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发布新一代超级电混
财通证券· 2024-11-14 18:28
报告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吉利汽车销量同比增长,新能源汽车增长显著,各品牌表现良好且加快海外布局,同时发布新一代超级电混技术,预计2024 - 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0.21/103.74/141.10亿元,对应PE分别为8.66/12.54/9.22倍,维持增持评级[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量情况 - 2024年10月吉利汽车总销量17.1万辆,同比增长22%,新能源销量10.9万辆,同比增长82.7%,其中BEV销量7.9万辆,同比增长131.9%,PHEV销量3.0万辆,同比增长17.1%,出口3.3万辆,同比增长17.8%[3] - 分品牌看,吉利品牌10月销量17.1万辆,同比增长超22%,银河系列10月销量6.3万辆,同比增长超83%,中国星高端系列10月销量4.1万辆,领克品牌10月销量3.1万辆,同比增长26%,极氪品牌10月销量2.5万辆,同比增长92%[3] 海外布局 - 吉利New Emgrand车型墨西哥发布,领克Z20于意大利米兰完成全球首秀暨欧洲上市发布,10月正式进入挪威和埃及市场,在巴西和澳大利亚完成上市[3] 新一代超级电混 - 发布新一代超级电混—雷神EM超级电混,搭载全新一代驭风火龙卷超高效燃烧系统,搭载全球首发E - DHT 11合1混动电驱,热效率为46.5%,搭载星睿AI云动力,天地云一体化智能网,智慧能量管理下平均油耗下降15%,热管理功耗降低30%以上[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0.21/103.74/141.10亿元,对应PE分别为8.66/12.54/9.22倍[4]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7,965/179,204/226,176/283,373/354,944百万元,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5.62%/21.11%/26.21%/25.29%/25.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60/5,308/15,021/10,374/14,110百万元,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52%/0.91%/182.97%/ - 30.94%/36.02%,EPS分别为0.51/0.51/1.49/1.03/1.40元,PE分别为20.56/15.50/8.66/12.54/9.22,ROE分别为7.00%/6.59%/15.71%/9.78%/11.73%[5] 财务报表及指标预测 - 2023 - 2026年流动资产分别为113,635/117,603/149,508/189,431百万元,现金分别为36,775/53,862/65,063/81,140百万元,应收账款及票据分别为35,898/39,680/54,495/70,989百万元,存货分别为15,422/14,724/18,382/22,943百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分别为25,539/9,338/11,568/14,360百万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78,963/87,523/88,970/91,744百万元,固定资产为27,351/27,449/27,449/27,449百万元,无形资产分别为23,954/27,299/28,315/30,119百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7,658/32,776/33,206/34,176百万元,资产总计分别为192,598/205,126/238,478/281,175百万元,流动负债分别为96,824/91,918/114,928/143,601百万元,短期借款为0,应付账款及票据分别为59,071/58,004/72,415/90,382百万元,其他流动负债分别为37,753/33,914/42,514/53,219百万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0,622/10,671/10,671/10,671百万元,长期债务分别为5,440/5,270/5,270/5,270百万元,其他非流动负债分别为5,182/5,401/5,401/5,401百万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07,446/102,589/125,599/154,272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308/15,021/10,374/14,110百万元,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 - 373/ - 1,902/ - 494/ - 672百万元,EBIT分别为4,406/14,808/10,952/14,884百万元,EBITDA分别为12,608/21,119/17,499/21,518百万元,EPS分别为0.51/1.49/1.03/1.40元,EV/EBITDA分别为3.82/3.86/4.02/2.52[7] - 2023 - 