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
搜索文档
国际航协世界安全与运行大会首次在华举办
中国民航网· 2025-10-15 19:12
大会概况 - 国际航协世界安全与运行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地点在厦门,吸引了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800名航空公司、监管机构和供应商代表参加[1] - 大会为期3天,主题为“面向未来的航空:成功战略”[2] - 作为国际航协在航空安全与运行领域的最高规格年度盛会,本届大会由厦门航空承办[2] 核心议题与活动 - 大会除举办CEO圆桌论坛外,还围绕安全、客舱运行、飞行运行、危机管理四大专题开设分论坛[2] - 大会同步开设国际航协运行安全审计研讨会、湍流感知论坛等配套活动,聚焦国际航空安全审计、湍流数据化管理和空域资源精细化调配[2] 行业挑战与机遇 - 全球民航安全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包括航材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有待提高,极端天气增多导致运行环境更为复杂[1] - 自动化、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在提高行业运行质效的同时也带来衍生风险,供应链有序保障可能因地缘政治被人为阻断[1] - 中国航空运输规模连续20年位居全球前二,连续多年对全球航空运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中国在未来较长时期仍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2] 合作与未来方向 - 中国民航愿与国际航协以及各国同行密切合作,在行业数智化、绿色化发展等新技术、新领域加强分享交流[1] - 中国民航局与国际航协就加强合作、推动国际航空运输发展、维护航空供应链稳定等议题进行了交流[2] - 中国民航正强化安全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推动行业加速数智化和绿色化转型[2]
迈瑞医疗拟赴港二次上市 押注数智化破局医疗“不可能三角”
证券日报网· 2025-10-15 17:41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正式宣布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旨在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并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1] - 此次H股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及补充运营资金,与公司"数智化""流水化""国际化"三大战略方向一致[1] - 若赴港上市成功,将有助于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完善"A+H"架构以吸引全球人才,并借助香港市场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3] 财务实力与股东回报 -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390亿元[1] - 公司今年已两度分红合计33亿元,分红比例为65.1%,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分红比例将不低于65%[1] - 自2018年A股上市以来公司未进行再融资,连续七年分红,累计分红总额将达357亿元(含回购股份20亿元),为IPO募资额59.34亿元的6倍[1] 业务布局与全球化进展 - 公司已形成体外诊断、生命信息与支持、医学影像三大主营业务,拥有同行业最全产品线[2] - 公司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14国布局生产基地,拥有全球12大研发中心,在超40个国家设立64家境外子公司[2] - 通过并购Datascope、Zonare等海外企业,公司完善了全球渠道,监护仪、超声等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维持前三,今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50%[2] 研发创新与数智化转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7.77亿元,占营收比重为10.61%,自2018年A股上市以来总研发投入达206.46亿元[3] - 公司已完成数智医疗生态系统搭建,以三大专科信息系统结合AI垂域大模型,实现从单一设备供应向全场景数智解决方案的跨越[3] - 公司的数智化转型旨在打破医疗"不可能三角",即兼顾诊疗质量、效率与成本[3]
迈入数智融合新阶段!这家银行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
券商中国· 2025-10-15 11:01
