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红利
icon
搜索文档
华安基金:港股红利上周逆势上涨,配置价值仍较高
新浪基金· 2025-10-28 14:09
港股红利板块近期表现 - 上周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逆势上涨1.11%,同期恒生指数下跌3.96%,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98%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领涨,资讯科技业领跌 [1] - 红利风格前期震荡回调或已较为充分,当前布局性价比较显著 [1] 港股央企红利投资价值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6.02%,高于中证红利的4.42%,其PB为0.61,PE为6.81 [2] - 该指数全收益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138%,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达128% [2] - 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及经济弱复苏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 [2] - 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均较强 [2] 资金与政策视角 - 近期中美博弈反复可能对市场产生短期扰动,叠加成长板块累积较高涨幅,资金存在获利了结和向低估值板块切换的可能 [1] - 政策推动红利资产吸引力提升,2024年至今A股上市公司分红力度明显加大,债券增值税新规或间接利好红利类资产 [1] - 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基于负债端久期匹配与收益稳定需求,有望为红利资产带来长期相对稳定的资金流入 [1]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产品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是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 [3] - 该产品旨在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且第一大股东为内地央企的香港上市高股息证券的整体表现 [3] - 场外相关产品有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联接A(020866)和联接C(020867) [3]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表现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覆盖原材料业、金融业、工业、能源业和公用事业 [6] - 权重最高的成分股为中国有色矿业(1258.HK),权重5.1%,近12月股息率2.5%,周跌幅7.5% [6] - 周涨幅最高的成分股为中远海控(1919.HK),周涨幅6.8%,权重4.0%,近12月股息率13.9% [6] - 近12月股息率最高的成分股为东方海外国际(0316.HK),股息率12.4%,周涨幅4.2% [6]
看好港股多重优势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逾1.1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10-20 03:13
南向资金流向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突破1.1万亿元,创历年同期之最,前9个月中有7个月净流入额超1000亿元 [1] - 10月以来尽管市场调整,南向资金仍净流入380亿元,资金通过港股通及港股相关ETF持续流入 [1][3] - 近10个交易日,南向资金净流入前三个股为阿里巴巴、小米集团、腾讯控股,快手、泡泡玛特、理想汽车、紫金矿业和美团等个股也持续获得资金流入 [3] 港股市场表现与估值 - 截至10月16日,10月以来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3.6%和7.15% [3] - 经历近期回调后,港股估值已回落至近30年平均水平,与全球主要市场相比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具备估值优势 [3] - 多家机构认为港股短期波动但估值具备吸引力,长期走势值得期待 [3] 机构观点与投资主线 - 机构对港股市场中长期保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科技进步及市场信心恢复的基本格局不变 [4] - 港股被视为捕捉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核心战场,主要机会集中在创新药领域及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在AI时代的云业务价值重估 [4] - 港股红利板块近两个月明显滞涨甚至回调,估值性价比凸显,保险资金作为重要增量资金,其属性与红利板块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匹配度高,有望更多流向该板块 [4] 港股相关ETF资金流入 - 多只港股相关ETF在10月市场调整中仍持续获得资金净流入 [3] - 华夏恒生互联网ETF份额增长29.78亿份,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和大成恒生科技ETF份额分别增长26.36亿份和24.71亿份 [3] - 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和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的份额增长均超过20亿份 [3]
【港股红利周报】港股红利前期回调较充分,外部扰动下或迎风格切换
新浪财经· 2025-10-13 19:00
