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融日报-20250826
华鑫证券· 2025-08-26 09:35
核心观点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91分,处于"过热"状态,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高于90分时市场将出现一定阻力 [6][9][21] - 机器人、GPU和稀土成为当日三大热点主题,分别受英伟达新品发布、工信部政策支持和稀土产业融合会议推动 [6] - 主力资金和融资资金集中流向电子、有色金属等行业,而计算机、基础化工等行业出现大幅净流出 [10][12][16][17][18][19] 市场情绪指标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通过对指数涨跌幅、成交量、涨跌家数、KDJ、北向资金及融资融券数据6大维度搭建,属于摆荡指标,适用于震荡市的高抛低吸策略 [22] - 情绪评分分级标准为:过冷(0-19分)、较冷(20-39分)、中性(40-59分)、较热(60-79分)及过热(80-100分) [21][22] - 近60个交易日华鑫全A情绪指数运行图显示当前情绪值接近100分高位,远超80分过热线 [14]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受英伟达将于2025年8月25日发布机器人新"大脑"产品推动,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600580)和长盛轴承(300718) [6] - GPU主题获工信部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政策支持,强调将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相关标的包括龙芯中科(688047)和景嘉微(300474) [6] - 稀土主题因稀土新材料与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深度融合座谈会推动热度上行,相关标的包括北方稀土(600111)和广晟有色(600259) [6] 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中领益智造(002600)以118,998.71万元居首,东方精工(002611)以113,439.25万元次之 [10]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中胜宏科技(300476)以157,807.62万元居首,北方稀土(600111)以120,356.17万元次之 [12]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行业中计算机行业以-1,351,732万元居首,电子行业以-1,072,865万元次之 [17] - 融资净买入前十行业中电子行业以1,132,905万元居首,通信行业以367,645万元次之 [18][19] 行业资金表现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分别为有色金属(155,949万元)、食品饮料(117,998万元)、房地产(117,270万元)、钢铁(44,522万元)和商贸零售(30,769万元) [16] - 融券净卖出前五行业分别为食品饮料(2,595万元)、有色金属(1,614万元)、房地产(1,351万元)、医药生物(1,302万元)和国防军工(1,103万元) [19]
港股日评:三大股指上涨,港股通钢铁领涨-20250826
长江证券· 2025-08-26 07:30
核心观点 - 港股三大股指全面上涨 主要受美联储鸽派信号、政策利好及补涨需求推动 恒生指数涨1.94% 恒生科技涨3.14% 南向资金净卖出13.76亿港元但市场成交额达3697.0亿港元 [2][5][7] - 行业表现分化显著 港股通钢铁行业领涨5.80% 政策驱动算力设施建设、互联网平台监管优化及稀土供给管控推动相关板块走强 [5][7] - 未来港股上涨动力聚焦AI科技、南向资金流入及信用扩张三大方向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85%以上 全球风险偏好上升利好新兴市场 [2][7] 市场表现 - 港股宽基指数普涨:恒生指数报25829.91点(+1.94%)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报9248点(+1.85%)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指数涨0.41% [5][12] - A股同步走强:上证指数涨1.51% 沪深300涨2.08% 万得全A涨1.80% 红利指数涨0.68% [5][12] - 行业涨跌分化:钢铁(+5.80%)、综合(+5.17%)、商贸零售(+4.67%)领涨 国防军工(-5.49%)和轻工制造(-2.41%)领跌 [5][16] 政策与事件驱动 - 工信部强调加快GPU芯片技术突破 推动算力设施建设 利好半导体板块 [7] - 三部门发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 修复市场情绪并带动互联网权重股上涨 [7] - 稀土开采冶炼新规严控供给 明确违规处罚措施 推动稀土概念股走强 [7] 资金与流动性 - 南向资金净卖出13.76亿港元 但外资因美联储鸽派信号加速回流新兴市场 [2][7] - 全球风险偏好上升 市场押注9月降息概率超85% 流动性改善预期支撑港股估值 [2][7] 未来展望 - AI科技与新消费领域被视作关键增长点 参照日美经验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7] - 南向资金边际定价能力提升 若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上升 可能吸引更多资金配置港股 [7] - 信用扩张与"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 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市场短板 [7]
0825A股日评:上证指数站稳3800点,市场成交额创历史次高-20250826
长江证券· 2025-08-26 07:30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于2025年8月25日显著放量上涨,三大指数集体收涨,上证指数站稳3800点,市场成交额达3.18万亿元,创历史次高,全市场3349家上涨 [2][6] - 科技主线、有色金属及房地产板块领涨,政策驱动与市场情绪高涨为主要催化因素 [6][9] - 后市维持看多观点,建议关注非银、供需改善行业及科技成长方向 [9]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1.51%,深证成指上涨2.26%,创业板指上涨3.00% [2][9] - 上证50上涨2.09%,沪深300上涨2.08%,科创50上涨3.20%,中证1000上涨1.56% [2][9] - 市场成交额约3.18万亿元,仅次于2024年10月8日的历史最高水平 [2][6] 行业及概念表现 - 长江一级行业中电信业务(+4.81%)、金属材料及矿业(+4.30%)、房地产(+3.06%)、食品饮料(+2.49%)领涨,纺织服装(-0.03%)下跌 [9] - 概念板块中光模块(+6.72%)、稀土(+6.67%)、光通信(+5.77%)、稀土永磁(+5.65%)涨幅居前,职业教育(-0.14%)和半导体硅片(-0.03%)下跌 [9] - 核心风格表现为高估值>成长>盈利质量>低估值>红利 [9] 市场驱动因素 - 工信部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及GPU芯片技术突破,推动光模块、光通信等算力硬件股上涨 [9] - 三部门发布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调控办法,带动稀土及有色金属板块走强 [9] - 上海市调整房地产政策(包括限购减减和公积金优化),直接利好白酒、房地产、钢铁等顺周期板块 [9] - 高量能环境下饮料制造、黄金珠宝等低位消费板块补涨 [9] 后市展望与配置方向 - 维持对中国股市的看多观点,参考1999年、2014年和2019年牛市经验,预计政策发力将支撑市场 [9] - 配置建议:1)非银板块(价值方向);2)金属、交运、化工、锂电、光伏、生猪养殖(供需改善及反内卷行情);3)AI算力、港股创新药、军工、AI应用及港股互联网(科技成长方向) [9]
“重估牛”系列之“入通”策略:恒生系列指数季度检讨结果公布,港股通名单或随之调整
长江证券· 2025-08-26 07:30
核心观点 - 恒生指数系列季度检讨结果公布 恒生综合指数新增24家公司并剔除22家公司 所有变动将于9月5日收市后实施并于9月8日起生效[7][16] - 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的个股有望进入港股通 根据港股通纳入规则 满足前12个月月末平均市值不低于50亿元等条件的个股将被纳入 届时成交量可能出现显著放大[11][17] - 历史数据显示"入通"前个股存在显著超额收益 对2022年至2025年3月纳入港股通的346个全样本统计显示 入通前90日涨幅绝对值达24.61% 超额胜率20.2% 而入通后90日总体跑输[11][28] 指数调整详情 - 恒生综合指数新增24家公司 包括中国食品(0506.HK 期间涨幅12.0%)、碧桂园(2007.HK 24.7%)、汇聚科技(1729.HK 131.3%)、晋景新能(1783.HK -2.2%)、蓝月亮集团(6993.HK -7.5%)、康耐特光学(2276.HK 58.6%)、喜相逢集团(2473.HK 18.6%)等[16][17] - 同时剔除22家公司 包括冠城钟表珠宝、思派健康、大家乐集团、金地商置、力劲科技、中国东方集团等[16] - 恒生指数纳入泡泡玛特、中国电信与京东物流 