2026年普通股股本为184,储备分别为80,410/95,514/105,970/120,163,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80,509/95,613/106,069/120,261,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4,643/6,925/6,810/6,642,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85,151/102,538/112,879/126,903,负债和股东权益分别为192,598/205,126/238,478/281,175,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2,342/20,322/18,528/24,687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308/15,021/10,374/14,110百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 - 373/ - 1,902/ - 494/ - 672百万元,折旧摊销分别为8,203/6,311/6,547/6,634百万元,营运资金变动及其他分别为9,205/891/2,101/4,614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6,145/ - 7,065/ - 7,525/ - 8,933百万元,资本支出分别为 - 15,322/ - 9,754/ - 7,564/ - 8,439百万元,其他投资分别为 - 822/2,689/39/ - 494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764/3,747/115/240百万元,借款增加分别为 - 5,422/ - 170/0/0,普通股增加为0,已付股利分别为 - 1,916/ - 268/ - 264/ - 264百万元,其他分别为4,574/4,185/379/504百万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3,434/17,086/11,201/16,077百万元,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成长能力中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1.11%/26.21%/25.29%/25.2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0.91%/182.97%/ - 30.94%/36.02%,获利能力中毛利率分别为15.30%/15.37%/15.67%/15.97%,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96%/6.64%/3.66%/3.98%,ROE分别为6.59%/15.71%/9.78%/11.73%,ROIC分别为4.85%/12.09%/8.16%/9.91%,偿债能力中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5.79%/50.01%/52.67%/54.87%,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36.80%/ - 47.39%/ - 52.97%/ - 59.79%,流动比率分别为1.17/1.28/1.30/1.32,速动比率分别为0.82/1.10/1.13/1.14,营运能力中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02/1.14/1.28/1.37,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51/5.99/6.02/5.66,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90/3.27/3.66/3.66,每股指标中每股收益分别为0.51/1.49/1.03/1.40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2.22/2.02/1.84/2.45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8.00/9.50/10.53/11.94元,估值比率中P/E分别为15.50/8.66/12.54/9.22,P/B分别为0.99/1.36/1.23/1.08[8]
零跑汽车:毛利率同比提升,C系列表现亮眼
财通证券· 2024-11-14 18:28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5] 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零跑汽车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8.6亿元环比增长89.3%同比增长74.3%实现归母净利润 -6.9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期间费用率有所降低C系列产品表现亮眼11月将推出全新车型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延续良好财务表现且有望超额完成全年25万辆销售目标 [2][3]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 - 2026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7.03/ -10.80/8.54亿元对应2026年PE为46.37倍 [5]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85、16747、29906、54203、79932(单位:百万元)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95.41%、35.22%、78.58%、81.25%、47.47% [4] - 2023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0.48%、5.00%、13.00%、14.00%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25.18%、 -12.38%、 -1.99%、1.07% [7]
