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发证券(000776)
icon
搜索文档
广发证券(000776)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更名公告
2025-05-26 19:14
债券发行 - 2024年9月5日证监会同意公司发行不超20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1] - 债券名称由“2024年次级债券”调整为“2025年科技创新次级债券(第一期)”[1] - 债券名称变更不影响原发行相关法律文件效力[1] 主承销商 - 主承销商有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国海证券[4][6][8]
广发证券(000776)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次级债券(第一期)募集说明书
2025-05-26 19:14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公司合并净资产为1530.85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73.76%,母公司口径资产负债率为74.42%[10]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归母净利润为81.81亿元,202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29亿、69.78亿和96.37亿元[10] - 202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00.22亿、 - 89.19亿和99.71亿元[12][47] - 截至2025年3月末,总资产为8146.16亿元,净资产为1557.0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5.92%[25] -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为72.40亿元,净利润为29.70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7.57亿元[25] 债券发行 - 本期债券发行金额不超过10亿元,总额不超200亿元[2][31] - 本期债券信用等级为AAA,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稳定[11][70] - 本期债券为无担保、次级债券,仅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2][12][36] - 本期债券期限3年,面值100元,按面值平价发行[66] - 本期债券付息日为2026 - 2028年每年5月29日,兑付日为2028年5月29日[67][69] 利润分配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共分配现金红利760,584,551.10元[18] - 2024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共分配现金红利3,042,338,204.40元[19] 业务情况 - 2024年为800多只基金及全部ETF期权等提供做市服务,主承销科技创新债券110期,金额344.79亿元[77][78] - 2024年股债承销规模位居行业前十,境内股权融资主承销8单,金额86.66亿元[78][171] - 2024年境外股权融资完成14单项目,香港市场股权融资业务排名中资证券公司第4[171][172] - 2024年公司主承销发行债券665期,主承销金额2963.22亿元,排名升至第6位[177] - 2024年公司沪深股票基金成交金额23.95万亿元,同比增长28.98%[188] 子公司情况 - 公司持有广发期货100%股权,2024年末总资产60.76亿元,净利润0.37亿元[106][109] - 公司持有广发基金54.53%股权,2024年末总资产18.45亿元,净利润2.00亿元[107][109] - 公司持有易方达基金22.65%股权,2024年末总资产29.76亿元,净利润3.90亿元[107][109] 股东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5,519,392,695股,占比72.42%[96][97] - 截至2024年末,吉林敖东、辽宁成大、中山公用合计持股占比分别为20.05%、17.94%、10.55%[97]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112][114] - 林传辉为公司董事长,秦力为公司总经理[125][126] 市场环境 - 2024年沪深两市成交额254.8万亿元,同比上升20.1%[150] - 2024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7%[150] - 2024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完成259单,融资金额2478.40亿元,同比分别减少65.37%和72.90%[150] - 截至2024年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3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8.93%[150]
广发证券(000776)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次级债券(第一期)发行公告
2025-05-26 19:14
