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维珍妮(02199.HK):FY25运动服装产品收入高增 关注关税进展
格隆汇· 2025-06-29 18:43
FY25业绩表现 - FY25收入同比增长11.7%至78.4亿港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4%至1.8亿港币 [1] - 2HFY25收入同比增长11.2%至38.6亿港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9.6%至1.2亿港币 [1] - FY25派发末期股息每股4.3港仙,全年派息比例为45.3% [1] 业务分项表现 - 贴身内衣收入同比增长3.0%至42.4亿港元,运动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6.9%至29.3亿港元 [2] - 运动服装产品中,功能性服装如Polo、Jacket、Legging等收入同比增长近50%至超11亿港元 [2] - 消费电子配件收入同比增长43.2%至4.1亿港币,胸杯及其他配件收入同比下降15.0%至2.5亿港元 [2] - 维密中国收入同比增长4.4%至19.7亿港元,电商收入同比增长双位数,门店收入同比下滑低单位数 [2] 毛利率与费用 - FY25毛利率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至23.4%,主要因产能利用率提升 [3] - FY25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1ppt至2.2%/8.1%/3.9%,财务费用率同比-0.4ppt至4.4% [3] - 国内生产基地搬迁产生其他经营开支2.2亿港元 [3] 未来发展趋势 - 1HFY26订单能见度较高,2HFY26订单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尚不明朗 [3] - 贴身内衣板块预计维持稳健,运动产品得益于Bonding服装带动仍有增长 [3] - 公司计划持续推行降本增效措施,包括减少资本开支和债务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FY26盈利预测27.8%至2.2亿港元,引入FY27盈利预测3.6亿港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FY26/FY27分别12x/7x P/E,目标价下调21%至2.38港元 [3]
300950,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
证券时报网· 2025-06-29 18:26
交易概况 - 德固特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浩鲸科技控制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1] - 公司股票自6月30日起停牌,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披露交易方案 [1] - 初步交易对方包括南京溪软、嘉兴欧拉等五家机构,已签署意向性协议但范围尚未最终确定 [1] - 交易不会导致德固特实际控制人变更 [1] 标的公司业务 - 浩鲸科技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7.92亿元,是国际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主要客户为全球电信运营商、云服务商及政企 [2] - 三大业务线包括电信软件开发及服务、云管软件开发及服务、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2] - 近期推出"三融"端到端智算供给方案,已在上海和川渝教育行业试点,辐射全国教育数字化市场 [2] 收购方业务与业绩 - 德固特为高科技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商,聚焦化工、能源、冶金等领域,主营节能换热装备、粉体环保装备等 [2] - 2024年营收5.09亿元(同比+64.21%),归母净利润9671.51万元(同比+150.15%)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5亿元(同比-31.19%),归母净利润2367.3万元(同比-53.24%),但剔除调整因素后营收同比增超10% [3] - 海外业务毛利率达50%,显著优于国内,持续带动整体盈利水平提升 [3]
波司登:2024/2025财年实现营收259.02亿元 AI智造赋能高效转型
中证网· 2025-06-29 15:25
财务业绩 - 公司2024/2025财年营收达人民币259.02亿元,同比增长11.6%,净利润同比增长14.3%至人民币35.14亿元,营收与净利润连续8年创历史新高 [1] - 品牌羽绒服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至人民币216.68亿元,贴牌加工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4%至人民币33.73亿元,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雪中飞品牌收入同比增长9.2%至人民币22.06亿元,线上业务持续发力 [1] 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双聚焦"战略,锚定羽绒服主航道和时尚功能科技服饰主赛道 [1] - 通过拓展TOP店优化渠道质量,分层级分店态精细化运营提升效率,经销渠道强劲增长 [1] - 线上全渠道拓展驱动高质量增长,抖音平台新增粉丝超100万,总粉丝达1000万,天猫及京东平台新增粉丝700万,总会员达2100万 [2] 产品创新与品牌力 - 公司创新打造防晒衣、单壳冲锋衣等功能性外套,拓展冲锋衣鹅绒服等轻薄羽绒服,升级极寒极地系列羽绒服,并推出"尔滨x波司登"城市品牌联名 [2] - 防晒服定位"更时尚的专业防晒",冲锋衣聚焦"0-20℃温差日常穿着",防晒服推出"双抗功能"系列,冲锋衣采用环保弹力黑标面料和舒适温控科技 [3] - 冲锋衣融入潮流设计,重量仅490克可折叠,区别于传统户外单品 [3] 数字化与供应链 - 公司以AI智造为核心驱动力,推行"智慧门店+线上云店"全域零售新模式,构建"AI导购助手"提升客户体验 [4] - 供应链实施小单快反的拉式补货机制,有效推动渠道库存和商品结构的动态统一管理,提升旺季销售效率和商品管理灵活性 [5] 消费者与市场 - 公司30岁以下年轻消费者占比显著增长,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 [3] - 通过品类创新变革为非旺季销售增量,触达更多年轻群体,提升消费者心智 [3]
李春光旗下东湖国际更名东湖丽华!山西丽华大酒店轻资产连下4城...