成分股数量提升至88只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纳入泡泡玛特并剔除极兔速递-W[11] 港股通纳入机制 - 纳入需满足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身份且前12个月月末平均市值不低于50亿元 剔除A股风险警示或暂停上市个股、外国公司、港币外货币报价交易股票等特殊情况[17][20] - 同股不同权股票额外要求:联交所上市满6个月及后20个港股交易日 考察日前183日日均市值不低于港币200亿元 总成交额不低于港币60亿元等[20] - 常规纳入每年3月和9月第一周周五执行 次周周一生效 另设季度快速纳入和不定期纳入机制[20] 历史表现分析 - 2025年3月17日入通个股显示 入通前30天成交额从70亿元增至400亿元以上 入通后进一步放大至1000亿元左右 成交量走势同步[25][26][27] - 全样本统计显示入通前90个交易日持有至入通收益率较高 入通后5日内因流动性增加也能实现稳定超额收益和胜率[28][31][32] - 剔除新上市个股后 2025年6月1日前上市个股从6月1日至8月22日平均涨跌幅34.5% 相对恒指超额收益25.7%[17] 后市展望 - 港股创新高核心方向包括AI科技与新消费空间广阔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提升边际定价能力 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及美国降息改善流动性[11] - AI产业业绩兑现有望支持市场上涨 "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 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牛市短板[11]
资产配置日报:债市独立日-20250825
华西证券· 2025-08-25 23:2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债市在权益市场强势背景下走出独立行情,长端利率大幅下行,反映市场降息预期升温、长债性价比提升及配置力量进场等积极信号 [1][3][4] - 权益市场放量大涨,成交额创近一年新高,投机需求升温,但小微盘持续跑输市场,市场风格向大盘价值切换 [1][5] - 商品市场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与产业政策共振下普遍上涨,"反内卷"品种领涨,但行情由预期驱动,实际需求改善尚待验证 [8][9][10] 资金市场表现 - 央行实现净投放6219亿元(6000亿MLF续作+219亿逆回购),资金面宽松,R001利率下行6bp至1.39%,R007受跨月影响上行8bp至1.56% [2] - 非银隔夜利率从1.50%-1.53%回落至1.40%,7天跨月资金价格从1.60%降至1.55%-1.56%,但存单发行利率仍维持1.67%高位 [2] 债券市场动态 - 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2.2bp至1.764%,30年国债下行4.0bp至1.998%,创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3] - 债市独立行情源于三因素:美联储鸽派发言推动降息预期(离岸人民币升值至7.156)、长债配置性价比高(银行/券商为主力买盘)、股市快牛切换预期 [3][4] - 银行自营与基金行为分化:银行自发买债但同步赎回债基,全市场债基净申购指数为-3.07,大行达-3.16,反映季末做表压力 [4] 权益市场表现 - 万得全A上涨1.80%,成交额3.18万亿元,较前日放量5981亿元,创2024年10月9日以来新高 [5] - 投机情绪升温:科创50ETF隐含波动率单日上涨16.22%,小微盘跑输(万得微盘股涨0.27%、中证2000涨1.17%),上证50与沪深300补涨 [5] - 板块分化显著:光模块指数涨6.72%、半导体涨2.09%(动量效应)、白酒指数涨4.55%(宴请需求利空出尽)、房地产指数涨3.23%(上海外环外购房放宽政策) [6] 商品市场行情 - 南华商品指数夜盘上涨,焦煤涨6.5%、焦炭涨4.4%、铁矿石/玻璃/纯碱均超2%,多晶硅涨0.7%,碳酸锂跌0.3% [8] - 上涨动力来自美联储降息预期(鲍威尔Jackson Hole鸽派发言)与供给收缩(煤矿安全事故引发安全检查预期、焦炭协会提涨50元/吨) [9] - 资金大幅流入:文华商品净流入47.90亿元,贵金属、有色、黑链板块分别流入43.82亿、23.26亿、16.90亿元,但多空博弈仍存(碳酸锂/焦炭多空比回落) [10] 港股与跨境资金 - 恒生指数涨1.94%、恒生科技涨3.14%,AH溢价指数微涨0.26%至125.66(2021年以来低位) [7] - 南向资金净流出13.76亿港元,内部分歧明显:阿里巴巴净流入5.87亿、快手4.72亿,小米净流出15.25亿;中兴通讯净流入4.08亿,中芯国际净流出8.11亿 [7]
全球产业趋势跟踪周报:DeepSeekV3.1推动国产芯片适配,英伟达将为人形机器人推新大脑-20250825
