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导智能(300450)
icon
搜索文档
先导智能: 关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40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概述 - 公司于2024年10月22日通过董事会决议,确认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条件成就,并完成股份登记工作 [1] - 激励计划授予总量为885,000股,占总股本0.0565%,其中核心骨干员工51人获授845,000股(占比95.48%),高管姚遥获授30,000股(占比3.39%)[1]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48个月,分三个归属期实施,归属比例分别为30%、30%、40% [2][3][4] 业绩考核要求 - 第一个归属期(2023年)考核目标:以2021年为基数,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65%或净利润率不低于20% [4] - 第二个归属期(2024年)考核目标: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95%或净利润率不低于22% [4] - 第三个归属期(2025年)考核目标: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29%或净利润率不低于22% [4] - 2023年实际营业收入16,628,361,009.42元,较2021年增长65.68%,达到第一个归属期考核要求 [14] 第一个归属期实施情况 - 实际归属股票121,200股,占授予总量29.9%,涉及43名激励对象 [19] - 其中高管姚遥归属9,000股(占其获授量30%),核心骨干员工归属109,200股 [19] - 因离职或考核未达标等原因,作废26.1万股限制性股票 [8][18] 股份变动及资金安排 - 归属股票将于2025年6月20日上市流通,占总股本0.0077% [20] - 募集资金1,651,956元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1][22] - 本次归属不影响公司总股本和股权结构,不会导致控制权变化 [22]
先导智能(300450) - 关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公告
2025-06-20 17:47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2023年向52名激励对象授予87.50万股限制性股票[19] - 激励计划授予权益数量调整为87.50万股,激励对象人数调整为52人[21] - 授予价格由13.97元/股调整为13.63元/股[21] - 对26.10万股限制性股票进行作废处理[22] - 第一个归属期为2024年10月19日至2025年10月18日,归属比例30%[25] - 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可归属43名激励对象[23][27] - 41名个人业绩考核S≥80,归属比例100%;2名未完全达标[28] - 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数量121,200股,归属人数29人[30] - 本次归属股票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6月20日,数量121,200股,占比0.0077%[33] 业绩考核目标 - 2023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65%或净利润率不低于20%[12] - 2024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95%或净利润率不低于22%[12] - 2025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29%或净利润率不低于22%[12] 个人层面考核 - S≥80时归属比例为100%,80>S≥70为80%,70>S≥60为60%,S<60为40%[15] 营业收入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6,628,361,009.42元,相比2021年增长率为65.68%[27]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0,036,591,737.08元[27] 资金相关 - 截至2025年6月3日,收到29名激励对象认购款1,651,956.00元[36] - 归属限制性股票筹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37] 公司股本及分红 - 公司总股本1,566,163,034股,剔除回购股份后以1,554,889,537股为基数,每10股派3.43元现金[21] 专业意见 - 律师认为本次价格调整、作废、归属符合规定[39] - 独立财务顾问认为公司及激励对象符合归属条件[41]
先导智能(300450):持续交付固态电池核心设备,有望充分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东吴证券· 2025-06-20 16: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先导智能成功交付固态电池核心装备,率先打通固态电池整线设备且性能领先,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设备量价齐升,在政策和应用端推动下,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可观,维持“买入”评级 [1][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66.28亿、118.55亿、132亿、170亿、201亿,同比分别为19.35%、-28.71%、11.34%、28.79%、18.24%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457亿、2.861亿、10.5693亿、17.02亿、22.2797亿,同比分别为-23.45%、-83.88%、269.42%、61.03%、30.90% [1] - 2023 - 2027年EPS - 