搜狐财经· 2025-06-29 11:51
战略合作签约 - 丽华大酒店与山西新晋商酒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托管经营汾杏酒店,目标打造山西商务度假酒店品牌[1] - 丽华大酒店总经理姚建平表示将整合专业管理团队、运营经验及资源,结合汾杏酒店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以"文化+品牌+运营"驱动提升酒店品质[3] - 新晋商酒庄集团董事长侯清泉强调将全力支持合作,期待优势互补,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并创造经济与社会效益[5] 汾杏酒店背景 - 汾杏酒店2023年开业,位于新晋商酒庄集团内部,拥有106间客房、中餐包间、西餐自助、300人宴会厅及多功能会议设施[6] - 酒店依托集团品牌与文化资源吸引商旅人士,周边有太符观等景点及酒厂、博物馆展示汾酒酿造文化[6] - 新晋商酒庄集团前身为1979年汾杏酒厂,2009年改组为综合性集团,旗下汾杏酒厂2020年提出"杏花村第二瓶美酒"目标并启动全国化运营[5] 丽华大酒店发展 - 公司2008年开业,隶属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2010年获评"中国五星级饭店",2024年入选"山西精品"区域公用品牌,预计2024年营收2.89亿元[6] - 2023年起布局轻资产战略,新增酒店管理输出业务,首个试点为代县雁门王酒堡项目,2024年完成管理输出体系手册编制[7][8] - 2024年承接清徐东湖、吕梁新城两家酒店筹备运营,并与新疆哈密宾馆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首个挂牌项目为清徐东湖丽华大酒店(原东湖国际酒店)[9] 行业动态 - 2024年全国酒店平均入住率58.81%(2023年为61.31%),平均房价199.92元(2023年超210元),行业整体下滑[7] - 丽华大酒店通过轻资产战略规避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聚焦品牌建设与服务输出,2023-2024年连续拓展管理输出项目[11] 项目细节 - 雁门王酒堡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占地9万平米,位于5A级雁门关景区,丽华大酒店2023年6月承接其管理咨询[7] - 清徐东湖丽华大酒店建筑面积98000平米,定位现代豪华型五星级酒店,由地产商李春光旗下项目更名而来[9]
小米集团-W(01810.HK):看好YU7、AI眼镜两款战略SKU再造爆款
格隆汇· 2025-06-29 10:08
产品发布 - 公司举办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发布小米YU7、小米MIXFlip 2与小米AI眼镜三款旗舰SKU,以及SU7 Ultra纽北限量版、平板7S Pro、红米K80至尊版等多款新品 [1] - 小米YU7标准/Pro/Max版定价25.35万/27.99万/32.99万元,1小时大定突破20.89万台 [1] - 小米AI眼镜标准版、单色电致变色、彩色电致变色版分别定价1,999/2,699/2,999元 [3] 小米YU7产品力 - 车身尺寸4999*1996*1608mm、轴距3000mm,优于小鹏G7和Model Y [1] - Pro/Max版电动机总马力达496Ps/690Ps,优于小鹏G7(296Ps)和Model Y(450Ps) [1] - 标准版CLTC续航835km(96.3kWh),优于小鹏G7(702km/80.8kWh)和Model Y(593km/62.5kWh) [1] - 全系搭载高通骁龙8Gen3座舱芯片和英伟达Thor智驾芯片(算力700TOPS) [2] - 标配禾赛AT128激光雷达和1颗4D毫米波雷达,实现城市NOA [2] 小米AI眼镜产品力 - 镜框仅重40g,彩色版支持紫、蓝、粉、灰4色变色 [3] - 采用高通骁龙AR1 Gen1+低功耗蓝牙音频处理器双芯架构 [3] - 续航能力达21h待机/8.6h典型使用,支持Type-C边用边充 [3] - 配备IMX681 12MP摄像头,支持2K@30fps视频录制 [3] - 支持小爱同学AI交互、10种语言同声传译、中英识别翻译 [3] - 可控制小米手机和米家家居,支持14个主流APP视频通话和直播 [3] 财务预测 - 维持2025-2027年营收预测为4,836亿、5,808亿、6,889亿 [3] -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27亿、484亿、586亿 [3] - 2025/2026年PE为33/29X [3]
小米集团-W(1810.HK)YU7销量再爆:1小时大定破28.9万 18小时锁单超24万 开启新产品周期
格隆汇· 2025-06-29 10:08