核心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达61.02亿元,同比增长2.26% [1] - 净利润为21.29亿元,同比增长0.31% [1] - 净息差同比提升0.22个百分点至1.90% [1] 资产规模与质量 - 资产总额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6037.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3% [1][3] - 贷款总额3643.47亿元,较年初增长172.62亿元,增幅近5% [3] - 存款总额3927.31亿元,较年初增长177.29亿元,增幅4.73% [3] - 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至1.69%,拨备覆盖率331.87%,较年初提升15.89个百分点 [3] 战略业务发展 - 对公贷款总额(不含贴现)突破3000亿元大关 [3] - 绿色信贷余额达612.93亿元,较年初增长25.82亿元 [4] - 金融科技贷款余额98.12亿元,较年初增幅21.57%;数字经济贷款余额40.05亿元,较年初增幅28.57% [4] - 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6.21亿元,较年初增幅近六成 [4] - 上半年累计投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88.64亿元,服务小微客户突破6万户 [4][7] 数字化转型进展 - 提出建设"数智化区域性银行"目标,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 [6] -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核心交易系统全量私有云部署,并首创分布式架构改造 [8] - 在省内金融机构率先落地大模型应用,推出"贵小智"平台,累计问答已超2万次 [8] - 在线贷款余额近百亿元,实现按揭业务"T+1"审批放款 [7] 区域经济支持 - 支持贵州省"四化"建设:新型工业化贷款余额361.99亿元,新型城镇化贷款余额1498.14亿元,旅游产业化贷款余额230.01亿元,农业现代化贷款余额324.11亿元 [10] - 农业现代化贷款较年初增长32.21亿元,增幅超11% [11] - 累计投放工业中小微企业贷款96.48亿元、767户 [11]
从IBIE 2025看下一代电池竞争锚定:价格战或退潮,场景战将成主战场
环球网· 2025-10-14 09:53
行业竞争维度转变 - 中国电池产业竞争维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谁的产能大”转向“谁能解决场景需求” [3] - 行业不再单纯比拼产能规模,转而聚焦场景解决方案,拒绝价格战,深耕价值竞争 [1][3] - 企业展品布局直观印证共识,“场景解决方案”已取代“产能规模”成为展示核心 [5] 新兴场景驱动技术路线分化 - 产业进入由储能、电动船舶、低空飞行器、智慧养老机器人等新兴场景需求驱动的新阶段 [3] - 技术研发不再追求“大一统”方案,呈现多条路径并行的创新格局,核心逻辑是“没有万能电池,只有适配场景的电池” [6] - 低空经济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出更高要求,陈忠伟院士团队提出“600Wh/kg氢混动力电源系统”,电堆比功率达1500Wh/kg,可适应-40℃至80℃宽温域 [6] - 长时储能场景推动安全与寿命创新,水系铁镍电池实验室数据显示循环寿命突破1.5万次,-25℃放电效率超80% [7] 企业场景化产品与方案展示 - 欣旺达首次发布消费类半固态电池系列产品,并重点展示电池护照平台功能演示 [5] - 双登集团展示智算中心“绿电+储能”一体化方案,液冷储能柜标注温差<2℃等场景化参数 [5] - 骆驼集团推出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及特殊场景需求的低压锂电产品及大圆珠电芯系列 [5] 潜在市场规模与需求 - 电动船舶领域当前国内电动船数量仅400多条,未来5-15年“四纵四横”水路交通网络建设预计需数千亿投资 [7] - 低空经济、智慧养老等场景需求持续释放,为技术落地提供潜在市场空间 [7] 研发范式变革与AI赋能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将新电池材料开发周期从传统3年左右缩短至半年 [8] - AI系统基于大模型、数字孪生、大数据三大核心规律,应用于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质研发环节 [8] - 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企业展示AI驱动电池管理平台,可根据场景需求实时优化充放电策略以提升效率与寿命 [8] 数智化与绿色化新竞争门槛 - 未来电池竞争不仅是技术与产品竞争,更是数据、碳管理与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竞争 [9] - 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要求2027年2月起车用电池、工业电池需具备电池护照方可进入欧盟市场 [9] - 电池护照需覆盖从采矿、材料加工到制造、回收的全链条数据,面临合规成本高、供应链透明度低、碳数据缺失等挑战 [9][10] - 欣旺达搭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电池护照平台,提供基于SaaS模式的数字化云服务,并与上汽大通、理想等企业开展合作试点 [10]
工程机械向新而进
工程机械杂志· 2025-10-13 17:32
行业整体表现 - 工程机械行业2024年实现营收8165亿元,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5] - 2024年1月至8月,全行业进出口贸易额40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金额达385.