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铝代铜
icon
搜索文档
电解铝:攻守兼备,涨价潜力可期
国投证券· 2025-11-07 22:45
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5] 核心观点 - 全球电解铝行业维持紧平衡格局,国内因供给刚性导致2025、2026年供需缺口扩大,铝价有望持续上涨,行业高利润状态或成常态 [3] - 国内电解铝产能天花板锁定,供给刚性凸显,未来增长主要依赖存量置换,预计2025年净增产能仅20万吨,总增量空间仅剩56万吨 [1] - 需求端展现出较强韧性,预计2025、2026年中国电解铝消费增速分别为2.7%、2.1%,新能源领域是核心拉动力 [2] - 成本端下行与铝价上行共同作用,电解铝行业利润空间有望持续扩张,预计2025–2026年国内电解铝年均价分别达到20600元/吨、21500元/吨附近 [3] - 电解铝上市企业呈现“高利润、低资本开支”特征,分红能力与意愿提升,且CBAM执行在即,绿电铝利润增厚预期或将兑现 [3] 供给端分析 - 预计2025、2026年全球电解铝供应量分别为7430万吨、7571万吨,同比增速+2.1%、+1.9% [1] - 国内供应增量基本见顶,在“反内卷”与“碳达峰”政策约束下,产能天花板难以突破,预计2025年国内电解铝产量约为4394万吨,同比增速1.9% [1][28] - 海外增量主要来自印度、印尼等地,推动2025、2026年海外产量增速升至2.5%、2.3%,但在“外强内弱”价差下,进口窗口长期关闭,对国内市场影响微弱 [1][36] - 国内铝水比例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9月底达76.3%,导致铸锭量收缩,铝锭社会库存长期低位,铝价易涨难跌 [30][31] 需求端分析 - 建筑用铝拖累减弱,随着地产景气度触底,建筑用铝降幅预计收窄至-1.5%(2025年)和-1%(2026年) [2][54] - 新能源汽车延续高增长,预计2026年行业产销增速仍达20%,2025年用铝量有望达373万吨,同比增速37.3% [2][66] - 特高压建设推动铝线缆需求,2025年国内电网计划总投资约7900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特高压投资额显著提升至近1500亿元 [62] - 铝代铜进程加速,铝线缆在光伏项目中替代率达70%,2025年用量预计约为16.4万吨,同比增长15% [62] - 中国铝材出口优势仍存,尽管面临关税扰动,但全球供应链地位稳固,预计2025年铝材出口量约为559万吨,同比下滑约11% [71] 成本与利润分析 - 原材料市场延续过剩格局,预计电解铝行业平均完全成本在16000–16400元/吨区间运行 [3] - 截至2025年9月,行业平均完全成本约为16186元/吨,吨铝利润约4580元 [80] - 铝土矿供应过剩,价格重心下移,几内亚铝土矿价格从2024年12月高位115美元/吨下行至71美元/吨 [92] - 氧化铝供需平衡转为过剩,价格高位回落,截至2025年9月国内氧化铝运行产能达9251万吨/年 [96] - 电力成本挑战与机遇并存,煤炭价格小幅上行推升火电成本,而低碳转型背景下水电铝企业将享有结构性成本红利 [108][11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成本管控能力较强、分红回报稳定并在低碳转型中布局领先的企业 [3] - 相关标的包括中国宏桥、宏创控股、中国铝业、神火股份、天山铝业、中孚实业、云铝股份、南山铝业、电投能源、焦作万方等 [3]
天山铝业(002532):三季报点评:成本端压力持续缓解,看好公司原铝量利齐升
东方证券· 2025-10-31 13:55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天山铝业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3][5] - 基于2026年11倍市盈率估值,目标价为14.85元,当前股价为13.8元(截至2025年10月29日),存在上行空间 [3][5] - 公司总市值约为641.96亿元,总股本为46.52亿股 [5] 盈利预测与财务表现 - 预测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9.01亿元、62.96亿元、70.4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0%、28.5%、11.9% [4]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5元、1.35元、1.51元(原预测为1.17元、1.37元、1.58元) [3][4] - 公司2024年业绩显著改善,营业收入为280.89亿元,营业利润为52.19亿元,同比增长97.6%,净利率提升至15.9% [4] - 