零跑汽车:10月销量大幅增长,B10正式亮相海外
财通证券· 2024-11-14 18:28
投资评级 - 零跑汽车的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10月销量大幅增长,交付量达38177辆,同比增长109.7%,订单量超过42000辆,C10、C11、C16三车型订单全部过万 [3] - B10车型在巴黎车展期间正式亮相,标志着零跑汽车的全球化战略,计划到2025年底在欧洲设立500个经销商,并扩展到中东、非洲、亚太、南美市场 [3] - 零跑汽车销量稳居新势力前三,C16、C11、C10产品口碑良好,C16获得"中国十佳底盘"和"中国十佳车身"两项大奖,C10和C16分别进行了OTA推送,新增多项功能并优化体验 [4]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03亿元、-10.80亿元、8.54亿元,对应2026年PE为46.37倍,维持"增持"评级 [4] 财务数据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299.06亿元、542.03亿元、799.32亿元,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8.58%、81.25%、47.47% [5]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37.03亿元、-10.80亿元、8.5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77元、-0.81元、0.64元 [5]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分别为5.00%、13.00%、14.00%,销售净利率预计分别为-12.38%、-1.99%、1.07% [7] - 2024-2026年ROE预计分别为-42.08%、-13.98%、9.95%,资产负债率预计分别为72.98%、82.89%、86.03% [7] 财务预测 - 2024-2026年流动资产预计分别为257.53亿元、375.63亿元、531.29亿元,非流动资产预计分别为68.10亿元、75.79亿元、83.23亿元 [6]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299.06亿元、542.03亿元、799.32亿元,营业成本预计分别为284.11亿元、471.57亿元、687.42亿元 [6] - 2024-2026年净利润预计分别为-37.03亿元、-10.80亿元、8.5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77元、-0.81元、0.64元 [6] - 2024-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分别为2.32亿元、45.59亿元、71.50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预计分别为-7.36亿元、-0.55亿元、4.53亿元 [7]
腾讯控股:3Q收入符合预期,4Q游戏有望加速
华泰证券· 2024-11-14 17: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505.43港币 [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腾讯3Q业绩营收同比增长8.1%至1672亿元,基本符合预期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33.2%至598亿元(超预期11.4%),看好腾讯游戏的长线运营能力以及微信商业化潜力 [2] - 展望24 - 26年,将腾讯收入预测分别调整 - 0.4/ - 0.9/ - 0.9%,调整24 - 26年经调整净利润+2.5/+0.2/+0.3%至2218亿、2508亿、2859亿元,基于SOTP估值给予目标价505.43港币(前值495.00港币) [6][22][24] 各板块业务情况 游戏业务 - 3Q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2%至827亿,高于市场预期0.4%,国内游戏3Q收入同比增长14%,海外游戏3Q收入剔除汇率影响后同比增长11%,新游储备未来《星之破晓》和《王者荣耀世界》的定档和上线有望成为催化剂,看好腾讯大DAU手游长线运营能力 [2][4] - 腾讯游戏重点手游方面,《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流水表现强劲,新游《帝国时代》手游海外上线成绩较好,《宝可梦大集结》11月上线,虽未列入iOS前十畅销榜,但前五日iOS端流水约1200万元,下载达168万次,腾讯对大DAU游戏的长线运营能力被看好 [14][17] 广告业务 - 腾讯3Q广告收入+16.6%yoy,超VA一致预期1.2%,毛利率同比抬升0.7pct(增速有所放缓),短期消费偏弱或将对4Q广告收入带来负面影响,然而视频号助力腾讯市场份额扩张,对潜在影响带来一定缓冲,3Q视频号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60% [5] 金融科技业务 - 3Q国内消费支出增速有所放缓,腾讯金科收入同比增长2.0%,低于市场预期0.7%;理财服务同比增长主系用户规模扩大和资产规模提升,4Q视频号直播电商迎来旺季,广告加载率保持上行,有望催化佣金和广告收入加速增长 [10]
