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布局
搜索文档
58位民营企业家的想与盼
经济观察网· 2025-08-18 13:37
政策环境与营商环境 - 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正式实施 从法律层面确认民营经济地位 围绕公平竞争 投资融资促进 科技创新等领域建立制度机制 减少长期战略不确定性 [3][4] - 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各地政府简化审批流程 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 企业开办 资质审批等项目流程简化 江苏省设置"一企来办"专区方便政府采购和投资审批 [5] - 市场准入限制减少 全国统一负面清单缩减 核电 铁路等领域向民企开放 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发电等大型项目的支持政策陆续出台 网上投标成功率提升 [6] - 融资渠道拓宽且成本降低 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落实 公募REITS提供资产证券化路径 上市公司每年3亿额度定增简易程序有效落实 高科技企业政策性担保额度提高且费率降低 [7] 政策落地挑战 - 基层政务人员存在"避责自保"心态 形式主义突出 政策执行重形式轻实效 行政执法标准不一致 容错机制落实不足 环保执法中对轻微违规直接处罚 [8] - 招标投标存在隐性壁垒 政府项目评分细则添加"特定业绩要求""地方环保指标附加"等条件 与国企股权合作时国资部门要求国企控股 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限制民企申报 [9] - 地方政府与国企 民企三角债问题未解决 资金拖欠导致企业负债增加 闲置土地收储专项债落地缓慢且资金优先解决国企资产 惠企资金兑付流程复杂 [9] - 银行终身追责制使民企贷款审批严苛 存在"顺周期放贷 逆周期抽贷"问题 光伏行业在低谷期被抽贷断贷 知识产权质押覆盖面窄 房地产行业被金融机构贴上风险标签 [10] 企业经营状况 - 约两成企业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 三分之一企业营收利润基本持平 近三成企业双下滑 房地产及相关行业 传统消费行业更为突出 不到两成企业营收增长但利润下降 [12] - 传统制造业 房地产相关行业 传统服务业普遍收入利润下降 现金流趋紧 裁员趋势明显 前沿技术领域如创新药 机器人 人工智能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12] - 市场需求疲弱 房地产行业需求收缩导致业务量下降 土地和商业资产难以变现 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跌 毛利率下滑 光伏行业组件 逆变器等硬件利润空间压缩 [14][15] - 应收账款周期成倍拉长 大型企业商业承兑汇票增多 压缩供应商现金流和利润 可能触发企业债务危机传导至银行信贷紧缩 [15] 国际环境影响 - 关税等贸易摩擦压缩利润空间 海外订单不确定性增加 交付和运输周期延长 跨境成本和物流风险上升 有企业被美国列入负面清单导致欧美市场关闭 [16] - 关键零部件 材料 高端设备进口受阻导致供应链中断 如新材料行业高温熔融设备 服装行业高端设备进口受限 地区冲突可能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17] - 纺织服装行业受关税冲击出口下降 导致纺织化学品需求下降 OEM企业向上游传递成本压力 出口商品转向内销加剧国内行业"内卷" [17] 企业发展战略 - 加大研发投入 强化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某轮胎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数字化提升智能化水平取得效益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实现产业链国产化替代 [27] - 拥抱AI技术革命 挖掘AI应用场景如社区养老 旅游业机器人 开辟石墨烯 氢能 半导体芯片 低空领域等新赛道 某化工企业进入具身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研发 [27] - 拓展海外市场 转向地缘政治风险较低地区 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东南亚 中东建立本地仓降低成本 利用泰国 荷兰 土耳其优势加大转口贸易 [29][30] - 某装备制造企业在海外构建"中国核心+海外配套"网络承接南非 阿联酋高端装备项目 电力设备制造企业重点投资欧洲和缺电发展中国家 [31][32] - 推进数字化转型 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优化生产流程和产线自动化 从传统运营向数字化运营转型 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吸引内外创新资源 [33]
兴业银锡要约收购海外矿产取得重大进展 资源储备再添重磅筹码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20:49
收购进展 - 截至要约期结束,兴业银锡全资子公司兴业黄金(香港)已接受ATL 3.91亿股股份,占总股本96.04%,并完成股份登记变更及董事会改选,实际控制ATL [1] - 后续将对ATL剩余股权发起强制收购,最终实现100%持股 [1] 收购协议细节 - 兴业银锡通过兴业黄金(香港)以每股0.24澳元场外要约收购ATL,总对价约0.96亿澳元(按协议签署日全部已发行股份计算),若期权全部转换并接受要约,总对价约0.98亿澳元 [2] - 收购全部以现金支付,货币为澳元,支付在要约完成时进行 [2] ATL核心资产 - ATL核心项目为摩洛哥Achmmach锡矿,已完成主要勘探工作,JORC报告显示其资源量矿石量达3910万吨,锡平均品位0.55%,锡金属量21.33万吨,其中探明资源量锡金属量1.81万吨,品位0.85% [3] - Achmmach锡矿资源规模相当于5个大型矿床,预计2026年商业化生产 [3] - ATL还拥有Tamlalt黄金矿、SAMINE萤石矿及BOUEIJAJ锡矿等其他矿业项目 [3] 战略意义与布局 - 收购ATL是兴业银锡国际化布局关键一步,可整合境外锡矿资源,丰富业务布局并积累海外运营经验 [3] - 公司计划利用矿业开采技术及管理经验深挖Achmmach矿山潜力,降低成本并提高收益 [3] - 此前兴业黄金(香港)还以1424.73万澳元认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FarEastGoldLimited 19.99%股份,布局印尼及澳大利亚黄金勘探项目 [4] 公司战略方向 - 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及贵金属采选冶炼,近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设立国际事业部聚焦银、锡,并布局铜、金资源以优化结构 [4] - 2024年成立兴业银锡(海南)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支持海外拓展 [4] - 未来将持续以银、锡为核心主业,同时融入铜、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5]
创新转型获认可 复星医药成功发行10亿元中长期科技创新债券
证券日报· 2025-08-15 13:13
债券发行 - 复星医药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民营医药行业中长期科技创新债券,规模10亿元人民币,期限2年,票面利率2.70% [2] - 招商银行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兼簿记管理人,北京银行、浦发银行担任联席承销商 [2] - 债券获得银行理财、保险、外资银行、公募基金、券商自营等各类型金融机构踊跃认购,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也参与认购 [2] 公司创新成果 - 复星医药自2019年以来累计获批12款自主研发、许可引进的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并获得8款创新药物的中国境内商业化权益 [3] - 2025年至今已有4款产品5项适应症在中国及欧盟等多地获批,包括首个自研小分子创新药复迈宁®(芦沃美替尼片)和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注射液 [3] - 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成为欧盟首个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治疗的PD-1单抗 [3] 公司战略与展望 - 本次科创债发行巩固了复星医药在国内创新医药企业的领先地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3]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化创新转型,致力于为患者和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可及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创造可持续价值回报 [3]
赛轮轮胎: 赛轮轮胎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00:39
赛轮轮胎埃及投资项目 - 公司拟投资建设埃及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 投资总额29,148万美元 其中建设投资25,523万美元 流动资金3,523万美元 建设期利息102万美元 [1] - 项目目的是扩大生产规模 增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能力 完善国际化布局 满足埃及当地及周边市场需求 [1] - 董事会全票通过该项目议案 7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1] 子公司增资安排 - 公司将对全资子公司赛轮香港增资不超过17,500万美元 [1] - 赛轮香港将对其全资子公司赛轮新加坡增资 具体金额未披露 [1] - 增资目的是满足埃及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 [1] 中证500质量成长ETF - 跟踪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 近五日上涨1.73% [4] - 当前市盈率17.22倍 估值分位69.68% [4][5] - 最新份额4.5亿份 增加1,2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8.2万元 [4]
步长制药:实施回购股份注销,“真金白银”回报股东
财经网· 2025-08-14 18:56
股份回购与注销 - 公司拟注销51,474,203股回购股份 占注销前总股本比例4.65% 注销后总股本从1,106,042,645股变更为1,054,568,442股 [1] - 上市以来累计回购股份87,012,200股 支付总金额17.44亿元 其中2025年上半年回购6,620,600股 支付金额9,805.58万元 [2] - 历史累计注销股份35,538,000股 本次剩余51,474,200股全部注销 通过减少流通股提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 [2] 股东回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获股东大会批准 历史累计分红超75亿元 [2] - 公司累计纳税逾320亿元 体现强劲现金流和财务健康状况 [2][3] - 注销回购股份彰显企业对长期价值的信心 通过真金白银践行股东回报 [1][2] 业务布局与研发进展 - 公司深耕中药领域30余年 构建中成药/化药/生物药/疫苗/医疗器械立体化产业格局 [4] - 拥有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三大独家中成药 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份额居公立医疗机构前20强 [4] - 截至2024年末持有468件有效专利 213个在研项目 包括12项治疗用生物制品 [4] - 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启动上市申报 注射用BC001进入III期临床 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参附益心颗粒处于II/III期 [4] - 疫苗板块布局四价流感/水痘/带状疱疹等差异化产品 [4] 国际化进展与战略愿景 - 稳心颗粒2024年获马来西亚注册证书 宣肺败毒颗粒在加拿大/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获批 [5] - 与俄罗斯LANCET合作推动注射用BC001在欧亚经济联盟及乌兹别克斯坦注册商业化 [5] - 以"中国的强生 世界的步长"为愿景 通过创新研发与国际化布局迈向全球领先制药企业 [5]
