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大有效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全省稳增长暨高质量项目建设工作调度会召开
陕西日报· 2025-09-30 07:11
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核心为部署稳增长及高质量项目建设工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总体工作方向 - 总体工作要求是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1] - 强调需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等攻坚硬仗 [1] - 要求扎实做好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各项工作 [1] 产业发展重点 - 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能源工业"压舱石"作用 [1] - 要求加力推动非能工业企业稳产增产 [1] - 提出需多措并举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1] 项目管理与执行 - 要求进一步用好"四个一批"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偏离度管理 [1] - 强调需持续加强督导帮扶、靠前推动和穿透式调度,及时解决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1] - 目标是推动重点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1]
新政策工具,定了!规模5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0:35
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为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出口增长4.8%,但上述指标相较上月均呈现边际走弱态势[1] - 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带动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1] 供给侧表现 - 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9.3%,比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快2.9个、4.1个百分点[3] - 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设备、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保持快速增长[3]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住宿餐饮业生产指数增速比上月加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3] 企业景气程度 - 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从1-7月的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3] - 单月增速由7月份的下降1.5%转为8月份增长20.4%[3] 需求侧表现 - 消费方面,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8个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超过20%[3] - 服务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1%[4] - 投资方面,前8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5.1%,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4.1%、28.0%、12.6%[4] - 外贸方面,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连续三个月实现双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8%[4]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5] - 工具重点投向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具体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绿色低碳、农业农村、交通物流、城市基础设施等[5] - 区别于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本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但更加侧重于提振消费和新兴产业领域[6]
瑞达期货热轧卷板产业链日报-20250929
瑞达期货· 2025-09-29 17: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一HC2601合约减仓下行 宏观方面欧盟计划对中国钢铁及相关产品加征25%-50%的关税 供需上热卷周度产量小幅下调但维持高位 产能利用率82.81% 需求相对平稳 库存和表观需求变化不大 临近假期现货市场动力不足 欧盟加征关税打压市场信心 钢价承压 技术上HC2601合约1小时MACD指标显示DIFF与DEA向下走弱 操作上震荡偏空 轻仓过节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HC主力合约收盘价3289元/吨 环比下降24元;持仓量1384470手 环比减少6738手 [2] - HC合约前20名净持仓-60643手 环比增加14911手;HC1 - 5合约价差-9元/吨 环比下降2元 [2] - HC上期所仓单日报46314吨 环比无变化;HC2601 - RB2601合约价差192元/吨 环比下降7元 [2] 现货市场 - 杭州4.75热轧板卷3380元/吨 环比无变化;广州4.75热轧板卷3320元/吨 环比下降10元 [2] - 武汉4.75热轧板卷3400元/吨 环比无变化;天津4.75热轧板卷3290元/吨 环比无变化 [2] - HC主力合约基差91元/吨 环比增加24元;杭州热卷 - 螺纹钢价差90元/吨 环比增加10元 [2] 上游情况 - 青岛港61.5%PB粉矿779元/湿吨 环比下降4元;河北准一级冶金焦1490元/吨 环比无变化 [2] - 唐山6 - 8mm废钢2250元/吨 环比无变化;河北Q235方坯2970元/吨 环比下降20元 [2] - 45港铁矿石库存量13997.35万吨 环比增加193.13万吨;样本焦化厂焦炭库存39.29万吨 环比下降2.92万吨 [2] - 样本钢厂焦炭库存量661.38万吨 环比增加16.48万吨;河北钢坯库存量122.5万吨 环比增加0.77万吨 [2] 产业情况 - 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4.47% 环比增加0.47%;247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90.88% 环比增加0.50% [2] - 样本钢厂热卷产量324.19万吨 环比下降2.30万吨;样本钢厂热卷产能利用率82.81% 环比下降0.59% [2] - 样本钢厂热卷厂库81.70万吨 环比增加0.40万吨;33城热卷社会库存298.80万吨 环比增加2.11万吨 [2] - 国内粗钢产量7737万吨 环比下降229万吨;钢材净出口量901.00万吨 环比下降38.00万吨 [2] 下游情况 - 汽车产量281.54万辆 环比增加22.43万辆;汽车销量285.66万辆 环比增加26.32万辆 [2] - 空调1681.88万台 环比下降377.77万台;家用电冰箱945.32万台 环比增加72.25万台 [2] - 家用洗衣机1013.18万台 环比增加135.75万台 [2] 行业消息 -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座谈会 就“十五五”时期扩大有效投资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 国家发改委将实施务实举措 加强政策协同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 - 江苏省商务厅调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 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于2025年9月28日24:00暂停实施 [2]
