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002080)
搜索文档
业绩总结:水泥、玻纤利润同比高增,重视供给变化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9-12 21:03
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材料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7] 核心观点 - 水泥行业供给侧变革效果持续显现 盈利同比持续改善 短期错峰协同强度有望维持较高水平支撑价格持续改善 中长期供给政策有望支撑盈利中枢持续提升 高分红凸显中长期配置价值[4][9][12][25] - 玻纤行业粗纱受益风电和热塑需求较好实现量价齐升 电子纱/布受益AI算力需求高增 高端电子布需求持续高景气[9][35] - 装修建材行业需求承压竞争激烈 收入利润多数下降 但头部企业通过渠道下沉/拓品类等变革 在行业出清背景下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4][8][15] - 玻璃行业中药玻需求阶段承压 浮法/光伏/石英景气持续探底 光伏玻璃受531抢装潮影响景气度边际回暖但整体仍低于去年同期[10][40][41] - 其他新材料行业民爆景气上行 碳纤维景气承压 耐火材料等压力加大[11][49] 细分行业业绩总结 装修建材 - 2025H1样本装修建材企业总收入697亿元 yoy-7% 归母净利润39亿元 yoy-19% 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 yoy-15%[8][15] - 2025Q2总收入407亿元 yoy-7% 归母净利润27亿元 yoy-22% 扣非归母净利润27亿元 yoy-16%[8][15] - 三棵树2025H1收入呈现较强韧性 利润同比显著增长 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变化推动毛利率改善[15][16] - 天安新材2025H1收入和利润同比均实现较好增长 主要系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业务稳步放量[15][16] - 王力安防 悍高集团加速拓展线上线下获客渠道 2025H1收入和盈利实现较好增长[15][16] 水泥 - 2025Q2全国水泥均价382元 yoy+7元/+2% qoq-25元/-6% 水泥煤炭价差均值328元 yoy+25元/+8% qoq-18元/-5%[25] - 海螺水泥2025H1总收入413亿元 yoy-9% 归母净利润43.7亿元 yoy+31%[26] - 华新水泥2025H1总收入160亿元 yoy-1% 归母净利润11亿元 yoy+51%[26] - 金隅冀东2025H1总收入118亿元 yoy+5% 归母净利润-1.5亿元 yoy+81%[26] 玻纤 - 中国巨石2025H1总收入91亿元 yoy+18% 归母净利润16.9亿元 yoy+76%[36] - 中材科技2025H1总收入133亿元 yoy+26% 归母净利润10亿元 yoy+115%[36] - 宏和科技2025H1总收入6亿元 yoy+35% 归母净利润0.9亿元 yoy+10588%[36] - 中国巨石2025Q2总收入46亿元 yoy+6% 归母净利润9.6亿元 yoy+97%[37] - 中材科技2025Q2总收入78亿元 yoy+28% 归母净利润6.4亿元 yoy+156%[37] 玻璃 - 旗滨集团2025H1总收入74亿元 yoy-7% 归母净利润8.9亿元 yoy+10%[42] - 福莱特2025H1总收入77亿元 yoy-28% 归母净利润2.6亿元 yoy-83%[42] - 山东药玻2025H1总收入24亿元 yoy-8% 归母净利润3.7亿元 yoy-22%[42] - 石英股份2025Q2收入yoy-24% 归母净利润yoy-45%[10] 其他新材料 - 民爆企业易普力2025H1总收入47亿元 yoy+20% 归母净利润4.1亿元 yoy+16%[50] - 碳纤维企业中复神鹰2025H1总收入9亿元 yoy+26% 归母净利润0.1亿元 yoy-52%[50] - 鲁阳节能2025H1总收入12亿元 yoy+27% 归母净利润0.8亿元 yoy-63%[50] - 中简科技2025H1总收入5亿元 yoy+59% 归母净利润2.1亿元 yoy+99%[50] 投资建议 - 建议重视区域水泥龙头及具备市场领导力的央国企水泥企业[12][33][57] - 建议关注装修建材龙头 头部企业渠道下沉 拓品类等变革持续进行 行业出清背景下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4][12][57] - 建议重点关注具有先发优势且扩产势头强劲的电子布龙头企业[4][12][38][59] - 建议重点关注传统建材资产整合驱动的转型前景[4][12][59]
玻璃玻纤板块9月12日跌2.52%,中材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9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2 16:38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52% 领跌个股为中材科技(-4.46%) 山东玻纤(-3.67%) 中国巨石(-2.61%) [1][2]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22%报3883.69点 深证成指上涨0.13%报12996.38点 [1] - 板块内呈现分化走势 宏和科技逆势上涨2.26% 三峡新材上涨1.61% 南玻A上涨0.63% [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三分别为宏和科技(40.30元 +2.26%) 三峡新材(3.16元 +1.61%) 南玻A(4.80元 +0.63%) [1] - 跌幅超过2%的个股包括中材科技(34.71元 -4.46%) 山东玻纤(8.41元 -3.67%) 中国巨石(15.66元 -2.61%) 金晶科技(5.24元 -2.60%) [2] - 成交量最大的个股为中国巨石(72.22万手) 国际复材(129.26万手) 再升科技(43.61万手) [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2.98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1.46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51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位为宏和科技(2288.88万元 占比1.12%) 南玻A(540.66万元 占比5.99%) 中材科技(194.53万元 占比0.13%) [3] - 主力资金净流出最严重的个股为九鼎新材(-2472.68万元 占比-17.29%) 北玻股份(-1699.19万元 占比-15.87%) 长海股份(-2043.53万元 占比-8.38%) [3]
