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
搜索文档
构建汽车行业央企ESG评价体系:核心在于环境和供应链指标:A股央企ESG系列报告之五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4 13: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报告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正经历以电动化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变革,行业重要议题是兼顾技术创新与绿色可持续发展[3][7] - 汽车行业央企的ESG管理核心在于环境与供应链指标,需加强供应链审核与能力提升以削减风险[3][7] - 构建了专门的汽车行业央企ESG评价体系,在通用指标基础上新增5个行业特色指标,共包含5大类加分项和1类减分项[3][8]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1 汽车行业央企ESG政策:主要关注环境与供应链主题议题 - 行业面临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ESG监管要求,中国企业出海合规风险加剧[7] - 国家层面政策指引明确,包括"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全产业链实现安全可控"等主题[3][7] - 相关政策目标包括: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乘用车和商用车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25%和20%以上[10][15] 2 构建汽车行业央企ESG评价体系:突出行业、员工发展和供应链特色指标 - 评价体系包含5个加分项议题(重要性评估、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社会、公司治理)和1个减分项议题(违法违规事件或处罚)[3][8] - 体系共设19个一级指标和53个二级指标,减分项有3个二级指标[3][8] - 新增5个汽车行业特色指标:为行业标准、国际化、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环境议题)、员工培训、员工发展(社会议题)、供应链审核、供应链能力提升(公司治理议题)[3][8][10][18][23] 环境议题 - 满分20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3][10] - 重点关注三废处理、能源管理、环境管理等指标[3][10] - 新增"为行业标准、国际化、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特色指标,分值4分[10][11][16] 社会议题 - 满分30分,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3][18] - 新增"员工培训与发展"一级指标,包含员工培训和员工发展两个二级指标[3][18][19] - 依据《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19] 公司治理议题 - 满分42分,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3][22] - 新增"供应链ESG管理"一级指标,包含供应链审核和供应链能力提升两个二级指标,各占4分[22][23] - 强调供应链安全可控是产业全球化发展基础,特别是疫情暴露了供应链薄弱环节[23] 减分项 - "违法违规事件或处罚"议题包含环境、社会、治理3个二级指标,违反一条扣3分[3][25][26]
里昂:首予三一国际目标价11港元 评级“跑赢大市”
智通财经· 2025-10-14 10:46
研报核心观点 - 里昂首予三一国际目标价11港元及跑赢大市评级 [1] - 预计公司2025年盈利为25亿元人民币,2027年将升至4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4% [1] - 公司专注于矿业与港口设备行业 [1] 业务增长动力 - 矿业设备业务受益于电动化趋势及电动矿车的混合动力技术突破,推动矿业企业寻找新供应商 [1] - 港口设备业务因疫情后全球贸易复苏与供应链中断,推动订单出货比升至纪录高位 [1] 细分业务增长预期 - 卡车业务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30% [1] - 港口设备业务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5% [1]
财联社汽车早报10月14日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57
转自:智通财经 工信部:拟全面提高车企智能化、网联化相关能力要求和生产准入门槛 10月13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征求意见稿)》《道路机动车辆 产品准入审查要求(征求意见稿)》《关于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企业审查要求》总 体上,一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二是坚持安全底线,保障产品质量;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优 化完善;四是坚持顺应变革,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此外,《企业审查要求》主要修订内容:通过"提 高、增加、优化"三个方面措施,对《企业审查要求》相应条款进行了调整。其中,"一个提高",全面 提高企业智能化、网联化相关能力要求和生产准入门槛,明确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通用要求以及相关企 业软件升级、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能力要求,切实强化企业产品安全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力。 智通财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决定汽车行业技术水平的核心 要素。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出口占比达到59.5% 10月13日,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表示,随着我国制造业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品竞相涌 现。前三季度,我国出口高技术产品3.75 ...
