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月财政数据点评:收入降幅收窄,支出持续提高
联储证券· 2025-04-22 16:44
财政收入 - 1至3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1.1%,降幅收窄0.5pct,完成进度27.4% [3][11] - 1至3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速-3.5%,降幅收窄0.4pct;非税收入累计同比增长8.8%,增幅收窄2.2pct [15] - 国内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正增,企业所得税负增但降幅收窄;土地增值税、契税负增,出口退税同比增速14%,关税增速-8.7% [16][17] 财政支出 - 1至3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4.2%,较前值提高0.8pct,完成进度24.52%,赤字使用率16.3% [4][33] - 中央支出同比增速8.9%,地方支出增速3.6% [4][33] - 民生类支出增速维持高位,基建类支出增速低位 [48] 政府性基金与专项债 - 1至3月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增速-15.9%,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11%,支出同比增速11.1% [73] - 3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完成进度约21.8% [73] 后续政策与风险 - 预计财政政策保持积极,2025年新增政府债务规模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5][81] - 风险为基本面修复偏离预期,宏观政策超预期 [6][83]
周度经济观察:经济数据亮眼,市场焦点切换-20250422
国投证券· 2025-04-22 14:44
国内经济 - 2025年一季度国内GDP实际同比5.4%,名义同比4.6%,经济维持较强增长,二季度是政策与实体经济博弈关键期[4] - 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当季同比6.5%,3月当月同比7.7%,经济呈量升价跌、贸易盈余扩张态势[6] -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当季同比4.2%,3月当月同比4.3%,基建与制造业投资是主要推动力量[11] - 3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9.1%,民间投资当月同比增速1.0%,二者存在较大裂口[12] - 3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 -10.0%,销售面积当月同比增速 -0.9%,市场热度犹存[15]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名义增速5.0%,3月当月同比增速5.9%,消费复苏方向确定[18] - 3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0.3%,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28%,财政支出提速[21][22] 国内市场 - 权益市场缩量小幅上涨,观望情绪浓,总体处于震荡过程[25] - 银行间资金利率小幅回落,二季度债券市场总体处于有利环境[27] 美国市场 - 美国3月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速4.6%,4月12日当周初次申领失业金人数21.5万人,经济数据小幅回温[29][30] - 受关税政策和美联储官员鹰派发声影响,10年期美债利率回落14BP至4.34%,美元指数回落0.3%至99.4,美股收跌[32][33]
东方金诚:3月LPR报价保持不变,二季度降息窗口有望打开
东方金诚· 2025-04-22 14:41
4月LPR报价情况 - 2025年4月21日1年期LPR报3.10%,上月为3.10%;5年期以上报3.60%,上月为3.60%[4] 4月LPR报价按兵不动原因 - 4月政策利率保持不变,LPR报价定价基础未变[7] - 当前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报价行主动下调加点动力不足[7] - 一季度经济走势偏强,下调LPR报价紧迫性不强[7] 二季度LPR报价预测 - 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时机成熟,不排除提前到4月,降息幅度或达30个基点[7] - 政策降息将带动LPR报价下行,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下调[7] 银行应对措施 - 未来LPR报价会使银行净息差收窄,将引导存款利率下行降低资金成本缓解[8]
宏观快评:中观观察:行业协会眼中的现状与未来
华创证券· 2025-04-22 14:22
