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

搜索文档
永辉超市公开反腐 力求重塑供应链体系
中国经营报· 2025-07-12 00:22
供应链反腐与改革 - 公司发布公开信宣布建设阳光供应链,向腐败和潜规则宣战,拒绝供应商"走后门"和"潜规则"[2] - 在财务结算方面承诺"不拖、不卡、不刁难",设立供应商财务结算专线实现24小时内响应[3] - 供应商入驻流程全程线上化,禁止员工私自推荐供应商以杜绝人为干预[3] - 行业专家指出KA模式下供应商支付费用进入商超导致商品缺乏竞争力,是公司供应链变革的核心原因[2] - 零售行业人士透露采购捞油水是行业潜规则,生鲜品类因非标准化和高专业性更易滋生腐败[3][5] 业绩压力与调改进展 - 公司2021-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从910.62亿元降至675.74亿元,同比降幅扩大至14.07%[4] - 同期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2024年亏损14.65亿元[4] - 2024年6月启动学习胖东来模式的调改,截至7月7日已完成128家门店改造,目标9月底达200家[4] - 调改后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标准80%,鲜食品类占比从不足5%提升至20%[5] 组织架构与商品策略调整 - 近一年多位高管变动,新聘副总裁佘咸平曾任职沃尔玛山姆、盒马鲜生等企业[5] - 人力资源方面缩短工作时间并增加薪酬福利[5] - 商品策略上引入胖东来商品并开发自有品牌,采用裸价直采模式取消后台费用[5] - 计划聚焦核心供应商,砍掉中小供应商以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和品质保障[6] 行业趋势与战略转型 - 行业专家提出零售业需与供应链建立共赢关系,从博弈转向协同合作[6] - 未来趋势是采购流程数字化智能化,通过数据共享建立互信型供应链生态[6] - 公司提出与供应商建立共生关系,共同为用户创造价值[2][5]
食饮吾见 | 一周消费大事件(7.7-7.11)
财经网· 2025-07-11 16:58
啤酒行业 - 珠江啤酒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增长15%至25%,达到5.75亿至6.25亿元,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啤酒销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 - 燕京啤酒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40%-50%,达到10.615亿至11.3732亿元,通过系统性变革提升管理效能和市场活力 [2] 食品饮料行业 - 费列罗集团以每股23美元现金收购WK Kellogg Co,企业总价值31亿美元,收购包括WK Kellogg Co在美国、加拿大和加勒比地区的早餐谷物业务 [3] - 莲花控股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增长58.67%至68.59%,达到1.6亿至1.7亿元,松茸鲜、特级酿造酱油等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5] 零售行业 -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1日起停牌 [6] - 步步高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1.8亿至2.2亿元,通过优化门店布局和提升运营效率改善盈利能力 [10] - 永辉超市发布公开信承诺供应商入驻拒绝"走后门"和"潜规则",强调公平竞争和品质生态建设 [12] 农业与养殖业 - 天邦食品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3.5亿至3.7亿元,同比下降56.01%至58.39%,但生猪养殖业务实现扭亏为盈 [7] - 牧原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924.60%至973.39%,达到105亿至110亿元,生猪出栏量上升且养殖成本下降 [8] 餐饮行业 - 茶颜悦色以电商形式向北美布局零售业务,上线40多款产品包括零食、茶具等,暂未包括茶叶 [9][10] 其他 - 中炬高新选举黎汝雄担任董事长、余健华担任副董事长 [4] - 万辰集团回应好想来店员下跪事件,称系沟通误解引发,已对员工进行安抚 [11]
