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生物(02367):可复美延续高增长,可丽金提速,胶原龙头潜力可期
中泰证券· 2025-04-07 21: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8][2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高增长,可复美延续高增,可丽金提速,胶原龙头潜力可期,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保持增长,考虑公司发展阶段和业务看点,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8][22] 报告各部分总结 财务报告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5.4亿元,YOY + 57%;经调整净利润21.5亿元,YOY + 46.5%;24H2营收29.8亿元,YOY + 57.2%,归母净利润10.8亿元,YOY + 37.5% [5][11] 收入拆分情况 品牌拆分 - 可复美2024年收入45.4亿元,YOY + 62.9%;可丽金收入8.4亿元,YOY + 36.3%;其他品牌1.4亿元,YOY + 34%;可复美、可丽金24下半年收入分别为24.7亿元和4.4亿元,YOY分别增长58.4%以及50.1% [7][13] 品类拆分 - 功效型护肤品2024年收入43亿元,YOY + 63%,占比达78%、提升2.6pct;敷料收入12亿元,YOY + 42%;保健品及其他收入0.18亿元,YOY + 15% [7][15] 渠道拆分 - 直销渠道2024年41.3亿元,经销渠道14.0亿元,占比分别为74.6%及25.4%,直销渠道占比提高5.9pct;其中,DTC店舖线上直销(天猫抖音)36亿元,YOY + 66%;电商平台线上直销(京东唯品会等)3.8亿元,YOY + 42%;线下直销1.7亿元,YOY + 92% [7][15] 盈利端情况 - 2024年毛利率为82.1%,同比下滑1.5pct,主因销售产品成本增加和产品品类扩充;销售费率36.3%,YOY + 3.3pct,提升主因线上直销渠道投入增长;管理费率2.7%,同比持平;研发费率1.9%,同比下滑0.2pct;净利率37%,同比下滑3.9pct;经调整净利率38.8%,下滑3pct [7][16] 产品端情况 可复美 - 大单品胶原棒在2024年双十一取得多平台类目TOP1,稳固市场头部地位;新品焦点面霜双十一表现出色,大单品潜力显现;秩序系列与舒润系列优化拓宽人群覆盖范围;2025年2月推出帧域密修系列,聚焦皮肤热损伤问题 [20] 可丽金 - 持续强化重组胶原蛋白在抗老领域品牌心智,多款新品实现分区抗老解决方案全面升级;2024年双十一胶卷面霜和胶卷眼霜取得多平台榜单好成绩 [7][22] 业务布局情况 - 公司已进入1700家公立医院、3000家私立医院及诊所,650家OTC以及6000家CS/KA门店;2024年首家品牌旗舰店于重庆开业,入驻CDF三亚国际免税城,已在重点城市购物中心开设18家门店;逐步开启医美三类械产品准备工作,做好市场教育及培训 [7][22] 盈利预测情况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71/89/110亿元,YOY + 27%/26%/24%;净利润分别为25/31/38亿元,YOY + 23%/23%/23%;专业皮肤护理业务25 - 27年收入分别为69/85/102亿元,YOY + 26%/22%/20%;预计25 - 27年毛利率分别为81%/80.7%/80.2% [8][21][22] 估值情况 - 选取化妆品公司如珀莱雅、贝泰妮等作为可比公司,2025年可比公司PE均值为28X [8][22]
康哲药业:2024年业绩释放压力,创新转型持续推进-20250407
海通国际· 2025-04-07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9.96港元/股,对应公司14xPE(2025年)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释放有压力,创新转型持续推进,集采产品对存量业务的影响基本出清,创新药产品陆续上市有望带来增长 [1][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74.7亿元(-6.8%),按药品销售收入口径86.2亿元(-9.0%);3款国采产品合计收入26.9亿元(-28.8%),非国采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45.5亿元(+4.1%) [3][12] - 毛利率72.6%(-3.6pct),研发开支8.9亿元(+8.9%),研发开支占比11.9%(+1.7pct);研发费用3.3亿元( +69.1%) ,占比4.4%(+2.0pct);销售费用26.6亿元(+6.0%),占比35.6%(+4.3pct) [3][12] - 年度溢利16.1亿元(-32.3%),经调整净利润17.1亿元(-36.7%) [3][12] 各业务线销售情况 - 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线销售额40.9亿元(-18.8%),占比47.4%;消化/自免相关疾病线销售额28.8亿元(-6.7%),占比33.3% [4][13] - 