小米YU7发布及市场表现 - YU7定价标准版/Pro版/Max版分别为25.35/27.99/32.99万元,上线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突破28.9万台,18小时锁单超24万台,表现远超SU7(SU7 4分钟大定1万台,24小时8.8万台)[1][3] - YU7全系标配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超长续航、V6s Plus小米超级电机、激光雷达、700TOPS英伟达Thor芯片等,标准版性能高于SU7 Pro版[1] - YU7起售价比Model Y低1万元(Model Y改版后两驱版26.35万元),性能参数全面对标并领先Model Y[2] - 小米汽车在手订单(SU7+YU7)预计50-60万台,一期工厂极限产能每月2.7-2.8万台,二期工厂7-8月量产即满产[3] 小米AI眼镜产品亮点 - AI眼镜标准版/单色电致变色版/彩色电致变色版售价1999/2699/2999元,电致变色版本首发售罄[1][4] - 对比竞品Ray-Ban Meta AI眼镜(299美元),小米眼镜更轻(40g)、续航更长(8.6小时,Ray-Ban Meta的2倍),配置超级小爱AI助手[1][4] - 支持第三方App视频通话及直播、Type-C边充边用、四档可调电致变色功能,内置超级小爱支持语音控制拍照、翻译、扫码支付等[4] 产能与未来规划 - 小米二期工厂已完成验收,6月19日竞得北京亦庄新城48.51万平方米工业用地,或为后续工厂建设[3] - 当前在手订单需近一年时间消化,一期工厂持续满载,二期工厂产能爬坡中[3] 财务预测 - 预计小米集团2025/2026年收入5032/6364亿元(同比+38%/+26%),调整后净利润453/587亿元(同比+66%/+30%)[4]
小米集团-W(01810.HK):小米发布YU7及AI眼镜等产品 人车家全生态迈上新台阶
格隆汇· 2025-06-29 10:08
小米YU7 SUV发布 - 小米YU7标准版CLTC续航达835km 配备800V高压平台及96 3kWh电池 最高时速240km/h [1] - 全系标配700TOPS NVIDIA Thor芯片 激光雷达 4D毫米波雷达 高清摄像头 超声波雷达及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1] - 定价为标准版25 35万 Pro版27 99万 Max版32 99万 低于对标Model Y各版本 [1] - 上市1小时内大定突破289000台 远超SU7发布时24小时88898台的成绩 [1] 小米AI眼镜发布 - 搭载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 开放式防漏音扬声器 实现第一人称相机 三方APP视频通话与直播功能 [2] - 内置超级小爱 具备多模态智能交互能力 [2] - 电池容量相比Meta同类产品提升64% 配备Type-C接口支持边充边用 [2] 人车家全生态新品 - 发布MIXFlip2手机 小米平板7S Pro等移动设备 [3] - 推出小米手环10 开放式耳机Pro等可穿戴产品 [3] - 发布空调 吹风机 扫地机器人 洗地机等家电新品 [3] 财务预测 - 预测25-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 35/1 82/2 27元 [3] - 维持可比公司26年38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75 95港币 [3]
伟仕佳杰(00856.HK):IT分销领军企业受益于AI、信创迎快速发展期
格隆汇· 2025-06-29 10:06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IT分销行业领军企业,拥有多年布局的IT分销渠道和深度合作的客户网络,客户与渠道优势明显[1] - 通过子公司佳杰云星开拓云服务市场,服务全国大量数据中心,并自主研发AI算力管理与调度平台,已完成对DeepSeek全系列大模型的适配与升级[1] - IT分销及增值服务行业存在较强规模效应,龙头企业具备全国性营销网络和渠道优势,在品质保障、价格及供货稳定性方面竞争力突出[1] 行业发展趋势 - 信创与人工智能行业受政策和技术进步驱动快速扩容,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增长实现营收净利提升[1] - IT分销市场竞争激烈且集中度提升,国际巨头(如英迈中国、联强国际)聚焦精细化供应链管理,国内分销商差异化发展营销管理与技术服务[1] - 东南亚IT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成长空间广阔且利润率较高,预计市场规模从2024年780.67亿美元增至2029年1206.67亿美元,CAGR达9.10%[2] 财务表现与增长潜力 - 东南亚地区营收从2020年146.08亿港元增至2024年306.52亿港元,CAGR达20.36%,未来市场扩容将进一步推动盈利兑现[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7.37/1142.55/1299.62亿港元,同比增速13.08%/13.42%/13.7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2/12.86/14.59亿港元,增速10.47%/10.68%/13.44%[3] - 当前估值低于可比公司(神州数码、新聚思、艾睿电子)2025-2027年平均P/E水平[3]
复宏汉霖(02696.HK):产品布局全球市场 创新管线具备FIC潜力
格隆汇· 2025-06-28 23:35
