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PONY)

搜索文档
小马智行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76% 净亏损同比扩大72.5%
央广网· 2025-08-12 18:42
央广网北京8月12日消息(记者 齐智颖)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NASDAQ: PONY)披露未经审 计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该季度总收入为1.537亿元,同比增长75.9%;净亏损3.82亿元,同比扩大 72.49%。 小马智行CFO王皓俊表示,公司业绩的强劲增长证明了可规模化、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通过优 化"人员-车辆"远程运营比例、降低车辆的保险成本,Robotaxi单位经济模型(UE)改善显著。 财报显示,小马智行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Robotaxi收入的增长。数据显示,该公 司二季度Robotaxi业务收入达1090万元人民币(150万美元),同比增长157.8%, 小马智行创始人、CEO彭军强调,非常有信心在2025年底实现千台Robotaxi目标。 据小马智行介绍,公司对Robotaxi量产的持续押注在二季度初见成果。多款第七代Robotaxi车型顺 利通过多地严苛复杂的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标准和测试要求,获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L4级自动 驾驶测试许可。 ...
小马智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1.54亿元,Robotaxi收入同比增长157.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8:12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营收达1.54亿元人民币(约2150万美元),同比增长75.9%,环比增长53.5% [1] - Robotaxi业务收入达1090万元人民币(约150万美元),同比增长157.8% [1] - 来自乘客端的车费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超过300% [1] - 截至二季度末,现金等价物及长短理财投资为53.56亿元人民币(约7.48亿美元) [1] 业务运营 - 第二季度Robotaxi注册用户同比增长136% [1] - Robotaxi服务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运营总面积超2000平方公里 [1] - 服务范围涵盖中心城区、机场和高铁站等关键交通枢纽 [1] - 目前Robotaxi车辆总数已突破500台 [2]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千台Robotaxi目标 [2] 生产制造 - 自6月起与北汽、广汽合作启动第七代Robotaxi量产 [2] - 已完成产能爬坡并进入稳态生产 [2] - 在两个月内生产超200台Robotaxi车辆 [2] 研发投入 - 第二季度经调整研发费用为3.16亿元人民币 [1]
美股异动丨小马智行盘前涨约4% Q2总营收同比增75.9%
格隆汇· 2025-08-12 18:00
小马智行(PONY.US)盘前涨约4%。小马智行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期内总营收1.54亿元,同比增 长75.9%;Robotaxi业务收入1090万元,同比增长157.8%,其中乘客车费收入同比增长超300%, Robotaxi平台注册用户同比增长136%。第七代Robotaxi从二季度启动量产和路测,生产下线超200台第 七代车型,公司Robotaxi车辆总数已超500台,向年底千台Robotaxi目标推进。 | PONY 小马智行 | | 507 | | --- | --- | --- | | 14.880 ↑ +0.180 +1.22% | | 收盘价 08/11 16:00 美东 | | 15.470 ↑ 0.590 +3.97% | | 盘前价 08/12 05:53 美东 | | 一 名 2 号 3 5 目 ● 節 | | ● 快捷交易 | | 最高价 15.230 | 开盘价 14.800 | 成交量 785.76万 | | 最低价 14.410 | 昨收价 14.700 | 成交额 1.16亿 | | 平均价 14.818 | 市盈率ITM 亏损 | 总市值 52.87亿 (…) | ...
小马智行二季度营收1.54 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 75.9%
搜狐财经· 2025-08-12 17:53
DoNews8月12日消息,8 月 12 日,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NASDAQ: PONY)披露未经审计的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业绩涨势强劲,Robotaxi 商业化加速。小马智行 Robotaxi 车辆总数已突破 500 台, 预期年底超 1000 台;公司二季度总营收达 1.54 亿元人民币(2150 万美元),同比增长 75.9%,环比增 长 53.5%,其中 Robotaxi 乘客车费收入同比激增超 3 倍。截至二季度末,现金等价物及长短理财投资为 53.56 亿元人民币(7.48 亿美元)。 小马智行加速 Robotaxi 业务商业化和量产落地进程,Robotaxi 收入在二季度翻倍增长,带动公司整体 营收持续上涨。小马智行创始人、CEO 彭军表示,非常有信心在 2025 年底实现千台 Robotaxi 目标。 公司自 6 月起与北汽、广汽的合作启动第七代 Robotaxi 量产,已完成产能爬坡并进入稳态生产,在两 个月内生产超 200 台 Robotaxi 车辆。此前,小马智行宣布第七代 Robotaxi 采用 100% 车规级零部件, 自动驾驶套件成本较前代大幅下降 70%,拥有 10 ...