消费类 - 食品行业2024年投资两位数高增,2025年将丰富供给、开拓新消费场景[21] - 白酒行业2024年整体承压、分化加大,未来将科技融合、年轻化国际化发展[20] - 珠宝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同比降5.02%,黄金逆势增长,未来市场分化、AI赋能[22] 周期/制造类 - 煤炭行业供给保障能力提升,2025年供需将相对平衡并向宽松转变[41] - 石化行业2024年筑底企稳,后续需供改淘汰落后产能、产品高端化[43] - 钢铁行业2024年供过于求,2025年需求降幅有望收窄,需加强自律[47] 科技类 - AI行业核心产业规模超1600亿元,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但与美仍有差距[7][60] - 通信行业2024年传统业务放缓、新兴业务高增,未来专注AI转型[73] - 软件行业未来5 - 10年复合增速12% - 15%,但面临产品化、价值认可等挑战[74] 金融类 - 资管行业发展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未来资金来源、资产配置和运营将多元化[80]
中观观察:行业协会眼中的现状与未来
华创证券· 2025-04-22 13:33
消费类 - 食品行业运行平稳,投资两位数高增,未来将丰富供给、开拓新消费场景[12] - 白酒行业整体承压、分化加大,未来将科技赋能、年轻化与国际化发展[13] - 珠宝行业总量趋弱但黄金逆势增长,未来市场分化加剧、AI赋能发展[14] 周期/制造类 - 煤炭行业保供能力提升,2025年供需将向宽松转变[33] - 石化行业2024年筑底企稳,后续需供改淘汰落后产能[35] - 钢铁行业供过于求,2025年需求降幅有望收窄,需加强自律[37] 科技类 - AI行业国际地位提升,核心产业规模超1600亿元,发展优势多[45] - 通信行业传统业务下滑,新兴业务高增,未来专注AI主线[52] - 软件行业高速发展,未来5 - 10年复合增长率12%-15%,但面临挑战[54] 金融类 - 资管行业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未来资金来源多样化、资产投资分散化[58]
特朗普关税频繁反转在于没有清晰规划
中信证券· 2025-04-22 10:27
特朗普政策分析 - 特朗普政策摇摆因无清晰实现路径规划,应关注其面临的负向约束,今年四季度中期选举准备期选举约束将更明显[6] - 特朗普对金融问题关注度有限,“海湖庄园协议”应视为智库层面思路探讨,非实质性政策推动[6] - 特朗普90天内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难度大,无法围堵中国,中国外部经贸开拓空间将更广阔[6] 全球股市表现 - 美股主要股指全线大跌,道指跌2.48%、标指挫2.36%、纳指下滑2.55%,中概股金龙指数逆市升0.2%[9] - 港股上周四整体上涨,恒生科技指数收涨1.9%,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上涨1.61%及1.52%[11] - A股周一低开高走,沪指涨0.45%、深证成指涨1.27%、创业板指涨1.59%,全市场超4300股上涨[15] 外汇与商品市场 - 美元指跌至三年低位,周一美元指数跌0.96%,国际油价跌超2%,金价再创历史新高,纽约期金收涨2.95%[4][25] 固定收益市场 -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大幅趋陡,投资者持续撤离美国资产,亚洲债市交投清淡,资金双向流动均衡[5] - 本周美国财政部将发行多品种美债,周二发售690亿美元2年期国债、周三发售700亿5年期美债、周四发行440亿7年期美债[28]
每日复盘:2025年4月21日市场全天低开高走,两市成交额重回万亿-20250421
国元证券· 2025-04-21 22:50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4月21日市场低开高走,两市成交额10411.75亿元,较上日增加1266.57亿元,上证指数涨0.45%,深证成指涨1.27%,创业板指涨1.59%,4399只个股上涨,905只下跌[2][14]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指数涨跌幅排序为成长>周期>消费>0>稳定>金融,小盘成长>中盘成长>小盘价值>大盘成长>中盘价值>大盘价值,基金重仓表现优于中证全指[20]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上涨,有色金属、综合金融、计算机涨幅靠前,分别为3.79%、3.72%、2.71%;银行、食品饮料、房地产靠后,分别为-1.24%、-0.67%、-0.38%[20] 资金流表现 - 4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8.01亿元,超大单净流入134.55亿元,大单净流入13.46亿元,中单净流出101.27亿元,小单净流出43.70亿元[3][25] ETF资金流向表现 - 4月21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ETF成交额较上日减少,华夏上证50ETF等7只ETF分别较上日变化-18.25亿元、-25.64亿元、-19.49亿元、-11.03亿元、-1.97亿元、-1.37亿元、-2.27亿元[3][30] - 4月18日主要宽基ETF资金主要流入沪深300ETF,流入金额90.15亿元[3][30] 全球市场表现 - 4月21日,亚太主要股指涨跌不一,韩国综合指数涨0.20%,报2488.42点;日经225指数跌1.30%,报34279.92点[4][34] - 4月18日,欧洲与美国主要股指因假期休市[4][34] 市场资讯 - 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稳就业稳经济举措,包括加大逆周期调节、稳定股市和房地产等[13] - 4月21日,5年期以上LPR为3.6%,1年期LPR为3.1%,均维持不变[13] - 4月21日,多部门印发上海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13] - 中国央行4月21日当周逆回购到期规模约8080亿元[13]
全球股市立体投资策略周报:上周海外短期流动性压力释放-20250421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4-21 22:39
