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玄科技多股东拟集体减持!曾7个月股价大涨超20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5 14:39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Liang Zhang、赵国光、汤晓冬与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2,014,88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0%,其中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比例不超过总股本的1% [1][4] - 股东Run Yuan I及Run Yuan II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343,5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0% [4] - 减持计划将在公告披露15个交易日后三个月内实施,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若期间发生权益变动事项将调整减持数量 [4] 股东持股情况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53,591,591股,占总股本31.91%,均为IPO前取得及转增股份,已于2023年12月18日解除限售 [4][5] - 股东Run Yuan I及Run Yuan II合计持有14,778,434股,占总股本8.80%,同样为IPO前取得股份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52.25%,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6][7]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590.22%,为成立以来单季最高 [6][7] - 扣非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1,838.60%,经营活动现金流由负转正至3,838万元 [7] - 研发投入1.67亿元,占营收比例16.80%,同比下降8.41个百分点 [8] 业务驱动因素 - 手表/手环芯片产品收入占比达32%,同比增长116%,2024年出货量超4,000万颗,2025年一季度占比进一步提升至超4成,带动芯片均价提升 [8] - 坚持品牌客户战略,与行业头部客户深度合作 [9] - 一季度业绩受国补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影响 [9] 股价表现 - 2024年9月23日至2025年4月30日,股价从102元涨至316.42元,涨幅超200%,最高触及320元 [9] - 2025年5月后股价震荡下跌,截至7月4日报227.78元,较高点回撤29%,市值382.53亿元 [9]
青岛银行:金融强国背景下的服务升级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7-05 14:02
公司发展历程 - 青岛银行成立于1996年11月,是山东省首家主板上市银行、全国第二家"A+H"股上市城商行 [1] - 2001年海尔集团出资5亿元入股,使濒临破产的青岛市商业银行获得生机 [2] - 2008年更名为青岛银行,海尔集团持股24.95% [2] - 2024年连续九年获得全球服务领域最高荣誉"五星钻石奖" [1] 服务战略转型 - 2009年底提出服务差异化战略方向,从标准化入手提高服务质量 [1] - 2010年6月成立服务监督中心,将服务管理部门设为一级部门 [4] - 2012年网点标准达标率超过95%,完成标准化服务目标 [6] - 打造"青馨"服务品牌,实现从标准化向温馨化升级 [10] - 建立服务评审会、内控评审会机制,优化周期缩短至一季度 [11] 业务发展成果 - 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达261.35亿元,增速24.9% [15] - "普惠e融"产品使业务办理效率提升100%,客群增长50%以上 [14][15] - 推出20余款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包括国内首创"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 [17] - 养老金融领域推出"院易融"和"诊易融"专属产品 [16] 创新业务模式 - 2014年7月成立科技支行,专注科技企业服务 [13] - 与世界银行集团成员IFC合作探索蓝色金融新模式 [15] - 建立"贷早贷小贷科技,助研助创助上市"的科技金融发展理念 [13] - 采用"多维渠道、单一产品、多个场景"的数字化普惠金融模式 [14] 管理机制创新 - 实施"本周我巡视、今天我发现"晨会制度 [6] - 推行"关爱文化"支撑员工贯彻服务标准 [5] - 对服务过程中"谢谢"的使用方式进行六次以上讨论优化 [9] - 建立扁平化、专业化的科技金融管理架构 [13]
湖北电力负荷创历史新高 湖北能源省内火电全开保供
快讯· 2025-07-05 13:45
高温天气与电力需求 - 湖北省7月迎来首轮大范围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38摄氏度以上,局地40摄氏度以上 [1] - 社会用电需求旺盛,7月4日湖北省电网负荷再创历史新高 [1] - 襄阳、宜昌、荆州、荆门、鄂州、随州、十堰等7个地市用电负荷创新高 [1] 湖北能源的电力供应 - 公司省内10台火电机组全开运行 [1] - 在稳定电力供应、增强系统调节能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
英搏尔拟2.39亿元出售汽车研发子公司,押注低空经济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华夏时报· 2025-07-05 13:32