预计毛利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2025-2027年预测值分别为20.0%、22.3%、23.3% [4] 核心观点与业务分析 - 公司成本端压力持续缓解,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成本为50.9亿元,较第二季度的59.0亿元下降8.1亿元,降幅达13.79% [8] - 成本下降主因是海外铝土矿发运恢复,进口铝土矿价格下行,公司高价库存得到消耗,预计第四季度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8] - 公司重点项目稳步推进,140万吨电解铝绿色低碳能效提升项目预计2025年11月底实现首批电解槽通电,2026年第二季度全面达产 [8] - 印尼氧化铝项目已完成环评,鉴于当前行业利润水平,项目或阶段性聚焦前期准备工作 [8] 行业前景与公司机遇 - 电解铝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因冰岛世纪铝业子公司停产影响21.13万吨产能,以及电力领域铝代铜需求增长,预计2026年电解铝价格将因供需缺口而明显上涨 [8] - 随着公司新产能释放和铝价上行,公司原铝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推动盈利显著增长 [8] - 公司作为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的电解铝龙头,长期成本优势有望通过低碳改造得到强化 [8] 市场表现与估值比较 - 公司股价近期表现强劲,过去12个月绝对涨幅达70.32%,显著超越沪深300指数20.97%的涨幅 [6] - 与可比公司相比,天山铝业基于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的市盈率为10.2倍,低于调整后行业平均11倍的估值水平 [4][9]
铝&氧化铝产业链周度报告-20251026
国泰君安期货· 2025-10-26 20: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铝价渐有突破趋势,整体重心偏向上,中长期看多单边价格、波动率和冶炼利润,4季度国内铝锭社库或重新去库 [3] - 氧化铝盘面在2800附近筑底,但减量不持续,现货端偏弱,后续下方空间取决于供应端边际过剩量 [4] 各部分总结 周度数据 - 行情回顾:氧化铝主力收盘价2838,夜盘收盘2825,夜盘涨幅 -0.46%;沪铝主力收盘价21165,夜盘收盘21265,夜盘涨幅0.47%;LME铝周涨幅2.81%;COMEX铝周涨幅3.07% [5] - 期货成交及持仓变动:氧化铝主力成交251558手,较上周减少34017手,持仓378434手,较上周五增加26108手;沪铝主力成交206562手,较上周增加77326手,持仓302206手,较上周五增加71998手;LME铝成交增加720;COMEX铝成交2508手,较上周增加1909手,持仓596手,较上周五增加180手 [5] - 库存变化:氧化铝仓单库存221257,较前周减少5;沪铝仓单库存66695,较前周减少3975;沪铝总库存118168,较前周减少3860;铝社会总库存60.7万吨,较前周减少0.8万吨;LME铝库存473125,较前周减少14000,注销仓单占比14.26%,较前周减少2.46%;COMEX铝库存6851,较前周增加190;保税区铝锭库存74000,较前周减少6300 [5] - 期现价差变化:氧化铝现货升贴水从39元/吨变为0元/吨;上海铝现货升贴水从0元/吨变为 -30元/吨;LME铝升贴水从12.88元/吨变为3.19元/吨;洋山铝溢价从87元/吨变为82元/吨 [5] - 月间价差变化:近月对连一合约的价差从 -30元/吨变为 -20元/吨,近月对连一合约价差百分比从 -0.14%变为 -0.09% [5] - 内外价差变化:电解铝现货进口盈亏从 -2287.91元/吨变为 -2672.59元/吨;沪铝3M进口盈亏从 -2022.02元/吨变为 -2453.26元/吨 [5] - 基本面数据和信息:氧化铝利润从158.3元/吨变为135.4元/吨;电解铝利润从4805.4元/吨变为4959.89元/吨;精废价差从2189元/吨变为2299元/吨 [5] 交易端 - 期限价差:本周A00现货升贴水和氧化铝现货升贴水均走弱,SMM A00铝升贴水平均价从0元/吨变为 -30元/吨,SMM A00铝(佛山)升贴水平均价从 -105元/吨变为 -115元/吨;山东氧化铝对当月升贴水从39元/吨变为0元/吨,河南氧化铝对当月升贴水从94元/吨变为55元/吨 [9] - 月间价差:沪铝近月月差收窄 [10] - 成交量、持仓量:沪铝主力合约持仓量和成交量均大幅回升;氧化铝主力合约持仓量小幅回升,处于历史高位,成交量小幅回升 [13] - 持仓库存比:沪铝主力合约持仓库存比回落,氧化铝持仓库存比持续下降,处于历史偏低位置 [18] 库存 - 