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次买基金,我踩过的坑和捡到的糖
搜狐财经· 2025-08-02 10:06
基金投资策略 - 基金投资不应被视为快速致富工具 历史业绩与未来表现无直接关联 需理解基金本质是专业资产管理工具 [5] - 新手建议采用"宽基指数+定投"策略 沪深300指数包含中国市值最大的300家公司 具有分散风险特性 [10] - 定投策略建议每周固定金额投入 通过时间平滑成本 40周定投周期可显现效果 [10] 资金配置框架 - 建议将资金划分为三个层级:活钱圈(3个月内需用资金)配置货币基金 稳钱圈(3-12个月资金)配置短债基金 长钱圈(1年以上资金)可配置股票型基金 [6][7] - 实际可用于高风险投资的资金比例通常低于预期 合理配置可降低投资焦虑 [7] 风险管理机制 - 设置15%单笔浮亏红线作为止损触发点 需配套书面反思机制控制情绪化操作 [10] - 该机制在2022年俄乌冲突和医药集采等市场波动事件中有效防止非理性抛售 [11] 投资者教育 - 建议初始投入资金的1%用于知识储备 推荐《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小狗钱钱》作为入门读物 [14][15] - 建议将大额资金分6个月逐步投入 强调长期积累而非短期暴利的投资理念 [15]
浑沌双驱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2 04:27
公司成立及股权结构 - 浑沌双驱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许子荣,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浑沌绿能超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持股51%,厚为中药控股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持股30%,惠州市新连新能源有限公司持股19% [1] 经营范围 - 公司主要经营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机动车充电销售、充电桩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等业务 [1] - 涉及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储能技术服务等新能源相关领域 [1] - 包括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售、太阳能热发电装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等太阳能相关业务 [1] - 提供工程管理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南坑社区雅宝路1号星河WORLD1层A101 [1] - 属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中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期限从2025年8月1日起无固定期限 [1]
博威合金:公司美国项目已经投产,产能处于爬坡订单交付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8:13
公司国际新能源业务现状 - 公司美国项目已投产 目前处于产能爬坡和订单交付阶段 [2] - 连续8年位列美国布隆伯格新能源全球光伏组件制造商银行可贷性一级供应商列表 [2] - 连续6年位列美国光伏进化实验室全球光伏组件可靠性加严测试顶级性能供应商列表 [2] 市场竞争优势 - 在美国市场已建立长期稳定且可靠的客户战略合作关系 [2] - 通过数字化制造持续提升产品转换效率并降低成本 保持目标市场领先竞争力 [2] - 差异化增值服务形成博威尔特品牌优势 进一步巩固美国光伏市场地位 [2]
全球资金加仓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4:38
外资加仓中国趋势 - 全国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 [1] - 深圳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同比增长11.3%,新设外资企业5581家,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1][2] - 外资逆周期加仓中国,电信、医疗等高附加值领域成为新风口 [1][15] 重点城市外资引进情况 - **深圳**:新设外资企业5581家(同比+51.5%),实际使用外资209亿元(同比+11.3%),高技术制造业外资同比+122.2% [2][8] - **上海**:新设外资企业3019家(同比+0.4%),实际使用外资85.21亿美元(约612.85亿元,同比-16.4%),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042家 [2][12][13] - **北京**:1-5月新设外资企业961家(同比+31.1%),生物医药领域吸引阿斯利康25亿美元单笔投资 [12] - **广州**:1-5月新设外资企业3516家(同比+8.7%),实际使用外资132.49亿元(同比+1.5%) [2][13] 外资投资领域偏好 - **医疗行业**:深圳新设外资医疗企业113家(同比+85.2%),西门子医疗投资超10亿元建设研发制造基地 [4][16][17] - **电信行业**:全国外商投资电信企业超2600家(同比+27%),深圳新设635家(同比+60%) [16][18] - **高技术制造业**:深圳高技术产业外资占比35.2%,法雷奥深圳工厂入选WEF"灯塔工厂" [6][8] 跨国企业典型案例 - **西门子医疗**:在深圳投资超10亿元建设第二个研发制造基地,本土化率超80%,全球1/3磁共振设备产自深圳 [4] - **法雷奥集团**:深圳工厂为全球最大产能基地,智能大灯研发周期仅8-10个月(欧美需2年) [5][6] - **外资机构布局**:璞跃中国大湾区创新中心落地深圳,聚焦人工智能;Kickstarter设立全球服务中心助力创新产品出海 [14] 服务业扩大开放机遇 - 国务院批复155项服务业开放试点任务,涵盖电信、医疗、金融等领域 [15] - 全国40家外资企业获批增值电信业务试点,绿叶医疗在深圳建设全国首个外商独资专科医院 [16][17] - 外资独资医院引入将带来技术、管理和服务模式溢出效应,丰富医疗供给结构 [17] 全球资本与中国科技共振 - 德银研报称2025年为"中国斯普特尼克时刻",外资加速布局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 [10] - 国际投行如大摩、瑞银、高盛等"看多"中国资产,中阿智能产业基金聚焦智能产业、数字经济 [8][9] - 中国科技突破与产业升级吸引外资,如康方生物、来凯医药等获外资基金支持 [9]
宁德时代(300750):2025年半年报点评:竞争格局和盈利能力稳固,看好新产品巩固优势
光大证券· 2025-08-01 14: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64.62元 [4] - 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656、789、953亿元,对应PE 18、15、13倍 [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89亿元(同比+7.27%),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33.33%),综合毛利率25.0%(同比+1.8个百分点) [1] - 25Q2单季度收入942亿元(同比+8.26%,环比+11.19%),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33.73%,环比+18.33%) [1] - 经营性现金流587亿元,货币资金储备超3,500亿元,拟派发现金分红45.73亿元(每10股10.07元) [1] 业务结构分析 - **动力电池**:25Q2出货120GWh(同比+40%),欧洲市场贡献显著(1-6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178.2万辆,渗透率26.1%) [2] - **储能电池**:25Q2出货30GWh(同比+20%),全球产量第一,量产交付587Ah大容量电芯及9Mwh储能系统TENER Stack [2] - **全球份额**: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8.1%(同比+0.6个百分点),储能电池产量全球第一 [2] 技术与产能进展 - 新技术:发布神行二代、骁遥双核动力电池及钠电池新品,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展为中期观察重点 [3] - 产能利用率达90%,CAPEX投入支撑出货增长,换电站建设加速(乘用车400+座/全年目标1,000座,重卡100座/全年目标300座) [1][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5-27年营收预测:4,571.75亿/5,608.56亿/6,656.16亿元,净利润率14.4%/14.1%/14.3% [7][9] - ROE持续提升:22.43%(2025E)→24.30%(2027E),股息率从2.8%增至4.0% [9][10] - 估值指标:2025年PB 4.1倍,EV/EBITDA 12.8倍 [10]
中石化跌幅扩大逾5% 二季度业绩承压 预计上半年纯利下滑最多43.7%
智通财经· 2025-08-01 14:16