中国超市百强榜单出炉:永辉跌出前三,胖东来暴涨 76%,9000 亿背后藏着行业大分化
36氪· 2025-07-11 11:5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达9000亿元,同比增长0.3%,门店总数2.52万个,同比下降9.8%,反映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1] - 42家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5家企业门店数量增加,14家企业实现销售额与门店数双增长,行业分化加剧[1] - 前10企业销售额占TOP100总规模的66.6%,头部聚合效应显著,沃尔玛以1588.45亿元销售额领跑,同比增长19.6%[15][33] 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 沃尔玛、大润发、盒马稳居前三:沃尔玛销售额1588.45亿元(+19.6%),山姆会员店线上订单占比45%,付费会员超500万;大润发销售额764.16亿元(+0.3%);盒马销售额750亿元(+27.1%)[2][4][9][12] - 盒马首次跻身前三,永辉下滑2位至第四,华润万家下滑3位至第七,联华和物美各上升1位至第五、第六[13][15] - 头部企业通过业态创新巩固优势:沃尔玛山姆SKU精简至4000个,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占比35%;大润发升级Super业态与M会员店;盒马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4][5][7][9] 细分业态增长亮点 - 会员店与折扣店成增长引擎:Costco销售额87亿元(+58.2%),胖东来销售额80.94亿元(+76.0%),奥乐齐销售额翻倍至20亿元(+100%)[25][26][29] - 区域深耕企业表现突出:比优特销售额73.54亿元(+36.3%),信誉楼销售额73.16亿元(+4.4%),胖东来单店效益爆发式增长[21][23][25] - 社区团购与即时零售崛起:盒马"30分钟达"、京东到家协同线下超市,推动线上销售占比提升[30] 区域市场与数字化转型 - 华东地区为核心战场,聚集沃尔玛、大润发、盒马等头部企业;华南地区钱大妈以"不卖隔夜肉"定位抢占社区生鲜市场[30] - 数字化进入全产业链阶段:沃尔玛物流成本降15%,盒马线上订单占比超60%,永辉有机蔬菜等品类销售额增30%[31] - 未来趋势聚焦品质升级、全渠道运营与行业整合,中小超市需在供应链或区域深耕中建立差异化优势[31][32] 腰部与尾部企业动态 - 腰部企业分化显著:物美销售额578.97亿元(+24%),京客隆销售额25.61亿元(-15.5%),传统区域超市受电商冲击明显[11][18][52] - 尾部企业"以店冲量":第100名天津劝宝超市销售额4.8亿元(门店359家),行业竞争转向效率比拼[16][35]
激烈竞争下传统商超面临转型压力
金融时报· 2025-07-11 09:41
人人乐退市事件 - 公司股票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于2025年7月4日被摘牌 [1]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下降49.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7亿元 [2] - 截至退市前股价定格在每股0.36元,总市值约为1.58亿元 [2] 人人乐经营困境分析 - 2012年首次亏损,依赖打折促销模式难以为继 [2] - 2014-2015年实体店客户数量明显下降,业绩持续下滑 [2] - 2021-2023年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2] - 过度扩张忽视单店盈利能力,未能及时跟进电商和新零售趋势 [3] - 商品管理和顾客体验缺乏创新,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需求 [3] 传统零售行业现状 - 行业面临电商冲击、成本上涨、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 [1] - 线下门店成本高企,线上业务持续分流客流 [3] - "专业细分"新品类崛起削弱全品类优势 [3] - 行业呈现"两头尖中间空"格局,中等规模企业生存困难 [4] 行业转型案例 - 永辉超市2021-2024年累计亏损近百亿元,主动进行门店优化和战略转型 [4] - 永辉超市尝试向胖东来学习,2025年完成第100家模式调整门店 [6] - 新零售商如折扣零售、会员超市、即时零售等模式涌现 [5] 行业未来挑战 - 传统零售商转型面临时间紧迫问题 [5] - 反应迟钝、调整缓慢的企业将被淘汰 [6] - 超市行业突破增长瓶颈需市场和时间检验 [6]
