金· 2025-09-30 10:50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化工ETF(516020)盘中价格一度上涨1.32%,截至发稿上涨0.66% [1] - 多氟多、和邦生物股价飙涨超7%,圣泉集团、彤程新材、藏格矿业等大涨超3% [1] - 盐湖股份、航锦科技、恩捷股份等多股跟涨超2% [1] - 氟化工、纯碱、锂电、合成树脂等板块部分个股涨幅居前 [1] 行业政策与需求驱动 - 工信部提出实施新一轮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优惠措施 [2] - 政策包括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以及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 [2] - 国家政策端对供给侧要求("反内卷")频繁提及,各子行业陆续出台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细则 [4] - 需求端美国关税冲击影响告一段落,预计行业供需有望持续改善 [4] 产业链投资与技术进展 - 2025年1—8月,中国锂电产业链投资额快速增长,固态电池成为最热门的投资赛道 [3]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显著提速,设备公司从今年6月起开始陆续给下游厂商交付固态电池相关设备 [3] - 设备端作为整个产业资本开支的最上游,或将率先受益 [3] 行业估值与全球格局 - 截至9月29日收盘,化工ETF标的指数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为2.31倍,位于近10年来38.55%分位点的低位 [3] - 海外方面,上涨的原料成本及亚洲产能冲击,导致欧美化工企业近期多经历关停、产能退出等事件 [4] - 长期来看,中国化工企业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和技术实力,有望重塑全球化工产业格局 [4] 投资工具与布局策略 - 化工ETF(516020)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全面覆盖化工各个细分领域 [5] - 该ETF近5成仓位集中于大市值龙头股,如万华化学、盐湖股份,其余5成仓位布局磷肥、氟化工、氮肥等细分领域龙头股 [5]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化工ETF联接基金(A类012537/C类012538)布局化工板块 [5]
供应冲击后,供需高弹性下平衡如何演绎?
东证期货· 2025-09-29 14: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 2026年全球锂资源静态过剩,但需求高增速将缓解26年显性累库压力,库消比降低后或现阶段性需求驱动脉冲行情 [48] - 短期是强现实与弱预期组合,去库幅度有限难带来价格上行驱动,项目复产预期偏空,可关注逢高沽空及反套机会;中长期思路可由逢高空切换至逢低多 [61] 各部分总结 Q3行情回顾 - 6月底以来,锂价自底部反弹至9万元后冲高回落震荡,6月底 - 7月中需求预期纠偏驱动价格企稳反弹,7月中 - 8月中供应端风险发酵使价格冲高,8月中以来盘面回调计价供应增量 [2][5] 矿证问题 - 7月中旬起江西、青海矿证风险发酵,部分项目减停产引发供应系统性风险担忧,枧下窝矿证到期停产引爆市场情绪,8月底以来前期停产项目复产使市场热度降温 [6][8] 供应压力 - 高价刺激下供应压力显性化使盘面承压,价格反弹后辉石代工产量攀升对冲云母供应减量,9 - 11b结构走强使仓单加速生成 [9][11] 矿端库存 - 高价使盐端高产量加速矿石消耗,但国内矿库存中性偏高且进口矿稳定流入,新项目爬产将扩充产能,锂盐供应暂无显著约束 [12] 锂盐贸易流向 - 南美锂盐发运对应产能爬坡和订单情况,印尼带来边际增量,阶段性高溢价使印尼碳酸锂回流国内,关注后续发运可持续性 [16][18] 资源端产量 - 2025年全球锂资源供应增量同比+27万吨LCE,矿证扰动影响有限,新项目进度符合预期;2026年预计资源端产量同比+30万吨LCE,但部分云母产能有供应不确定性 [19][22] 终端需求 - 动力市场中乘用车表现符合预期,1 - 8月中国/欧洲/美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36%/28%/4%,中国下半年增速趋缓但旺季有支撑,美国10月增速或滑坡 [25][30] - 商用车是动力市场亮点,1 - 8月中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66%,货车及客车分别同比+70%、53%,核心驱动是换车周期和政策补贴,关注补贴退坡后需求可持续性 [31][36] - 储能市场超预期,国内独立储能经济性凸显,7、8月大储项目中标量高增;海外对美锂电池出口环比修复,非美市场亮眼,储能电芯总出口量创新高 [41][44] 渠道库存 - 2025年以来下游各环节渠道库存降至中性,三季度电芯及整车库存进一步去化,低库存提升终端与表观需求联动性 [45] 年度平衡 - 2025 - 2026年全球锂资源静态过剩,但动态看26年显性累库量或收窄、库消比走低 [48] 短期平衡 - 处于旺季去库现实,但去库斜率不及2024年同期,基本面短期支撑价格但难独立驱动上行,供应端维持高位或环增,需求端面临年底动力板块回落压力 [55] 策略推荐 - 短期关注逢高沽空及LC2511 - 2512反套机会,中长期思路由逢高空切换至逢低多 [61]