提高门槛 完善标准 工信部修订多项汽车领域审查要求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4 07:55
从具体修订内容来看,《企业审查要求》全面提高了企业智能化、网联化相关能力要求和生产准入门 槛,明确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通用要求以及相关企业软件升级、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能力要求, 切实强化企业产品安全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力。 《企业审查要求》还增加了"集团化管理"要求,明确集团化管理中下属企业能力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 准入管理效能和行业资源利用水平,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优做强;顺应电动化趋势,合并新能源汽车准 入审查要求,增加新能源特种车底盘企业能力要求;结合细分行业特点和生产方式变化,增加货车上装 委托加装管理要求;减轻企业负担方面,结合产品变化和技术进步调整生产设备要求,结合产品研发特 征不同,针对性弱化部分研发能力要求。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 袁小康)10月13日,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日前工业和信息化 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制修订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征求意见稿)》《道路机动车辆 产品准入审查要求(征求意见稿)》《关于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企业审查要求》 《产品审查要求》《决定》),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修订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 ...
BBA失守中国市场,奔驰三季度交付量大跌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2:54
全球销量格局分化 - 宝马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58.83万辆,同比增长8.8%,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79.59万辆,同比增长2.4% [1] - 奔驰第三季度全球销量52.53万辆,同比下滑12%,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60.16万辆,同比减少9% [1] - 奥迪第三季度全球销量39.71万辆,同比下降2.5%,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19.11万辆,同比下降4.8%,与宝马销量差距超过60万辆 [1] 区域市场表现 - 宝马在美洲市场表现强劲,第三季度销量125,944辆,同比增长24.4%,其中美国市场销量104,163辆,增长24.9% [4] - 欧洲市场成为宝马增长引擎,第三季度销量239,620辆,同比增长9.3%,德国市场销量72,939辆,增长12.3% [4] - 亚洲市场成为主要挑战,宝马第三季度在亚洲销量206,156辆,同比零增长,其中中国市场销量147,121辆,微降0.4% [4] 中国市场面临结构性压力 - 宝马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交付量累计下跌11.2%至46.4万辆 [3] - 奔驰三季度在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暴跌27%至12.5万辆,前三季度销量下滑18%至41.8万辆 [5] - 德系品牌市场份额从2025年1月的18.4%跌至今年9月的14.3% [5] 竞争格局变化 - 在20万至30万元区间,极氪、特斯拉Model 3/Y等车型凭借性能或性价比挑战BBA入门级产品 [6] - 在30万元以上市场,蔚来、理想和问界通过空间、智能座舱和用户体验争夺BBA核心用户 [6] - 在70万元以上超豪华市场,蔚来ET9、比亚迪仰望等车型开始挑战BBA顶级车型 [6] 财务与盈利影响 - 宝马下调2025年全年税前利润预期至"略低于"去年的109.7亿欧元 [6] - 宝马全年息税前利润率预计落在5%至6%区间,低于此前目标 [6] - 高于预期的关税成本及对本地经销商的财务支持是业绩展望修订的主要原因 [6] 电动化转型战略 - 宝马前三季度纯电车型累计交付32.3万辆,同比增长10% [8] - 新世代宝马iX3基于全新电子电气架构,CLTC续航里程超过900公里,中国版将于年内亮相,2026年国产 [8] - 奔驰发起"史上最大产品攻势",全新纯电GLC长轴距版将于明年上市,配备领航辅助驾驶并接入AI大模型 [8] 技术合作与投资 - 