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号公司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电鸡”事故中,最终闹上法庭的那些人
虎嗅APP· 2025-06-13 17:57
电动自行车行业现状与管理问题 - 深圳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突破550万辆,其中超标车约150万辆,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754辆,每三人拥有一台[22] - 2024年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中81%发生在人车混行路段,全市仅28%道路配有非机动车道[24] - 2024年初至7月下旬深圳交警查处电动自行车违法140万宗,其中违规走机动车道39.1万宗[25] 车辆标准与鉴定争议 - 2025年9月1日起新国标GB 17761—2024实施,要求所有新生产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标准[20] - 交通事故中经鉴定的两轮电动车绝大部分被认定为机动车,主要因车速超25km/h、车重超55kg或出厂即为电动摩托车[14] - 法院指出电动车被鉴定为机动车存在社会管理体制问题,因车辆登记时无法按机动车对待[10] 生产与销售环节乱象 - 2024年上海市场监管局抽查200批次电动自行车,32批不合格涉及小牛、新日等品牌,问题包括电池篡改、车速限制等[18] - 深圳市场监管局查处拼装改动案件281宗,扣押非法车辆406辆,发现小牛门店增设蓄电池托架、台铃车型违反新国标尺寸[18] 保险与赔偿困境 - 电动自行车无法购买交强险,市面意外险最高医疗保额仅8万元,70份判决中仅1例显示个人车主投保[29][30] - 外卖骑手理赔案例显示保险公司可能以"无证驾驶"等条款拒赔,胜诉后40万元理赔仅勉强覆盖医疗费用[31] - 多数事故赔偿依赖诉讼,但执行困难,27万元最高个人赔偿案例反映受害人获赔难度[30] 配送行业管理动态 - 新职伤保障试点覆盖17省市,为外卖骑手等提供职业伤害保障,无需劳动关系前提[33] - 广州新规要求配送企业将驾驶人违法信息纳入管理系统,实时更新车辆与人员数据[33] 路权与法规缺失 - 深圳2021年试行规定未明确电动自行车可骑行空间,2024年8月到期后法规处于真空状态[24] -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计划3年内实现全市具备条件道路非机动车道100%覆盖[24]
前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0.25万亿元,占外贸总值57.1% 创新驱动,提升外贸“含新量”(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02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 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前5月达10.25万亿元,同比增长7%,占外贸总值57.1%,其中出口6.97万亿元(+8%),进口3.28万亿元(+4.9%)[1] - 民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如微石文化科技出口超1000款产品至100+国家,3D金属拼图全球市占率95%,前5月出口额增20%[2] - 浙江民营企业前5月进出口18293.8亿元(+8%),出口14521.6亿元(+10%),占全省企业主体超90%[3] 新市场开拓与全球化布局 - 狮丹努集团前4月进出口2.5亿美元(+15.8%),在柬埔寨等国家设4个海外生产基地,覆盖50+国家市场[3] - 山东临工机械产品销往140+国家,前5月进出口15.7亿元(+15%),高端新品订单排产至7月中旬[4] - 松灵机器人前5月出口订单增50%,累计实施3000+全球机器人应用方案,客户集中于北美、亚太及欧洲[5] 数智化与绿色转型 - 东莞前5月出口工业机器人1.9亿元(+116.4%),松灵机器人等企业推动移动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5] - 九号公司电动滑板车全球出货超1400万台,前5月出口额增77.06%,江苏电动摩托车出口32亿元(+21.6%)[5] - 山东临工等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智造"出海[4] 进口业务创新与消费升级 - 首次进口孟加拉国芒果3吨,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6] - 上海口岸前4月进口咖啡26.7亿元(+15.5%),覆盖25个"一带一路"国家[6] - 广州进口水上游乐设施创新消费场景,海关快速查验助力设备试营业[6] 政策支持与品牌升级 - 四川启动外贸企业"百企领航·千企升级"培育,浙江推货通全球计划,山东实施"万企出海"国际市场开拓[7] - 民营企业从"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文化出海",如微石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潮玩设计[2][7]
亚司特律师事务所:大湾区企业最快有望于今年底实现“H+A”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21:13