铝土矿:截至10月24日,钢联周度进口铝土矿港口库存去库,环比减少97.13万吨,港口库存天数基本不变;截至9月,阿拉丁口径中国铝土矿港口库存和港口库存天数累库;截至9月,全国43家样本企业铝土矿库存累库,环比增加42万吨,氧化铝厂内铝土矿库存天数增加;截至10月24日,钢联周度几内亚港口发运量大幅回升,环比增加158.49万吨,澳大利亚港口发运量小幅回落,环比减少58.83万吨;几内亚海漂库存小幅回升,环比增加37.58万吨,澳大利亚海漂库存小幅回升,环比增加33.92万吨;截至10月17日,澳大利亚韦帕 + 戈弗港铝土矿出港量和几内亚博法 + 卡姆萨尔港铝土矿出港量均小幅回升,SMM口径下铝土矿到港量明显回升,环比增加87.85万吨 [23][28][29][34] - 氧化铝:本周氧化铝总库存继续累库,环比增加5.1万吨;氧化铝厂内库存小增,电解铝厂氧化铝库存小幅增加,港口库存增加,站台/在途库存小降;截至本周四(10月23日)全国氧化铝库存量406.1万吨,环比增加4.4万吨,氧化铝厂内库存累库,环比增1.2万吨,电解铝厂氧化铝库存回升,环比增加1.9万吨,港口库存下降,环比降0.9万吨,堆场/站台/在途库存小幅回升,环比增加2.2万吨 [44][51] - 电解铝: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多在节后第五周或第六周达库存高点,随后去库;截至10月16日,铝锭社会库存周度减少0.8万吨至60.7万吨 [52] - 铝棒:本周下游铝棒现货库存和厂内库存去化 [58] - 铝型材&板带箔:截至9月,SMM铝型材和铝板带箔成品库存比小幅回落,原料库存比小幅回升 [61] 生产 - 铝土矿:国内铝土矿供应持稳,截至9月SMM口径国内铝土矿产量小幅回落,进口是供应总量增长重要增量;分省份看,9月钢联口径山西铝土矿产量小幅回升,环比增加1万吨,SMM口径山西铝土矿产量小幅回落,环比减少5.44万吨;9月钢联口径河南铝土矿产量小幅回升,环比增加8.4万吨,SMM口径河南铝土矿产量环比减少11.64万吨;9月钢联口径广西铝土矿产量大幅回落,环比减少30.4万吨,SMM口径广西铝土矿产量回落,环比减少15.45万吨 [64][67] - 氧化铝:产能利用率基本稳定,截至10月24日,全国氧化铝运行总产能为9740万吨,周度运行产能环比增加60万吨;本周国内冶金级氧化铝产量为186.2万吨,环比增加0.1万吨,处于近几年高位,短期基本面供应宽松格局未扭转,价格或承压 [71] - 电解铝:截至9月,运行产能维持高位,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截至10月16日,钢联口径电解铝周度产量为85.29万吨,环比增加0.02万吨,产量处近六年高位;随着消费旺季到来,铝水比例季节性回升,铝锭铸锭量预环比回落,供应压力减小 [74] - 下游加工:本周再生铝棒产量回落,环比减少520吨;铝棒厂负荷环比小幅回落,铝棒周度产量环比减少0.09万吨;铝板带箔产量小幅回升,环比增加0.09万吨;本周国内铝下游龙头企业开工率小降,环比下降0.1%;分板块看,铝板带开工率增加,部分企业计划放缓生产节奏,铝箔开工率下调,终端需求走弱风险存在;铝型材开工率小增,建筑型材平稳,光伏型材减产;铝线缆行业开工率小增,再生铝合金开工率持平,原生铝合金开工率回升 [77][78][81][83] 利润 - 氧化铝:本周氧化铝利润小幅回落,钢联口径冶金级氧化铝利润为135.4元/吨;分省份看,山东、山西、河南三地氧化铝利润稳定,广西氧化铝成本端坚挺,利润好于其他地区 [85] - 电解铝:利润处于高位,但全球宏观经济复杂,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政策多变增加不确定性,干扰市场预期 [97] - 下游加工:铝棒加工费周度回落,环比降低20元/吨,下游加工利润处于低位 [98] 消费 - 进口盈亏:氧化铝和沪铝进口盈亏有所收窄 [107] - 出口盈亏:2025年9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小幅回落,环比减少1.4万吨;铝材出口需求因贸易政策调整受阻,铝加工材出口盈亏分化 [109][112] - 表需:商品房成交面积回落,汽车产量环比回升 [116]
铝价上扬:“平民金属”的新风口
中国证券报· 2025-10-25 04:19
铝价表现与市场动态 - 伦敦金属交易所铝期货价格10月以来涨幅超6%,触及近三年高点,上期所铝主力合约同期上涨超2% [1][2] - 铝价上涨受美国政府停摆带来的不确定性、黄金价格攀升对有色金属板块的带动以及美国关税政策潜在风险的影响 [3] - 铝价与铜价呈现高相关性,并在“金九银十”消费旺季获得助推力 [3] 供需基本面分析 - 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4444.9万吨,产能利用率99.41%,临近4500万吨政策天花板,新增和复产空间有限 [4] - 国内社会库存持续处于历史同期相对低位,供给增长受限 [3] - 需求端受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31.4%、新增太阳能发电设备容量同比增64.7%等新兴领域提振,具备较强韧性 [4] 