中芯国际:12英寸业务稳增长,季度收入首超20亿美元
兴证国际证券· 2024-11-14 16:30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芯国际2024Q3业绩创季度新高,收入和毛利率均超预期,12英寸晶圆业务表现良好,推动平均价格提升 [1][2] - 成熟制程供需关系仍存在压力,但12英寸产线发展有助于优化业务组合,边缘终端AI发展有望带动增量需求 [3] -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 [3] 市场数据 - 2024-11-12收盘价为27.15美元,总股本7,975百万股,流通股本5,986百万股,归母净资产20,617百万美元,总资产47,211百万美元,每股归母净资产2.59美元 [2]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Q3收入21.71亿美元,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14.2%,毛利率20.5%,归母净利润1.49亿美元 [1] - 2024Q4收入指引21.71-22.14亿美元 [1] - 2024Q3晶圆月产量88.4万片,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6%,产能利用率90.4% [2] - 2024Q3 8英寸晶圆收入4.4亿美元,12英寸晶圆收入16.09亿美元,12英寸晶圆收入环比增长23.8% [2] - 预计2024年年底月产能达到90万片等效8英寸晶圆 [2] -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0.15/93.48/102.0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4/8.20/11.23亿美元 [3]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为16.7%/19.4%/22.3% [4] 行业展望 - 预计2025年非AI晶圆代工市场同比增长4%-9%,晶圆出货量增长双位数 [5] - AI应用从数据中心扩展至手机、IOT等边缘终端,中芯国际有望通过BCD、NPU等产品获得AI业务增长机会 [5]
睿智投资|巨子生物 (2367 HK) - 双十一收官,双品牌强势增长
招银国际· 2024-11-14 16: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66.15港元[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继续看好公司护肤品类的快速增长,预期注射类胶原蛋白产品将于1Q25E获批,小幅上调公司FY24 - 26的盈利预测[3] 相关目录总结 双十一销售情况 - 2024年双十一收官,可复美与可丽金线上增速靓丽。双十一期间(10月8日至11月11日),可复美与可丽金的线上全渠道GMV分别同比增长超80%和超150%,较今年“618”均有提速。可复美和可丽金在抖音平台爆发式增长,双十一期间分别同比增长超100%和超500%[1] - 2024年各大平台双十一大促较往年均有所提前,普遍从10月中上旬开启,较2023年提前约10天。叠加双十一大促开启以及错期影响,据魔镜数据库统计,10M24可复美线上GMV同比强劲增长90%,其中天猫淘宝和抖音平台GMV分别同比增长83%和120%[1] 产品表现 - 可复美胶原棒延续高增长,新品表现亮眼。经典产品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蝉联天猫伤口敷料类目TOP1。核心大单品可复美胶原棒蝉联天猫面部精华和液态精华类目TOP1,并荣登抖音液态精华类目TOP1。10M24可复美面部精华品类在天猫淘宝的GMV同比增长156%,乳液/面霜品类在天猫淘宝的GMV同比增长333%[2] - 可丽金新品发力,增长潜力快速释放。10M24可丽金线上GMV同比强劲增长109%,增速高于可复美品牌;其中天猫淘宝和抖音平台GMV分别同比增长65%和138%。可丽金新品胶卷面霜和胶卷眼霜带来增长新动力。10M24可丽金乳液/面霜品类和眼部护理品类在天猫淘宝的GMV分别同比大增180%和6,549%[3]
普拉达:Miu Miu24Q3成长再提速
