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大战
icon
搜索文档
财报解读|瑞幸三季度收入增长50%,业绩会回应重新上市进展
第一财经· 2025-11-17 23:45
新一轮的外卖大战让国内咖啡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在今日晚间公布的三季报显示,瑞幸咖啡第三季度实现净收入1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2%,实 现GAAP营业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12.9%。在业绩会上,瑞幸咖啡首席执行官郭谨一也回应了外卖大战的影响和重新上市的进展。 从收入结构上看,第三季度瑞幸自营门店收入110.8亿元,同比增长47.7%,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4.4%,比2024年同期的-13.1%有明显改善。自营 门店经营利润为19.4亿元,同比增长10.2%。合作门店单季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62.3%。 外卖大战加速了咖啡市场的集中度提升。 瑞幸管理层认为,第三季度净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门店数量增长以及月度交易客户数增长带动。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瑞幸咖啡单季度净新开门店3008家,同 比增长11.5%,截至第三季度末,瑞幸咖啡门店总数增至29214家。同时,平均每月交易客户数达到1.1亿,同比增长了40.6%。 I monique / y f 元 y P 瑞幸咖啡的增长也受到外卖大战的影响。从第二季度开始,国内几大外卖平台对咖啡等现制饮品进行大规模补贴。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瑞幸咖啡单季配送 ...
外卖大战进入下半场:订单量下滑、客单价走高,美团最快明年中实现盈亏平衡
华尔街见闻· 2025-11-14 09:59
行业整体趋势 - 中国外卖市场增长放缓,日均订单总量从9月峰值1.51亿单降至10月的1.45亿单,预计11月进一步降至1.41亿单 [1][2] - 行业竞争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趋于理性,高额补贴将逐步降温 [1][7][8] - 竞争焦点或将从价格战转向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 [8] 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以50%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日均订单约7100万单 [2] - 阿里巴巴占据42%的市场份额,日均订单约5900万单 [2] - 京东以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日均订单约1100万单 [2] 盈利能力分析 - 美团每单亏损持续收窄,从9月的1.8元改善至10月的1.4元,预计11月为1.2元 [4] - 阿里巴巴11月每单亏损预计为3.0元,京东11月每单亏损预计高达4.8元 [4] - 美团有望在2026年年中实现盈亏平衡,2026年下半年每单盈利达到0.4-0.5元 [1][4] - 阿里巴巴预计至2026年底才能接近盈亏平衡 [1][4] 平台核心策略 - 美团战略侧重于管理优质高频会员,通过优惠券套餐提高用户忠诚度,以追求盈利质量 [5] - 阿里巴巴战略重点在于对外卖/闪购业务进行大规模投资,其补贴策略转折点取决于外卖业务盈亏平衡及外卖流量向电商的转化率从2%提高至4-5% [5] - 京东策略相对聚焦,侧重于利用3C数码和母婴等关键闪购品类服务其Plus会员 [6] 盈利路径与驱动因素 - 实现盈利的关键路径在于实施更“智能”的补贴策略,向高客单价订单倾斜,并借助订单密度提升优化履约成本 [4] - 补贴降温的驱动因素包括可能引来监管关注、冬季饮料订单减少的季节性因素以及持续高额补贴难以为继 [8]
饮料市场,销售下滑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12:45
