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力风电(301155)
搜索文档
强势股追踪 主力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9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1-11 16:55
文章核心观点 - 截至11月11日收盘,深沪北市场共有94只个股出现连续5日或以上的主力资金净流入现象,显示资金正持续关注并流入这些标的 [1] - 寒武纪-U以连续5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创下最长记录,且累计净流入金额高达67.22亿元,在多个维度上均位列榜首 [1] - 除持续时间外,不同个股在净流入总规模、净流入占成交额比例以及期间累计涨跌幅方面表现各异,反映出资金关注的多样性和结构性特点 [1][2] 主力资金净流入持续时间排名 - 寒武纪-U连续54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持续时间最长 [1] - 中信银行和杭州柯林连续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持续时间位列第二 [1][2] - 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电影等个股连续净流入天数在5至8日之间 [1] 主力资金净流入总规模排名 - 寒武纪-U累计净流入67.22亿元,规模最大 [1] - 工商银行7日累计净流入12.25亿元,万华化学5日累计净流入9.16亿元,规模紧随其后 [1] - 神州数码、交通银行、中国电影累计净流入规模均超过7亿元 [1] 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成交额比例排名 - 华侨城A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成交额比例达15.29%,占比最高,该股近6日上涨22.08% [1] - 中信银行该比例为12.50%,安博通该比例为10.22%,占比也相对较高 [1][2] - 华曙高科、芳源股份、星云股份等个股该比例均超过9% [1][2] 累计涨跌幅表现 - 华盛锂电在主力资金连续6日净流入期间,累计涨幅达102.80%,表现最为突出 [1] - 芳源股份累计上涨57.44%,寒武纪-U累计上涨42.40%,中国电影累计上涨34.51% [1] - 部分个股如东方电缆、海力风电在此期间股价出现小幅下跌 [2]
海力风电深度路演
2025-11-10 11:34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海上风电行业,公司为海力风电[1][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海力风电2025年预计出货量为60-70万吨,对应利润约6亿元[1][2] * 公司2026年预计出货量增至70-80万吨,利润预期10亿元[1][2][7] * 公司当前市值约180-190亿元,对应估值不到20倍[1][2][7] * 公司2021年受益于海上风电抢装潮,利润约11亿元,但抢装潮后利润承压,2024年业绩基本盈亏平衡[1][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因江苏项目顺利开工,已实现3-4亿元利润,迎来业绩拐点[1][4] **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 中国已安装海上风电约40GW,其中2021年抢装潮贡献了17GW[1][5] * 2022年至2024年行业装机量维持在每年5-6GW[1][5] * 海上风电行业优势明显,包括不占用土地、靠近用电负荷大的东部沿海省份[5] * 行业通过大型化和供应链降本,各省市正逐步实现平价上网[1][5] * 目前统计到的海上风电项目储备超过150GW,未来装机增速和高成长性预期明确[1][5] * 深远海域管理办法即将出台,浙江、山东等地已启动招标,行业发展提速[1][5] **公司业务与竞争优势** * 海力风电主要从事风电支撑结构制造,在国内海上风电支撑结构领域处于龙头地位[2] * 公司在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等海上风资源大省布局生产基地,属地化布局前瞻性强[1][6] * 公司依靠码头资源建厂,实现生产后直接储存运输,提升竞争优势[1][6] * 公司进行上下游延伸,包括开发部分电站资源,并与中天科技合作进入海工船施工领域[3][6]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有望在2025年底至2026年一季度实现海外订单突破[3][6] 其他重要内容 * 海力风电成立于2009年,2011年推出首套潮间带海岸风电塔筒,2021年上市[3]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全球储能需求景气,持续看好AIDC产业链
华西证券· 2025-11-09 22:0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5] 核心观点 - 全球储能需求景气,持续看好AIDC产业链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速,AI技术突破推动具身智能发展,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需求强烈 [1][11] - 锂电产业链保持高景气度,部分电芯及材料供给紧张,价格出现上涨,行业有望迎来量利齐升 [2][15] - 全球储能市场进入高景气区间,2025年1-9月全球储能电池出货428GWh,同比增长90.7% [3][26] - AI发展拉动美国电力需求,凸显电力系统升级与扩建的迫切性,为布局北美市场的国内电力设备企业带来机遇 [4][54] 人形机器人 - 特斯拉股东通过马斯克新薪酬方案,目标包括销售一百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和公司市值达到8.5万亿美元 [11] - 产业链关注头部T链进展、国产链以及Figure&英伟达链,AI能力强的企业具备后发优势 [12] - 重点看好灵巧手(微型丝杠&腱绳复合传动)和轻量化(PEEK材料及MIM工艺应用)环节的技术边际变化 [12][13] - PEEK材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和四肢,可使骨架减重40% [12] - MIM工艺是生产高精度、高强度复杂金属零件的低成本解决方案,量产优势将凸显 [13] 新能源汽车 - 锂电产业链签订多个供货协议,如天赐材料向中创新航供应72.5万吨电解液,向国轩高科供应87万吨电解液;嘉元科技向宁德时代供应合计62.6万吨负极集流体材料 [15][16] - 六氟磷酸锂价格显著上涨,截至10月30日日均价达10.6万元/吨,较9月30日的6.33万元/吨上涨67% [19] - 投资逻辑聚焦新技术(如固态电池、大圆柱、复合集流体)、具备α优势的公司、量/价/利改善、设备需求、新应用场景(如低空经济、消费电子复苏)、二线电池厂机会等 [17][18][19][20][21][22][23][24] - 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7万辆和1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6% [70] - 2025年1-9月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93.9GWh,累计同比增长42.5% [75] 新能源 光伏 - 行业处于成长+周期属性,关注库存去化和产能去化带来的拐点机遇 [28][30] - 看好新技术机遇,如颗粒硅凭借能耗和成本优势扩大份额,其生产现金成本为28.17元/kg,建设综合电耗较棒状硅降低80% [29] - 钙钛矿进入GW级规模化量产新纪元,极电光能GW级产线达产后预计年产出约180万片组件 [31] - BC技术成长空间可期,隆基Hi-MO 9组件效率提升至24.8%,双面率可达80% [32][35] - 欧洲户储/工商储需求复苏,截至2024年户储渗透率仅21.5%,工商储渗透率仅2.3%,具备提升空间 [34] - 钨丝金刚线渗透率快速提升,7月市场占比约80%,美畅股份出货占比约85%,28μm钨丝母线价格已降至17.6元/km [37][38] - 组件价格进入底部区间,竞争格局稳固的辅材环节(如胶膜、光伏玻璃)有望率先受益 [40] 风电 - 2025年1-9月风电机组中标容量约103.21GW,项目核准规模约121.61GW [41][43] - 2025年10月第5周,陆上风电含塔筒/不含塔筒主机中标均价分别为2294.64元/kW和1704.33元/kW [43] - 原材料价格下跌,中厚板/螺纹钢/废钢/铸造生铁现货价格较年初分别下跌3.71%/5.37%/2.75%/7.88% [45] - 风机价格企稳回升,行业"反内卷"效果明显,陆上风机不含塔筒价格较最低均价回升5-10% [46][47] - 看好风机主机环节盈利拐点(价格提升+成本下降+海上/海外交付结构优化)以及海外+海上共振环节 [46][48][49][51] - 国内风机出口增长,2024年出口量提升至5.2GW,同比增长42% [50] - 欧洲海风市场前景广阔,英国AR7拍卖固定式海上风电行政指导价升至113英镑/MWh,较AR6上涨54.8% [28][29] 储能 - 2025年9月国内储能招标项目总规模达14.8GW/43.6GWh,容量规模同比增长114% [36] - 海外大储需求旺盛,24/25年欧洲新增大储装机规模分别为8.8GWh/16.3GWh,同比增长79.6%/85.2% [36] - 储能电芯价格触底反弹,主流的280Ah和314Ah规格电芯均价已回升至0.295元/Wh [36] - 国内独立储能收益结构多元(市场化收益、容量补偿、辅助服务),推动需求释放 [36] 电力设备&AIDC - 伊顿25Q3美洲电气业务数据中心订单量增长约70%,在手订单达20亿美元,同比增长20% [54] - 美国变压器交付周期长(电力变压器128周),价格成本大幅提升(2019-2025年7月配电变压器成本提升78%-95%),进口依赖度高(电力变压器80%依赖进口) [54] - 看好电力设备出海(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AI电气设备(SST、液冷、HVDC)、特高压建设、配网智能化建设等投资主线 [54][56][57][62] - SST(固态变压器)是未来AI基础设施重要趋势,假设2026-2030年AIDC新增装机由20GW增长至60GW,SST渗透率由5%增长至50%,市场空间广阔 [57] - 液冷需求明确,英伟达GB300 AI服务器将全部采用全液冷技术,带动液冷板、快接头用量和价值量提升 [57] - AI发展加快智算数据中心部署,电气系统投资占新建数据中心总投资的40%-45% [56]
电新周报:算力与降碳合力驱动,全球电力源网共振,电新景气开新篇-20251109
国金证券· 2025-11-09 20:4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新能源与电力设备板块整体持积极看法,多个子行业景气度被评定为“拐点向上”或“稳健向上”,包括光伏&储能、风电、电网、锂电、氢能与燃料电池等 [71] 核心观点 - 全球缺电逻辑持续发酵,AI算力对电力需求的迫切性叠加全球降碳排放诉求,将合力驱动未来3-5年全球范围内清洁电源、新型电网建设的大周期 [1][5] - 储能是电力系统适应电源结构及负荷特性变化的解决方案交集所在,绿氢氨醇则是在非电领域实现降碳的核心路径 [1][5] - 国内市场主线围绕“十五五”相较“十四五”的变化,以“碳排放双控”为制度基础,加快能源供应与消费端持续降碳,重点行业包括绿氢氨醇、风电、储能、光伏、新型电网设备 [6] 储能 - 北美缺电逻辑继续演绎,中美市场共振,《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进一步确立储能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地位 [1][6][7] - 