政策动态 - 中央允许香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目前尚未有实施细则 [1] - 预计未来1至2个月内公布政策细节 企业或需3至4个月完成深圳上市流程 [1] - 首批在港上市的大湾区企业最快有望于今年底登陆深交所 [1] - 政策刚出台 市场仍在观望与讨论阶段 尚未见企业大规模行动 [1] 市场数据 - 截至6月11日 在港上市但未在A股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有220家 总市值为16万亿港元 [1] - 包括腾讯控股(00700) 小鹏汽车(09868)等知名企业 [1] 政策影响 - 新政策将让内地投资者有更多机会接触优质企业 如腾讯等受国际市场欢迎的公司 [1] - 多数有意通过新政策回A的企业预计为科技公司 [1] - 深圳作为科技企业集中地 具吸引力与市场认可度 有助于企业融资与估值提升 [1] - 企业可先在港上市 再经新机制回归A股 扩大融资平台 [1] 申请条件 - 申请条件预计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相若 包括财务与市值要求 [2] - 监管希望避免重复审核 加快上市进程 [2] - 可能设立类似"绿色通道"机制 简化已在港上市企业的审核流程 [2] - 减少重复提交资料 缩短财报年限要求 更依赖法律与审计意见 [2] VIE架构企业 - 中国证监会并未禁止VIE架构企业在境内IPO [2] - 已有部分VIE企业 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 成功登陆A股 [2] - 内地允许VIE企业通过CDR形式在境内上市 首例为九号智能(689009.SH) [2]
中证全指休闲设备与用品指数报3831.4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奥飞娱乐等
金融界· 2025-06-12 16:39
指数表现 - 中证全指休闲设备与用品指数6月12日报3831 41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15 73% 近三个月上涨10 59% 年初至今上涨29 85% [1] 指数编制规则 - 中证全指行业指数按中证行业分类分为11个一级行业、35个二级行业、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 [1] - 以进入各层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指数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2] 权重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9 94% 其中九号公司(16 41%)和奥飞娱乐(14 21%)为前两大成分股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占比64 85%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占比35 15% [1] - 行业集中度为100% 全部持仓均为休闲设备与用品类公司 [2] 样本调整机制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临时调整情形包括:中证全指指数样本调整、公司行业归属变更、样本退市等 [2]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时 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业绩“刹车”、销量下降、子公司被罚,雅迪控股怎么了?
齐鲁晚报· 2025-06-12 12:38
行政处罚与产品质量问题 - 天津雅迪实业有限公司因违规被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处以人民币3万元罚款[1][2] - 2024年6月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15批次不合格电动自行车,雅迪因标识与警示语、蓄电池防篡改等项目上榜[2] - 2024年10月长沙市市场监管局通告14批次不合格产品,雅迪3批次涉及标识与警示语、互认协同充电等项目[3][5] 财务表现与行业竞争 - 2024年公司收入282.36亿元(同比-18.8%),净利润12.72亿元(同比-51.8%)[6][8] - 收入下滑主因南京电动自行车起火事件引发安全担忧及新国标实施导致行业调整[8] - 竞争对手爱玛科技2024年净利润19.88亿元(同比+5.68%),超越雅迪成为行业第一[11] - 九号公司2024年营收141.96亿元(同比+38.87%),净利润10.84亿元(同比+81.29%)[11] 产品战略与市场表现 - 公司高端化布局包括冠能(售价超3000元)、VFLY及针对女性市场的摩登系列[12] - 2024年电动自行车/踏板车收入占比68.5%(同比-2.2pct),销量1300万辆(同比-21.2%)[14] - 单车均价1487元,与2023年(1485元)基本持平[14] 未来规划与行业趋势 - 公司计划通过"钠电+换电"双轮驱动及新能源投入推动转型[16] - 预计新国标实施和以旧换新政策将促进行业反弹[16]
【干货】2025年餐饮配送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6-12 11:10
行业产业链 - 餐饮配送机器人产业链分为上游零部件和软件系统、中游生产制造、下游应用领域 上游包括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等硬件以及操作系统、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等软件 中游为机器人生产环节 下游覆盖餐饮、酒店等场景 [1] - 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寒武纪、商汤科技、ABB、Intel等 软件系统企业有天奇股份、科大讯飞、广州联胜等 中游生产企业有穿山甲机器人、普渡科技、擎朗智能等 下游应用企业包括肯德基、麦当劳、海底捞等连锁餐饮及维也纳、汉庭等酒店 [2] 区域分布 - 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山东、北京等省市 其中江苏和广东集中较多中游研发生产企业 江苏有穿山甲机器人、九号公司、优地机器人等 广东有普渡科技、映博智能、澳博信息等 [3][5] 企业业绩 - 中游上市企业包括九号公司、亿嘉和、科沃斯 科沃斯2024年服务机器人业务营收33.97亿元 毛利率44.8% 2023年产量264.47万台 九号公司2024年服务机器人业务营收9.8亿元 毛利率52.58% 产量21.86万台 