小马智行发布2025第二季度财报:Robotaxi车辆总数突破500台,总营收1.54亿元,同比涨75.9%
财经网· 2025-08-12 17:39
8月12日,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NASDAQ: PONY)披露未经审计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业绩涨势 强劲,Robotaxi商业化加速。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总数已突破500台,预期年底超1000台;公司二季度 总营收达1.54亿元人民币(2150万美元),同比增长75.9%,环比增长53.5%,其中Robotaxi乘客车费收 入同比激增超3倍。截至二季度末,现金等价物及长短理财投资为53.56亿元人民币(7.48亿美元)。 小马智行加速Robotaxi业务商业化和量产落地进程,Robotaxi收入在二季度翻倍增长,带动公司整体营 收持续上涨。小马智行创始人、CEO彭军表示,非常有信心在2025年底实现千台Robotaxi目标。公司自 6月起与北汽、广汽的合作启动第七代Robotaxi量产,已完成产能爬坡并进入稳态生产,在两个月内生 产超200台Robotaxi车辆。此前,小马智行宣布第七代Robotaxi采用100%车规级零部件,自动驾驶套件 成本较前代大幅下降70%,拥有10年/60万公里的设计寿命,这些重大突破是其今年加大一线城市 Robotaxi部署、提速商业化的基础。 公司创始人、CTO ...
小马智行二季度涨势强劲:北上广深开启全无人Robotaxi收费运营,Robotaxi乘客车费收入涨3倍
金融界· 2025-08-12 17:32
8月12日,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NASDAQ: PONY)披露未经审计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业绩涨势 强劲,Robotaxi商业化加速。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总数已突破500台,预期年底超1000台;公司二季度 总营收达1.54亿元人民币(2150万美元),同比增长75.9%,环比增长53.5%,其中Robotaxi乘客车费收 入同比激增超3倍。截至二季度末,现金等价物及长短理财投资为53.56亿元人民币(7.48亿美元)。 在刚刚结束的2025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小马智行为大会观众提供了真实、可用、流 畅的无人驾驶打车体验和服务,进一步印证其L4级技术成熟度和领先性。据了解,小马智行在多家参 会的L4自动驾驶企业中,唯一做到打破固定路线演示、开放全无人驾驶打车服务,并在台风"竹节草"带 来极端暴雨中成为唯一维持运营的Robotaxi服务商。几天后,上海市首个全无人Robotaxi收费服务在浦 东地区上线,由小马智行推出,引发网友和市民的热情打卡。 公司创始人、CTO楼天城认为,这样的领先地位背后是小马智行已具备成熟的"全无人驾驶"和"规模化 落地"能力,"我们不仅将完成千台的数 ...
量产提速,营收增长强劲!小马智行(PONY.US)第七代Robotaxi生产下线超200台,二季度乘客车费收入暴涨3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7:22
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12日,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PONY.US)披露未经审计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 报,业绩涨势强劲,Robotaxi商业化加速。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总数已突破500台,预期年底超1000 台;公司二季度总营收达1.54亿元人民币(2150万美元),同比增长75.9%,环比增长53.5%,其中 Robotaxi乘客车费收入同比激增超3倍。截至二季度末,现金等价物及长短理财投资为53.56亿元人民币 (7.48亿美元)。 小马智行对Robotaxi量产的持续押注在二季度初见成果。多款第七代Robotaxi车型顺利通过多地严苛复 杂的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标准和测试要求,获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L4级自动驾驶测试许可。第 七代车型已在四大一线城市开启公开道路上累计测试超200万公里,在城区、高速场景以及极端天气和 工况下,充分验证其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 通股重要股东。彭博社截止8月11日汇总的分析师评级显示,小马智行获得8个"买入"评级,未出现"卖 出"或"中性"评级。 在刚刚结束的2025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小马智行为大会观众提供了真实、可用、流 畅 ...