最新摊薄分别为1.13元/股、0.18元/股、0.67元/股、1.09元/股、1.42元/股,P/E分别为19.88、123.33、33.39、20.73、15.84 [1] 事件 - 先导智能成功向一家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企业交付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装备,包括复合转印设备与高速叠片设备 [7] 公司优势 - 率先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设备环节,覆盖全固态电极制备、全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及复合设备、裸电芯组装到致密化设备、高压化成分容等关键设备,设备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7] 固态电池设备受益情况 - 全固态特别是硫化物的核心工艺设备主要在前道和中道,部分设备需求量和难度显著提升有望带来溢价 [7] - 干法电极设备方面,粘结剂纤维化法有望成主流方案,辊压机用量明显提升且对工作压力、精度、均匀性要求更高 [7] - 中道等静压机可解决固固界面问题,致密化均匀性、一致性优势明显,适用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层成型;叠片是适合全固态软包电池的装配工艺 [7] 政策与应用情况 - 政策端2025年4月工信部印发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此前投入60亿全固态专项研发资金 [7] - 应用端终端路试和电池龙头中试逐步落地,宝马、奇瑞等车企路试,宁德时代、清陶等电池厂商搭建全固态中试线 [7] 财务预测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305.71亿、334.72亿、408.56亿、477.86亿,非流动资产分别为56.11亿、53.55亿、50.82亿、47.99亿 [8] - 2024 - 2027年流动负债分别为216.65亿、232.88亿、287.79亿、332.9亿,非流动负债均为29.39亿 [8]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8.55亿、132亿、170亿、201亿,营业成本分别为77.08亿、84.16亿、107.61亿、126.51亿 [8] - 2024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86亿、10.57亿、17.02亿、22.28亿 [8]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5.67亿、114.72亿、29.19亿、34.85亿,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2.2亿、-1.1亿、-1.11亿、-1.11亿 [8] - 2024 - 2027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8.46亿、-3亿、-2.34亿、-3.43亿 [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 2024 - 2027年每股净资产分别为7.41元、8.08元、9.17元、10.59元,ROIC分别为2.79%、5.49%、7.54%、9.32% [8] - 2024 - 2027年P/E分别为123.33、33.39、20.73、15.84,P/B分别为3.04、2.79、2.46、2.13 [8]
A500指数ETF(159351)冲击4连涨,近2周新增规模同类第一,成分股中航沈飞10cm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6-09 10:37
流动性 - A500指数ETF盘中换手3.85%,成交5.69亿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28.24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规模与份额 - A500指数ETF近2周规模增长1.63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月份额增长2.76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三 [3] 资金流入 - 近9个交易日内有6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19亿元 [3] 指数权重 - 中证A5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1.21%,包括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平安等 [3] 市场展望 - 2025年初至今经济改善但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全球区域环境和科技叙事变化成为主导因素 [3] - A股在偏窄区间内高频波动,结构上成长、消费、周期和红利均有亮点 [3] - 投资者风险偏好中枢较2024年提升,结构性机会增加,配置建议重回景气选股、赛道布局 [3] - 全年A股市场阶段性底部可能已在4月初出现,下半年注重结构和节奏变化 [4] 投资渠道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通过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022454)布局A股500强 [4]
投资的金典模式:在二级市场买一级资产
雪球· 2025-06-08 14:28