反内卷时代下的周期投资
远川研究所· 2025-07-10 20:04
中国制造业内卷现状与挑战 - 中国制造业已从规模扩张、成本控制转向过度竞争阶段,产能过剩、价格战导致全行业微利甚至亏损,化工行业加权净利率从2021年7%降至2024年不足3%,ROE从13%跌至5% [4][5] - 新能源行业(如硅料、锂电材料)产能过剩更严重,部分陷入长期现金亏损,形成"越生产越亏损"的恶性循环 [5] - 光伏行业全球市占率超90%,但价格战导致全行业亏损,并引发海外反倾销制裁,显示单纯规模优势不可持续 [5] 内卷成因分析 - 规模效应阈值被突破:化工、钢铁等行业通过大基地模式扩张后,企业规模趋同导致成本差距缩小,供过于求时无人盈利 [8][9] - 全球化背景下市场规模有限:唐山钢铁产能超过单一国家总量,出口缓解过剩却引发海外反制,形成贸易摩擦 [10] - 自由竞争市场理论现实映射:产品同质化、缺乏定价权,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生产无利润 [7] 反内卷破局路径 - 行政约束成功案例:电解铝行业通过产能天花板政策实现ROE稳定20%以上,成为供给侧改革唯一持续盈利的行业 [14] - 行业自律改善:钢铁企业主动减少恶性降价,吨钢利润转正,显示企业从"卷价格"转向"控产量" [15] - 商业文化转型:胖东来、鸿星尔克等企业通过利他主义赢得市场,证明非竞争性策略可创造更高价值 [19] 周期行业投资机会 - 有色金属:铜铝因新增产能成本陡峭,扩产理性,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移,当前存在30-40%估值修复空间 [30][31] - 化工细分领域:炼油副产品(石油焦、硫磺)受新能源需求拉动,可能走出独立牛市行情 [29] - 能源金属分化:锂处于成本曲线平坦化早期,短期难反转;铜经历上轮周期教训后扩产谨慎,景气延续性更强 [32][33] 未来供需格局展望 - 海外工业化新需求:美国制造业回流和"一带一路"推进将带动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联储降息可能成为触发点 [35] - 化工行业反转条件:当前盈利已低于2015年,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同比仍增8.4%,需等待产能扩张彻底停止 [26][27] - 投资策略建议:短期聚焦有色(铜铝确定性),长期布局化工(高赔率),2024年或是资源向制造切换的转折年 [38]
4家超市亏损6.49亿,怎么学完胖东来亏得更多了?
36氪· 2025-07-10 19:28
胖东来业绩表现 - 胖东来集团上半年合计销售117.07亿元 日均营收约6468万元 6月份单月销售额为16.80亿元 全年有望冲击200亿元大关 [1] 上市商超模仿胖东来的举措 - 调整商品结构 精简化和差异化 更强调生鲜和食品品类 加强生鲜商品品控 增加自有品牌商品 [1] - 卖场安排改为开放式动线 减少通道堆头 扩大熟食区、加工区和生鲜区 设施设备全方位升级 [1] - 提高员工待遇 如步步高超市员工薪资上调30%-60% 永辉中贸广场店员工人数从90人增至240人 增幅166.67% [2] 模仿企业的财务表现 - 永辉超市2024年营收675.74亿元 同比下降14.07% 净利润亏损14.65亿元 亏损扩大 [4] - 步步高营收34.31亿元 同比增长11.14% 净利润12.12亿元 扭亏为盈 [4] - 家家悦营收182.56亿元 同比增长2.77% 净利润1.32亿元 同比下降3.26% [4] - 中百集团营收103.81亿元 同比下降10.81% 净利润亏损5.28亿元 亏损扩大 [4] - 四家企业毛利率普遍下跌 步步高下滑3.73% 中百集团下滑1.88% 永辉超市下滑0.78% 家家悦下滑0.58% [5] - 库存现金普遍减少 永辉超市减少32.72% 家家悦减少16.22% 中百集团减少26.43% 仅步步高增长101% [5] 模仿失败的原因 - 巨额调改成本吞噬利润 