奔驰与Momenta联合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斥资13亿元获得千里科技3%的股份 [8] - 奔驰计划在2027年底前推出至少40款新车型 [9] - 奥迪调整电动化战略,不再坚持2033年全面停售燃油车计划,转向"长期电动目标与灵活产品组合"的平衡之道 [11] 产品平台规划 - 奥迪押注PPE豪华纯电平台,首款中国专属长轴车型奥迪Q6L e-tron已亮相 [11] - 大众集团SSP平台被奥迪视为"软件定义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 [11] - 宝马第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至15.2万辆,增长主要由插电混动车型驱动 [11] 市场趋势变化 - 奔驰第三季度交付9.6万辆混动车型,同比增长10% [12] - 中国市场纯电动批发同比增速达32.4%,显著高于插混和增程的8.4%与8.7% [12] - 奥迪合资公司一汽奥迪前三季度销量5.8万辆,同比增长13.5%,上汽奥迪9月终端销量5700辆,同比增长90% [5]
BBA在华销量失守,加速布局纯电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0:21
豪华车市场整体格局 - 豪华车市场呈现“宝马领跑、奔驰承压、奥迪追赶”的分化态势 [1] - 宝马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58.83万辆,同比增长8.8%,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79.59万辆,同比增长2.4% [1] - 奔驰第三季度全球销量52.53万辆,同比下滑12%,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60.16万辆,同比减少9% [1] - 奥迪第三季度全球销量39.71万辆,同比下降2.5%,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19.11万辆,同比下降4.8%,与宝马销量差距超过60万辆 [1]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成为BBA共同挑战,宝马前三季度在华交付量累计下跌11.2%至46.4万辆 [2] - 宝马第三季度在华交付14.71万辆,微降0.4%,中国是其全球唯一下滑市场 [2][3] - 奔驰第三季度在华交付量同比暴跌27%至12.5万辆,前三季度销量下滑18%至41.8万辆 [4] - 奥迪在华合资公司一汽奥迪前三季度销量5.8万辆,同比增长13.5%;上汽奥迪9月终端销量5700辆,同比增长90% [4] - 德系品牌市场份额从2025年1月的18.4%跌至今年9月的14.3% [4] 市场竞争与价格体系 - 在20万-30万元区间,极氪、特斯拉Model 3/Y等车型挑战BBA入门级车型 [5] - 在30万元以上市场,蔚来、理想和问界通过更优空间、智能座舱争夺BBA核心用户 [5] - 在70万元以上超豪华市场,蔚来ET9、比亚迪仰望等车型开始挑战BBA顶级车型 [5] - BBA价格体系面临冲击,价格体系出现松动 [4] - 9月豪华车零售24万辆,同比下降1%,豪华品牌零售份额为10.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4] 公司财务与战略调整 - 宝马下调全年利润预期,预计2025年全年税前利润将略低于去年的109.7亿欧元 [5] - 宝马预计全年息税前利润率落在5%至6%区间,低于此前目标 [5] - 高于预期的关税成本及对本地经销商提供的财务支持影响宝马业绩展望 [6] - 奥迪调整电动化战略,不再坚持2033年全面停售燃油车计划,转向长期电动目标与灵活产品组合的平衡之道 [9] 电动化转型路径 - BBA电动化路径呈现三条不同轨迹:宝马领跑,奔驰猛攻,奥迪务实调整 [7] - 宝马前三季度纯电车型累计交付32.3万辆,同比增长10% [8] - 宝马新世代纯电战略车型iX3海外版年底在欧洲交付,中国版年内亮相,2026年实现国产,CLTC续航超900公里 [8] - 奔驰发起史上最大产品攻势,核心战略车型全新纯电GLC长轴距版将于明年上市 [9] - 奔驰宣布与Momenta联合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斥资13亿元获得千里科技3%股份 [9] - 奔驰计划在2027年底前推出至少40款新车型,电动版GLB与GLA将于2026年亮相 [9] - 奥迪纯电未来押注于与保时捷共同开发的PPE平台及大众集团未来的SSP平台 [9] 新能源车市场动态 - 宝马第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至15.2万辆,增长主要由插电混动车型驱动 [10] - 奔驰第三季度交付9.6万辆混动车型,同比增长10% [11] - 中国市场纯电动市场9月批发同比增速达32.4%,显著高于插混的8.4%和增程的8.7% [11] - BBA集体加码纯电产品,决定未来格局的战役已在中国市场全面展开 [11]
工程机械向新而进
工程机械杂志· 2025-10-13 17:32
