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品牌

搜索文档
遥望科技上半年亏损2.53亿,对拖累业绩项目“关停并转”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23: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96亿元,同比下降36.32% [1][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3亿元,同比下降15.60%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21万元,同比下降79.50% [2] - 总资产51.7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8.2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8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7.37% [2] 业务构成 - 互联网广告行业收入18.01亿元,占比94.99%,同比下降36.87% [6] - 服装鞋类行业收入8644万元,占比4.56%,同比下降26.34% [6] - 其他业务收入851万元,占比0.45%,同比增长20.32% [6] - 社交电商收入11.13亿元,占比58.70%,同比下降19.83% [6] - 新媒体广告收入6.13亿元,占比32.33%,同比下降52.69% [6] 亏损原因 - 受市面竞品代理商竞争及关闭部分不盈利的IP及线下店铺影响 [1] - 阶段性摊销费用如装修租金等 [1][3] - 政府补助减少2936.40万元 [3]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2566.35万元 [3] - 计提存货跌价和坏账等资产减值损失 [3] - 创新业务尚处于孵化期未能快速贡献利润 [3] 战略调整 - 对持续盈利良好的项目如直播电商、商业化等持续加大投入 [4] - 对创新孵化类项目采取"关停并转"策略 [4] - 将部分人力资源调配回流至盈利核心项目 [4] - 对部分孵化项目采用员工内部创业承包、联合经营等模式 [4] - 改革从年初开始推行,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 [4] 运营优化 - 人员相关支出同比减少28.39% [7] - 自主研发的AI产品"V5chat"将于年内实现内部全面落地应用 [7] - 大幅度提高前台人员比例,提升人员配比合理性 [7] 海外业务 - 北美"Deals For Your Days"大场直播活动累计销售额达274万美元 [7] - 总订单量突破12万单,总观看量超1500万人次 [7] - 依托洛杉矶等选品基地加速复制国内成熟模式 [7] 新业务拓展 - 与明星黄子韬合资打造"朵薇"卫生巾品牌 [9] - 5月18日首发至7月11日总销量约1.25亿片 [9] - 正与多个优质ODM工厂供应链洽谈 [10] - 未来将拓展至饮品、美容、生发等高潜力赛道 [10] 线下布局 - 遥望X27 S虎门基地于2025年5月正式开业 [9] - 此前已有遥望X27 PARK杭州旗舰、遥望X27 S横琴基地项目落地 [9] - 25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X27存在较高装修投入与运营费用 [3]
艾媒咨询市场地位确认:巴迪高登顶一次性内裤 “双第一”,“零手触” 洁净力筑就市场信任壁垒
搜狐网· 2025-08-19 12:28
行业趋势 - 一次性内裤正从"小众用品"升级为"新刚需",渗透至商旅、运动、医疗、居家等多元场景 [6] - 超50%消费者认为一次性内裤核心优势在于省时省力,21.21%看重轻便收纳,19.48%关注绝对卫生 [3] - 公众对"接触性卫生"敏感度提升叠加旅行热潮兴起,推动产品需求增长 [6] 产品创新 - 行业通过优质原料、医用级灭菌工艺、人体工学版型等技术打破"一次性=将就"的固有认知 [6] - 医疗级卫生标准、立体剪裁设计使功能性与舒适性实现跨越式提升 [6] - 巴迪高采用纯棉抑菌底档达7A级抗菌水平,通过360°标准化EO灭菌处理确保安全性 [8] - 研发团队历时5年打磨"全体全包裹,贴身不夹臀"版型,复购率位居行业TOP [9] 品牌竞争力 - 巴迪高获"一次性内裤第一品牌"和"全国销量第一"双项市场地位确认 [1][6] - 精准定位18-40岁精致白领(占比65%),覆盖产后妈妈、户外爱好者、商务差旅人群(合计35%) [11] - 构建"贴身衣物、旅途随身、安心住宿、景点游玩"四大场景产品矩阵 [11] 渠道策略 - 线上深度布局淘宝/京东等货架电商及抖音/小红书等兴趣电商,通过短视频直播转化场景化故事 [11] - 线下采用"线上种草+线下体验"模式,通过零手经销商和即时零售反哺线上流量 [11] - 与旅行综艺合作强化"旅行必备"心智标签,实现品牌曝光量突破 [11] 未来布局 - 首个零手触自动化量产工厂即将投产,或将重新定义行业"干净"标准 [12] - 品牌目标从单一产品转向创造"更自在、无负担"的生活方式价值 [12]