亿嘉和2024H1服务机器人业务营收0.81亿元 毛利率51.17% 2023年产量2317台 [7][8] - 非上市企业中 穿山甲机器人拥有100多项自主专利 产品适用于火锅店、高端餐厅等场景 普渡科技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产品销往60多国 累计销量数万台 擎朗智能广泛应用于餐饮、酒店、医疗场景 连续四年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 [7] 企业技术布局 - 穿山甲机器人拥有58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发明公布、20项外观设计、11项发明授权 产品包括餐宝、艾米、飞毛腿等系列 [9] - 普渡科技拥有624项实用新型专利、148项发明授权、365项发明公布、147项外观设计 产品包括欢乐送、贝拉等系列 [9] - 擎朗智能拥有639项实用新型专利、341项发明公布、192项发明授权、157项外观设计 产品包括T10、T8、T3、T9等系列 [9] 最新动态 - 亿嘉和2025年4月与华为云合作 在具身智能领域开展技术协同、场景应用和市场拓展 [11] - 穿山甲机器人2024年12月发布飞毛腿外卖配送机器人 集成3D激光雷达、机械臂视觉模块等技术 计划2025年4月小批量投放 [11] - 普渡科技2025年3月发布类人形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闪电亚Arm" 适用于酒店、餐饮、医疗等场景 [11] - 擎朗智能2025年3月发布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R1" 可完成点单-配送-收餐等闭环任务 搭载11项多模态传感器 [11]
涛涛车业点评报告:投资美国机器人公司K-Scale,北美休闲车龙头有望强者恒强
浙商证券· 2025-06-12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有望强者恒强,行业竞争格局大幅改善,公司市占率逆势提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美国子公司 RevEdge Inc.与美国 DPSH SYNDICATE.(K-Scale Labs)签订投资协议,将投资 200 万美元建立合作关系,后续双方将整合优势打造“制造 + 技术”体系 [1] 核心逻辑 - 电动高尔夫球车双反初裁落地,美国商务部对在华生产的高尔夫球车反倾销初裁税率约 248%,反补贴初裁税率约 28%,中国厂家出口到美国的电动高尔夫球车数量急剧下降 [2] - 海外多数国家关税暂缓执行,公司海外产能布局持续完善,越南工厂产能提升,已形成美国 + 越南 + 泰国(拟)的海外产能布局,龙头地位有望稳固 [2] - 公司产品端推陈出新、渠道端持续突破,2024 年电动高尔夫球车营收增长超 9 倍,电动自行车、越野摩托车增速超 40%,DENAGO EV 产品受北美市场欢迎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收入为 38、48、59 亿元,同比增长 28%、27%、23%;归母净利润为 5.9、7.7、9.7 亿元,同比增长 37%、31%、25%,24 - 27 年复合增速为 31%,对应 25 - 27 年 PE 为 17、13、11 倍 [3] 财务摘要 - 2024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2977、3811、4824、5948 百万元,增速分别为 39%、28%、27%、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1、591、774、969 百万元,增速分别为 54%、37%、31%、25%;每股收益分别为 3.96、5.44、7.13、8.92 元;对应 PE 为 24、17、13、11 倍;ROE 分别为 14%、17%、20%、21% [5] 基本数据 - 收盘价为 94.90 元,总市值 10309.15 百万元,总股本 108.63 百万股 [6] 重点公司估值表 - 对比九号公司、春风动力,涛涛车业 2024 - 2026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5.9、7.7 亿元,对应 PE 为 24、17、13 倍,PB 为 3.38,ROE(2024)为 14% [10] 三大报表预测值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 2025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3811、4824、5948 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91、774、969 百万元等 [11]
深圳“电鸡”事故中,最终闹上法庭的那些人
虎嗅· 2025-06-12 07:5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黄小邪,题图来自:AI生成 深圳人苦电鸡久矣。可如果打开裁判文书网,你会看到更混乱、沉重的一面。 2023年4月,庄某驾驶两轮电动车(事后被鉴定为机动车),在龙华大浪一路段与另外一辆电动自行车相撞,庄某重伤,伤残程度为"八级伤残"。发生事 故时,庄某的车速为78km—88km/h,事故路段限速40km/h。 2023年4月深夜,宁某饮酒后驾驶三轮摩托,在光明一路段,与未成年人龚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相撞,龚某当晚也有饮酒。民警到场后,宁某驾驶三轮车 逃跑。 2023年7月,在龙岗布吉一路段,一辆重型货车与一辆两轮电动车相撞,电动车主当场死亡。 我们在裁判文书网上,搜集了2023年1月1日以后,发生在深圳市内(深汕合作区除外),涉及两轮/三轮电动车的交通事故或纠纷,一共70份判决书。这 些判决书里的事故当事人中,有2人死亡,达到伤残级别的有10人。 电单车还是电摩托? 你骑的两轮电动车,到底是非机动车还是机动车?你不一定清楚。 裁判文书网上的一个案例,就能说明这一点。 2022年5月,梁某驾驶一台备案标识为深圳BXXXXX号的两轮电动车,在宝安一路段与一 ...