中材科技:公司正在开展相关技术储备和研究工作,已完成半固态锂电池隔膜配方开发及上机试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5:04
固态电池研发进展 - 公司正在开展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储备和研究工作 [2] - 已完成半固态锂电池隔膜配方开发及上机试验 [2] - 公司将继续关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动态和市场趋势 推动相关技术产业化进程 [2] 技术布局方向 - 公司重点进行半固态锂电池隔膜技术储备 [2] - 研究工作涵盖配方开发和上机试验环节 [2] - 技术产业化进程是公司后续关注重点 [2]
中材科技(002080.SZ)已完成半固态锂电池隔膜配方开发及上机试验
格隆汇· 2025-09-12 14:38
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已完成半固态锂电池隔膜配方开发及上机试验 [1] - 公司正在开展相关技术储备和研究工作 [1] 行业战略布局 - 公司将继续关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市场趋势 [1] - 公司致力于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1]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0912
光大证券· 2025-09-12 09:14
核心观点 - 当前牛市以流动性驱动为主 可能处于中期阶段 TMT或成为主线 后期可关注金融板块 若转向基本面驱动 先进制造值得关注 后期可关注地产板块 [2] - 电子行业2025年Q2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5% 环比增长34% AI供应链 PCB 英伟达供应链等子行业表现突出 [3] - 半导体材料行业受AI需求驱动保持增长 光刻胶 湿电子化学品 电子特气等细分领域表现良好 25H1上市公司营收利润双增长 [4] 策略研究 - 流动性驱动行情下 板块轮动规律为前期关注金融 中期关注TMT 后期关注金融 [2] - 基本面驱动行情下 板块轮动规律为前期关注消费 中期关注制造 后期关注地产 [2] - 建议当前重点关注TMT板块 若行情过渡至后期可关注金融板块 [2] 电子行业 - 2025年Q2全行业652家公司归母净利润1368.2亿元 同比增长35% 环比增长34% [3] - AI供应链子行业25Q2归母净利润174.7亿元 同比增长87% [3] - PCB子行业25Q2归母净利润70.0亿元 同比增长68% [3] - 英伟达供应链子行业25Q2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 同比增长67% [3] 半导体材料行业 - AI需求驱动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延续 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4] - 光刻胶 湿电子化学品 电子特气等细分行业均保持增长态势 [4] - 25H1上市公司整体营收与利润实现双增长 Q2单季度利润实现同环比增长 [4] 公司业绩表现 - 中材科技25H1风电叶片 玻纤 锂膜三大主业均实现较快增长 特种布业务已贡献大规模销量 [5] - 安东油田服务25H1收入26.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9% 归母净利润1.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5.9% [7] - 徐工机械25H1营收同比增长8.0%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6% [8] - 中联重科25H1营收248.5亿元 同比增长1.3% 归母净利润27.6亿元 同比增长20.8% [9] - 铜峰电子25Q2归母净利润0.31亿元 同比增长39.60% 环比增长14.82% [10] 公司发展前景 - 中材科技特种布业务新项目投产后有望进一步强化领先地位 提供新的收入利润增长来源 [5] - 安东油田服务油服市场需求持续复苏 新业务模式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7] - 徐工机械盈利能力改善 海外业务仍有广阔成长空间 [8] - 中联重科新兴业务及海外出口潜力巨大 [9] - 铜峰电子新能源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复合集流体前景广阔 有望带动业务持续增长 [10] 海外公司研究 - 苹果发布迄今最薄iPhone 新机出货与AI战略内生增长动能为后续跟踪重点 [11] - 预测苹果FY2025-2027 GAAP净利润分别为1105亿美元 1155亿美元 1194亿美元 [11] 市场数据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 创业板指涨幅达5.15% 深证成指涨3.36% 上证综指涨1.65% [6] - 商品市场多数上涨 SHFE铜报80130元涨0.43% SHFE铝报20915元涨0.60% [6] - 海外市场涨跌互现 日经225涨1.22% 标普500涨0.30% 道琼斯跌0.48% [6] - 汇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7.1062涨0.08% [6] - 利率市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8992%上涨3.51BP [6]
中材科技(002080):跟踪点评报告:三大主业收入齐增,特种布产能布局加速