铝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地位 - 铝被彭博新能源财经列为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的“四大关键金属”之一 [2] - 铝资源储量丰富,分布集中于几内亚、越南、澳大利亚和巴西,供应链布局完善 [6] - 铝冶炼是能源密集型产业,电力稀缺且昂贵构成其制约因素 [2] 铝对铜的替代趋势 - 铜铝价格比已接近3.9倍,超过3.5-4倍时产业替代加速,铝在输配电等场景的经济效益凸显 [5][6] - 铝线缆板块开工率表现较好,铝因价格低、质量轻在电线电缆领域替代铜被广泛应用 [5][6] - 新材料技术逐步弥合铝与铜的性能差异,但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尚难形成明显的终端原料结构变化 [6][7] 产业端影响与企业动态 - 美国世纪铝业宣布重启5万吨闲置产能,预计2026年6月前复产 [3] - 美国铝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上升158%,铝价上涨缓解关税带来的损失 [3] - 国内电解铝行业进行节能改造或技术升级,如百色广投银海20万吨节能改造项目新增产量有限 [4] 铝价未来走势展望 - 预计铝价将保持高位震荡,重心较2025年略有提升,供强需弱或成为2026年主旋律 [7] - 电解铝产能增速不及需求增速,国内外库存处于历史同期中等偏低水平,对价格形成支撑 [7] - 宏观层面风险包括美联储货币政策、地缘冲突、关税政策以及气候因素可能导致的水电供应不足 [7][8]
华峰铝业分析师会议-20250901
洞见研报· 2025-09-01 21: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经营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核心业务稳步推进,市场布局持续优化,重庆二期项目按计划推进;新项目“年产45万吨新能源汽车用高端铝板带箔智能化建设项目”正在建设;新兴领域应用尚处起步阶段,后续将随下游需求推进批量化生产 [25][26][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华峰铝业,所属行业是有色金属,接待时间为2025年9月1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陈国桢、总经理高勇进等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广大投资者 [20] 主要内容资料 - 董事长开场致辞:公司专注铝板带箔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热传输领域铝合金板带箔材料,应用于汽车热交换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部件等领域,拥有上海、重庆两大生产基地,产品远销40余国家和地区,获多项荣誉;2025年上半年经营稳健,核心业务推进,市场布局优化,重庆二期项目进展顺利,半年度营业总收入59.64亿元,同比增长20.87%,利润总额6.48亿元,同比增长2.0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70亿元,同比增长2.15%,每股收益0.57元,同比增长1.79% [24][25] - 互动交流情况:会议未收到预征集问题;现场提问涉及新项目投资进展,“年产45万吨新能源汽车用高端铝板带箔智能化建设项目”正在建设,总投资26亿元,2025年5月1日重庆华峰竞得相关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重庆二期项目变更后新增30万吨热轧坯料产能,未来投产运营有望降低产品综合成本,待热连轧设备投产后进行降成统筹和落实;公司在AI数据中心散热、储能以及空调“铝代铜”等新兴领域应用尚处起步阶段,多数产品处于验证、推广和小批量制产阶段,后续将随下游需求推进批量化生产 [26][27][28] - 总经理结束致辞:感谢投资者参与业绩说明会及提出的意见,公司会聚焦核心业务,推进工作,守护股东权益,期待与投资者保持沟通 [29]
“以铝代铜”,电动车材料替代革命初现曙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7:01