公司股价表现 - 中石化H股(00386)今日低开低走,午后跌幅扩大逾5%,截至发稿跌5.65%报4.34港元,成交额14.44亿港元 [1]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01亿至2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39.5%至43.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8亿至83亿元,同比下降52.1%至60.7%,环比下降37.2%至48.5% [1] 业绩下滑原因 - 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 [1] - 石油石化市场竞争激烈 [1] - 化工市场毛利低迷 [1] 行业环境分析 - 二季度油价快速下跌 [1] - 成品油需求持续下行 [1] - 化工景气度复苏不及预期 [1] 盈利预测调整 - 光大证券下调25-27年盈利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453亿元(下调15.4%),2026年555亿元(下调3.1%),2027年662亿元(下调7.6%) [1] - 对应EPS分别为0.37、0.46、0.55元/股 [1] 长期发展布局 - 前瞻性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业务 [1] - 未来化工景气度整体向好 [1] - 新产能逐步投产,新能源布局落地 [1]
五菱汽车(00305):转型深耕汽车全产业链,产品升级客群拓展促增长
天风证券· 2025-08-01 13:22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0.77港元,较当前价格0.49港元有57%上行空间 [6] - 基于2025年12倍PE和联营公司1.5倍PS估值,对应市值23.1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40%,2025年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58%)[5]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收入结构:零部件69%(54.61亿元)、动力系统22%(17.37亿元)、商用整车9%(7.19亿元)[1][2] - 零部件业务贡献经营溢利1.54亿元(同比+68.3%),毛利率提升至10.82% [2][29] - 商用整车业务模式调整导致收入下滑60.9%,但经营溢利逆增20.92%至0.76亿元 [2][43] 战略转型与新能源布局 - 实施"菱势工程"战略,打造新能源整车品牌+3个国家级单项冠军+汽车产业生态链 [3][26] - 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41%至1.42万辆,新推出的"菱势黄金仓"系列月销超千台 [43] - 成立柳州五菱新能源公司,开发HEV/PHEV/REEV混动平台,混动系统节油30%以上 [4][38] 技术优势与产品升级 - 零部件业务开发热气胀成型、微型电动驱桥等高附加值产品,配套比亚迪、长城等中高端车型 [3][33] - 同轴式电驱桥较分体式减重10%、体积缩小30%、噪音降低5dB,累计产销突破150万套 [33][34] - 动力系统实现燃油发动机热效率41.3%、混动系统热效率46%的行业领先水平 [21][38] 海外拓展与客户结构 - 在印尼、印度设立生产基地,产品出口越南、泰国、美国等20余国 [1][42] - 零部件客户拓展至比亚迪、奇瑞、吉利等新客户,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3][35] - 商用整车定制化产品远销埃及、加拿大等市场,高尔夫球车等特种车辆实现突破 [42]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从2021年4.6%提升至2023年10.2%,预计2025年达15% [113][115] - 东盟商用车销量占比达30%,印尼市场新能源微卡车型需求旺盛 [133][137] - 电池电芯价格从2023年初0.9元/Wh降至年底0.52元/Wh,降低新能源车生产成本 [80][83]
“中国光热之都”,国家能源局赞同并支持海西州打造全国光热产业发展高地
搜狐财经· 2025-08-01 13:15
光热发电的战略定位 - 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长时储能双重功能,可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长周期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 [1][3] - 是实现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有效支撑 [1][3] 海西州光热产业发展规划 - 海西州具备太阳能热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地充足等优势,是规模化建设光热电站的理想场所 [5] - 盐矿资源丰富且熔盐研发生产能力雄厚,具备打造光热战略产业链的优越条件 [5] - 国家能源局明确支持海西州打造"中国光热之都",将研究配套政策并加强规划引导 [1][5] 政策与产业进展 -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有序推进长时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发展 [4] - 2023年国家能源局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开展资源调查、规划布局及技术创新示范 [4] - 截至2024年底,国内光热发电并网装机84万千瓦,占全球总装机超10%,核心部件自主化率突破90% [4] 电价机制探索 - 青海省已试点0 55元/千瓦时光热电价政策,并建设30万千瓦等级独立光热电站 [6] - 国家能源局将研究光热发电容量电价机制,以体现其绿色、稳定、调节等综合价值 [1][6] 技术应用拓展 - 推动光热与风电光伏实质性联营,鼓励大型风光基地配套建设光热项目 [4] - 探索以光热为基础为偏远地区提供电力和热力保障 [5]