行业整体表现 - 工程机械行业2024年实现营收8165亿元,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5] - 2024年1月至8月,全行业进出口贸易额40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金额达385.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贸易顺差优势持续扩大 [10] - 2020年至2024年五年间,A股上市工程机械企业境外收入占比由11.38%快速提升至47.48%,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 [11] 数智化发展 - 行业数智化升级成果显著,智能化技术提升了施工安全性、效率、质量并降低了能耗 [4] - 柳工发布大型智慧绿色矿山解决方案,聚焦大型化、电动化、智能化,其智慧矿山管理系统可实现电动产品无人编组运行 [4] - 徐工集团展示具备L2级别辅助驾驶和L3级别无人驾驶功能的装载机,该产品已在港口、钢厂等相对封闭场景落地应用,帮助客户降低人力成本 [5] 绿色化与电动化转型 - 在“双碳”战略下,行业向绿色化加快转型,电动工程机械形成工况适应好、零排放、低噪声、高可靠等竞争优势 [6] - 2024年,电动升降工作平台渗透率达92.5%,电动叉车渗透率达73.6%,电动装载机占比达到10.4% [8] - 三一集团65吨级矿山挖掘机电驱系统效率高达96%,相比同吨位油挖每年可节省能耗成本约90万元 [7] - 山东临工L968HEV电动装载机续航达5至7小时,每年运行3500小时可节省超40万元运营成本 [7] 海外市场竞争力 - BICES 2025展会吸引全球采购商,单家企业预计签约金额可达50亿元,彰显产品国际竞争力 [9] - 铁建重工出口欧洲直径12.49米盾构机,为符合欧盟标准集成多项系统,产品已累计出口至52个国家和地区 [10] - 徐工集团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将在2028至2030年间提供150至200台240吨纯电动矿卡,为迄今最大绿色矿山机械出口订单 [10]
汽车行业 2025 年 10 月投资策略:9 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预计同比增长 2%,建议关注三季报行情
国信证券· 2025-10-13 16:52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7] 核心观点 - 中长期维度,关注自主品牌崛起和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的增量零部件机遇 [3] - 一年期维度,看好强新品周期的华为汽车及车型元年的小米汽车产业链 [3] - 地缘政治背景下汽车作为内需消费品,刺激政策有望加码,看好乘用车和国产替代零部件 [4] - 行业迎来科技大时代,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发展,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升级 [14] - 电动智能汽车是汽车板块中高景气赛道,预计2025年国内乘用车销量维持6%左右增速 [15][22] 月度产销数据 - 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9.5万辆,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8.2% [1] - 9月(9.1-9.28)国内乘用车累计上牌199.89万辆,同比+0.9%,新能源乘用车上牌116.67万辆,同比+13.2% [1] - 8月汽车批发产销281.5和285.7万辆,产销量环比+8.7%和+10.1%,同比+13%和16.4% [1] - 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39.1万辆和139.5万辆,同比+27.4%和+26.8%,新能源渗透率达48.8% [1] - 预计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达215万辆左右,环比增长6.5%,同比增长2.0% [1] 市场行情与成本 - 9月CS汽车板块上涨6.38%,跑赢沪深300指数3.18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合指数5.73个百分点 [2] - 汽车板块子行业中,CS汽车零部件上涨12.81%,CS乘用车上涨0.26% [2] - 汽车板块自2023年初至今上涨54.34%,跑赢沪深300指数19.09个百分点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浮法平板玻璃、铝锭类、锌锭类价格同比去年同期变化分别为+7.4%、+3.7%、-10.7% [2] - 2025年9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位于荣枯线之上 [2] 市场关注热点 - 智驾领域:特斯拉推送FSD 14首个版本V14.1;文远知行在阿联酋启动Robotaxi和Robobus试运营;小马智行获迪拜Robotaxi路测许可 [3] - 机器人领域:马斯克发布Optimus与人类对打视频;Figure 03人形机器人发布;DoorDash发布配送机器人 [3] - 车型与整车:鸿蒙智行国庆期间累计大定突破4.13万台;特斯拉在美国推出精简版Model 