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矛盾

搜索文档
物流人才“2.0”时代,人才缺口为何越补越缺?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43
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与人才需求 - 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首次超过360万亿元,全年物流业总收入达13.8万亿元,物流市场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3] - 当前我国物流从业人员超过5500万人,每年新增100多万人的就业需求,而专业院校供应链与现代物流专业毕业生每年仅有17万人,供需严重失衡 [3] 物流行业人才结构性矛盾 - 行业面临基层岗位招工难与高端人才"无人可用"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基层岗位因高强度体力劳动、艰苦环境和不规律排班导致吸引力不足,而高端岗位受限于教育体系滞后 [3][5] - 智能化浪潮下传统岗位如分拣员、货车司机、传统客服正被淘汰,新兴岗位如AI物流调度师、无人车远程控制员、客户体验优化专员需求激增,2025年智能调度算法工程师等新兴岗位缺口将达43.7万人,无人机飞手供需缺口达45.3万人 [3][5] - 新兴岗位能力要求发生质变,AI物流调度师需掌握强化学习算法,无人车远程控制员需云数据处理能力,客户体验优化专员需数据挖掘与需求预测建模技能 [5] 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 - 高校教材更新缓慢(周期长达5~10年),实训设备陈旧(停留在基础分拣系统),与京东等企业应用的智能仓储机器人、AI调度系统存在代际差距 [6] - 学生缺乏系统认知,部分研究生论文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仍停留在二手资料推演层面,难以满足产业实际需求 [6] - 高校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对智慧物流、国际供应链等前沿领域覆盖不足 [6] 企业用人机制问题 - 部分企业采取"急用现招"策略,缺乏系统性培养规划,"重使用轻培养"模式导致"人才越缺越省、越省越缺"的恶性循环 [6] - 激励机制与人才价值不匹配,传统层级晋升模式导致技术型人才发展空间受限,基层员工缺乏足够激励措施 [7] 社会认知偏差 - 社交平台上"血汗职业""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叉车使"等用户吐槽,反映岗位辛苦程度和较低回报率,直接影响行业吸引力 [8] 产教融合与政策支持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瞄准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布局紧缺专业,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10] - 中西部院校可构建"产业-教育-区位"三位一体的差异化培养体系,如新疆地区院校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优势打造跨境物流人才,重庆院校围绕"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需求构建多式联运特色模式 [10] - 建议高校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嵌入系统动力学建模模块,开设《供应链建模仿真》实践课程,运用AnyLogic等软件模拟市场需求波动、运输中断等场景 [9]
【MACRO锐评】美国 6 月非农数据全景解析:就业韧性与政策博弈下的市场涟漪
搜狐财经· 2025-07-04 17:22
数据全貌 - 6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14.7万人,高于预期的11万人,前值从13.9万人上修至14.4万人,连续第四次超预期 [3] - 失业率意外下滑至4.1%,低于预期的4.3%和前值4.2%,2024年5月以来稳定在4.0%-4.2%区间 [3] - 平均每小时工资月率上涨0.2%,低于预期的0.3%和前值0.4%,年率增长3.7%,较预期的3.9%和前值3.8%回落 [6] - 长期失业者增加19万人至160万人,占失业总人数23.3%,劳动参与率稳定在62.3%,就业人口比率维持59.7% [6] - 边缘性劳动力增加23.4万人至180万人,其中"失望劳动者"激增25.6万人至63.7万人 [6] 市场连锁反应 - 美元指数短线拉升0.47%,收于97.308,现货黄金下挫19美元至3328.04美元/盎司,收跌0.65% [8] - 利率期货交易员放弃7月降息预期,9月降息概率从98%骤降至80%,隔夜指数掉期市场仍显示9月前降息可能性超70% [11] 就业结构 - 政府部门新增7.3万个岗位,州政府教育贡献4万个,地方政府教育增加2.3万个,联邦政府连续第五个月裁员7000人 [12] - 私营部门新增7.4万人,低于预期的10万人,医疗保健行业新增3.9万个岗位,社会援助行业增长1.9万人,建筑业逆势增加1.5万个岗位 [12] - 采矿、制造、零售等行业就业变化不大,私营部门整体新增人数较5月的13.7万人明显回落 [12] 政策与市场观点 - 劳动力市场呈现"招聘缓、解雇缓"特征,硬数据强劲证明美联储按兵不动正确 [15] - 外国出生工人降至3260万,较3月减少110万,连续三个月下滑,移民劳动力萎缩或抑制失业率 [15] - 高盛下调美债收益率预测,预计年底两年期和十年期收益率分别为3.45%和4.20%,较此前下调0.4和0.3个百分点 [16] - 特朗普拟签署3.4万亿美元财政计划可能增加政府借贷,10年期美债收益率当前为4.35%,高于高盛年底预期4.20% [18]
三年前拟豪掷39亿如今一单未产 川金诺跨界锂电梦碎
新浪财经· 2025-06-30 16:16