可孚医疗股价上涨6.99% 拟赴港IPO加速国际化布局
金融界· 2025-08-14 17:48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14日收盘价40.5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65元 涨幅6.99% [1] - 当日最高价40.88元 最低价37.25元 成交额3.29亿元 换手率4.29%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704万元 占流通市值0.6% 近五日累计净流入3401.69万元 占流通市值0.43% [1] 业务概况 - 公司属于医疗器械板块 主要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1] - 产品覆盖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及中医理疗等领域 [1] - 2021年10月A股上市 近年通过并购加速国际化布局 [1] 战略动向 - 2025年8月7日公告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 - 旨在构建国际化资本平台 强化全球业务布局能力 [1] - 港股上市有助于提升海外业务拓展能力 优化跨境并购效率 [1] - 上半年完成对上海华舟、喜曼拿的收购 涉及压敏胶制品生产和香港医疗零售业务 [1]
上市第3年扬子江金控迎来分拆上市!这一次掌舵人还是他 | 航运界
搜狐财经· 2025-08-14 17: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236亿新元,同比减少23% [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1.377亿新元,同比增长28% [1][2] - 稀释后每股收益为3.96新分,同比增长30% [2] 收入驱动因素 - 新加坡私募信贷与现金管理基金的利息收入同比增长超3倍,达1850万新元 [1][2] - 海事基金资产收入同比增长82%,达4010万新元 [2][3] - 中国债务投资利息收入为4910万新元,同比减少31% [3] - 现金管理活动收入为2260万新元,同比减少36% [3] 成本与拨备 - 总费用为2320万新元,同比增长31% [2] - 费用增加主要由于运营成本上升及海事基金资产折旧成本增加 [2] - 信贷及其他损失拨备转回1300万新元,主要由于对不良贷款的专项管理导致未使用拨备转回 [2] 重大战略举措:海事投资业务分拆 - 公司宣布将分拆旗下海事投资业务,成立扬子江海事发展有限公司 [4][6] - 分拆后的实体计划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并配合最多2.5亿新元的新股配售融资 [4] - 分拆旨在优化资产结构,释放海运价值链增长潜力,并使业务获得更合理估值 [4][6][7] 分拆后公司战略重点 - 分拆后公司将优先发展核心投资管理与基金管理业务 [6] - 短期重点是通过剥离表现不佳资产(尤其是中国房地产债务)改善流动性 [6] - 长期计划包括深化在印尼、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债务投资,拓展跨境财富管理服务,并把握精选股权机会 [6] - 公司正强化其在新加坡的基金管理能力,包括申请资本市场服务牌照 [6] 管理层观点 - 管理层认为新加坡资本市场的活力为公司提供了机遇 [9] - 分拆是精简架构、聚焦战略重点的适时之举,有助于在有利的行业趋势中把握增长机遇 [9] 公司背景与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业务包含投资管理业务、基金管理业务以及海事投资业务 [2] - 公司完成的船舶相关交易船型包括油船、液化气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海工辅助船等 [10]
国际化布局再扩新版图 易方达基金申请在澳门设立公司获证监会备案通过
新浪基金· 2025-08-12 18:56
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申请在澳门设立公司已获证监会备案通过 后续将向澳门金融管理局提交申请 获批后该公司将正式成立 [1] - 该公司名称拟为易方达投资基金管理(澳门)股份有限公司 将致力于为澳门等地区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及相关服务 [1] - 易方达基金此次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澳门设立公司 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和区位优势 [2] 战略布局 - 易方达基金积极响应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快国际化布局 [1] - 在澳门成立公司后 易方达基金将能更好地立足粤港澳大湾区 持续探索跨境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 [2] - 公司将不断提升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和境内外客户服务能力 努力打造一流投资机构 助力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2] 国际合作 - 澳门作为世界上唯一以中文和葡文为官方语言的地区 是连接中国与葡语国家的桥梁 [2] - 2024年8月 易方达基金与葡语国家巴西的伊塔乌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2] - 伊塔乌资管旗下挂钩易方达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的产品(代码:SILK11)已在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上市 [2] 区位优势 - 澳门在促进中国同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平台作用 [2] - 随着对外合作持续扩大 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作用日益彰显 [2]
