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环保(300779)
搜索文档
A股稀土永磁板块走弱,包钢股份跌近8%
格隆汇APP· 2025-07-31 14:41
稀土永磁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市场稀土永磁板块整体走弱,包钢股份跌幅最大达7.88%,北方稀土、惠城环保分别跌超5%,中矿资源、雅化集团、阿石创等跌超4%,大地熊、中国铝业等跌超3% [1] - 包钢股份总市值1218亿,年初至今涨幅44.62%,但当日跌幅居首 [2] - 北方稀土总市值1353亿,年初至今涨幅76.66%,当日跌幅5.43% [2] - 惠城环保总市值333亿,年初至今涨幅74.35%,当日跌幅5.30% [2] 个股数据与年初表现对比 - 中矿资源总市值260亿,年初至今涨幅仅3.01%,当日跌幅4.96% [2] - 雅化集团总市值161亿,年初至今涨幅19.91%,当日跌幅4.51% [2] - 阿石创总市值56.72亿,年初至今涨幅53.93%,当日跌幅4.09% [2] - 大地熊总市值36.10亿,年初至今涨幅52.97%,当日跌幅3.84% [2] - 中国铝业总市值1276亿,年初至今涨幅1.22%,当日跌幅3.75% [2] 中小市值个股异动 - 九菱科技总市值41.60亿,年初至今涨幅高达243.03%,但当日跌幅3.67% [2] - 奔朗新材总市值33.61亿,年初至今涨幅135.93%,当日跌幅3.65% [2] - 中色股份总市值118亿,年初至今涨幅20.63%,当日跌幅3.59% [2] - 厦门铝业总市值367亿,年初至今涨幅22.51%,当日跌幅3.50% [2]
168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融资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1:28
融资净买入情况 - 沪深两市共有168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融资净买入 [1] - 淳中科技连续16个交易日获净买入 天数最多 [1] - 龙旗科技 道恩股份 城地香江 惠城环保分别获14个 13个 13个 13个交易日净买入 [1] - 高测股份连续11个交易日获净买入 [1] - 聚和材料 万辰集团 华熙生物 新点软件分别获10个交易日净买入 [1]
7月政治局会议5大增量信号:变与不变
国盛证券· 2025-07-31 08:36
重磅研报 核心观点 7月政治局会议确定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议,下半年政策注重“稳”与落实,后续政策“托而不举”,形势恶化会出台增量政策,对A股可乐观,债券可择机加大配置 [2]。 具体内容 - 会议确定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主题为审议“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议 [2]。 - 下半年政策着力“稳”,并重提要完成全年目标,后续有新政策但非强刺激,“适时加力、增强灵活性预见性”预示形势恶化会出台增量政策 [2]。 - 增量信息包括突出“反内卷”,主抓反价格战、去产能、规范政府招商;首提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未直接提房地产,改为“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未提“以旧换新”,强调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删掉“适时降准降息”,延续强调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和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突出“落实落细” [2]。 - 对A股乐观,债券短期调整可择机加大配置,年内债券利率有望创新低,紧盯中美贸易谈判进展 [2]。 研究视点 家用电器(海信家电) 核心观点 海信家电各品类增长稳健,毛利率仍在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5]。 具体内容 - 2025H1营业总收入493.4亿元,同比增长1.44%;归母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3.01%;2025Q2单季营业总收入245.02亿元,同比 - 2.60%;归母净利润9.49亿元,同比 - 8.25% [5]。 - 2025年上半年各品类增长稳健,外销持续增长,毛利率同比提升 [5]。 -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5/41.86/46.02亿元,同比增长12.0%/11.6%/9.9%,维持“增持”评级 [5]。 能源(华能国际) 核心观点 华能国际作为全国电力龙头优势突出,煤电利润改善,新能源转型空间大,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6]。 具体内容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27.28/129.76/135.6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1/0.83/0.86元/股,对应PE分别为8.7/8.5/8.1倍,维持“买入”评级 [6]。 环保(惠城环保) 核心观点 惠城环保2025H1营收小幅下滑,净利润受成本影响降幅大,废塑料项目蓄势待发 [9]。 具体内容 - 2025H1营收5.6亿元(yoy - 5.1%);归母净利润502.0万元(yoy - 85.6%);25Q2营收2.8亿元(yoy - 5.9%),归母净利1332.4万元(yoy - 7.4%) [9]。 - 营收减少原因:2月底才实现蒸汽并网销售致蒸汽收入减少;催化剂业务竞争激烈,销量下降收入减少 [9]。 - 利润下滑原因:新项目开拓,项目储备人员成本、折旧费用增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上升,整体费用增加 [9]。 行业表现 前五名 | 行业 | 1月 | 3月 | 1年 | | --- | --- | --- | --- | | 钢铁 | 21.7% | 21.3% | 39.1% | | 建筑材料 | 15.4% | 16.0% | 29.5% | | 医药生物 | 14.6% | 22.8% | 39.4% | | 通信 | 10.7% | 31.3% | 56.3% | | 综合 | 9.8% | 22.9% | 69.5% | [1] 后五名 | 行业 | 1月 | 3月 | 1年 | | --- | --- | --- | --- | | 银行 | -1.5% | 9.7% | 29.6% | | 公用事业 | 1.2% | 3.0% | -0.9% | | 汽车 | 1.8% | 3.6% | 37.2% | | 交通运输 | 2.0% | 6.5% | 10.8% | | 轻工制造 | 2.3% | 11.1% | 35.5% | [1]
扣非净利暴跌97%3年后将增21倍?惠城环保估值超2500倍仍获国盛证券买入评级
第一财经· 2025-07-30 23:14
公司业绩与估值反差 - 惠城环保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扣非净利润仅76.2万元,同比下降97.53%,创2023年以来最低 [1][2] - 公司市盈率(TTM)高达2559倍,股价累计涨幅接近17倍,2022年底以来最大涨幅一度接近24倍 [1][6] - 国盛证券2024年以来发布11份研报均给予买入评级,预测2027年营收42亿元(较2024年增长3.65倍),净利润8.8亿元(增长20.95倍) [1][8] 业务表现与行业背景 - 主营业务分为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收入1.7亿元,同比下降25.21%)和危废处理处置服务(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5.81%) [2] - 广东石化项目上半年营收3.74亿元(净利润5128万元),但蒸汽收入因单价降低而减少,导致资源化产品收益从2024年全年的8911万元降至2644万元 [3] - 国内成品油需求下滑导致炼油行业进入"后增长"期,废催化剂处理处置业务竞争加剧 [2] 费用增长与扩张 - 销售费用(1659万元)、管理费用(6252万元)、财务费用(34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12%、27.73%、17.94% [4] - 费用增长主要源于全国业务布局,包括设立子公司、人员增加及银行贷款利息上升 [5] 股价表现与市场因素 - 2022年11月至2024年7月累计涨幅16.8倍,最大涨幅24倍,期间最高单月涨幅75.08% [6][7] - 流通市值较小(自由流通股本1.28亿股)和"双碳"概念(循环经济、稀缺金属回收)推动资金炒作 [7] 在建项目进展 - 四大在建项目包括两个废塑料资源化项目(10万吨/年和20万吨/年)、东粤广场项目和绿电储能新材料项目 [8] - 20万吨混合废塑料项目7月8日首次投料成功,但7月14日起停工检查,三季度能否复产仍不确定 [9]
研报掘金丨国盛证券:惠城环保利润空间成长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7-30 17:3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小幅下滑 净利润同比降幅较大 [1] - 综合毛利率上升1.5个百分点至25.5% [1] - 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毛利率达24.4% 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 [1] -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服务毛利率为27.1% 同比微增0.4个百分点 [1] 成本结构 -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增加 主要因新项目开拓及项目储备人员成本上升 [1] - 折旧费用增加导致整体费用上升 [1] 业务进展 - 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试生产成功 [1] - 装置运行平稳 产品收率达92%以上 [1] - 全球首创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通过工业化验证 [1] 发展前景 - 废塑料项目可复制推广性强 有望开启高增长赛道 [1] - 公司深耕危废循环技术 废塑料业务空间广阔 [1] - 利润空间成长可期 [1]
惠城环保(300779):业绩短期承压,废塑料项目蓄势待发
国盛证券· 2025-07-30 11: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惠城环保营收小幅下滑,净利润受成本影响同比降幅较大;资源化综合利用收入有所下降,危废业务处置业务收入提高;毛利率有所提升,费用率受新业务开拓影响整体上升;废塑料项目试生产成功,业务高成长性值得期待;随着废塑料业务业绩兑现,公司未来营收和利润有望增长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6亿元(yoy - 5.1%),归母净利润502.0万元(yoy - 85.6%);25Q2实现营收2.8亿元(yoy - 5.9%),归母净利1332.4万元(yoy - 7.4%) [1] - 资源化综合利用业务实现营收1.7亿元(yoy - 25.2%),占比30.1%;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服务实现营收3.5亿元(yoy + 5.8%),占比62.9%;2025H1危废业务子公司东粤环保实现营收3.7亿元(yoy + 2.7%),实现净利0.51亿元(yoy - 33.8%) [2] 财务指标 - 