打破红筹企业回A壁垒,深交所将迎来“H+A”新案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22:17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回归A股政策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允许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 [1] - 此前H股回归A股案例多选择上交所 深市"先H后A"案例较少 典型如中集车辆2019年H股上市后2021年登陆创业板 [1] - 市场关注焦点在于红筹架构大湾区企业能否在深交所二次上市实现破冰 [1] 港股红筹与H股架构差异 - 红筹架构通过境内外重组实现境内权益主体由境外上市主体并表 H股架构为境内注册公司直接境外上市 [2] - 中集车辆采用H股架构回归 目前红筹企业回归深交所尚未有先例 [2] 红筹企业回归深交所规则体系 - 2018年国务院文件明确允许试点红筹企业发行存托凭证或股票上市 [3] - 2020年证监会公告调整红筹企业境内上市门槛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纳入红筹上市安排 [3] - 2021年试点行业从7个扩大到14个 国家重大战略企业不受行业限制 [3] - 深市主板二次上市标准: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 或市值200亿元以上且具备技术领先优势 [3] 创业板红筹上市要求 - 未境外上市红筹企业标准一:预计市值≥100亿元+营收快速增长+技术领先 [4] - 标准二:预计市值≥50亿元+最近一年营收≥5亿元+技术领先 [4] - 营收快速增长定义包括三年复合增长率10%(营收≥5亿元)或20%(营收<5亿元)等 [5] 红筹回归历史影响 - 2020年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首日涨幅超200% 九号公司采用CDR模式回归 [7] - 红筹回归推进期间上证指数从2800点最高涨至3458点 并维持3000点以上高位震荡 [7] 当前市场环境分析 - 科技板块弹性显著 中美关税缓冲期与宏观政策落地支撑市场 [8] - 长期看好"国九条"与类"四万亿"投资叠加下的慢牛行情 [8] - 关注方向:红利板块 人工智能 消费基本面支撑领域 [8]
2025下半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格局激烈重塑,制造与科技并举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1 12:57
核心观点 - 整车产业底层逻辑重构,利润池迁移,智电技术研发与服务成新利润高地 [5][32]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汽车板块涨幅高于沪深300指数11.0pct,年初至今累计上涨8.6%,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2位 [6] - 零部件恢复弹性,千T时代算力膨胀,RoboXX新场景出现,VLA上车为明确趋势,汽零赋能机器人成产业趋势,全球化和机器人带动白马持续成长 [6] 行情回顾 涨幅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汽车板块涨幅高于沪深300指数11.0pct,年初至今累计上涨8.6%,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2位;细分领域中,零部件、乘用车和商用载货车涨幅较为突出,分别达10.67%、6.57%、3.45% [6][14] 持仓情况 - 2025Q1汽车板块基金持仓占比为4.98%,较2024Q4提高1.32pct,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服务板块分别提高1.14pct、降低0.01pct、提高0.18pct、提高0.01pct;持仓结构上,高景气度细分领域优势企业更受市场青睐,前三名分别为比亚迪、九号公司、福耀玻璃 [6][19] 销量情况 - 2025年1 - 4月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864万辆,同比+12.41%;4月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222万辆,同比+11.07%;1 - 4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405万辆,同比+45.15%,渗透率46.84%;4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5万辆,同比+42.19%,当月渗透率51.57% [26] 整车 格局的探讨 - 