核心观点 - 提出"二级市场买一级资产"的投资策略,即在二级市场寻找具备一级市场投资逻辑的标的,利用市场定价错配获取超额收益 [2][4] - 该策略的核心在于识别企业正在进行技术研发、并购扩张、赛道开拓等价值创造行为,但股价尚未充分反映长期价值 [5] - 强调用一级市场的长期主义视角看待赛道前景,重点关注硬科技领域 [6] 投资逻辑分析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本质差异 - 一级市场是资本孵化场,投资者支持企业从0到1蜕变,赚取企业内生价值增长的钱 [4] - 二级市场是资本交易所,股价受情绪、资金、政策影响常出现价值失真,如贵州茅台曾因塑化剂事件跌至9倍PE [4] 典型案例 - 爱尔眼科2013年受负面事件影响股价下跌50%,后持续持有至2019年底 [2] - 宁德时代2018年受补贴退坡影响回落,2019年Tesla国产化带来拐点 [2] - 寒武纪IPO后从150亿市值上涨至3000亿,涨幅达20倍 [2] - 沪深300中比亚迪、隆基绿能、阳光电源等公司均有估值极低时刻和3-5年高速成长期 [3] 筛选标准 价值创造行为指标 - 重大资产重组或并购 [7] - 重大研发技术突破 [7] - 新业务或新赛道开拓 [7] 定价错配识别 - PE低于行业均值70%或市值低于重置成本 [8] - 股价因短期利空暴跌但不影响长期逻辑 [8] 管理层评估 - 董事长从业背景体现专业能力 [9] - 管理层持股比例超过30%显示利益绑定紧密 [9] 绩效验证 - 惠城环保2022-2025区间涨幅1729.7% [4] - 万辰集团同期涨幅1311.4% [4] - 新诺威、百利天恒、寒武纪同期涨幅分别为978.2%、949.1%、787.9% [4] 实施要点 - 需区分真价值与伪成长,警惕画饼式扩张 [10] - 重点观察现金流是否流向生产性资产而非炒房、理财等非生产性用途 [10] - 强调将PE机构的深度基本面分析与市场情绪利用相结合 [11]
先导智能20250605
2025-06-06 10:3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锂电设备行业 - **公司**:先导智能、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LG、SK、三星、松下、Northvolt、ACC、Itesoft、大众、塔塔集团、信实工业、曼恩斯特、纳科诺尔、银河、利元亨、杭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锂电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 2019 - 2021 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动力电池厂扩产,锂电设备商新签订单快速增长;2022 - 2024 年前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放缓,电池厂资本开支下降,设备商新签订单增长迟滞甚至下滑;2024 年第三季度起,国家补贴政策出台,新能源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锂电设备行业迎来新增长通道[3][4]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显著高于全球,全球范围内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将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需求增加,推动锂电设备行业发展[4] 国内主要动力电池厂扩产计划 - **宁德时代**:2024 年存量产能约 676GWh,在建产能约 200 多 GWh,产能利用率从 2024 年 7 月逐步提升,目前基本满产;计划到 2029 年总产能扩张至 1200GWh,本轮扩产更理性,注重海外产能扩张,如匈牙利、德国、西班牙、印尼等地工厂[5] - **比亚迪**:规划约 200GWh,2025 年销量预计 550 - 600 万辆,同比增长 35% - 50%;供应链体系相对封闭,自供自销,电池规划较大;在泰国、印尼、匈牙利和巴西等地进行完整产业链布局[5] 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表现 - 本轮扩产相对谨慎,产能利用率和盈利性低于头部企业,更注重储能和海外市场布局[6][7] 欧洲本土动力电池企业竞争力及中国企业布局 - 欧洲本土企业竞争力有限,如 Northvolt 存在经营问题,ACC 工厂计划延期;中国企业凭借全球竞争力积极布局欧洲,满足主机厂客户需求并扩大产能[9] 先导智能订单情况 - 2022 年订单量达 260 亿元高点后回落,2023 年 225 亿元,2024 年 200 亿元;预计 2025 年增长 20% - 30%,达到 240 - 260 亿元[11] 海外动力电池扩产主体情况 - **日韩老牌企业**:扩产乏力,市占率未显著提升,面临欧美新能源车渗透率低、技术路线摇摆等挑战,开始调整技术路线[12][13][14] - **欧美新玩家**:经营状况不佳,面临经营困难及政府补贴依赖问题,扩张计划受阻[12][15] - **整车制造商**:扩产是海外扩产中较有希望的部分,大众计划全球建八座超级电池工厂,到 2030 年总产能预计达 300 多 GWh;印度塔塔集团和信实工业也在布局电池产能[17][18] 先导智能海外市场表现 - 具备整线交付能力,海外订单占比从 2021 年的 9%增长到 2024 年的 47%,欧洲、北美、东南亚、日韩等是重要客户,海外市场是未来订单增长重要环节[19] 先导智能固态电池布局 - 是国内唯一具备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环节供应能力的设备商,已与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并获大量订单[21] 先导智能业务拓展 - 除锂电外,涉足光伏领域、智能物流系统、视觉检测、氢能燃料电池设备及激光设备等,2024 年 200 亿订单中有约 40 亿来自非锂电领域[22] 先导智能财务指标表现 - 2019 - 2021 年存货和合同负债提升,2022 - 2024 年底存货增速下滑,2025 年一季度存货和合同负债下降速度收窄,新签订单 60 亿,同比增长 30%;过去两年计提大量减值准备,今年一季度信用减值已冲回一个多亿,未来进一步计提减值概率较低[23] 先导智能应收账款和现金流表现 - 已冲回一个多亿应收账款,随着电池厂扩产和复产,应收账款有望加速收回;2024 年四季度起经营性现金流明显回正[24] 先导智能盈利性表现 - 毛利率相对稳定,维持在 35%左右,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5 年一季度净利率提升至接近 12%,盈利性显著优于行业平均[25] 先导智能 2025 年收入和利润预期 - 预计收入达 130 亿左右,若全年净利率 12%,利润基本锁定在 15 亿左右,对应估值约 20 倍;若净利率恢复至 15%,可实现 19 - 20 亿利润,对应估值约 15 倍,考虑固态电池等潜在增长点,目前估值不贵[26][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前三季度,国轩高科和欣旺达产能利用率约 30% - 40%,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超过 70%;二三线电池厂每度电亏损约 6 分钱,宁德时代每度电盈利超 1 毛钱[7] - 亿纬锂能集中扩产 46 系列大圆柱储能电池;蜂巢能源获宝马及 Stellantis 约 5GWh 订单;中创新航与法国 Faurecia 合作供应电池;国轩高科与几家欧洲企业签订协议[8] - Northvolt 一期工厂投产,但因欧洲产业工人素质和效率问题、工厂位置偏远,运营出现问题,生产效率和良率面临挑战,宝马 2024 年取消订单,2025 年 3 月申请破产保护[16] - Itesoft 有 120GWh 规划,但除法国基地外其他工厂建设停滞[15] - 固态电池单机 GWh 价值量基本要 4 - 5 亿以上,先导智能具备强大固态电池供应能力,将带来强劲增长动力[28]