钟薛高破产,属于雪糕刺客的时代结束了
商业洞察· 2025-06-23 17:04
钟薛高发展历程 - 2018年成立后凭借瓦片造型和高端定位迅速出圈,主打产品价格达十几元至88元,首年营收破亿并杀入天猫双11冰品类目榜首[10] - 2021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成为头部主播直播间常客[10] - 2022年因"雪糕刺客"舆论危机导致口碑滑坡,随后陷入销售骤降、渠道萎缩、员工欠薪等困境[12][15] - 2023年子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线下渠道几乎消失,天猫旗舰店仅剩3款产品[4][18] 商业模式问题 - 高价策略建立在"符号价值"而非产品差异上,当消费者质疑其价值时,高价变为虚高[29][30] - 缺乏长期竞争壁垒和核心复购口味,无法持续输出与高价匹配的附加价值[32][39] - 尝试通过子品牌下沉市场但未成功,产品既不够高端也不够接地气[37][39] - 冰淇淋作为高周转快消品,要求持续创新或建立护城河,但公司两项均未达成[31] 行业趋势变化 - 消费升级红利期结束,市场进入理性回调阶段,消费者不再盲目崇拜高价[41] - "高价即高端"的消费谬论被揭露,性价比逐渐成为主导趋势[14][31] - 新消费品牌面临集体考验,需从营销驱动转向产品驱动[42][49] 转型方向 - 需打破"贵就是好"的原有逻辑,回归真实定价和产品体验[45][47] - 重构与消费者关系的关键在于真实成本、真实体验而非符号价值[47] - 从"雪糕刺客"转变为普通雪糕可能是品牌回归本质的路径[46]
遥望科技谢如栋重启制造:一把卫生巾行业的“手术刀”,重构消费产业逻辑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13 17:41
朵薇现象与市场表现 - 朵薇卫生巾未上市即引发"朵薇现象",首场直播30分钟售罄50万单组合套装,登顶抖音个⼈护理榜第⼀名 [3] - 上线14天销售额达5458万元,6天后跃居抖音品类TOP1,超越传统品牌 [3][4] - 品牌通过明星黄子韬合作及3.15晚会曝光行业乱象获得流量加持,直播场次持续"秒空" [25][26][29] 谢如栋的操盘逻辑 - 核心策略:解决消费信任黑洞→深入供应链源头→自建流量护城河 [6] - 角色转型:从直播电商"卖货人"升级为"产品架构师"和"产业链主",重构品牌打造模式 [6] - 信任经济:抓住行业从"注意力经济"向"信任经济"转变的趋势,聚焦产品力与信任资产 [10] 透明化生产与供应链升级 - 透明工厂:设置观景廊道和9个24小时直播摄像头,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 [11] - 工艺标准:生产环境洁净度达医药/半导体级别,提前执行新国标并通过17项医护级检测 [13] - 行业影响:东方甄选等跟进透明工厂模式,推动卫生巾产业升级 [13] 自建工厂与敏捷响应 - 摒弃代工:初期投入2.75亿元自建3条自动化产线,计划扩展至12条,掌握品质控制权 [16][17][19] - 用户直连产线:通过试用装反馈和社交媒体数据,新品量产周期缩短50%以上 [19] - 需求响应:直播电商数据反哺生产,实现供需无缝对接 [17][19] 流量运营与破圈策略 - 流量围城突破:淘宝获客成本上涨25%背景下,整合明星IP(黄子韬)、行业权威(吴跃)和直播资源 [23][25] - 话题营销:借势3.15行业负面曝光,叠加明星跨界话题引爆关注 [25][26] - IP深度运营:围绕黄子韬开发综艺节目《跟我走吧》,延长流量生命周期 [29] 行业趋势与竞争范式 - 消费理性化:新品牌30%停更天猫店,行业进入淘汰赛,产品力取代营销力 [9][30] - 双轮驱动:朵薇以"透明化+供应链"重构信任,为行业提供逆势突围范本 [30]
创始人接连出走、找虞书欣代言被喷,MAIA ACTIVE变味儿了?