藏格矿业涨2.04%,成交额4.8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150.0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13:5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55.49元/股 成交额4.84亿元 换手率0.56% 总市值871.3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150.01万元 特大单买入5775.82万元(占比11.93%) 卖出8536.71万元(占比17.63%) 大单买入1.17亿元(占比24.26%) 卖出1.21亿元(占比25.06%)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7.59%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30%/3.16%/34.29% [1]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78亿元 同比下降4.74% 归母净利润18.00亿元 同比增长38.80%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氯化钾83.34% 碳酸锂15.90% 其他业务0.75%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6.2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9.98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7月18日股东户数2.94万户 较上期增加4.41% 人均流通股53435股 较上期减少4.2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115.14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518.63万股 [3] - 申万宏源证券持股1811.81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95.74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401.67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99.55万股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钾肥(氯化钾)生产销售 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能源金属-锂 [1] - 概念板块涵盖小金属、盐湖提锂、高派息、化肥、锂电池等 [1] - 注册地址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及成都市高新区 成立于1996年6月25日 上市日期为1996年6月28日 [1]
盐湖提锂产能建设密集落地 青藏高原规模有望再次大幅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7:41
行业趋势 - 盐湖提锂产能进入密集落地期 2025年以来国内产能建设加速推进[1] - 西藏成为盐湖提锂新主场 青藏高原盐湖提锂规模将大幅提升[1] - 龙头企业加快重点项目布局 包括藏格矿业、紫金矿业、蓝晓科技等公司[1] 技术优势 - 西藏盐湖开发不存在技术性难题 设备到位后8个月即可达到开工条件[1] - 盐湖提锂具有储量丰富和成本优势特点[1] 专家观点 -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锂盐分会秘书长确认开发可行性 魏明研究员代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发表技术评估[1]
盐湖提锂产能密集落地 锂资源自主化进程加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5:49
行业动态 - 西藏盐湖提锂产能有望再次迎来增长 主因储量丰富和成本优势 [1] - 2025年以来国内盐湖提锂产能建设进入密集落地期 [1] - 青藏高原盐湖提锂规模有望再次大幅提升 [1] 企业布局 - 藏格矿业 紫金矿业 蓝晓科技等龙头企业加快重点项目布局 [1] 技术可行性 - 开发西藏盐湖没有技术性难题 [1] - 条件允许情况下 8个月就能让设备到位并达到开工条件 [1]
盐湖提锂产能密集落地锂资源自主化进程加速
证券时报· 2025-09-29 02:26
产能扩张 - 藏格矿业麻米错盐湖5万吨/年碳酸锂项目于2025年6月获立项核准后启动全面建设 预计2026年实现满产 采用自有技术路线 后续还有5万-8万吨产能待释放[1] - 藏格矿业通过参设基金收购国能矿业39%股权 国能矿业旗下龙木错和结则茶卡盐湖远期规划锂盐产能达13万吨 其中1万吨产能项目已与蓝晓科技合作 后续12万吨待开发[1] - 紫金矿业拉果错盐湖项目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产量达7315吨 2024年同期仅239吨 公司调整全年4万吨产量目标 重点转向夯实生产能力[2] - 蓝晓科技与国能矿业合作推进结则茶卡盐湖3300吨氢氧化锂产线建设 采用"零碳"工艺 后续6700吨产线计划加快推进 2025年8月中标新疆罗布泊3577万元提锂扩能改造项目[2] 技术迭代 - 直接提锂技术商业化应用实现效率革命 五矿一里坪项目采用卤水直提法 通过吸附剂提取锂离子 绕过盐田蒸发环节 生产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小时到几天[3] - 久吾高科为五矿盐湖提供纳滤膜系统 锂提取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20% 膜寿命延长至3年以上[3] - 盐湖股份新建4万吨/年锂盐项目采用"连续离子交换移动床+膜耦合"技术 预计锂收率提升25% 结合光伏绿电构建低碳生产体系[3] - 吸附剂价格从20万元/吨降至4.5万元/吨 大幅降低工业化应用成本 麻米错盐湖项目一次收率目标设定为不低于95%[4] 资源禀赋与开发现状 - 国内盐湖已建成产能18万吨 产能利用率较低 青海规划22万吨产能 建成16万吨 