饮料行业市场趋势 - 2025年9月饮料市场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9%,其中线下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10.4% [1] - 统一企业中国2025年第三季度饮料业务收入同比下滑低个位数,主要受外卖平台价格战及行业竞争影响 [2] - 2025年7月至9月,中国软饮料产量分别同比下滑0.17%、6.79%、10.12%,下滑幅度逐月加大 [3] - 三季度台风暴雨天气较多对饮料销售产生负面影响 [4] - 现制茶饮对包装类液态奶产品形成替代,对乳业市场造成冲击 [2] 食品饮料公司业绩与动态 - 统一企业中国2025年第三季度食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中低个位数,五元以上产品营收占比创新高,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00% [2] - 日清食品2025财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0.62亿港元,同比增长6.99%,净利润为2.58亿港元,同比增长2.73% [24] - 圣农发展2025年10月销售收入为17.59亿元,同比增长11.09%,其中深加工肉制品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04% [16] - 仙坛股份2025年10月鸡肉产品销售收入为5.03亿元,同比增长9.30% [17] - 民和股份2025年10月销售商品代鸡苗2685.11万只,销售收入为8960.3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43%和7.82% [19] - 晓鸣股份2025年10月鸡产品销售收入为5629.81万元,同比下降34.89% [18] - 罗牛山2025年10月销售生猪7.15万头,销售收入为1.16亿元,2025年1-10月累计销售收入为10.33亿元,同比下降3.82% [15] - 胖东来2025年合计销售额突破200亿元,较2024年全年高出超30亿元 [42][43] 新产品与品牌合作 - 好丽友与海绵宝宝联合上新“香脆汉堡味好多鱼”,农夫山泉上新“炭仌400ml原豆现萃系列” [25][26] - 华润啤酒与古越龙山联合推出「越小啤」系列新品,包括“陈皮柚子铺”和“青梅气泡岛”两种风味 [27] - 好丽友上新“巧克力莓果味Q蒂蛋糕”和“巧克力莓果味蘑菇力”两款新品 [28] - 旺旺与一饭封神联合推出“玫瑰乳扇味夹心米果卷”新品 [29] - DQ与人气IP美乐蒂、酷洛米联名推出「甜心物语」系列新品 [34] - 简爱与茶力的小怪兽联合上新“甜种黄皮酸奶”和“日本柚子黄皮酸奶” [35] 餐饮与零售业发展 - CPE源峰向汉堡王中国注入3.5亿美元初始资金,计划将中国门店从约1250家拓展至2035年的4000家以上 [31] - 自2025年10月以来,西贝在多地累计闭店近10家 [32][33] - 海底捞冬季全国主推产品已上架,以双料真香锅为主打锅底 [38] - 星巴克在广东省限时上新两款特饮:“莓莓风味抹茶星冰乐”和“海盐焦糖风味鸳鸯拿铁” [37] - 瑞幸咖啡与云南省政府举行工作会谈,计划加强在原产地采购、生态种植等领域的合作 [36] 乳制品与上游合作 - 伊利金领冠已搭建起横跨太平洋的“乳业桥梁”,将前沿成果应用于系列产品 [30] - 新西兰a2牛奶公司与中国农垦控股上海有限公司扩容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拓展高端乳品核心品类 [20] 零售与渠道拓展 - 来伊份在进博会上与多家全球食品巨头签署战略采购协议,总金额达2.5亿元人民币 [21] - 第72家茅台文化体验馆在广州番禺开业 [22][23] - if椰子水拟设立首个中国区总部 [24] 物流与电商进展 - 2025年10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75.5,同比提升2.4%,其中发展规模指数同比提升5.6% [45] - 中国邮政开通郑州—东京全货机航线,计划每周执飞四班 [46] - 京东计划于2026年4月建设全球首个全无人配送站 [41] - 亚马逊在多个市场推出低价购物应用Amazon Bazaar [44] - 美团首款AI IDE产品CatPaw开启公测 [40] 其他行业数据 - 2025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9% [9] - 2025年11月10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8.13元/公斤,较上周五下降 [14] - 2025年度电影票房(含预售)突破450亿元 [48]