光大证券· 2025-09-11 15:0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公司三大主业收入齐增 风电叶片业务收入同比+84% 玻纤业务收入同比+13% 锂膜业务收入同比+22% [5][6][7][9] - 特种布产能布局加速 拟投资18亿元建设年产3500万米低介电纤维布项目 拟投资17.5亿元建设年产2400万米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项目 [7][8]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5H1归母净利润10亿元 同比+115% 25Q2归母净利润6.4亿元 同比+155% [5][10]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总营收133亿元 同比+26% 25Q2实现总营收78亿元 同比+28% [5] - 上调盈利预测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0.5亿元(上调28%) 2026年23.0亿元(上调26%) 2027年25.8亿元(上调20%) [10] - 盈利能力指标改善 25H1玻璃纤维产品毛利率达26% 同比+11pcts [7] 业务板块分析 - 风电叶片业务收入52亿元 同比+84% 销量15GW 同比+103% 归母净利润3.7亿元 同比+258% 产能利用率超90% [6] - 玻纤业务销量67.3万吨 销售收入43.5亿元 同比+13% 产品均价同比+14% 归母净利润5.6亿元 同比+262% [7] - 锂膜业务收入9.3亿元 同比+22% 销量13亿平方米 同比+60% 布局7个生产基地 推进匈牙利基地建设 [9] 产能布局 - 风电叶片海内外双轮驱动 新疆基地提升产能 汕头基地加速建设 巴西基地4条产线全部投产 乌兹别克斯坦项目落地 [6] - 特种布技术领先 低膨胀纤维布打破国外垄断 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二家供应商 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完成头部客户认证 [7] - 锂膜产业基地广泛布局 覆盖山东、湖南、内蒙古、江西、江苏、四川等地 [9]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34.42元 总市值577.61亿元 总股本16.78亿股 [1] - 相对收益表现突出 近1月相对收益19.56% 近3月相对收益93.33% 近1年相对收益224.07% [4] - 估值指标改善 2025年预测PE为28倍 2026年25倍 2027年22倍 [11][17]
新能源ETF(159875)红盘上扬,成分股科华数据10cm涨停,机构:新能源中长期配置价值逐步显现
搜狐财经· 2025-09-11 11:24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0.56% 成分股科华数据涨停 奥特维上涨5.51% 厦钨新能上涨5.35% 恩捷股份上涨5.07% 中材科技上涨4.82% [1] - 新能源ETF近1周累计上涨6.52% 近6月净值上涨25.20%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519/3589(前14.46%) [1] - 新能源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07%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31.3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03% [1] 流动性及资金流向 - 新能源ETF盘中换手率4.46% 成交额5061.62万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额2.05亿元 近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6173.02万元 [1] - 近1年规模增长2.58亿元 [1] 权重股与行业结构 - 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9.72%)、阳光电源(5.57%)、隆基绿能(5.18%)、中国核电(4.36%)等 合计占比42.78% [3][4] - 权重股当日表现分化 特变电工涨2.07% 亿纬锂能涨1.47% 宁德时代跌0.44% 中国核电跌0.46%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中长期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 修订电力市场参与主体、交易品种及电价机制 [3] - 各省加速出台"136号文"承接文件 新能源发展进入电价新时代 政策细节持续丰富 [3] 行业前景与估值 - 新能源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具备产业高景气(国内渗透率高、海外需求回暖)、技术创新(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政策支持(购置税优惠延续)等支撑因素 [4] - 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 机构看好风电、储能、电力设备结构性机会 [3]
玻璃玻纤板块9月10日涨2.06%,中材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1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0 16:37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上涨2.06% 跑赢上证指数0.13%和深证成指0.38%的涨幅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 6只个股下跌 呈现分化态势 [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17亿元 但游资资金净流出1.3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8712.95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中材科技领涨板块 收盘价34.42元 涨幅8.51% 成交额20.75亿元 成交量61.50万手 [1] - 宏和科技涨幅4.55% 收盘价35.83元 成交额10.42亿元 成交量29.16万手 [1] - 长海股份上涨3.02% 收盘价16.01元 成交额2.06亿元 成交量13.03万手 [1] 资金流向特征 - 