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双环传动(002472)季报点评:25Q3营收&盈利韧性凸显 机器人战略打开增量空间
新浪财经· 2025-10-31 20:41
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增长,Q1-Q3 同增9.68%。2025 年1 至9 月份,工业经济稳增长基础牢固,行业复苏 面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同期,双环传动整体实现营业收入64.66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67.43 亿元同比下降4.10%。公司营收同比 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核心的其他业务板块拖累,报告期内公司其他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8.42 亿元。排除其他业务影响,公司2025 年Q1-Q3 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5.66亿元,同比增幅达 9.68%。 事件:10 月29 日,公司发布2025Q3 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7 亿元,同 比-7.56%,环比+3.37%;实现归母净利润3.21 亿元,同比+21.22%,环比+6.68%。 风险提示:技术应用不及预期,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环动科技分拆进程有序推进,特链合作或打开机器人业务增量。公司目前仍在推进控股子公司环动科技 分拆至科创板上市,其科创板 IPO 申请已于2025 年9 月26 日进入"已问询"阶段,分拆上市进程有序推 进。环动科技主营业务为机器人关节高精密减速器的研发、设计、生产 ...
中美会晤缓和紧张局势,?价震荡整理
中信期货· 2025-10-31 11:22
中信期货研究|贵⾦属策略⽇报 2025-10-31 中美会晤缓和紧张局势,⾦价震荡整理 中美高层会晤释放积极信号,双方在稀土与农产品议题上达成共识, 特朗普称将下调部分关税并讨论高端芯片供应,贸易紧张情绪显著缓 和。避险买盘降温叠加美联储偏鹰表态,使黄金短线围绕4000关口震 荡。 重点资讯: 1)中美领导人会晤成果积极:特朗普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会谈后表 示,将下调与芬太尼相关商品的关税,并就英伟达AI芯片出口展开合 作讨论。双方在稀土供应、农产品采购方面达成共识,市场风险偏好 阶段性回升。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669号 2)高层会谈聚焦供应链与投资议题:双方讨论TikTok、AI芯片出口 及双边投资环境。中方提出选择性开放投资领域,特朗普表示"愿意 考虑在非敏感行业恢复投资合作"。 3)地缘议题仍具敏感性:报道显示美方拒绝在安全领域作出实质让 步,但将保持战略模糊。本次会谈虽难形成"大交易",但有助于管 控冲突风险。 5)ETF持仓与技术面调整:黄金 ETF 出现近半年最大单日流出,显 示机构短线获利了结。 价格逻辑: 黄金:中美会晤释放缓和信号,阶段性压制避险买盘,但并未改变宽 松与信用收 ...
Tariffs biggest challenge for Airbus, says CEO
Youtube· 2025-10-30 22:12
A220项目生产与盈利 - 公司将A220飞机生产目标从14架/月下调至12架/月 而14架/月是其盈亏平衡点 [1] - 第三季度核心营业利润增长近40% 达到19.4亿欧元 [1] - 生产目标调整是考虑到整合Spirit工作包等挑战 12架/月的速率已是重大挑战和成功目标 [2][3] - A220项目的盈亏平衡时间表因生产提速计划修订而尚未确定 仍需努力 [4][5] 供应链与交付挑战 - 公司重申2024年交付约820架飞机的目标 但前三季度仅交付约507架 第四季度需交付约300架 [6] - 交付进度严重后置 发动机是关键瓶颈之一 但“滑翔机”(已组装但缺发动机的飞机)数量已降至32架 [7] - 供应链自疫情以来持续紧张 主要问题在于生产速度而非需求 [5][6] 地缘政治与贸易环境 - 公司面临的地缘政治挑战主要集中在中美之间 需要小心应对 [8] - 美欧之间达成的飞机及零部件零关税协议对公司是利好消息 消除了主要关税挑战 [9][10][11] - 中美关税对公司影响较小 但公司仍希望两国达成协议以带来稳定性和可见性 [11] - 公司同时关注加拿大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因其A220项目涉及从加拿大向美国总装线运送部件 [12] - 中国对稀土出口的新限制目前未造成阻碍 公司正密切监控并与中方合作以确保供应链不受影响 [13][14][15] 2025年展望与新业务发展 - 公司重申2025年指引 并表示该指引已包含当前适用关税的影响 [16] - 公司与Talis、Leonardo成立卫星合资企业 目标年收入约65亿欧元 将雇佣2.5万人 公司持股比例最大 [18] - 该合资企业被视为欧洲整合分散的国防和航天工业的蓝图 计划于2027年投入运营 [19]
中国成智能眼镜增长最快市场,谁能成为扛旗者?
