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技术

搜索文档
青昀新材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元禾璞华领投,产品「鲲纶超材料」全链自主可控
IPO早知道· 2025-09-17 19:54
融资将主要用于新一代鲲纶材料研发、产能扩张及产业链生态建设。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罗宾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9月17日,江苏青昀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青昀新材")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 资。本轮融资由元禾璞华领投,各产业资本持续加注。此次 融资将主要用于新一代鲲纶材料研发、 产能扩张及产业链生态建设 , 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高端特种材料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为中国制造 业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自主研发打破垄断,定义全球新标准 在自主研发能力方面,青昀新材公司打破了海外长达 60年的技术封锁,实现了鲲纶超材料从原料配 方、核心设备到生产工艺的全链路自主可控。 公司自主研发的鲲纶超材料,纤维细度达到同类竞品的 1/3,完美融合了"防水透气"与"强韧轻 质"这对传统材料难以兼顾的特性,性能指标超越国际巨头。 知识产权方面,青昀新材累计申请专利 150件,其中已经获得60件发明专利的授权, 构筑了深厚的 技术壁垒。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汇聚全球顶级科技人才。 青昀新材核心产品鲲纶 HYPAK已通过欧盟RoHS/REACH、美国FDA等全球最高标准的严苛认 ...
国科军工(688543.SH):硬核科技夯实发展根基,三大动力持续推动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3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7亿元,归母净利润7711.11万元,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9528.30万元,同比增长19.6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612.5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显示盈利质量优异 [1] - 合同负债达1.54亿元,同比增长685.97%,预示订单充足且未来业绩增长有保障 [1] 技术与研发 - 形成导弹固体发动机动力和弹药装备两大自主可控技术体系,高燃速推进剂配方和安全高效制备技术国内领先,新型隔热材料技术国际领先 [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505.46万元,同比增长29.21%,重点布局武器系统、智能弹药、无人作战平台及新一代动力模块等领域 [3] - 突破新一代长时间发动机设计、低成本发动机设计、高可靠性后包覆等技术,并拓展无人机助推器业务 [2] - 在弹药领域实现穿爆燃多功能技术、宽炸高域聚能装药适应技术突破,引信精确探测技术采用C&R双模复合探测和复合定距技术 [2] - 与科研机构及高校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共同攻关前沿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 [3] 市场与客户拓展 - 新增与军工单位F3、B1、C11、B4、D5的多型预研项目合作,并与军工单位C15、C16开展新领域预研项目 [3] - 新增与军工单位C22及科研机构L、M、N的合作,持续扩大客户范围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3] - 承担军贸系列导弹火箭弹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研制批产任务,推动现有型号出口并开发国际需求适配新型弹药 [8] - 通过行业展会和军品装备交流会深化与军贸公司及国际客户合作,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8] 产能与产业链布局 - A区、B区专业化产线产能逐步释放,自动化产线提升生产效能,动力模块产能改造优化目标为提升20%以上 [5][6] - 投资3.43亿元建设"航天动力建设项目"(用地59.126亩),实现向发动机总装企业转型并拓展航天动力领域 [6] - 启动总投资8.1亿元的"动力模块能力建设项目",完成土地置换及增购方案,为扩能项目奠定基础 [6] - 在商业航天领域开发适配运载火箭的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凭借低成本优势占据市场;军民融合方面将炮射防雹增雨弹应用于多省民生事业 [7] 行业与战略定位 - 产品涵盖导弹、火箭弹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安全与控制模块、主战弹药及引信智能控制产品,承担军方重点型号科研生产任务 [1] - 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展示先进武器装备,公司产品体系与阅兵装备方向及国防建设重点高度契合 [1] - 全球军费开支增长及区域政治变化为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公司凭借核心技术、订单储备、产能扩张及军贸业务凸显投资价值 [9]
汉桑科技:公司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理念,也在积极地与行业内优秀的企业开展交流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19:47
