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回收
icon
搜索文档
正规军抢不过小作坊,动力电池回收亟待“疏堵”
新京报· 2025-11-03 16:13
"根据电池使用寿命推算,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 刘洪生在日前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力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当前的 一项重要工作。 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审议通过的《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 标准体系,实现动力电池规范、安全、高效回收利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车圈圆桌派》,一同探讨如何有效、安全、环保地回收动力 电池?目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还存在哪些痛点问题? 【圆桌嘉宾】 石昌毅亿纬锂能ESG双碳部总监 王德闯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时帅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 墨柯真锂研究创始人 "僧多粥少",回收产能过剩 新京报贝壳财经: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国 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高速发展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目前有哪些难题或瓶颈待解? 石昌毅:主要是投入产出失衡的问题,产品生产成本长期高于售价,导致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主要 原因包括市场竞争激烈,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白名单企业未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
10月30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念板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1:58
根据A股概念涨跌幅与所对应的股票池综合分析,涨幅靠前的三个概念板块分别为:中韩自贸区、量子科技与培育钻石。排名前10位的概念板块相关数据见 下表: | 概念名称 | 涨跌幅 (%) | 涨停用 | | --- | --- | --- | | 中韩自贸区 | 1.45 | | | 量子科技 | 1.27 | | | 培育钻石 | 1.26 | | | 特钢概念 | 0.79 | | | 钛白粉概念 | 0.73 | | | 盐湖提锂 | 0.69 | | | 动力电池回收 | 0.53 | | | 稀土永磁 | 0.43 | | | 青蒿素 | 0.4 | | | 磷化工 | 0.38 | |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强势个股 截至10月30日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73%,收于3986.9点,深证成指下跌1.16%,收于13532.13点,创业板指下跌1.84%,收于3263.02点。今日沪深两市A股 共计62只涨停,综合当前连板数以及当日龙虎榜数据,其中较为强势的前三只个股分别为:格尔软件(603232)、神州信息(000555)与京投发展 (600683)。今日强势个股前10位具体数据见下表: ...
动力电池回收概念涨0.53%,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8:09
板块整体表现 - 截至10月30日收盘,动力电池回收概念板块整体上涨0.53%,在概念板块涨幅排名中位列第7 [1] - 板块内共有37只股票出现上涨,其中福龙马、远达环保、康盛股份涨停,欣旺达、天齐锂业、芳源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0.14%、9.67%、9.05% [1] - 跌幅居前的股票包括宁波精达、宏工科技、楚江新材,分别下跌6.15%、4.81%、4.71% [1] 资金流向 - 动力电池回收概念板块当日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9.21亿元 [2] - 板块内43只股票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11只股票主力资金净流入超过1亿元 [2] - 天齐锂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居首,达13.82亿元,华友钴业、赣锋锂业、福龙马紧随其后,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4.10亿元、3.87亿元、3.77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康盛股份、远达环保、天齐锂业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位居前列,分别为29.02%、22.44%、14.14% [3] - 福龙马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为12.26%,天奇股份为13.49% [3][4] - 北巴传媒、国机通用、中国海诚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也较高,分别为11.69%、9.85%、9.09% [4]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比亚迪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最大,为4.49亿元 [7] - 楚江新材、欣旺达、特锐德主力资金净流出显著,分别为3.67亿元、3.35亿元、2.72亿元 [6] - 中化国际、隆华科技、浙富控股的主力资金净流出比率较高,分别为-29.91%、-15.35%、-15.27% [5][6]
千亿级市场爆发在即,十余类仪器迎来“掘金”风口
仪器信息网· 2025-10-22 17:08