行业背景与需求 - 铜材是应用最广泛的导电材料 纯电车辆单车用铜量达60公斤甚至更多 是传统燃油车的数倍[1] - 中国铜矿资源严重匮乏 储量仅占全球3% 每年面临80万吨缺口[1] - 中国铜精矿80%依赖进口 需求缺口持续扩大 汽车行业面临"铜荒"危机[4] - 原生铜冶炼碳排放是铝的3倍 铝代铜有利于缓解资源压力和减碳[4] 技术挑战与突破 - 铝材导电性能是退火铜材的三分之二左右 但存在熔点低、材质偏软、元素易活跃等问题 易导致电气事故[2] - TE泰科电子发布新一代低压铝芯载流线 宣称彻底解决铝铜间电化学腐蚀问题 并将铝抗蠕变性能提升至近纯铜水平[2] - 合作研发摒弃主流1系和6系铝线 1系存在蠕变且机械强度弱 6系在125℃以上机械强度骤降[3] - 采用焊接工艺替代压接工艺 解决铝材导体与铜材压接工艺不匹配问题 焊接时间与压接工艺趋同[3] 应用场景与进展 - "铝代铜"技术拟率先应用于汽车线束接口场景[1] - 电气系统占汽车耗铜量超过80% 线束与连接器是核心用铜部件[3] - TE泰科电子联合博威合金等企业举办闭门研讨会 邀请国内外十余家主流车企和超50家电池、电机、线束领域龙头企业[1] - 双方研发新品或于不久后发布[1] 企业合作与研发 - TE泰科电子作为连接领域技术领先企业 是用铜大户[3] - 博威合金是高端铜合金材料及解决方案提供商[3] - 合作研发过程经历波折 最终实现技术突破[3] - 合作方包括KOMAX和骄成超声等工艺设备企业[3]
“铝代铜”时代来了?博威合金、泰科电子称已打破技术魔咒
经济观察网· 2025-08-21 13:0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2.21亿元,同比增长15.21%,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6.05% [1] - 新材料业务合计销量达12.56万吨,同比增长11%,成为业绩增长主力军 [1] -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源于销售量增长,数字化赋能提升产能利用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行业客户销量持续增长 [1] 技术创新与市场突破 - 公司与泰科电子联合开发汽车低压载流线束"铝代铜"复合材料,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预计开辟360-480亿低压线束市场空间,2026年底有望量产 [2][3] - 新材料在180℃下力学性能稳定,蠕变测试300小时后仅处于阶段1至早期阶段2,无连续空隙 [2] - 技术突破解决铝材蠕变和电化学腐蚀难题,1系铝存在机械强度弱问题,6系铝存在高温失效风险 [4]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汽车行业年用铜量高压连接器约16万吨,低压线路信号回路和载流回路各22万吨,国内铜精矿80%依赖进口,面临"铜荒"危机 [3] - 铝价仅为铜的1/3且储量丰富,但过去20年因技术瓶颈无法规模替代,电化学腐蚀会导致材料消损而非生锈 [3][4] - 技术突破依赖先进材料、先进工艺及多元生态圈合作,博威合金凭借铜合金开发经验迁移至铝合金研发 [5] 战略合作与社会价值 - 泰科电子选择与博威合金进行铝合金正向研发,强调材料是"铝代铜"基础核心,需快速响应解决方案的能力 [4] - 博威合金定位高端合金材料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技术突破不仅解决资源问题,还可为社会减碳 [5] - 截至8月21日午间收盘,公司股价报27元/股,总市值219.62亿元,此前8月20日股价曾涨3.98%至27.4元/股 [3][5]
“史上最热”夏天,空调市场“爆”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7-21 20:54
市场表现与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家用空调生产12031.9万台同比增长6.9% 销售12310.8万台同比增长8.3% [2] - 内销规模6654.5万台同比增长9.0% 出口规模5656.3万台同比下降7.5% [2] - 1-5月内销出货量5400多万台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7.8个百分点 [4] - 东北地区因异常高温终端零售增长达百分之几百甚至1000% 企业开始重视该市场 [4][8] - 国补政策从每户1台扩充至3台 对市场增长起到明显拉动作用 [9] 技术发展趋势 - 空调技术革新聚焦节能减排与温控两大核心方向 [12][13] - AI技术通过传感器实现智能温控与省电功能 并支持方言语音交互 [14][15][16] - 节能技术通过软件算法与硬件升级双路径实现 压缩机向高效轻量化发展 [22][23] - 芯片与AI算法结合提升空调运行效率 厨房空调等细分场景需求推动技术迭代 [17][23][24] - 能效等级提升与WiFi控制等功能曾带动换新需求 当前存量市场更新空间庞大 [27][28][29] 原材料与成本结构 - 铜材料成本持续高位 当前价格达每吨7-8万元 [40] - 空调中铜使用占比约30% 铝代铜因耐腐蚀性等技术问题尚未大规模应用 [41][42] - 行业正联合制定替代材料标准 铝合金涂层等技术处于渐进创新阶段 [41][42] 产品与消费趋势 - 1.5匹空调覆盖15-23平米面积 选购需关注匹数、能效等级及APF值 [31][39] - AI空调处于中高价位段 基础款产品拉低市场均价 [35][37] - 线下渠道配送安装更高效 线上渠道比价功能更具优势 [34] - 高校宿舍空调安装存在配电扩容难、资金投入大及节能减排政策制约 [6][7]