皮肤和医美线销售额6.7亿元(+18.2%),占比7.8%;眼科疾病线6.3亿元(+24.3%),占比7.3%;其他产品3.6亿元(+26.5%),占比4.2% [4][13] 创新药进展 - 已累计有5款创新药进入商业化,2款创新药递交中国NDA,十余项中国临床稳步推进,自研新增4款合作开发创新产品 [5][14] 盈利预测和估值 - 调整2025 - 26E收入为83.7/94.4亿元,同比+11.5%/+13.3%;调整2025 - 26E归母净利润为16.7/19.1亿元,同比+3.2%/+14.0% [8][15] 可比公司估值 - 参考华东医药(18x)、中国生物制药(23x)、石药集团(9x)进行估值 [8][10][16] 财务数据和盈利预测 - 包含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多项财务指标及2023A - 2026E的预测数据 [11]
亚盛医药-B:国内商业化表现稳健,全球化创新进入加速期-20250407
海通国际· 2025-04-07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8][2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9.8亿元(+343%),含武田1亿美元选择权付款,耐立克营收2.4亿元(+52%),亏损4.1亿元(同比收窄-56.2%),2025年完成美股IPO募资1.3亿美元 [3][17] - 耐立克国内收入表现优异,H2收入1.3亿元(+149%),预计随着适应症纳入医保和DOT延长,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 [4][18] - 公司近期研发进展多,耐立克多项III期研究进行中,APG - 2575单药NDA获CDE受理且多项III期研究进行中,APG - 2449有相关研究方向 [5][23] - 预计公司FY25 - 27营收分别为5.7/29.9/28.0亿元,净利润为 - 8.4/12.5/9.1亿元,目标价53.1 HKD/股 [8][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6年营收分别为2.22亿、9.81亿、5.69亿、29.92亿元,同比变化为6%、342%、 - 42%、426% [2] - 2023 - 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 - 9.26亿、 - 4.06亿、 - 8.38亿、12.48亿元,同比变化n.m.、n.m.、n.m.、 - 249% [2] - 2024 - 2027年预计营收增长分别为341.8%、 - 42.0%、425.6%、 - 6.4%,净利润增长分别为 - 56.2%、106.5%、 - 249.0%、 - 27.5% [13][14] 研发进展 - 耐立克:III期研究POLARIS - 2、POLARIS - 3进行中,POLARIS - 1入组中并计划向美国FDA提交III期申请 [5][23] - APG - 2575:单药治疗R/R CLL/SLL的NDA获CDE受理,多项III期研究进行中并计划向FDA提交III期申请 [5][23] - APG - 2449:针对二代ALK TKI耐药/不耐受的NSCLC和初治ALK阳性NSCLC [5][23]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公司FY25 - 27营收分别为5.7/29.9/28.0亿元(不变),对应净利润为 - 8.4/12.5/9.1亿元 [8][21] - 使用经风险调整的贴现现金流(DCF)模型及2025 - 2033财年现金流预测估值,基于WACC 10.0%,永续增长率3.0%,目标价53.1 HKD/股 [8][21]
绿城中国(03900):业绩承压,销售拿地优于行业平均
国信证券· 2025-04-07 20: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归母净利润下降49%,主要因计提资产减值及公允价值减少49亿元;销售拿地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总销售金额和新增货值虽有下降但排名行业前列且布局优化;现金流稳健,债务结构合理且成本创新低 [1][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85亿元,同比增长20.7%;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降49% [1][9]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8亿元(原值33/33亿元),EPS分别为0.66/0.71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3.8/12.9倍 [3] 销售情况 - 2024年总销售面积14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总销售金额2768亿元,同比下降8%,位居行业前三,自投销售1718亿元,归属公司权益金额1206亿元 [1][11] - 一、二线销售额占比79%,首开去化率82%,回款率104%;长三角、环渤海区域分别占销售总额的70%、13% [1][11] 