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技术
搜索文档
英国官员开嘲:用不了多久,美国州长得排队求着中国去…
观察者网· 2025-11-19 13:05
"美国汽车制造商都吓坏了,怕赶不上中国生产的车。" 巴拿马气候特使兼首席谈判代表胡安·卡洛斯·蒙 特雷·戈麦斯(Juan Carlos Monterrey Gómez)戏谑道。他强调,中国在所有绿色技术领域都"无可争 议"地处于领先地位,且多数技术水平极高。 还有参会者指出,随着全球能源市场向清洁能源转型,特朗普的政策最终甚至可能导致美国自身依赖中 国,陷入被动困境。 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主席奈杰尔·托平(Nigel Topping)就认为,这一趋势将掏空美国工业核心。他反 讽说,"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一群美国州长排队恳求比亚迪到美国建电动汽车工厂。"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在亚马逊城市贝伦闷热的会议中心里,近200个国家及地区的代表正围绕地球未来展开激辩。 联合国气候峰会主会场核心区域的中国展区,一块5英尺高的展板格外醒目,集中展示了中国在埃及、 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落地的电池及电力项目,背景墙上还列出了全球最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 代等企业合作伙伴。作为本次峰会官方赞助商,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和长城,还承担了各国 代表团高层的通勤保障工作。 与国际社会背道而驰的,是30年来首次没有派出高级代表 ...
阿特斯集团(CSIQ)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新浪财经· 2025-11-13 20:20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达到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8亿元)[5] - 毛利率为17.2% [5] - 储能业务单季出货量为2.7吉瓦时 [5] 2025年第四季度业绩展望 - 营业收入预计在13亿至15亿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92.4亿至106.7亿元)[6] - 毛利率预计在14%至16%之间 [6] - 组件出货量预计为4.6至4.8吉瓦 [6] - 储能系统出货量预计为2.1至2.3吉瓦时,其中约600兆瓦时用于自有项目 [6] 公司业务概览与里程碑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和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9] - 公司已累计向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付近170吉瓦光伏组件 [9]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旗下储能子公司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16吉瓦时,在手订单金额达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亿元)[9] 近期业务动态与市场拓展 - 2025年11月,获得加拿大安大略省411兆瓦/1,560兆瓦时储能项目订单,并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与EPC服务 [10] - 2025年11月,签署美国德克萨斯州33兆瓦/66兆瓦时储能项目的系统供应协议及长期服务协议 [10] - 2025年10月,澳大利亚220兆瓦时储能项目投入商业运营,公司在澳大利亚在建储能项目总规模已超过1.8吉瓦时 [10] - 2025年10月,与黑石集团旗下公司签约,为加拿大总容量420兆瓦/2,122兆瓦时的两大储能项目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10] 行业认可与技术产品创新 - 2025年9月,公司入选标普全球大宗商品“2025年一级清洁能源技术企业”榜单,并获评“一级光伏组件供应商”与“一级储能系统供应商” [10] - 2025年9月,公司推出新一代低碳光伏组件与模块化储能产品FlexBank 1.0 [10]
拉丁美洲第一艘绿色氢能船来自中国车企
中国经营报· 2025-11-11 22:58
公司战略与品牌形象 - 公司作为COP30官方合作伙伴,向大会交付100辆新能源车辆用于通勤[1] - 公司在会议期间首次展示绿色氢动力船,引起广泛关注[1] - 公司通过COP30平台展示氢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成果,彰显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技术实力[1] - 公司持续推进“生态出海”战略,深化与政府及国际机构合作,强化在拉美及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4] - 公司以COP30为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车企在绿色转型中的创新实力与行动决心[4] - 