综合毛利率上升1.5pct至25.5%,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服务毛利率分别为24.4%/27.1%,yoy + 4.4pct/0.4pct [3] - 2025H1公司费用率整体上升,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率分别为2.9%/11.1%/6.0%/2.3%,yoy + 0.4pct/+2.9pct/+1.2pct/+0.3pct;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亿元(yoy - 413.5%)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17.7/27.5/42.0亿元,归母净利润1.7/5.0/8.8亿元,对应PE为215.0/73.9/42.0x [4] 项目进展 - 东粤化学承建的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试生产成功,装置运行平稳,全球首创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成功通过工业化验证,产品收率达92%以上,项目可复制推广性强 [3] 股票信息 - 行业为环境治理,前次评级为买入,07月28日收盘价189.21元,总市值37,094.22百万元,总股本196.05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79.85%,30日日均成交量4.18百万股 [6]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给出2023A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包括营收、成本、费用等科目 [10] - 呈现2023A - 2027E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数据 [10]
基金最新调研股名单出炉,涉及八个行业
中国经济网· 2025-07-30 11:36
调研概况 - 7月29日共有21家公司获机构调研 其中基金参与15家公司的调研活动[1] - 10家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共6家 海大集团获39家基金调研居首 奥比中光获22家 惠城环保获15家[1] - 基金调研公司覆盖深市主板7家 创业板5家 科创板3家[1] 行业分布 - 基金调研公司涉及8个行业 电子行业和机械设备行业各有3家公司获调研[1] - 电子行业包括奥比中光 阿石创 隆利科技[1][2][3] - 机械设备行业包括雷赛智能 日联科技 国机精工[2][3] 市值特征 - 基金调研公司中总市值超500亿元有3家 包括美的集团和宁波银行等千亿市值公司[1] - 总市值不足100亿元有7家 包括皖仪科技 正强股份 隆利科技等[1] 市场表现 - 近5日基金调研股中9只上涨 阿石创涨幅34.27% 国机精工涨6.79% 日联科技涨6.59%[1][3] - 6只出现下跌 雷迪克跌8.33% 海大集团跌5.22% 惠城环保跌3.29%[1][2] 资金流向 - 近5日基金调研股中5只获资金净流入 阿石创净流入1.39亿元 国机精工净流入1.13亿元 海大集团净流入2199.19万元[2] 业绩表现 - 已披露半年报公司中海大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24.16%[2] - 宁波银行业绩快报显示净利润增长8.23%[2] - 雷迪克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中值8783.53万元 同比增长49.51%[2]
187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融资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1:21
融资净买入情况 - 沪深两市共有187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融资净买入 [1] - 淳中科技连续15个交易日获净买入 天数最多 [1] - 云南白药连续14个交易日获净买入 [1] - 龙旗科技 惠城环保 洲际油气 道恩股份 城地香江均连续12个交易日获净买入 [1] - 高测股份 东方电缆均连续10个交易日获净买入 [1] 个股表现 - 淳中科技在融资净买入天数榜单中排名第一 [1] - 云南白药位列融资净买入天数第二 [1] - 龙旗科技等5只股票并列融资净买入天数第三 [1] - 高测股份与东方电缆并列融资净买入天数第四 [1]
惠城环保20250729
2025-07-30 10: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惠城环保、汇成环保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项目进展** - 揭阳 20 万吨废塑料项目 7 月 8 日首次投料,7 月 11 日试生产成功,产品收率超 92%,7 月 14 日计划停工检修,预计 8 月复产[2][3] - 汇成环保 20 万吨废塑料项目试生产成功,产品收率超 92%,7 月 14 日计划停工检查,约一个月整改,预计三季度重新投料,争取 8 月开工[3] - 120 万吨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三年半到四年,投资 80 亿元,涉及全产业链布局,已确定五个 300 万吨裂解装置项目[4] 2. **产出物及销售** - 20 万吨项目主要产出塑料裂解器、液化塑料裂解器和塑料裂解轻油,液化塑料裂解器占比最高,丙烯收率约 30%,第一批产品交付下游,检测良好,轻油已预售[4] - 公司享受增值税即征即返和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塑料裂解轻油暂不收消费税,最终是否免征待国家税务总局确定[4] - 衣架产品溢价约 3000 - 4000 元/吨,正常销售利润约 2000 元/吨[4] 3. **设计问题及影响** - 试生产发现干燥塔尺寸和油气管线换热器设计问题,进料按 