全球市场表现 - 新兴市场股市表现更优,MSCI全球涨0.1%,其中发达市场跌0.1%、新兴市场涨1.5%;德国DAX涨幅4.1%最强,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2.7%最弱;印度Sensex30涨幅4.5%最优,台湾加权指数跌幅1.0%最差[5][12] - 全球债券利率多数下行,中国10Y国债利率升幅最大为1.0BP,美国降幅最大为-14.0BP[5][12] - 大宗方面,ICE布伦特原油涨幅4.9%靠前,COMEX银涨幅1.8%靠后;汇率方面,美元贬值,英镑、日元升值,人民币持平[5][12] 股市交投与情绪 - 全球股市成交普遍缩量,恒生指数成交138亿股/5285亿美元、标普500成交34亿股/36582亿美元、欧洲Stoxx50成交13亿股/4128亿美元,均环比下降[25] - 港股投资情绪改善,卖空占比降至16.2%,滚动三年分位数55%;美股投资情绪恶化,NAAIM经理人持仓指数降至35.2%,滚动三年分位数12%[25] 股市估值与盈利 - 发达市场整体估值提升,最新PE、PB分别为20.3倍、3.3倍,处于2010年以来78%、92%分位数;新兴市场整体估值提升,最新PE、PB分别为14.4倍、1.7倍,处于2010年以来64%、72%分位数[34][35] - 全球股市盈利预期普遍下修,港股恒生指数2025年EPS从2207下修至2206,美股标普500指数从268下修至266,欧股欧元区STOXX50指数从354下修至350[6][51][52] 全球流动性 - 宏观流动性边际转松,欧洲央行4月降息25个基点,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3 - 4次、年底利率降至3.46%,欧央行年内降息2 - 3次、年底利率降至1.51%,日央行年内加息1次、年底利率升至0.60%[6][61] - 中观流动性上,中国10Y国债收益率上行2BP,其他主要国家利率均下行,欧元与美元交叉互换收窄约1BP,日元与美元基差收窄5BP[63] 全球经济 - 美国经济景气趋弱,3月制造业PMI为49%、非制造业PMI为50.8%,3月失业率升至4.2%,花旗美国经济意外指数从-17.8降至-21.8[73][82] - 欧洲经济景气续升,3月制造业PMI为48.6%、服务业PMI为51%,3月失业率为5.7%持平,花旗欧洲经济意外指数从10.2降至0.6[79][82]
一季度财政支出:保持扩张
甬兴证券· 2025-04-21 22:36
财政赤字情况 - 2025年1月广义财政赤字率为-7.26%,保持2024年下半年以来较高水平,2024Q3、2024Q4季末累计分别为-7.00%、-7.73%[2] 财政收支增速 - 1 - 3月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1.1%,支出累计同比4.2%;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11.0%,支出累计同比11.1%[2] 财政支出结构 - 1 - 3月公共财政支出72815亿元,中央本级占比12.0%,同比8.9%;地方占比88.0%,同比3.6%[2] - 1 - 3月债务付息、社保和就业、教育、节能环保支出累计同比分别为18.0%、7.9%、7.8%、6.5%,超整体增速[4] 公共财政收入结构 - 1 - 3月公共财政收入60189亿元,中央占比40.4%,累计同比-5.7%;地方占比59.6%,累计同比2.2%[5] - 税收收入占比78.8%,累计同比-3.5%;非税收入累计同比8.8%[5] 政府性基金收支 - 1 - 3月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9247亿元,同比-11.0%;支出累计19769亿元,同比11.1%[6]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849亿元,同比-15.9%;其安排的支出10879亿元,同比-11.0%[6]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 1 - 3月财政收入在恢复,支出逆势增长,政府性基金支出提速[7] - 存在逆全球化加剧和政策节奏变化风险[8]
流动性&交易拥挤度周报:股票型ETF流入仍为主力-20250421
华创证券· 2025-04-21 22:32
资金流动性 - 资金供给端两融净流出大幅收缩,股票型ETF仍为净流入主力且处近3年87%分位,偏股型公募新发份额扩大至39亿份,上市公司回购额为19亿处近3年55%分位[11][12][44][55] - 资金需求端股权融资规模为115亿处近3年45%分位,南向资金净流入219亿处近3年82%分位,产业资本净增持8亿规模缩小,限售解禁市值124亿处近3年3%分位[11][12][58][63][74][82] 交易拥挤度 - 成长主题行业中半导体交易热度分位上行11pct[94] - 价值主题行业中银行交易热度分位上行8pct[103] - 周期主题行业中化工、轻工、地产交易热度分位分别上行29、15、12pct[111] - TMT主题行业无过热行业[122] 两融资金情况 - 两融资金整体上周净流出约57亿,较前值大幅缩小,近3年分位29%,自身换手率为26%较前值下降,近3年分位71%[30][33] - 两融资金行业中电子、汽车净流入,分别为21亿、15亿,计算机、非银金融净流出,分别为23亿、22亿[39] 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货币政策与市场预期可能偏离[129] - 相关测算或与实际情况有偏差[128] - 历史经验因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在未来失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