特斯拉与三星SDI达成储能电池供应协议,未来三年累计供应规模达30GWh,合同总价值预计超过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8.6亿元) [8] - 天合储能与Pacific Green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2026年至2028年期间合作交付总规模达5GWh的电池储能系统 [9] 锂电 - 六氟磷酸锂(6F)价格延续强势,再度大幅上涨,市场主流价格达116,500元/吨,较上周上涨12.56% [12][67] - 磷酸铁锂供需两旺,动力电芯需求显著增长,主流企业维持满产满销,磷酸铁锂动力型均价较上周上涨4.19%至37,150元/吨 [12][63] - 天赐材料签订近400亿元大订单,其子公司与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分别签订电解液产品采购合同,合计采购量约159.5万吨 [13] 风电 - 风机量价持续超预期,陆风不含塔筒中标均价较24年已有12%的涨幅,坚定看好本轮盈利修复的幅度及时间长度,重申重点推荐整机环节 [17][18] - 盐城市发布绿电直连工作方案,规划风电35.8GW,其中海风占比超90%(32.6GW),看好“十五五”沿海省份工业脱碳带动海风景气持续向上 [17][20] - 投资建议依次看好整机、两海(海风&出海)、零部件三条主线,重点推荐金风科技、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等 [19][21][22] 光伏 - 临近年底产业链排产季节性走弱,但11月各环节排产环比降幅小于前期预测,组件端排产51GW,环比下降4% [23] - 全球缺电逻辑持续发酵、国内降碳目标持续强化,或逐步触发市场对光伏需求端预期修复,建议底部布局光伏板块 [23][25] - 11月硅料产出预计环比下降17.6%至12.24万吨(约64-65GW),硅片、电池片、组件产出预计分别为59GW、59GW、51GW [23] 氢能与燃料电池 - SOFC景气度超预期,行业需求不断上修,行情开始由Bloom Energy向其供应链和资源侧扩散 [26][27] - 重点布局三大方向:短期绿醇供不应求,生产商可获取高额溢价收益;电解槽设备受益下游绿氢需求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场景迎来突破 [27] - 国家能源局支持“煤炭+氢能”耦合发展,新疆6万吨绿氢项目公示涉及128套电解槽,吉林启动全国首个“绿醇—加注—航运”全链条绿色甲醇项目 [4][27] 电网与工控 - 攀西特高压交流工程核准,总投资232亿元,预计2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工期2年;25年特高压已核准2交2直,年内仍有1直2交待核准 [3][32] - 国网输变电设备前五批招标累计787亿元,同比增长20%,主网建设稳步推进 [3][32] - 10月头部工控企业订单增速环比放缓,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符合预期 [3] AIDC液冷 - 海外电气巨头维谛、伊顿均宣布收购液冷业务公司,维谛以约10亿美元现金收购PurgeRite,伊顿支付95亿美元收购Boyd Thermal [28][29] - 液冷技术需求从芯片向电力设备扩散,预计散热系统价值量在数据中心总投资中的占比将呈现通胀趋势 [31] - 看好国内企业在全球液冷市场地位提升,投资建议关注多零部件环节进入海外链、IDC侧整体解决方案商等方向 [31] 新能源车与整车 - 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40万辆,同比增长17%,渗透率达58.7%;25年累计零售1027万辆,同比增长23% [35] - 小鹏召开2025科技日,内容广泛程度超预期,涉及智能驾驶、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前沿科技布局 [36] - 零跑Lafa5开启预售,预售价10.58-13.18万元,预计正式上市会大幅调低价格,更适配欧洲市场需求 [38]
风电设备板块11月7日涨0.07%,N德力佳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9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7 16:37
风电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11月7日风电设备板块整体上涨0.07%,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25%,深证成指下跌0.36% [1] - 新股N德力佳领涨板块,收盘价70.52元,单日涨幅达51.07%,成交量为23.86万手,成交额为18.50亿元 [1] - 海力风电上涨4.22%至88.60元,电气风电上涨3.29%至20.10元,明阳智能上涨1.74%至15.24元 [1] - 板块内部分个股出现下跌,威力传动跌幅最大为4.41%,振江股份下跌3.10%,中环海陆下跌2.87% [2] 个股资金流向 - 风电设备板块整体获得资金净流入,主力资金净流入1.97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0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5.97亿元 [2] - N德力佳资金流入最为显著,主力净流入5.02亿元,占比达27.12%,游资净流入2.53亿元,占比13.70% [3] - 明阳智能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9528.35万元,占比12.22%,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3833.79万元和5694.55万元 [3] - 电气风电主力资金净流入5343.25万元,占比8.02%,海力风电主力资金净流入4264.30万元,占比8.63% [3] 重点公司成交情况 - 金风科技成交额最高,达20.45亿元,但股价下跌1.59%至16.66元,成交量为121.79万手 [2] - 明阳智能成交活跃,成交额7.80亿元,成交量51.21万手,股价上涨1.74% [1] - 电气风电成交量最大,为33.05万手,成交额6.66亿元,股价上涨3.29% [1] - 禾望电气成交额达4.72亿元,吉鑫科技成交量达65.10万手,成交额3.63亿元 [2]