市场前景与规模 - 中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1406亿元[2][3][4]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已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过480亿元,预计未来4年复合增速可达18.2%[4] -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被视为千亿级新蓝海市场,正在加速崛起[3][20] 产业发展驱动力 - 新能源汽车在“双碳”背景下高速发展,首批大规模装车的动力电池正相继进入退役阶段,电池回收处置压力日益凸显[4]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已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并建立起涵盖通用要求、管理规范等的国家标准体系[5] - 2025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标志着中国动力电池回收正式进入数字化治理时代[5] 回收处理方式与技术 - 动力电池回收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及拆解回收两种方式,退役电池需进行余能检测以判断是否具有梯次利用价值[6] - 若电池余能在80%以上可通过修复和增容提升性能,余能为20%-80%可应用于储能、通信基站等领域,余能不足20%则进行拆解回收[7] - 通过实施应用标准,部分企业已实现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9] 关键仪器设备机遇 - 在物理处理环节,电性能检测设备(如高精度充放电测试系统)和无损检测设备(如X-Ray检测仪)是快速、精准、安全评估和分类退役电池的核心设备[12] - 在湿法冶金环节,化学成分分析与检测仪器(如ICP-OES/ICP-MS、XRD、AAS)是高效提取钴、锂、镍、锰等有价金属的关键[13][14][15] - 在材料合成环节,材料合成设备(如共沉淀反应釜)与材料分析仪器(如XRD、SEM)是实现回收金属再合成高性能正极材料的技术基础[16][17] - 物性测试仪器(如激光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为评估再生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提供了关键数据指标[17][18][19]
快讯(10/21)| 亚洲最大单体萤石矿投产
搜狐财经· 2025-10-21 09:38
矿业项目投产与建设 - 新疆有色集团华瓯矿业卡尔恰尔萤石矿120万吨/年采选项目投产,该矿储量占全国15%,是亚洲最大单体萤石矿,萤石回收率超80%,精矿品位达97% [1] - 天和磁材全资子公司拟在包头投资8.5亿元建设高性能稀土永磁及组件项目,一期投资2.1亿元,建设期18个月 [3] - 全球首家千吨级高纯铷铯盐生产项目在江西达产,年产铷盐1800吨、铯盐350吨,纯度达99.9% [15] 公司业绩与战略动态 - 紫金矿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542亿元,同比增长10.33%,净利润378.64亿元,同比增长55.45%,其A股涨幅达106%,市值8018亿元 [6] - 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钛能化学”,以匹配“钛化工、磷化工、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耦合发展战略 [4] - 中国海油宣布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海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8] - 中国海洋石油公告周心怀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等职务 [11] 矿产资源市场行情 - 10月20日铁矿石价格总体稳定,PB粉(61.5%)在主要港口价格区间为778-800元/吨,卡粉(65%)价格区间为901-923元/吨 [27] - 10月20日有色金属中,铂价382.58元/克,上涨11.11%,锂价331.76元/克,上涨16.20% [28] - 萤石精矿(FC-97)价格在3600-3800元/吨区间,磷矿石(30%品位)价格为1039.65元/吨 [29][30] 行业前景与外部合作 - 预计到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2024年回收量达30万吨,规模超480亿元,我国已发布22项国家标准助力产业发展 [17] - 中国通过承建水电站、桥梁、大学等项目助力加纳发展,创造6000个岗位,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18亿美元 [21]
又一千亿级大市场,要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20 20:58
行业市场规模与前景 - 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过480亿元人民币 [3] - 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2] 政策支持与标准建设 - 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3] - 标准体系有力支撑和引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下一步将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围绕绿色设计、余能检测、放电、存储、定向循环等方面推进国家标准制修订 [4] 企业实践与技术成果 -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应用DRT定向循环技术,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 [3] - 邦普循环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 [3] - 泉州清能公司通过构建标准体系,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减碳238吨,产值达2300万元人民币 [4] - 福建省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示范模式 [3]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10月20日)
乘联分会· 2025-10-20 16:37
国内宏观经济数据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7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除汽车外消费品零售额37260亿元,增长3.2% [4] - 1-9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增长4.5%,其中除汽车外消费品零售额329954亿元,增长4.9% [4]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 - 中国信通院发布技术路线图,目标实现广覆盖、多层次、按需服务的稳定连接和计算能力 [5] - 预计乘用车5G渗透率未来达95%,C-V2X直连通信渗透率超30%,中高端车型将搭载卫星通信 [5] - 城市道路5G/5G-A和LTE-V2X融合网络覆盖率目标达98%以上,重点区域形成连续覆盖 [5] 地方汽车政策调整 - 云南省自11月1日起暂停汽车报废及置换更新补贴申请 [6] - 合肥市自10月24日起暂停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10月31日前仍可提交符合条件申请 [7]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前景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8] - 预计2030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8] 长安汽车战略布局 - 计划2030年推出航线飞行汽车产品,实现商业化运营 [9] - 