聊聊对饿了么和淘宝闪购「二合一」传闻的看法
钛媒体APP· 2025-11-06 11:35
品牌整合战略 - 淘宝闪购将取代饿了么成为阿里巴巴唯一的外卖与即时零售品牌,部分用户的饿了么App已进行灰度更新,显示“淘宝闪购”成为图标主体[1] - 品牌整合旨在解决此前双品牌(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结构造成的混淆,例如对外需解释“淘宝闪购提供补贴,饿了么提供履约支持”的拗口局面[3] - 此次调整被视为“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选择,在“外卖大战”进入新格局后,公司重新定位品牌以提升效率[3] 淘宝闪购发展历程 - 淘宝闪购于今年4月由站内“小时达”业务升级而来,并获得淘宝App一级入口,全面接入饿了么的供给和服务[3] - 5月小长假期间,淘宝闪购全量上线,通过发放大额红包提升日活,并签约汪苏泷作为代言人[3] - 7月,淘宝闪购投入500亿巨额补贴加入“外卖大战”,直接影响京东和美团的第三季度利润[3] - 8月,公司宣布淘宝闪购峰值订单量达到单日1.2亿单,在外卖行业取得“坐二望一”的市场地位[3] 品牌心智建立 - 淘宝闪购在用户心智中快速确立,网友已普遍将“闪购”一词默认为淘宝闪购,而非更早提出该概念的美团闪购[4] - 淘宝闪购作为淘宝生态内的新服务,与传统的快递电商模式形成鲜明对比(骑手送货上门 vs 拆包裹),因其无历史包袱而更易被用户理解[5] - 相比之下,美团外卖与美团闪购的业务边界在用户认知中较为模糊,用户点麦当劳或充电线均视为“下一单外卖”,削弱了闪购品牌的独立性[5] 饿了么品牌定位演变 - 饿了么在行业中长期被视为“万年老二”,甚至被传言指美团保留其存在是为避免垄断嫌疑[6] - 在公司内部,饿了么的资产属性大于业务属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18年积累的本地履约网络,该网络被视为战略性非卖品[7] - 在“外卖大战”中,饿了么品牌的对外表达逐步淡化,主要作为资源(供给、流量、配送)输送方,而非品牌主角[7] 战略资源协同 - 淘宝闪购依托淘宝的9亿月活跃用户,为电商业务带来1亿新增用户,体现其拉动增量的能力[7] - 骑手新款工装设计突显淘宝闪购的核心地位,饿了么与菜鸟、速卖通并列显示主次分明[8] - 以淘宝品牌背书有助于提升内部组织调度效率及代理商信任,暑期“外卖大战”期间已有代理商要求改用淘宝闪购作为店头物料[10] 公司整体战略对齐 - 品牌整合符合马云提出的“回归淘宝”主战略及吴泳铭为淘宝设计的“大消费平台”愿景,利用国民级品牌开拓增量市场[10] - 此举被视为唯物主义的实践,强调物质构成(如履约网络)大于符号意义(如旧品牌),符合长期竞争需求[10] - 战略核心是“腾笼换鸟”,即通过品牌更换提升业务运营效率,聚焦资源强化市场竞争力[11]
外卖大战真实数据公布:行业75%新增订单客单价不足15元
北京商报· 2025-10-16 21:35
行业整体趋势 - 餐饮行业客单价已接近2015年水平[1] - 4月开始客单价进入断崖式下跌[1] - 本应需求旺盛、有望提价的七八月旺季,大盘客单价仍跌至阶段性低位[1] 外卖市场动态 - 今年新增外卖订单中,有七成来自15元以下的低价区间[1] - 今年5月外卖大战后,通过补贴催生的增量订单中,有将近一半是饮品[1] - 许多奶茶店和咖啡店出现爆单现象[1] 商家经营策略 - 商家被迫靠低价维持订单[1] - 恶性价格竞争阻断了年初消费高涨带来的短暂价格修复进程[1]
美团王莆中:堂食客单价跌至十年前
第一财经· 2025-10-16 20:23
外卖订单结构变化 - 今年新增外卖订单中75%来自15元以下的低价区间 [1] - 外卖大战后通过补贴催生的增量订单中近一半是饮品 [1] - 许多奶茶店和咖啡店出现爆单现象 [1] 餐饮行业客单价趋势 - 餐饮行业堂食客单价已接近2015年水平 [1] - 大盘客单价跌至阶段性低位 [1] - 商家被迫依靠低价策略维持订单量 [1]