招商证券· 2025-08-25 22:35
核心观点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V3.1发布 推动国产芯片适配 英伟达将为人形机器人推出新大脑 特斯拉与火山引擎合作接入国产大模型 短期关注AI应用、AI硬件等五大赛道 中长期聚焦智能化、国产替代和碳中和三大趋势 [1][2][5][30][31] 主题与产业趋势 - DeepSeek-V3.1正式发布 采用混合推理架构 支持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切换 思考效率提升 相比DeepSeek-R1-0528能在更短时间内给出答案 Agent能力增强 通过Post-Training优化 工具使用与智能体任务表现提升 [5][15] - 模型功能升级 API同步支持128K上下文 新增strict模式Function Calling 支持Anthropic API格式 降低开发者迁移成本 [16][17][18] - 性能显著提升 代码修复测评SWE bench Verified达66 较V3-0324的45.4提高20.6个百分点 搜索能力增强 browsecomp_zh达49.2 较R1-0528的35.7提升13.5个百分点 [19][20] - 技术适配国产芯片 使用UE8M0 FP8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构建国产AI全链条生态 [21][24] - 特斯拉与火山引擎合作 豆包大模型承担语音命令功能 DeepSeek模型提供AI语音闲聊服务 符合中国监管要求 中文理解与生态兼容优势 [5][25][26] - 英伟达预告为人形机器人推出新大脑 庆祝机器人堆栈开发者突破200万 展示制造、农业等多领域应用 [5][27][29] 重要资讯 - 国内筹备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支持新兴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 政策性银行实施 [5]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就业下行风险上升 对降息持开放态度 [5][53] 短期产业趋势 - 8月重点关注五大赛道 AI应用、AI硬件、非银金融、国防军工、创新药 [5][30] - AI应用受暑期档票房火爆和GPT-5发布催化 文化传媒主题指数估值略高于历史均值 [30] - AI硬件受益中美关系改善 英伟达芯片需求回暖 光模块、PCB厂商订单放量 半导体景气度延续 [30] - 非银金融政策催化密集 估值处于近十年35%分位点 国防军工受阅兵催化 估值位于近十年70%分位点 创新药国际化加速 估值低于中枢 [30][31] 中长期产业趋势 - 新科技周期聚焦全社会智能化 大模型迭代、算力基础设施完善、AI商业模式落地、AI赋能消费电子和机器人 [5][31] - 国产替代周期关注国产大模型、国产AI应用与算力、国产集成电路产业链自主可控 [5][31] - 双碳周期推进碳中和全产业链降本增效 光伏、风电、储能、氢能、核电发展 电动智能汽车渗透率增加 [5][31] 全球股市表现 - 上周全球股市涨多于跌 可选消费和日常消费表现较好 公共事业表现较差 [5][32] - A股信息技术领涨8.7% 可选消费涨4.2% 日常消费涨3.4% 港股可选消费涨2.5% 材料跌2.4% 美股能源涨2.8% 信息技术跌1.6% [33] 全球强势股与异动股 - 涨幅居前公司包括中油资本涨34.4% 中兴通讯涨32.2% UBIQUITI涨26.7% 小鹏汽车涨20.6% 泡泡玛特涨18.1% [41] - 跌幅居前公司包括LOBLAW COMPANIES跌74.1% GEORGE WESTON跌65.1% 软银跌9.9% SK海力士跌9.2% [42] - 异动股分析 中油资本受牛市风格和治理结构优化驱动 财捷公司因业绩展望低于预期跌7.5% [39][40] 国内重要资讯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 同比增长62.5% [43] - 卫星互联网牌照即将发放 商业运营迈出第一步 [44] - 上海楼市新政 外环外不再限购 单身视同家庭 [44] - 上海推动AI+制造 目标3000家企业智能化应用 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 [45] - 钨价持续攀升 江钨黑钨精矿报价21.3万元/标吨 月涨幅17.03% [47] - 智元机器人新款四足机器人D1 MaxPro亮相 负载50kg 工作5.5小时 计划未来几年年出货量达数十万台 [48] 国外重要资讯 - 谷歌与Meta达成100亿美元云计算合同 为期六年 围绕AI基础设施 [56][60] - 苹果探索利用谷歌Gemini为新版Siri赋能 可能外包AI技术 [58][61] - 美国防部拟采购7480吨合金级钴 金额最高5亿美元 用于战略储备 [59] - 英伟达要求部分供应商暂停生产H20芯片 可能取消中国订单 [55][62]
2025中国算力大会召开,可关注哪些方向?