海力风电11月6日获融资买入2280.98万元,融资余额1.9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07 09:36
公司股价与融资融券情况 - 11月6日公司股价下跌0.87% 成交额为2.9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2280.98万元 融资偿还额为3385.44万元 融资净买入额为-1104.46万元 [1] - 截至11月6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01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98亿元 占流通市值的1.07% 融资余额低于近一年30%分位水平 [1] - 当日融券偿还2300股 融券卖出1100股 卖出金额9.35万元 融券余量2.46万股 融券余额209.12万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1] 公司基本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设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主要产品收入构成为桩基77.04% 风电塔筒14.38% 导管架6.72%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 同比增长246.01% 归母净利润3.47亿元 同比增长299.36% [2] - 截至10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80万 较上期增加18.20% 人均流通股6861股 较上期减少15.40% [2] 公司股东与分红情况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130.44万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新进持股189.90万股 兴全合润混合A新进持股156.62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7.57万股 相比上期减少55.99万股 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海力风电跌2.02%,成交额1.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03.5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6 11:03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6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84.03元/股,成交额1.10亿元,换手率1.06%,总市值182.6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03.56万元,特大单与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7.89%,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个交易日下跌4.02%,近20日下跌15.97%,近60日上涨26.36%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246.01%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47亿元,同比增长299.36%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桩基77.04%,风电塔筒14.38%,导管架6.72%,其他(补充)1.85%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80万户,较上期增加18.20% [2] - 截至10月31日,人均流通股为6861股,较上期减少15.40%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新进机构,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持股189.90万股,兴全合润混合A持股156.62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7.57万股,较上期减少55.99万股,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分类 - 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18日,于2021年11月24日上市,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设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风电设备-风电零部件,概念板块包括中盘、融资融券、风能、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等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37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130.44万元 [3]