公司战略调整 - 川金诺拟将两大磷酸铁锂项目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合计4.55亿元变更至埃及苏伊士磷化工项目,宣告其跨界锂电计划暂时搁浅 [1] - 三年前公司依托磷化工产业链优势宣布投资39亿元进军磷酸铁锂领域,但广西防城港基地仅30万吨硫磺制酸装置投产,5万吨磷酸铁及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从未启动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7.21亿元(同比+24%)、净利润7202万元(同比+253.41%),但管理层仍决定终止磷酸铁锂项目转向埃及投资 [1]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能源市场竞争格局剧变导致磷酸铁锂作为新布局产业缺乏竞争优势,市场已不给跨界者试错机会 [2] - 2021年新能源浪潮中,中核钛白、龙佰集团、金浦钛业等化工企业纷纷跨界磷酸铁锂领域,资本疯狂涌入该赛道 [2] - 2025年第四代高压实密度产品(≥2.60 g/cm³)成为技术标杆,湖南裕能、富临精工等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成为宁德时代核心供应商 [3] 行业供需现状 - 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总产值同比下滑34.9%,较2022年高点近腰斩 [3] - 2024年底高压密磷酸铁锂月度出货量超3.5万吨,宁德时代等电池厂高性能产品需求持续攀升 [5] - 低端产能陷入价格战,湖南裕能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降62.4%,德方纳米等企业陷入亏损 [5] 头部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以5亿元预付款锁定富临精工42万吨磷酸铁锂供应,万润新能获宁德时代132.31万吨长单 [4] - 龙蟠科技接连拿下福特、楚能新能源和亿纬锂能超50亿元订单 [4] - 市场资源加速向高技术、强规模的头部企业集中,行业分化日益明显 [5]
稳岗扩岗,就业市场需要更多“绣花功夫”
南方都市报· 2025-05-31 23:40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市场之基。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各地正积极搭建均等普惠的公共 就业服务平台,为求职者和各类企业就近就地提供精准服务。 南都快评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围绕健全均 等普惠、功能完备、帮扶精准、基础巩固、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出20条举措,着力提升就业 公共服务的质与量,让更专业的就业服务触及更多人群。 "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仍是当下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直接体现,其核心在于劳动者技能供给与 企业技能需求存在错配。可以说,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疏通就业市场供需错位的堵点难点, 是帮助求职者同企业高效对接的桥梁。更进一步讲,就业公共服务越精细、政策的"针脚"越密,越能提 高就业服务受益的范围和效果,对稳岗扩岗的作用也就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就业公共服务的落实落细也要打好政策组合拳。以中小微企业为例,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 军,中小微企业发挥着就业蓄水池的作用,但招聘成本高、求职与招聘信息不对称等常限制着企业进一 步发展。今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稳就业"政策,充分释放就业补贴、稳岗返还、社保降费等政 策红利,加大 ...
全国各地现理发店倒闭潮,没有电商冲击,理发店为什么自己能干黄?
新浪财经· 2025-05-29 09:28
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理发店倒闭超30万家 一线城市2025年闭店率预计达18.73% 三四线城市高达26.3% [2] - 行业面临经营模式陷阱、成本压力、消费习惯变革和结构性矛盾等多重挑战 [2][3][4][6] 经营模式问题 - 预付费模式导致资金链脆弱 北京某连锁品牌跑路事件中未消费预存款达千万元 [2] - 过度推销引发消费者反感 70%消费者不满推销体验 90后选择社区店主因是"无推销压力" [2] - 高端门店流失客群中58%因过度营销离场 [2] 成本压力 - 上海静安区商场内50㎡理发店月租金达4-6万元 是社区街铺的3倍 [3] - 某高端品牌单店装修成本超80万元 按日均68元剪发价需接待120人/天才能覆盖基础成本 [3] - 美发从业者流失率37% 新人留存率不足20% 导致人力成本攀升和服务质量下滑 [3] 消费习惯变革 - 2025年家用理发器销量同比激增210% 男性顾客进店频次从每月1次降至半年1次 [4] - Z世代中43%男性选择"寸头/光头"自主打理 女性消费者假发片使用率提升至29% [4] - 北京三里屯出现"10分钟快剪仓" 反映碎片化理容需求崛起 [4] 市场结构问题 - 成都某商圈10家理发店中6家定价超68元/次 但工作日客流不足20人 [6] - 定价30元以下社区店存活率达82% 50元以上门店2年内倒闭率超60% [6] - 杭州某1.5万人口社区有23家理发店 远超行业测算的3000常住人口/门店的盈利标准 [6] 成功案例启示 - 沈阳社区理发店坚持15元剪发、拒绝办卡、提供免费修鬓角服务 单店日均客流量达50人次 [6] - 案例显示技术价值应大于营销价值 用户信任重于短期收益 [6]
引导“就业长在产业”上——看湖北如何多措并举稳就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1 07:51
"望城市畏县乡"就业观仍存。喜好大城市、热门岗、靓工种、轻巧事者居多,愿意到基层一线者偏少。 1989年出生的田淑娴,从浙江海洋大学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湖北咸宁赤壁市,建立了具有高科技水准的 智慧农场。她说,"我们接轨了现代化、高科技,可还是难吸引优秀青年人才。不少大学生一听是到村 里工作,就打消了念头。"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张帅龙说,考虑到环境、配套,加之对农村发展现状不 了解,多数人还是倾向到省会、二三线城市就业。 施策:促进就业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针对就业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作为高校大省,湖北近年来积极整合资源,把促进就业和推动产业发展 相结合,开发、优化"荆楚就业"等小程序和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将"就业长在产业上"嵌入从人才培养 到岗位使用的全链条。 新华财经北京5月21日电 以"就业长在产业上"的思路激活供需两端,湖北省近年来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 年群体就业多措并举,挖深做大人力资源"蓄水池",从破解"有活没人干"来解决"有人没活干"的就业结 构性矛盾,促进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把脉:找出青年就业"堵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择业观不清晰、随大流,加之学用脱节造成学不对岗等,使得部分青年就业面临 结构性 ...