拿地情况 - 2024年新增项目42个,新增建面418万平方米,新增货值1088亿元,同比下降24% [2][11] - 新增土储中北上杭占比51%,一二线城市占比92%;截至2024年末,土储总货值4496亿元,总建筑面积2747万平方米,可售权益建筑面积1180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占比76%,十大战略核心城市占比53% [2][11] - 2025年总可售货值2002亿元,一二线占比83% [2][11] 现金流与债务结构 - 截至2024年末,货币资金730亿元,除去预售监管及受限资金仍有448亿元,现金短债比2.3倍 [2][14][17] - 一年内到期债务317亿元,占比23%;银行借款占比提升到76%,期末融资成本3.7% [2][17]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1383|158546|142121|146384|149019| |(+/-%)|3.3%|20.7%|-10.4%|3.0%|1.8%| |净利润(百万元)|3118|1596|1685|1812|1879| |(+/-%)|13.1%|-48.8%|5.5%|7.5%|3.7%| |每股收益(元)|1.23|0.63|0.66|0.71|0.74| |EBIT Margin|7.0%|7.9%|7.0%|7.0%|7.0%| |净资产收益率(ROE)|8.6%|4.4%|4.6%|4.7%|4.8%| |市盈率(PE)|7.5|14.6|13.8|12.9|12.4| |EV/EBITDA|53.1|33.5|30.9|30.6|30.4| |市净率(PB)|0.65|0.64|0.62|0.60|0.58| [4]
歌礼制药-B(01672):2024年年报点评:战略转型代谢性药物研发,减肥药数据表现优异
光大证券· 2025-04-07 19: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歌礼制药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下滑、亏损加大,主要因新冠疫情缓解后相关收入减少及肥胖症和代谢性疾病研发投入增加 [1] - 公司战略全面聚焦减肥与代谢性疾病管线,终止病毒性疾病治疗管线,新增相关临床管线,研发开支增长,账面资金预计可支撑至2029年 [2] - 减肥药物效果优异,口服与皮下注射产品有减重效果和长半衰期优势 [3] - 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7年预测,因减肥药效果好、产品组合丰富且临床进展快,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8.3万元(YOY - 97.7%),净亏损3.01亿元(23年同期亏损1.45亿元) [1] - 盈利预测方面,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 4.93亿、 - 4.17亿、 - 3.46亿元,25 - 26年较前值下调57.5%/29.5% [3]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百万元)分别为57、1、0、0、8;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分别为 - 144.72、 - 300.94、 - 493.14、 - 417.02、 - 346.48;EPS(元)分别为 - 0.13、 - 0.30、 - 0.51、 - 0.43、 - 0.36 [5] 战略调整 - 2024年终止病毒性疾病治疗管线,包括慢乙肝、HIV、RSV在研产品及MASH治疗产品ASC41临床推进,新增肥胖及代谢性疾病临床管线GLP受体激动剂ASC30与THR - β激动剂ASC47,截至24年末海外均推进至临床I期 [2] 研发情况 - 24年研发开支同比增长39.5%至3.02亿元,其中代谢性疾病研发开支近1亿元,痤疮治疗产品因进入临床3期产生研发开支近8千万元 [2] 减肥药物效果 - ASC30每日口服治疗肥胖患者,28天后两个队列患者体重相对基线平均下降4.2%和6.2%(经安慰剂调整) [3] - ASC30每月一次或更低频率皮下注射治疗肥胖患者,在动物模型内半衰期长达40天 [3] - ASC47每月一次或更低频率皮下注射治疗肥胖患者,Ib期试验中健康受试者半衰期26天,肥胖患者40天,单次皮下注射90mg后,肥胖患者第50天峰值减重达1.7%,且未出现肌肉流失 [3] 市场数据 - 总股本9.68亿股,总市值62.91亿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为0.76 - 9.28港元,近3月换手率64.9 [6] 股价相对走势 - 1M、3M、1Y相对收益分别为0、73、356;绝对收益分别为 - 6、89、392 [8]
保利物业(06049):2024年度业绩点评:业绩增长保持韧性,分红比例提升至50%