海力风电涨2.04%,成交额6070.5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3.6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0:0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4%,报83.05元/股,总市值180.54亿元,成交金额6070.56万元,换手率0.61%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3.66万元,其中特大单卖出241.94万元,大单买入753.41万元,卖出625.13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6.05%,近5个交易日下跌6.35%,近20日下跌13.05%,近60日上涨23.46%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18日,于2021年11月24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设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桩基77.04%、风电塔筒14.38%、导管架6.72% [1] 行业与板块属性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风电设备-风电零部件,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中盘、融资融券、风能、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2万户,较上期减少3.63%,人均流通股为8109股,较上期增加3.69%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新进持股189.90万股,兴全合润混合A新进持股156.62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7.57万股,较上期减少55.99万股,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246.01%,归母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299.36% [2] 分红历史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3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130.44万元 [3]
风电设备板块11月4日跌2.9%,海力风电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8.7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4 16:48
风电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11月4日风电设备板块整体下跌2.9%,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41%,深证成指下跌1.71%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飞沃科技领涨,涨幅为2.05%,海力风电领跌,跌幅达7.51% [1][2] - 板块成交活跃,金风科技成交额最高,达25.03亿元,成交量为153.94万手 [2] 板块个股价格变动 -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飞沃科技(+2.05%)、三一重能(+1.04%)和禾望电气(+0.66%) [1] - 跌幅显著的个股有海力风电(-7.51%)、威力传动(-6.85%)和大全重工(-6.72%) [2] - 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和新强联跌幅均超过4% [2] 资金流向分析 - 风电设备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8.75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81亿元和6.94亿元 [2] - 个股资金流向分化,禾望电气、振江股份和天能重工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1921.35万元、1273.75万元和1090.68万元 [3] - 海力风电遭遇主力资金和游资双双净流出,主力净流出3077.80万元,游资净流出4935.68万元 [3]
海力风电跌7.51% 国信证券两天前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中国经济网· 2025-11-04 16:03
公司股价表现 - 海力风电11月4日收盘价为81.39元,单日跌幅为7.51% [1] 分析师盈利预测 - 国信证券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60亿元,同比增长596% [1] - 国信证券预测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9.11亿元,同比增长98% [1] - 国信证券预测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38亿元,同比增长47% [1] 公司业务展望 - 分析师认为海力风电国内业务迎来拐点 [1] - 分析师认为公司出口业务有望取得突破 [1] 公司估值与评级 - 通过多角度估值,分析师预计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92.70元至102.56元 [1] - 该合理估值较当前股价存在8%至20%的溢价空间 [1] - 国信证券首次覆盖海力风电,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