3/Y;吉利汽车拟回购最高23亿港元股份 [3] - 新车方面关注Model 3改款、极氪9X、理想i6、尚界H5等,并建议关注三季报行情 [3] 投资建议与重点公司 - 整车推荐:新品周期强劲的零跑汽车、江淮汽车、吉利汽车 [4] - 智能化推荐:科博达、华阳集团、均胜电子、伯特利、保隆科技 [4]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三花智控、双环传动 [4] - 国产替代推荐:星宇股份、福耀玻璃、继峰股份、新泉股份、地平线机器人-W等 [4] -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显示,零跑汽车2025年预测EPS为0.62元,2026年为3.43元;吉利汽车2025年预测EPS为1.57元,2026年为2.04元 [5] 行业中长期展望与预测 - 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达3311万辆,同比增长5%;其中乘用车销量2904万辆,同比增长6% [23] - 预计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556万辆,同比增长28%,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23][30] - 自主品牌崛起方向看好三类企业:传统车企转型、新势力品牌、科技/消费电子转型车企(华为、小米等) [23] - 增量零部件围绕数据流(传感器、域控制器、线控制动、HUD等)和能源流(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等)两条主线 [24][33][34][35] 重点车企销量预测 - 比亚迪: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552万辆,同比增长30% [29][30] - 吉利汽车: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150万辆,同比增长69% [29][30] - 华为汽车(问界/智界):预计2025年销量合计60万辆 [30] - 小米汽车:预计2025年销量30万辆,同比增长119% [30] - 新势力:小鹏预计2025年销量45万辆(+136%),零跑45万辆(+55%),理想60万辆(+20%),蔚来25万辆(+13%) [27][30]
汽车行业2025年10月投资策略:3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预计同比增长2%,建议关注三季报行情
国信证券· 2025-10-13 15:17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7] 核心观点 - 中长期维度,关注自主品牌崛起和电动智能趋势下的增量零部件机遇 [3] - 一年期维度,看好强新品周期的华为汽车及车型元年的小米汽车产业链 [3] - 地缘政治背景下汽车作为内需消费品,刺激政策有望加码,看好乘用车和国产替代零部件 [4] - 汽车行业迎来科技大时代,百年汽车技术变革叠加整体成长向成熟期过渡,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发展 [14] - 行业总量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呈现增速放缓特点,中长期预计国内汽车总量未来20年维持2%年化复合增速 [15] - 推荐自主品牌崛起和增量零部件机遇,特别关注具备渠道及软件算法优势的新势力、华为、小米汽车产业链 [23][25] 月度产销数据 - 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9.5万辆,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8.2% [1] - 8月汽车产销281.5和285.7万辆,产销量环比+8.7%和+10.1%,同比+13%和16.4% [1] - 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39.1万辆和139.5万辆,同比+27.4%和+26.8%,新能源渗透率48.8% [1] - 9月(9.1-9.28)国内乘用车累计上牌199.89万辆,同比+0.9%,新能源乘用车上牌116.67万辆,同比+13.2% [1] - 预计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达215万辆左右,环比增长6.5%,同比增长2.0% [1] 市场行情表现 - 9月CS汽车板块上涨6.38%,跑赢沪深300指数3.18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合指数5.73个百分点 [2] - 汽车板块自2023年初至今上涨54.34%,跑赢沪深300指数19.09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合指数23.82个百分点 [2] - 子板块中,CS汽车零部件9月上涨12.81%,表现最佳;CS乘用车上涨0.26%,CS商用车下跌3.01% [2] 成本与库存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浮法平板玻璃、铝锭类、锌锭类价格分别同比去年同期+7.4%/+3.7%/-10.7% [2] - 