永辉单店改造成本超800万元 41家店支出约3.28亿元 [6] - 自有品牌建设滞后 胖东来自有品牌占比30% 永辉仅研发120款自有商品 家家悦自有品牌销售占比13.63% [6] - 服务细节松懈 员工热情下降 暖心细节消失 客流增长不可持续 [7] - 供应链改革困难 裸采模式增加管理压力和现金流压力 [7] - 员工关怀打折 在职员工总数下滑 永辉员工减少19.58% 工作强度增加 [8][9] 行业整体状况 - 2025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2万亿元 增长5.0% 超市零售额增长5.7% 增速不及便利店和专业店 [10] - 13家上市商超企业中8家营收下滑 6家亏损 [12] - 消费者转向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和专业店等渠道 [10]
浙商证券25年社服行业中季报前瞻:线下调改升级 本地生活竞争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17:27
出行链 - 2025Q1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同比增长26.4%,城镇居民出游人次13.18亿(+22.4%),农村居民4.76亿(+39.2%)[2] - 25Q2清明/五一/端午旅游人次同比+6.3%/6.4%/5.7%,跨境出游恢复至2019年95.6%,Q1出入境人次1.6亿(yoy+15.3%)[2] - 年轻旅行者81%拒绝网红目的地,45岁以上中老年游客占比36.81%,年均8次国内游,84%追求更高品质服务[3] OTA平台 - 京东入局酒旅Q3加大投放,同程下沉市场带动ARPU提升,预计25Q1经调整利润双位数增长[4] - 携程海外Trip扩张拖累利润,预计经调整利润个位数增长[4] 核心景区 - 长白山25Q2客流同比-10%,九华山因拜佛需求+客运渗透预计收入双位数增长,天目湖等持平[5] - 祥源新增景区并表驱动业绩高增[5] 线下零售 - 2025年1-5月社零同比+5%,实物线上零售+6.4%,线上线下增速差缩窄[6] - 百货/专卖店Q2增速转正,CPI转负压制同店表现[6] - 胖东来调改店客流倍增,家家悦改革直采+烘焙品类,重百聚焦品质超市与生鲜折扣[6] 餐饮酒店 - 25Q2酒店GMV增长10%,但RevPAR持平,经济型表现优于中高端[7] 本地生活 - 美团/京东/阿里加码外卖及即时零售竞争,京东推出酒店0佣金政策,阿里整合饿了么+飞猪[8] - 2024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7800亿元(+20%),CAGR25-30年15.9%[8] 投资标的 - 线下零售:永辉超市、重庆百货、家家悦等[9] - 本地生活:美团-W[9] - 电商:阿里巴巴-W[9] - 餐饮酒店:同庆楼、首旅酒店等[9] - OTA/景区:携程集团-S、西域旅游等[9]
ESG信披观察 | A股零售行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33.8%,市值TOP10企业仅3家公布贪腐相关数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13:25
永辉超市反腐倡廉举措 - 公司发布公开信倡导共建阳光供应链,提出三大措施:实行零容忍廉洁合作、拒绝供应商入驻"走后门"、优化财务结算流程做到"不拖不卡不刁难"[1] - 建立全方位监督机制,公布电话/邮箱/微信等贪腐举报通道[6] - 要求供应商必须通过官网或指定二维码提交合作申请,禁止员工私自推荐[8] 零售行业ESG披露现状 - A股零售行业71家上市公司中仅24家发布ESG报告,披露率33.8%显著低于A股整体46%水平[1][2] - 市值TOP10企业中仅3家公布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数据,无企业披露范围三碳排放[2][3] - 重点披露议题集中在气候变化应对、供应链安全、产品服务质量[2] 碳排放管理实践 - 永辉超市引入AGV机器人和自动分拣线实现仓储自动化,减少资源浪费[4] - 中国中免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实现分区/分时控制,节约能耗30%以上[3] - 行业普遍缺乏系统碳减排规划,线下门店空调/照明等高耗能环节披露不足[2][4] 反贪腐治理情况 - 市值TOP10企业中仅3家公布贪腐数据且均为零违规(中国中免、供销大集、王府井)[3][6] - 中国中免2024年开展7次全员反贪腐培训,王府井管理层及员工培训总时长455小时[6] - 孩子王要求供应商签订《阳光协议》明确廉洁责任,违约将承担违约金[7] 供应商管理机制 - 行业普遍采用供应商分级管理,中国中免建立履约评价体系,王府井规范准入/审核/退出流程[8][10] - 仅2家TOP10企业在ESG报告中提及供应商权益保障,永辉超市建立超短结算周期和统一物流体系[11] - 专家指出过度压价和账款延期会挤压供应商生存空间,可能引发产品质量风险[1][11]