大同证券· 2025-08-25 22:14
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当前市场呈现权益走强、债券利率上行的格局,建议采用"均衡底仓+杠铃策略"配置权益资产,重点关注科技成长、红利价值及高端制造方向,同时稳健类产品以短债基金为基础,适当配置固收+和美元债基金[1][2][17][21][28] 市场回顾 - 权益市场主要指数全线走强,科创50涨幅达13.31%,北证50、创业板指、沪深300、万得全A和上证指数分别上涨8.40%、5.85%、4.18%、3.87%和3.49%[4][8] - 申万31个行业全部上涨,TMT板块领涨,通信行业涨幅10.84%,电子行业涨幅8.95%,综合行业涨幅8.25%,计算机行业涨幅7.93%,美容护理行业涨幅5.35%,而房地产、煤炭、医药生物、银行和环保行业涨幅较小,分别为0.50%、0.92%、1.05%、1.25%和1.33%[4] - 债券市场长短端利率上行,10年期国债利率上升3.53BP至1.782%,1年期国债利率上升0.42BP至1.371%,期限利差走阔[9][13] - 信用利差曲线显示短端期限品种信用利差均走阔[10][15] - 基金市场中偏股基金指数上涨3.52%,二级债基指数上涨0.61%,中长债基金指数下跌0.14%,短债基金指数下跌0.04%[16] 权益类产品配置策略 - 事件驱动策略关注三部门发布的"稀土新规",推荐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联接A(011035)、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A(003304)和天弘中证工业有色金属主题A(017192)[17] - 事件驱动策略关注2025中国算力大会,推荐诺德新生活A(006887)、嘉实科技创新(007343)和工银新兴制造A(009707)[18] - 事件驱动策略关注英伟达机器人"新大脑",推荐嘉实制造升级A(018240)、华夏智造升级A(016075)和鹏华碳中和主题A(016530)[20] - 资产配置策略采用均衡底仓+杠铃策略,杠铃两端为红利和科技+高端制造,推荐安信红利精选(018381)、工银精选回报(017881)、华夏智胜先锋(501219)、嘉实港股互联网核心资产(011924)和华安制造先锋(006154)[1][21][25] - 科技成长方向配置价值凸显,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全球AI发展趋势强劲,国产替代紧迫性提高,港股互联网龙头估值重构[22] - 国防军工板块战略价值突出,政策投入加大,2024年国防预算同比增长7.2%,产业层面突破航空发动机、高端芯片等"卡脖子"领域,支持"低空经济"发展[23] 稳健类产品配置策略 - 市场分析显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3652亿元,资金面由紧转平衡[27] - 8月LPR报价维持不变,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27]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未来数月可能降息[27] - 可转债需关注波动风险,当前可转债等权价格中位数指数超过1300,警惕估值调整风险[27] - 配置思路以短债基金为基础,降低收益预期,适当配置固收+基金和美元债基金,推荐诺德短债A(005350)、国泰利安中短债A(016947)、安信新价值A(003026)、南方荣光A(002015)和华安全球美元票息C(002429)[2][28][32]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流动性改善支持港股补涨,关注创新药与互联网机会-20250825
招商证券· 2025-08-25 22:03