公司动态 - 英搏尔拟以2.39亿元出售全资子公司珠海鼎元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3] - 珠海鼎元近三年营收分别为308万元、1001万元、57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76万元、231万元、48万元,截至2024年底净资产1.29亿元 [3] - 出售资金将用于日常生产经营,包括建设生产线及增加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1][3][6] 低空经济布局 - 2024年11月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eVTOL动力系统,并成立合资公司云浮英航生产零部件 [4][5] - 参与亿航智能定向增发,出资1260万美元认购股份 [4] - 2024年1月与亿维特合作开发ET9载物航空器电机电控产品,4月与高域合作研制飞行汽车部件,同月与丰立智能合作开发eVTOL减速器 [5] - 云浮生产基地预计2024年三季度投产,目标年产能1000架 [5][7] 技术优势 - 独创"集成芯"技术通过共用壳体设计降低系统重量,功率密度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20%-30% [7][8] - 技术符合飞行器对高功率密度、轻量化要求,但需满足航空标准 [8] - eVTOL电推系统占BOM成本25%-33%,国内高端载人eVTOL电推系统国产化率仍不高 [7][8] 行业概况 - eVTOL动力系统在核心结构中成本占比约40%,中期存量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元 [9][10] - 卧龙电驱、方正电机、宗申动力等上市公司加快布局eVTOL电推进系统 [9] - 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小型无人机领域应用广泛,高端载人eVTOL部分仍依赖进口 [8]
谁侵权了?永太科技否认“窃密”反诉天赐材料侵权,双方诉讼索赔超9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7-05 13:32
商业秘密纠纷案件 - 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向江西省高院提起诉讼,对永太科技等12名被告索赔8.87亿元 [1][2] - 天赐材料指控前员工李胜违反保密义务,与永太科技合作非法获取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并用于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 [2] - 李胜一审被判侵犯商业秘密罪,获刑四年四个月并处罚金450万元,郑飞龙获刑三年四个月并处罚金150万元 [2] 永太科技的反诉 - 永太科技否认侵权指控,称涉事产线技术为自主研发,并以名誉受损为由反诉天赐材料索赔5751.93万元 [1][4] - 永太科技称目前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产品,未生产销售案件涉及的液态六氟磷酸锂产品 [5] - 永太科技认为天赐材料的诉讼是恶意诉讼,目的是打击竞争对手 [6] 案件进展与影响 - 李胜、郑飞龙已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案件处于二审审理阶段 [3] - 天赐材料要求永太科技销毁利用其技术秘密建设的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产线设备及工艺资料 [3] - 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总投资7.93亿元,满产后预计年新增收入54亿元,净利润6.7亿元 [5] 公司经营状况 - 永太科技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98亿元、-4.784亿元 [7] - 天赐材料2023年、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30.97%、18.7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6.92%、74.4% [7]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永太科技货币资金5.95亿元,应收账款接近12亿元 [7] 行业影响 - 锂电材料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两家公司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8] - 专利诉讼结果可能对双方市场地位和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9] - 案件判决将重塑锂电行业从产能扩张向技术卡位转型的竞争规则 [9]
深圳燃气取得一种单向自闭阀专利,有效防止因热水器启动等外部因素导致的管道内压力骤降而引起的单向自闭阀误切断
金融界· 2025-07-05 13:07
公司专利技术 - 深圳市燃气集团取得"一种单向自闭阀"专利 授权公告号CN223063237U 申请日期为2024年09月 [1] - 该专利涉及阀门技术领域 通过单向隔板、弹性件和闭合件的结构设计 有效防止管道压力骤降导致的误切断问题 [1] - 技术方案可降低用户使用热水器后需手动复位自闭阀的频率 提升产品实用性和便捷性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注册资本287676.7544万人民币 主营业务为燃气生产和供应 [2] - 对外投资3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拥有商标92条 专利578条 行政许可1807个 [2] - 专利储备显示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 578项专利覆盖燃气设备多个技术领域 [2]
红塔证券上市六周年:以“六字箴言”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新华网· 2025-07-05 13:05
公司发展历程 - 红塔证券迎来A股上市六周年 以"党 盈 馈 稳 责 助"六大关键字为发展脉络 [1] - 连续六年保持盈利 累计实现净利润52 37亿元 [1][8] - 累计现金分红26 26亿元 分红比例超归母净利润50% [1][11] 党建工作 - 创新打造"红心铸塔"党建品牌 构建"1436"党建工作模式 [1] - 将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全流程 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5] - 在服务国家战略 支持边疆发展中发挥金融"国家队"作用 [1] 业务转型与风控 - 推动自营业务向非方向化转型 深化资产负债管理改革 [1][8] - 累计合规风控投入2 7亿元 秉持"知敬畏 守方圆"合规文化 [1][14] - 优化资产配置策略 提升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8] 社会责任 - 累计投入3359 7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覆盖10余个领域 [2][15] - 依托国家级投教基地开展投资者教育 惠及超百万人次 [2] - 运用多元金融工具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 [2][17] 未来战略 - 坚持"资本+专业"双轮驱动战略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2] - 持续引导资源投向关键领域 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水平 [17]