公司研发战略 - 研发投入聚焦高性能音频 音频互联和智能技术领域 [1] - 研发目标为自主可控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平台 [1] - 产品应用覆盖个人 家庭及商业场景 [1] 业务发展策略 - 秉持开放合作理念与行业优秀企业开展交流 [1] - 积极拓展合作机会以延伸业务边界 [1]
国产崖山数据库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新华社· 2025-08-23 00:35
核心技术突破 - 崖山数据库系统V23通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安全可靠测评"认证,核心技术被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系统采用资源受限计算、自适应并行事务调度、跨模融合查询等原创理论,实现全链条自主知识产权 [1] - 自主研发共享集群攻克Oracle RAC架构技术,支持金融级高可用场景,性能与高可用性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1] 技术优势与创新 - 数据尺度无关的资源受限计算技术和基于语义连接的跨模融合查询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系统为大规模AI应用数据处理提供有力支撑,整体技术被鉴定委员会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2] - 满足政府、金融、电信、能源等关键行业对高性能、强稳定性及高安全性的要求 [1] 应用落地情况 - 已在国家级金融设施、大型银行核心系统及特大城市民生工程中实现落地应用 [2] - 深圳燃气通过核心业务场景验证系统高性能、稳定性及自主技术适配性 [2] - 系统破解传统路径"业务重构难、改造成本高"困局,在确保可靠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2] 行业意义 - 标志着国产数据库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体系构建及高端场景规模化应用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1] - 为关键行业基础设施提供自主可控的数字底座 [1] - 为国产数据库支撑国计民生行业提供重要实践范本 [2]
沐曦集成IPO之路:三年亏损超30亿,CUDA兼容之困与国产GPU突围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15 02:15
公司IPO及融资 - 沐曦集成于今年6月30日正式向科创板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募集高达39 04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1] - 公司成立仅五年,技术团队融合了"AMD+海思"基因,被视为国产GPU领域的黑马 [1] - IPO反映了资本市场对自主可控技术的强烈兴趣和期待 [1] 财务状况 -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从42 64万元激增至3 2亿元,但净利润持续亏损,累计亏损超过30亿元 [1] - 高亏损不仅由研发投入导致,股份支付费用大幅增加以及现金流持续承压也是重要原因 [1] 技术路线及生态挑战 - 公司选择"自主指令集+兼容CUDA生态"的技术路线,通过自主研发的MXMACA软件栈降低客户迁移成本 [3] - 面临CUDA生态的先发优势,需解决算子优化效率差距、对最新AI框架支持滞后等问题 [3] - 国内GPU赛道技术路径多元化,增加了生态建设的难度 [3] 市场竞争 - 英伟达在全球AI加速卡市场的垄断地位限制了国产厂商的市场空间 [3] - 国内需面对寒武纪、燧原科技等企业的直接竞争 [3] - 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对供应链和产能造成直接影响 [3] 内部管理 - 2025年初市场传言公司启动200人的裁员计划,涉及研发、市场等多个部门 [3] - 裁员发生在IPO关键期,引发市场对内部管理和团队稳定性的担忧 [3] 投资者视角 - 投资者需审视公司技术优势能否转化为持续商业化能力,警惕短期概念炒作 [4] - 公司能否成为国产GPU领域的希望之星仍需时间验证 [4]
龙芯中科股价微跌0.30% 公司回应销售端扩张计划
金融界· 2025-08-14 01:29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3日收盘,龙芯中科股价报127 9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30% [1] - 当日成交量为43208手,成交金额达5 51亿元,振幅为1 42% [1] 公司基本面 - 公司是国内唯一基于自主指令系统构建独立信息技术体系的企业 [1] - 采用自主研发策略,通过LA指令集实现技术自主可控,该指令集兼具先进性、兼容性等特点 [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员工总数94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68% [1] 近期动态 - 公司正有针对性地增强销售端力量,为未来收入增长做准备 [1] - 股东方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1 37%股份 [1] - 上海芯联芯就此前判决提出上诉,公司表示将积极应诉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 25亿元 [1]
追光生物与华大智造达成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5:14
合作内容 - 追光生物科技与华大智造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1] - 双方共同打造覆盖"筛选—测序—数据分析"全流程的自主可控抗体发现平台 [1] 合作目标 - 加速生命科学仪器的产业化进程 [1]
