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资金流入
搜索文档
港股速报|午后回暖恒指探底回升 港股扛住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7:08
| 分时 2日 = 5分 15分 30分 40分 国家 周K 月K 年K + | 110+ MM = E / : 恒生指数 (HSI) | | | | | | --- | --- | --- | --- | --- | --- | | 悟生損難 相继 · | 0000 | 25935.41 | 4-16.39 | | | | | -27381.84 | | -0.07% | | | | | | 旺情报价 | | | | | | | 成交量 | 156亿 超高 | 2500000 今月 | 25701.63 | | | 27000.0 | 煤交部 | 2388亿 最低 | 25406.13 昨夜 | 25952.40 | | | | 加纳酒费 | | | | | | 26500.0 | | | | 30 | | | | 质免费图 | | 100.13 | -0.08% | | | | 通常新 | | 47005.24 | | | | | 内原达克 | | 23348.64 | -2.04% | | | | 009888 | | 6771.55 | -1.17% | | | | 美国富时100 | | 0004. ...
港股速报 | 调整延续 恒指低开超250点 赛力斯上市破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0:06
每经记者|曾子建 每经编辑|袁东 今日(11月5日)早盘,港股市场继续跳空低开。 截至发稿,恒生指数开盘报25701.63点,下跌250.77点,跌幅0.97%。 新股方面,新能源车企赛力斯(09927.HK)上市交易,但"生不逢时",上市即遭遇破发。截至发稿,赛力斯最低报118港元,较131.5港元的发行价跌近 10%。 | 赛力斯 (09927) CAS | | | --- | --- | | 125.100 **** A股:赛力斯 149.20 -3.51% 溢价H/A: -23.11% | + 4 | | 行情报价 | | | 成交量 128.900 今开 | 704万股 最高 128,900 | | 118.000 HER 成交额 | 9.08亿 最低 131.500 | | 买量 8.29% 换手 | 28700股 振幅 6.48% | | 英量 | 7500股 均价 129.118 | | 每股收益TTM 4.515 市盈率TTM | 27.71 每股净资产 16.846 | | 总股本 | 17.4亿 总市值 2179亿港元 市净率 7.426 | | 港股股本 | 1.09亿 港股市值 13 ...
国债收益率下行 南向资金大幅流入这一板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4:01
南向资金流向 - 2025年10月13日至17日期间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 [1] - 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额已达11812亿元 [1] - 银行板块获南向资金净流入60.3亿元,居行业首位 [1] 市场环境与流动性 - 同期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收窄,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指数走低 [1] - 外部流动性环境改善 [1] - 两融新开户数在9月同比增长288%,创下年内新高 [1] - 市场信心回暖,增量资金持续入市 [1] 相关金融产品 - 港股通金融ETF(513190)跟踪中证港股通内地金融指数 [1] - 该ETF是H股银行含量最高的一只 [1] 板块表现支撑因素 - 市场环境为包括银行在内的低估值板块提供支撑 [1]
再创记录!年内超1.2万亿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09:41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17日早盘恒生指数下跌0.14%至25851.94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07%,国企指数微涨 [1] - 盘面上科网股跌多涨少,黄金股普遍上涨,创新药概念股延续涨势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指数下行,持仓股中蔚来、华虹领涨,地平线机器人、ASMPT、金蝶国际、哔哩哔哩、商汤、阿里巴巴领跌 [1] 南向资金动向 - 10月16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158.22亿港元,再度突破百亿大关 [1] - 截至10月16日,年内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正式突破1.2万亿港元,续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并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净流入金额 [1] - 南向资金作为港股市场最重要增量资金来源的地位愈发凸显,其较大的存量规模和持续流入势头已成为影响港股市场流动性格局和核心资产定价的关键力量 [1]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与估值 - 截至10月16日收盘,今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超过34% [1] - 截至10月16日,恒生科技指数最新估值(PE-TTM)为22.88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28.79%的估值分位点,意味着历史上超过70%时间的估值都高于当前水平 [2] - 恒生科技指数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其高弹性、高成长特性使其具备更大的向上动能 [2]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逼近1.2万亿港元 港股中长期上行趋势不改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05:32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市场,是港股市场最大的增量资金来源。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11985.67亿港元,创年度净流入金额历史新 高,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其中,8月15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单日净流入纪录。在今年以来南向 资金交易的184个交易日中,南向资金出现净流入的交易日有154个,占比超八成。 ● 本报记者 吴玉华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11985.67亿港元,续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 高。 在南向资金大幅流入的带动下,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截至10月14日收盘,今年以来恒生指数累计涨逾 26%,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逾32%,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总市值超1万亿港元的股票均上涨,平均涨幅均 超过30%。 近期,港股市场出现一定调整。机构人士认为,短期扰动因素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带动港股估值 回调,但中长期趋势不改,港股行情有望继续向上。 超八成交易日南向资金净流入 投资者情绪有望逐渐稳定 截至10月14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分别累计上涨26.83%、 24.54%、32.57%,领涨全球主要市场 ...