36氪· 2025-10-29 17:59
Meta智能眼镜市场表现 - Meta三款智能眼镜产品已全部上市,其中Ray-Ban Meta AI眼镜和Meta Ray-Ban Display引发抢购潮,线下零售店已卖断货,11月前的试戴预约爆满[1] - Meta智能眼镜在第二季度销量约75万副,较一季度增长50%[1] - 今年上半年Meta智能眼镜累计销量达126万副,去年全年销量突破100万副,截至目前总销量已接近300万副[1]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处于早期阶段,尚无绝对头部品牌[2] - 雷鸟创新在618期间销量同比增长3.36倍,宣称市占率达52%,但未公布具体销量[2] - 小米AI眼镜首周设备激活数达3万台,创下国内AI眼镜品类销售速度新纪录,但后续日销量在抖音平台跌至25至50副区间,总销量为2.5万至5万[2] - Rokid宣称其眼镜销量达30万台,但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其在天猫、京东累计销量为9000+,小米为6万+,雷鸟V3为15000+[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激增82.3%至148.7万台,其中中国市场出货量达66.4万台,同比增长145.5%[4] - 上半年中国市场累计出货量为115.8万台,不及Meta一家的销量[4] - 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至2.952亿部,相比之下智能眼镜仍属小众需求[4] 供应链挑战 - 行业面临供应链环节待加强的问题,单一厂商出货量难以让供应商开辟专门生产线配合研发[5][7] - 以Rokid供应商蓝思科技为例,其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业务上半年营收16.4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仅为4.9%[8] - Rokid产品出现推迟发货和涨价(从2499元涨至3299元)风波,推测与供应链问题有关,如良品率不达标或成本上升[9][10] - 智能眼镜存在性能、轻量、续航的“不可能三角”难题,解决需要厂商与供应链共创,但目前厂商销量不足以打动供应商[10] 产品定位与生态竞争 - 行业面临发展路径不清晰问题:是成为高性能智能硬件还是生态载体[11] - AI智能眼镜目前缺乏“杀手级应用”,其翻译、导航、拍照等功能手机均可完成,且单一功能表现不如成熟设备[11] - 在生态和场景上大厂更具优势,例如小米眼镜是其“人车家战略生态”一部分,而中小型厂商的生态优势可能被大厂入场削弱[11] - 随着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厂进入,行业可能经历洗牌,中小型厂商面临更大挑战[11]
中国的预判没错: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特朗普终于对中国说了大实话
搜狐财经· 2025-10-28 21:11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承认对华高关税政策不可持续 导致美股出现反弹 [1][16][17] - 美国试图联合盟友降低对华依赖但遭遇阻力 澳大利亚明确反对贸易壁垒 [3][5] - 美国联邦政府自2019年来首次关门 75万雇员停薪 公共服务受阻 削弱其贸易谈判能力 [16] 稀土供应链与出口管制 - 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 新增五种元素至控制名单 强调措施符合国际防扩散义务 [4][7][9] - 中国掌控全球80%以上的稀土加工链条 产量占九成以上 是高科技及军工领域关键原料 [4][7][9] - 美国试图通过G7集团联合反制中国稀土管制 但各国意见不一 联合行动尚未落实 [4][7][9] 航运与港口费用反制 - 美国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10][12] - 中国采取对等反制 对美方相关船舶按航次收取特别港务费 每净吨400元起步 至2028年将涨至1120元 [10][12] - 反制措施已产生实际影响 美森航运“曼努凯”号货轮在宁波港被收取446万元费用 导致美企调整航线并引发供应链延误 [10][12] 科技与AI芯片市场 - 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 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从95%降至0% 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14] - 中国市场此前占英伟达20%至25%的营收 归零后其财报已不再计入中国业务 [14] - 美国管制措施促使中国本土芯片及技术创新加速 例如阿里云通过新技术将GPU用量削减82% [14]
2025跨国公司苏州金秋对接会在沪举行
苏州日报· 2025-10-28 08:22
昨天(10月27日),"共筑梦想 共享成功"2025跨国公司苏州金秋对接会在上海举行,政企畅叙友 谊、共话发展,坚定同心同向、共促高质量发展信心,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多赢共赢。市委副书记、市长 吴庆文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汇聚了40余家在苏布局的知名跨国企业,其中世界500强超20家。在交流环节,嘉宾畅所 欲言,分享在苏发展的真实感受、投资愿景,以及对苏州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建议。活动现场,为全球 投资促进优秀合作伙伴代表颁发荣誉奖牌,并为一批跨国公司高管颁发苏州高校客座教授聘书。 在总结讲话时,吴庆文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为苏州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跨国公司和企业家表示 衷心感谢。他说,多年以来,广大跨国公司积极参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为苏州带来了全球领先的技 术、管理和视野,更为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各位企业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既有宏观层面的战 略思考,也有具体操作层面的务实举措,充分体现了大家对苏州发展的深切关注和真诚期待。我们一定 高度重视,认真梳理、逐项研究、积极吸纳,点对点做好服务保障,用心陪伴企业成长。 吴庆文表示,苏州综合实力强、产业基础好、创新动力足、开放层次高、营商环境优,未来发展潜 力巨大、机遇无 ...