天风证券· 2024-11-14 14:5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4] 核心观点 - Miu Miu 品牌在 FY24Q3 表现强劲,收入同比增长 105%,显著高于 Prada 品牌的 2% 增长 [1] - 公司整体零售收入按地区划分,亚太区、欧洲和美洲分别同比增长 12%、18% 和 10% [1] - Miu Miu 通过特别项目如 Miu Miu Upcycled 和文学俱乐部活动,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1] - 公司预计 24-26 年全年收入分别为 55 亿欧元、63 亿欧元、73 亿欧元,净利润分别为 8.2 亿欧元、9.5 亿欧元、10.9 亿欧元 [1] - 预计 24-26 年 EPS 分别为 0.32 欧元/股、0.37 欧元/股、0.42 欧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21、18、16X [1] 财务数据 - 普拉达 FY24Q3 收入同比增长 18%,零售收入同比增长 18%,批发收入同比增长 11%,特许权费同比增长 16% [2] - 普拉达 FY24Q1-3 收入为 38.3 亿欧元,同比增长 18%,其中零售收入为 34 亿欧元,同比增长 18% [2] - 按品牌划分,Prada 收入为 25 亿欧元,同比增长 4%,MiuMiu 收入为 8.5 亿欧元,同比增长 97% [2] - 按地区划分,亚太区收入为 11 亿欧元,同比增长 12%,欧洲收入为 11 亿欧元,同比增长 18%,美洲收入为 5.8 亿欧元,同比增长 8% [2] 品牌表现 - Miu Miu 通过时装秀和活动持续提升品牌热度,所有类别均获得正面商业反响 [2] - Miu Miu 的皮具用品宣传活动等传播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吸引力 [2] 行业背景 - 公司属于非必需性消费行业,具体为纺织及服饰行业 [4] - 港股总股本为 2,558.82 百万股,总市值为 148,923.56 百万港元 [4] - 每股净资产为 12.86 港元,资产负债率为 49.13% [4] - 一年内股价最高为 66.80 港元,最低为 40.00 港元 [4]
新秀丽2024Q3业绩点评:Q3经营短期波动,Q4有望边际改善
国泰君安· 2024-11-14 14:57
报告投资评级 - 评级:增持 [1][3] 报告核心观点 - 受全球消费需求疲软影响,在高基数下Q3收入及利润短期波动;随着高基数效应减退,Q4销售有望边际改善 [2] 各部分总结 投资建议 - 考虑到终端消费疲软导致Q3盈利低于预期,下调2024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至3.89/4.36/4.90亿美元(调整前分别为4.22/4.57/4.97亿美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8/7倍,维持增持评级 [3] Q3业绩情况 - **销售及盈利** - Q3收入8.8亿美元,同比-8.3%/按固定汇率-6.8%。归母净利为0.66亿美元,同比-39.1%。经调整利润率为17.6%,同比-2.7pct,低于此前19%预期 [3] - 因利润率较高的亚洲地区及TUMI收入占比下降,毛利率-0.3pct至59.3%,叠加销售费用较为刚性 [3] - **分品牌** - Q3新秀丽/TUMI/美旅收入4.8/1.9/1.4亿美元,同比-3.9%/-9.5%/-17.0%,剔除汇兑-2.2%/-8.9%/-15.1%。在2023年高基数背景下,新秀丽保持相对韧性;TUMI在美国、亚洲地区波动较大,在欧洲仍保持稳健增长趋势;美旅受市场竞争加剧、促销增加影响短期承压,但中期仍保持双位数增长目标 [3] - **分渠道** - Q3批发/DTC收入5.3/3.5亿美元,同比-11.5%/-3.1%,剔除汇兑同比-10.4%/-0.8%;在弱消费背景下,批发商提货更谨慎,公司在DTC渠道持续发力,自营店净拓21家至1104家,DTC在多个地区实现正增长 [3] - **分地区** - Q3亚洲/北美/欧洲/拉丁美洲收入3.3/3.0/2.1/0.5亿美元,同比-12%/-8%/-2%/-8%,剔除汇兑-12%/-8%/-2%/+14% [3] 未来展望 - 10月以来销售边际好转,2025年展望乐观。随着高基数效应减退,10月以来销售增速转正,其中中国地区双十一销售同增近两位数。2024年收入指引为同比持平(固定汇率),展望2025年,公司将持续专注于通过更高利润率的品牌、渠道和地区,收入、利润均有望稳步增长 [3] 财务摘要 - **营业收入** - 2021 - 2026E分别为(单位:百万美元):/2,021 2,880 3,682 3,675 3,871 4,081,2024 - 2026E年增长率分别为-0.2%/5.3%/5.4% [6] - **毛利润** - 2021 - 2026E分别为(单位:百万美元):/1,102 1,605 2,183 2,198 2,315 2,441 [6] - **净利润** - 2021 - 2026E分别为(单位:百万美元):/14 313 417 389 436 490,2024 - 2026E年增长率分别为-6.7%/12.2%/12.3% [6] - **PE** - 2021 - 2026E分别为:/202.85 12.07 11.41 8.65 7.71 6.86 [6] - **PB** - 2021 - 2026E分别为:/4.23 3.67 3.29 1.99 1.59 1.29 [6]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港元):17.16 - 31.45,当前股本(百万股):1,462,当前市值(百万港元):26,261 [4]
特海国际:首次覆盖报告:海外中餐前景广,火锅龙头新征程
民生证券· 2024-11-14 14:23