光大证券· 2025-04-07 18: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保利物业2024年营收同比+8.5%,归母净利润同比+6.8%,业绩增长韧性较强,关联方保利发展经营稳健,持续为公司带来优质物管项目,公司外拓力度强,整体业绩增长保障性较强,但房地产市场调整使部分业务短期增长放缓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163.4亿元,同比增长8.5%;毛利29.8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率9.1%,同比下滑0.2pct,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6.8%;期末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1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7.8% [1] 业务结构 - 2024年物业管理/非业主增值/社区增值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16.7/19.6/27.1亿元,同比增速为+15.0%/-6.4%/-3.9%,非业主增值和社区增值业务因房地产行业收缩发展减缓,基础物管业务因在管规模扩张收入稳健增长 [2] - 公司从组织模式、管理体系与管理工具等维度优化成本结构,物管业务毛利率基本稳定,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5%,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2pct [2] 市场拓展 - 截至2024年末,在管面积8亿平(第三方占比65.4%),在管项目数量2821个 [3] - 2024年关联方保利发展实现房地产销售金额3230亿元,位列行业第一,持续交付优质物管项目资源 [3] - 2024年新拓展第三方项目单年合同金额达30亿元,再创新高,深耕核心城市,北京、广州等六大城市外拓单年合同金额均突破亿元,外拓超千万元级别的项目达90个,占外拓单年合同金额的65% [3] 现金流与分红 - 截至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净值约28亿元,占2024年度总收入比重为17.1%,应收账款规模控制较好 [3] - 2024年公服和商办业态的客户回款率分别同比提升1.4pct及0.2pct,2024年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3亿元,覆盖净利润倍数1.55倍,现金流充沛 [3] - 公司宣派2024年度股息为每股1.332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3.5%,派息比例达到50%,同比提升10pct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7/17.1亿元(原预测为17.9/19.6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为18.0亿元;对应PE为11/10/9倍 [4]
李宁(02331):超预期的业绩表现,仍需平衡的费用和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4-07 18: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李宁公司2024年财报亮眼,全年营收286.8亿元同比+3.9%,归母净利润30.1亿元同比 - 5.5%,整体符合预期上限,考虑新增投资性房地产减值3.3亿元,还原后业绩表现超预期 [2][6] - 短期收入增长难见效且费用有显著拖累,中长期有望重启健康向上路径,存在较高弹性,综合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4/26/28亿元,同比增长 - 19%/+8%/+7%,对应PE为15/14/13X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毛利率同比+1pct至49.4%,电商/直营折扣改善带动毛利率+0.8/0.2pct,费用端管控得当带动H2的OPM提升0.9pct至8.9%(剔除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后OPM同比+3.3pct至11.2%) [9] 渠道与品类 - 2024年李宁收入与流水增长基本一致,线下新品零售占比85%,全渠道库销比4个月,各渠道健康增长 [9] - 品类端篮球与运动生活为主要拖累项目(跑步/篮球/健身/运动生活流水分别+25%/-21%/+6%/-6%),后续拖累预计减弱 [9] 收入与费用趋势 - 短期收入端大货预计增长,但李宁海外业务剥离有拖累,毛利率折扣改善趋势待验证,2025年主要受费用端投放拖累 [9] - 费用投放提升与中长期增长战略相关,奥运宣传营销效果待观察,需平衡费用与增长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单位/百万元|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28676|28819|29456|30117| |(+/-)(%)|4%|1%|2%|2%| |归母净利润|3013|2426|2631|2821| |(+/-)(%)|-5%|-19%|8%|7%| |EPS(元/股)|1.17|0.94|1.02|1.09| |P/E|12.97|15.21|14.03|13.08|[11]