LEAD Unveils Its Inaugural Climate Action White Paper
Globenewswire· 2025-06-05 22:32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首份气候行动白皮书,为全球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模式,公司在碳中和承诺、绿色运营和产业链合作方面积极行动推动低碳发展 [1] 分组1:碳中和承诺 - 公司是中国新能源装备行业首个宣布碳中和目标的企业,承诺2030年核心运营(范围1和2)实现碳达峰,2035年实现碳中和,并建立由董事会领导的三层气候治理结构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完成多个关键产品的碳足迹评估,其中两个获得ISO 14067认证,且定期按ISO 14064和温室气体协议进行温室气体核算和验证 [4] 分组2:创新绿色运营 - 公司在运营管理中采用系统实践,德国奈拉工厂全使用绿电,国内屋顶光伏项目一期目标年发电超10,000MWh,2024年数字能源管理平台节电约1,680MWh,优化物流包装举措减少约674,900吨CO₂e排放 [5] - 2025年4月,公司无锡新洲路18号工厂成为中国智能装备行业首个获ISO 14068碳中和认证的工厂,证明低碳转型可行 [6] 分组3:产业链合作 - 公司认为能源转型需全产业链协作,产品设计注重“高效节能”,为锂电池、光伏、氢能和储能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通过创新固态电池技术推动新能源行业降低能耗和提高能量密度 [7] - 可持续发展是公司核心使命,公司致力于推广低碳实践并开展价值链合作,培育绿色生态系统 [8]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推进,电池ETF基金(562880)上涨1.27%
搜狐财经· 2025-06-04 11:51
流动性及规模 - 电池ETF基金盘中成交181.08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805.58万元 [3] - 电池ETF基金近1年规模增长4781.50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前2 [3] - 电池ETF基金近3月份额增长1050.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估值水平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最新市净率PB为2.82倍 低于指数近5年84.79%以上的时间 估值性价比突出 [3] 行业动态 - 德尔股份计划投资3亿元在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建设新型锂电池中试及产业化项目、智能电机产业化项目 [3] - 宝马、奔驰、奇瑞等车企已开始全固态电池样车路测 金龙羽签署无人机固态电池供应订单 [3] - 国轩高科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贯通 上海洗霸收购中科院物理所专利 鹏辉能源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项目落地 [3] 指数成分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三花智控、亿纬锂能、格林美、欣旺达、国轩高科、天赐材料、先导智能、德业股份 合计占比50.34% [4]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电池ETF联接基金(016567)布局电池产业链 [4]
先导智能:看好国内龙头扩产重启&海外整车厂入局,龙头设备商充分受益-20250603
东吴证券· 2025-06-03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先导智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国内龙头扩产重启和海外整车厂入局,先导智能作为龙头设备商将充分受益 [1] - 国内龙头宁德时代重启扩产,先导智能与宁德关联交易规模大增,宁德订单有望重回2020 - 2021年规模;海外客户稳步拓展,优质订单加速放量,随着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先导智能综合毛利率和现金流有望大幅改善;在固态电池领域,先导智能有显著先发优势,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固态电池整线设备的企业,未来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公司2023&2024充分计提减值,后续回款有望随新订单加速,经营情况将持续改善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动化趋势不变,锂电设备龙头将充分受益于国内外厂商扩产 - 2019 - 2021年为锂电扩产高峰,2022 - 2024年扩产明显放缓,2024年以来国内逆周期政策发力、海外新玩家布局产能拉动新一轮设备需求,同时技术进步等带动设备放量 [13] - 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不变,中国车企主导新能源汽车市场,海外车厂转型滞后,欧洲传统车企受政策、产业链、基础设施等影响转型进度落后,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低主要因欧美市场低,电动化空间广阔,预计2030年全球渗透率增长至55.7%,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预计2026年锂电设备需求超1400亿元 [17][22][28][31] - 国内外电池厂积极扩产,国外海外电池厂和整车厂重启扩产,国内头部和二线电池厂也在扩产,欧洲本土电池厂商竞争力有限,市场有产能缺口,中资电池企业加紧欧洲产能建设 [33][36] - 国内厂商方面,龙头宁德时代国内外齐扩产,海外重视欧洲布局,2025年新增产能有望达219GWh,其港股IPO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匈牙利产能建设;比亚迪现有产能610GWh,短期有望新增178GWh,全球化布局和新一代刀片电池技术有望带动设备需求;二、三线电池厂扩产放缓,重心在储能领域,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承压,国内产能主要供给储能,部分厂商加速出海 [38][48][50] - 海外厂商方面,日韩电池厂成熟但扩产慢,欧美电池厂新玩家入局但扩产放缓,海外整车厂是未来扩产看点,先导智能整线优势明显,积极拓展全球整车等新兴客户 [9] 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先发优势凸显,先导智能有望充分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 - 固态电池成为动力电池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半固态电池进入量产,车企绑定电池厂研发全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兴起带来设备工艺新需求,多家锂电设备商布局,仅先导智能覆盖整线设备 [30] 平台化技术&客户,先导智能构筑多成长曲线 - 先导智能能够提供氢能燃料电池整线设备,包括制浆涂布、膜电极、双板极与电堆&组装等环节 [12] 先导智能下游订单拐点已至,经营情况显著改善 - 2025Q1新签订单大幅改善,锂电设备拐点已至 [37] - 现金流连续两季度大幅回正,减值已充分计提,2023及2024年合计计提减值28亿元,2025Q1单季冲回1亿元信用减值 [7][38] - 行业盈利能力2025Q1触底反弹,龙头强者恒强 [39] 投资建议 - 看好国内动力电池龙头扩产提振对锂电设备需求,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57/17.02/22.2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29/18/14倍,考虑估值水平及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7]
先导智能(300450):看好国内龙头扩产重启、海外整车厂入局,龙头设备商充分受益
东吴证券· 2025-06-03 13: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先导智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国内动力电池龙头扩产及海外整车厂入局,锂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将充分受益,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57/17.02/22.2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29/18/14倍[1][7] 各部分总结 电动化趋势不变,锂电设备龙头将充分受益于国内外厂商扩产 - 2019 - 2021年为锂电扩产高峰,2022 - 2024年扩产放缓;2024年以来,国内逆周期政策发力、海外新玩家布局产能,拉动新一轮设备需求[13] - 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不变,中国车企主导新能源市场,海外传统车企转型滞后;欧洲传统车企受政策、产业链、基础设施影响,电动化进度落后;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2030年增长至55.7%,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预计2026年锂电设备需求超1400亿元[17][22][28] - 国内外电池厂积极扩产,海外电池厂重启扩产、整车厂自建产能,国内头部和二线电池厂也在扩产;8家龙头电池厂未来扩产规划超1479GWh;欧洲本土电池厂商竞争力有限,市场有500GWh产能缺口,中资电池企业加紧布局欧洲产能[33][34][36] - 国内厂商方面,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高,2025年新增产能有望达219GWh,其欧洲出海战略受政策、成本、市场、供应链因素驱动;比亚迪现有产能610GWh,短期有望新增178GWh,全球化布局和新一代刀片电池技术将带动设备需求;二、三线电池厂扩产放缓,重心在储能领域,部分厂商加速出海[38][48][51] - 海外厂商方面,日韩电池厂成熟但扩产慢,欧美电池厂新玩家入局但扩产放缓,海外未来扩产看点在整车厂;先导智能整线优势明显,积极拓展全球整车等新兴客户[20][23][29] 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先发优势凸显,先导智能有望充分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 - 固态电池是动力电池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半固态电池已量产,车企绑定电池厂研发全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兴起带来设备工艺新需求,多家锂电设备商布局,仅先导智能覆盖整线设备[30][32][35] 平台化技术&客户,先导智能构筑多成长曲线 - 先导智能能够提供氢能燃料电池整线设备,包括制浆涂布、膜电极、双板极与电堆&组装等环节[12] 先导智能下游订单拐点已至,经营情况显著改善 - 2025Q1先导智能新签订单大幅改善,锂电设备拐点已至;现金流连续两季度大幅回正,减值已充分计提;行业盈利能力2025Q1触底反弹,龙头强者恒强[37][38][39] 投资建议 - 看好国内动力电池龙头扩产提振对锂电设备需求,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57/17.02/22.2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29/18/14倍;考虑到公司估值水平及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