债券发行 - 公司2024年9月5日获注册公开发行面值不超20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本期不超10亿元[6] - 本期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价格100元/张[6] - 发行期限3年,询价区间1.50%-2.50%,2025年5月27日确定最终票面利率[9] - 投资者网下最低申购单位1000万元,超过部分须为1000万元整数倍[10] - 起息日2025年5月29日,付息日为2026 - 2028年每年5月29日,兑付日2028年5月29日[24][25] - 网下利率询价时间为2025年5月27日14:00 - 17:00[30] - 网下发行期限为2025年5月28日至2025年5月29日[38]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公司净资产1530.85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73.76%,母公司口径74.42%[7]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归母净利润81.81亿元,预计不少于本期债券一年利息的1倍[7] - 截至2025年3月末,总资产8146.16亿元,净资产1557.05亿元,资产负债率75.92%[18] -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72.40亿元,净利润29.70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7.57亿元[18] 其他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0776.SZ、1776.HK,截至公告签署日交易正常,经营稳定[13] - 公司涉及重大诉讼,最终涉诉金额不确定,暂无法判断对利润影响[15] - 公司已完成回购A股股份注销,注册资本减少1524.2153万元[16] - 本次债券发行相关文件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7] - 本期债券募集资金不低于70%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26] - 发行人是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主承销商/簿记管理人是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46] - 本次发行不向投资者收取佣金、过户费、印花税等费用[45] - D类投资者需满足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2000万元、金融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且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63]
大揭秘!投资获胜的三大关键
天天基金网· 2025-05-26 11:25
核心资产定价权南移 - 本轮A股公司密集赴港IPO由出海战略、制度便利和港股流动性改善三重力量助推 [1] - 优质核心资产在港股交易后短期活跃对应A股交易,部分核心资产定价权可能逐步南移 [1] - 港股市场吸引力系统性提升,资产供给结构和质量持续提高,流动性在海外资金回流背景下趋势性改善 [1] - 港交所每一轮制度改革突破均带来顺应时代特征的牛市,更多优质龙头赴港上市或成为A股风格转向核心资产的催化剂 [1] A股市场短期调整与震荡 - A股二季度维持中枢偏高震荡市判断,短期市场小波段调整 [2] - 震荡区间上限由抢出口支撑二季度经济韧性决定,下限由宽货币与平准基金关联政策支撑 [2] - 美国不确定性增加压制风险偏好,科技股尚未摆脱中期调整波段,新消费扩散空间有限 [2] - 小微盘行情及公募业绩比较基准靠拢行情告一段落,6月或围绕基准调整展开新一轮博弈 [2] 市场风格与配置方向 - 市场情绪回落,微盘股交易热度抬升需警惕拥挤风险 [3] - 央行金融政策加码支持实体经济,地方消费提振方案有望激发活力 [3] - 美国减税法案引发股债汇三杀,人民币资产中期或受益 [3] - 配置聚焦"新质内需成长",重点关注服务消费、新消费及医药生物等行业 [3] 科技成长主线回归 - 5月中下旬至6月行业轮动通常收敛,市场主线有望聚焦 [5] - 当前轮动强度处于历史高位,未来或孕育结构性主线 [5] - 6月市场主线或偏向科技成长,以AI产业链为抓手关注上下游细分领域 [6] 权重指数重估与质量因子崛起 - 5月以来300质量成长等指数走强,高自由现金流收益率股票投资理念被接受 [7] - 龙头公司经营稳定、自由现金流收益率攀升,A股权重指数未来两年或迎重估 [7] - 小盘因子交易集中度达极限,监管趋严推动市场回归大盘及质量因子 [7] 市场支撑与结构性机会 - 类平准基金及中长期资金流入支撑A股平稳运行 [8] - 小微盘交易拥挤度提升需关注波动放大风险 [8] - 行业配置建议关注黄金、新消费、AI应用及创新药 [8] - 市场行情有支撑,关注安全边际资产、科技主线及政策提振的消费板块 [9] 短期防御与长期配置 - A股短期盘整但韧性犹在,美债收益率上行冲击可控 [10] - 弱美元趋势确立有利于全球资金再平衡,A股或获增量资金 [10] - 小市值风格或面临阶段性修整,高估值有望修复 [11] - 红利资产6月或进入逆风期,但长期仍是底仓选择 [12]
保险证券ETF(515630)受益流动性宽松,金融板块弹性显现
新浪财经· 2025-05-26 10:59
市场表现 - 保险证券ETF(515630SH)上涨041% 其关联指数800证保(399966SZ)上涨055% [1] - 主要成分股中中国平安上涨158% 中国太保上涨227% 中国人寿上涨174% 中信证券上涨031% 东方财富上涨029% [1] 券商行业观点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利好 券商板块半年报同比增速优异 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推动券商板块估值企稳回升 [1] - 当前证券行业估值回调至合理位置 基本面 政策面和流动性利好叠加并购重组题材刺激 板块弹性或将显现 [1] - 申万宏源研究显示价值风格基金选取宽基指数作为基准能较好贴近实际配置 800证保指数成分股结构与价值风格基金存在较高重合度 [1] - 国贸期货分析指出金融板块表现与宏观经济修复预期密切相关 需关注政策端对保险证券行业的边际影响 [1] 关联产品与个股 - 关联产品包括保险证券ETF(515630) [2] - 关联个股涵盖中国平安(601318) 东方财富(300059) 中信证券(600030) 中国太保(601601) 中国人寿(601628)等金融行业代表性公司 [2]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市场行情有支撑!权重指数有望迎来重估