公司坚持“生态出海”,推进在地化生产与绿色产业链建设,实现从产品出口到技术输出的全面升级[4] - 公司深度参与COP30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响应全球气候治理的切实行动[5] 氢能技术进展与应用 - 船用移动式氢能发电舱成功出海,标志公司在氢能领域长达十年的战略投入进入“厚积薄发”的技术收获期[1] - COP30展示的氢动力船搭载由未势能源提供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实现全程零碳排放[2] - 氢动力船是清洁能源在多元化交通领域应用的重要实践,标志清洁能源在真实交通场景应用的重大突破[2] - 该氢能船舶是我国氢能船舶装备“出海”巴西的标志性成果,展现中国在海事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2] - 未势能源是长城控股集团旗下专注于氢燃料电池技术市场化运营的高科技企业[2] - 未势能源已完成氢燃料电池海上交通船“蠡湖未来”号从研发到系统集成的全部工作并推动其成功下水[3] - 未势能源技术可灵活拓展至游艇、渡船、高速船等多款船型,具备广泛的多场景应用能力[3] - 公司联合巴西合作伙伴为拓展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多元化场景落地开展联合试验[3] - 公司与未势能源联合开发的氢能重卡“新长征1号”亮相巴西,开展道路测试与多场景适应性验证[3] - 公司表示将持续在全球推动搭建氢能产业生态[3] 市场表现与产品技术 - 公司Hi4混动技术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市场,形成“油电协同”的全场景低碳出行解决方案[5] - 以Hi4为代表的混动技术凭借四驱高性能和两驱油耗展示出强劲市场竞争力[5] - 公司油电协同技术理念成为满足全球多样化市场需求的高效动力解决方案[5] - 今年10月公司销售新车143,078辆,同比增长22.50%,创历史同期最佳销量[5] - 公司10月新能源车型销售46,155辆,同比增长44.06%[5] - 公司10月海外销售57,158辆,同比增长28.68%,新能源及海外销量均再创新高[5] - 公司为COP30提供的100辆新能源车包括坦克300、魏牌07、哈弗H6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4]
英媒:中国清洁能源正惠及全球
新浪财经· 2025-11-08 20:31
可再生能源行业规模与影响 - 中国可再生能源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超乎想象的规模[1] - 行业提供的廉价丰富清洁能源有望改善全球数十亿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1] - 太阳能和风能仍是遏制全球气温进一步上升的主要希望[1] 行业技术解决方案与驱动力 - 行业解决方案包括成本不断降低的可再生能源 使可再生能源更具实用性的储能技术 更完善的电力市场 长距离输电线路及各类相关专业技术[1] - 中国减排来自自身动力 在全球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可降低中国自身面临的气候风险并带来经济效益[1] - 行业的相关专业技术将在境外拥有越来越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1] 全球市场机遇 - 世界需要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所提供的东西并应当接纳它[1] - 中国在国内的减排举措将在境外拥有越来越高的市场需求[1]
港股异动 | 潍柴动力(02338)早盘跌超7% 公司与CeresPower达成合作 公告称协议未达到披露标准
智通财经网· 2025-11-07 09:39
股价表现 - 潍柴动力早盘股价下跌超过7%,截至发稿时下跌6.7%,报20.06港元 [1] - 成交额为2.04亿港元 [1] 业务合作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与参股公司Ceres Power签订制造许可协议,拟建立应用于固定式发电市场的电池和电堆生产线 [1] - 生产线产品将为AI数据中心、商业楼宇及工业园区等场景提供电力 [1] - 潍柴动力自2018年战略投资Ceres Power并持股20% [1] - 公司SOFC技术商业化近期取得关键进展 [1] - 公司前瞻性布局固态燃料电池、天然气发动机等清洁能源技术 [1] - 公司于年初携手弗迪设立合资工厂,加速拓展新能源电池业务 [1]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伴随海外AI算力投入加大,电力稳定性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1] - 公司清洁能源版图持续深化,有望充分受益于全球电力紧缺趋势 [1]
港股异动 | 潍柴动力(02338)早盘涨超13% Ceres宣布与潍柴动力签订SOFC制造许可
智通财经· 2025-11-06 09:41