核心观点 - 流动性改善支持港股补涨 流动性趋紧的叙事已得到边际改善 内外流动性变化共同推动港股补涨 缩小与A股的差距 [1][2][3] - 业绩预喜率创新高 港股业绩预喜率达41% 为2022年以来新高 盈利改善趋势或将持续 [2][3][6] - 行业配置建议差异化 聚焦与A股差异化方向 配置节奏为先创新药 再互联网 最后新消费 [1][2][3][7] 市场观点与后市展望 - 流动性叙事改善支撑补涨 Hibor利率快速上行后趋稳 鲍威尔表态转鸽 内外流动性改善支撑港股阶段性补涨 [2][3][4] - 业绩预警向好率创新高 截至8月25日 699家港股公司披露业绩预警 业绩向好比例达41% 创2022年以来新高 [6][8] - 港股牛市跑输A股 过去三轮牛市中港股指数高度略逊于A股 本轮需精选差异化赛道 [7][11] - 行业配置顺序明确 先创新药(流动性宽松+BD数据向好) 再互联网(业绩压力充分定价) 最后新消费(等待宏观与盈利拐点) [3][7][9] 行业与指数推荐 - 创新药推荐指数931250CSI 流动性紧张缓解 高景气与高锐度 差异化配置优势 [9] - 互联网推荐指数930604CSI 盈利压力已充分定价 财报利空出尽 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成长风格占优 [9] - 非银金融推荐指数931024CSI 牛市中的现金替代品 港股保险估值显著低于A股 存在补涨逻辑 [9] 港股周度表现复盘 - 主要指数小幅上涨 上周恒生指数上涨0.27% 恒生科技上涨1.89% AH溢价指数扩张至125.33 [12][14] - 行业涨多跌少 非必需性消费 资讯科技业 电讯业领涨 原材料 能源业 公用事业领跌 [15][16] 港股市场微观流动性 - 成交热度持续提升 上周港股日均成交额2803亿港元 环比增加303亿港元 处于近三年92.9%分位数 [18][19] - RSI指标位于中性区间 恒生指数RSI为50.5 恒生科技指数RSI为46.7 均未超买或超卖 [20][21] - 内外资共同流入 南向资金净流入179亿港元 外资通过ETF净买入3.1亿美元 香港本地ETF净申购55亿港元 [24][27][29] - 南向资金行业流向 主要流入金融 资讯科技 医疗保健行业 能源与综合行业小幅流出 [29][32] - 估值水平分化 恒生指数前向PE11.6X 位于2020年至今69.3%分位 恒生科技指数前向PE19.3X 位于指数成立至今24.6%分位 [33][35] - 融资需求与股东减持 8月港股融资需求226亿港元 其中IPO32亿港元 配售174亿港元 上周重要股东净减持13亿港元 限售解禁30亿港元 [36][37][38][40] 香港市场宏观流动性 - Hibor利率快速回升 隔夜Hibor为2.77% 3个月Hibor利率2.84% 环比快速上行 美元兑港币汇率7.81 远离弱方兑换保证 [42][43] 海外宏观流动性 - 鲍威尔表态转鸽 杰克逊霍尔年会释放鸽派信号 政策路径可能调整 就业下行风险增大 通胀影响短暂 9月降息概率达87.3% [46][47][49]
北交所日报-20250825
银河证券· 2025-08-25 21:52
核心观点 - 北证50指数当日上涨0.23%至1604.01点,表现弱于沪深300(+2.08%)、科创50(+3.20%)和创业板指(+3.00%) [3] - 北交所整体成交额365.55亿元,较上周日均417.01亿元有所下降,换手率5.76% [3] - 环保行业表现突出,单日涨幅达7.5%,电子行业估值最高达231.3倍市盈率 [3][12] 市场表现 - 北证50开盘1608.69点,最高1618.66点,最低1589.57点,最终收于1604.01点 [3] - 总市值9253.85亿元,流通市值5656.24亿元,总股本382.97亿股,流通股本246.33亿股 [3] - 成交量为14.19亿股,成交活跃度较前期有所回落 [3][7] 行业表现 - 涨幅前五行业:环保(+7.5%)、食品饮料(+3.0%)、有色金属(+2.8%)、轻工制造(+2.0%)、农林牧渔(+1.5%) [3] - 跌幅较大行业:石油石化(-1.9%)、电子(-1.0%)、建筑材料(-0.7%)、家用电器(-0.7%) [3] - 北交所行业平均涨跌幅表现优于A股整体水平 [4][5] 个股表现 - 273家上市公司中122家上涨,10家平盘,141家下跌 [3] - 涨幅前列:中航泰达(+29.99%)、龙竹科技(+13.89%)、昆工科技(+11.70%)、开特股份(+9.57%)、一致魔芋(+8.55%) [3][8] - 跌幅较大:同力股份(-9.88%)、前进科技(-5.85%)、能之光(-5.27%) [3][9] - 换手率最高:能之光(39.81%)、中航泰达(32.01%)、利尔达(29.31%) [3] 估值分析 - 北交所整体市盈率55.59倍,高于创业板(42.93倍),低于科创板(69.10倍) [3][14] - 行业估值分化明显:电子(231.3倍)、计算机(162.9倍)、家用电器(133.3倍)估值较高 [3][12] - 估值较低行业:交通运输、农林牧渔、传媒 [3][11] 资金流向 - 成交额前五公司:曙光数创(10.21亿元)、并行科技(8.99亿元)、艾融软件(7.42亿元)、同力股份(6.78亿元)、戈碧迦(6.74亿元) [3] - 机械设备行业个股在涨跌幅榜中出现频率较高 [8][9]