中信建投:维持港交所“买入”评级 目标价543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13 16:3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港交所"买入"评级,目标价为543港元 [1] - 当前股价仍存在一定预期差 [1] 估值分析与趋势 - 港交所PE(TTM)为36.49倍,位于近1年、3年、5年的72.15%、71.85%、47.43%分位 [1] - 自4月以来估值持续修复,预计三季度业绩同比高增将消化估值至更具安全边际的位置 [1] - 当港股交投活跃时,高日均成交额往往预示对港交所业绩和成长性更乐观的预期,其PE中枢有望随ADT抬升 [1] - 在港股整体向上期间,港交所涨幅相对恒生指数具有较高的向上弹性 [1] 盈利预测 - 预计港交所第三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为79.11亿港元,同比增长47.26% [2] - 预计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8.24亿港元,同比增长53.38% [2] - 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收入分别为286.25亿港元、303.21亿港元、306.75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94%、5.93%、1.17% [2] - 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02亿港元、194.44亿港元、198.57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0.88%、8.62%、2.13% [2] 四季度市场展望的支撑因素 - 美联储已于2025年9月重启降息,点阵图显示预期年内还将进一步降息,预防式降息有助于改善新兴市场流动性环境 [2] - 南向资金自2025年初以来净买入额已超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净流入趋势不变 [3] - 南向资金增长源于港股低估值优势及A股市场活跃后的流动性外溢效应 [3] - 截至10月10日恒生指数PE-TTM约为11.95倍,处于过去20年的64%分位数,相较于沪深300的14.24倍市盈率,港股"估值洼地"效应突出 [3] - 港股估值优势对全球资本,包括南下和海外资金,具有较强吸引力 [3] 市场交投情况 - 港股市场前三季度日均成交额维持高位 [1] - 南向资金的持续买入是核心驱动力之一 [1]
中信建投:维持港交所(00388)“买入”评级 目标价543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6:32
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港交所“买入”评级,目标价543港元 [1] 核心看涨逻辑 - 美联储降息的流动性预期、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及估值优势三重因素有望共同支撑四季度港股市场维持较高活跃度 [1] - 继续看好后续市场情绪和交投活跃度的维持,认为港交所当前股价仍有一定预期差 [1] 估值与市场表现 - 自4月以来港交所整体估值持续修复,驱动力为前三季度日均成交额维持高位及南向资金持续买入 [1]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港交所PE(TTM)为36.49倍,位于近1年、3年、5年的72.15%、71.85%、47.43%分位 [1] - 当港股市场交投火热时高日均成交额往往预示对港交所业绩和成长性更乐观的预期,其PE中枢有望随日均成交额抬升 [1] - 在港股整体向上期间港交所涨幅相对恒生指数具有较高的向上弹性 [1] 业绩预测 - 预计港交所第三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为79.11亿港元,同比增长47.26%,归母净利润为48.24亿港元,同比增长53.38% [2] - 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收入分别为286.25亿港元、303.21亿港元、306.75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94%、5.93%、1.17% [2] - 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02亿港元、194.44亿港元、198.57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0.88%、8.62%、2.13% [2] 四季度市场展望 - 美联储已于2025年9月重启降息,点阵图显示预期年内还将有进一步降息操作,预防式降息有助于改善新兴市场流动性环境 [2] - 南向资金自2025年初以来净买入额已超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净流入趋势不变 [3] - 南向资金增长源于港股市场低估值优势及A股市场活跃后的流动性外溢效应 [3] - 截至10月10日恒生指数PE-TTM约为11.95倍,处于过去20年来的64%分位数水平,相较于沪深300的14.24倍市盈率,港股“估值洼地”效应突出 [3]