券商中国· 2025-05-25 22:31
A股公司赴港IPO趋势 - 本轮A股公司密集赴港IPO由出海战略、制度便利和港股流动性改善三重力量推动 [1] - 优质核心资产在港股交易后可能活跃对应A股交易,部分核心资产定价权或逐步南移 [1] - 港股市场吸引力系统性提升,资产供给结构和质量持续提高,流动性趋势性改善 [1] - 港交所每一轮制度改革突破都带来顺应时代特征的牛市 [1] - 更多优质龙头赴港上市可能成为A股市场风格转向核心资产的催化剂 [1] A股市场短期走势 - A股二季度维持中枢偏高的震荡市判断,短期市场小波段调整 [2] - 震荡区间上限由抢出口支撑二季度经济韧性决定,下限由宽货币与稳定资本市场关联决定 [2] - 美国不确定性增加压制风险偏好,科技尚未摆脱中期调整波段 [2] - 小微盘行情+博弈公募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行情告一段落 [2] - 短期继续看好医药(CXO和创新药)和贵金属景气延续 [2] 市场风格与配置 - 微盘股交易热度明显抬升,注意交易拥挤风险 [3] - 配置上继续看好"新质内需成长"方向,聚焦服务消费、新消费 [3] - 行业重点关注: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美容护理、医药生物、汽车、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 [3] - 小微盘风格是存量博弈环境下资金为获得超额收益进行市值下沉的结果 [4] - 中证2000指数在成交额占比达30%后波动性明显加大,本周占比达32% [4] 科技成长主线 - 市场主线有望再度偏向科技成长,以AI产业链为抓手 [5] - 可关注上游算力自主可控与中下游应用创新 [5] - AI50细分方向包括上游GPU、光模块、PCB、IDC;中游AIAgent、SASS、行业应用软件;下游人形机器人、在线教育等 [5][6] - 行业轮动强度处于历史高位,未来轮动强度有望收敛 [5] 质量因子与核心资产 - 300质量成长等质量类指数开始走强,买入高自由现金流收益率股票理念被接受 [7] - 龙头上市公司经营趋于稳定,自由现金流收益率持续攀升 [7] - A股权重指数未来两年有望迎来重估 [7] - 小盘因子交易集中度达极限,市场有望回归大盘、质量 [7] 市场支撑与配置建议 - 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支撑A股平稳运行 [8] - 建议关注黄金、新消费、AI应用(软件、硬件)、创新药等 [8] - 市场行情有支撑,关注结构性配置机会 [9] - 三大主线:安全边际较高资产、科技叙事逻辑、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费板块 [9] 市场韧性及风格转换 - A股短期盘整但韧性犹在,配置短期转向防御属性 [10] - 弱美元趋势有利于全球资金再平衡,A股有望获得边际增量资金 [10] - 市场处于箱体震荡格局,"类平准资金"支撑下下行风险可控 [10] - 小市值风格或面临阶段性修整,高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11] 红利资产表现 - 中证红利6月跑赢沪深300的原因包括行业因素和防御风格因素 [12] - 在目前没有新行业逻辑、市场未大幅波动情况下,红利资产可能进入逆风期 [12] - 对于长线投资者,逆风期可能是很好的介入时间点 [12] - 红利资产仍是长期配置的底仓选择 [12]
2024年广发证券·KAB大学生微创业行动成果发布 各方联动构建创新创业生态
证券日报网· 2025-05-25 18:56
活动概况 - 2025年广发证券·KAB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启动仪式暨2024年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同步举行2025年KAB创业教育生态会 [1] - 活动汇聚全国100余所高校的创新创业领域教师、孵化机构负责人、青年创业者近200名代表 [1] - 中国青年报社强调需持续服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助力青年学生创业实践 [1] 行业趋势与教育支持 - 中国正加速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兼具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 -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构建从机会发现到企业落地的全流程培育体系,通过跨学科融合模式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2] - 中央财经大学发布的《2024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项目分析报告》显示,微创业者最重视"技术型项目",认为技术突破和创意变革更具竞争力 [2] 企业参与与资源整合 - 广发证券呼吁青年学子拥抱科技浪潮,主动创新突破,并承诺链接高校、创投机构等资源,为青年创业搭建更广阔舞台 [1] - 广发乾和硬科技行业投资部提出需从源头筛选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的创业项目,并在不同阶段为创业公司提供创新点支持 [2] 成功案例与项目实践 - 浙江大学"FlyDrug"项目获得资金扶持,计划融合AI技术打造新药发现一体化智能平台,突破行业瓶颈并加速中国创新药研发 [3]
王牌首席+王牌基金经理“共聚一堂”,讲了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5-23 21:57