盐湖股份是主力[5] - 盐湖股份二期4万吨及青海汇信2万吨项目已开始释放产量 青海盐湖前期主要提钾 后期转向锂综合利用[5] - 西藏盐湖资源禀赋优于青海 扎布耶盐湖为碳酸盐型可直接晾晒提锂 但西藏矿业2005年投产至今生产不稳定 扎布耶二期2011年建设2021年重启尚未达产[5] - 2024年中国碳酸锂产量70.2万吨 盐湖提锂占比17.7% 较2020年28.6%下降 目前主要依赖进口锂辉石提取[9] 高原开发挑战 - 西藏多数盐湖位于海拔4500米以上 低温缺氧环境影响设备寿命与运行效率 增加人员运维难度与成本[7] - 吸附和膜环节需大量淡水 政府批复工业用水指标远不能满足需求 企业需额外投入成本进行淡化处理[7] - 电力供应需配套建设光伏储能项目 增加前期投入并延长达产周期 环保要求严格导致项目批准速度慢[7] - 金圆股份捌千错湖项目受高原环境影响 电气设备不稳定 技术调试磨合超预期 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6] 产业前景与成本优势 - 西藏规划40万吨碳酸锂产能 目前立项20万吨 后备20万吨 若放量增长将大幅降低碳酸锂成本[9] - 盐湖提锂成本3万-4万元/吨 显著低于进口锂精矿加工成本 驱使企业加大投入[9] - 紫金龙净为拉果错盐湖追加6亿元投资建设二期光伏工程 建成后年均发电量达1.4亿度 破解高原基建瓶颈[8]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平煤神马与河南能源拟战略重组
华安证券· 2025-09-28 23:3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核心观点 - 2025年化工行业景气度将延续分化趋势 推荐关注合成生物学、农药、层析介质、代糖、维生素、轻烃化工、COC聚合物、MDI等行业 [4] - 合成生物学奇点时刻到来 低耗能产品或产业有望获得更长成长窗口 生物基材料有望迎来需求爆发期 [4] - 三代制冷剂有望进入高景气周期 供给端进入"定额+持续削减"阶段 需求端保持稳定增长 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 [5] - 电子特气是电子工业的"粮食" 产业链国产化带来较大替代机遇 集成电路/面板/光伏三轮驱动高端产能需求 [6][7] - 轻烃化工成全球性趋势 原料轻质化已成为全球烯烃行业不可逆的趋势 具有低碳排、低能耗、低水耗的特点 [8] - COC聚合物产业化进程加速 国产突围可期 光学领域下游产业链转移至国内 供应链安全担忧下国产替代意愿加强 [9] - 钾肥价格有望触底回升 行业已进入去库存周期 供给下滑消解库存压力 粮食种植意愿提升推高需求 [10] - MDI寡头垄断 行业供给格局有望向好 需求端稳中向好 将成为极少数能够穿越整个经济周期的化工品 [12] 行业市场表现 - 本周化工板块涨跌幅为-0.95% 表现排名第17位 跑输上证综指1.16个百分点 跑输创业板指2.91个百分点 [3] - 申万化工细分板块上涨个数为9个 下跌个数为22个 [23] - 上涨排名前三子板块分别为合成树脂(4.04%)、涂料油墨(2.64%)、涤纶(2.12%) [23] - 跌幅排名倒三子板块分别为其他橡胶制品(-5.25%)、改性塑料(-4.48%)、有机硅(-3.76%) [23] - 个股涨幅前三为蓝丰生化(61.16%)、上纬新材(44.81%)、华软科技(31.83%) [28] - 个股跌幅前三为金浦钛业(-23.15%)、泰和科技(-10.93%)、丰山集团(-10.92%) [29] 产品价格表现 - 价格涨幅前五:液氯(华东)(252.38%)、百草枯(浙江永农化工,42%)(6.25%)、萤石(赤峰天马)(4.50%)、WTI原油(3.38%)、丙烯酸(精酸华东)(2.80%) [13] - 价格跌幅前五:PX(中石化挂牌价)(-5.56%)、双酚A(华东)(-4.27%)、NYMEX天然气(期货)(-3.54%)、丁二烯(东南亚CFR)(-3.02%)、顺酐(江苏)(-2.91%) [13] - 价差涨幅前五:PTA(169.78%)、顺酐法BDO(116.77%)、热法磷酸(12.85%)、DMF(10.93%)、涤纶工业丝(8.66%) [13] - 价差跌幅前五:甲醇(-55.58%)、黄磷(-38.69%)、双酚A(-24.75%)、联碱法纯碱(-19.40%)、PVA(-17.86%) [13] 供给侧跟踪 - 本周行业内主要化工产品共有155家企业产能状况受到影响 [14] - 新增检修4家企业:镇海炼化(纯苯)、金诚石化(丙烯)、镇海炼化2(丁二烯)、山西美锦华盛(乙二醇) [43] - 重启12家企业:东明石化、江苏盛虹、东方华龙(纯苯)、宁夏宝丰三期(丙烯)、东明石化、茂名石化1(丁二烯)、天津石化(PX)、水富云天化、永荣、神马氢化学、华鲁、天福化工(合成氨) [43] 政策动态 -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目标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34] - 政策重点包括:将行业纳入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严控新增炼油产能 做好化肥生产保供 训练建设行业大模型 加强标准引领 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等应用 [34] 企业动态 - 平煤神马与河南能源拟战略重组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资产规模超2800亿元 控股4家上市公司 [36] - 佛塑科技与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拟合资建设聚酰胺-尼龙薄膜项目 计划投资总额346,911万元 [37] - 建龙微纳筹划收购上海汉兴能源科技不少于51%股份 [37] - 中核钛白出售哈密中合钒钛100%股权给关联方 交易价格12,080.36万元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