安井食品港股首秀破发:190亿市值下的业绩隐忧与股东博弈
经济观察网· 2025-07-05 12:55
公司上市表现 - 安井食品于7月4日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但上市首日即破发 [2] - 股价开盘价60港元与发行价持平,收盘价57港元,较发行价下跌5%,市值定格在190亿港元 [2] - 全球发售3999.47万股,发行价60港元,募资总额24亿港元,扣除9700万港元上市费用后净募资23亿港元 [2] - 2024年12月港股上市议案表决中,28.77%股东投反对票,其中持股5%以下中小股东反对比例高达60.51%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51.27亿元,同比增长7.7%,净利润14.85亿元,同比增长0.46%,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0.45% [2] - 2024年增速较2022年31.39%营收增速和61.37%净利润增速大幅回落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13%,净利润同比下滑10%,业绩进一步恶化 [3] 公司背景与业务 - 成立于2001年12月,总部位于福建厦门,2017年2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被誉为"速冻食品第一股" [3] - 主营速冻调制食品、速冻菜肴制品和速冻面米制品,旗下品牌包括"安井"、"冻品先生"、"安井小厨" [3] - 收购品牌包括"洪湖诱惑"、"柳伍"、"功夫食品"等 [3] 行业与市场挑战 - 行业增速放缓与消费需求变迁给公司带来转型压力 [3] - 港股上市破发反映短期市场情绪及对其长期增长逻辑的重新审视 [3]
大曝光!徐彦减持五芳斋,闫思倩、吕越超减持秦安股份,万民远加仓东方生物
中国基金报· 2025-07-05 12:46
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 万民远管理的融通健康产业二季度加仓东方生物77.83万股,持股数量从422.18万股增至500.01万股,持股比例从2.09%提升至2.48% [2][3] - 东方生物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产品,全球设有50余家分子公司,拥有3000余人专业团队,近期获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注册证 [3] - 融通健康产业自2024年二季度起连续重仓东方生物,万民远任职回报128.77%,今年以来涨幅7.28% [4] 秦安股份股东变化 - 华夏平稳增长、海富通股票、鹏华碳中和主题三只基金二季度减持秦安股份,持股数量分别为289.74万股、269.91万股、200.23万股 [6] - 秦安股份年内股价涨幅翻倍,拟收购安徽亦高光电科技99%股权,公司为汽车发动机零部件专业厂商,客户包括长安福特、理想等 [6] - 鹏华碳中和主题年内涨幅41.98%,一季度末规模超百亿元 [6] 五芳斋股东变动 - 徐彦管理的大成策略回报减持五芳斋96.93万股,持股数量从222.25万股降至125.32万股,持股比例从1.12%降至0.63% [8] - 五芳斋为中华老字号企业,主营糯米食品,近年发展月饼、蛋制品等多元化业务,5月因粽子混入创可贴事件引发舆论危机 [9] - 大成睿享混合也减持五芳斋,两只基金自2023年开始持有该股 [8][9]
白云山鼻咽清毒颗粒研究成果首次亮相BOC/BOA大会
广州日报· 2025-07-05 12:23
会议背景与意义 - 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5 China由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 最初目的是精选ASCO年会重要研究成果传达给国内学者 后增加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进展研讨会内容 [2] - 会议反映中国学者在国际舞台影响力增强 成为展示国内外肿瘤学研究进展的重要平台 [2] 鼻咽清毒颗粒临床研究结果 - 白云山鼻咽清毒颗粒IV期临床研究显示:显著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中重度鼻腔分泌物症状 显著降低严重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改善咽痛及咽干灼痛症状 安全性良好 [2] - 该研究为鼻咽癌放疗导致的急性黏膜损伤提供创新性治疗方案 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2] - 研究由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刘志刚教授领衔 在BOC/BOA大会头颈肿瘤专场进行国内首次公开 [2] 专家评价与行业意义 - 杨坤禹教授指出:该研究是ASCO大会中为数不多的中药方向口头报告 首个采用药物降低鼻咽癌放疗副反应且循证级别最高的临床研究 [3] - 约90%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3] - 白云山和黄中药自2022年起投入专项基金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项目由王松灵院士担任顾问 李晔雄教授和阮岩教授牵头 联合全国30家三甲医院共同开展 [3][4] 产品背景与市场前景 - 白云山鼻咽清毒颗粒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广药集团联合研发 原研者为陈效莲教授及张蓓教授团队 [4] - 产品具有清热解毒 化痰散结功效 临床用于治疗鼻咽部慢性炎症和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物增多症状 [4] - 在BOC/BOA大会的亮相为其拓展国内市场奠定了学术基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