南微医学营收15.65亿元海外占比58%拟派现9346万元上市后共分红9.78亿
长江商报· 2025-08-12 16:3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5亿元同比增长17.36%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7.04% [1] - 连续四年半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持续提升 [1] 区域营收结构 - 亚太区域营收8.08亿元同比减少1.7% [1] - 美洲区域营收3.41亿元同比增长21.75% [1] - 欧洲中东及非洲区域营收4.16亿元同比增长89% [1] -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总收入的58% [1] 国际化布局 - 收购西班牙公司Creo Medical S.L.U. 51%股权拓展欧洲市场 [2] - 泰国制造中心将于2025年底正式投产 [2] - 海外营收同比增长45% [1] 研发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828万元同比增长26.88% [2] -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5.64%同比提升0.42个百分点 [2] - 新增专利申请64项含国外发明专利申请8项 [2] - 新增专利授权48项含发明专利18项 [2] - 累计获得701项专利含发明专利203项 [3] 产品进展 - 三臂夹等创新产品获得市场准入 [2] - 新一代胆道镜、支气管镜和热穿刺支架进入注册提交阶段 [2] - 主要产品包括内镜诊疗器械、微波/射频消融设备及耗材、一次性内镜三大系列 [1] 股东回报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合计派现9346.27万元 [3] - 分红金额占当期净利润比例25.72% [3] - 上市六年累计分红9.78亿元 [3] - 当前推进3000万至5000万元股份回购计划 [3] - 截至7月末已回购1.57万股支付资金97.74万元 [3] 资本运作 - 自2019年IPO募资17.49亿元后未实施再融资 [3] - 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之一 [1]
中信建投研报:医疗仪器行业拐点已至
仪器信息网· 2025-08-12 11:58
核心观点 - 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成长逻辑从"国产替代+渗透率提升"升级为"国际化拓展+技术创新",估值体系面临重构 [2] - 政策环境优化、设备招标回暖及渠道库存去化等多重因素叠加,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行业将逐步迎来业绩拐点 [2] 政策边际改善驱动行业拐点与估值修复 - 2021-2024年医疗器械板块持续下行,2023-2024年因医疗合规要求升级及设备更新节奏放缓进一步承压 [3] - 高值耗材:集采政策优化推动估值修复,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 [4] - 医疗设备:2024年Q4招标增速已现拐点,预计2025年Q3龙头公司业绩企稳回升 [5] - IVD(体外诊断):化学发光领域Q4或2026年有望量价企稳,中长期国产替代潜力显著 [6] - 低值耗材:关税政策下关注海外产能布局及大客户合作进展 [7] - 家用器械:呼吸机、CGM等赛道空间广阔,关注消费景气度及国际化拓展 [8] 企业战略转型催生新增长曲线 - 降本增效:通过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及供应链管理维持利润率 [9] - 技术创新:差异化产品布局分散集采风险,医保政策为创新器械提供更长放量周期 [10] - 消费转型:医保控费影响较小,消费升级驱动可选医疗需求增长 [11] - 国际化突破:海外价格体系稳定,国产企业凭借成本与供应链优势加速出海 [12] - 并购整合:通过并购突破原有赛道天花板,布局新兴领域(如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 [13] 中国创新器械产品迈向全球领先 - 联影医疗:全球首台全身PET/CT、独家5T MR [15] - 迈瑞医疗、新产业:化学发光检测速度全球领先 [15] - 赛诺医疗:COMETIU颅内支架获FDA突破性认定,填补全球空白 [15] - 南微医学:和谐夹打破进口垄断,欧美市场热销 [15] - 心脉医疗:Castor分支型主动脉支架为全球首款获批产品 [15] - 乐普医疗、沛嘉医疗、先瑞达:部分产品研发布局国际领先 [15] - 时代天使:隐形牙套方案积累复杂病例经验,加速全球化布局 [15] 全球医疗器械龙头的成长路径 - 出海战略:从国产替代转向全球竞争,依托本土化运营与工厂建设实现海外业务高增长 [16] - 技术创新:研发投入驱动产品迭代,部分企业通过license-out模式加速国际化 [17] - 并购整合:参考美股器械巨头(10-100倍增长案例),中国企业有望通过并购释放全球成长空间 [18] 投资机会分析 - 港股方向:关注具备license-out潜力的企业、估值修复标的、集采出清后优质企业及国际竞争力强的创新器械龙头 [19] - A股方向:关注2025年Q2-Q3高增长或拐点兑现标的、集采优化政策受益企业及医疗新科技(脑机接口、AI医疗、手术机器人) [20]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正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型,技术创新与国际化布局将成为核心驱动力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