50%比例,反应温度偏高,液体收率低,压缩机压力降低,液化气收率低而轻油为主,油气收率达 75%左右,焦炭收入不超 8%[2][5] 4. **废塑料来源** - 废塑料来源多样,包括生活垃圾和造纸厂废塑料,生活垃圾氯含量低更适合,PS 和 ABS 转化率高,对项目运行无负面影响[2][6] 5. **RPP 生产与市场** - RPP 通过委托加工生产,售价高于 1 万元/吨,受运费等成本影响,短期利润指引不明,未来计划自建或合作生产提升利润空间[2][8] - 物理回收再生塑料质量参差不齐,RPP 作为替代品市场潜力大[2] 6. **未来规划** - 计划建设五套 60 万吨裂解装置,总计 300 万吨,需投资 100 亿元,预计明年底启动,已有五套装置准备立项[2][9] - 计划建设 1000 万吨国内产能,占比约 17 - 18%,具体规模视国家政策而定,国外目标是全球治理塑料污染,正与欧盟谈判[2][11] 7. **人员储备** - 现有 20 万吨产能作为培训基地,员工人数比预期多一倍,招募技术工人不难,最大挑战是管理干部提升[10] 8. **税收优惠** - 符合 70%增值税即征即返政策,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享受塑料行业 90%产值打折政策,塑料裂解轻油暂不收消费税,最终是否免征待国家税务总局确定[4][12] 9. **检修与复产** - 计划 8 月 15 - 20 日复产,虽可能有变故,但为暂定计划[18] 10. **120 万吨项目** - 立项需建立垃圾分类网络,投资约 80 亿元,资金来源包括基础资金、银行贷款和股权投资,定增是必须做的[19] - 建设周期预计三年半到四年,无法缩短,涉及全产业链布局[4][20] 11. **再融资计划** - 计划明年年底启动再融资项目,五套装置总计需 100 亿,前期投入 4% - 5%,大规模资金使用约 27 年下半年开始[24] 12. **催化剂表现** - 20 万吨前七天试生产,催化剂表现理想,损耗和活性降低在预期范围内[26] 13. **定增相关** - 定增对象希望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价格按发行前竞价,发行前价格 80%为底价[27] - 有较多外资对定增感兴趣,最终决定在批文下来后路演时确定[30] 14. **技术壁垒** - CBDCC 技术经过 8 年验证成功,提供图纸其他公司消化需至少 5 年,从头研发需 8 - 10 年,固体进料技术已申请专利,形成较高壁垒[29] 15. **废塑料分选投资** - 每年 1 万吨塑料回收装置建设需配套资金约 1500 万元,10 万吨需 1.5 亿元投资[31][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品销售将根据合作模式优势选择效益最好的方式,未与客户签最终协议,储罐可存 15 天量,客户需求远超生产量[9] - 公司已与政府谈判垃圾回收网络建设,现有 20 万吨产能作为培训基地,人员储备充足[4][10] - 整个装置允许 PVC 含量不超过 3%,目前造纸厂原料氯含量约 1%,氯腐蚀问题不是最难解决的[28] - 前端回收布局网络可考虑自己投钱政府支持或政府投钱分好后卖给公司,更大诉求是长期合作保障原料供应[31]
惠城环保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减85.63%,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7-30 06:45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5.64亿元 同比下降5.09% 主要因广东石化蒸汽收入减少及催化剂业务竞争导致销量下降 [1][4] - 归母净利润502.04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85.63% 扣非净利润降幅达97.53%至76.21万元 [1] - 第二季度业绩略有改善 单季净利润1332.36万元 同比下降7.43%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25.52% 同比提升6.07个百分点 显示成本控制能力增强 [1] - 净利率仅0.97% 同比大幅下降85.22% 主要受三费占比上升及所得税费用增加影响 [1][6] - 三费占营收比20.07% 同比上升28.55% 主要源于子公司扩张导致薪酬及利息支出增加 [1][5][6] 资产负债结构 - 应收账款大幅增长45.4%至4.19亿元 主要因广东石化账款未及时回收 [1][3] - 有息负债31.03亿元 同比激增65.56% 反映项目融资需求旺盛 [1] - 货币资金4.42亿元 微增1.11% 筹资活动现金流增加支撑资金储备 [1][8][9]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5元 同比恶化411.73% 主要因新建项目原料储备及人员成本增加 [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项目建设支出增加15.02% [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改善77.25% 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增加 [8] 业务发展动态 - 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项目处于开工准备阶段 尚未正式投料 [14] - 催化剂业务面临激烈竞争 销量下降直接影响收入表现 [4] - 多家ETF基金新进持仓 其中南方中证1000ETF持有126.85万股 [13] 资本效率评估 - ROIC仅3.27% 资本回报率偏弱 低于上市以来4.85%的中位数水平 [10] - 商业模式高度依赖资本开支 需关注项目投资回报效率 [10]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51.25% 财务费用占经营性现金流54.92% 债务压力显著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