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传动(002472)

搜索文档
双环传动坚持技术创新——600转,挺进国际大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9-14 05:08
这个二维码是双环传动通过oWorks企业数智化管理平台将线下生产行为"迁移"至线上,为每个产品赋予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你可别小看这个二维码,它是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生命周 有了专属二维码,在进行每一道工序前机器都会自动扫码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则会被拉入质量"黑名单",以此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可控、可追溯。自从应用该平台后,公 除了产品全程可追溯,双环传动的生产也做到了"可追溯"。车间内随处可见的大小显示屏上,从原料购入、加工生产、质量检验到打包入库,所有信息被记录为原始数据显示在屏幕上,数据经后 "'oWorks平台'连接贯通生产、工艺、质量、能源、设备、仓储等重要环节,平台涵盖工艺制造一体化、智能化生产、数字化质量管理、工业互联与设备管理、智能物流、智慧能源管理等多重 为了让制造更简单、管理更高效,近年来,公司面对数字化浪潮,坚持"精益驱动、数字赋能",不断推动传统制造向数智化制造升级,并依据自身生产运营经验,孵化出子公司环智云创,"oWo 下一步,公司还将依托技术平台,积极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打造"未来工厂"生态体系。 赋能小微企业 作为精密齿轮加工的头部企业,双环传动发挥专业 ...
双环传动坚持技术创新——600转 挺进国际大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9-13 05:54
在双环传动第八分公司,每个月都有数万件新能源齿轮差速器发往国内外市场。去年10月份,公司通过 技术创新与工艺改善,将螺栓连接式差速器改为焊接式并实现量产,不仅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肯定,也确 立了公司在差速器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对新能源汽车而言,将螺栓连接式差速器改为焊接式,能显著提升产品的结构强度与刚度,在规模化 生产中也能降低成本。不仅如此,产品还具备轻量化、噪声小等优点,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双环传 动材料热处理及焊接工程师张明介绍,焊接式差速器的优势十分明显,但要实现技术突破,还要解决维 修性降低、焊接工艺高等难题。 2023年,双环传动将这一项目列为关键重点项目,联合双环研究院抽调多名技术骨干组建起专业研发团 队全力攻关。在研发阶段,由于壳体材料碳含量高、焊接性能差,团队决定大胆引入高镍焊丝材料进行 填充,并制定了差速器焊接总成零件母材和焊丝材料管理规范,还从坡口尺寸、排气结构、配合尺寸、 探伤可行性及结构强度等方面,制定焊接结构设计规则。"那段时间,大家废寝忘食,经常加班至深 夜。"张明说,经过无数次的产品优化,最终成功实现技术突破并进行量产。 "有一次,我们在评审图纸时发现有一个非常不合理的结构, ...
600转,挺进国际大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9-13 05:52
45年前,一个齿轮一秒钟的转速为100转左右;今天,一个新能源齿轮一秒钟的转速能达到600转,这不 仅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也是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不断进步、实现领先的印记。位 于浙江台州玉环市的双环传动几十年深耕机械传动齿轮行业,已成为全球专业齿轮散件制造的领军企 业,为机械传动系统提供高速低噪、安全低碳的产品,以及专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目前,双环传动已 在国内外建设10多个生产基地,产品涵盖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非道路机械、工业机器 人等多个领域,世界500强客户的销售占比近60%,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 加大研发投入 在双环传动第八分公司,每个月都有数万件新能源齿轮差速器发往国内外市场。去年10月份,公司通过 技术创新与工艺改善,将螺栓连接式差速器改为焊接式并实现量产,不仅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肯定,也确 立了公司在差速器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对新能源汽车而言,将螺栓连接式差速器改为焊接式,能显著提升产品的结构强度与刚度,在规模化 生产中也能降低成本。不仅如此,产品还具备轻量化、噪声小等优点,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双环传 动材料热处理及焊接工程师张明介绍,焊接式差速器的优势十分明 ...