2025年9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位于荣枯线之上 [2] 市场关注热点 - 智驾领域:特斯拉向美国用户推送FSD 14首个版本V14.1;文远知行在阿联酋启动Robotaxi试运营;小马智行获迪拜Robotaxi路测许可 [3] - 机器人领域:马斯克发布机器人和人类工作人员对打视频;Figure 03人形机器人发布;DoorDash发布商业化配送机器人 [3] - 车型动态:鸿蒙智行全系10月1-7日累计大定突破4.13万台;特斯拉针对美国市场推出精简版Model 3及Model Y [3] - 三季报行情:建议关注三季报行情 [3] 行业中长期展望 - 2023年汽车销量3009万辆,2024年达3143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22] -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超1200万辆,同比增长超35%,渗透率达38% [22] - 预计2025年乘用车销量有望维持6%左右增速,新能源车型销量有望超1550万辆,同比增长超25% [22][25] - 2024年汽车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全年达到585万辆规模 [22] 投资建议与标的推荐 - 整车推荐:新品周期强劲的零跑汽车、江淮汽车、吉利汽车 [4] - 智能化推荐:科博达、华阳集团、均胜电子、伯特利、保隆科技 [4]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三花智控、双环传动 [4] - 国产替代推荐:星宇股份、福耀玻璃、继峰股份、新泉股份、地平线机器人-W等 [4]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零跑汽车:预计2025年EPS 0.62元,2026年EPS 3.43元 [5] - 吉利汽车:预计2025年EPS 1.57元,2026年EPS 2.04元 [5] - 江淮汽车:预计2025年EPS 0.11元,2026年EPS 0.8元 [5] - 拓普集团:预计2025年EPS 1.86元,2026年EPS 2.27元 [5] 自主品牌发展预测 - 比亚迪: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型销量552万辆,同比增长30% [29][30] - 吉利汽车: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型销量150万辆,同比增长69% [29][30] - 长安汽车: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型销量95万辆,同比增长43% [29][30] - 小鹏汽车:预计2025年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136% [27][30] - 零跑汽车:预计2025年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55% [27][30] - 理想汽车:预计2025年销量60万辆,同比增长20% [27][30]
环球市场动态:压力驱动抛售恐慌并未登场
中信证券· 2025-10-13 11:05
全球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创四个月来最大跌幅:道指跌878点(-1.90%)至45,479点,标普500跌2.71%至6,552点,纳指跌3.56%至22,204点[10] - 反映中概股表现的金龙中国指数大跌6.10%,报8,018点[10] - 欧洲股市全线下挫:泛欧Stoxx 600指数跌1.25%,德国DAX与法国CAC 40分别下滑1.5%和1.53%[10] - 港股连跌五日,恒指累跌996点(-3.7%),上周五单日跌462点(-1.73%)至26,290点[12] - A股沪指失守3,900点,跌0.94%至3,897.03点;深成指跌2.70%,创业板指跌4.55%[16] 外汇与大宗商品 - 国际油价跌至5月以来最低:纽约期油下跌4.24%至58.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跌3.82%至62.73美元/桶[26] - 避险需求提振金价:纽约期金上涨0.8%至3,975.9美元/盎司[26] - 美元指数下跌0.6%至98.978;日元和瑞士法郎因避险需求走强[26] 固定收益市场 - 美国国债大涨,各年期收益率下降9-11个基点:2年期收益率跌9.1个基点至3.50%,10年期跌10.6个基点至4.03%[30] - 亚洲投资级债券利差普遍扩大1-3个基点,中国TMT及台湾寿险债券利差扩大1-2个基点[30] 关键驱动因素与展望 - 市场回调主因是中美贸易冲突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大幅提高对华关税,引发全球避险情绪骤升[3][5][10] - 尽管市场显著回调,但主要宽基指数和VIX等指标显示市场情绪未陷入恐慌,美股估值仍具备配置价值[6] - 美股科技板块受宏观经济韧性、美联储降息及AI资本支出强劲支撑,建议关注互联网、软件SaaS、半导体等细分领域[6]