中国石化(600028):25Q2业绩承压 看好公司转型升级驱动长期竞争力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8-01 12:26
业绩表现 - 2025H1预计归母净利润201-216亿元,同比下降39 5%-43 7% [1] - 2025Q2预计归母净利润68-83亿元,同比下降52 1%-60 7%,环比下降37 2%-48 5% [1] 业绩承压原因 - Q2布油均价66 71美元/桶,同比-21 5%,环比-11 0%,原油价格大幅下跌 [2] - 境内成品油消费低迷,柴油需求下降,化工产品新增产能集中投放导致毛利低迷 [2] - 石油石化市场竞争激烈,化工市场毛利持续低位 [2] 上游业务 - 2025H1油气当量产量同比增长2 0%,其中国内原油产量126 73百万桶(+0 2%),海外原油产量13 31百万桶(-5 2%),天然气产量209亿方(+5 1%) [2] - 2025年上游资本开支计划767亿元,油气当量产量计划增长1 3% [4] 炼油业务 - 2025H1加工原油11197万吨(-5 3%),生产汽油3079万吨(-4 8%),柴油2427万吨(-17 2%),煤油1633万吨(+4 3%),化工轻油2206万吨(+11 5%) [3] - 推进低成本"油转化"、高价值"油转特",持续压降柴汽比 [3] 化工业务 - 2025H1乙烯产量756万吨(+16 4%),合成树脂1104万吨(+12 8%),合成纤维60万吨(-5 1%),合成橡胶80万吨(+18 6%) [3] - 规划建设南港、洛阳等大型乙烯项目,推动炼油向化工转型 [4] 销售业务 - 2025H1境内成品油经销量8705万吨(-3 4%),其中零售量5453万吨(-4 3%),直销及分销量3252万吨(-2 0%) [3] - 加速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截至2024年底拥有充换电站10285座,加氢站142座 [4] 长期战略 - 深化上游勘探开发,攻克深层超深层油气核心技术 [4] - 炼油板块差异化增值利用,打造高端碳材料、润滑油脂、特种油品产业链 [4] - 化工板块优化原料结构,加强新材料产能建设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53亿元(-15 4%)、555亿元(-3 1%)、662亿元(-7 6%) [5] - 对应EPS分别为0 37、0 46、0 55元/股 [5]
中国石化(600028):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25Q2业绩承压,看好公司转型升级驱动长期竞争力提升
光大证券· 2025-08-01 12:19
投资评级 - A股评级为"买入",当前价6.01元 [1] - H股评级为"买入",当前价4.60港元 [1]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承压,归母净利润预计68-83亿元,同比下降52.1%-60.7%,环比下降37.2%-48.5% [4] - 油价快速下行(Q2布油均价66.71美元/桶,同比-21.5%)和炼化景气度低迷是主因 [5] - 长期看好公司转型升级,维持"买入"评级 [10] 业务表现 上游业务 - 2025H1油气当量产量同比+2.0%,其中国内原油产量126.73百万桶(+0.2%),天然气产量209亿方(+5.1%) [6] - 2025年上游资本开支计划767亿元,目标油气当量产量增长1.3% [8] 炼油业务 - 2025H1加工原油11197万吨(-5.3%),柴油产量2427万吨(-17.2%),化工轻油2206万吨(+11.5%) [6] - 推进低成本"油转化"和高价值"油转特"战略 [6] 化工业务 - 2025H1乙烯产量756万吨(+16.4%),合成树脂1104万吨(+12.8%),合成橡胶80万吨(+18.6%) [7] - 规划建设南港、洛阳等大型乙烯项目 [9] 销售业务 - 2025H1境内成品油经销量8705万吨(-3.4%),充换电站10285座,加氢站142座 [6][9]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53/555/662亿元(分别下调15.4%/3.1%/7.6%) [10] - 对应EPS分别为0.37/0.46/0.55元/股 [10] - 2025年预计ROE为5.34%,毛利率14.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