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贸易顺差优势持续扩大 [10] - 2020年至2024年五年间,A股上市工程机械企业境外收入占比由11.38%快速提升至47.48%,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 [11] 数智化发展 - 行业数智化升级成果显著,智能化技术提升了施工安全性、效率、质量并降低了能耗 [4] - 柳工发布大型智慧绿色矿山解决方案,聚焦大型化、电动化、智能化,其智慧矿山管理系统可实现电动产品无人编组运行 [4] - 徐工集团展示具备L2级别辅助驾驶和L3级别无人驾驶功能的装载机,该产品已在港口、钢厂等相对封闭场景落地应用,帮助客户降低人力成本 [5] 绿色化与电动化转型 - 在“双碳”战略下,行业向绿色化加快转型,电动工程机械形成工况适应好、零排放、低噪声、高可靠等竞争优势 [6] - 2024年,电动升降工作平台渗透率达92.5%,电动叉车渗透率达73.6%,电动装载机占比达到10.4% [8] - 三一集团65吨级矿山挖掘机电驱系统效率高达96%,相比同吨位油挖每年可节省能耗成本约90万元 [7] - 山东临工L968HEV电动装载机续航达5至7小时,每年运行3500小时可节省超40万元运营成本 [7] 海外市场竞争力 - BICES 2025展会吸引全球采购商,单家企业预计签约金额可达50亿元,彰显产品国际竞争力 [9] - 铁建重工出口欧洲直径12.49米盾构机,为符合欧盟标准集成多项系统,产品已累计出口至52个国家和地区 [10] - 徐工集团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将在2028至2030年间提供150至200台240吨纯电动矿卡,为迄今最大绿色矿山机械出口订单 [10]
横店东磁1-9月预盈13.9亿元-15.3亿元,同比预增50.1%至65.2%
巨潮资讯· 2025-10-13 10:56
业绩预告核心数据 - 公司预计202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000万元至153,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1%至65.2% [2][3]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40,000万元至153,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2%至72.9% [2][3]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87元至0.95元,上年同期为0.57元 [2][3] 磁材产业表现 - 磁材产业龙头地位稳固,在家电和汽车领域市占率持续提升 [3] - 磁材新品在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充电机OBC、充电桩充电模块、热管理系统以及AI服务器用PSU电源、二次模块电源、芯片电感等领域出货高速增长 [3] - 通过组织变革和数智化推进,公司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3] 光伏产业表现 - 光伏产业强化差异化战略,通过研发投入、技改投资和工艺优化推出超高功率产品,提升产品力 [4] - 公司因地制宜布局产能和营销网络,海内外优质市场出货量同比有较好提升 [4] - 通过前瞻性的供应链布局,有效管理了成本波动 [4] 锂电产业表现 - 锂电产业通过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持续保障产品品质稳定 [4] - 公司聚焦小动力多领域应用市场,在高稼动率下保持了较好的市场拓展 [4]
为国加“油”争“气”55年:长庆油田夯实大国“能源粮仓”
中国新闻网· 2025-10-12 22:12
公司运营亮点 - 页岩油日产与第二采油厂原油日产双双突破万吨大关 [1] - 建成国内首个6000万吨级特大油气田 [1] - 累计生产油气当量超10亿吨 [2] - 页岩油年产量占国内总产量半壁江山 [3] - 累计输送天然气超7000亿立方米 [3] 技术与创新 - 通过“三个重新认识”和五大成藏理论、四大核心技术攻克世界公认的“三低”油气藏开发难题 [2][3] - 1974年首次实现压裂技术突破,当年完成419口井压裂作业 [3] - 从水基冻胶压裂液到体积压裂的技术跃迁,将“无价值”储层变为有效资源 [3] 数字化与效率提升 - 2003年启动数字化建设以管理横跨四省区的12万口油气水井 [4] - 应用大集中ERP系统实现关键业务流程高度集成 [4] - 2007至2024年间,在油气水井数增长3倍的情况下,人均劳动生产率实现翻番 [4] 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 - 为保护蓑羽鹤栖息地主动避让气井位置100余口,使该地蓑羽鹤数量从25只增长到200多只 [5] - 构建“风光+油气”绿色生产体系,年发电能力达5.8亿千瓦时,可满足20万户家庭用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8万吨 [5] - 伴生气实现高效利用,变“废气”为“绿烃” [5] - 建成8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和10多个大型生态屏障 [5] 社会贡献与影响 - 55年间累计投入数十亿元支援地方建设,带动超百万人就业 [5] - 在革命老区和沙漠边陲持续夯实国家“能源粮仓” [5]
共创数智化绿色低碳新纪元,这场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
搜狐财经· 2025-10-12 15:16
会议概况 - 国际标准化组织可持续金融技术委员会2025年全体会议于10月10日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1] - 会议主题为携手国际标准化,共创数智化绿色低碳新纪元 [1] - 参会者包括ISO各国代表、国内专家学者、领军企业精英及标准化机构成员 [1] 核心成果发布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标准化蓝皮书(2024)》(国际版) [1] - 蓝皮书系统阐释ESG理念的理论内核与演进逻辑,并提出中国ESG标准化的顶层架构设计 [1] 议题讨论与行业交流 - 主旨演讲环节围绕可持续金融国际标准制定进展、绿色低碳促进全球可持续金融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实践等议题展开 [3] - 圆桌论坛聚焦绿色金融标准建设、金融机构转型发展与创新产品实践等议题 [3] - 讨论为金融机构核心发展方向提供前瞻性新思路 [3] 战略影响与未来规划 - 会议旨在为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绿色动能 [3] - 广州将以牵头编制碳市场ISO国际标准为契机,推动广州方案写入国际标准 [3] - 此举旨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3]