Meta们的AI眼镜梦,绕不开中国供应链
第一财经· 2025-10-22 14:53
AI眼镜市场现状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4] - 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 [4]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0%,Meta以73%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 [11] - Meta与雷朋合作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销量已突破200万台 [11] 中国供应链主导地位 - 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超过80%的厂商来自中国 [1][5] - 中国供应商在摄像头模组、光学镀膜、整机组装领域的全球市占率均超50% [5] - 中国已形成从上游器件、中游结构件到下游系统集成与整机组装的全产业链集群 [6] - 高端AI眼镜物料成本中光学占七成,主控芯片占两成以上,两者共同占据九成以上成本 [4] 产业链关键企业表现 - 歌尔股份自今年4月低点以来股价涨幅近90%,目前市值1130亿元 [4] - 水晶光电自今年低点至今涨幅超60%,舜宇光学自低点涨幅超50% [4] - 歌尔股份拿下Meta新一代AI眼镜代工订单,在AR眼镜领域布局较早且产线较全 [4][5] - 舜宇光学科技从2018年到2024年累计研发支出超170亿元,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近7% [8] 技术演进与产业转型 - 中国供应链从OEM代工模式逐渐演进为JDM联合设计制造商模式 [7] - 行业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从单纯代工转向工艺研究和技术方案创新 [8] - 中国企业通过深度技术融合从代工方演进为联合研发的核心参与者 [6] - 目前AR眼镜重量普遍在50-80克,行业目标需降低至30-35克才能被消费者接受 [1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行业专家预测2027年可能成为AI眼镜的"iPhone时刻",眼镜将开始替代手机 [2][14] - AI被认为是下一代人机交互媒介,将解决交互体验问题并推动硬件重构 [10][15] - 谷歌与XREAL合作开发新一代AR眼镜,谷歌提供操作系统和AI模型,XREAL提供硬件 [10] - 乐观预测市场爆发在2027年,悲观预测可能延迟至2030年待技术更成熟 [14]
深耕地头 香飘全球:窄门十周年暨全球华人餐饮大会
36氪· 2025-10-21 14:30
详情请见 朱富强 赛百味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新鲜美食,百味新耕》 10:00-10:30 神秘嘉宾 10:30-11:30 论坛【如何在东南亚做好本地化连锁】 论坛主持人 陈锐 不停科技CEO 海外发展最快的炒菜机器人公司之一 论坛喜宾 方志思 莆田餐厅创办人 门店遍布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台湾等地 黄铭贤 路易莎咖啡创办人 台湾上市公司 魏彤蓉 鱼你在一起创始人 半年马来西亚签约80家 马来西亚 廖丰顺 Marrybrown集团执行董事长 全球清真炸鸡头部 Chris 顺新晖海外及港澳高级战略发展总监 全球领先的冷链物流供应链服务商 09:30-10:00 新加坡 陈正辉 王品集团董事长 11:30-12:00 《转型再成长》 12:00-13:30 逛展 13:30-14:30 论坛 【高效高品质供应链论坛 | 中餐全球化, 供应链是基建】 论坛主持人 马永俊 窄门供应链研究院院长 论坛嘉宾 江新业 神州味业创始人 朱俊 益海嘉里上海及南通区域总经理、 集团大健康小组执行组长 王君 华鼎冷链科技 CEO 孙嗣勤 雀巢专业餐饮食品业务总监 神秘嘉宾 14:30-15:00 恩田和樹 TORIDOLL控股集 ...