迎接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纪元:后云计算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8-09 21:20
后云计算时代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 核心观点 - 物流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关键节点,后云计算时代将推动行业从传统货物流通向智能技术应用与创新前沿转变 [2][10] -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包括智能物流运营、大数据与AI协同、边缘计算、新技术应用、协同生态建设及人才培养 [2][10] 智能物流运营 - 实时监控系统与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位置/状态可视化,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与可追溯性 [3] - 机器学习驱动的智能调度算法可动态优化运输路线,提高效率并降低15%-20%运输成本 [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协同 - 机器学习算法优化需求预测精度达90%以上,减少库存积压并降低库存成本30% [4] - AI与数据分析融合构建智能决策系统,实现市场变化响应速度提升50% [4] 边缘计算技术应用 - 边缘计算将数据处理延迟降低至毫秒级,使实时决策效率提升40% [5] - 近数据源计算能力使突发事件响应时间缩短60%,客户满意度提高25个百分点 [5] 新技术创新引领 - 区块链技术实现货物全流程追溯,数据篡改风险降低99% [6] - 自主可控技术使数据隐私泄露事件减少70%,企业可信度提升35% [6] 协同生态建设 - 信息共享机制使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30%,资源闲置率下降18% [7] - 数字化生态系统打破产业边界,供应链整体运作成本降低22% [8] 人才与数字素养 - 具备AI/数据分析能力的数字人才需求年增长率达45% [9] - 员工数字素养培训使新技术应用效率提升50%,创新项目产出增加33% [9] 行业转型影响 - 全面数字化转型将使物流企业运营效率提升60%,响应速度提高75% [10][11] - 技术投入占营收比例需从3%提升至8%以支持智能化改造 [11]
中国第二、世界第三大水电站换上国产龙芯处理器
新浪财经· 2025-08-05 12:51
公司动态 - 龙芯中科与傲拓科技合作打造的NJ400系列PLC成功在溪洛渡水电站筒形阀投运,替换了施耐德Premium系列与西门子S7-300系列PLC [1] - 该PLC设备包括CPU主控单元、通讯模块、电源模块等全套组件,CPU模块搭载龙芯处理器,支持多种通讯协议和自定义功能 [3] - 除溪洛渡水电站外,搭载龙芯处理器的傲拓科技PLC已在三峡、向家坝等水电站国产化改造项目中落地 [3] 行业技术 - 溪洛渡水电站筒形阀控制系统对PLC控制精度要求极高,需满足多轴同步控制、极端工况适应性、液压系统稳定性等需求 [3] - NJ400系列PLC内置通讯接口和程序空间,可灵活适应复杂控制场景,全面满足筒形阀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 [3] - 该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水电装备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瓶颈被打破,为后续大型水电工程积累实践经验 [3] 项目背景 - 溪洛渡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骨干工程,总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左右岸各安装9台7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3] - 筒形阀作为水电机组的"安全卫士",能在任何运行工况下实现动水关闭,保障水电站稳定运行 [3] - 溪洛渡水电站是中国第二、世界第三大水电站,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支柱 [4]
第三批资金,7月下达!丨今日财讯
搜狐财经· 2025-06-26 22:07
消费品以旧换新 - 国家发改委将在7月下达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前两批已下达1620亿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3000亿元 [2] 半导体行业 -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3C6000发布 采用自主设计的龙架构 不依赖国外授权技术和境外供应链 满足多场景计算需求 [2] 房地产政策 - 多地调整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 青岛 杭州 西安等城市推出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新政策 [4] 教育行业 - 过去两年全国高校撤销3098个本科专业点 占过去十年撤销总量6636个的近一半 [5] 汽车金融 - 多地银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公约叫停"高息高返"车贷模式 包括北京 上海 浙江等地 重庆银保监局明确禁止高额返佣 [5] 交通运输 - 国铁太原局7月1日起增开夕发朝至动卧列车 全国铁路新运行图将新增24列旅客列车 [7] 科技行业 - 英伟达股价创新高 总市值达3.77万亿美元 再度成为全球市值第一公司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