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变革带动产业利润池迁移,智电技术研发、软硬件为核心的全栈式服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开始具备技术定义和主导权 [34] - 细分市场格局重新分配,A级车份额持续下行,让渡给B/C级产品;10万元以下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带动A00/A0级车型份额回升;20 - 25万元和25 - 30万元区间中部分智能电动车和新能源车型贡献显著增长,推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占比上行 [35]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跌破5%,单月利润同比降幅创新低,行业利润“失血”状况改善仍需时间,但阵痛期已进入下半场 [41][46] - 燃油车销量整体下行,2025年前四个月占比51%,A0、C+市场和30万元以下燃油车型下滑显著,合资车中美系、韩系出清及日系车销量下滑带来主流市场大洗牌;自主品牌吉利、奇瑞份额稳步提升,仅奇瑞实现燃油车销量逆势增长 [49][52] - 企业竞争格局从“金字塔式”分布向“无差别竞争”转变,车市“马太效应”凸显,头部玩家以规模与技术筑墙,尾部企业加速出清 [55][57] - 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集中度不断增强,21家企业合计占据市场90%的份额;欧美日等成熟市场集中度更高;中国车企之间销量差距悬殊,强者恒强、弱者难上的竞争格局正在加速成型 [66] - 汽车产业因规模效应驱动整合、技术迭代加速淘汰,中国市场处于“新能源+智能化”转型深水区,头部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构建护城河,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 [68][70][72] 以旧换新及价格战分析 - 2025年以旧换新成效显著,截至5月11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22.5万(2024年全年为662万份),其中103.5万份为报废申请,219万份为置换申请 [80] - 多车企开启一口价等优惠,合资品牌经销商生存压力加剧,若考虑产品竞争力衰减,预计整体出让份额约200万台 [85] - 2025年整体行业折扣率呈上升趋势,5月各厂商加大优惠力度,行业平均折扣率14.38%,环比+0.56pct;工信部将加大汽车行业过度竞争整治力度 [88] 新看点展望 - 理想i8、i6以及小米Yu7发布在即,补能基础设施完善、上下班通勤需求高的沿海地区及北京纯电渗透率高,内陆地区及充换电网络相对不发达地区对增程需求更高,沿海地区城市或成为三款SUV主战场 [94] - 30万元以上热销纯电SUV中,智能化成为核心竞争力,特斯拉Model Y、问界M9、蔚来ES6/EC6等在智能化配置上表现突出 [96][97] 零部件 千T时代,算力膨胀;RoboXX新场景 - VLA上车为明确趋势,对车端芯片算力需求明显提升,VLA模型可显著提升自动驾驶性能,2025年多家大算力芯片加速上车 [99][103][104] - ADAS+AD -> Robo -> 机器人 -> 低空经济 -> 深海科技存在技术外溢,产业复用现象明显 [109] - 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年中量产,车队规模快速扩张,BOM成本降低70%,L4技术进步,运营面积扩大,获得多个测试许可证和商业牌照 [111] 汽零赋能机器人已成为产业趋势 - 随着算法进步,机器人运动能力不断加强,产业化落地在即,多家机器人公司取得新进展 [116] - 机器人与智能汽车行业底层技术相通,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产业链可被复用,成功实现新能源转型的优秀零部件公司有望为机器人产品形态进化提供保障 [117][119] - 福达股份主业受益于新能源曲轴、电驱齿轮外包需求旺盛,机器人多维拓展,业绩预期良好,对外投资长坂科技,在平湖产能布局 [120][122] - 巨一科技业绩拐点明确,核心卡位机器人场景落地,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 [123][125] 全球化&机器人带动白马持续成长 - 2025Q1汽零板块整体表现稳定,营收增速快于利润增速,盈利能力略有下降,表现分化 [127][129] - 零部件马太效应加强,领头企业通过业绩证明保持营收和利润高速增长,原因包括客户结构多元化、全球化进展迅速、内控管理能力优势 [130][131] - 领头企业墨西哥产能提前布局,有效化解关税压力,多家企业在墨西哥有投资项目和产能建设 [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