公司概况 - 复宏汉霖是以研发为导向的国内领先生物科技公司,已有六款产品在国内获批上市,包括汉斯状、四款生物类似药(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及一款引进产品(奈拉替尼)[1] - 公司已有四款产品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管线主要聚焦肿瘤、自免等领域,涵盖多款FIC创新管线,包括HLX43(PD-L1 ADC)、HLX22(HER2 单抗)等[1] 核心产品HLX43(PD-L1 ADC) - HLX43为全球首款进入II期临床的PD-L1 ADC,全球尚未有PD-L1 ADC产品获批上市,竞争格局良好[2] - 公司已开展多项二期临床试验,覆盖非小细胞肺癌、鼻咽癌、头颈癌等,2025年ASCO公布的I期数据显示TSCC患者ORR达75%、sqNSCLC患者ORR达40%[2] 核心产品HLX22(HER2 单抗) - HLX22靶向HER2 domainIV的不同表位,与曲妥珠单抗联用可将HER2内吞作用提高40-80%[3] - II期临床显示HLX22联合疗法一线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仍未达到(随访28.5个月),正在开展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3] - HLX22单抗联合德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低表达HR阳性乳腺癌在国内处于II期临床阶段[3] 核心产品汉斯状(斯鲁利单抗) - 汉斯状是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ES-SCLC的PD-1单抗,已在国内获批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2024年销售额达13.1亿元[3] - 汉斯状已在欧盟、英国、印度和东南亚获批上市,多项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进行中,在研适应症包括胃癌、结直肠癌等[3] 国际化进展 - 四款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包括汉曲优(超50国)、汉利康(拉美四国)、汉贝泰(拉美两国)、汉斯状(欧盟等30国)[3] - 公司与Accord等多家海外药企达成合作协议,涉及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等产品的全球销售,HLX14(地舒单抗)和HLX11(帕妥珠单抗)的上市申请已获FDA受理[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9.6亿元、63.6亿元、70.2亿元,其中生物制品收入分别为51.7亿元、55.7亿元、58.1亿元[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亿元、9.0亿元、11.4亿元,DCF模型给予目标价71.0港元(40%上涨空间)[4]
市场变化之际,华润啤酒告别“侯孝海时代”,未来如何破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20:00
华润啤酒管理层变动 - 侯孝海辞去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及所有相关委员会职务,原因系个人安排[2] - 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暂代董事会主席职责,公司正在物色新候选人[2] - 侯孝海辞职前曾减持83.8万股套现2611.85万港元,剩余持股仅8万股[4] - 侯孝海否认将加入喜力啤酒或创业,计划回归家庭并可能从事教育行业[5] 侯孝海在华润啤酒的职业生涯与业绩 - 2001年加入华润啤酒,历任销售、市场及区域总经理等职,2016年出任CEO[5][6] - 掌舵9年间公司营收从286.9亿元增至386.4亿元,增幅34.6%[8] - 主导三大战略转型:推动雪花成为销量冠军、高端化布局、跨界白酒业务[8][10] - 2006年通过"勇闯天涯"营销使雪花销量达303.7万千升,蝉联行业第一[9] - 2017年启动"3+3+3"战略,通过产品升级和并购喜力中国实现高端化转型[10] - 高端产品销量从50万千升增至250万千升,中高端占比超50%[10] - 2021-2023年主导收购景芝、金种子、金沙三大白酒品牌,探索"啤白融合"[10][12] 中国啤酒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行业总产量3521.3万千降同比下降0.6%,延续量缩趋势[15] - 高端啤酒(10-12元)及超高端产品出现滞销,龙头企业面临营收压力[15] - 行业进入高端化下半场,竞争焦点转向价值而非规模扩张[16] - 企业尝试通过渠道变革、价格带调整、国际化等策略寻求突破[16] 华润啤酒未来发展方向 - 暂代主席赵春武拥有20年华润体系经验,擅长渠道网络构建与终端管理[17] - 继任者需具备国际视野与下沉市场洞察力,平衡啤酒主业与白酒新业务[18] - 高端化突围需激活喜力中国整合势能,应对百威等国际品牌竞争[18] - 白酒业务需实现渠道共享与供应链协同,创造第二增长曲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