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机械设备行业:原材料产业标准提升引领设备市场发展
江海证券· 2024-12-19 10: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中性(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标准提升将带动原材料产业设备更新升级,方案对标准体系优化建设,配合配套政策,能引领产业升级与倒逼落后产能出清,带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原材料产业生产制造装备更新换代 [2] - 加速数字化转型标准建设将加速数智化生产装备市场发展,随着数字化转型标准建设推进,原材料行业对产业数智化发展方向更清晰,利于相关产品市场发展 [2] - 强化新材料产品标准建设拓宽设备下游需求,先进、关键乃至前沿材料产业标准制订将引领企业切入对应细分领域,拓展生产制造设备下游市场规模 [2] - 建议关注切入到重点提及领域相关设备行业的上市标的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4年1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 [2] 原材料工业现状 - 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增加值占工业近30%,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虽在多方面取得成效,但面临低端过剩和高端不足并存、绿色化转型压力大、数字技术融合应用不深入等问题 [2] 标准提升对原材料产业设备的影响 - 带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原材料产业生产制造装备更新换代 [2] 数字化转型标准建设对市场的影响 - 石化化工行业优先制修订细分领域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标准;钢铁行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优先制修订关键技术标准;有色金属行业重点研究制定智能工厂等标准,优先制修订关键技术标准;建材领域重点研制智能装备接口等标准 [2] - 有利于钢铁、石化化工、有色以及建材产业链中数智化生产制造用装备、采矿智能工程机械以及检测用智能仪器仪表等产品市场发展 [2] 新材料产品标准建设对设备下游需求的影响 - 先进基础材料方面,重点制修订海洋工程用钢等标准;关键战略材料方面,重点制修订超高纯金属及合金靶材/蒸发料等标准;前沿新材料方面,重点制修订超材料等标准 [2] - 拓展对应生产制造设备的下游市场规模 [2] 投资建议 - 关注切入到重点提及领域相关设备行业的上市标的 [2]
社会服务行业:11月社零数据出炉,政策端提振消费可期
江海证券· 2024-12-19 10: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上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1月社零数据出炉,增速下滑或因“双十一”促销提前使消费需求前置到10月,预计2025年政策端将持续发力提振消费 [2] - 建议关注受益于转型的传统零售板块、化妆品板块、白酒板块和家电板块公司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动态 - 12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实施期至2027年 [2] - 12月11 - 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首要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2] - 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冰雪经济总规模目标达1.2万亿元,到2030年达1.5万亿元 [2] 社零数据 -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万亿元,同比增长3.0%;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90万亿元,同比增长2.5% [2] - 1 -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9.80万亿元,同比增长3.7% [2] - 11月份,商品零售额37961亿元,同比增长2.8%;餐饮收入5802亿元,同比增长4.0% [2] - 1 - 11月份,商品零售额392554亿元,同比增长3.2%;餐饮收入50169亿元,同比增长5.7% [2] - 11月偏刚需品类中粮油及食品类/日用品类分别同比增长10.1%/1.3%,饮料类/烟酒类同比下滑4.3%/3.1% [2] - 11月可选品类中烟酒类/服装及鞋帽及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分别同比下滑3.1%/4.5%/26.4%/5.9%/7.7% [2] - 11月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汽车类分别同比增长22.2%/6.6% [2] 投资建议 - 关注受益于转型的传统零售板块公司红旗连锁、重庆百货、百联股份等 [2] - 关注化妆品板块公司珀莱雅、水羊股份、丸美股份、华熙生物等 [2] - 关注白酒板块公司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酒鬼酒和舍得酒业等 [2] - 关注家电板块公司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信家电、海尔智家、石头科技等 [2]
奥迪威:首次覆盖:专注于传感器赛道,下游应用均有良好前景
江海证券· 2024-12-18 17:54