宏观变局与资产配置 - 中美经贸深度绑定决定"无损脱钩"不可行 中国政策储备充足 金融市场波动率将低于经济数据波动 [1] - 抢出口及工业生产韧性是短期确定性抓手 中长期中国或通过纾困应对贸易摩擦 货币政策优先发力释放流动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1] - 全球秩序变局下 中国资产在"东稳西荡"格局中更具优势 军工与黄金为战略配置首选 [2] 投资主线与行业机会 - 资产划分为三类:强周期类(地产链)、稳定类(黄金、高股息)及科技新兴类(AI、创新药) 黄金是美元信用弱化的终极对冲工具 [2] - 科技主线聚焦AI硬件渗透率提升及创新药出海 AI应用投资机遇从上游向中下游扩散 [2][3] - 权益资产未来或迎牛市 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与无人驾驶 红利资产提供防御底线 AI与智能驾驶代表长期进攻方向 [3] 中国资产优势与产业韧性 - 政策呵护、制造业韧性及技术突破构成核心支撑 黄金、军工、AI应用成为穿越波动的"压舱石" [3] - 外需型企业需加速国际化布局分散产能 内需企业应聚焦刚性需求与创新升级 [4] - 中国制造业出海企业通过高效组织能力对冲贸易摩擦 供应链优势不可替代 需从"制造出海"转向"品牌出海"提升附加值 [4] 科技产业趋势与细分领域 - AI发展分为感知AI、生成式AI、智能助理AI、物理AI四阶段 当前进入AI应用落地元年 智能助理AI关注可穿戴设备 物理AI关注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 [4] - AI硬件资本开支仍处深水区 中国在AI应用领域长期空间更广阔 [5] - 医药行业CXO及创新药企凭借人才技术壁垒抵御脱钩风险 全球化授权合作是突围关键 [4][6]
深交所首笔科创债借贷交易落地!万亿市场注入新活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12:28
深交所首笔科创债交易 - 广发证券成功落地深交所首笔以科创债为标的的债券借贷交易 并于次日完成质押入库和通用质押式回购交易 [1][2] - 交易模式为兴业银行出借科创债给广发证券 后者通过质押回购融资 提升债券流动性 [2] - 该创新联动债券借贷与质押式回购 有助于增强科创债二级市场活跃度与融资能力 [2] 科创债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5月7日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科创债支持公告 深交所同步推出优化做市及质押融资等交易机制的通知 [2][3] - 交易所债券市场已成为科技企业重要融资渠道 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 2024年发行539只规模0.61万亿元 同比增64% [1][3] - 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创债 规模超2500亿元 [3] 科创债资金投向与行业影响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 人工智能 新能源 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3] - 政策驱动下科创债发行规模或加速放量 产品创新将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与收益空间 [4] - 市场深度和韧性有望增强 实现收益性 安全性 流动性更优平衡 [4]
【广发宏观陈嘉荔】30年期美债利率破5%的背后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5-22 21:20
美债收益率飙升原因 - 5月21日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09%,10年期升至4.59%,较前值分别回升13bp和11bp,较月初分别回升37bp和38bp,30年期收益率为2007年以来第二高位[1][7] - 直接催化剂为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5月16日从Aaa降至Aa1,主因联邦债务与利息支出占GDP比重过高及财政扩张无序[8][9] - 达利奥认为评级下调低估了美债风险,理论上下调后需更高风险溢价补偿,10年期美债利率一周内回升12bp[8][11] 财政扩张法案影响 - "大而美"法案通过众议院审议,主要内容为减税,CRFB估计未来10年将增加联邦债务3.1万亿美元(临时条款延续则达5.1万亿美元),2026年财政赤字率或升至7%[2][12] - 法案三大特征:减税规模大(占GDP 1.5%)、支出前置(55%赤字增量在前五年)、节支后置(40%节支在前五年)[12][13] - 财政乘数0.5-1.5,理论上每年可提振GDP增速0.3-0.8pct,但移民和低成本进口红利消退可能打破r<g平衡[5][22][25] 历史评级调整对比 - 2011年标普降级时经济疲软+货币宽松,美债作为避险资产收益率反降50bp[14][15] - 2023年惠誉降级时高通胀+美联储紧缩+债务供给激增,美债收益率反弹10bp[3][16] - 当前环境类似后者:名义增长率偏高+通胀未压降,对供给敏感度更高[4][17] 经济基本面支撑因素 - 中美关税和谈使经济衰退概率从50%降至38%,10年期美债利率单日升10bp[17][18] - 标普500企业78%盈利超预期,4月股票回购规模达2338亿美元创历史次高[18] - 有效关税税率降至13.1%,但传导滞后2个月,年末核心通胀或回升至3.5%[18][19] 政策层逻辑与风险 - 财政部认为GDP增速将快于债务增长(r<g),存量国债平均利率3.3%低于近年名义增长率5%[20][22] - 四大增长红利中财政扩张和科技开支仍在,但移民和低成本进口优势消退可能引发债务负循环[22][25] - 美债收益率上行抬高权益机会成本,美元指数下跌显示资金流出,黄金价格突破3300美元/盎司[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