36氪· 2025-06-10 18:20
品牌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6年,定位新中产女性市场,主打多元独立自由形象,凭借腰精裤、云感裤等爆款迅速崛起[1] - 2020年通过素人宣传片《我不是漂亮,我是_____》实现破圈,播放量达500万次,话题阅读量900万次,奠定"be as you wish"品牌价值观[8][9] - 创立三年线上销售破亿,2022年全渠道销售额达5亿元,年均增速166%,累计融资超2亿元[9] 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2年销售额增速从三位数下滑至60%,2023年Q1增速仅4%,远低于lululemon同期在中国市场61%的增速[7] - 核心单品腰精裤累计销量超30万条,初期定价400-800元区间占据差异化优势[7][11] - 被安踏收购后产品线拓展至泛运动品类,核心单品价格下探至200-400元区间[11][14] 品牌战略调整 - 早期采用素人代言+全年300+场社群活动强化姐妹感,2023年转向签约流量明星虞书欣引发老粉强烈不满[1][2][4] - 收购后创始人退出,品牌动作停滞近一年,营销策略从精英叙事转向大众化[4][12] - 对标lululemon但面临同样困境:lululemon一季度财报后股价单日暴跌20%,被迫签约贾玲并开启降价促销[5][9] 行业竞争环境 - 瑜伽服饰行业从增量转向存量竞争,供应链成熟导致产品同质化,白牌商家涌入加剧价格战[11] - 消费降级趋势下新中产人群更注重性价比,蕉下等同类品牌亦通过裁员、拓展男性市场应对[12] - 安踏收购意图补足女性运动产品线,但面临品牌调性流失风险,类似阿迪达斯收购锐步的失败案例[14] 未来挑战 - 需平衡老粉价值认同与大众化转型,短期明星代言可能提振销量但长期品牌力存疑[14] - 产品线泛化导致独特性削弱,需重新确立差异化竞争优势[11][14] - 行业整体面临流量见顶压力,最终仍需回归产品力竞争[14]
成都出台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多维度激发消费潜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1 07:31
核心观点 - 成都市发布《2025年成都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通过六大方面26条重点任务推动消费增长 [1] - 2025年目标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服务消费零售额占比超50%,打造100个以上特色消费场景,举办120场以上大型文体活动,通过以旧换新拉动消费400亿元 [1] - 方案涵盖升级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促进增收减负、优化消费环境等多个维度 [1][2][3] 大宗消费升级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拓宽补贴范围,开展二手商品流通试点,规范流通秩序 [1] - 汽车消费领域计划新增限上二手车经销企业10家,实现二手车零售额增长30% [1] - 住房消费方面2025年计划供应商品住房12万套,推进395个老旧小区、63个城中村改造,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 [1] 服务消费扩大 - 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体育等多领域发展,打造天府国际动漫城等文创载体,培育"谷子经济" [2] - 推动大熊猫基地创建5A景区,发展"跟着演展赛剧"游成都模式,全年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120场以上,展会活动1000场以上 [2] - 生活服务领域推进家政服务品牌化,规范发展宠物经济,推广宠物友好场所 [2] - 针对"一老一小"计划增设800台电梯、更新1000台老旧电梯,新增3830个老年教育学位,推动社区普惠托育发展 [2] 新型消费培育 - 培育首发经济,2025年落地800家首店、100场高能级首发活动,打造50个首发地标,培育110个新消费品牌 [3] - 发展低空消费,丰富低空旅游、无人机表演等场景,支持建设航空运动基地和起降设施 [3] - 平台经济方面发展即时零售、无人车配送等模式,2025年网络零售额目标增长5%以上 [3] 消费场景创新 - 提质场景载体、举办高品质活动、促进入境消费升级、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 [3] - 促进增收减负方面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强化教育医疗养老保障 [3] - 优化消费环境方面保障休息休假权益、营造良好消费氛围与放心消费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乡消费设施 [3]