港股红利板块近期表现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周上涨1.08%,而恒生指数下跌3.1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5.48%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和能源业领涨,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业领跌 [1] - 红利风格经过前期震荡回调后,当前布局性价比显著,在市场资金从高估值向低估值切换的背景下有望受益 [1] 港股红利板块投资逻辑 - 中美关税博弈加剧可能对市场产生短期扰动,叠加成长板块前期涨幅较高,资金存在获利了结和向低估值切换的可能 [1] - 保险资金因其资金属性与红利板块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匹配,在长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的背景下,有望成为流向红利板块的重要增量资金 [1] - 在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股息率优势显著 [2] 港股红利板块估值与收益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6.10%,高于中证红利的4.62%,其市净率为0.59,市盈率为6.67 [2] - 该指数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达136%,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的超额收益为121% [2] 银行业基本面改善 - 监管政策在维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的同时,更注重维护银行合理息差空间,息差降幅趋稳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速改善 [2] - 地方化债、稳地产、反内卷等政策组合拳大幅缓释了银行贷款的尾部极端风险,有利于减轻银行不良资产压力 [2] 相关ETF产品介绍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是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 [22] - 该ETF截至2025年10月10日的净值为1.5934,规模为33.94亿元,周成交额为3.84亿元 [23]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涵盖原材料业、工业、金融业和能源业,近12月股息率最高达14.8% [25]
ETF收盘:云50ETF涨4.02% 港股红利ETF博时跌1.77%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7:58
云与大数据行业 - 云50ETF上涨4.02% [1] - 大数据产业ETF上涨3.60% [1] - 云计算ETF上涨3.60% [1] 港股红利与低波策略行业 - 港股红利ETF博时下跌1.77% [1] - 港股通红利低波ETF下跌1.64% [1] 工程机械行业 - 工程机械ETF下跌1.56% [1]
港股杀人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16 21:36
市场今天情绪比较好,不知不觉中,wind全A已经再次刷新10年来的新高了,周日晚上说过, 这周市场的两条主线 ,一是上半周的中美会谈,二是周四凌晨的美联储降息预期,至少目前来看,中美两个市场,都在积极交易这两条 主线。 昨晚,就已经传出,中美就TikTok达成了一致协议,很多人会问,美国人为什么那么想要TikTok,背后的原因当然 有很多,但对川宝团队来说, 很迫在眉睫的一点在于,明年就要中期选举了 ,而全世界人民都在被短视频"洗脑", 平均阅读能力比较差的美国人更是如此(不是我定义的,是美国人自己说的)。 今天权益市场,最「脏」的仔,是港股的医药股—— 药捷安康 ,下图,是它的日内K线图,日内从最高的680块左 右,暴跌到200块不到,按涨跌幅算,则是从一度涨60%左右,到最后倒跌了60%,单日市值缩水2000亿, 令人咋舌 这事儿的背景是这样的,6月23日,该票上市,上市价格是13块,去年营收是0,净利润亏2亿多,今年上半年营收也 是0,亏了1亿多,属于典型的,"以后可能会赚钱的"港股创新药企业。 8月25日,其公告,自己被纳入了多个恒生指数系列,且9月8日生效,并且, 9月8日,也被纳入了港股通标的 , ...
【港股红利周报】港股前期相对滞涨,后续资金面有望迎来宽松
新浪财经· 2025-09-02 19:19
港股市场表现 - 上周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下跌1.72%,恒生指数下跌1.0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0%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原材料业领涨,医疗保健业领跌 [1] - 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222亿港元,8月全月流入超12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近万亿港元 [1][2] 流动性状况 - 香港Hibor利率从0.9%快速上升至3.3%,导致港股流动性阶段性收紧 [1] - 香港金管局回收流动性是对前期大幅释放港币的修正,该调整更偏向短期影响 [1] - 随着港币兑美元升值,金管局不必继续回笼资金维持联系汇率,Hibor短期内或不再剧烈变化 [2] 资金流向 - 截至周三EPFR口径下,主动型外资流出港股0.03亿美元,被动型外资流入5.8亿美元 [1]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保持高额净流入态势 [1] - 9月美联储大概率重启降息,美元美债或维持震荡,美国资金有望外溢至新兴市场,港股可能承接外资回流 [2] 港股央企红利指数特征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5.98%,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4.46% [2] - 该指数PB为0.60倍,PE为6.79倍,估值水平较低 [2] - 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129%,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达120% [2] 投资前景 - 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和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 [2] - 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均较强 [2] - 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股息率优势显著,配置价值较高 [2] 指数成分股表现 - 中国有色矿业周涨幅23.3%领涨,东万净外国际周跌幅7.5%领跌 [24] - 涨幅前五还包括中国海洋石油涨4.2%、光大环境涨2.6%、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涨2.2%、环球医疗涨2.0% [24] - 跌幅前五还包括中远海控跌6.6%、中国联通跌4.8%、中国中铁跌4.6%、农业银行跌4.5% [24] 产品信息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且第一大股东为内地央企的香港上市高股息证券表现 [22] - 该产品为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代码513920 [22] - 场外相关产品包括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联接A(020866)和联接C(020867) [22]