2024年中国超市百强发布,整体销售规模约9000亿元
贝壳财经· 2025-07-10 11:5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约为9000亿元,同比增长0.3% [1] - 门店总数2.52万个,同比下降9.8% [1] - 42家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5家企业门店增加,14家企业实现销售额和门店数双增长 [1] - 六成以上企业门店经营业绩得到改善,尤其是销售额在30亿元到100亿元的腰部企业占比最高 [2] 头部企业排名 - 销售规模前5位的企业分别为沃尔玛(中国)、康成投资(中国)、盒马(中国)、永辉超市、物美科技 [1] - 沃尔玛(中国)2024年实现销售1588亿元,继续居超市Top100首位 [2] 业态发展趋势 - 会员店、折扣店的销售额及门店数依然增长显著 [2] - 开市客、芯果科技(Hotmaxx)、尧地、奥乐齐等企业销售额均有大幅提升 [2] - 网络零售额占比继续提升,2024年超市Top100企业网络销售额占总销售的16.9% [2] - 前置仓对企业提升线上销售的作用逐步凸显 [2] 经营策略调整 - 超市Top100门店数量减少2750家,但通过多种整改措施整体销售同比提升0.3% [2]
中国食品零售行业数字化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09 16:11
食品零售行业数字化核心观点 - 传统零售业态(综合商超、便利店、夫妻老婆店)存在高损耗、低效率问题,垂类新业态(品牌零食连锁、社区生鲜超市等)加速行业连锁化进程 [1][7] - 行业数字化水平偏低,连锁化率提升将推动数字化转型,重点围绕效率升级(供应链优化)和体验重构(全渠道运营)展开 [1][10] - 数字化框架基于"人-货-场"重构,收银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全渠道运营系统构成核心"铁三角" [13][20][27][34] - 2024年中国食品饮料零售GMV超7万亿元,预计2029年达8.7万亿元,下沉市场、量贩零食、即时零售为增长驱动力 [39] 行业现状与趋势 业态演变 - 垂类新业态(量贩零食、生鲜前置仓等)通过SKU精简、原产地直采、社区前置仓等方式提升供应链效率 [7] - 连锁化进程加速,头部企业通过标准化店型快速扩张,效率革命贯穿始终 [7] 数字化需求 - 传统供应链链路冗长且数据利用率低,需通过数字化整合采购、库存管理以降低损耗(生鲜损耗率高达20%-30%) [10][27] - 消费者习惯变革推动线上线下融合,需构建OneID统一身份管理体系 [10][34] 数字化核心系统 收银系统 - 功能:集成支付、库存管理、会员管理等模块,适配零食(多规格促销)、水果(散装称重计价)、生鲜(时效管控)等品类特性 [20] - 竞争格局:乐檬以38.9%份额居首,CR3达82.0%,垂直场景适配能力为核心壁垒 [22][24] 供应链管理系统 - 功能:智能补货(算法预测需求)、供应商协同(提升议价能力)、全链路追溯(食品安全合规) [27] - 玩家类型:传统ERP厂商、综合供应链厂商、零售数字化厂商,垂直场景理解度递增 [30] 全渠道运营系统 - 功能:统一会员标签体系、全域流量运营(公私域联动)、数据反哺业务(转化率分析) [34] - 玩家策略:传统ERP厂商侧重业财协同,营销云厂商依托AI驱动流量运营,零售数字化厂商深耕场景转化 [36] 技术与商业趋势 技术趋势 - 云原生架构为底层支撑,结合数据驱动(全链路数据体系)和AI应用(大模型+决策式AI) [46] - AI场景覆盖供应链预测、无人收银、智能客服、动态定价等 [48] 商业趋势 - 综合商超从货架视角转向货盘视角转型,垂直数字化厂商(如乐檬)可借品类管理能力拓展客群 [43] - 下沉市场(物流基建完善)、量贩模式(高性价比供应链)、即时零售(线上下单+即时配送)为三大增长点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