资金跟踪系列之八:市场热度与波动率均上升,两融活跃度升至“924”高点
国金证券· 2025-08-25 21:27
宏观流动性 - 美元指数继续回落,中美利差"倒挂"程度有所收敛,10Y美债名义/实际利率均回落,通胀预期有所回升[1][15] - 离岸美元流动性整体有所收紧,国内银行间资金面整体平衡、先紧后松,期限利差(10Y-1Y)走阔[1][19] 市场交易热度与波动 - 市场交易热度继续回升,计算机、机械、通信、消费者服务、汽车、电子等板块交易热度在80%分位数以上[2][24] - 主要指数波动率均明显回升,中证1000、中证500、上证50、沪深300、科创50、创业板指、深证100波动率均回升,行业波动率大多低于60%分位数[2][30] - 市场流动性指标小幅回升,各板块流动性指标均在60%历史分位数以下[35] 机构调研热度 - 电子、通信、计算机、汽车、医药等板块调研热度居前,商贸零售、有色、钢铁、电子、化工等板块调研热度环比仍在上升[3][42] - 创业板指、中证500、沪深300调研热度均回升,主动偏股基金前100大重仓股、上证50调研热度均回落[42] 分析师盈利预测调整 - 全A的2025年净利润预测被下调,2026年净利润预测被上调[4][50] - 钢铁、煤炭、传媒、计算机等板块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4][58] - 上证50的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中证500、创业板指的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下调[4][66] - 大盘成长/价值的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中盘/小盘成长、小盘价值的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下调[4][70] 北上资金动向 - 北上交易活跃度回升,近5日日均买卖总额回升,买卖总额占全A成交额之比从12.72%回升至12.91%,但整体净卖出A股[5][76] - 基于前10大活跃股口径,北上在电子、计算机、非银等板块买卖总额之比上升,在银行、电新、食品饮料等板块买卖总额之比回落[5][84] - 基于持股小于3000万股的标的口径,北上主要净买入传媒、有色、通信等板块,主要净卖出电子、电新、食品饮料等板块[5][85] 两融活动 - 两融活跃度继续升至2024年9月以来高点,上周净买入913.64亿元[6][91] - 两融主要净买入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板块,仅小幅净卖出煤炭板块[6][91] - 家电、汽车、电力及公用事业等板块融资买入占比环比上升幅度较大[6][95] - 两融净买入各类风格板块,包括大盘/中盘/小盘成长和价值[6][98] 龙虎榜交易 - 龙虎榜买卖总额继续回升,买卖总额占全A成交额之比同样回升[7][103] - 房地产、传媒、计算机等板块龙虎榜买卖总额占成交额之比相对较高且仍在上升[7][103] 基金行为与ETF流动 - 主动偏股基金仓位继续回升,剔除涨跌幅因素后主要加仓军工、电新、TMT等板块,主要减仓银行、家电、食品饮料等板块[8][107] - 新成立权益基金规模回升,主动/被动新成立规模分别回落/回升[8] - ETF继续被净申购,且以机构ETF为主,与券商、中证500、上证50等相关的ETF被主要净申购,与科创50、中证A500、沪深300等相关的ETF被主要净赎回[8] - ETF主要净买入非银、化工、有色等板块,主要净卖出电子、银行、机械等板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