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澳科技(002459)
icon
搜索文档
晶澳科技20250827
2025-08-27 23:19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晶澳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 05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25 8亿元 其中二季度亏损9 42亿元 环比有所改善[3] * 公司总资产1055 98亿元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8亿元[3] * 尽管行业竞争激烈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仍达45 08亿元 显示运营稳健[2][3]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3 88亿元 占营收比重5 81%[2][5]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072项 其中发明专利1109项[2][5] * 推出适用于全场景的光伏解决方案 包括墨兰沙戈荒光伏产品和要览海上光伏产品[2][5] * 推出高功率5 0组件产品 最高功率达670瓦 转化效率24 8%[2][5] * 推出适用于特殊场景的自清洁产品 其发电量比同类产品高出4%到6%[13] * 在钙钛矿技术方面已投入研发至少五六年 但预计三年内难以实现大规模量产 五年后可能会有明显量产机会[28] 产能布局与运营管理 * 公司组件产能达100GW 硅片与电池产能分别占组件产能的80%和70%以上[2][6] * 成立降本增效小组 销售增效小组和费用优化小组 从设计成本优化 组件功率提升 制造成本改善等方面推进改善[6] * 通过工艺技术改进提高电池效率 并探索钙钛矿及叠层高效电池技术[6] * 目前30%组件产能已进入技改阶段 年底将具备高功率能力[4][19] * 生产水平目前可达625-630瓦 年底预计达640-645瓦 大规模量产将在明年上半年达650瓦 下半年可能达660瓦或更高[24] 市场策略与定价 * 海外市场价格相对国内有15%-20%的溢价 客户逐步接受出口退税取消带来的价格变化[4][8][22] * 高功率订单目标溢价约10%[4][20] * 在中国区大型招标项目中 公司按照全成本进行报价[11] * 海外市场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 特别是在海上 沙漠等特定场景中[22] * 场景化产品溢价因区域和应用场景而异 例如在澳大利亚 日本和韩国等地区 屋顶产品可实现5%到8%的溢价[25] * 场景化产品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占比约为50% 在地面电站中的占比约为20% 且比例正在逐步上升[25] 国际贸易与全球化战略 * 公司优化全球物流网络布局 重塑多元化供应路径 以降低贸易政策波动风险[2][7] * 已启动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在联交所主板挂牌的工作 助力全球化发展战略[2][7] * 在美国市场 上半年出货约700-800兆瓦 下半年预计会有较大幅度增长[18] * 提前规划阿曼生产基地 预计明年一季度开始逐步释放产能 以满足美国市场需求[18]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行业内卷现象加剧供需失衡 但国家支持行业兼并重组 并加强招投标监督 有助于行业回归理性发展轨道[4][8][10] * 限产能耗政策旨在控制产量 实现阶段性供需平衡 国家将严格执行价格法和反垄断法[9] * 国家正通过限制低效 落后产能的继续生产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10] * 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预计比2024年增长15%至18% 主要驱动力来自中国市场[26] * 2026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预计小幅上涨约5% 亚太地区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4][27] * 中国市场未来两年的光伏装机容量预计将与2025年持平[29] 未来展望与盈利预期 * 公司预期未来盈利情况会有所改善 股权激励目标是2026年实现整体盈利[14] * 光伏行业的亏损面正在逐步缩小 具备多技术并行发展 全球化布局和良好成本费用控制的企业有望率先扭亏[15][16] * 光伏组件行业未来仍有10%至15%的复合增长率 有望达到1000GW并保持稳定增长[30] * 企业需通过全球品牌建设 销售渠道开拓 与上下游供应商长期合作以及围绕新能源进行多元化业务布局(如光储融合 智能微网)来获取丰厚利润[30] 资本开支与技术策略 * 2025年上半年资本性支出约为21亿元 公司在资本性开支方面非常谨慎[13] * 2025年的资本开支主要用于技术改造 同时也包括一些原有产能尾款的支付 技改占据了较大比例[17] * 在电池技术方面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并关注各种技术的发展及其可量产程度 目前Topcon技术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公司将更多资源投入其中[13] * 公司也关注BC技术在高端屋顶及细分市场中的优势 但尚未进入大批量量产阶段[13]
晶澳科技:上下游价格已有回升迹象 持续推动高功率TOPCon产品投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20:52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80亿元 [1] - 报告期末总资产1055.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8.00亿元 [1] - 二季度业绩环比一季度有所改善 [2] 行业竞争与价格动态 - 光伏主产业链产能集中释放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1] - 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同比承压下行,组件销售均价和盈利能力同比下降 [1] - 目前整体组件订单价格呈上涨趋势,供应链上下游有价格回升迹象 [1][2] - 公司针对不同市场和场景制定差异化出货策略,密切跟踪上游变化进行价格调整 [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通过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推动反内卷,优化市场环境并规范企业行为 [1] - 美国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公司将通过多供应链路径组合增加灵活性 [2] - 行业回归高质量有序发展后,光伏需求将持续增长 [2] 技术发展路径 - TOPCon技术效率提升空间巨大,0BB及边缘钝化等技术陆续应用 [2] - TOPCon产品将在发电能力和差异化场景应用持续发力 [2] - TOPCon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是主流技术路径 [3] - 公司已布局BC、HJT、钙钛矿等试验线,设置专项资金进行新技术研发 [3] 市场需求展望 - 预计2025年全球装机需求较2024年增长15%-18%,主要增幅来自中国 [2] - 2026年市场需求保持小幅上涨,亚太等新兴国家贡献增量 [2] - 公司将持续拓展多元化溢价市场,聚焦差异化产品和场景化应用 [2] 经营策略 - 通过成本管控和降本增效提升经营效率 [2] - 把控新产品量产节点,在合适时间点落地投产新技术产品 [3]