联合研发人形机器人,突破大脑、能源、驱动等核心技术 [9] - 探索无人清扫车、无人农机、外骨骼等无人商用领域 [9] 奇瑞汽车全球化战略 - 海外市场营收已接近一半,预计未来海外营收贡献和员工数量将远超国内 [10] - 计划建立26个海外研发中心,构建全球创新生态体系 [10] - 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全球技术扫描,实现深度本地化开发与验证 [10] 小鹏汽车海外服务网络 - 迪拜数字化配件仓正式运营,标志中东及非洲市场售后服务网络建设进入新阶段 [11][12] - 与京东物流合作打造,承诺极速响应服务、长期品牌扎根和市场标杆树立 [12] 国际汽车产业动态 - 宝马墨西哥工厂下线第50万辆汽车,六年实现产量突破,生产3系、2系和M2等车型 [12] - 挪威计划取消电动车主要补贴,9月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达98% [13] - Stellantis与小马智行合作开发L4级自动驾驶车辆,计划2026年在欧洲推广 [13][14] - 兰博基尼申请主动空气动力学车轮专利,兼顾空气动力学优势和刹车冷却 [15] 商用车领域发展 - 美国对进口中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客车征收10%关税,11月1日起实施 [15][16][17] - 一汽解放无锡研发能力提升项目竣工,发布智慧动力域和非道路产品 [18] - 奇瑞商用车展示无人驾驶物流车、车联网平台等十项核心技术 [20] - LANDKING发布新一代科技产品矩阵,深化新能源商用车海外市场布局 [21]
又一千亿级大市场,要来了
新华社· 2025-10-20 14:44
市场规模与预测 - 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1] - 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1] 政策与标准支持 - 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1] - 下一步将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围绕动力电池绿色设计、余能检测、放电、存储、定向循环等方面推进国家标准制修订 [2] - 福建省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示范模式 [1] 企业实践与技术成果 -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自主研发DRT定向循环技术,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 [2] - 邦普循环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 [2] - 泉州清能公司通过构建标准体系,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减碳238吨,产值达2300万元 [2]
又一千亿级大市场,要来了!
新华网· 2025-10-19 17:55
行业市场规模与前景 - 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2]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2] - 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2] 政策与标准支持 - 我国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2] -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积极推进相关国家标准研制发布,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 - 下一步将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围绕绿色设计、余能检测、放电、存储、定向循环等方面推进国家标准制修订 [3] 企业实践与技术进展 -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自主研发DRT定向循环技术,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 [3] - 邦普循环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 [3] - 泉州清能公司通过构建标准体系,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减碳238吨,产值达2300万元 [3] 区域发展模式 - 福建省作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重要生产基地,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示范模式 [2]
千亿元市场即将启幕 上市公司竞速动力电池退役赛道
证券日报· 2025-10-18 11:16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信部等部门积极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的国家标准研制发布,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 中国已成为动力电池生产和使用大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动力电池回收被视为新蓝海市场 [1] - 预计到2030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市场正走向规模化、有序化、国际化的良性发展方向 [3] 主要参与者与业务模式 - 宁德时代已在国内多地建成回收基地,对废旧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金属材料进行加工提纯,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等,实现关键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 [1] - 格林美打造了“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电池再装配”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与全球900余家车企和电池厂合作 [2] - 除格林美外,骆驼集团从铅酸电池回收延伸至锂电领域,欣旺达成立专业回收子公司,中伟新材向下游拓展锂电池黑粉回收业务,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2] 技术创新与回收效率 - 格林美通过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锂回收率大于96.5%、镍钴回收率大于99.5%、石墨回收率大于95%、磷回收率大于95%、铁回收率大于90%的经济目标 [2] - 格林美建成6个国内动力锂电池回收工厂覆盖主要区域,并在韩国、印度尼西亚、南非设立回收工厂,进行全球化布局 [2] - 部分公司进行前瞻性布局,如科力远与储能企业合作开发新型镍-氢气储能系统,其电池具有可100%回收利用的优势,能降低全生命周期综合成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