阿里港股创近4年新高,投行预测还能涨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3 18:03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3日香港恒生指数收跌0.54%,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90% [1] - 港股汽车股集体下跌,比亚迪股份跌近4%,"蔚小理"均跌超2% [1] - 方正证券指出港股上涨行情仍未结束,建议关注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低估值品种补涨机会 [1] 阿里巴巴个股表现 - 阿里巴巴-W逆势上涨1.09%,股价创近四年来新高 [1] - 自8月底至10月3日,公司股价已上涨近60% [1] - 摩根大通将公司港股目标价上调近45%至240港元,意味着较10月3日收盘价仍有约30%上涨空间 [2] 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持续加速流入港股市场 [1] - 截至9月30日,阿里巴巴-W已连续26个交易日获得南向资金净买入,累计净买入金额约757.09亿港元,是第二名腾讯控股73.73亿港元的10倍 [1] - 2024年底以来,投资公司的主要是国际知名机构投资者、主权基金及科技领域对冲基金,知名投资人段永平等也参与增持 [1] - 方舟投资管理公司本周进一步增持了阿里巴巴股票 [2]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利好不断释放,A股、港股市场信心显著回升 [1]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港股流动性环境有望进一步受益 [1] - 历史经验显示港股市场10月份日历效应显著,红十月行情可期 [1] -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分析阿里巴巴近期大涨背后有四大核心原因 [2]
海外宏观周报(香港市场观察第2期):金管局跟随降息,港股保持热度-20250930
民银证券· 2025-09-30 16:06
核心观点 - 香港金融市场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下表现积极,金管局跟随降息25个基点至4.5%,预计利率仍有下降空间,利好金融市场、楼市及经济复苏 [4][12] - 港股市场热度持续,主要指数显著上涨,南向资金月度净流入创4年新高,市场估值持续修复但股息率处于历史低位 [5][15][25] - 港元利率波动上行,与美元负利差收窄,汇率温和走强,资本市场活跃及美元降息预期支撑港元汇率保持偏强态势 [4][7][13] 资金市场 - 港元利率曲线呈现波动,隔夜HIBOR月末回落至3.715%,但1个月、3个月及12个月HIBOR均较8月末上升30bp、23bp和12bp [7] - 港元与美元负利差显著收窄,1个月利差从-104bp收窄至-54bp,与人民币利差扩大至189bp [4][9] - 香港金管局跟随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银行体系总结余保持542亿港元稳定,港元兑美元汇率升值至7.7839 [4][12][13] 股票市场表现 - 港股主要指数近一个月普遍上涨,恒生指数涨6.16%,恒生科技指数涨11.4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5.66% [5][15] - 行业表现分化,原材料业和非必需性消费业领涨,涨幅达18.4%和17.8%,仅电讯业下跌 [5][15] - 细分行业中其他金属及矿物、食品添加剂和线上零售商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9.9%、31.5%和31.2% [17] 市场估值 - 恒生指数平均市盈率升至12.06倍,处于近十年79.7%分位,市净率升至1.23倍,处于83.6%分位 [5][19][21] - 地产建筑业市盈率最高,信息科技业市净率领先,但历史分位相对中游 [19][21] - 股息率小幅下行至2.94%,处于近十年18.1%分位,能源业和电讯业股息率领先 [5][23] 南向资金 - 9月南向资金净流入超1600亿元人民币,创4年来月度新高,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至10715亿元 [5][25] - 行业流入集中,非必需性消费、医疗保健和信息科技业在月度、季度及年度净流入中均位列前三 [5][27]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小幅回调,持仓股小米集团午后重挫5%,小米17系列发布会于昨日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4:09
港股市场表现 - 9月26日午后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科网股普跌 风电股走强 内房股普涨 汽车股活跃 生物医药概念走弱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持仓股中 地平线机器人 金山软件 小米集团 金蝶国际 阿里健康领跌 小米集团午后跌幅超5% [1] 小米集团业务动态 - 9月25日发布全新小米17系列手机 起售价4499元 小米17Pro起售价4999元 小米17ProMax起售价5999元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1] - 雷军表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自研手机SoC至少坚持10年 至少投入500亿元 [1] -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小米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前三厂商 全球最大的AIoT智能硬件平台 看好其AI加速产业重构过程中的端侧龙头卡位优势 [1] - 手机业务积极推进高端化战略及国际化扩展 IoT业务受益于核心自研能力提升和出海空间 汽车业务伴随车型矩阵完善及生态链协同 目标跻身全球前五车厂 [1] 阿里巴巴与恒生科技指数 - 阿里2025云栖大会点燃看涨狂潮 恒生科技有望再度向上突破 [2] - 阿里巴巴年内股价已翻倍 为恒生科技指数第一大权重股 权重高达9.17% [2] - 美联储降息重启 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内外资共振及AI叙事强化共同催化恒生科技估值重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