机器人行业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共振,机器人产业商业化进程提速
源达信息· 2025-09-12 20:11
核心观点 全球机器人市场持续高速增长,技术创新与市场共振推动商业化进程加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并具备产业链优势,人形机器人成为未来产业新赛道,发展潜力巨大[1][3][43] 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态势 - 全球机器人市场总体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销售额为343亿美元,2024年增长至660亿美元,复合增速达17.8%[1][19] - 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2022年达195亿美元,服务机器人为217亿美元,特种机器人市场攀升至101亿美元[16] - 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从2017年每万名员工85台增长至2022年151台,增幅接近一倍[16] - 韩国以1000台/万人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位居全球第一,中国2022年大幅提升至392台/万人,位列全球第五[16] 国际市场竞争格局 - ABB、发那科、安川电机和库卡"四大家族"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合计占据约50%市场份额[22] - 欧系机器人以高精度、多行业适配性和开放性系统著称,日系品牌凭借高可靠性、耐用性及成本控制占据优势[22] - 2022-2024年四大家族营业总收入保持领先地位,安川电机、发那科、库卡和ABB持续占据市场主导[25]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市场机遇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2020年为174亿美元,2024年增长至47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14.3%[1][30] - 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2022年达87亿美元,预计2024年增长至115亿美元,保持14-16%增速[32] - 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2022年为65亿美元,2024年突破百亿美元[35] - 特种机器人市场2022年规模达22亿美元,2024年增长至34亿美元,年均增速维持在20-40%[37] 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自2013年起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销售市场,2022年销量达29.7万台,占全球总销量53.7%[19] - 电气电子行业贡献约三分之一需求,汽车制造业占比26%,高价值多关节型机器人销售占比达57%[32] - 市场仍以外资品牌为主导,"四大家族"合计占据约40%市场份额,在六轴工业机器人领域市占率达60%[39] 发展趋势 - 国内头部厂商通过产品迭代升级,凭借本地化供应链和灵活定价策略不断拓展市场份额[2][40] - 2025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预计达39.2万台,2022-2025年复合增长率11.6%[40] -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仍低于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未来提升空间广阔[40] 人形机器人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 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21.6亿美元,2024年增至34.0亿美元,2028年将达206.0亿美元,2023-2028年复合增速高达57.0%[3][48] - 行业能力发展分为五个等级,当前全球产品多数处于Lv1基础运动与初步交互阶段[48] - 预计2028年前处于Lv1等级,市场规模20-50亿元;2035年进入Lv2等级,规模达50-500亿元;2040年实现Lv3多场景适配,规模跃升至千亿级别[48] 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 - 具备拟人智能、类人形态和广泛适用三大核心特点,可覆盖生产制造、社会服务及特种作业三大领域[43][51] - 产业链已形成涵盖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终端应用的全链条体系[3][53] - 依赖"大脑"(决策智能)、"小脑"(运动控制)和"肢体"(执行结构)等核心技术协同发展[54] 商业化路径与挑战 - 商业化分为三个阶段:2024-2030年聚焦高价值特种场景,2030-2035年拓展工业制造和物流领域,2035年后进入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场景[55] - 面临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场景验证和标准伦理四大核心挑战,当前售价高达数十万至数百万元[54][5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汇川技术,公司是工业自动化龙头企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1亿元,同比增长26.7%[57][58] - 建议关注双环传动,公司专注于齿轮及其部组件,机器人齿轮业务高速增长,匈牙利工厂2025年5月全面竣工[61][62]
双环传动涨2.00%,成交额6.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26.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2:2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盘中股价39.23元/股 上涨2.00% 总市值332.56亿元 成交额6.59亿元 换手率2.2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26.18万元 特大单买入9281.36万元占比14.08% 卖出9835.26万元占比14.92% 大单买入1.43亿元占比21.70% 卖出1.43亿元占比21.66%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9.06% 近5日涨9.89% 近20日涨9.28% 近60日涨27.54% [1]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机械传动齿轮研发设计与制造 收入构成:乘用车齿轮63.11% 智能执行机构10.06% 工程机械齿轮8.39% 减速器及其他8.25% 商用车齿轮7.64% 电动工具齿轮1.68% 摩托车齿轮0.87%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概念板块包括国六概念、减速器、汽车零部件、高铁、机器人概念等 [1] - 注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成立日期2005年8月25日 上市日期2010年9月10日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55万户 较上期减少8.62% 人均流通股13562股 较上期增加9.5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1.52亿股 较上期增加1117.29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1518.32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72.33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008.61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36.33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2.29亿元 同比减少2.16% 归母净利润5.77亿元 同比增长22.0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0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57亿元 [3]