晶澳科技(002459):2025年中报点评:25Q2组件大幅减亏,现金流显著改善,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东吴证券· 2025-08-27 20:3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 核心观点 - 光伏行业竞争依然激烈 公司盈利承压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2/10.6/30.3亿元 同比变化+33%/+134%/+188% [3] - 考虑到行业供给侧改革 公司作为光伏一体化组件领先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3] - 25Q2组件大幅减亏 现金流显著改善 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1]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39亿元 同比-36% 归母净利润-25.8亿元 同比-195.1% 毛利率-3.5% 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10.8% 同比下降8.5个百分点 [8] - 25Q2营收132.3亿元 同比-38.1% 环比+24% 归母净利润-9.4亿元 同比+140.6% 环比+42.5% 毛利率-1% 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5.8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7.1% 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8.2个百分点 [8] - 25H1期间费用15.3亿元 同比-35.3% 费用率6.4% 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8] - 25Q2期间费用6.9亿元 同比-32.3% 环比-17.3% 费用率5.2% 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 [8] 经营数据 - 25H1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含自用119MW) 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 [8] - 25Q2出货约18GW 环比增长15% 单瓦亏损约3分 环比减亏7分左右 [8] - 预计2025年出货75-80GW [8]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25H1经营性净现金流45.1亿元 同比+342.4% [8] - 25Q2经营性现金流37.2亿元 同比+120.9% 环比+372.7% [8] - 25H1资本开支20.3亿元 同比-75.5% [8] - 25Q2资本开支3.4亿元 同比-91.4% 环比-79.5% [8] - 25H1末存货99.8亿元 较年初下降5.6% [8] 股权激励计划 - 拟回购2-4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8] - 对57名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及骨干人员实行员工持股 [8] - 授予1975名核心人员1.62亿股(占股本4.89%) 考核2025年净利润减亏不低于5%(以2024年为基数) 2026年净利润转正 [8]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2.53元 一年最低/最高价9.05/19.70元 [6] - 市净率1.71倍 流通A股市值414.17亿元 总市值414.70亿元 [6] - 每股净资产7.34元 资产负债率75.91% 总股本3.31亿股 流通A股3.31亿股 [7]
晶澳科技: 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名股东及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0:12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不低于2亿元且不超过4亿元自有资金及回购专项贷款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 回购方案已于2025年8月22日经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1] - 回购决议前一个交易日为2025年8月22日 [1] 股东持股结构 - 前十名股东及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名单包括广发高端制造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机构投资者 [2] - 股东持股情况按持股数量和持股比例分别列示 [2] - 持股数据以2025年8月22日登记在册信息为准 [1]
晶澳科技(002459) - 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名股东及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
2025-08-27 19:29
股份回购 - 公司拟用2亿 - 4亿元自有资金及回购专项贷款回购A股[2] 股东持股 - 东台市晶泰福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570,307,572股,前十股东持股47.45%[2][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23,482,196股,前十股东持股6.75%[2][5]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八组合持股59,156,812股,占比1.79%[2][5]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相关基金持股42,164,502股,前十股东持股1.27%[2][5] - 深圳州博方维企业管理中心持股41,333,726股,占比1.25%[2][5] - 中国工商银行相关基金持股34,701,700股,占比1.05%[2][5] - 中国银行相关基金持股27,367,650股,占比0.83%[2][5] - 晶澳太阳能回购专用账户持股26,945,700股,前十股东持股0.81%[4][5] - 中国建设银行相关基金持股24,747,549股,占比0.75%[4][5]
五大光伏龙头半年亏损超170亿,行业寒冬持续
财经网· 2025-08-27 13:16
行业整体表现 - 五大光伏龙头企业上半年合计净亏损172.64亿元 [1][5] - 除隆基绿能外,其余四家企业均创历史同期最大亏损 [1][5] - 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全行业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 [1][2][5] - 行业面临"内卷外堵"挑战,虽受抢装潮短期提振但未见好转迹象 [1][2][5] 企业财务数据 - 通威股份营业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 [1][5] - TCL中环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减少17.36%,净利润亏损42.42亿元同比减少38.48%,光伏硅片毛利率-23.74% [1][6] - 天合光能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减少27.72%,净利润亏损29.18亿元同比减少654.47%,扣非净利润亏损29.56亿元同比减少843.33% [2][6] - 晶澳科技营业收入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4亿元) [2][6] 运营与市场表现 - 