美团王莆中:堂食客单价跌至十年前
第一财经· 2025-10-16 19:12
行业趋势 - 餐饮行业堂食客单价已接近2015年水平 [1] - 大盘客单价跌至阶段性低位 [1] - 商家被迫依靠低价策略维持订单量 [1] 外卖市场动态 - 今年新增外卖订单中75%来自15元以下的低价区间 [3] - 今年5月外卖大战后通过补贴催生的增量订单中有近一半是饮品 [3] - 大量奶茶店和咖啡店出现爆单现象 [3]
招商证券:双节期间餐饮链环比改善 继续推荐高景气赛道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1:45
整体消费与出行数据 - 双节假期前四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 [2][2] - 整个假期间日均人员流动量达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略好于预期 [2][2] - 消费出行表现相对平稳,餐饮景气度有所提升 [1][2] 各板块景气度排序 - 板块整体景气度排序为:零食 > 饮料 > 餐饮链(调味品、啤酒、速冻)> 乳制品 > 白酒 [2][2] - 零食和饮料板块保持较高景气度 [1][4] - 调味品、速冻等板块实际动销有所改善,啤酒表现平淡,乳制品动销仍承压 [1][2] 白酒板块 - 双节期间白酒总体销售同比下滑约20%,与节前预期基本一致 [2][3] - 高端酒与宴席场景表现较好于此前预期 [1][2][3] - 后续需关注供给侧收缩信号及需求边际修复速率 [3] 调味品板块 - 7-8月受餐饮需求弱复苏拖累,板块表现较弱 [1][3] - 9月及双节期间随着餐饮逐步复苏,动销迎来改善,同比去年有所提升 [2][3] - 双节动销略好于预期,餐饮需求复苏对板块有所拉动 [2][3] 乳制品板块 - 双节期间动销仍承压,头部企业常温液奶有所下滑 [1][2] - 7-8月伊利液奶下滑低个位数,9月预计仍下滑低个位数 [3] - 渠道平稳备货,库存保持相对健康,但实际动销相比去年有所下滑 [3] 饮料板块 - 行业逐步进入淡季,但强势品牌延续景气度 [3][4] - 外卖大战对餐饮型饮品产生冲击但整体可控,农夫山泉、无糖茶保持较好增长 [3] - 包装水持续抢占市场份额,东鹏饮料扩张态势良好 [3] 啤酒板块 - 三季度及双节需求延续偏弱态势,尤其是在现饮、餐饮渠道 [4] - 各企业加大在即时零售渠道投入以抓住渠道红利 [4] - 前期强势单品及处于成长周期的产品表现相对较好 [4] 零食板块 - 板块延续高景气,部分公司受益于双节礼赠场景表现较好 [2][4] - 传统流通渠道9月增速平稳,量贩渠道双节期间进店客流量较好 [2][4] 速冻板块 - 双节期间需求环比略有改善,但改善幅度有限 [4][5] - B端需求(火锅料、面点类)有所改善,C端需求相对平淡 [4][5] - 菜肴类9月受舆论影响动销平淡,双节期间略有改善 [5]
广告行业跟踪(12):7月户外广告整体下滑,网站行业投放大幅增加
长江证券· 2025-09-29 22:43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且维持该评级 [7]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户外广告投放总额为224.67亿元,同比减少4%,环比减少5%,剔除范围和刊例增长的净值同比减少10% [2][4][10] - 户外视频媒体广告投放总额为153.61亿元,同比减少7% [2][10] - 楼宇液晶媒体受媒体收集周期变化影响,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减少12%、环比减少17% [2][10] - 电子屏媒体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8% [2][10] - 网站、饮料和娱乐休闲行业成为7月户外视频媒体投放主力军,受外卖大战和暑期效应影响 [2][10] 分渠道表现 - 户外传统媒体广告投放刊例花费为71.06亿元,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4.0%,剔除范围和刊例变化的广告净值同比增长3.6% [10] - 户外视频媒体中,楼宇液晶媒体净值同比减少22% [10] - 电子屏媒体净值同比增加6% [10] - 