技术破壁与全球协同:东富龙以“中国智造”重塑制药装备产业格局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19:38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中国制药装备行业龙头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全球布局,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型,诠释“专业技术服务于生物医药”的使命 [1] 技术攻坚与突破 - 2025年6月,公司携手维昇药业、药明生物在成都启动国内首条双腔冻干制剂生产线项目,标志着在高端生物制剂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2] - 双腔冻干制剂技术通过密闭容器内双腔隔离设计,将冻干药物与稀释剂分别储存,注射前轻按即可完成复溶,提升了用药安全性与患者依从性 [2] - 公司的冻干机及无菌灌装联动线通过中国NMPA、美国FDA、欧盟EMA等多国权威审计,具备国际级可靠性 [2] - 公司拥有从技术研发到设备落地的完整服务闭环,全链条服务能力为技术突破提供支撑 [2] 全球化布局与协同 - 2025年2月,公司与意大利Nicomac在固体制剂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高效环保的口服固体制剂设备,服务欧洲高标准市场需求 [3] - 公司构建了覆盖全球的研发与制造体系,包括3个全球研发中心(中国、美国、德国)、8个基础制造基地、26家境内及13家境外控股子公司 [3] - 全球布局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全球客户需求,为百济神州等企业的商业化生产提供支持,并于2025年斩获“生物制造·中试产线最佳合作伙伴”殊荣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大增63.25%至8.05亿元,占营收比重超33%,彰显全球化布局的成效 [4] 战略发展与财务表现 - 公司以“系统化、国际化、数智化”战略为指引,通过“软实力+硬科技”双驱动模式,打造全栈式解决方案,推动制药生产向高效化、智能化转型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24.29亿元,同比增长6.01% [4] - 公司拥有健康的现金资产状况与持续的研发投入,为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提供坚实保障 [4]
一批新国标落地,涉及能源、家电等
中国能源报· 2025-10-10 14:06
助老扶幼行业 - 发布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指南国家标准 明确服务保障 服务内容 服务流程等关键环节[2] - 发布玩具安全 儿童呵护用品安全 儿童骑行用品安全等7项国家标准 切实保障儿童用品安全[2] - 发布婴幼儿辅食机国家标准 以更高技术标准引导企业规范生产 提高产品质量[2] 家电与消费品行业 - 发布电动洗衣机 家电人机交互要求 空调器用户体验评价 废旧家电回收服务评价等22项国家标准 从设计生产 适老智能 用户体验 再生利用等多维度提升产品要求[3] - 发布消费品使用说明 消费品缺陷分析 家电售后服务等14项国家标准 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优化消费环境[7] 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 - 发布车辆稳定性试验方法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全要求 船舶自动识别等21项国家标准 持续助力产业提升[4] - 发布航空航天工业数据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等6项国家标准 提升民用航空通用化水平[4] - 发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和教练场2项标准 优化培训机构要求和设施条件 引导驾培行业提质增效[7] 能源与重工制造业 - 发布石油产品颜色测定 天然气计量系统性能评价 褐煤显微组分分类等49项国家标准 支撑传统能源高质量发展[4] - 发布风能发电系统 金属切削机床 土方机械等20项国家标准 提升设备效率和使用寿命[4] 新兴技术与通信行业 - 发布智能互联 数字孪生 机器人 物联网等28项国家标准 助力数智化前沿技术规范健康发展[5] - 发布空间环境 纤维光学 北斗导航 IPv6演进技术等44项国家标准 支撑宇航与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5] 农业与服务业 - 发布稻谷 大米蒸煮食用品质评价国家标准 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大米的需求[3] - 发布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技术指南国家标准 推动农产品流通产业整体升级 保障民生需求[7] - 发布社区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志等7项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国家标准 提升公众防灾避险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