晶澳科技二季度亏损环比收窄超40%,毛利率明显改善 [2][6] - 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其中海外组件出货占比45.93% [2][6] - 7月份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1.64GW,环比下降18.9%同比降低44.7%创年内新低 [7] 政策与行业动向 - 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提出四大措施: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规范产品质量、支持行业自律 [2][7] - 政策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要求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 [2][7] - 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N型复投料均价维持在4.79万元/吨 [3][8]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规范低价无序竞争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指引 [7]
晶澳科技:现阶段公司会持续推动高功率Topcon产品的投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2:54
技术路线规划 - 公司认为Topcon技术因转换效率可提升空间大而具有很长生命周期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主流技术路径 [1] - 公司持续推动高功率Topcon产品投放 同时坚持新一代电池技术储备 [1] - 已布局BC HJT 钙钛矿等试验线 并设置专项资金进行新技术研发投入 [1] 产品战略部署 - 公司严格把控新产品量产节点 将在合适时间点进行新产品落地投产 [1] - 现阶段重点聚焦Topcon技术产业化 同步开展多技术路线研发试验 [1]
晶澳科技:接受财通基金等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2:19
公司调研活动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接受财通基金等投资者调研 董事兼副总经理杨爱青参与问答环节 [1] 营业收入构成 - 2025年1至6月公司营业收入100%来自新能源行业 [2] 行业市场动态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行业上市公司出现普涨行情 [2]
晶澳科技(00245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8月26日)
2025-08-27 11:30
财务业绩与经营数据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239.05亿元,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 [2] - 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含自用119MW),海外出货占比45.93%,N型组件出货占比超98% [2] - 研发投入13.88亿元,占营业收入5.81%,有效专利2072项(发明专利1109项) [4]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N型倍秀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27%,通过工艺技术改进持续提升效率 [7] - 发布全场景解决方案(漠蓝沙戈荒、耀蓝海上、抗冰雹/高载荷产品)及DeepBlue5.0组件(最高功率670W,效率24.8%) [5] - 储备BC、HJT、钙钛矿及叠层电池技术,设试验线并把控量产节点 [7][16] 成本控制与运营优化 - 成立降本增效小组、销售增效小组及费用优化小组,推进设计成本优化、制造成本改善和费用管控 [6] - 通过产供销协同和数智化建设提升各环节竞争力 [6] 全球化战略与供应链 - 组件产能100GW,硅片/电池产能达组件产能80%/70%以上,电池产能已完成P型向N型切换 [7] - 优化全球物流网络布局,应对贸易政策风险,推进供应链多元化 [8] - 启动H股发行申请,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9] 行业趋势与市场策略 - 组件订单价格呈上涨趋势,针对不同市场制定差异化出货策略 [11] - 预计2025年全球装机需求同比增长15-18%(主要增量来自中国),2026年需求小幅上涨 [12] - 美国市场通过多供应链路径组合应对政策风险 [17] 技术路线规划 - Topcon技术仍有效率提升空间(如0BB、边缘钝化技术),将持续优化发电能力与场景应用 [15][16] - Topcon仍是主流技术路径,公司同步推进新技术研发与量产落地 [16]
五大光伏龙头上半年亏损超17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31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2024年上半年面临严重亏损 通威股份 隆基绿能 晶澳科技 天合光能 TCL中环五家企业合计净亏损达172.64亿元[2] - 除隆基绿能外 其余四家企业均创历史同期最大亏损记录[2] - 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导致全行业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 行业面临"内卷外堵"挑战[2] 企业财务数据 - 通威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 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2] - TCL中环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减少17.36% 净利润亏损42.42亿元同比减少38.48% 光伏硅片产品毛利率为-23.74%[2] - 天合光能上市以来首现亏损 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减少27.72% 净利润亏损29.18亿元同比减少654.47%[3] - 晶澳科技营业收入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 归母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较上年同期8.74亿元亏损扩大[3] 市场供需状况 - 7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11.64GW 环比下降18.9% 同比降低44.7% 创2025年以来新低[3] - 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 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3] - 多晶硅价格出现触底反弹 N型复投料均价维持在4.79万元/吨[5] 政策调控动向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重点部署加强产业调控 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规范产品质量 支持行业自律[4][5] - 政策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5]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规范低价无序竞争 淘汰落后产能 为光伏企业提供重要政策指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