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奥迪威,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为27.2元,目标期限为12个月 [2] 核心观点 - 奥迪威专注于智能传感器与执行器领域,掌握多项核心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仪表、智能家居等领域 [2] - 公司收入与净利润保持稳健增长,2018-2023年营业总收入CAGR为9.77%,归母净利润CAGR为22.42% [2] - 传感器业务是公司主要增长点,受益于智能驾驶和智能水表渗透率提升,预计2024-2026年传感器业务营收CAGR为32% [2][125] - 公司积极布局压触技术和机器人领域,压触执行器和传感器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108][121] 公司概况 - 奥迪威成立于1999年,专注于智能传感器与执行器的研发、设计和生产,拥有37项发明专利 [30] - 公司产品线涵盖测距、流量、压触传感器以及雾化换能器和报警发声器等,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30] -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第一大股东张曙光持股15.39%,德赛西威为第三大股东持股3.72% [37][39]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23.58%;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45.32% [2][47]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32.6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0% [47][51] -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稳步提升,2023年分别为38.07%和16.48% [53] - 传感器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达到76.22%,2024年上半年为75.40% [57][59] 业务分析 传感器业务 - 主要产品包括测距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压触传感器,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仪表等领域 [69] - 车载超声波传感器受益于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需要8-12个超声波传感器 [85][86] - 流量传感器受益于智能水表普及,2022年全球智能水表市场规模21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228亿美元 [97][98] 执行器业务 - 主要产品包括报警发声器、雾化换能器等,应用于安防报警、智能家居等领域 [73] - 压触执行器作为新一代触觉反馈技术,有望替代传统转子马达和线性马达,市场空间广阔 [108] 新兴业务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布局各类新品,包括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提供多种功能场景的智能产品 [121] - 压触技术是公司新增亮点,压触执行器和传感器有望在消费电子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108][11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18、7.99、10.28亿元,CAGR为30.09% [122]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7、1.08、1.48亿元,CAGR为24.45% [122] - 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62、0.76、1.05元,对应PE分别为41.98、33.92、24.66倍 [128]
机械设备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带动数智化产业链设备发展
江海证券· 2024-12-17 17: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中性(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蕴含相关机械设备产业链巨大发展动能,适合于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相关设备的市场需求或将获得可观发展动力 [1] - 分类梯次方案使得不同水平企业对数字化配套设备需求分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规模以上中小企业需求重点不同 [1] - 开发数据要素价值,数据中心(IDC)设备市场增长可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制造的巨量数据会推动 IDC 设备实现可观增长 [1] - 建议关注重点提及的机械设备产品相关上市标的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 - 中小企业总体规模在 2023 年超 5,700 万户,其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构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性要求 [1] - 截至 2023 年,我国重点工业企业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仅达到 62.9%,截至 2023 年第二季度末,河北省的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仅达 21.2%,而《方案》中 2027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以及中小企业上云率目标分别高达 75%、40% [1] - 《方案》将与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进行融合发展 [1] 分类梯次方案 - 对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政策要求进行系统化集成改造,不同数字化水平企业改造方向不同,支持建设智能场景等,高水平传感器等或将是未来设备需求重点 [1] - 对于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政策重点在重点场景深度改造,支持软硬件一体化改造,专注大规模设备更新,单一场景下的数字化生产设备等将是需求发力点 [1] 数据要素价值开发 - 政策提及人工智能以及数据要素价值开发等数字化转型方案,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并推进中小企业跨地域数据联通等 [1] - 人工智能和挖掘数据价值需要 IDC 物理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制造的巨量数据会推动 IDC 设备如散热器、备用能源设备等实现可观增长 [1]