公司股价表现 - 潍柴动力早盘股价上涨超过13% 达到13.34%的涨幅 报收20.22港元 [1] - 成交额为2.85亿港元 [1] 公司战略合作与技术商业化 - 公司与Ceres Power签署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造许可协议 巩固双方既有合作关系 [1] - 公司将建立新工厂生产电池与电堆 产品面向数据中心、商业及工业用电市场 [1] - 相关收入预计在2026财年确认 [1] - 公司自2018年战略投资Ceres Power并持股20% 其SOFC技术商业化近期取得关键进展 [1] 行业趋势与公司布局 - 海外AI算力投入加大 电力稳定性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1] - 公司前瞻性布局固态燃料电池、天然气发动机等清洁能源技术 [1] - 公司于年初携手弗迪设立合资工厂 加速拓展新能源电池业务 [1] - 公司清洁能源版图持续深化 有望受益于全球电力紧缺趋势 [1]
谷歌前CEO:当年李鸿章访美被震了,如今外国人来华被惊了
搜狐财经· 2025-10-31 16:04
文章核心观点 - 前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认为中国已从技术落后国家发展为创新强国,美国需反思如何保持未来产业创新和领导力而非仅专注于削弱对手 [1][3][6] 中国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占全球AI专利授权的70%、清洁能源技术专利申请的75%、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专利授权的41%,并在聚变技术专利申请上领先 [3] - 全球前10研究机构中8个在中国 中国涌现无人驾驶出租车、机器人、天宫空间站、全球最大水电站等全球领先高新科技 [3] - 中国生产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电动车、五分之四太阳能组件和电池单元、约60%风力涡轮机,并加工绝大多数稀土矿产 [3] 中国科技公司优势 - 小米公司成功反映中国科技公司独特优势:自建硬件以及中国现成供应商、基础设施和技术专长 [4] - 华为、阿里巴巴、小鹏汽车等企业同样体现中国公司的硬件制造专长和创新优势 [4] 中国行业竞争与创新生态 - 中国国内各行各业竞争激烈 鼓励公司差异化并多元化科技部门 [6] - 在AI领域 DeepSeek等领先提升AI模型技术架构效率大幅降本 许多初创企业专注具身AI互动现实世界 [6] - 中国AI领域开源理念活跃 促使公司和地方政府加快AI应用 深圳华强北已从山寨中心转变为创新代表 [6] 对美国的发展建议 - 美国可借鉴中国AI和技术的多元化方法 包括将现有AI整合传统和新兴产业 鼓励AI创新和应用 [6] - 美国应支持科学研究、欢迎最佳海外人才的移民政策、减少监管障碍以重振制造业 [7]
联美控股前三季净利润5.43亿元 同比增长6.88%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8:45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5亿元,同比略降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6.88% [1] 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主要从事城市清洁供热业务,并通过战略合作与项目并购拓展服务范围以提升市场占有率 [1] - 公司以精准供热、高效节能为导向,近期成功实施了二级管网智能调控试点工程 [1] - 试点工程创新采用单元级电调阀与室内温度监测装置联动,构建回水温度均衡加室温实时反馈的双重调节体系,实现热量动态精准分配 [1] - 公司借助国家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重点扶持,将智慧供热建设与城市更新行动深度融合 [2] - 公司在全国多个区域推动老旧供热管网改造,通过加装智能调控设备、部署物联网传感系统及建设智慧运维中心,升级传统供热网络为智慧热网 [2] - 公司积极参与城市更新与清洁供暖项目,通过新建及改造集中供热工程持续扩大供热覆盖范围 [2] 技术与创新 - 公司基于自研的联美智慧运营平台构建了从数据感知、智能分析到自动执行的完整技术闭环 [1] - 供热调控实现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数据驱动型的根本转变 [1] - 公司以低碳化、清洁化、高效化为发展方向,依托智慧平台探索创新清洁能源技术 [1]
拥抱变局 共创未来
搜狐财经· 2025-10-30 16:15
会议概况 - 2025外滩年会在上海举行 主题为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 [1] - 年会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 吸引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700多位财经政要、机构高管与学界领袖参会 [1] - 年会共设置21场圆桌对话与11场闭门会议 [1] 宏观经济展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为4.5% 较四月预测提高0.6个百分点 [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为4.8% 较四月预测提高0.8个百分点 [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 创新和生产率提升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 - 世界关注中国十五五规划的经济转型以及中国经济能为世界带来什么 [2] 绿色金融与清洁能源 - 外滩绿色金融报告《自然和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布 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金融资源精准对接路径 [3] - 中国20多个省份正在开展生物多样性金融目录试用工作 [3] - 中国是太阳能光伏、风力涡轮机和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技术生产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3][4] - 中国在全球脱碳领域处于领航者地位 在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智能能源系统数字化、氢能经济等领域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4] 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 - 年会设置中国AI的破局时刻、智能跃迁:AI的宏观经济含义等议题 探讨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落地转化路径 [5] - 数据要素的广泛使用对创新和产业升级有重要作用 驱动下一代互联网、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生物制药等新产业出现 [5] - 中国科技的投入在制造业应用得非常好 全球品牌可能面临来自中国品牌更激烈的竞争 [6] - 中国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并拥有高质量的工程师和科研人才 [6] 金融科技与对外开放 - 中国从以现金为主的支付体系转向以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为代表的无现金社会 推动了金融普惠的加速发展 [6] - 中国表示在世贸组织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2] - 中国期货价格将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中发挥更关键作用 为跨境贸易提供更高效透明的定价基准与风险管理工具 [2] 国际合作与多边关系 - 中国通过构建金砖国家机制、推动上合组织发展及与非洲联盟55个成员国深化合作为世界提供合作新路径 [4] - 美中建立建设性关系在开放市场、开放贸易体系中携手合作进行技术交流对双方都有利 [7]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市场对需求疲软的担忧持续 贸易局势缓和 国际油价小幅走低
搜狐财经· 2025-10-28 11:16
油价表现 - 市场对需求疲软的担忧持续压制石油软实力运行,10月27日国际油价小幅走低 [1] - 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12月期货结算价每桶61.31美元,下跌0.19美元,跌幅0.31% [1] - 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12月期货结算价每桶65.62美元,下跌0.32美元,跌幅0.49% [1] - 欧佩克联盟近期连续两月大幅增产,远超市场吸收能力,导致布伦特油价跌至四年低位 [2] 供需基本面 - 供应端存在过剩压力,欧佩克联盟大幅增产导致供应超出市场吸收能力 [2] - 需求端呈现结构性疲软,全球贸易战持续冲击工业用油需求 [2] - 美国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中国炼厂开工率低于预期,显示实体经济软实力耗散 [2] - 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新制裁以及超预期的美国需求共同支撑了油价 [1] 主要产油国策略 - 欧佩克联盟倾向于在12月适度提高产量,这是其持续推进的每月增产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夺回市场份额 [1][2] - 欧佩克正从产量控制者向技术标准制定者转型,通过预期管理和地缘协调重塑定价权 [2][3] - 伊拉克正就其欧佩克配额展开谈判,目标是在其每日550万桶的可用产能范围内进行重新评审,该国石油日总出口为360万桶 [1][2] - 俄罗斯通过市场多元化和制裁应对策略展现适应性软实力,美国新增制裁后,俄罗斯计划建立国家石油基准指数体系以增强市场自主性 [2][3] - 美国将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列入黑名单,以切断莫斯科所需的收入来源,卢克石油公司计划出售国际资产 [1][3] 地缘政治与贸易因素 -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美中官员已就贸易协定商定"实质性框架",但交易商对这些措施实际对全球供应的影响程度仍持谨慎态度 [1][3] - 历史数据显示,中美能源贸易受关税政策冲击显著,2025年6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额降至零 [3] 行业未来竞争维度 - 未来竞争焦点集中在技术标准主导权,清洁能源技术突破加速需求弱化,长期压制油价中枢 [4] - 气候叙事能力日益显著,全球能源变革背景下环保政策对石油产业软实力影响加大 [4] - 数字贸易扩张形成"服务化-低碳化"共生效应,重塑能源竞争格局 [4] - 产油国需将资源势能转化为规则制定能力、价值创新能力和联盟管理能力,以在全球能源变革中占据有利位置 [4] - 页岩油行业面临技术同质化和资本估值困境,需重构产业生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