海亮股份(002203) - 002203海亮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7
2025-07-07 18:08
全球布局 - 公司在全球设有23个生产基地,国内位于浙江、上海等省市,海外分布于美国、德国等国,与超130个国家或地区近万家客户建立长期稳定业务关系 [1] - 美国基地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市场在手订单状况良好,有望提升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2] 铜箔产品 - 过去两年铜箔业务利润短暂承压,2024年减亏,生产效率提升、前沿性产品布局,行业盈利能力改善 [2] - 印尼海亮将成为铜箔业务国际化竞争力 [2] - 电解铜箔分锂电铜箔和标准铜箔,公司以常规锂电铜箔为基础,开展多方向技术研究储备 [2] - 子公司甘肃海亮布局固态电池用铜箔,2025年有望量产 [2] - 新能源领域成核心增长引擎,5G通信PCB铜箔需求增长,公司在高端标箔取得突破性进展 [2] 新产品开发 - 铜在新质生产力中是基础性金属,公司2025年新设立研究总院和研发决策委员会统筹研发活动 [2] 关税政策影响 - 2025年4月相关国家关税政策调整,公司海外业务受直接冲击有限,得益于全球产能布局先发优势 [3] 铝代铜应对 - 公司较早布局铝材生产基地,铝管、铝型材产品用于空调领域和新能源汽车 [3] - 未来从产品、工艺、设备三个维度发力,加强铝加工领域研发投入 [3]
亚太科技(002540) - 2025年6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1 15: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01年设立,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达81.81亿元,是全球汽车热管理和轻量化系统部件材料重要供应商 [1] 核心竞争优势 - 在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是德国马勒等头部客户合作伙伴,2024年向全球汽车及工业热管理系统供应产品营收超30亿元,约占公司营收42%,汽车空调精密管路等产品占全球细分市场领先份额 [1] - 在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领域,是德国博世等客户合作伙伴,应用终端涵盖众多车企,是国内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铝材重要供应商,报告期向汽车多系统供应产品营收近31亿元,约占公司营收41%,悬架系统等专用铝材产品占全球细分市场领先份额 [2] - 围绕高质量发展构建科技研发、硬件质量、规划项目等方面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2] 销售定价原则 - 铝材类产品采用“铝锭价格 + 加工费”定价模式,铝锭价格参考结算月上海长江有色金属现货交易所A00铝锭现货交易高价与低价的月度平均价,加工费由双方协商确定 [3] 利润分配情况 - 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派,以1,234,349,428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1.6元,共派发197,495,908.48元 [4] - 2024年度利润分派,以1,235,773,243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2.0元,共派发247,154,648.60元 [4] - 2025年4月18日审议通过2025年度中期分红安排和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议案 [4] 未来产能布局 - 2024年推进多个项目建设,包括航空用特种铝型材、新能源汽车铝制系统部件等项目 [5] - 开展区域竞争力提升项目布局,如汽车轻量化铝材制品东北总部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6] 未来发展前景 - 中长期来看,全球可持续发展政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等带来新机会点 [6] - 汽车产业向高效清洁等方向迭代,汽车热管理系统和轻量化技术领域迎来机遇与挑战,行业向头部集中 [6] - 工业热管理、航空航天等行业在政策背景下有新空间,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和材料开发沉淀将持续发挥重要价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