通用设备行业:工业母机相关数据持续向好,关注国产中高端机床发展机遇
江海证券· 2024-12-17 17:1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母机相关数据持续向好,关注国产中高端机床发展机遇[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表现 - 1-10月我国机床产量维持正增长,出口数据量价齐升。截至10月份,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和成形机床的累计产量分别为56.7万台和13.6万台,同比分别增长7.4%和7.1%,两类机床累计增速实现连续4个月正增长。其中,单10月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5.96万台,同比+7.1%;金属成形机床产量为1.4万台,同比+7.7%。出口数据方面,1-10月我国累计实现机床出口量为1486万台,同比+6.6%;单台均价为606美元/台,同比+0.08%。其中,单10月份,我国机床出口145万台,同比+7.3%,增速由负转正;单台均价为690美元/台,同比+8.44%(结束连续四个月的负增长),环比+7.51%[1] 经济复苏与需求回暖 - 11月国内制造业PMI数据公布,经济复苏推动机床需求持续回暖。11月的制造业PMI录得50.3%,环比上升0.2pct,且实现3个月连续上升,制造业扩张步伐呈现加快迹象。从分类指数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上升至52.4%和50.8%,环比上升0.4pct和0.8pct;其中,新订单指数7个月以来首次突破50%回升至扩张区间,显示出制造业市场需求的回暖。大型企业的景气度维持在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景气度较上月有所改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达到54.7%,环比上升0.7pct,连续2个月上升,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的信心得到进一步的增强[1] 政策与产业链发展 - 多省市围绕工业母机行业开展相关活动,推动产业链稳定高质量发展。浙江省、辽宁省、江苏省、重庆市等省市针对工业母机产业链发展开展相关活动,推动产业链稳定高质量发展[1] 投资建议 - 随着国内经济景气度的逐步回升,国家刺激政策不断发力,以及各省市的相关发展规划开始实施落地,制造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加大,工业母机产业链相关企业将受益,提示关注相关标的:机床(科德数控、海天精工、纽威数控、宇环数控、华辰装备、秦川机床)、数控系统(华中数控、固高科技)、刀具(沃尔德、华锐精密、欧科亿)、自动化零部件采购平台(怡合达)[3]
骑士乳业:聚焦乳、糖产业,业务涵盖农、牧、乳、糖四大板块
江海证券· 2024-12-16 15: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持有(首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聚焦乳、糖产业,业务涵盖农、牧、乳、糖四大板块,2023年牧业、乳业和糖业三大业务分别实现收入4.85/3.04/4.54亿元,占比为38.61%/24.20%/36.15% [4] - 公司自有牧场占比提升,2020年乳源渠道中自有牧场占比仅1.79%,2022年这一比例达26.41% [4]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内蒙地区,2023年省外收入高速增长,增速高达93.69% [4] - 生鲜乳价格持续下跌,乳制品行业增速放缓,食糖产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导,国际国内相互融合发展 [4]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16.57/1437.03/1623.55百万元,同比增长4.80%/9.15%/12.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8/85.35/111.81百万元,同比增长-63.47%/148.96%/31.01% [4] - 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情况,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于2023年实现北交所上市,聚焦乳、糖产业,业务涵盖农、牧、乳、糖四大板块 [18][21] - 公司自有牧场占比提升,2020年乳源渠道中自有牧场占比仅1.79%,2022年这一比例达26.41% [18][21]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内蒙地区,2023年省外收入高速增长,增速高达93.69% [18][21] - 公司管理层从业经验丰富,董事长党涌涛先生任职于公司多年 [30][35] - 公司自有牧场采购的生鲜乳均为有机生鲜乳,价格较高 [37] 行业概况 - 生鲜乳价格持续下跌,2022年2月开始,随着国内大型新建牧场的陆续投入运营,生鲜乳供应量显著增加,导致主产区的生鲜乳收购价格回落 [4] - 乳制品行业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形成了两家全国性龙头企业领军的竞争格局 [4] - 食糖产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导,国际国内相互融合发展,国内食糖消费量每年在1500万吨左右,缺口部分通过进口糖进行补充 [4]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16.57/1437.03/1623.55百万元,同比增长4.80%/9.15%/12.