中材科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65亿元 主力净占比12.79% 为板块最高 [3] - 宏和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28亿元 主力净占比12.24% [3] - 再升科技主力净流入2366.15万元 主力净占比9.03% [3] - 凯盛新能主力资金净流出620.88万元 主力净占比-15.62% 为板块最差 [3] 下跌个股表现 - 耀皮玻璃跌幅最大达4.13% 收盘价6.96元 成交额4.14亿元 [2] - 金晶科技下跌3.21% 收盘价5.43元 成交额2.86亿元 [2] - 旗滨集团跌幅3.18% 收盘价6.69元 成交额3.56亿元 [2] 成交活跃度 - 国际复材成交量最大达155.98万手 成交额10.73亿元 涨幅0.87% [1][2] - 中国巨石成交量69.62万手 成交额10.62亿元 但股价下跌0.52% [1][2] - 山东玻纤成交量44.63万手 成交额3.77亿元 涨幅1.78% [1]
中材科技跌2.05%,成交额7.3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34.7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9 14:2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9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31.48元/股 成交额7.33亿元 换手率1.36% 总市值528.2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34.75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75%和4.4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6.20%和15.9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44.89%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3.85%/15.35%/94.80% [1]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9日龙虎榜净卖出2.06亿元 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20.46%和24.84%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涵盖风电叶片(39.01%)、玻璃纤维及制品(28.05%)、锂电池隔膜(6.96%)三大核心产业 [2] - 其他业务包括高压复合气瓶(4.77%)、膜材料制品(3.29%)及工程技术服务(6.44%)等 [2] - 隶属于建筑材料-玻璃玻纤-玻纤制造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长三角一体化、中国建材集团等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3.31亿元 同比增长26.48% 归母净利润9.9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14.92%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57.1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4.25亿元 [3] - 股东户数6.47万户 较上期减少18% 人均流通股25,940股 较上期增加21.95%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592.26万股(减持309.14万股) 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持股1,001.66万股(增持546.52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996.06万股(增持126.97万股) 交银先进制造混合A新进持股865.38万股 [3]
ASIC已成为拉动AI材料+设备的重要力量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8 09:41
AI ASIC行业高景气度 - 博通2025财年第三财季AI半导体收入达52亿美元 同比增63% 第四财季AI芯片业务收入指引62亿美元 环比增19% [2] - 博通获得新客户100亿美元定制AI加速器订单 成为第四大定制AI客户 预计2027财年全球AI ASIC市场规模达600-900亿美元 [2] - Meta计划到2028年投入至少60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 2025年AI领域资本支出预计660-720亿美元 同比增至少68% 2026年预计保持类似增幅 [2] ASIC出货量增长趋势 - 谷歌Gemini tokens月处理量超980万亿个 自2025年5月以来翻倍 持续拉动TPU出货量上修 [3] - 2025年谷歌TPU出货量预计150-200万台 亚马逊AWS T2预计140-150万台 英伟达AIGPU供应量超500-600万台 [4] - Google与AWS的AI TPU/ASIC总出货量达英伟达AI GPU出货量的40-60% 预计2026年ASIC总出货量超越英伟达GPU [4] 产业链传导效应 - ASIC对电子布/铜箔的拉动体现为PCB->CCL->电子布/铜箔的逐级传导 [1][5] - 电子布和铜箔龙头中报超预期 AI已贡献利润 龙头企业坚定投入AI方向 市场份额优势显著 [1][5] 细分领域产能与技术进步 - 中材科技25H1特种纤维布销售895万米 覆盖低介电一代/二代 低膨胀布及Q布全品类 完成扩产3500万米/年及Q布扩产2400万米/年 [6] - 铜冠铜箔25H1高频高速基板用铜箔产量占比突破30% HVLP铜箔产量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 HVLP4铜箔进行全性能测试 载体铜箔准备产业化 [6] 配套产业链机遇 - 2025年成为液冷元年 AI服务器率先快速渗透 ASIC将在2026-2027年贡献重要增量 [7] - 液冷领域关注液冷板 冷却液 铝材/铜材 泵等方向 AI PCB设备存在曝光机 激光钻等升级机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