报告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8] 报告核心观点 - 特海国际是由海底捞海外业务分拆而上市的公司,主要负责海底捞大中华以外地区的经营,2022年将国际业务分拆为特海国际于港交所上市,2024年5月实现纳斯达克的双重主要上市。截至2024年6月30日,特海国际已在全球经营122家门店,覆盖13个国家[3] - 经营数据及盈利能力呈上升趋势。24H1公司实现营收3.71亿美元(yoy+14.5%),客流量1450万人(yoy+17.89%)。公司UE模型呈向上趋势,2022 - 2024H1翻台率分别为3.3/3.5/3.8次/天,每家餐厅平均每日收入1.54/1.63/1.72万美元,同店增长54.0%/8.8%/8.2%,门店经营利润率为4.1%/9.0%/8.7%[4] - 全球中餐市场大,火锅出海前景广。但国际中餐市场分散,在国际市场上拥有逾10家餐厅和在两个或以上国家运营的中式餐饮品牌餐厅数量分别仅占国际中式餐厅市场的13.1%和不足5.0%。火锅品来来看,2022年国际火锅市场总规模达343亿美元,占国际中餐市场的11.2%,特海国际在国内火锅出海品牌中具备门店数量及覆盖范围双重优势[4] - 公司看点包括品牌初具优势、管理体系强、供应链管理能力有基础、本土化渗透海外[5] 公司发展回顾 - 海底捞2012年迈出国门,2024年H1全球布局122家门店。特海国际是由海底捞海外业务分拆而上市的公司,2022年12月30日公司于港交所挂牌上市;2024年5月17日于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实现双重主要上市[16] - 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创始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2024H1公司总股本达6.5亿股,其中,创始人张勇、舒萍夫妇持股占比51.69%,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19] - 管理团队经验丰富,新任CEO杨利娟女士曾掌舵海底捞并领导实施“啄木鸟”计划[21] 经营情况 - 2023年首次实现盈利,经营修复体现成长。餐厅经营为主要营收来源,门店扩张驱动下营收持续增长。24H1公司实现3.71亿美元收入,yoy+14.5%。餐厅经营长期保持主要收入来源地位,2024年上半年占比96.11%,而外卖业务/其他业务占比1.40%/ 2.49%[24] - 区域经营方面,东南亚为主力24H1营收占比55%,北美洲与其他地区(欧洲、澳洲、阿联酋区域)市场潜力大。东南亚地区门店经营表现较优,市场相对成熟;北美地区经济发达客单价高,翻台率表现优于平均;东亚地区经营表现提升显著,其他地区布局相对较晚但量价均表现较佳[34][36][37] - UE模型呈向上趋势。2023年公司单店日营业额达到1.63万美元(折合11.89万人民币),原材料及消耗品/人力成本/房租/水电/折摊分别占比34.2%/32.93%/2.50%/3.80%/11.45%[44] 行业分析 - 国际中式餐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多集中分布在经济发展稳定且华人较多的地区。2022年国际餐饮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3.07万亿美元,其预计2022 - 2027年将保持CAGR5.5%的速度继续增长。中餐国际市场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3061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4452亿美元,CAGR达到为7.8%[46] - 中式餐饮在国际餐饮市场上既能保证连锁品质一致又能实现跨文化认同的品牌较少,品牌竞争格局相对分散。按2021年收入计算,特海国际是国际市场第三大中式餐饮品牌,也是国际市场上源自中国的最大中式餐饮品牌[49] - 火锅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菜系之一,且具有标准化高、强社交属性及口味兼容性的特点,极具出海优势。2022年国际火锅市场规模达343亿美元,占国际中餐市场的11.2%。中国火锅品牌接连出海,特海国际具有规模优势[57][58] 公司看点 - 品牌初具国际知名度:海底捞在2024“全球餐饮品牌价值25强”中位列第14名,中餐品牌中位列第一。特海客流量从22Q1的380万人次增长至24Q2的720万人次,注册会员人数从2019年的80万人增长至2023年的430万人[61] - 管理体系强:通过充分授权、师徒制、计件薪酬等方式实现自下而上协同共享,并以三层管理结构、评级制度、绩效机制建立高效管理体系[5] - 供应链管理能力有基础:延续海底捞供应链管理能力,火锅底料携手颐海共成长,拥有供应商筛选 - 采购 - 仓储 - 运输等完善的管理链条[5] - 本土化渗透海外:通过菜品、餐厅氛围、主题活动等设计尊重当地习俗进一步本土化渗透;先进技术和非到店就餐服务提升运营效率与消费者体验,公司在2023年实现非华裔客人占比约50%[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8.00亿美元、9.33亿美元、10.7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0.21亿美元、0.55亿美元、0.73亿美元[6] -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中餐出海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刚刚处于盈利能力释放的早期阶段,伴随品牌势能提升及收入端优化业绩有望迎来较大弹性,作为国内餐饮出海稀缺标的,具有投资价值[6]
特海国际:海外中餐前景广,火锅龙头新征程
民生证券· 2024-11-14 14:14