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8/85.35/111.81百万元,同比增长-63.47%/148.96%/31.01% [4][81] - 当前市值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61.5/24.7/18.9倍,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情况,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4][84] 财务分析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6亿元,同比增长32.55%;归母净利润为0.94亿元,同比增长31.03% [50][54] - 2023年公司毛利率18.96%,同比下滑2.41pct;净利率8.07%,同比提升0.51pct [55][56] - 2023年公司管理费用率6.28%,同比下滑0.86pct [58] 市场数据 - 公司总股本为209.05百万股,A股流通比例为52.38%,12个月最高/最低股价为12.71/4.00元 [1]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党涌涛,持股比例为26.02% [1] - 公司2023年省外收入高速增长,增速高达93.69% [44]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涵盖农、牧、乳、糖四大板块,2023年牧业、乳业和糖业三大业务分别实现收入4.85/3.04/4.54亿元,占比为38.61%/24.20%/36.15% [21][25] - 公司乳制品及含乳饮料产品主要包括低温鲜牛奶、低温酸奶、常温纯牛奶、奶粉、乳饮料和奶茶粉等品类 [25] - 公司白砂糖及其副产品业务主要产品为白砂糖、糖蜜、甜菜粕 [26] 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党涌涛,持股比例为26.02%,一致行动人为杜旭林、黄立刚和党晓超 [30] - 公司管理层从业经验丰富,董事长党涌涛先生任职于公司多年 [3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16.57/1437.03/1623.55百万元,同比增长4.80%/9.15%/12.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8/85.35/111.81百万元,同比增长-63.47%/148.96%/31.01% [5][81]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2.59%/16.25%/17.40% [80] 估值及建议 - 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情况,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4][84] - 可比公司2024年PE均值为29.71倍,骑士乳业2024年PE为61.5倍 [85]
计算机行业:谷歌推出Gemini 2.0,OpenAI启动12天新品发布周期
江海证券· 2024-12-16 15:2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谷歌发布 AI 大模型 Gemini 2.0,推出一系列新功能,包括原生图像生成和音频输出的多模态输出,并支持原生调用谷歌搜索、地图、Lens 等工具。实验室版本速度为 Gemini 1.5 pro 的两倍[3] - OpenAI 官宣 12 天 12 场发布会,并已发布 o1 模型完整版与 Sora Turbo 等模型。各家公司在持续不断更新 AI 大模型,并且基于大模型的 AI Agent 也在不断升级发展,AI 大模型未来发展潜力存在较大空间[3] 近十二个月行业表现 - 相对收益:1 个月 -0.78%,3 个月 43.28%,12 个月 -8.52%[1] - 绝对收益:1 个月 -3.27%,3 个月 69.72%,12 个月 9.29%[1] 投资要点 - 谷歌发布 AI 大模型 Gemini 2.0,推出一系列新功能,包括原生图像生成和音频输出的多模态输出,并支持原生调用谷歌搜索、地图、Lens 等工具。Gemini 2.0 Flash 主打多模态与 AI Agent,实验版本速度为 Gemini 1.5 pro 的两倍[3] - OpenAI 官宣 12 天 12 场发布会,并已发布 o1 模型完整版与 Sora Turbo 等模型。OpenAI 还推出了 ChatGPT Pro 高级订阅服务,月费 200 美元,提供对最先进 AI 功能的无限制访问[3] - 字节跳动视频生成模型 PixelDance 启动内测,部分用户每日可免费生成十支视频[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大模型公司金山办公、科大讯飞、万兴科技,算力服务器公司中科曙光、浪潮信息[4]
医药生物行业: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政策
江海证券· 2024-12-13 09: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对收益分别为0.8、-0.97、-26.58,绝对收益分别为-2.64、24.22、-9.93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将对医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可关注中选药品和耗材生产商、医疗机构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的投资机会,应重点关注公司的产品质量、市场份额、运营效率以及政策适应性等因素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执行工作机制的通知》,旨在加强集采全流程管理,巩固并深化改革成果,确保患者受益 [3] 投资要点 - 中选药品和耗材进院:各省级医保部门需组织医疗机构与中选企业签采购协议,督促进院,加快市场准入,让患者更快用上合理价、有保障的药品和耗材 [3] - 提升中选产品使用管理水平:医疗机构要提升使用管理水平,完善考核办法和薪酬制度,加强处方点评,促进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制约高价非中选药品开具行为 [3] - 集采结余留用政策:对国家和省级集采节约的医保资金给予医疗机构结余留用激励,激发参与积极性,促进采购和使用更谨慎高效 [3] - 供应保障与协同监管:健全省级集采工作会商处置机制,应对供应不足、配送不及时等问题,协同推进行业综合监管,打击“带金销售”等不正之风,保障集采公平公正透明 [3] 受益方 - 中选药品和耗材生产商:集采政策完善和执行力度加强,市场份额有望扩大,带来业绩增长 [3] - 医疗机构:集采政策下获更多结余留用资金,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采购和使用更谨慎高效 [3] - 相关服务行业:集采政策深入推进,医药流通、物流配送等行业迎来新发展机遇 [3] 投资建议 - 关注中选药品和耗材生产商、医疗机构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国药控股、上海医药、迈瑞医疗、鱼跃医疗等 [3]