U.S.-China trade relations are more optimistic than people think, says AEI's Derek Scissors
Youtube· 2025-10-21 07:43
美中战略竞争与供应链 - 美国正寻求与澳大利亚合作 以减少在关键矿物领域对中国的依赖 澳大利亚是第四大稀土和关键矿物储量国[1][2] - 美国在稀土领域的核心问题并非储量 而是精炼能力 美国实际上向中国出口稀土 但精炼环节薄弱 澳大利亚公司拥有中国以外最大的精炼厂[3] - 应对稀土挑战需要采取全面策略 不仅涉及采矿 还包括精炼 并且需要与盟友合作[3][4][9] 贸易与短期前景 - 中国9月稀土出口环比8月下降 并且上月未进口任何美国大豆 为七年来首次降至零[5] - 短期贸易前景可能比市场预期更为乐观 中国可能暂不实施对使用中国稀土产品的管制 以换取美国在某些方面的让步[6][7] - 可能达成一项短期协议 美国以某些让步换取中国在稀土管制上的延迟以及恢复进口美国大豆[7] 长期供应链风险与中国战略 - 中国的长期战略超越稀土 可能延伸到全球所需的医药用精细化学品等其他供应链[8] - 美国面临长期且广泛的供应链挑战 中国在供应链上具有优势 而美国在关税上具有优势[8][11] - 中国长期战略的核心是提升先进技术等领域的产品产能 而非消费 旨在增强其全球影响力 从而在如台湾等问题上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15][16] - 有信息显示中国以2027年为目标 旨在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 但具体年份可能变化 该长期战略正在生效 使中国能施加更大压力[13][14][16]
两大新厂投产,可口可乐放不下供应链
北京商报· 2025-10-20 19:15
供应链网络战略布局 - 公司在中国陕西与河南的两大新厂建成投产,大湾区智能绿色生产基地完成主体封顶,构建覆盖西部、中原和沿海地区的更具韧性和敏捷性的全国供应链网络 [2] - 近三年公司已对五个生产基地进行升级投资,涵盖工厂建设、产能扩容以及智能改造 [2] - 公司联动中粮和太古两大装瓶合作伙伴,通过强化区域供应链网络和深化本土价值链来响应市场变化 [3] 新厂产能与技术升级 - 陕西西安新厂作为西部核心枢纽,规划7条饮料生产线和1条糖浆生产线,具备多品类协同生产能力,以提升西部地区的市场供给能力及服务效率 [2] - 陕西新厂配备多条数字化生产线及智能供应链中台系统,融合AI技术,集成采购、能源、生产、物流等数据,实现全流程智能调度 [2] - 河南郑州新厂是太古可口可乐120亿元在华投资承诺中首个亮相的世界级工厂,年产能将超过100万吨,投资超9亿元 [2]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运营 - 河南新厂集成智慧热水中心、智能制冷、光伏发电等30多项节能减碳举措,其中智慧热水中心综合利用热能减少蒸汽用量60%以上 [2] - 太古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已有11家工厂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12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3] - 郑州新厂集成了公司发展60年累积的最全面可持续实践及持续创新 [3] 市场竞争力与品牌价值 - 可口可乐在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榜单中蝉联食品饮料品类榜首,整体排名第14位,品牌价值达1199.79亿美元 [4] -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共同占据约90%的市场份额,在剩余10%的市场中,国产品牌如大窑、北冰洋、冰峰、元气森林等展开激烈角逐 [4] - 国产品牌在细分市场凭借怀旧营销、地域认同及无糖气泡水等新概念产品形成竞争优势 [5] 投资动因与市场机遇 - 公司加码中国旨在优化供应链韧性,其西部、中原、沿海的三角布局可依托郑州等枢纽辐射亿级消费者,并以西安新厂补全西部供给短板,降低物流成本与市场响应时间 [5] - 中国饮料行业规模稳步扩张,健康化、多元化需求凸显,公司通过多品类生产基地布局适配无糖碳酸、功能饮料等细分赛道增长红利 [5] - 近三年升级五大生产基地既是应对当前市场竞争,更是为了布局下沉市场与新兴消费场景,巩固外资品牌在华市场份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