文和友异地扩张失效:一场注定失败的商业冒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21:12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文宾从摆炸串地摊起步,三个月达成日营业额3000-4000元目标,随后升级为老长沙油炸社门店[4] - 2012年开设"老长沙龙虾馆"并融入复古元素,成为文和友雏形,后通过明星效应成为长沙网红打卡地[4] - 2018年跨界餐饮综合体,在长沙海信广场开设占地2万平方米、7层楼的超级文和友,集合百余家小吃商家[4] - 2020年获得唐人神7000万元投资,启动异地扩张,先后在广州太古汇(5000平方米)、深圳(超2万平方米)开设分店[5][6] 经营现状 - 长沙大本营表现稳健:"五一"期间人流量达数万人次,较平日翻倍[3] - 广州文和友运营4年后提前结束租约,原址已进入装修改造阶段[2][7] - 深圳文和友现存10余家商户,仅笨萝卜等湖南品牌维持客流,高峰期多数店铺冷清,超5万首日排号盛况不再[7][8] - 太原钟楼街1990试营业初期火爆,春节后热度消退人流下降[2] 扩张困境分析 - 异地复制模式单一:广州、深圳门店沿用长沙复古风格,仅替换本地小吃品牌,未能有效融合当地文化[6][8] - 招商能力受质疑:深圳商铺租金达1200-1500元/平方米,被指价格畸高且招商团队强势[10] - 供应链与标准化短板:缺乏成熟商业综合体所需的选址、设计及运营能力,专业度落后于本地运营商[3][11] - 产品定位模糊:既未突出湘菜特色又未真正本土化,导致消费者体验割裂[8] 资本与市场反馈 - 2020年2月获加华资本1亿元投资,2021年6月完成B轮5亿元融资,红杉中国、IDG等头部机构参与[6] - 消费投资人批评其缺乏"帕累托改进":体验感不及游乐园、小吃性价比低、餐饮无特色,内生增长动力不足[9][10] - 深圳商户撤场率高:润园四季等本土品牌退出,替换为湖南菜系后仍难聚客[7] 战略反思 - 管理层承认文化适配失误:在广州既想保留湘菜又想融入本地文化导致定位混乱[8] - 创始人转向强调长沙文化自信,未来计划更突出原汁原味的长沙特色[8] - 行业观点指出其忽视成本效率与回报率,过度依赖情怀而缺乏市场敬畏[11]
老金磨方江侃岌:看重GMV的平台需要低价产品引流,可消费品牌当关注利润
财经网· 2025-05-14 13:35
新消费品牌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 新创品牌面临传统企业复制和平台流量费用上涨的双重压力,利润空间被挤压 [1] - 品牌采取"制贩同盟"策略,通过差异化规格商品和补足渠道短板来掌握动销主动权 [1] - 线上流量分散导致获取C位难度增加,平台更依赖品牌带来GMV [1] - 品牌经营目标转向利润优化,将利润保障作为首要任务 [1] 老金磨方的产品与用户策略 - 芝麻丸产品未刻意区分性别,但女性用户占比达75%,主要满足脱发焦虑需求 [2] - 新品开发策略为巩固女性用户优势,同时针对男性需求研发如"黄精芝麻丸"等产品 [2] - 产品结构为养生丸50%(芝麻丸为主)、冲泡粉30%、礼盒与茶饮20% [8] - 冲泡粉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占比从不足10%提升至30-35% [8] 渠道布局与策略 - 线下渠道占比从2023年10%提升至2024Q1的35% [7] - 药店渠道布局主要考虑渠道属性完善和SKU扩充,投放冲泡粉等适配产品而非芝麻丸 [3] - 面对渠道自有品牌竞争,采取OEM/ODM合作模式,保留核心配方 [4] - 不同渠道投放差异化规格产品,避免全渠道同质化竞争 [6] 行业竞争与创新 - 消费品核心竞争力在于销量带来的成本优势,关注竞品的综合成本挑战 [10] - 冲泡粉赛道关注两类竞争者:有供应链积累的品牌和产品创新的新锐品牌 [10] - 创新成本高但低价策略易实施,长期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5] - 冲泡粉、现制饮料和RTD饮料消费场景和人群差异明显,相互侵蚀有限 [9] 利润优化措施 - 重点优化供应链成本,包括原料采购和生产环节 [11] - 调整渠道推广费率和终端价格体系管理 [11] - 优化人效,根据业务重心调整团队架构 [11] - 投资方认可适度调低GMV增速预期,将利润作为核心目标 [12] 平台与品牌关系 - 平台比价体系不合理,要求全网最低价影响渠道利润 [6] - 平台流量分散导致品牌推广效率下降,部分渠道减少投入 [7] - 平台短期倾向低价产品引流,但不利于品牌长期发展 [5]
46人年入11亿,又一TOP商家要上市了
搜狐财经· 2025-04-30 18:35