机械设备行业: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配套设备市场有待发掘
江海证券· 2024-12-11 10:16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中性(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配套设备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AI等新世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治理融合的背景下[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1] 投资要点 - 《意见》覆盖"十五五"时期,目标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建进程要明显推进,2030年要获取显著性成效,建设起一批高水准的韧性城市[1] - 从2020年住建部在21个城市推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以来,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并对各地的有效投资扩张、增长动能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1] 全方位建设韧性城市,数智化配套设备大有可为 - 智能化市政基建方面,政策提出规划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作,推动城市建设用工程机械、智能水/电/燃气表、智能消防栓等智能化市政设备的市场需求增长[1] - 加速重点公共区域与道路的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智能化安防设备产业空间或将扩张[1] - 新建市政基础设施的物联设备与主体设备进行同步建设,物联网自动化设备领域发展或将更上一层楼[1] - 逐步落实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实时检测、对地下管网的建设运行工作的三维立体可视化智慧管控,传感器设备的市场规模或将因此受益[1] - 落地居民加压调蓄设施的防淹措施,完善城区排涝通道、泵站、闸门、排水管网同周边地区水域等的洪涝应急联排联调机制,各规格的水泵、水闸设备的下游需求或将提升[1] - 交通运输方面,政策要求对城市道路、建筑以及公共设施进行融合感知体系建设,推进各类传感器产品的发展与需求扩张[1] - 强化城市物流配送设施的建设改造工作,健全应急物流体系,相关的物流用运输设备、自动化设备乃至物流机器人领域的市场或将迎来新的发力点[1] - 智能建造方面,政策提出要大力度发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与智能施工,推进自动化工程机械、建筑机器人、建造用部品部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发展空间未来可期[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上述重点提及的机械设备产品相关上市标的[1]
通信行业:卫星互联网高速发展,持续看好
江海证券· 2024-12-09 16: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维持) [序号][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卫星互联网高速发展,持续看好 [序号][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十二个月行业表现 - 相对收益:1个月0.68%,3个月12.72%,12个月9.04% [序号][1] - 绝对收益:1个月-1.09%,3个月34.68%,12个月26.1% [序号][1] 投资要点 - 千帆极轨03组卫星以"一箭18星"的方式成功发射 [序号][1] - "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增至54颗 [序号][1] - "千帆星座"部署计划分为三期:一期部署648颗卫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二期部署1296颗卫星,实现全球网络覆盖;三期规划由超过1.5万颗卫星提供多元业务融合服务 [序号][1] -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是中国首型固液捆绑中型运载火箭,700公里高度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大于4.5吨 [序号][1] - "千帆星座"的组网进度正在进一步加快,将于2025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卫星互联网商业服务,为交通运输、新能源、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应急救灾、低空经济等领域赋能 [序号][1]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三号,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序号][1] -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没有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空白,完成了星箭制造、商业发射场测试发射,以及卫星数据应用服务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闭环 [序号][1] - 华为发布全球首款支持三网卫星通信的大众智能手机Mate X6,包括北斗卫星消息、天通卫星通信、低轨卫星互联网 [序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