“T+0”+分红+高股息,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明日上市交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3:29
港股市场表现 - 9月1日港股早盘集体走强 可选消费 有色金属 医药生物 煤炭 钢铁等顺周期板块涨幅居前 [1]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产品特征 -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将于9月2日上市交易 管理费率0.5% 托管费率0.1% [1] - ETF紧密跟踪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931233) 选取中央企业实际控制的分红稳定且股息率较高的港股通标的 [1] - 指数采用股息率加权 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0% 年度调样确保获取完整分红 [5] - 样本公司需满足过去三年连续分红 且支付率均值及过去一年股利支付率均大于0小于1 杜绝突击性分红 [5] 指数成分结构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均衡 涵盖银行 交通运输 非银金融 通信 石油石化等高股息优势行业 [1] - 前十大成分股包含中远海控 东方海外国际 中信银行 中国石油股份 中国外运 中国海洋石油 中国神华 建设银行 新华保险 中国联通 [1] - 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达31% [1] 指数历史表现与股息特征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指数股息率超7% [3] - 过去5年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年化收益率14.27% 年化波动率22.02%(截至2025年7月9日) [3] 机构观点与投资逻辑 - 港股红利持续受益南向资金流入 结构性行情中表现突出 南向定价权增强 [4] - 分红稳定性 结构性机会主线共振 政策承接优势三重因素抬升投资价值 [4] - 债券利息缴税新规增强资金再配置效应 政策重视投资者回报使高股息央企逻辑顺畅 [4] - 下半年港股三大积极因素共振 低估态势有望延续 科技板块或成主线 红利板块受益政策强化分红及低利率环境 [4]
红利基金挑选指南:天弘中证港股通高股息的独特魅力
格隆汇· 2025-08-24 20:07
核心观点 - 天弘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A(022072)通过投资港股高股息资产提供显著估值优势和稳健收益 在存款利率走低背景下成为重要投资工具 [1][2][4] 投资标的与估值优势 - 港股红利资产长期处于估值洼地 成分股多为金融、能源、工业等传统板块内地企业 如民生银行、中国石油股份等 [2] - 港股估值较A股同类标的明显更低 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达5.8% 6月末股息率高达7.75% [2] 成分股筛选标准 - 指数仅从港股通标的中选取30只成分股 需满足连续分红、高流动性和股息率领先等严格标准 [3] - 前十大权重股均为股息率长期领先的蓝筹企业 A股红利指数如红利低波100指数成分股达100只且平均股息率更低 [3] 收益表现 - 收益由股息收益与股价增值共同驱动 2025年上半年基金收益率达10.96% 跑赢业绩比较基准2.14% [4] - 截至8月22日近6个月收益率达19.38% 2025年已进行三次分红 [4] - 成立以来至2025年二季度末A类产品业绩为17.00% 比较基准为23.95% [7] 风险控制特性 - 指数在2021-2024年最大回撤小于恒生指数 在2022年港股大跌和2025年一季度风格轮动时展现抗跌性 [4] - 成分股盈利稳定、现金流充沛 提供风险防御优势 [4] 运作机制与成本 - 指数每半年调样一次 遵循调整股息率权重原则实现类似高抛低吸效果 [5] - 管理费0.15%/年 托管费0.05%/年 综合成本率0.20% 远低于主动管理型红利基金 [5] 投资适用场景 - 适合追求高股息与低估值修复机会 期望分散A股投资风险的投资者 [6] - 可作为战术配置、战略配置或与成长型基金搭配进行风险对冲的工具 [6]
港股异动 | 越秀交通基建(01052)绩后涨超4% 上半年盈利高出预期 机构称公司股息率有较强吸引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1:45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额20.9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9% [1] - 纯利3.6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9% [1] - 每股盈利0.2156元 [1] - 中期派息0.12港元 与上年同期持平 [1] - 盈利超预期主因存量路产摊销上调幅度小于预期 [1] 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 - 中期分红比例达50.6% [1] - 假设2025年度分红比例55% 测算股息率6.8% [1] - 股息率具有较强吸引力 [1] 资金流向与市场环境 - 南向持仓比例从年初18.8%提升至8月15日的20.3% [1] - 恒生高股息率全收益指数年初至8月15日上涨29% [1] - 香港市场流动性宽裕 Hibor利率处于低位 [1] - 境内低利率背景下中资长线资金增配港股红利需求持续 [1] 投资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维持"买入"评级 [1] - 看好公司持续收购优质优价路产的能力 [1]
超30亿,跑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13:58
股票ETF市场资金流向 - 昨日股票ETF市场资金净流出30.77亿元 总规模达3.85万亿元 [1][3] - 港股市场ETF净流入49.88亿元 债券ETF净流入13.79亿元 [2][3] - 宽基ETF净流出52.98亿元 但规模增加97.71亿元 [5][6] 资金流入重点指数及产品 - 恒生科技指数单日净流入11.64亿元 近5日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流入超31亿元 [3] - 证券公司指数近5日资金流入超27亿元 证券保险ETF单日流入1.5亿元 [3][4] - 恒生互联网ETF单日净流入9.36亿元 规模257亿元 恒生科技指数ETF规模339.68亿元 [4] 资金流出主要领域 - 科创50指数单日净流出36.84亿元 科创50ETF流出超25亿元 [1][6] - 半导体芯片相关ETF集体净流出 科创芯片ETF流出12.81亿元 半导体ETF流出8亿元 [6] - 创业板ETF及创业板50ETF出现获利了结现象 [6] 机构市场观点 - 国泰基金看好港股红利行情 认为A/H股溢价收窄带来机会 [3] - 华安基金强调港股通央企红利策略优势 指出央国企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 [3] - 博时基金看好AI产业催化的科技成长行情 认为市场风险偏好维持高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