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实际控制人续签一致行动协议的提示性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1 09:16
一致行动协议续签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吴长鸿 陈菊花 陈剑峰 蒋亦卿于2025年9月9日重新续签《一致行动协议》 有效期三年[1][2] - 协议续签旨在保证公司控制权持续稳定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1] - 原协议签署于2022年9月15日 有效期为三年 已于2025年9月到期[1] 协议主要内容 - 协议各方共同行使股东大会召集权 提案权和表决权 在所有提案表决中采取一致意见[4] - 各方共同提名董事 独立董事 监事候选人 并在选举中采取一致意见[4] - 各方中的董事共同提议召开董事会 提名董事长 总经理候选人[4] - 意见不一致时以吴长鸿的意见为最终一致行动意见[4] 股东关系及持股情况 - 四位股东与叶善群存在法定近亲属关系 叶善群与陈菊花为夫妻关系 吴长鸿 陈剑峰 蒋亦卿分别为其女婿[5] - 玉环市亚兴投资有限公司为实际控制人间接控制的公司[5] - 相关股东需遵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在公司收购及股份权益变动活动中合并计算所持股份[6] - 截至公告日四位股东持股情况已披露 具体数据见原表[3]
双环传动(002472) - 关于实际控制人续签一致行动协议的提示性公告
2025-09-10 17:15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关于实际控制人续签一致行动协议的提示性公告 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002472 证券简称:双环传动 公告编号:2025-056 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双环传动")实际控 制人吴长鸿、陈菊花、陈剑峰、蒋亦卿鉴于原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已到期, 为保证公司控制权的持续稳定,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上述四位股东于 2025 年 9 月 9 日重新续签《一致行动协议》,继续通过"一致行动"保持对公 司的控制地位。具体情况如下: 一、《一致行动协议》续签前相关情况 公司股东吴长鸿、陈菊花、陈剑峰、蒋亦卿于 2022 年 9 月 15 日签署《一致 行动协议》,各方一致同意对公司经营发展的重大事项采取一致意见,并对一致 行动关系和有效期进行明确约定,确立对公司的共同控制地位,协议自 2022 年 9 月 9 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三年。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2 年 9 月 16 日在巨潮 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相关公告。 二、本次协议签署概况 202 ...
双环传动(002472.SZ):实际控制人续签一致行动协议
格隆汇APP· 2025-09-10 17:09
公司控制权安排 - 实际控制人吴长鸿、陈菊花、陈剑峰、蒋亦卿重新续签《一致行动协议》以保证公司控制权持续稳定 [1] - 协议于2025年9月9日签署 继续通过一致行动保持对公司控制地位 [1] - 原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已到期 此次续签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1]
双环传动:RV减速器为子公司主要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6:5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子公司环动科技从事机器人关节高精密减速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 - 产品包括RV减速器、精密配件及谐波减速器 [2] - RV减速器为子公司主要产品 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领域 [2] - 产品具备覆盖3-1000KG负载机器人所需的高精密减速器整体方案 [2] 市场战略与客户发展 - 未来子公司仍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专注重点应用领域和战略客户群体 [2] - 公司大力开拓高端精密减速器市场 [2] - 投资者关注公司已有哪些人形机器人合作客户 [2]
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0 06:45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及子公司2025年度提供融资担保总额度不超过44.50亿元 其中公司为部分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43.10亿元担保 子公司间互保不超过1.40亿元[2] - 担保额度有效期自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日起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日止[2] - 实际担保金额以最终签署合同为准[2] 具体担保进展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环一科技与杭州银行五常支行融资业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担保最高债权本金2.20亿元[3] - 该担保事项在已审议通过的担保额度范围内 无需再次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3] 担保协议核心条款 - 债权人杭州银行五常支行 债务人环一科技 保证人浙江双环传动[4] - 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 覆盖2025年9月8日至2026年9月7日期间签订的所有银行融资合同[4] - 最高融资余额2.20亿元 保证范围包括本金/利息/罚息/违约金及实现债权费用等[5] - 单笔融资业务保证期限为债务人履行期限届满日起三年[5] 担保余额统计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保总余额16.64亿元 均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公司间担保[6] - 担保余额占公司2024年12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比例18.88%[6] - 公司无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 无逾期担保及诉讼相关担保[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