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海国际是由海底捞海外业务分拆而上市的公司,主要负责海底捞大中华以外地区的经营 [3] - 特海国际在全球经营122家门店,覆盖13个国家,东南亚/东亚/北美/其他地区门店占比分别为60.7%/14.8%/16.4%/8.2% [3] - 特海国际24H1实现营收3.71亿美元,客流量1450万人,东南亚/东亚/北美/其他地区营收占比分别为54.9%/12.1%/20.7%/12.3% [4] - 特海国际UE模型呈向上趋势,2022-2024H1翻台率分别为3.3/3.5/3.8次/天,每家餐厅平均每日收入1.54/1.63/1.72万美元,同店增长54.0%/8.8%/8.2%,门店经营利润率4.1%/9.0%/8.7% [4] - 全球中餐市场大,火锅出海前景广,2022年中餐国际市场规模3061亿美元,预计2022-2027年将以CAGR7.8%的速度继续增长 [4] - 特海国际品牌初具国际知名度,管理体系强,供应链管理能力有基础,本土化渗透海外 [5] - 预计特海国际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8.00亿美元、9.33亿美元、10.7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0.21亿美元、0.55亿美元、0.73亿美元,对应PE分别为52/20/15倍,PS分别为1.4/1.2/1.1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发展回顾 - 特海国际是由海底捞海外业务分拆而上市的公司,主要负责海底捞大中华以外地区的经营 [3] - 特海国际在全球经营122家门店,覆盖13个国家,东南亚/东亚/北美/其他地区门店占比分别为60.7%/14.8%/16.4%/8.2% [3] - 特海国际24H1实现营收3.71亿美元,客流量1450万人,东南亚/东亚/北美/其他地区营收占比分别为54.9%/12.1%/20.7%/12.3% [4] - 特海国际UE模型呈向上趋势,2022-2024H1翻台率分别为3.3/3.5/3.8次/天,每家餐厅平均每日收入1.54/1.63/1.72万美元,同店增长54.0%/8.8%/8.2%,门店经营利润率4.1%/9.0%/8.7% [4] 股权结构 - 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创始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9] 管理团队 - 董事会核心成员多为内部晋升,现CEO杨利娟女士曾掌舵海底捞并领导实施"啄木鸟"计划,经验丰富且专业度高 [21] 经营情况 - 餐厅经营为主要营收来源,门店扩张驱动下营收持续增长 [24] - 毛利率稳定,净利润2023年实现首次盈利 [25] - 2023年以来客流回暖迅速、翻台率/餐厅平均每日收入持续向上 [27] - 翻台率复苏带动成本费用率显著优化,UE模型呈向上趋势 [31] - 东南亚为主力24H1营收占比55%,北美洲与其他地区(欧洲、澳洲、阿联酋区域)市场潜力大 [34] - 东南亚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尼、菲律宾)门店经营表现较优,市场相对成熟 [37] - 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经济发达客单价高,翻台率表现优于平均 [37] - 东亚地区(日本、韩国)经营表现提升显著,其他地区(欧洲、澳洲与中东)布局相对较晚但量价均表现较佳 [38] - 24H1同店增长整体达+8.2%,东亚最高达22.7% [41] - 2023年公司单店日营业额达到1.63万美元,原材料及消耗品/人力成本/房租/水电/折摊分别占比34.2%/32.93%/2.50%/3.80%/11.45% [44] 行业分析 - 国际中式餐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多集中分布在经济发展稳定且华人较多的地区 [46] - 国际中式餐饮市场规模TOP5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韩国 [46] - 中式餐饮品牌出海地区来看,多数品牌首店选择东南亚、北美、东亚地区作为起点 [47] - 中式餐饮品牌拓展国际业务是机遇但也有挑战,品牌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49] - 海外华人规模持续增加,为中餐品牌发展提供基础 [52] - 出境人员的联通为海外中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54] - 中餐对于非华人的吸引力上升,国际认可度提升有利于拓宽受众,中餐对非华人的渗透将成为中餐品牌长期发展的基础 [57] - 火锅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菜系之一,且具有标准化高、强社交属性及口味兼容性的特点,极具出海优势 [58] - 2022年国际火锅市场规模达343亿美元,占国际中餐市场的11.2% [58] - 中国火锅品牌接连出海,特海国际具有规模优势 [59] 公司看点 - 品牌初具国际知名度,曝光率进一步提升 [61] - 社交媒体&口碑传播,加速品牌影响力 [63] - 海底捞"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理念赋能活力和可持续增长,成熟的管理理念支撑公司建立强大而高效的管理体系,赋予公司标准化运营及适用当地法律法规的能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上稳步发展 [64] - 充分授权赋能员工自我驱动,提升幸福感与成就感 [65] - 师徒制连结共同利益,支撑可持续增长 [66] - 计件薪酬促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来赚取更佳报酬 [66] - 组织架构清晰,实施有效管理 [67] - 评级制度用于系统评估餐厅业绩,确保高质量可持续增长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