公司概况 - 泰国椰子水品牌IF母公司IFBH Limited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募资超10亿港元 [4] - 2024年公司年营收达11.56亿元,中国内地市占率34%,远超第二名7倍以上 [4] - 全球员工仅46人,其中销售与营销团队20人,研发团队5人,仓储物流管理人员6人 [5][6] - 采用"三无"轻资产模式:无工厂、无仓库、无物流,生产、物流及销售全链条外包 [6] 商业模式 - 供应链完全外包,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96.9%,主要代工厂General Beverage供应超70% [6] - 销售高度依赖分销商,前五大分销商贡献97.6%营收,前三大中国内地分销商占比合计92.4% [7] - 中国市场采取双渠道分销:杭州大热电子商务负责线上,广东恒俞食品贸易专注线下 [7] - 营销费用740万美元同比增100.8%,中国市场推广投入占比89.7% [10] 市场表现 - 2019-2024年中国椰子水市场规模从1亿增至1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60% [11] - 2024年中国市场贡献公司全球92.4%营收,较2023年91.4%进一步提升 [15] - 核心产品"100%天然椰子水"定位健康饮品,上班族和健身爱好者贡献77%销量 [13] - 2024年签约肖战后天猫旗舰店销量暴涨800%,1L装产品在中泰两国迅速售罄 [14] 营销策略 - 2022年通过李佳琦、刘畊宏等头部主播直播带货实现初次破圈 [14] - 2023年签约赵露思代言,当月旗舰店销售额环比增长300% [14] - 2024年肖战代言引发"开盖见战"活动,粉丝贡献整体40%复购率中的30-35% [14] - 小红书发起"健身党必囤"等话题营销,配合大量KOL带货笔记 [14] 竞争挑战 - 2024年市占率从2023年Q1的47.48%降至Q4的30.33% [17] - 盒马等新零售以9.9元/升低价围剿,渠道成本压缩至IF的60%以下 [17] - 原料依赖泰国代工厂,2024年因高温减产导致成本暴涨70%,部分渠道提价20% [15] - 新品拓展不力,电解质水Innococo年收入仅740万元不足总营收1% [17] 行业趋势 - 2019-2024年中国椰子水市场实现超60%年均复合增长率 [11] - 预测2024-2029年市场将保持近20%稳定增长 [11] - 无糖茶饮、电解质水等新兴品类持续增长,椰子水成为增速最快细分市场 [11] - 国产品牌"超吉椰"使用越南/印尼混合椰源,成本优势显著 [19]
闷声发大财!一不留神,这一赛道历史新高了!股民:我还在观察,结果已经翻好几倍了...
雪球· 2025-04-24 15:53
宠物经济板块表现 - 宠物经济板块表现亮眼,天元宠物20%涨停,乖宝宠物涨超15%,路斯股份、科拓生物涨超10%,中宠股份涨停,其中乖宝宠物和中宠股份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4]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1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207亿,宠物经济板块涨幅居前 [2] - 乖宝宠物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2.45亿元,同比增长21.22%,归母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45.68%,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34.82%,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37.68% [8] - 中宠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4.65亿元,同比增长19.15%,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68.89%,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01亿元,同比增长25.41%,归母净利润9115.53万元,同比增长62.13% [8] 新消费板块趋势 - 新消费板块如卫龙美味、毛戈平、蜜雪集团、泡泡玛特、老铺黄金、拉芳家化等个股今年以来走出趋势慢牛态势,大部分创历史新高 [9] - 新消费品牌具有传统赛道消费者认知、细分赛道品牌力破圈、盈利能力稳步上行等特质 [10] 医药板块表现 - 医药股早盘集体拉升,创新药、维生素方向领涨,金凯生科、尔康制药20%涨停,舒泰神涨超10%,永安药业、罗欣药业、灵康药业等多股涨停 [12] - 台州海盛将饲料级维生素D3国内报价上调至600元/公斤,4月国内主要厂商集体停报,欧洲市场库存告急 [14] - 金凯生科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41.83%,归母净利润4741.78万元,同比增长183.24% [14] - 凯莱英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41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15.83% [15]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走低,恒生指数跌超1%,恒生科技指数跌近2%,京东、美团均大跌超5%,蜜雪集团跌4.9%,华虹半导体跌3.5%,快手跌3%,阿里巴巴跌2% [17] - 京东预计2025年获得约5%的外卖市场份额,2025年底增至10%,2026年将回落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