失业率连续两月下降!劳动力市场需求回暖,重点群体就业形势好转
华夏时报· 2025-05-20 16:09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中央、国 务院高度重视稳就业工作,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强化对企业吸纳就业的支持,突出抓 好青年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稳就业政策强化对企业吸纳就业的支撑,具有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通过 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供社保补贴、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创造就业岗位的积极性, 缓解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这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 级奠定坚实基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 示。 失业率连续两月下降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增长、产业发展向好、新动能成长壮大,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等政策加力实 施,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就业总体稳定。 从总体情况来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 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较一季度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3%下降0.1个百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北京报道 全国城镇调 ...
TMGM:FOMC今年票委发话4月低通胀或“不算数”!
搜狐财经· 2025-05-15 09:43
从市场预期看,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员对年内降息的概率判断已从 4 月初的 70% 降至当前的 55%,反映出对关税风险的重新定价。而美联储内部的分歧也在加剧:以古尔斯比为代表的 "数据依赖派" 主张维持耐心,等待关税影响充分暴露;另一派则担忧经济增速放缓压力,倾向于提前预防性降息。这种分 歧在 6 月 FOMC 会议前可能进一步激化,尤其是在 5 月非农就业数据、零售销售数据及第二轮关税效应陆 续揭晓之后。 值得关注的是,古尔斯比的 "噪音论" 背后,隐含着对美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担忧。尽管消费市场仍保 持韧性,但制造业 PMI 持续低于荣枯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这些迹象与通胀数据的 "温和" 形 成鲜明对比。美联储若误判短期波动为趋势逆转,可能导致政策滞后;反之,若过度放大关税风险,则可能 错失支持经济的最佳时机。在特朗普政府频繁调整贸易政策的背景下,这种 "精准平衡" 的难度显著上升。 事实上,美联储自去年 12 月以来已连续维持利率不变,而政策制定者的观望姿态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 紧密相关。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再度施压,宣称 "没有通胀,几乎所有商品价格都在下跌",并要求美 联储效仿 ...
“美国比以往更有紧迫感”
虎嗅APP· 2025-05-13 21:34
以下文章来源于猛犸工作室 ,作者傅一波 猛犸工作室 . 时代周报深度报道。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23000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猛犸工作室 (ID:MENGMASHENDU) ,嘉宾:李成(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 研究中心主任、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 作者:傅一波,编辑:潘展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美国政府的关税新政,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际,进一步引发了国际贸易市场的波动。事实上,从美国时间4 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针对全球的"对等关税"政策以来,包括加拿大、欧盟、中国等多方就提出了各 项强硬的反制措施。 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当地时间11日晚,中方代表团在举行新闻发布会时 表示:中美达成重要共识,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随后,中美双方在北京时间5月12日下午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 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 实施24%的反制关税。 中美会谈释放了哪些信号,未来走势又会如 ...
国产PE高供应态势延续 引发价格竞争与结构性矛盾
搜狐财经· 2025-05-06 01:40
导语: 2025年二季度中国聚乙烯(PE)市场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释放高峰,随规模企业陆续投产,行业供需格 局、价格走势及贸易流向均面临深刻变化。 MEETING 2025 近期会议安排预告 2025年4-6月国内PE投产计划 单位:万吨/年,万吨 2025年二季度中国聚乙烯(PE)市场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释放高峰,以埃克森美孚惠州项目为代表的头 部企业大规模投产将进一步推高国产供应量,从二季度PE国产供应量来看,预计二季度PE产量约 840.37万吨,环比增长4.42%,同比增长28.14%。随规模企业陆续投产,行业供需格局、价格走势及贸 易流向均面临深刻变化。从短线来看,供应量激增对区域供需及价格形成压制,而长线来看,行业结构 性矛盾日益突出。 数据来源:金联创 数据来源:金联创 从近五年来看,中国聚乙烯市场经历了显著的产能扩张。自2020年起,国内大炼化及轻烃装置集中投 放,中国聚乙烯行业迈入了新一轮的扩能高峰期。随产能不断增长,中国聚乙烯市场多元化格局形成, 市场竞争与日俱增。2020-2024年,中国PE产能复合增长率约8.46%,产量复合增长率约6.86%。 2025-2026年,中国聚乙烯市场将达到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