PONY AI Inc. Accelerates Gen-7 Robotaxi Production with over 200 Newly Produced, On Track to Scale Up 1,000-Vehicle Fleet by Year End
Globenewswire· 2025-08-12 17:00
Kicking off Robotaxi Scaling-up, a Strong Validation of our Scalable Fully-Driverless Advantage NEW YORK, Aug. 12, 2025 (GLOBE NEWSWIRE) -- Pony AI Inc. ("Pony.ai" or the "Company") (Nasdaq: PONY), a global leader in achieving large-scale commercialization of autonomous mobility, today announced its unaudited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second quarter ended June 30, 2025. Dr. James Peng,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Pony.ai, commented, "This quarter marked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our journey tow ...
自动驾驶“车内无人”试点在京开放 实探Robotaxi商业化运营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北京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进展 - 北京正式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 企业达到要求后可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1] - 政策依据为《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细则(试行)》修订版[1] 企业商业化落地实践 - 百度萝卜快跑在北京经开区投入10辆全无人自动驾驶车 运营时间7:00-22:00 收费标准为起步费18元+里程费4元/公里[3] - 小马智行采用实时计价方式 首次行程免费且第二次享1折优惠 首次乘坐需安全员介入 第二次起可体验无安全员服务[3] - 纯无人驾驶直接节省司机成本 有利于Robotaxi商业落地[1] 技术性能表现 - 自动驾驶车辆能实现自动变道 根据红绿灯提前感知反应 转弯平滑自然并礼让行人 驾驶水平不逊于人类司机[2][3] - 小马智行车辆在应对十字路口、狭窄路段等复杂场景及雨雪沙尘等极端天气时表现出良好技术水平 实现安全稳定零事故[5] - 车辆配备透明隔板 SOS紧急呼叫按钮 实时显示车速路况行进路线等信息[2][3] 测试规模与用户反馈 - 北京无人化测试车辆共计116台 测试总里程近200万公里[6] -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累计订单量超150万人次 用户好评率达95%以上[6] 安全监管体系 - 工程师通过远端监控为车辆和乘客保驾护航 可随时启动安全响应实现靠边停车[6] - 商业化试点阶段将围绕乘客车内安全风险、交通环境风险、自动驾驶功能风险三方面进行专业论证和实车评估[1] - 监管重点包括加强商业化服务能力考核 强化日常监管 严格执行处罚机制[7] 未来发展规划 - 示范区将推进500平方公里扩区建设 促成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等重要场景实现自动驾驶接驳[6] - 推动乘用车全无人化商业化试点 探索面向全市信控优化的创新实践[6] - 为产业形成从技术验证、示范应用到商业化探索的完整闭环提供参考[7]
自动驾驶已至商业化前夕 华为、腾讯等跨界“逐鹿”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展 - 北京亦庄成为国内首个"车内无人"自动驾驶试点区域 百度和小马智行等企业正进行最终调试 即将实现完全无人的Robotaxi商业化运营[1] - 小马智行在北京亦庄已进行7个月无人化测试 单车单日订单量超20单 且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3] - 自动驾驶收费标准明确:高峰时段3元/公里 非高峰时段2.6元/公里 实际运营还提供折扣优惠[4] 技术安全与用户体验 - 小马智行安全系数达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 能有效应对突发路况包括动物穿行和异物障碍[3] - 百度自动驾驶坚持安全第一原则 城区限速60公里/小时 因交通事故中96%与超速相关[3] - 用户体验反馈积极:高频用户每周使用7-8次 认为无人车比网约车更自在且优惠更多[2] 企业战略布局 - 华为智能汽车BU研发人员超7000人 其中70%-80%专注自动驾驶研发 智能部件发货量已突破200万辆[5][6] - 华为通过三种模式开展业务:零部件供应 HI模式和智选模式 其中智选车新加入智能驾驶系统[6] - 腾讯专注提供自动驾驶基础设施 包括云服务和高精地图 已在上海设立行业首个智能汽车云专区[6][7] 政策与行业环境 - 2023年上半年各级部门出台近30项自动驾驶相关政策 涵盖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网联基础设施[8] - 工信部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支持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8] - 北京发布全国首个数据分类分级细则 上海推出无驾驶人创新应用规定 深圳明确责任判定标准[8]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 华为云发布盘古大模型3.0 被多家算法公司应用于场景生成和多模态检索 提升数据处理效率[6] - 腾讯基于全真互联技术在北京完成自动驾驶全闭环运行 未来将在企鹅岛进行工程部署[7] - 商汤科技采用AIGC生成困难样本 通过多模态大模型实现感知决策一体化 推行"驾、舱、云"三位一体战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