速腾聚创(02498):2024年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智驾、机器人平台化布局有望持续兑现
东吴证券· 2025-04-07 18: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有望凭借智驾与泛机器人平台化深度布局双线发力,考虑到新定点车型需要爬坡至稳态销售,将公司2025/2026年预期收入从28.9/41.9亿元调整至26.3/42.0亿元,并预测2027年收入为52.5亿元,2025年4月2日收盘对应PS分别为6.6/4.2/3.3倍 [10] 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47.2%;归母净利润-4.8亿元,亏幅同比缩窄88.9%;毛利率17.2%,同比+8.8pct,业绩符合预期 [9] ADAS业务 - 2024年ADAS产品营收13.4亿元,同比+71.8%;出货量同比+113.9%至52.0万台;ASP同比-20%至2569元;毛利率同比+19.3pct至13.4%,量产降本驱动毛利率逐季度提升至2024Q4的22.1%,2024年市占率达33.5%位居行业第一 [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与28家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达成合作,定点车型数量增至95款,为12名客户的32款车型实现SOP,与全球310多家汽车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2024年获超8个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定点合作,全球化业务持续提速 [9] 机器人及其他行业业务 - 2024年机器人及其他行业产品收入同比+6.4%至2.0亿元;相关激光雷达出货量同比+47.0%至2.4万台;ASP同比-28%至8133元;毛利率同比-9.8pct至34.5% [3] - 产品广泛拓展汽车外场景,无人配送领域揽获绝大多数行业客户,截至2024年底,累计服务机器人及其他非汽车领域客户超2800家,在Robotaxi、Robotruck领域与6家头部企业建立合作 [3] 新品发布 - 2025年3月发布视觉新品Active Camera平台首款产品AC1,首次实现激光雷达、摄像头与IMU的硬件级融合,可与灵巧手产品Papert 2.0形成手眼协同系统 [10] - 打造AI - Ready生态,开源SDK涵盖全链路工具,配套算法库提供技术支持,具备解决方案交付优势,截至2025年3月已与全球10+人形机器人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10] 盈利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120|1649|2630|4202|5253| |同比(%)|111.22|47.20|59.53|59.73|25.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336.63)|(481.83)|(246.66)|123.96|438.62| |同比(%)|(107.63)|88.89|48.81|150.25|253.86| |EPS - 最新摊薄(元/股)|(8.98)|(1.00)|(0.51)|0.26|0.91| |P/S(现价&最新摊薄)|15.60|10.60|6.64|4.16|3.33| [1]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3644.02|3827.21|4645.76|5555.63|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95.12|497.06|501.40|493.03| |资产总计(百万元)|4139.14|4324.27|5147.17|6048.65| |流动负债(百万元)|911.19|1342.96|2041.91|2504.79|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54.77|154.77|154.77|154.77| |负债合计(百万元)|1065.96|1497.73|2196.68|2659.56|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3057.32|2810.66|2934.62|3373.24|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648.90|2630.50|4201.80|5253.20| |营业成本(百万元)|1365.35|2010.26|3128.11|3852.82| |经营利润(百万元)|(617.89)|(334.63)|48.45|354.99| |利润总额(百万元)|(476.83)|(246.64)|123.95|438.60| |净利润(百万元)|(481.81)|(246.64)|123.95|438.6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81.83)|(246.65)|123.95|438.62|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52.21)|117.57|438.47