高铁视频媒体广告投放环比增长6% [10] - 地铁电子屏媒体投放规模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38% [10] 分行业投放情况 - 户外视频媒体投放TOP5行业分别为网站、饮料、娱乐休闲、服务业和酒类行业,广告投放占比分别为24%、23%、8%、8%、5% [10] - 网站行业投放份额从去年同期的3%大幅提升至24% [10] - 饮料行业投放占比为23%,位居第二 [10] - 娱乐休闲和服务业的广告投放份额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 [10] 行业趋势与投资价值 - 楼宇媒体以其高频接触和精准定位的特点,成为品牌传播的有效渠道 [10] - 随着国内经济周期性复苏态势延续,市场需求回暖,广告投放有望复苏 [10] - 看好楼宇媒体赛道的投资价值 [10]
淘宝闪购最大的对手是双11
36氪· 2025-09-25 11:59
双11大促策略与竞争格局 - 淘宝双11定档10月15日开启预售,持续至11月14日结束,主打现货现卖且无需凑单 [1] - 抖音电商于9月8日开启双11招商,将大促周期拉长至57天,刷新“史上最长双11”记录 [1][3] - 抖音电商2025年GMV目标为4.2万亿元,较2024年的3.34万亿元增长20%,意图抢夺淘天和拼多多的货架电商份额 [3] - 拼多多推出让利商家的百亿减免活动,京东进行真金白银补贴,各大平台均积极参战 [3] 淘宝电商业务的核心地位与竞争态势 - 淘天集团在2025财年贡献阿里集团近5成营收和113%的净利润,是集团利润核心并反哺其他业务 [2] - 2024年淘天集团、拼多多、京东、抖音的GMV分别为8万亿、5.2万亿、4.5万亿、3.34万亿元,淘天占据约四成电商份额 [2] - 双11对淘天象征意义重大,是证明其订单爆发能力和品牌打造能力的关键战役,关乎商家吸引力和员工凝聚力 [2] - 蒋凡重掌淘天后,服饰、美妆、运动等核心行业商家实现店铺业绩快速增长 [2] 淘宝闪购业务的崛起与心智占领 - “淘宝闪购”通过持续补贴和广告覆盖成功占领用户心智,使“闪购”一词在用户潜意识中等同于淘宝 [7] - 闪购业务将用户带回淘宝电商,有用户将淘宝APP从手机第二屏移回首屏,电商下单行为也从拼多多回归淘宝 [7] - 闪购为淘宝重新带来“省”的心智,500亿补贴和营销声量强化了价格竞争力 [8] - 淘宝从618前开启不打烊价格补贴,将服饰、美妆等行业价格打至去年8.5折,带动电商大盘增长 [8] 内部资源分配与战略协同挑战 - 淘宝电商与外卖(闪购)业务在双11期间存在内部资源竞争,流量分配优先向货币化率更高的电商倾斜 [4] - 淘天流量部分依赖外部采买及高德、支付宝等兄弟公司供给,均有成本需计算ROI,双11期间难以导流给毛利不高的外卖业务 [4] - 双11和外卖业务的团队存在人员重叠,同为S级项目,在战略执行上存在挑战 [5] - 双11期间,外卖业务可借此机会完善基础运营和供应链,提升效率,为春节决战做准备 [5] 淘宝电商的运营策略与价格力建设 - 淘宝今年强化店铺分权重以分配流量,促使商家提升服务水平,并对有价格竞争力的卖家给予流量和补贴支持 [8] - 88VIP会员体系提供日常5%、大促期间8%(如满5000减400)的额外补贴,成为绕过平台比价系统的差异化武器 [9] - 京东采取更激进的价格补贴策略,平台主动圈选商家进行补贴并承担成本 [9] - 淘宝通过JBP(联合生意计划)业绩对赌,进一步增强品牌在平台的价格竞争力 [8] 外卖业务竞争态势与未来决战 - 淘宝闪购订单量于8月7日、8日连续超过竞争对手,意味着其成为行业第一,攻守态势发生转换 [11] - 外卖行业格局稳定需一场决战,预计将在2026年春节发生,利用春节人口流动带动全国消费习惯 [12] - 阿里集团现金储备高达5856亿元,远超竞争对手的1017亿元,具备进行持久战的财务实力 [13] - 蒋凡在内部获得阿里合伙人委员会的深度授权,目标是通过春节决战清空弹夹,赢得商家、用户和骑手 [12][13] 公司整体战略与市场预期 - 蒋凡重掌淘天电商业务一年来,公司持续修炼内功,未进行大规模战略或产品升级,被视为蓄力准备猎杀的时刻 [14] - 阿里在财报发布等节点后股价表现强劲,Q2财报后股价飙升13%,而竞争对手股价则出现大幅下跌 [13] - 公司的真正主战场在电商和零售,本地生活(外卖)被视为前菜,电商大战才是终极目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