新政策工具,定了!规模500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9-29 16:35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与用途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总规模确定为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1] - 该工具可撬动1.5万亿元至2.5万亿元基建投资规模,预计助力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6.0% [1] - 资金正抓紧投放至具体项目,旨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以扩大有效投资 [1] 工具性质与运作模式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被定义为“准财政”工具,由政府确定资金投向领域,但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2] - 工具重点支持方向预计为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 [2] - 工具的落地将对解决项目资本金不足、降低融资门槛、扩大有效投资及推动产业升级有积极意义 [2] 政策目标与宏观影响 - 政策目标在于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 - 该工具有利于发挥“调结构+稳经济”双重作用,一方面支持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支持基础设施 [3] - 考虑到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放缓,该工具有利于加快基建投资推进节奏,为稳增长提供助力 [3] 项目储备与地方准备 - 多地正积极进行项目储备申报工作,例如湖北省咸宁市已专题研究2025年项目储备申报 [2] - 地方积极储备项目旨在抢抓政策机遇,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为政策落地提供保障 [2] - 该工具是2025年下半年稳投资、促创新的重要举措 [2] 其他配套政策 - 扩大有效投资的“组合拳”持续发力,包括推动“两重”建设 [3] - 截至8月1日,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 [3] - 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 [3]
申银万国期货早间策略-20250929
申银万国期货· 2025-09-29 1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9月股指走势较7、8月更波折,进入持续上涨后的高位整固阶段,行情长时间上涨后部分资金在高位对冲需求增加,使多空力量出现分歧,带来股指较大波动,但中长期看中国资本市场战略配置期才刚开始 [2] - 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科技成长成分居多,更偏进攻,波动大但可能带来更高回报;上证50和沪深300红利蓝筹成分居多,更偏防御,波动小但价格弹性可能较弱 [2] 各部分总结 股指期货市场 - IF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4543.20、4532.40、4525.00、4500.20,涨跌分别为 -53.40、 -49.20、 -47.40、 -39.40,涨跌幅分别为 -1.16%、 -1.07%、 -1.04%、 -0.87%,成交量分别为35095.00、3254.00、71448.00、11288.00,持仓量分别为56282.00、4375.00、150988.00、48279.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2835.00、367.00、 -3631.00、 -350.00 [1] - IH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2945.20、2943.20、2944.40、2941.60,涨跌分别为 -12.80、 -13.20、 -14.00、 -14.20,涨跌幅分别为 -0.43%、 -0.45%、 -0.47%、 -0.48%,成交量分别为15109.00、966.00、29241.00、2910.00,持仓量分别为20891.00、1395.00、61526.00、12176.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819.00、301.00、341.00、 -420.00 [1] - IC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7202.60、7135.80、7080.00、6906.00,涨跌分别为 -108.40、 -104.40、 -105.40、 -101.00,涨跌幅分别为 -1.48%、 -1.44%、 -1.47%、 -1.44%,成交量分别为35918.00、3743.00、82089.00、14285.00,持仓量分别为61909.00、6981.00、135754.00、47580.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1087.00、841.00、3028.00、583.00 [1] - IM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7357.00、7271.20、7189.20、6972.20,涨跌分别为 -99.40、 -98.00、 -101.60、 -104.20,涨跌幅分别为 -1.33%、 -1.33%、 -1.39%、 -1.47%,成交量分别为56703.00、5684.00、155277.00、25326.00,持仓量分别为83509.00、8850.00、192544.00、79961.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623.00、1021.00、8777.00、1116.00 [1] - IF下月 - IF当月、IH下月 - IH当月、IC下月 - IC当月、IM下月 - IM当月隔月价差现值分别为 -10.80、 -2.00、 -66.80、 -85.80,前值分别为 -13.80、 -2.20、 -74.80、 -84.60 [1] 股指现货市场 - 沪深300指数前值4550.05,前两日值4593.49,涨跌幅 -0.95%,前值成交量208.48亿手,总成交金额5987.24亿元,前两日值成交量229.82亿手,总成交金额6698.67亿元 [1] - 上证50指数前值2941.02,前两日值2952.74,涨跌幅 -0.40%,前值成交量48.14亿手,总成交金额1501.88亿元,前两日值成交量54.32亿手,总成交金额1586.67亿元 [1] - 中证500指数前值7240.91,前两日值7341.32,涨跌幅 -1.37%,前值成交量211.44亿手,总成交金额4301.98亿元,前两日值成交量236.18亿手,总成交金额4930.47亿元 [1] - 中证1000指数前值7397.59,前两日值7506.51,涨跌幅 -1.45%,前值成交量258.75亿手,总成交金额4368.63亿元,前两日值成交量264.40亿手,总成交金额4647.45亿元 [1] - 行业方面,能源、原材料、工业、可选消费前值分别为2146.75、3343.74、2502.90、6690.35,前2日值分别为2153.68、3331.81、2529.41、6652.77,涨跌幅分别为 -0.32%、0.36%、 -1.05%、0.56% [1] - 主要消费、医药卫生、地产金融、信息技术前值分别为21962.18、9411.97、6383.43、3480.80,前2日值分别为22010.24、9609.47、6380.12、3591.22,涨跌幅分别为 -0.22%、 -2.06%、0.05%、 -3.07% [1] - 电信业务、公用事业前值分别为5161.89、2474.81,前2日值分别为5297.98、2457.42,涨跌幅分别为 -2.57%、0.71% [1] 期现基差 - IF当月 - 沪深300、IF下月 - 沪深300、IF下季 - 沪深300、IF隔季 - 沪深300前值分别为 -6.85、 -17.65、 -25.05、 -49.85,前2日值分别为 -8.49、 -22.29、 -31.29、 -61.49 [1] - IH当月 - 上证50、IH下月 - 上证50、IH下季 - 上证50、IH隔季 - 上证50前值分别为4.18、2.18、3.38、0.58,前2日值分别为1.06、 -1.14、0.86、 -2.54 [1] - IC当月 - 中证500、IC下月 - 中证500、IC下季 - 中证500、IC隔季 - 中证500前值分别为 -38.31、 -105.11、 -160.91、 -334.91,前2日值分别为 -48.12、 -122.92、 -174.72、 -350.72 [1] - IM当月 - 中证1000、IM下月 - 中证1000、IM下季 - 中证1000、IM隔季 - 中证1000前值分别为 -40.59、 -126.39、 -208.39、 -425.39,前2日值分别为 -61.91、 -146.51、 -224.71、 -440.31 [1] 其他国内主要指数和海外指数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前值分别为3828.11、13209.00、8177.93、3151.53,前2日值分别为3853.30、13445.90、8332.39、3235.76,涨跌幅分别为 -0.65%、 -1.76%、 -1.85%、 -2.60% [1] - 恒生指数、日经225、标准普尔、DAX指数前值分别为26128.20、45754.93、6643.70、23739.47,前2日值分别为26484.68、45630.31、6604.72、23534.83,涨跌幅分别为 -1.35%、0.27%、0.59%、0.87% [1] 宏观信息 -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就“十五五”扩大有效投资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将实施务实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 - 2024年末全国人口总量140828万人,16 - 59岁劳动年龄人口85798万人,占比60.9%,规模优势和人口红利仍在 [2] - 国庆中秋假期小客车免费通行全国收费公路,10月1日0时至10月8日24时,预计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3.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 [2] - 2025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会强调加快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等多项交通举措 [2] - 9月29日至明年6月30日,韩国对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入境免签,预计今年访韩中国游客突破500万人次 [2] 行业信息 - 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 - 2026年)》,目标2025 - 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 [2] - 1 - 8月全国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万亿元,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别完成投资5041亿元、15412亿元、1433亿元、707亿元 [2] -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规定明确餐饮连锁企业总部对全链条食品安全负管理责任 [2] - 截至9月27日,2025年约200省市(县)出台稳楼市政策超470条,预计四季度继续围绕城市更新等方向落实政策 [2]
张军扩:充分有效释放居民消费需求潜力需从三方面政策发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8:05
内需潜力释放政策 - 释放巨大内需潜力需从逆周期性消费刺激政策发力 在总量不减前提下以更大力度支持服务型消费 并对教育医疗养老生育等领域加大政府补贴以提振消费意愿和能力[1] - 提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以增强居民安全保障预期和消费信心[1] - 加大供给侧政策力度 通过减少准入限制优化监管政策等举措扩大优质服务供给[1] 有效投资扩大路径 -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与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应当并重 扩大有效投资关键需加快实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 -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赖于结构矛盾化解 市场需求信心恢复及新发展模式基本形成[2] - 制造业升级改造 新兴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领域如城市更新及乡村整治等背后存在巨大投资需求和潜力[2] 民营企业预期稳定 - 释放投资潜力需稳定民营企业预期并激发活力 结合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加快制定实施细则并明确行政执法标准[3] - 需将针对民营企业的隐形歧视和隐形壁垒作为治理重点[3] - 需加大非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评估和协调 避免执行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对经济生活造成干扰[3]
充分有效释放居民消费需求潜力需从三方面政策发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4:45
释放内需潜力政策 - 释放巨大内需潜力需从三方面政策发力:逆周期性消费刺激政策、提升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大供给侧政策力度 [1] - 逆周期消费刺激政策应在总量不减前提下以更大力度支持服务型消费 特别是针对教育医疗养老生育等急难愁盼问题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以提振消费意愿和能力 [1] - 加大供给侧政策力度需通过减少准入限制、优化监管政策、加大环境建设力度等举措扩大优质服务供给 [1] 扩大有效投资 -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与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应当并重 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是加快实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 -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赖于结构矛盾基本化解、市场需求和信心基本恢复 以及新发展模式和发展业态基本形成 [2] - 除房地产外 制造业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布局及城市更新、乡村整治等领域也拥有巨大投资需求和潜力 [2] 激发民营企业活力 - 释放投资潜力需稳定民营企业预期并激发活力 应结合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加快制定实施细则并明确行政执法标准以减少自由裁量权 [3] - 需将针对民营企业的隐形歧视和隐形壁垒作为治理重点 并加大非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评估和协调 [3] - 要避免正确政策在执行中因形式主义或层层加码而对正常经济社会生活形成干扰 [3]
聚焦扩大有效投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民营企业座谈会
中国青年报· 2025-09-28 22:06