|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2.80)|(25.30)|(12.80)|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5.97|5.67|5.47|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259.04)|97.94|431.14| [11]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每股收益(元)|(1.00)|(0.51)|0.26|0.91| |每股净资产(元)|6.63|5.82|6.08|6.98| |ROIC(%)|19.93|(10.85)|1.49|10.50| |ROE(%)|(15.76)|(8.78)|4.22|13.00| |毛利率(%)|17.20|23.58|25.55|26.66| |销售净利率(%)|(29.22)|(9.38)|2.95|8.35| |资产负债率(%)|25.75|34.64|42.68|43.97| |收入增长率(%)|47.20|59.53|59.73|25.02| |净利润增长率(%)|88.89|48.81|150.25|253.86| |P/E|10.60|6.64|4.16|3.33| |P/B|5.46|6.22|5.96|5.18| |EV/EBITDA|(18.26)|(47.18)|234.78|39.29| [11]
布鲁可(00325):搭角色类玩具龙头背后之壁垒,长期IP矩阵建设之底气
国信证券· 2025-04-07 17: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作为拼搭角色类玩具龙头,有望充分受益行业高速发展红利,通过推进 IP 矩阵建设、品牌推广和渠道扩张,夯实未来成长基础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 2014 年成立,主营拼搭角色类玩具,2023 年国内拼搭角色类玩具市占率第一,2024 年收入同比增 156%至 22.41 亿元,以 IP 文化为核心,获约 50 个全球知名 IP 授权,渠道以线下经销为主 [1] - 公司处于玩具产业链中游,2024 年整体毛利率 53.6%,通过 IP 授权和自有 IP 研发产品,生产由合作工厂完成,销售以经销及委托销售为主 [13] - 2021 - 2023 年收入分别为 3.3/3.26/8.77 亿元,2023 年同比增 169%;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 5.03/4.2/2.06 亿元,逐步减亏;2024 年营收 22.41 亿元,同比增 155.61%,归母净利润亏损 4.01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 5.85 亿元,同比增 702.1% [15][17] - 2024 年线下经销收入 20.63 亿元,同比增 181.55%,占比 92.1%;委托销售收入 2200 万元,占比 1%;线上收入 1.56 亿元,同比增 46.61%,占比 6.9%;海外销售收入从 2021 年 500 万元增至 2024 年 6420 万元,增 518.2% [19][20] - 2024 年拼搭角色类玩具收入 22.01 亿元,占比 98.22%;奥特曼 IP 收入 10.96 亿元,占比 48.9%,变形金刚 IP/假面骑士 IP 分别为 4.54/1.7 亿元,占比 20.25%/7.59%,自有 IP 英雄无限收入 3.1 亿元,占比 13.83% [28] - 2024 年毛利率 52.6%,同比提升 5.28pct;核心 IP 奥特曼 2024 上半年毛利率 50.4%,自有 IP 上半年 61.9%;线下经销渠道 2024 上半年毛利率 52.3%,线上渠道 61.9% [33] - 2024 年销售费用率 12.6%,较 2023 年降 8.96pct;行政开支费用率 20.8%,较 2023 年升 15pct;研发费用率 8.6%;2024 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7.2 亿元,同比增 99.5% [34][35] - 董事长兼 CEO 朱伟松持股 47.92%,执行董事盛晓峰持股 1.75%,副总裁黄政持股 0.55% [39] - 董事长朱伟松曾创立上海游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盛晓峰曾任职英特尔;产品研发及设计负责人谢磊有丰富设计经验 [41][43] 行业概况 - 2023 年中国玩具市场 GMV 规模 1049 亿元,同比增速 9.38%,IP 玩具市场规模 676 亿元,占比 64.4%;2023 年中国拼搭角色类玩具市场 GMV 为 58 亿元,2019 - 2023 年复合增速 49.6%,2028 年有望达 325 亿元,2023 - 2028 年复合增速 41.3% [45] - 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服务型消费支出增长,IP 主流消费人群消费动机转变;中国玩具企业借助国际知名 IP 开发产品,国产优质 IP 供给增加,AI 技术助力 IP 玩具行业发展;除中国外全球拼搭角色类玩具市场 2023 年 GMV 为 221 亿元,2028 年有望达 671 亿元,跨境电商为企业出海提供渠道 [50][57][62] - 中国玩具市场竞争格局分散,2023 年中国前十大传统玩具与游戏企业市占率 27.2%,乐高排第一,泡泡玛特排第二;拼搭玩具行业广东启梦玩具/布鲁可 2023 年市占率分别为 6.6%/4.9%,拼搭角色类玩具领域布鲁可市占率 30.3%排第一 [66] 成长性分析 - 公司以奥特曼 IP 实现快速增长,但市场担忧单一 IP 影响业绩及 IP 矩阵开拓能力 [68] - 公司奥特曼 IP 出圈因高效供应链体系,以标准化降低成本、提高上新效率,提供高性价比产品,该优势可复制到其他 IP 产品,如变形金刚、假面骑士 IP [69][75][76] - 国际玩具龙头通过跨媒介叙事强化 IP 影响力,布鲁可管理团队有媒体传播经验,自有 IP 动画传播效果好,还将投入资金和招聘人才 [79][85][86] - 拼搭玩具用于孩童教育,布鲁可早年布局儿童成长赛道,《百变布鲁可》积累粉丝;布鲁可开设微信小程序运营粉丝,举办创作赛,激发粉丝共创 [90][95][96]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奥特曼 IP 收入 16.73/22.59/28.8 亿元,变形金刚 IP 收入 7.59/10.62/12.75 亿元,自有 IP 英雄无限收入 6.49/9.08/11.87 亿元,其他授权 IP 产品收入 7.5/11.25/14.62 亿元,积木玩具收入 3155/2839/2697 万元 [98][99][100][102]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收入 39.12/54.62/69.41 亿元,同比增长 74.57%/39.63%/27.06%;归母净利润 10.31/14.67/18.88 亿元,同比增长 357.02%/42.3%/28.66% [107] 估值与投资建议 - 绝对估值给予公司 2025 年目标价 165.92 - 177.89 港元/股,相对估值为 158.97 - 167.82 港元/股,综合给予 2025 年目标价 163.40 - 171.91 港元/股 [3][109]
海吉亚医疗(06078):受外部环境制约,看好恢复性增长
华泰证券· 2025-04-07 16: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2.11港币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受医保环境影响收入降速,利润端下滑有多因素叠加 展望2025年,支出项目减少、医保回款有望回暖,叠加经营现金流充沛和费用管控,看好经调整利润回归16%同比增长 [1] - 2024年医院业务收入增长,门诊和住院业务均有提升 2025年看好医院业务稳健增长,存量医院各阶段表现不同,且注重医疗质量提升,开展高CMI值项目,利于长远客流 [2] - 西安长安医院和宜兴海吉亚医院进展优秀,看好对2025年收入/利润有推高作用,预计2025年利润率达集团平均水平 [3] - 公司有在建和扩建医院计划,全部投用后集团床位规模有望突破16,000张 [4] - 考虑收入端增长放缓和新院转固折旧摊销费用提升,调整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给予2025年18倍PE,目标价22.11港币,维持“买入” [5]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收入44.5亿元(+9.1%yoy),经调整净利润6.0亿元(-15.6%yoy),低于Wind一致预测 [1]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为49.13/53.77/57.98亿元(25/26年前值:66.96/79.26亿元) [13] - 预计2025 - 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6.98/7.83/8.66亿元(25/26年前值:11.77/14.43亿元) [13] 医院业务 - 2024年医院业务收入43.2亿元(+11.1%yoy),门诊业务收入+20.8%yoy,住院业务收入+5.9%yoy [2] - 2024年手术量9.7万例,+21.2%yoy,三四级手术占比持续提升 [2] 重点医院 - 西安长安医院有省级和市重点科室,2024年三四级手术例数+38%yoy,有望成西北领域标杆医院,看好2025年收入稳健增长 [3] - 宜兴海吉亚引入肿瘤多学科,已评定无锡市四个特色学科,2025年1月通过二甲医院评定 [3] 医院建设 - 无锡/常熟新建医院预计分别2025/2026年开业,床位分别为800 - 1000/800 - 1200张 [4] - 开远解化II期内部装修中,估测新增500张床位;长安医院III期、广济医院II期和苏州永鼎II期已启动筹备 [4]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为30.1/30.3/30.5%(25/26年前值:33.0%/33.3%) [13] - 预计2025 - 2027年销售费用为0.50/0.65/0.70亿元(25/26年前值:0.67/0.63亿元) [13] - 预计2025 - 2027年管理费用为4.72/5.11/5.45亿元(25/26年前值:6.56/7.61亿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