会议基本信息 -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9月28日举行民营企业座谈会 就"十五五"时期扩大有效投资听取企业意见建议 [1] - 参会企业包括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 金发科技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 四川科伦药业等企业的负责人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2023年7月以来坚持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 已有超过80家企业参加相关座谈 [2] 企业建议与表态 - 参会企业建议在编制"十五五"规划时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布局 完善投融资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 - 企业建议支持抢抓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应用等机遇 不断拓展民营企业投资空间 释放投资潜力 [1] - 参会企业表示将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围绕新技术 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扩大有效投资 [1] 政府立场与政策方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民间投资是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风向标 对稳就业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扩大准入 打通堵点 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务实举措 加强产业 投资 财政 金融政策协同 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 - 政府将坚持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 认真倾听企业意见和诉求 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2]
钢铁稳增长方案发布:2025年至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中国经营报· 2025-09-24 15:50
政策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多部门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 [1] - 方案明确2025年至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为4%左右 [1] - 增长目标具备实现基础,近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速已呈现回升态势,从2022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7.1%,2024年稳定在4%,2025年1—8月达到6.1% [2] 供需平衡与行业管理 - 当前行业面临供给总量过大、有效需求不足等突出矛盾,供需失衡是关键问题 [1] - 实现增长目标需供需两端共同发力,供给端需持续优化结构,围绕需求端变化进行匹配与升级 [2] - 方案提出通过产能减量置换、产量调控和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来管住增量、优化存量,倒逼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支持优势企业发展 [2] - 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按照引领型规范企业、规范企业和不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实施三级管理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政策资源将向优质标杆企业倾斜,符合规范的企业可享受政策支持,不符合规范的企业将面临约束并逐步退出市场,从而提升行业整体规范度和竞争力 [3] - 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补齐短板弱项,推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3] - 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工艺设备更新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改造,推进主体设备大型化改造及先进装备应用 [3] 市场拓展与合作 - 拓展市场需求,扩大钢结构在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应用,以激发释放消费潜力 [3] - 深化开放合作,稳住外贸市场,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3] - 行业需强化与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的产业链合作,重点围绕船舶制造等领域对高强钢、轴承钢的需求开展研发,推动产品高端化转型 [4] - 通过平台提升钢结构应用透明度,促进上下游高效对接,进一步拓展钢铁需求空间,优化用钢结构 [4]
充分释放宏观政策综合效应 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经济日报· 2025-09-21 10:5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合力 加强对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领域的投入 [1]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 消费刺激政策与成效 - 国家财政投入约4200亿元 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 [2]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 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份下达 全年计划下达3000亿元 [2] - 六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 [2] - 以旧换新政策取得较好成效 近期推出育儿补贴、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等新举措 [3] 政府债券发行与使用 - 上半年发行国债7.88万亿元 同比增加20547亿元 增长35.28% [4] - 上半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550亿元 较上年同期进度加快18个百分点 [4] - 前8个月超长期特别国债累计发行9960亿元 发行进度近八成 [5]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建设 [2] 货币供应与信贷支持 - 8月末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比上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 [5] - 前8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6.56万亿元 同比多增4.66万亿元 [5] - 8月份贷款增速约7.8% 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较为有力 [5]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 - 截至8月末发行1.9万亿元特殊再融资专项债用于置换隐性债务 [5] - 发行专项债置换隐性债务虽短期下拉信贷增长 但长期有利于修复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 [5] 政策方向与结构性工具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实现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全覆盖 [7] - 未来政策将聚焦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民营小微等重点方向 [6] -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牵引带动作用 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能力和意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